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集 -

更新时间:2023-12-06 03: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 一、 填空:

1、石油和天然气是储藏在岩石孔隙中的可然 有机 矿产。

2、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 油气 常称为油气藏。

3、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 油气藏 。

4、在岩石中 相对富集 、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5、在岩石中相对富集、 有开采价值 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

6、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加工提炼之前称为 原油 。

7、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加工提炼 之前称为 原油 。

8、石油主要是由 碳 、氢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9、石油主要是由碳、 氢 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10、石油中的主要元素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其中以 碳氢化合物 为主。

11、石油没有固定的 化学成分 ,因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 12、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因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 物理常数 。 13、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 凝固点。 14、自然界一切 天然 因素形成的气体,都可称为天然气。 15、自然界一切天然因素形成的气体,都可称为 天然气 。 16、天然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7、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 18、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 19、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一般在(80%-90%)。 20、混合物的临界温度等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数)分别乘其临界温度(绝对)乘积之和。 21、将汽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力)。 22、蒸汽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3、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溶解系数)。 24、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单位石油(或水)中的溶解量称为(溶解度)。 25、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6、碳数越小的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27、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28、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

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29、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30、油气成因基本上可归纳为无机生成和(有机生成)两大学派。

31、随着水的矿化度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则(下降)。 32、油田水在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33、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4、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5、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6、(苏林)分类是根据大陆水和海水化学成分特性、把天然气水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当量数比例作为水的分类基础,用以判断水的生成环境是大陆的还是属于海洋的。

37、总结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发现,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 39、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0、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1、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2、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3、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泥质)生油岩和碳酸盐岩生油岩。

44、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泥质生油岩和(碳酸盐岩)生油岩。

45、热变指数(TAI)通常分为(5)级。 46、沉积物中有机质向石油转化必不可少的条件的(还原环境)。 47、储集层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和渗透性。 48、储集层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和(渗透性)。 49、(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储集层储存油气的数量。 50、(渗透性)的好坏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的油气的产能。 51、已经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生产层(或产层))。 52、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 53、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4、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5、根据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6、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

(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

率越高。 57、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着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58、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着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59、(碎屑颗粒)是组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

60、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61、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62、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 63、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 64、根据碳酸岩的孔隙形成时期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65、根据碳酸岩的孔隙形成时期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66、自然界中,任何(盖层)对气态和液态烃类都只有相对的隔绝性。

67、油、气在(地壳的)任何流动,都称为油、气运移。 68、油气藏与一般固体矿藏明显的不同就是其分布在它的(原生之地)。

69、液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透。 70、(渗滤)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主要方式。

71、地层中流体(水或油、气)在储集层中的流动,服从(达西直线渗滤)定律。 72、由于 浓度 差的存在,使流体产生扩散。 73、地静压力随上覆地层的增厚而(增大)。

74、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指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储集层的运移。 75、实践证明,地下油、气总是企图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

76、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7、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9、在圈闭中油、气、水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分布的。 80、圈闭有效(容积)越大,储集油、气的数量越多。 81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所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82日产原油量为(大于100T(或大于100吨))的油气藏称为高产油气藏。 83日产原油量为(10-100T(或10-100吨))的油气藏称为中产油气藏。 84日产原油量为(小于10T(或小于10吨))的油气藏称为高产油气藏。

85在油气源充足的条件下,(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86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7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8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89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90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重要前提。

91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运动)为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

92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3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4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5作用于油层中流体的压力称为(油层压力)。

96实测地层压力与同一地层深度的静水压力的比值称为(压力系数)。

97当实测地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是称为(异常高压)。

98当实测地层压力低于静水柱压力是称为(异常低压)。

99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率称为(压力梯度)。

100由于水位面倾斜引起地层水流动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动力压力)。

101油气层开发之前所具有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油层压力)。

102将地层压力折算到某一基面上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

103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升高的度数称为(低温梯度)。

104地温每升高1℃时所加深的深度称为(低温级度). 105油气聚集单元与盆地构造单元中,含油气盆地对应着(沉积盆地)

106油气聚集单元之中最基本单元是(油气藏)

107盆地构造单元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是(圈闭)

108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 探井和生产井三种.

109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 (探井)和生产井三种.

110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 探井和(生产井)三种.

111区域勘探主要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112区域勘探主要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113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区域勘探)阶段和工业勘探阶段.

114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区域勘探阶段和(工业勘探)阶段.

115油气藏只是地壳中油\\

气聚集的(最小)单元.

116油气田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来源于各种类型的(钻井).

117钻井过程中取得资料的工作叫(录井).

118钻井时用专门的(取心钻头),从井内钻取的圆柱状岩石样品为岩心.

119钻井时用专门的取心钻头,从井内钻取的圆柱状岩石样品为(岩心).

120岩屑自井底到井口所需的时间叫(迟到时间).

121岩心的实际长度与钻井进尺长度的比值称为(岩心收获率).

122岩心的含油面积在10%-25%之间称为(油斑). 123岩心的含油面积在25%-50%之间称为(油浸). 124岩心的含油面积在50%-75%之间称为(含油). 125岩心的含油面积大于75%时称为(油砂).

126人们常将(钻井液)称为钻井工艺的血液.

128油层对比是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在(含油层系)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

129油层对比首先是(标准层)的对比.

二.名词解释

1.石油: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

2.油质:即石油中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物质. 3.沥青质: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沥青质为黑色脆性的固体粉末.

4.碳质:为石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有机物,又叫残碳.

5.石油的荧光性:即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性的性质.

6.临界温度:即单组份气体在高于某一特定温度时,不管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该气体转化为液体的特定温度.

7.凝固点:即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8.油田气:系指与石油共存的天然气. 9.溶解系数: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溶解系数.

10.油田水(广义):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11.油田水(狭义):指油田范围内储集有油气的地层中的地下水. 12.气田气:不与油藏伴生的单一天然气聚集中的气体. 13.干酪根:又称油母质,是沉积岩中缩聚程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 14.生油门限温度:干酪根开始热解成为大量石油烃类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

15.氯仿沥青”A”:用氯仿当溶剂,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物的含量. 16.生油气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 17.有机质转化指标:在有机质已经成熟的生油\\气岩中,衡量有机质转化成烃类的数量指标.

