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
更新时间:2024-07-05 1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当代文学
绪论
一、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
1.文学描写的生活范围和创作领域不断扩大
描写革命战争和农村生活的题材有了新的开拓,过去没有涉猎或涉猎很少的题材也有长足发展
张贤亮《绿化树》知识分子在西北农场劳动改造 张炜《古船》传统文化观念和心理的变革 陆文夫《美食家》资本家“善吃” 汪曾祺《受戒》僧人生活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监狱生活 2.文学主题从单一转向丰富,从直露转向深邃
五六十年代,因强调为政治服务,主题比较单一;新时期以来,作品的主题丰富多样,意蕴进一步深化。
徐怀中《西线轶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和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相比,作家对当代军人精神世界的揭示,不再是单一的颂歌,而是走出了融颂歌、战歌、悲歌和挽歌于一体的浑厚、优美的交响乐章。 描写改革,蒋子龙和张洁笔下题旨不同;
描写女性,李国文《月食》、王安忆《流逝》、宗璞《心祭》、孔捷生《普通女工》,在主题的开掘上也各有自己的发现。
人物形象也由类型化转向写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 3.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创造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
五六十年代:山西作家群(赵树理)、河北作家群(孙犁)、湖南作家群(周立波)
80年代:京味小说作家群(邓友梅、刘绍棠)、秦晋作家群(贾平凹、路遥、陈忠实)、津味小说作家群(冯骥才、林希)
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兼用,建立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刘心武《钟鼓楼》,展示了一幅当代北京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寻根文学;谌容《减去十岁》、刘奈拉《你别无选择》、莫言《红高粱》 4.少数民族文学恢复了生机
《阿诗玛》《百鸟衣》《格萨尔王传》《嘎达梅林》 5.形成了一支经受严酷考验、能够勇敢战斗的文艺队伍
二、当代文学的经验和教训 1.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生活的关系 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①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当作了文艺工作的终极目标 ②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变成为中心工作服务
③把文艺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狭隘,忽视人民群众的多种需要 3.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建国初文学
文学概况和文学思潮
一、第一次文代会 1.时间:1949.7.2-7.19
2.目的:总结经验,确定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组织 3.主题:解决文艺的方向问题
继续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讴歌伟大的时代和人民,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4.缺点:着重强调解放区文艺,但对国统区文艺总结不够,对国统区进步作家的评价有偏颇,甚至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 5.意义:标志着文艺界的大统一、大团结
二、第二次文代会
1.时间:1953.9.23-10.7(北京) 2.主题:探讨文艺的规律问题
3.中心议题:发展文艺创作(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英雄人物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4.不足:指出文艺作品应表现政策,文艺创作离开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是离开了党和国家的领导
三、“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后创作
1.1956.5 毛泽东于最高国务会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2.涵义: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争论,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不能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3.意义:为我国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4.创作成就
①文艺理论批评方面
何直《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②创作上的三个突破
A.正是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发挥讽刺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的囿见。 巴人《况钟的笔》
C.创作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爱情题材的禁区。 宗璞《红豆》 邓友梅《在悬崖上》 刘绍棠《西苑军》
四、第三次文代会 1.时间:1960.7 2.人数:2300多人
3.主题:明确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道路
在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基础上,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陈出新
4.不足:与苏联关系恶化,提出反修防修
5.意义:对于团结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帮助他们认清形势、振奋革命精神,用作品来鼓舞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起了动员作用
五、文艺思潮“三大战役”
1.切入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历史唯心主义
2.目的:批判历史唯心主义,促进艺术家世界观的转变,确保文学和艺术的社会主义性质
3.评价:对新生的政权是必要的,但实际上,政治硝烟弥漫,理论成果甚少,学术空气稀薄,教训颇多,使三大战役史实色彩浓,而学术成分则淡了。 具体内容如下:
①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武训当年被认为“行乞云学,千古一人”,批评者认定其走的是从改良主义到投降主义的路,毛泽东认定这是思想混乱的表现,应提出批判 ②对《红楼梦》研究中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批判
俞平伯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
李希凡、路翎认为他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有误,引起毛泽东的重视,发起了对唯心主义的第二次批判 ③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这场斗争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开始,到“粉碎胡风反革命集团”告终,批判主要集中在“主观战斗精神”、现实主义、民族形式
A.毛泽东从政治家角度强调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及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B.胡风则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特别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核心,也是他文艺思想的精髓,是“生活的深入和胸怀的扩大”。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来自于作家底献身的意志、仁爱的胸怀,”“作家底对现实人生的真知灼见,不存一丝一毫自欺欺人的虚伪”。
六、关于“写中间人物”和“现实主义深化”的问题
邵荃麟于1960年冬至1962年夏提出,以梁三老汉(柳青《创业史》)为例,阐述“写中间人物”的问题。(梁三老汉、邵顺宝、赖大嫂)
“中间人物”指既非正面人物,又非反面人物,是处于中间状态的人物,是不好不坏、亦好亦坏的芸芸众生。中间人物的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是强调塑造典型、描写人物的多样化、复杂性和深刻性。
七、茅盾、周扬、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 1.茅盾
把《讲话》要义概括为一句话:体验生活、思想改造和创作实践 文艺论述中,现实主义是中心问题
①两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个口号的论争:“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 ②对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的论述 2.周扬
撰写社论提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口号
反对教条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必须同我国的文艺传统和创作实践紧密结合” 3.冯雪峰
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自觉思考:在思想上向民主主义革命的精神迈进,在文学形式上向更适合于新的内容的形式前进
(外来形式的“中国化”和中国旧有形式的“蜕化”而创造出新的形式)
小说创作(上)
一、赵树理
1943-1949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地板》
1951-1966 《三里湾》《“锻炼锻炼”》《卖烟叶》《套不住的手》 《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 1.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落后人物) 王满喜 范灵芝 (先进人物) 2.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
《“锻炼锻炼”》 “小腿疼”“吃不饱”老好人王聚海 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 1.讲究作品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2.在叙述和描写的关系上,“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当中”
3.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符合农民口味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4.富于地方色彩、乡土风味 二、孙犁
1944 《芦花荡》《荷花淀》
(1939-1953年作品都收在《白洋淀纪事》中) 解放后 《风云初记》(吴春儿、李佩钟、蒋俗儿) 《铁木前传》(九儿、六儿)
1.主张革命现实主义,创作中又力图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 2.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表现出对故乡人民的深厚感情
3.擅长描写农村青年女性,表现她们的美丽容貌和心灵的闪光,反映时代脉动中她们命运的变化、内心的波澜
三、周立波
1946《暴风骤雨》 获斯大林文学奖1951 1956-1959《山乡巨变》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 1978《湘江一夜》
《山乡巨变》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1.人物:A.刘雨生、李月辉、盛幼亭(亭面糊) B.菊咬筋王菊生、秋丝瓜张桂秋
正在阅读:
当代文学07-0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07-11
浅析网络互动广告用户的参与度04-15
基于变式题组的高考有效复习策略10-11
构图的基本规则 - 106-12
物业管理质量记录汇编01-04
围场县自来水分户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10-14
氟化钾生产工艺简介11-13
汽配行业初步解决方案1.005-2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