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abaqus与plaxis计算结果对比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09: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问题描述:土特性:c=30KPa,摩擦角为25,剪胀角20,用莫尔库伦模型,垂直挖了

11m,位移有多大?

基坑深11m,宽度为40m,取平面应变单元计算。并因为对称取一半计算。 分三次挖土,第一次2m,第二次4m,第三次5m,不设任何支撑和挡土结构。

1、根据朗肯主动土压力概念结合莫尔库仑原理知识,对基坑的临界深度手算结果如下:

z0?2c/(?Ka)=2*30/(19.11*tan(45-25/2))=4.9m 亦即,基坑开挖近5m处时土体即处于临界状态。

2、由于各软件收敛准则(如容许误差等)有异,而且土体在开挖5m左右时已经达到破坏,因此比较最终计算状态意义并不大。

3、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将plaxis与abaqus在开挖第一步、第二步(开挖深度为6m,较接近于手算临界深度)的结果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下图对比结果可以看出,plaxis与abaqus在开挖的这两个阶段,不论是从位移大小,还是从变形规律方面吻合得都很好。

此外,虽然由于容差等差别,最终计算的位移abaqus要比plaxis大很多(实际上,土体达到破坏后的计算结果值并没有现实价值,只是给出一个破坏趋势可以作为参考;而且有限元分析中利用的是插值元函数,计算精度与网格稀疏有关系,有时候结果相差很大),但从相关阴影图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所计算得出的基坑破坏剪切滑移带基本一致,如图19、20所示。

第一步开挖结束后土体的位移图示:

图1 Abaqus水平位移(1.41mm)

图2 Plaxis水平位移图(1.41mm)

图3 Abaqus垂直位移(7.62mm)

图4 Plaxis垂直位移图(7.61mm)

图5 Abaqus总位移(7.62mm)

图6 Plaxis总位移图(7.61mm)

图7 plaxis塑性点(由图可见,该阶段土体中尚未出现莫尔库仑塑性点)

图8 plaxis应变增量阴影图

图9 abaqus等效塑性应变图

(该图说明abaqus计算得到的第一步开挖结束后没有出现塑性区)

第二步开挖结束后土体的位移图示:

图10 abaqus水平位移图(4.14mm)

图11 Plaxis水平位移图(4.29mm)

(以上两个图比较吻合,包括最大值的大小,以及坑壁上出现塑性区的大致位置。图注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位移的最大值)

图12 abaqus垂直位移图(19.9mm)

图13 Plaxis垂直位移图(19.87mm)

(abaqus与plaxis所计算的竖向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基坑隆起的地方,而且位移大小值也一致)

图14 abaqus总位移图(19.9mm)

图15 Plaxis总位移图(19.87mm)

(同垂直位移对应的注释。Abaqus与plaxis所计算的总位移最大值均发生在基坑隆起的地方)

图16 plaxis塑性点

图17 plaxis应变增量

图18 abaqus等效塑性应变

(二者计算所得塑性点出现的位置一致)

图19 plaxis中最后一个开挖步对应的水平位移图示

图20 plaxis中最后一个开挖步对应的水平位移图示

(二者计算所得破坏趋势一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