18.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19.含油气层:如果储集层中含有了油气,则可将该储集层称为油气层. 20.总孔隙度:通常把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样的总孔隙度(率)或称为绝对孔隙度(率).

21.有效孔隙度(率):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而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22.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压力差下,岩石能使流体通过的能力. 23.有效渗透率:为了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相区别,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种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 24.孔隙结构特征:指孔隙的大小及形状,孔隙间的连通情况,较大的分布及数目,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即孔隙喉道的宽窄,连通某一孔隙的喉道多少等. 25.孔隙喉道:即颗粒之间的狭窄通道. 26.孔喉比:指孔隙大小与喉道大小的比值. 27.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 28.排替压力:是指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

29.油气运移:即油气在地壳内的任何移动。

30.渗滤: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

31.地静压力:即由上覆沉积物的重量所造成的负荷。 32.毛细管力:即在毛细管内,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作用力。

33.油气初次运移:即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的储集层中的运移。 34.油气的二次运移:即油、气从生油层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35.扩散: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

36.圈闭: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

37.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

38.闭合高度:圈闭中储集层的最高点与溢出点间的高差。

39.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

40.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储集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能力的那一部分厚度。

41.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42.含油面积:含油边缘所圈定的面积。

43.有效圈闭:是指那些形成时间早于或同时与油气运移时间的、位于油源区相对较近的和水动力冲刷影响不大的圈闭。

44.含油边缘:是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顶面的交线。

45.含水边缘:是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底面的交线。 46.地层压力:作用于地层所含流体的压力。

47.原始油层压力:油气田未投入开发之前油层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

48.压力系数:指实测的地层压力与按同一地层深度计算的静水压力的比值。 49.动水压力:也叫水动力。当同一储集层中具有不同海拔高度的供水区和泄水区时,由于水位面倾斜引起地层水流动而产生的压力。 50.异常压力:当地层压力与该点处静水压力值不相等时称为异常压力。

51.折算压力:就是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和正确判断地下流体的流动方向,把所测得的油层真实压力折算到某一基准面上的压力。

52.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升高的系数,称为地温梯度。

53.地温级度:是指地温每升高1℃上时,所加深的深度。

54.采油温度:即在采油过程中所测得的井底油层温度。

55.油气田:是指受同一局部构造面积内控制的油、气藏的总和。

56.录井:钻井过程中取得地质资料的工作叫录井。 57.岩心收获率:指一次钻井取出岩的长度与进尺长度之比。

58.岩屑录井:钻井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深度间距。在进口捞取岩屑,通过系统分析整理获取地质资料的工作。

59.油层对比: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在含油层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

60.标准层:指油层剖面上岩性稳定、厚度不大、特征明显、分布面积较广的岩层。

61.岩屑迟到现象:由于岩屑自井底到井口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钻头继续钻进,造成每次捞到的岩屑不代表捞屑时的井底深度,这种现象叫岩屑迟到现象。

62.参数井:在区域勘探阶段,为了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特征、生、储、盖层以及各种参数资料,而较大深度的井称为参数井。 63.探井:在工业勘探阶段,为了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所钻的井称为探井。

64.生产井: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为了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所钻的井称为生产井。

单选:

1.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下面哪一种不属于这三类(B 烯烃)

2.下面哪一种物质不属于石油的组分(D 硅质) 3.油田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是(A 钠离子和氯离子)

4.下面哪一种物质是沉积

岩中缩聚程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A 干酪根) 5.请问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类型中哪一种胶结类型的储集性最佳(C 接触式胶结)

6.碳酸盐岩的裂缝中最广泛发育的是(B 构造裂缝) 7.下列碳酸岩盐的脆性最大的是(A 白云岩)

8.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矿化度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水的矿化度的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则(A 下降)

9.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加而(B 增加)

10.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A 下降)

11.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B 增加) 12.成熟带的镜质反射率为(B 0.5-2.0%) 13.未成熟带镜质体反射率为(A 小于0.5%) 14.过成熟带的镜质体反射率为(C 大于2.0%)

15.孔喉比的比值越高,渗透能力(A 越低) 16.下列碳酸岩盐的原生孔隙中,哪一个不是生物孔隙(A 粒间孔隙) 17.常与碎屑岩储集层并存的盖层是(B 泥岩盖层) 18.在岩层中油气运移以渗滤方式表现出来,其原因是由于存在(D 压力差) 19.在岩层中油气运移以扩散方式表现出来,其原因是由于存在(A 浓度差) 20.地静压力随上覆地层的增厚而(B 增大)

21.地下水从A处流向B处,其产生的大小与A和B之间的高差成(A 正比) 22.地下水从A处流向B处,其产生的大小与A和B之间的距离成(B 反比) 23.毛细管力的大小与油水界面张力成(A 正比) 24.毛细管办的大小与孔隙半径成(B 反比) 2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沉积物成岩过程的(B 第二阶段) 26.以下哪一个不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C 地静压力) 27.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除了浮力还包括(C 水动力) 28.下面哪一种类型的生储盖组合最有利(A 正常式) 29.下面哪一种作用不是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作用(D 压实作用) 30.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出除了具有封闭作用,还有(C 通道作用) 3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岩性油气藏(D 地层超覆油气藏) 3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一级构造(A 阶地) 33.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二级构造(B 隆起) 34.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三级构造(B 隆起) 35.可以反映构造倾角的矢量是(A 绿色模式)

36.可以显示断层、河道、沙坝、不整和特征的矢量是

(B 红色模式)

37.可以显示断层、不整和、大型交错层理、前沉积特征的矢量的是(C 蓝色模式) 38.碎屑岩油层对比的依据除了标准层还包括(A 沉积旋回) 39.下面哪一级的旋回又叫“砂岩组”(C 三级旋回) 40.海洋环境中水的主要类型是(C 氯化镁型) 41.地壳内部深层环境中水的主要类型是(D 氯化钙型) 42.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Na+--Cl-)/SO42-小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A 硫酸钠型) 43.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Na+--Cl-)/SO42-大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B 重碳酸钠型) 44.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Cl---Na+)/Mg2+小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C 氯化镁型) 45.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Cl---Na+)/Mg2+大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D 氯化钙型)

