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初探

更新时间:2024-06-11 2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初探

王朝贤 张斌

摘要:在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积极进行教学探索。由于没有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形成科学的认识,对问题意识的内涵理解不到位,因此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形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教学策略,需要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策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四种外在行为表现,二是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三是科学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问题意识 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在进行学生意识意识的培养,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基础。教师们在积极探索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的问题。

1、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但是没有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问题意识是学生的一种内隐的素质。因为其内隐的特征,所以老师们不知道从何着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认识到问题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但是没有分析老师的问题与学生的问题不同的意义与作用。问题是课堂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构建自己的体系的行为表现。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出问题,但不是自己的学习活动中自然生成的问题,而是在教师的要求下为了问题而问题。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必须提出问题,于是学生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提出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

4、老师开始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不是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但是部分老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规划。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视不足。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社会、家长以及各级行政部门对考试成绩的要求一直没有放松。学生问题意识不是通过考试可以体现出来的素质,一些老师在考试成绩的压力下,忽略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对问题意识的内涵理解不到位。问题意识是学生的一种内隐的素质,内隐的素质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问题意识的外现行为主要表现为好奇、怀疑、困惑、探究。我们可以通过其外在的表现行为来着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3、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思考自然生成的,其生成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在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习惯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问题代替学生的问题。

4、没有找到学生问题意识生成的增长点。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可能凭空生成,而是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积极思考,寻找知识的联系过程中产生的。没有找到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就没有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5、没有创设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问题意识总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产生。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的基本策略

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围绕关键词“问题意识”入手,从关注学生问题意识外在表现行为、合理选择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生成的内容,创设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情境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从学生问题意识的外在表现行为入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状态,是学生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内在素质总会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一般说来,学生问题意识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怀疑、困惑、好奇、探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关注学生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积极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产生怀疑。在学生心中,老师就是权威,教科书就是权威。如果老师告诉了结果,教科书告诉了结果,学生坐等结果,就不会有探索的兴趣和动机;如果学生相信权威,盲从权威,就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产生问题。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有怀疑一切的勇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批判精神。如在学习《郑和下西洋》一课的时

候,老师幻灯片展示:166年,大秦使者沿着海路来到中国路线图;元朝时,马可。波罗沿海路回国路线图;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路线图;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然后请学生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一位学生就对教科书说“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表示了异议。

2.引导学生产生困惑。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引导学生解答问题时,并不给学生一个答案,而是故意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困惑,从而把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学生困惑的地方就是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把困惑表达出来,就是对困惑更进一步的思考。例如,教学“东方与西方的战争”一课的时候,课文中分析战争的影响时说:“客观上促进了东方与西方的交流”。我引导学生思考对这句话的理解,有些学生产生困惑,战争还是一件好事吗?学生把困惑的地方说出来,就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心人皆有之,但是在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对好奇的地方却没有深入思考,只是浅层次的笑一笑而矣。有些学生对学习活动只是跟着老师的脚步走,没有真正动脑筋。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好奇的地方指出来,并且能够说出来为什么好奇,在哪一点好奇。这是对好奇的深入思考的过程,把好奇的地方提出来,就是通过思考以后产生的问题。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探究行为的动机首先来源于问题。因此,探究行为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更高。学生探究一个问题,需要明确探究的是一个什么明确的问题,问题的要素是哪些?怎样解决这些要素。如果有问题,但是对问题思考不清晰,就不可能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包括成人)在学习活动中,常常是问题模糊,概念不清晰,逻辑关系不明确,因此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探究。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建构的知识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因而学习者是基于自己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以及赋予这些经验的意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正是基于他们各自的认知,这样既重视了学习者自身的经验也使其得到自我发展。老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到学生的知识增长点,知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因此,老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内容,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已经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找到学生基础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再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发散思维的方法等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

和技能找到联结点,从而培养问题意识。如学习《秦的统一》一课,学生不知道商鞅变法,不知道战国七雄,怎么可能思考为什么是秦国来完成统一,而不是其他国家来完成统一? 2.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熟悉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熟悉也是最容易引起思考的地方。学生对自己生活最熟悉的内容,常常会熟视无睹,但是一旦老师对其引导,要求他们对生活进行再认识,学生很容易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如果把生活中的现象与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找到联结点,也就很多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学习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新问题。所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为媒介,深入理解课堂知识,是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3.选择具有相关性的知识内容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已经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给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的。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寻找与已有知识有关联点的知识内容,来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习内容与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逻辑关系:或者与某一个知识点相似;或者与某一个知识点有因果关系;或者与某一个知识点正好是互为排斥;或者与某一个知识点有从属关系等等。老师在教学这些知识内容时,就可以在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

(三)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所谓“真实的学习环境”是指知识生成的环境要与知识的环境尽可能接近,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适用的、有效的。因而教师要创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使学生能够在其中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不是无中生有,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教师要创设一个这样的“真实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问题意识 。

1.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直观教学法是大家早已经认可的教学方法,被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其效果也得到教师们的一致认同。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性材料,让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境出现在学生眼前。“真实的环境”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追问事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等,形成真实的问题。

在老师讲授完秦朝灭亡,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老师先总的说明一个国家的灭亡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然后做一个演示实验:拿出一个气球,在没有吹气以前,请同学们用手掌把气球拍破,(预设几个同学都不能把气球拍破),然后把握吹气鼓起来,让一个同学拍破,(预设同学很容易把气球拍破了)。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为什么气球没有吹气时不容易拍破,吹了气以后很容易就能够拍破?2、老师用气球实验来演示秦朝的灭亡,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你想一想,这两者的相似处在哪里?

2.创设矛盾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客观世界的很多现象是多角度的,而不是单一角度的,如同一枚硬币有两个面一样。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情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这种不同的结论发生在同一个事情里面,就会产生矛盾现象。矛盾的问题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去探寻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情境出现。在“文天祥抗元斗争”教学时,我提出以下问题:1、在元朝统一的过程中,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坚持到底,绝不投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们认为文天祥的行为是否应该称颂?2、元朝统一是历史进步,文天祥抗元该称颂,你有什么想法?

3.老师故意给出错误答案,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知识陷阱的地方最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产生思维的波澜。当学生意识到走进一个错误的情境时,不能不去判断:这是不是一个错误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呢?判断是不是错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过程;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错误的过程,就是一个问题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路途上,故意给出错误答案,让学生走进学习知识的陷阱,引发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4.给出结论,让学生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正常顺序,先给出结论,再让学生去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给出结论,让学生追问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是这样”,还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提高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庞维国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2、《自主与引导: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金延风 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3、《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出版。

4、《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作者:袁湛江 , 教师教育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日期2008-06 -02 。

5、《谈重视问题意识,有效进行拓展活动》作者:不祥,中华教育资源网——教育经验,日期:2006-5-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