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深基坑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12 02: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廊坊市新兴产业示范区龙湖污水处理厂工程

基坑降水排水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土层地质情况:

本工程施工场区原属农作物种植区,地势比较平坦,现场自然地貌平均海拔标高为13.50m,现场场地土类型为III类。

拟建场区地基土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土层 ① ② ③ ③-1 ④ ⑤ 土性 耕植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土 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 层底标高(m) -0.83~-0.20 -8.432~-6.41 -11.64~-7.89 -11.05~-8.99 -17.87~-14.78 -21.55~-18.87 层厚(m) 0.40~0.90 6.0~8.1 0.9~3.8 0.9~2.60 4.40~8.80 1.80~5.10 渗透系数K(m/d) 1.0 0.1 1.0 0.1 2、现场水文情况:

根据地勘报告得知,廊坊市属于永定河泛区,地下水流向和本场区基本相同,常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地下水位浅层孔隙潜水,地表流水主要为雨水。不同季节、时期的水量和水位变幅较大。在本工程中,抗浮设防水位按地表以下3米考虑,故土方施工开始以前,应充分考虑基础埋深和地下水的影响情况,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水排水方案,以利于施工。 3、施工要求及方案选择:

根据设计抗浮水位和设计基础埋深情况,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本工程对于基础埋深小于3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仅采取排水措施便可满足施工需求;对于基础埋深大于及等于3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采取的排水措施同时,还应采取井点降水措施,以满足施工的需要。本工程基坑(槽)选择采用明沟排水措施和真空轻型井点降水措施,由明沟和井点汇集的污水排至施工现场的排水沟里,最终由施工现场的排水沟将污水汇集到工地西南角位置集中后抽排至场区外。排水及降水的措施选择根据2.3条要求执行。

下表为建构筑物基础埋深概况及排水降水措施选择情况一览表: 序 号 1 建构筑物名称 配水井 设计基础排水降水措埋深(m) -7.5 施选择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污泥贮池 设计基础埋深(m) -3.0 排水降水措施选择 排水 排水、降水 13 2 3 4 5 6 7 8 9 10 粗格栅及进水泵房 细格栅及曝气池 生物反应池 中途提升泵井 絮凝池 平流沉淀池 翻板滤池 接触消毒池 鼓风机房 -10.3 -1.9 -3.2 -6.0 -2.05 -2.0 -4.0 -4.15 -1.6 -1.4 -6.5 排水、降水 14 排水 排水 15 16 脱水机房 膜车间 清水池 -3.0 -5.5 -4.6 -2.1 -3.0 -3.0 -1.5 排水 排水 排水、降水 排水、降水 排水 排水 排水 排水 排水 排水 排水、降水 17 吸水井及送水泵房 排水 排水 18 19 综合楼 总配电间 分配电间 水源热泵房 车库及仓库 传达室 排水、降水 20 排水、降水 21 排水 排水 排水、降水 22 23 11 加药间及加氯间 12 废水池 4、技术保证条件: 4.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切合实际的、可实施的施工方案,特别是降水措施的选择上本着“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的原则,在规范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到实施方案的最优化,并且得到业主、监理的审核、批准。

4.2专项方案实施前,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3施工时,严格执行“方案先行、样板领路”的原则,严格按方案要求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样板没通过,禁止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4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是确保计划完成的重要条件。机械设备的配置原则:性能良好、数量充足等,保证台班效率,从而满足技术要求。

4.5为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我公司将选择有资质保证、履约能力强、队伍素质较高、有丰富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进行井点降水工程的施工。

4.6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4.7施工单位应当指定专人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和按规定进行监测。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应当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4.8对于按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

进入下一道工序。 二、编制依据:

1、建质[2009]87号文;

2、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 3、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探报告;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

11、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三、编制目的:

为了满足现场施工生产和安全需要,在规定的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特制定本基坑排水降水专项方案,以指导施工。本专项方案一旦获得审批通过,则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执行,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在编制时,除考虑基坑(槽)的降水排水措施外,同时考虑了建构筑物的抗浮问题,做到“一能多用”,充分优化方案。井点降水措施通过降水卸压作用,能够解决建构筑物的抗浮问题,所以井点降水措施在建构筑物蓄水并投入运行之前,不得取消。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认真熟悉图纸,弄清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埋深情况;