46.形成油、气的主要组分是(A 类脂化合物) 47.下列哪一种矿物不是碎屑岩颗粒中最常见的矿物(D 方解石) 48.下列哪一种储集层既可作为油气储集空间,也可成为渗率通道(C 裂隙型储集层) 49.下列哪一种储集层易形成洞穴发育的溶蚀带(B 溶蚀型储集层) 50.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是(A 排替压力) 51.将汽液化时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饷蒸汽压力,它随温度的升高而(B 增加) 52.逆凝析和逆蒸发现象发生于(A 高温高压区) 53.天然气的相对密度随重烃含量的增加而(B 增加) 54.石油中如果分子量小的烷烃、环烷烃含量多,则其粘度就(A 低) 55.石油中如果高分子化合物含量高,则石油粘度就(B 高) 56.石油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A 增加) 57.石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加大而(B 增加) 58.下面哪一个不是油气运移的动力(D 地层压力) 59.在异常高压的情况下,压力系数(A 大于1) 60.在异常低压的情况下,压力系数(B 小于1) 61.火山喷发岩储集层有(C 玄武岩) 62.沉积岩中的生油天然有机催化剂是(D 烃类) 63.沉积岩中的生油天然无机催化剂是(A 粘土矿物) 64.圈闭实际容量与其无关的是(B 闭合高度)

1.地质倾角中的绿色模式反映的是(B构造倾角)。 2.声波时差曲线可用于判断(A裂缝性渗透层)。 3.中子伽马测井曲线用于确定(A孔隙度)。

4.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用于确定(B岩性)。

5.感应测井曲线主要用于

确定(A油水层)。

6.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确定(D岩层界面)。 7.地壳升降规模越小,旋回幅度亦(C越小)。

8.标准层是指油层剖面上岩性稳定.特征明显.厚度不大.(A分布面积广泛)的岩层。

9.地层倾角中兰色模式反映的是(C大型交错层理)。 10.选择试油层位的依据是(D地质录井和测井)。 11.微电极测井曲线主要用于确定(C渗透层)。

12.视电阻率测井主要用于确定(C划分油气水层)。 13.根据钻时录井可以确定(B岩石硬度)。

14.下列哪一种相带更易形成丰富油气聚集(B三角洲相)。

15.对生储盖组合起控制作用的是(A岩相古地理)。 16.与油气聚集带对应的构造单元是(B背斜带)。 17.与含油气区对应的构造单元是(A隆起)。

18.与油气田对应的构造单元是(D背斜)。

19.油气田是指受同一(B局部构造)面积内控制的油气藏的总和。

20.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油气藏,所谓单一是指(A统一的油水界面)。 21.油气在地壳中的分布主要受(C构造)控制。 22.油气田勘探必须遵守科学的(C勘探程序)才能提高勘探成功率。

23.油气田勘探的主要目标是(C三级构造带)。

24.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是(C地质法)。

2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是(C包裹体法)。

26.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地球物理测井法的是(D钻时录井)。

27.地层中是否含有油气,只有通过(C钻井法)才能最后确定。

28.油气田勘探工作中最直接的找油方法是(B钻井)。 29.普查是区域勘探的主体,具有(A战略性)。 30.普查阶段完成后,要估算(B六级远量储量)。 31.详查阶段完成后,要估算(A五级潜在储量)。 32.构造预探完成后,要提交(C三级概算储量)。 33.油田详探阶段完成后,要提交(A二级探明储量)。 34.普查阶段的工作范围是(C盆地)。

35.详查阶段的工作范围是(C有利的远景区)。

36.预探阶段的工作范围是(A局部构造)。

37.详探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是(A钻探)。

38.预探阶段的主要任务是(B寻找油气田)。

39.松辽盆地主要含油层系地层时代是(B白垩纪)。 40.大庆油田中部含油组合的油层之一是(A萨尔图)。 41.大庆油田高台子油层属于(A青山口组)。

42.哪一种录井方法是认识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资

料?(B岩心录井)。 多选

1.石油的烃化合物组成包括(A.烷烃B.环烷烃C.芳香烃)。

2.石油中的芳香烃有(A.单环B.双环C.多环)类型结构。

3.石油的四个组份是(B.油质C.胶质D.沥青质)和碳质。

4.下列化合物中属含硫有机物是(A.噻吩B.硫醇D.硫醚)。

5.下列化合物中属含氧有机物是(B.醛C.酚D.环烷酸E.脂肪酸)。

6.下列化合物中属含氮有机化合物是(B.吡咯C.咔唑D.卟啉)。

7.石油的馏分组成中包括(A.石油气C.汽油E.柴油)。

8.石油中主要非烃化合物有(A.含硫C.含氧D.含氮)化合物。

9.石油的物理性质包括(A.颜色C.粘度E.旋光性)。 10.石油中有机酸包括(A.环烷酸B.酚C.脂肪酸)。 11.石油中含有(A.碳氢B.微量元素C.同位素E.卟啉)。

12.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包括(A.元素组成C.化合物组成E.烃类组成)。

13.天然气中含有(B.甲烷C.乙烷D.少量非烃气体E.惰性气体)。

14.天然气的物理性质包括(A.相对密度B.临界温C.蒸汽压力E.溶解性)。 15.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可分为(A.油田气B.气田气C.凝析气D.水溶气E.煤层气)。

16.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中有(A.硫酸钠型B.重碳酸钠型C.氯化镁型D.氯化钙型)水。

17.油田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物组份是(A.烃类B.酚C.有机酸)。

18.油田水中的主要阳离子有(A.钠离子C.钙离子D.镁离子E.钾离子)。

19.油田水的物理性质包括(A.粘度B.导电性C.味道D.透明度E.颜色)。

20.油田水中的主要阴离子类型有(A.氯离子B.硫酸根离子C.重碳酸根离子D.碳酸根离子)。

21.晚期生油说将油气生成分成为(A.生物化学生气阶段C.热催化生油阶段D.热裂解生气阶段)。

22.在石油成因上主要分为哪几种学说?(A.无机成油说B.有机成油说C.早期生油说D.晚期生油说)。 23.油气生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A.细菌作用B.温度C.压力D.催化剂)。

