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发展战略
更新时间:2024-05-27 08: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
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本文结合中国加入WTO和世界建筑业发展趋势,针对国内建筑企业存在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分析了建筑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升竞争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了重要的指导思想,而且为我国建筑企业指明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向。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要求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具体到建筑企业,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从企业实际出发大力进行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到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企业全面、健康、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 建筑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首先,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伟大事业。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用于指导我们建筑企业的各项工作,就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统一,具体项目与总体发展战略相统一,切实研究、制定、完善和实施好科学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前国家加大了经济宏观调控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开始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基建投资规模增长放缓,数量规模型增长模式已经没有出路,并且随着将来奥运工程、世博项目的结束,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城市化建设的高潮结束,基建市场必然会迎来新的调整,甚至会出现一个“低潮”。建筑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新变化,坚决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坚决转变人财物高投入、粗放管理、低效益的发展模式,破除片面畸形、急功近利的做法,避免产值与利润不成正比的现象,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战略目标不明确、体制机制不活、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展观,就容易导致企业为了改革而改革,或者片面追求扩大规模,追求经营指标,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增长能力。
其次,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内在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建筑企业,是一项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建筑业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与世界先进的建筑承包商相比,整体素质低,实力明显偏弱,占有的世界工程承包市场份额也很小,还不到2%。突出表现在体制机制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综合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产品结构雷同、业务领域狭窄、融资能力差、历史包袱沉重、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建筑企业还没有摆脱粗放型管理和资源消耗型模式,管理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产值利润率低,造成外延扩张迅速而内涵发展不足。建筑企业必须加快产权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步伐,发展壮大建筑主业,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加快主辅分离,增强控制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培育和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资金、管理密集型工程总承包企业,更好地发挥建筑业的经济支柱作用。
再次,是市场高品位竞争的必然选择。一是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服务需求优质化。随着国家投资政策的放开,投资领域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及外资等多元化主体,国际建筑项目的交付方式不断创新,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BOT、BT等模式大量涌现,投资原则已经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业主需求也呈现多样性的格局,不仅要为业主提供工程施工服务,而且要提供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融资等一系列服务。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服务方式的变化,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项目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竞争能力,从单一的施工企业向资本型总承包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客户提供更具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二是市场竞争主体扩大化。随着中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市场,建筑业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竞争性行业,高度市场化,竞争国际化。国外建筑商已经大举登陆,现在全世界225家大型建筑企业,已经有三分之二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国内建筑项目,并且大部分是大型工程的总承包商或者特许经营工程的投资及承包商。同时,国内一大批民营建筑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很有竞争力和相当规模的企业,而且还形成了一整套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产品、管理、用人等机制,如浙江广厦集团、龙岩集团。在市场逐步规范的环境下,主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靠企业的综合实力、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二、建筑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对策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对于实现的总体目标及根本对策所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竞争环境复杂化,建筑企业必须及时把握行业前景,准确了解市场需求,掌握竞争对手的发展状态,坚持科学战略定位,并据此做出超前的市场预测,明确自己的发展领域和方向,制定适应市场和社会的战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1、坚持科学战略定位,确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基础。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年代,企业间的竞争尤其是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战略管理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工程总承包是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出路和方向。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工程总承包由一个确定的企业将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能有效地对质量、成本和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业主满意的项目建设目
