地形地貌

更新时间:2023-10-19 0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并就此评价这些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包括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

重庆的地形地貌

来源: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网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山地区,市域内存在各个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渝东南川鄂湘黔隆褶带,渝西川中褶带,渝中川东褶带,经向构造的渝南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渝东北大巴山各构造体系不同的岩层组合,差异性很大的构造特征和发生、发育规律,塑造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形态。其特征:

(1)地势起伏大,层状地貌明显。全市最低点在巫山县碚石村鱼溪口,海拨73.1m;最高点为巫溪、巫山和湖北神农三县交界的阴条岭,海拨2797m,相对高差2723.9m。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势高,多在海拨1500m以上;西部地势低,大多为党委书记拨300—400m的丘陵。

(2)地貌造型各样,以山地、丘陵为主。全市地貌类型分中山、低山、高丘陵、中丘陵、低丘陵、缓丘陵、台地、平坝等8大类,其中山地(中山和低山)面积62413.24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75.8%;丘陵面积近14985.76平方公里,占18.2%;平地2964.22平方公里,占3.6%;平坝面积1976.14平方公里,占2.4%。

(3)地貌形态组合的地区分异明显。华莹山—巴岳山以西为丘陵地貌;华莹山至方斗山之间为平行岭谷区;北部为大巴山中山同地;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属巫山大娄山山区。

(4)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喀斯特地貌大量集中分布,地下水和地表喀斯特形态发育较好。在北斜条形山地中发育了渝东地区特有的喀斯特槽谷奇观。在东部和东南部的喀斯特山区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洼地、浅丘、落水洞、溶洞、暗河、峡谷等喀斯特景观。

弧形褶皱断裂带等。

重庆气象专家13日称,气象灾害成因复杂,除全球化变暖诱因外,重庆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当地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

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特定自然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重庆市天气复杂多变,旱、涝、风、雹、高温、冷害、雾害、雪灾、泥石流和雷电灾害常有发生,尤以旱、涝、风、雹为甚。其中,干旱是重庆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不仅频繁且危害严重,民间更有“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之说。

重庆市气候中心研究员唐红玉介绍说,受重庆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当地多发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阴雨、浓雾等气象灾害,并依时令、地域、持续时间长短等呈现出多变的特点,当地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 对于重庆“56”风暴灾害引发的“气象预报未能准确预警”的质疑,重庆气象台副台长张亚萍此间亦回应称,此次强风暴灾害缘于春夏气温回升比较快,使大气不稳定能量迅速积累,加之此时北方冷空气总体呈减弱北撤之势且不时南下袭扰,由此导致不稳定能量的剧烈释放,最终引发了强对流天气。她表示,尽管气象部门就此次灾害提前发布了天气预报示警,但由于其生消时间特别短,具有地域性和突发性,就目前监测技术而言做到定点定时预报比较困难。

据悉,目前,重庆气象局在致力于提升气象监测水平、预报准确率和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外,亦在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到网络、手机短信、语音热线、户外显示屏,渐趋完善的气象信息网络让当地民众可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气象资讯。此外,在重庆的田间地头还活跃着上万名气象信息员,为当地的农产生活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支持。(章莹 郭虹)

气象专家:地形地貌特殊致重庆气象灾害频发 2010年05月13日 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重庆5月13日电(章莹 郭虹)重庆气象专家13日称,气象灾害成因复杂,除全球化变暖诱因外,重庆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当地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

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特定自然环境和大气环流的影响,重庆市天气复杂多变,旱、涝、风、雹、高温、冷害、雾害、雪灾、泥石流和雷电灾害常有发生,尤以旱、涝、风、雹为甚。其中,干旱是重庆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不仅频繁且危害严重,民间更有“三年一大旱,年年有小旱”之说。

重庆市气候中心研究员唐红玉介绍说,受重庆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当地多发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阴雨、浓雾等气象灾害,并依时令、地域、持续时间长短等呈现出多变的特点,当地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难以估量。

对于重庆“5?6”风暴灾害引发的“气象预报未能准确预警”的质疑,重庆气象台副台长张亚萍此间亦回应称,此次强风暴灾害缘于春夏气温回升比较快,使大气不稳定能量迅速积累,加之此时北方冷空气总体呈减弱北撤之势且不时南下袭扰,由此导致不稳定能量的剧烈释放,最终引发了强对流天气。她表示,尽管气象部门就此次灾害提前发布了天气预报示警,但由于其生消时间特别短,具有地域性和突发性,就目前监测技术而言做到定点定时预报比较困难。

据悉,目前,重庆气象局在致力于提升气象监测水平、预报准确率和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外,亦在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电台到网络、手机短信、语音热线、户外显示屏,渐趋完善的气象信息网络让当地民众可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气象资讯。此外,在重庆的田间地头还活跃着上万名气象信息员,为当地的农产生活等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气象信息支持。(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jo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