24.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的特点是(A.地层埋藏浅B.温度低C.有细菌作用D.生成大量甲烷E.合成于酪根)。 25.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有(A.镜质体反射率C.热变指数D.粘土矿物演化E.正烷烃的分布)。

26.人们发现,生物体主要是由(A.类脂化合物B.蛋白

质D.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

等有机化合物组成。

27.沉积岩中的(A.泥质岩C.碳酸盐岩D.页岩)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

28.按岩性,生油岩可分为(A.泥质岩D.碳酸盐岩)大类。

29.生油岩的颜色多为暗色,这种颜色不是沉积岩的(B.继承色C.次生色)。 30.湖相及三角洲相中的(B.半深—深湖C.前三角洲)相带是主要生油相带。

31.反映生油岩还原环境强弱的指标有(A.黄铁矿

B.Fe2+/Fe3+

D.硫化氢)。 32.影响碎屑岩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的因素有(A.矿物成分B.颗粒的粒度与分选度C.排列方式D.圆球度E.胶结类型)。

33.影响岩石渗透率因素有哪些?(A.孔隙结构B.有效孔隙度)。

34.描述岩石渗透性的参数包括(A.渗透率B.有效渗透率C.相对渗透率)。

35.在气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种流体的渗透率叫该流体的(A.相C.有效)渗透率。

36.孔隙结构特征包括(A.孔隙的形状B.孔隙与喉道的配置C.孔隙的大小D.孔隙的连通情况)。

37.碎屑岩最常见的矿物颗粒有(B.石英D.长石E.云母)。

38.碎屑岩储集层包括(A.砂岩B.砾岩D.粉砂岩E.细砂岩)层。

39.沉积盆地中的储集层(B.不一定D.可能)储存石油或天然气。

40.一般情况下(B.泥质岩C.石膏层E.蒸发岩)被认为是非渗透性岩层。 41.碳酸盐类储集层包括(A.石灰岩B.白云岩C.生物碎屑灰岩D.鲕粒灰岩)。 42.生物骨架孔隙包括哪些类型?(A.生物体腔孔隙B.生物骨架孔隙C.生物钻孔孔隙)。

43.影响岩石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有(A.岩石成份B.岩石结构D.岩石厚度E.岩石组分)。

44.控制岩石裂缝发育的构造因素是(A.构造应力强弱B.应力的性质C.受力次数D.变形环境E.变形阶段)。 45.碳酸盐岩原生孔隙发育的相带有(A.台地前缘斜坡相B.浅滩相D.生物礁相)。 46.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通常分为(B.孔隙C.溶洞D.裂缝)。

47.溶蚀孔隙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A.岩石溶解度B.地下水的溶解能力C.地下水中二氧化碳含量)。 48.除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外,其他岩类储集层还有(A.火山岩B.结晶岩C.泥质岩)。

49.影响盖层质量的因素有(A.成岩阶段B.盖层的岩性C.盖层厚度D.盖层分布范围E.沉积环境)。

50.油气在地下运移的方式有(A.渗滤C.扩散)。 51.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有(A.地静压力B.水动力C.浮力D.毛细管力)。

52.气体分子的扩散量大小与(A.扩散系数B.浓度梯度C.扩散横截面积E.扩散时间)因素有关。

53.天然气的初次运移相态包括(A.游离相B.水溶相C.油溶相)。

54.沉积物在成岩过程的中期压实阶段特征为(A.孔隙度为30—10%B.埋深超过1500米C.温度为60—100℃D.有大量湿气生成)。 55.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是(B.水动力D.浮力)。 56.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包括(ABCDE)。 57.油气二次运移通道有(A.储集层B.不整合面C.断层D.裂隙)。

58.钻井过程中常采取的录井工作有(ABCDE)。

59.影响岩屑迟到时间的因素有(A.井径B.钻秆外径C.井深D.泥浆泵排量)。 60.岩心描述的内容有(ABCDE)。

61.按矿岩中含油饱满程度及岩心含油面积的百分数将砂岩含油产状分为(A.油砂C.含油D.油浸E.油斑)。 62.钻井过程中泥浆的作用是(A.携带岩屑C.冷却钻头D.防止井喷)。

63.评价钻井液性能的指标包括(ABCDE)。

64.油气田地质研究内容包括(ABCDE)。

65.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有(ABCDE)。

66.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主要用于确定(C.岩层界面D.渗透性岩层)。

67.微电极测井曲线主要用于(A.确定岩层界面B.划分渗透层D.确定岩性)。 68.中子伽马测井曲线的应用是(A.判断岩性B.判断油气水层C.判断岩层孔隙度)。

69.钻井过程中,试油气地质资料包括(ABCDE)。 70.油层层组划分包括(A.含油岩系B.油层组C.砂岩组D.单油层)。

71.构造图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用途包括(ABCDE)。

72.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的参数有(ABCDE)。 73.根据油气地质条件认知度,油气储量分为(A.预测储量B.控制储量C.探明储量)。

74.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可分为(A.地质储量B.可采储量)两大类。

75.容积法计算天然气储量的参数有(ABCDE)。

76.与圈闭容量有关的参数包括(B.闭合面积C.储层有效层厚度D.有效孔隙度)。 77.根据圈闭的成因,可把圈闭分为(A.构造圈闭B.地层圈闭C.岩性圈闭)三大类。

78.圈闭是由(A.盖层C.储集层D.遮挡物)组成。 79.引起油气藏破坏因素有(ABCDE)。

80.影响盆地油气生成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A.生油层系的厚度B.生油层有机质丰度C.生油层分布范围D.生油层埋深)。

8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A.充足油气来源B.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C.有效圈闭D.良好的保存条件)。 82.根据生储盖层的空间分布,生储盖组合类型分为(A.正常式B.侧变式D.顶生式E.自生自储自盖式)。 83.岩性油气藏包括(A.岩性尖灭油气藏B.砂岩透镜体油气藏C.生物礁块油气藏)类型。