标。工程总承包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市场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承包组织实施方式。国际先进建筑企业如瑞典的斯堪雅集团、日本大成企业,除工程施工之外,还包括上游的设计、咨询和项目开发,下游的设施管理和服务,将企业的利润源泉从简单的工程承包环节扩展到全部过程,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国家建设部去年出台了《关于培育工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指导意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加快与国际工程总承包和管理方式接轨。国内建筑企业大体上可分为工程总承包、专业施工、劳务承包等三类资质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由于对工程设计、咨询、融资等要求较高,竞争对少较少,利润相对较好,但国内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太少,突出表现在投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方面薄弱,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专业施工和劳务承包因企业技术、资金要求低,大量的企业积聚在此,经营范围、方式雷同,市场无序混乱,供需严重失衡,造成利润微薄。因此,培育和发展成为工程总承包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是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结合国外先进建筑企业的成长道路,以及国内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建筑企业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首先要提高工程施工能力,不断拓展施工领域与地域,提高专业化施工水平,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份额,降低经营成本,做强做精工程施工这个传统的主导产业。其次,在突出建筑业的核心地位基础上,通过价值链纵向一体化管理发展,拓展上下游业务,增强产业附加值,获取高额回报,最终成为以建筑业上游(即工程咨询、勘测设计、项目投融资)、中游(工程施工业)、下游(设施运营服务业)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和工程企业集团。如中铁十六局集团就确立了建设管理科学、技术精湛、信誉最佳、行业领先的集设计、施工、监理、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 2、加快体制创新,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与核心。建筑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投资主体不到位的特点,直接带来了体制僵硬、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难以根本解决等一系列弊端,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建筑企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政策调整型”向“制度创新型”推进,在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上寻求突破,激发企业新活力。建筑业作为一般性竞争行业,不属国家保护之列,各种股份可以有序流转,其中国有股可以自由退出;另外,建筑业基本上是劳务密集性行业,最有效、最合适的形式就是劳务和资本联合,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建筑企业应当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大胆实践股权多元化,力求使股份制成为主要实现形式。通过向民资、外资、企业内部经营者和职工吸收股本等办法,并鼓励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入股,实现产权置换和优化重组,优化股本结构,建立起非国家控股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制度和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真正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激活企业经营机制,从根本和源头上激发企业活力。要选择具有竞争、专业优势的子公司改组为新的股份公司,并积极上市融资,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严明的内部权责制度,以制度创新带动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对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发展主体。建筑企业要针对设计、监理、咨询等薄弱环节,通过资本运作、参资入股等方式,加强咨询服务和设计功能建设,构筑完整的建筑上下游产业链条,壮大竞争实力,形成综合优势。
在实施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要加快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自有的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必须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科学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经营领域和主营业务,有进有退。建筑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发挥比较
和专业优势,以精干主业为核心,实现增强竞争力的目标。精干主业,就要根据自身和市场条件,选择能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提高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并据此整合、集中各种资源,不断强化和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竞争水平,最终做强做优。对所属子公司,要按照相同专业归并、资源专项经营、专业特色突出的原则,集中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重组和结构调整,最终形成专业类别齐全、层次清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适应市场要求的具有专业优势和竞争力的子公司。对于不符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没有发展前途和专业相同、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可以采取拍卖、出让、兼并、撤消等多种形式,整合内部资源,缩短战线,减少内部无序竞争,避免资源浪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3、推进技术创新,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最具活力和能动的要素,发挥着经济发展“发动机”和“倍增器”的功能,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建筑企业只有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掌握高难新技术,拥有常年积累的专长,保持“领头羊”的地位,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进而形成技术上的垄断地位,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本行业、本领域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首先,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第一管理者挂帅和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的科技领导体制,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和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规划和计划,组织开展好科技攻关,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展开。其次,超前预研,抢占科技制高点。要认真研究国内外建筑专业技术的发展动态,分析国内外建筑市场的动向,确立新技术开发方向、策略及实施方案,加强全局性、前瞻性技术开发,超前研究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做到关键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起中心作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优,不断创新,形成拥有著名品牌的关键性技术体系。再次,对接市场,培育核心技术。企业生产经营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和服务对象,必须紧密结合生产中遇到的高难尖新技术,加强科技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现实难题。要在攻克高难尖新技术问题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技术成果,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对项目中的创造发明积极申报专利成果,迅速提高发明专利的质量,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并尽快促进其形成市场竞争力。