1.2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3做好基坑排水降水观察记录等有关资料的准备工作。

1.4确定降水及成孔办法。本工程降水采用真空轻型井点降水,井点成孔采用冲击成孔或钻孔成孔工艺。 2、人员准备:

2.1施工过程,安排1名专门技术人员和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针对基坑排水降水作业,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实施工作,并做好降排水记录。

2.2安排专业钻井队伍,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井点降排水措施的有关作业。作业

人员的数量,必须满足施工现场进度的需求。 2.3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证上岗,岗前要进行三级教育。 3、机具准备: 序号 1 2 3 机具名称 滤水管 井点管 连接管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外包两层滤网 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绑扎)连接 备用一台;机组配件齐全 配备5套 下端焊接一个Φ16mm8 水枪 Φ50×5mm无缝钢管 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 10 11 12 13 14 蛇形高压胶管 压力应达1.50MPa以上 高压水泵 污水泵 钻孔机 污水管 砂浆搅拌机 100TSW一7高压离心泵 Φ100自吸式 CZ型冲击钻机 Φ100,带里衬 30m 2台 30 4台 2000 1台 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排水用 备用2台 排水用 Φ50无缝钢管,壁厚3mm 根据平面布置计算 Φ50无缝钢管,壁厚3mm 根据平面布置计算 透明胶皮管 Φ100无缝钢管,壁厚4mm B型,50mm口径 自制移动式井架、牵引力为6t的绞车 Φ219×8mm的钢管 4 集水总管 根据平面布置计算 5 离心式水泵 1台/每坑 6 7 移动机架 凿孔冲击管 1台/每坑 长度大于10m 4、材料准备: 4.1砂:采用中砂,初步计划300立方米。

4.2砖:采用240*115*53烧结页岩砖,初步计划10万块。 4.3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32.5水泥,初步计划30吨。 4.4石子:采用粒径20mm~50mm的石子,初步计划50立方米。

5、施工计划安排: 5.1工序安排:

本工程基坑降排水作业的顺序应服从整个工程施工生产的顺序安排,即在降排水作业时,需遵循如下构筑物的施工推进顺序:

405(仓库)→401(办公楼)→404(热泵房)→102(粗格栅及进水泵房)→103(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403(分配电间)、101(配水井)→303(吸水井及送水泵房)→302.1、302.2(清水池)→402(总配电间)→301(膜车间)、111(废水池)→201(鼓风房)→110(消毒池)→109(翻板滤池)→105.1(生物反应池)→105.2(生物反应池)→108.1(平流沉淀池)、107.1(絮凝池)→108.2(平流沉淀池)、107.2(絮凝池)→203(污泥贮池)、204(脱水机房)→202(加药间) 5.2计划工期:

5.2.1井点降水工作须在土方开挖前实施完成,满足基础工程施工的需要。

5.2.2每个需要采取井点降水工作的构筑物,其降水设施从施工到投入使用的工期不得超过10天,并根据生产需要,采取平行流水施工作业办法,以加快施工进度。

5.2.3整个工程的井点降水施工工作,自本方案获得论证通过后,须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 5.2.4除基础埋置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外,其它基坑的井点降水工作在基坑回填后取消降水;基础埋置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基坑,待构筑物蓄水并投入使用后,再取消降水作业,避免出现建构筑物上浮现象,造成损坏。

5.2.5井点降水在整个使用期内,须做好有关时间、事件的记录工作。 五、基坑排水工艺及要求:

1、工艺顺序:现场排水沟设置→土方开挖→验槽、封槽→基坑顶、底排水沟、集水井开挖→砌筑→铺设石子→安放水泵→水泵试运转→其它工作

2、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区及周边无市政排水官网,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土方开挖工程施工以前,应首先沿施工区域红线位置增设一道200mm宽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见平面图),以满足基坑降排水和现场雨水排水的需要。现场排水沟的平面布置及大样见下图:

场区排水沟平面及剖面图

3、土方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封槽工作。施工时,遵循先封槽、后挖排水沟的原则。 4、坡底排水沟边线距离坡底线不得小于200mm,避免排水沟开挖过程中破坏边坡。坡顶排水沟边线距离坡顶线不得小于2m,避免排水沟工作时,渗水破坏边坡的稳定性,导致滑坡事故。

排水沟及排水井位置见如下大样图:

5、坡顶及坡底排水沟沿坑顶、坑底环形、封闭布设,管沟槽排水沟沿坡顶坡底按排平行布设。 6、排水沟及集水井参数:排水沟截面尺寸为800mm*600mm;集水井半径500mm,深度1000mm,沿排水沟每间隔15m设置一个,大样见下图

7、由集水井抽排上来的污水汇集到施工区域红线旁边的场区排水沟里,污水最后经场区排水沟排至工地西南角位置。在工地西南角排水沟汇集处设置集水井1个,并安放1台Ф100自吸式污水泵,及时将水引排至施工场区外。 六、井点降水工艺及要求:

1、井点降水工艺(冲击成孔):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位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降水设计:

2.1井点布置:本工程采用真空轻型井点降水。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采用单排井点降水,井点依据地勘报告说明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在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采用双排井点降水办法,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井点降水的办法,注意在地下水下游方向留置4m宽豁口,作为运输通道使用。井点间距每10m设一个井点,井口距离基坑(槽)距离为1.2m,井点孔径均取240mm。

2.2抽水设备要求:每个基坑采用B型或BA型离心式水泵两台,吸口口径50mm,抽吸真空高度5m~11m,扬程25m。

2.3井点管要求:井点管采用Ф50铁管,长度5m~11m,管下端配有滤管和管尖,滤管管径同井点管。滤管渗水孔孔径为12mm,梅花形分布,滤管采用两层30目~50目的金属网包裹,金属网用铁丝与滤管绑扎牢固、可靠。滤管长度取600mm。

2.4集水总管要求:集水总管采用Ф110铁管,集水总管按节连接布置,每节长度4m。集水

总管每间隔10m留置一个接头,并与井点管相连。

2.5井点管埋置:井点管的埋置采用冲击成孔或钻孔成孔法,孔径240mm,孔的深度宜比坑底深1.5m以上。孔口由地面向下1500mm范围用粘土填实,其它孔身用级配砂石填实。 2.6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2.7注意事项:恶劣条件下,应保证排水措施与降水措施同时进行。集水总管长度不宜大于100m。

2.8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井点降水深度在4m~8m之间。

2.9井点平面布置构造以环形井点布置为例设计,其它井点降水办法参照2.1条执行:

2.10井点立面设置构造如下图:

2.11井点设计计算书附后。 3、井点施工:

3.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3.2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O.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砂的粘土,按过去经验,套管落距在10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lO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采取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200~2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

3.3冲孔L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有足够的砂石。

3.4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3.5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拉起井点管插人,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

3.6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砂石必须采用粗粒径砂石,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lOO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滤砂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要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一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3.7冲洗井管:将胶管插入井点管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3.8管路安装: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总管,并用胶垫螺栓把总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o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同时作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

3.8检查管路:检查集水总管与井点管连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头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3.9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50mmHg(73.33KPa),方可进行正式投人抽水。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机后一个星期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并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 4、验收质量标准:

本项目没有主控项目,只有一般项目。一般项目:

4.1、排水沟坡度1-2%。观察检查。达到坑内无积水,沟内排水畅通。 4.2、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观察检查。

4.3、井管(点)间距≤150mm,与设计相比。尺量检查。 4.4、井管(点)插入深度≤200mm。与设计相比。用水准仪检查。 4.5、过滤砂砾料填灌≤5mm。与计算值相比,检查回填料用量。 4.6、井点真空度轻型井点>60kpa。检查真空度表 5、应注意的问题:

5.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并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5.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因为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阻塞,出水混浊。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5.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混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5.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5.5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 5.6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5.7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采取增大水泵压力,大约在1.O~1.4MPa,但不要超过1.5MPa。