84.目前油气藏分类原则中普遍遵循的原则是(B.科学性C.实用性)。

85.根据圈闭内烃类气体性质,油气藏类型可划分为(A.油藏B.油气藏C.气藏D.凝气藏)。

86.根据油气藏形态,油气藏可分为(A.层状油气藏C.块状油气藏D.不规则油气藏)三大类。

87.异常地层压力形成原因有(ABCDE)。

88.地层压力产生原因是(A.上覆岩层重量C.石英)。 89.影响地层温度的因素有(C.岩石导热率D.地下水循环E.局部构造特征)。 90.二级构造单元是指在一级构造范围内进一步分为(ABCDE)。

91.沉积盆地内一级构造单元由(A.坳陷B.隆起C.边缘斜坡)组成。

92.油气聚集单元包括(ABCDE)。

93.油气田勘探工作的三个特点是(A.区域性B.循环性C.综合性)。

94.工业勘探阶段又可分为(A.构造预探C.油田详探)两个阶段。

95.区域勘探阶段可以划分为(A.普查D.详查)阶段。 96.油气田勘探阶段可划分为(B.区域勘探阶段D.工业勘探阶段)。

97.油气田勘探的主要任务是(ABCD)。

98.根据勘探工作的阶段和任务不同,可把钻井分为(A.参数井B.探井E.生产井)。 99.目前油气田勘探的方法主要有(A.地质法B.地球物理法C.地球化学法D.钻井法)。

100.影响采收率的地质因素包括(A.地层温度B.地层压C.岩石孔隙结构E.渗透率)。

简答:

1.石油的馏份、族份和组份都包括哪些?

答:1石油的馏份分为轻馏分、中馏分及重馏分;2石油的四个族份是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3石油的组份包括以下四部分;油质、胶质、沥青质和碳质。 2.简述碳酸岩的裂缝可分为几种,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有哪些? 答: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造裂缝、深蚀裂缝和缝合线。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是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 3.简述圈闭的组成?

答:它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储集屋:具有储集油气孔隙空间和使液体运移能力的岩层;2盖层:盖在储集层之上的、不渗透的、能够阻止油气散失的岩层;3遮挡物:从各个方面阻止油气

继续运移的封闭条件。圈闭

的基本功能就是聚集油气,它的存在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4.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应当包括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条件。

5.背斜油气藏可分为几类?

答: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2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油气藏;3与压实差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4与地下柔性物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5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油气藏。 6.由断层的封闭作用而形成的油气藏可分为几类? 答:1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2由弯曲断层与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3由交叉断层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4由两条弯曲断层相交组成的油气藏;5由断层与倾斜地层岩性尖灭组成的油气藏。 7.简述生油层的岩性特征? 答:岩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沉积岩中细粒的,如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均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泥质生油层,另一类是碳酸岩生油岩;2作为生油岩的颜色以褐、灰褐、深灰、黑色等暗色为好,灰、灰绿色次之;3生油层中富含生物化石或有机质。

8.简述生油层的岩相古地理特征?

答:对于湖相来说,较深-深湖相是主要的生油相带。对海相来说,浅海相或潮间低能相带、潮下低能带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

9.试区别基底式胶结和孔隙式胶结?

答:1基底式胶结中胶结物的含量较多,而孔隙式胶结中胶结物的含量较少;2基底式胶结中碎屑颗粒孤立地分布于胶结物之中,彼此不相接触,呈游离状;孔隙式胶结中碎屑颗粒呈支架状接触。3基底式胶结中胶结物与碎屑颗粒是同时沉积或后来沉积的;孔隙式胶结中胶结物是次生的;4基底式胶结的碎屑岩一般储集性质较差;孔隙式胶结一般储集性质较好。 10.油气藏形成所需的良好的保存条件都包括哪些? 答: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地壳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不大;2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没有影响;3水动力冲刷也没有破坏油气藏的存在。

11.生储盖的组合类型有几种,其中哪一种组合最有利? 答:生储盖的组合类型有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其中,正常式即旋回式生储盖组合最有利。

12.简述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 答: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其二,矿物颗粒与液体的吸附力大小。一般性质坚硬、遇水不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砂岩,其储集性好;反之则差。 13.简述影响裂缝发育的构造因素?

答: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一般情况是受力强、张力大、受力次数多的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相反则差;同一碳酸岩中,在常温常压的应力环境下裂缝发育,在高温高压下则发育较差;在一次受力变形的后期阶段,裂缝的密度大、组系多,前期阶段相应的较小或少。 14.简述油气运移的方式? 答:据目前认为,油气在地下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1渗滤: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它是由于压力差的存在所引起的;2扩散: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称为扩散。它是由于浓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15.油气运移的动力? 答:据前人研究认为,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主要有五种:1地静压力;2水动力;3浮力;4毛细管力;5热力。 16.简述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 答:油气二次运移是紧接着初次运移之后开始的。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成岩过程的中期,即主要生油期。那么二次运移的主要时期,应当是主要生油期之后发生的第一次构造运动期。因为构造运动能使地层发生区域性倾斜、褶皱或断裂,为油气在储集层中上浮,并沿着上倾方向运移创造了地质条件。

17.简述何为有效圈闭? 答: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有效圈闭是指那些形成时间早于或同时于油气运移时间的、位于油源区相对较近的和水动力冲刷影响不大的圈闭。它们不仅具有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而且有条件形成油气藏。 18.充足的油气来源都包括哪些? 答: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重要前提。在一个沉积盆地或地区中,衡量油气来源丰富程度的具体标志是生油凹陷持续时间的长短,即生油层系厚薄。生油凹陷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可以形成巨厚的多旋回性的生油层系,可以生成丰富的油气。这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物质基础。 19.碳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都有哪些? 答:根据碳酸盐岩中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可将耐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四种类型。

1孔隙型储集层;2溶蚀型保证安全钻进;(2)冷却钻储集层;3裂隙型储集层;4头;(3)携带岩屑。

复合型储集层。 3.简述影响岩石电阻率的20.简述热催化主要生油阶因素。 段?