如中铁十六局集团创造的城市地铁“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经过培育和发展,确保了在国内地铁施工领域“排头兵”的地位;在世界第一条商用磁悬浮交通线建设中,创造了轨道梁运架及精密定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另外,培养科技创新队伍。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由于体制、机制、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建筑企业科技人才紧缺,流失严重,造成技术创新战略难以持续有效实施。当前要重点加强高层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选拔,特别注意选拔和培养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学术带头人;具有宏观战略思维、能够组织重大科技项目的科技管理专家;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精通国际经济运行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管理人才;具有较高水平的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实现价值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做到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让人才安心企业、献身企业。 4、依靠集约管理,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
管理就是生产力。建筑企业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理顺管理体制, 开展精细管理,强化项目和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效益。在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方面,要建立有效的集团管理模式,避免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局的老路,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精简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以建立现代公司制为基础,以产权关系和资产经营为纽带,实行适度集权和合理分权相结合,宏观导向与自主经营相统一的管理体
制,逐步使集团公司成为规划、决策、信息和资本运营中心,子公司成为生产经营和利润中心,真正做强做优企业。在项目管理上,要以精细管理为指导思想,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职业化的项目经理组织、专业化的项目管理队伍、法制化的管理制度及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搞好施工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和协调,从进度、质量、安全、效益、社会信誉等方面保证企业的利益,避免以包代管、监控监督弱化、项目效益流失等问题,实现企业最佳效益。如中铁十六局集团在项目管理中创造了“十制管理”模式,即:上场评估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劳、材、机招标制,工序单价承包制,计价拨款集体决策制,经济活动分析定期制,工程完工及时清算、决算制,预算、财会人员委派制,变更索赔奖励分成制,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奖惩制。该制度在所有项目全面推行,提高了精细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成效。该项成果也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化成果创新“二等奖”。在管理手段上,要积极推行企业管理信息化,运用计算机及网络等先进工具和资源,对企业各种管理信息实行高度集成、动态查询、快速处理和资源共享,改造和提升企业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实现管理过程的整体信息化,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运用成熟的先进管理软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5、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素质。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刻不容缓。企业品牌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谋求最佳经济效益的关键。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以品牌立足于市场,创誉于社会。一要建造精品工程。建筑产品是创立企业品牌的良好舞台,精品工程是企业品牌最重要的基础,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最佳载体。要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突出质量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地位,确立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线,严格贯彻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控制和优质服务上不断创新,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建造更多的体现企业特色的优质和精品工程。如中铁十六局集团坚持“精品兴企、诚信立业”的座右铭,使工程获奖数量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先后获得6项鲁班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项詹天佑大奖,60多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并被评为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行业质量和质量服务诚信示范企业。二要提升企业资质。资质是企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要提高专业施工资质等级,拓展资质范围,特别是积极增加设计、咨询、监理等业务资质,增强工程总承包能力。三要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品牌的背后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企业文化包括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经营方针、行为准则和企业标识,具有强大导向力、凝聚力和规范作用,规范着全体员工的意识和行为,引导企业创造更多的精品工程,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并最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增强企业整体素质。
正在阅读:
建筑企业发展战略05-27
汽车参数 - 图文04-0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05-21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一览表 - 图文12-30
2015级《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试题及答案12-05
2010年温州六中科学中考模拟中考09-04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母线洞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案01-02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 全面推动学校发展06-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发展战略
- 建筑
- 企业
-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 高考中考必备动词短语用法含义积累
- 电子版工程分包合同(2009)改
- D-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检查用表
- 2013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必备心态每日一讲(11月4日)
- 最新华研外语6级真题词汇周计划 day8
-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案例分析)
-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甲醛检测仪的设计
- 2014年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 财务案例分析
- NF F 31129-93 钢化玻璃
- 全省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复习资料
- 电子实习之汽车电子实习完整报告
- 第十九章四边形
- 军队春联
- 数学: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教案(冀教版八年级上)
- 区域经理周工作总结及计划
- 基于单片机淬火炉温温度控制课程设计
- 宿州海螺一期工程创优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