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07 04: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0.2 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
10.2.1 位置及标高测量方案
1 总体思路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
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见图10.2-1。
图
图 10.2-1 导线点布设平面图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
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2 测量依据
(1) 国家地方现有规范。
(2) 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范等。 3 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4 主要测量仪器见表10.2-1。
表10.2-1 拟投入检测测量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全站仪 电子水准仪 激光铅直仪 水准仪 对讲机 钢卷尺 钢卷尺 型号 Leica TC2003 Zeiss Dini10 Leica ZNL S2 Motorola 50m 100m 数量 1 2 1 2 6 3 1 备注 序号 8 名称 塔尺 型号 5m 数量 4 备注 5 人员组织见表10.2-2。
表10.2-2 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
职 务 测量负责人 测量工程师 测量员 数 量 1 1 3 任务及工作职责 测量策划及专业技术施工管理负责。 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楼层测量作业、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 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 。 6 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7 布设原则及精度
(1) 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0.2-3的规定:
表10.2-3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序 号 1 2 分类 等级 四等 测角中误差(mβ) ±2.5 项目 测距相对中误差 1/80000 相对闭合差 1/35000 (5) 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见图10.2-2。
轴线控制点BA?25螺纹钢 A围护栏杆 150015008001000800首级控制点A-A100×100×10钢板 B800600B-B600控制点
图 10.2-2 控制桩埋设及保护示意图 8 平面总控制网
平面轴线控制网分地下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室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距轴线距离具体按照现场情况定。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分别在各单体建筑物内设置控制点,建立控制网,逐层向上引测。
9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 控制点的埋设
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2) 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数字水准仪。
3)精度等级
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技术要求见表10.2-4。
表10.2-4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序号 1 2 分类 等级 二等 视线长度(m) ≤30 前后视距差(m) ≤1.0 项目 前后视距累积差(m) ≤3.0 视线高度(m) ≥0.3 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 ≤0.3 闭合差 (mm) 4L 10.2.2 地下结构工程测量
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
2 平面测量 1) 垫层轴线放样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见图10.2-3。
轴线 轴线 垫层 经纬仪 经纬仪 图 10.2-3 垫层轴线放样示意图
2) 楼层轴线放样
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见图10.2-4;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控制桩 经纬仪 控制桩 视线 视线 控制点
横向轴线控制纵向轴线控制
图10.2-4 基坑轴线及楼层轴线放样示意
3) 楼层轴线复核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4) 高程测量
(1) 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进场施工时,直接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基坑里。
(2) 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各单体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
(3) 标高控制线放样
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10.2.3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
1 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布设 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0.000楼面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见图10.2-5,6),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的进程,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
图 10.2-5 预埋件制作示意
图 10.2-6 预埋件弹线示意
定位点φ
2 控制点传递原则
为了保证核心筒的铅垂性,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
3 控制点传递方法
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确定控制点的点位并加以保护,见图10.2-7。
基准控制点基准控制点楼层激光准直仪激光接收靶双向轨道传递基准控制点楼层图10.2-7 激光铅直仪传递控制点示意图
10.2.4 楼层测量结构自振,风振摆动振幅
1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见表10.2-5。
表10.2-5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序号 1 项 目 每 层 H≤30m 30m
1) 标高基准点的建立
在各单体首层分别建立4个标高测量基准点,部位设在四个外大角,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程测量控制点引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
2) 标高传递
高程控制点的传递是在底层平面控制点预留孔正下方架设好全站仪,先精确测定仪器高,再转动全站仪进行竖向垂直测距,最后通过计算整理求得激光反射片的高程,然后按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把激光反射片的高程传递到核心筒外壁上,见图10.2-8。
3) 标高控制线的建立
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
全站仪 图10.2-8 高程控制点传递
高程控制点 塔尺 核心筒 激光 外墙 砼梁 反射片 10.2.5 装饰工程测量
1 轴线的恢复和引测
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
2 标高的抄测
+0.500m 线在装饰工程中因为高度太低上返易造成误差,一般把装饰线定在+1.000m,这样可以为施工时定标高提供方便。
楼层+1.000m 抄测前先用水准仪校测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核心筒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楼层+1.000m 线抄测,将激光扫平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各施工区内的装饰水平线并用墨线标示。
10.2.6 沉降观测
1 沉降观测的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的沉降进行一个时期的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
2 沉降基准点布设 1) 基准点布点原则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应有4个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检测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建筑物基坑边线不小于2倍基坑深度。
2) 基准点的埋设及测量
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总控制网埋设的控制点。
基准点高程的校测:基准点使用前,用蔡司 Dini10 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6个水准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6个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10.2-6规定。
3)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 布点原则
表10.2-6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 等级 二等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 ±1.0 每站高差中误差 ±0.30 往返较差、附合或 检测已测高差环线闭合差 0.6 n 较差 0.8n 观测方法及要求 往、返各两次 注:n 为测站数
依据《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
② 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 ③ 避开落水管、窗台、配电盘及临时构筑物;
④ 承重墙可沿墙的长度每隔20m 左右设置一个观测点; ⑤ 在转角处、沉降缝两侧设置观测点;
⑥ 框架式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柱基上设置观测点。 (2) 埋设方法
为了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观测点宜采用不锈钢标志,见图10.2-9。
图10.2-9 沉降观测点大样图
3)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针对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沉降观测埋设在首层剪力墙、外部柱侧面标高+0.5m 处。
(3) 观测技术要求 ① 观测仪器
选用德国蔡司 Dini10型数字式精密电子水准仪及与其配套铟瓦条码尺,仪器须经过有关部门检定合格。
②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按《建筑变形观测规程》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应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尺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
③ 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按表10.2-7的要求进行。
表10.2-7 沉降观测要求 等 级 二等 仪器型号 蔡司Dini10 视线长度 ≤30m 前后视距差 ≤1.0m 前后视距累积差 ≤3.0m 视线高度 ≥0.3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4 L 10.2.7 核心筒及外框架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的测量控制 10.2.7.1 核心筒墙体的垂直引测
核心筒墙体轴线位置的控制,主要通过设在功能层上的核心筒专用控制线控制。从±0.000m层开始至屋面层,利用核心筒“十”字形控制线,在核心筒外已浇筑的功能层上放样出偏离核心筒外墙边1000mm的核心筒专用控制线,控制点垂直穿模板操作空间定制激光孔洞,直到上一楼层面,具体如图10.2-10所示。
图10.2-10 层核心筒墙体定位控制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7.2.7.2 核心筒尺寸控制
短距离尺寸采用钢尺控制;整个核心筒外围尺寸控制采用全站仪复核,在能架设仪器的地方设站,后视核心筒十字控制点(至少两个),运用后方交会法测设出测站点坐标,然后测量模板拐点坐标,在CAD中成图看是否满足要求。
7.2.7.3 外框架测量控制
外框架混凝土框架按照地上结构工程测量进行控制。
正在阅读:
施工测量与监测方案06-07
海门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量化评分标准06-28
捉蜗牛作文500字07-10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12-26
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03-07
扬州市江都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07-07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亲本分析06-12
第七章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08-24
第3章 Visual Basic语言基础06-0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测量
- 监测
- 施工
-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