答:(1)岩石中孔隙液体性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质水(矿化度)的影响;(2)温度和压力不断增高。细菌岩石中液体含量的影响;活动逐渐减弱,这时进入地(3)岩石含水饱和度的影热起主导作用的阶段。有机响

质(主要是干酪根)在温度、4.简述微电极曲线的应用。 压力、催化剂等因素作用答:(1)划分岩层界面;(2)下,发生热催化降解。这个确定渗透性岩层;

阶段不仅有气态烃,而且有5.简述声波时差曲线的应大量的液态烃。因此称为主用有哪些? 要生油阶段。 答:(1)判断岩性(2)区21.地下温度的影响因素有分油气水层(3)划分裂缝哪些? 性渗透层。

答:地温梯度或地温级度除6.简述碎屑岩油层对比步受地下热源影响之外,还有骤是什么? 如下因素:1岩石导热率不答 :(1)用标准层划分油同:岩性不同,导热率不同,层组;(2)利用沉积旋回对影响了地温梯度的变化;2比砂岩组;(3)利用岩性和地下水的循环:地下水是一厚度对比单油层;(4)连接种良好的载热体,在其循环对比线。

过程中,把地层向斜深部的7.油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热量带到背斜顶部,将大大内容是什么? 影响该地区地温梯度的变答:(1)油层非均质性的主化;3局部构造的影响:地要研究内容包括宏观非均温异常的存在与岩面隆起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2)或背斜构造有关。此外,还宏观非均质性包括砂体的有火成岩侵入,放射性元素厚度.形态.类型.砂体的宏蜕变等因素。 观展布等;(3)微观非均质22.简述储集层的两大基本性包括砂体的空隙结构.空特征? 喉比.砂体内的纵向非均质答:储集层必须同时具备孔和横向非均质及平面的非隙性和渗透性两大基本特均质。

征,缺一不可;1孔隙性的8.如何判断井下是否存在好坏直接决定着储集层储断层? 存油气的数量,其用孔隙度答:(1)井下如果地层缺失,表示,孔隙度越大越好;2一般表示有正断层存在;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了储(2)井下如果地层重复,集层内所含流体的产能,其一般表示有逆断层存在;用渗透率表示,渗透率越大(3)井下如果存在断层角越好。

砾岩,一般表示有断层存23.简述钻井液的作用? 在;

答:钻井液即泥浆,是水与9.井径测井曲线的主要用粘土的混合液,其作用有途是什么? 三:1通过不断循环钻井液,答:(1)判断岩性(2)计将岩屑携带到地面保持井算平均井径(3)作为地球底清洁;2钻头的高速旋转物理测井曲线解似的参考与岩石摩擦生热,通过钻井资料。

液循环冷却钻头延长钻头10.简述油气储量的基本分寿命;3井筒内钻井液液柱类。

支撑了井壁,压住了高压答:石油储量一般分为三油、气、水层,保证钻井施级:(1)探明储量—在油气工顺利进行。

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后提24.试油的主要任务是什供;(2)控制储量—在圈闭么?

预探阶段发现工业油气流,答:证实地下有无工业性在钻了少数评价井基础上油、气聚集,并搞清油层、提供;(3)预测储量—在圈气层的数量,有效厚度、隔闭预探阶段发现工业油气层厚度、油层物性及取得油流,根据区域地质条件估算气水物化性质等资料,以便得出的储量;(4)远景资源落实油气地质储量;弄清油量—根据盆地的构造.沉积气层的产能,油气层的压特征利用统计.对比法得出力,油气井开采特点,为开的储量。

发油气田建立合理开采方11.油气聚集单元与构造单式取得经验。 元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25.说出五种主要的录井方答:大地构造单元与油气聚法?

集单元对应关系如下表: 答: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项目 大地构油气泥浆录井;气测录井;钻时 造单元 聚集录井;荧光录井;井壁录井。 级别 单元 1.简述钻井过程中取心井沉积盆含油段的确定原则。 地 气盆答 :(1)预计可能有油气层地 存在的井段;(2)主要地层一级坳陷或含油分界线或标准层存在的井构造隆起 气区 段;(3)需要解决地下构造单元 问题的井段;(4)完钻井底二级长垣.凸油气取心。

构造起.背科聚集2.简述钻井液的类型及其单元 带.凹陷 带 作用。 答:钻井液主要有水基泥浆三级背斜.鼻油气构造状构造 田 和油基泥浆;其作用有三:单元 (1)压住高压油气水层,

圈闭 油气

藏 12.盆地中一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答:(1)坳陷—盆地的沉积中心或沉降中心,一般为有力的生油气区。(2)隆起—盆地中相对隆起的地区,一般沉积地层不全,不利于生油气。(3)边缘斜坡—盆地中坳陷与边界的过渡区。 13.盆地中二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答:(1)凸起.长垣和背科带—是相对凹陷的正向构造,一般有利于油气聚集(2)凹陷—盆地中地层沉积最后的地方,一般是有利于生油气区;(3)阶地—位于坳陷与隆起之间,由阶梯状正断层所形成的平坦地带。

14.盆地中三级构造单元的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答:(1)三级构造的主要类型是背斜.鼻状构造和向斜;(2)其特征是背斜和鼻状构造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构造。

15.为什么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常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 答:(1)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常与盆地的生油凹陷向毗邻;(2)更重要的是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与生油凹陷同时形成并一起发育;(3)继承性二级构造带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4)继承性二级构造带位于区域油气运移的指向上;

16.简述地壳运动的周期性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 答:(1)地壳上某一地区,从开始下降到上升结束为止,称为一个周期;(2)地壳运动的一个周期,也相应的形成了一个沉积旋回;(3)一个升降过程中,相应的形成了一套由粗到细再到粗的沉积旋回;(4)在每一个旋回的中部,生储盖组合最有利,含油也最丰富。

17.简述地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岩心.岩屑等实际资料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和测井提供的资料,进行沉积.地层.构造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方面的研究工作。

18.简述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主要作用及其类型? 答:(1)其作用是在不取岩心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解释解决地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2)类型包括电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感应测井.倾角测井和能谱测井。

19.简述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主要类型。 答:(1)重力法(2)电法(3)磁力法(4)地震法 20.简述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主要原理。