5.8主干管应按本交底做好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5.9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 5.10基坑周围上部应挖好水沟,防止雨水流人基坑。

5.11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边坑土坡的稳定性。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地表水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5.12由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若遇到工程地质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汇报业主及监理,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1.1安全生产目标: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严格控制轻伤频率在千分之五以内。 1.2安全管理方针: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廊坊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

1.3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项目经理部安全组织保证体系构架如下:

项目经理 现场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安全总监 方案工程师 各专业配属队伍管理人员 安全技术交底 各专业配属队伍作业人员 项目安全组织保证体系图

2、技术措施:

2.1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及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2如有交叉作业应设专人监护或有防护措施,否则严禁施工,以免发生物体打击及碰撞事故。

2.3如在夜间施工安全照明必须充足。

2.4施工用机械、设备完好、清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工作条件。

2.5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坑、沟、孔洞,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标准的与地平行的安全沟道盖板或可靠的围栏、档脚板或警告标志。

2.6冲、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机具突然倾倒或钻具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2.7已成孔尚未下井点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发生人员安全事故。

2.8各机电设备应由专人看管,电气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水泵和部件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拉电源时,严禁将电线直接勾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 3、应急预案: 3.1应急领导小组: 3.2紧急事件处置程序:

3.2.1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领导报告简要情况。

3.2.2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由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体图,并提供有关资料。

3.2.3由项目部指定安全员填写事故快报。

3.2.4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 3.2.5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组,并在10天内提出事故报告报公司。 3.2.6轻伤事故由安全部调查分析并报告,形成书面意见存档。

3.2.7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经理要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发生。

3.2.8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紧急上报经理部有关人员。 3.3应急物资准备:

材料、设备准备:材料名称 碘钨灯 干粉灭火器 手电筒 卫生急救箱 对讲机 3.4意外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措施:

3.4.1如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易放走当事人,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24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

3.4.2当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应地抢救,进行心脏复苏,直至急救医务人员到场进一步抢救。

3.4.3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前进行临时救护,另派人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车路线及达到所在地点的明显标志。

3.4.4对于骨折伤员,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板搬运,不得随意拉扯、扭曲身体搬运。

3.4.5项目负责人在得到因工伤害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急救或送专门医院抢救,并组织人员救险,防止险情扩大。

3.4.6必须根据具体受伤部位需送相应医院,其指导原则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拖延时间,保证

数量 20只 20只 10个 2套 10个 备注 包括必备常用医药 抢救及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4.7如现场无应急车辆,须打“120”请求急救车;若医院路线不清,可要求“120”急救车送往指定医院。

3.4.8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必须项目部管理人员相陪(夜间施工由值班人员相陪)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并保护好现场,及时通报项目部有关领导及安全人员。 3.5应急救援常识: 3.5.1

3.1边坡滑坡:在井点降水控制过程中,如出现滑坡迹象(如裂缝、滑动等)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3.1.1暂停施工,必要时,所有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点;

3.1.2立即通知现场管理人员,迅速采取处理措施,如用挖掘机在坡脚迅速回填(安排一台挖掘机随时在岗待命);

3.1.3根据滑动迹象设置观测点,观测滑坡体平面位移和沉降变化,并做好记录。加强位移观测,每两小时一次,数据及时汇报、及时整理。

3.1.4全体工人及管理人员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做到随叫随到。 3.2地表裂缝:

在整个降水施工过程中,应连续观察邻近地表、地物的开裂、变形情况。一般情况下,地表发生细小裂缝和紧靠基坑的一般建筑物出现装修层的轻微开裂可以视作正常,但必须密切追踪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当裂缝出现不断加速发展并延伸时,必须停止原定施工过程,修改支护参数并及时加固。当基坑顶部的侧向位移与当时开挖深度之比超过3‰时,应密切加强观察并及时对支护采取加固措施,必要时增用其它支护方法。 3.3机械伤人:

3.3.1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现场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先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必要的医护处理,同时呼叫救护车。

3.3.2做好救治记录,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人员伤亡情况。 八、附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PL-11-08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二)、井点设计计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i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