答:其主要原理是:当地下有油气藏存在时,在漫长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油气就会向上扩散,在地表土壤或岩石中出现一些烃类气体.微量沥青.及与烃类有关的细菌.元素和盐类等等,通过对其进行检测,可以进行含油气性预测和含油气远

景评价。

21.简述钻井的种类及其各自的任务。 答:根据勘探工作的不同阶段和任务,钻井类别主要分为三种:(1)参数井—为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特征.生储盖情况而钻的较大深度的井。(2)探井—为发现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二钻的井。(3)生产井—为采油和注水而钻的井。

22.简述普查阶段主要任务。 答:(1)了解区域地质概况(2)划分构造单元(3)查明生储盖组合情况(4)指出有利的油气聚集构造带(5)评价含油气远景,估算六级远景储量。

23.简述详查阶段主要任务。 答:(1)查明区域地质条件(2)查明生储盖组合情况(3)查明控制油气聚集的二级构造带和局部构造特征(4)估算五级潜在储量。 24.简述预探阶段主要任务。 答:(1)发现油气田(2)确定含油气层位及其工业价值;(3)初步圈定含油气边界(4)计算三级概算储量。

25.简述详探阶段主要任务。 答:(1)查明油气藏特征及含油气边界;(2)圈定含油气面积;(3)提交二级探明储量。 论述

1.试述石油的化学组成? 答:石油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石油的非烃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3、石油的馏份、族份和组份:石油的馏份分为轻馏分、中馏分及重馏分;石油的四个族份是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及沥青质;石油的组份包括以下四部分:油质、胶质、沥青质和碳质。

2.试述石油的物理性质? 答:石油的主要物理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的颜色变化很大,由浅到深都有。主要与其胶质、沥青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2石油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它的大小取决与其化学组成。它的大小可反映其工业价值,一般密度小、颜色浅的石油工业价值高;3石油的粘度的大小决定了石油流动能力的强弱。它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加大而增高。4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成凝固点。石油的含蜡量高,则凝固点高;5石油还具有导电性、溶解性、荧光性和旋光性。

3.根据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对其进行分类? 答:按天然气在地下的产状可分为油田气、气田气、凝析气、水溶气、煤层气及固

态气水合物。1油田气是指与石油共存的天然气。其主要含甲烷,此外还有较多的重烃气;2气田气是不与油藏伴生的单一天然气聚集中的气体。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其含量高达95%以上,重烃气含量及少;3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4水溶气溶解与水中的储量很大,但含气率低;5煤层气是指煤层中的游离气合吸附气;6固态气水合物多分布在气温较低的极地和冰冻地带。

4.试述油气生成的过程? 答:按照晚期生油的观点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当原始有机物堆积到盆底之后,就开始了生物化学生气阶段。这个阶段的深度范围是从沉积界面到数百乃至1500m深处,以细菌活动为主。这处阶段的后期由于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开始发生影响,可生成一定数量的液态烃类;2热催化主要生油阶段:这个阶段沉积物埋藏深度大约为1500-3000m左右。不仅有气态烃,而且有大量的液态烃,因此称为主要的生油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干酪根大量热解为液态烃;3热裂解生气阶段:这个阶段的深度大约在2500-4000m以上,干酪根和已生成的石油在高温高压下都可发生热裂解。在这个过程中,早期尚能生成一定量的液态烃,但最终的大量的热解产物是气态烃。

5.阐述生油层的岩性、岩相特征?

答:(一)岩性特征:1沉积岩中细粒的,如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均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泥质生油岩,另一类是碳酸盐岩生油岩;2作为生油岩的颜色以褐、灰褐、深灰、黑色等暗色为好,灰、灰绿色次之;3生油层中富含生物化石或有机质。(二)岩相古地理特征:对于湖相来说,较深-深湖相是主要的生油相带。对海相来说,浅海相或潮间低能相带、潮下低能带的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

6.生油层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哪些?

答:1有机质的丰度指标: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是剩余有机碳含量。它是指岩石中残留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指标:它是评价一个地区含油、气远景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镜质体反射率、热变质指数和粘土矿物转演化。2有机质转化指标:所谓转化指标,是指在有机质已经成熟的生油、气岩中,衡量有机质转化成烃类的数量指标。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两种:可溶性沥青含量及其组份组成和烃类含量及其族组成。3反映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

7.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性

质的好坏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对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矿物颗粒的耐风化性;其二、矿物颗粒与流体的吸附力大小。一般性质坚硬、遇不部溶解、不膨胀、遇油不吸附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砂岩,其储集性好;反之则差;2碎屑颗粒分选程度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3碎屑颗粒的圆球度一般颗粒球度越好,其孔隙度、渗透率越大;4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胶结物含量高,则储集性质变坏。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类型中,其中接触式胶结的储集性质最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类型?

答:碳酸盐岩储集空间,通常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类。1碳酸盐岩的孔隙:碳酸盐岩的孔隙可划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前一种是受岩石结构构造控制的,而后一种是溶解作用形成的;2碳酸盐岩的裂缝:碳酸盐岩的裂缝可分为五类:成岩裂缝、构造裂缝、成岩-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缝合线。其中最广泛发育的是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

9.酸盐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其特征? 答:根据碳酸盐岩中储集空间类型的不同,可将碳酸盐岩储集层划分为四种类型。1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隙、晶间孔隙等颗粒之间的孔隙的碳酸盐岩皆属此类;2溶蚀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各种溶蚀孔隙,常分布在不整合及大断裂带附近;3裂隙型储集层:主要在致密、性脆、质纯的碳酸盐岩中发育各种构造裂缝,它们既可作为油气储集空间,也可成为渗滤通道;4复合型储集层:实际上多数碳酸盐岩储集层是属于复合型的,原生孔隙、溶蚀洞穴、构造裂缝三者常同时出现,或同时发育其中的两种。 10.影响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答:在纵向剖面上,裂缝往往发育在一定层位,主要受岩性控制;在平面上,裂缝往往发育在构造的一定部位,主要受构造条件控制。1影响裂缝发育的岩性因素主要决定于岩石的脆性。而影响岩石脆性的有岩石成分、结构、层厚及其组合等。2控制裂缝的构造因素,主要是作用力的强弱、性质、受力次数、变形环境和变形阶段等。一般情况是受力强、张力大、受力次数多的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相反则差。

11.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都有哪些? 答: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主要是压实作用、热膨胀作用、毛细管力和粘土矿物脱水作用以及甲烷气作用。在地静压力影响下的压实作用,使沉积物逐渐被压实固

结成岩;热膨胀作用促使了

压实流体运移的过程;伴随沉积压实而进行的粘土矿物脱水作用,在中期压实阶段也开始了;甲烷气的作用既能形成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又可作为初次运移的“运载体”。

12.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有哪些?

答:在充满水的储集层中,油气主要是靠浮力和水动力进行运移的。1受浮力运移的条件是浮力一定要大于毛细管力。毛细管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表面张力和孔径的大小;而浮力的大小则主要受密度差和体积大小的影响;2在水压头的作用下,地层水流动,从而携带油气一起运移。因此,水动力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动力因素。 13、圈闭的概念及其组成? 答:圈闭是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的地质场所。它是由如下三个部分组成的:(1)储集层:具有储集油气孔隙空间和使流体运移能力的岩层;(2)盖层:盖在储集层之上的、不渗透的、能够阻止油气散失的岩层;(3) 遮挡物:从各个方面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封闭条件;圈闭的基本功能就是聚集油气, 它的存在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14、试述圈闭的类型? 答:根据圈闭的成因,可把圈闭分为三大基本类型:(一)构造圈闭: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即褶皱或断裂。这些褶皱和断裂,在条件具备时,就可形成构造圈闭;(二)地层圈闭:地壳升降运动引起地层超覆、沉积间断或剥蚀风化等等. 形成地层超覆不整合和不整和覆盖等地层圈闭;(三)岩性圈闭:在沉积盆地中,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储集层在横向上发生岩性变化。并为不渗透岩层遮挡时,即形成岩性圈闭。

15、试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答: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应当包括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良好的保存条件.(1)充足的油气来源: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重要前提.生油凹陷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可以形成巨厚的多旋回性的生油层系,可以生成丰富的油气;(2)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所谓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中,即具有良好的输送通道和畅通的排除条件;同时盖层的质量和厚度又能保护运移到储层中的油气不会散失;(3)有效的圈闭:有效的圈闭是指那些形成时间早于或同时于油气运移时间的、位于油源区相对较近的和水动力冲刷影响不大的圈闭;(4)良好的保存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也是油气藏存在的必要条件,良好的保存条件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地壳运动对油气藏的破坏不大;2、

岩浆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没有影响;3、水动力冲刷也没有破坏油气,越的存在。 16、构造油气藏按圈闵成因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细分为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其中,背斜油气藏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与褶皱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2、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油气藏;3与压实差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4、与地下柔性物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5与同生断层有关的滚动背斜油气藏。由断层的封闭作用而形成的油气藏有以下几类:1、断层与鼻状构造组成的油气藏;2、由弯曲断层与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3、由交叉断层倾斜地层结合组成的油气藏;4、由两条弯曲断层相交组成的油气藏;5、由断层与倾斜地层岩性尖灭组成的油气藏。 17、地层油气藏按圈闭成因不同可分为哪几类及其成因?

答:根据圈闭成因不同,地层油气藏又进一步分为不整合覆盖油气藏和地层超覆 油气藏两种。(一)在侵蚀面上由于长期的风化、淋滤和剥蚀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发育的风化孔隙带。在该地区再度下降时,这个风化剥蚀面上覆盖了不渗透地层,就在不整合之下形成了不整全覆盖圈闭;(二)当沿着沉积凹陷边缘沉积了孔、渗性较好的砂层之后,随着水体的扩大,在砂层之上超覆喾了不渗透泥岩,由于其前缘总是呈不整合接触,这就在不整合之上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

18.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特点? 答:(一)大都是形成于湖盆的古斜坡、古河道和三角洲沉积中砂、泥岩相互交错地带;(二)岩性油气藏的油气聚集具有原生性,即砂岩尖来或透镜体中的油气,不需经过二次运移,直接来自生油泥岩,只经初次运移聚集而面,表面圈闭封闭性良好,油气未经氧化,原油性质较好,即密度、粘度不大,含胶质和沥青质也相对较少;(三)原始油层压力较高;(四)砂岩尖来和透镜体油气藏的圈闭条件主要是由于岩性变化而形成,一般不受构造因素所控制。 19.试述引起油气藏破化的原因? 答:引起油气藏破化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剥蚀作用、水动力冲刷、氧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一)剥蚀作用:地壳的构造运动可使地壳相对抬升,将已经形成的地下油气藏上升到地表遭受剥蚀而被破坏;(二)水动力冲刷: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使背斜油气藏的一翼相对抬升,导致闭合高度减小,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致使水动力冲刷破坏了原来的油气藏;(三)氧化作用: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使地下油气或与地下水接触,或沿断裂上升到地表,都会因氧化作用而分别

形成水、二氧化碳和其它高分子含氧化合物导致油气藏的破化;(四)扩散作用:天然气通过盖层扩散也能造成散失。 20.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可分为几个阶段? 答: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的压实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初期压实阶段:沉积物的孔隙度为80-30%,埋藏深度小于1500米,油气生成量很少;第二阶段,即中期压实阶段:沉积物的孔隙度降至30-10%,埋藏深度超过1500米,沉积物中有机质已经成熟,并有大量油气生成;第三阶段,即后期成岩重结晶阶段:沉积物已经完全固结成岩,孔隙度极小,埋藏深度超过3000米,由于有机质已经成熟过度,生油量很少。 21.试述碎屑岩胶结类型可划分为几种?

答可划分为下列四种:(一)基底式胶结:胶结物含量较多,这种胶结物是与碎屑颗粒同时沉积或后来沉积的。这种形式胶结的碎屑岩一般储集性质较差;(二)孔隙式胶结:胶结物含量较少,多为次生的,分布不均,多充填于较大孔隙中。一般储集性质较好;(三)接触式胶结:胶结含量很少。这种胶结类型一般储集性质最佳;(四)杂乱式胶结:胶结物含量最多,常为泥质,尤其重要的是还有基质。此种胶结类型的碎屑岩储集性质较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ir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