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3-11-27 20: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外

资产业投向往第三产业倾斜,外商投资区域从东部转向中西部,外商投资方式从合资向独资转变,而且外资并购趋势明显。但当前我国利用外资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外资质量不高,外资结构不合理,超国民待遇仍然存在,利用外资影响到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为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我国外资质量,积极调整优化外资结构,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并采取措施保护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利用外资;外资质量;外资结构;超国民待遇; 民族企业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Recently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s

growing trend, source of foreign capital become more diverse, the direction of foreign industry tilts toward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area of the foreign investment turns from the eastern region to the Midwest, the way of foreign investment shifts from joint venture to single proprietorship, and trend of foreign capital's M&A is obvious. But recently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mainly including that the foreign quality is not high, foreign capit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super-national treatment still exis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in China has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nterpris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 foreign, to conclud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here is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ctively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 gradually cancel the super-national treatment, and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China's national enterprises’ developments.

Keywords: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Quality of foreign investment; Structure of

foreign investment;Super-national treatment; National enterprise

1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利用外资是一个很大的政策,我认为应该坚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利用外资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效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短缺,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国内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培养了大批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税收,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了我国发展观念的更新,也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法律体系的建设。因此,继续积极、快速、有效地利用外资是中国当前和今后始终毫不动摇坚持的基本方针。

2012年我国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使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着新形势。

从外部环境看: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远未结束,为应对危机,各国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促进政策和措施,发达国家还提出了“产业回归”和“再工业化”路线图,以重振本国经济和增加就业。因此,围绕着市场、资金、技术和项目等热点对外资的争夺将更趋激烈。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使各种投资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据预测,2012年,国际直接投资将在2011年估计的1.3万亿美元的基础上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1.5万亿美元以上,给我国利用外资带来了新机遇。

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构建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内需求市场方面都有巨大的投资机遇和前景。同时,我国还在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投资便利化,多渠道开展投资促进,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都在总体上构成了我国新时期利用外资的新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深入研究和妥善解决,将会扭曲我国经济结构,拉大我国区域间贫富差距,阻碍民族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外资作用的发挥和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积极采取对策措施来解决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和效率,实现利用外资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对于利用外资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较多从外资与东道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例如:Kokko(2003)主要从区位优势的角度阐述投资东道国对外商投资的

2

影响,认为东道国生产要素的成本和质量、市场的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制等都是影响外资结构的重要因素;Lall(1983)认为利用外资会产生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进而诱发东道国要素禀赋的重新分配,使得东道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地实现调整;Martijn Boermans 和Hein Roelfsema 等(2009)发现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决定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变化,进而影响了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在我国的变动。

而国内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利用外资状况进行了研究。

1.从外资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来评价。例如:郭郡郡、刘玉萍和胡碧玉(2008)基于Cobb—Douglas函数的修正模型,根据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就业人数等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积极影响;曾康华等(2010)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我国的国内投资产生一定的挤入效应,并且通过这种效应的拉动作用,同样会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张效辉认为外资可以带来农业产业链延伸、引进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引起农产品贸易结构优化,阐述了外资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作用;张琼(2009)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缺口的演变过程和国内资本的流入状况展开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外资政策由数量激励型向技术规制型的转变调整的必然性。

2.从我国外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角度来分析。例如:郭凤林(2006)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加速了我国房地产业的规模扩张,而对交通运输、仓储等产业的影响较小,使得第三产业内部出现了结构性倾斜的矛盾;王燕论述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来源结构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方式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罗小明,王文爽(2009)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外资来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从利用外资产生的负面效应角度来探讨。比如:任惠从资金的流动性方面提出我国已经开始出现资金外流和外逃现象;金贞朱具体分析了外资与中国环境污染的相关性;魏后凯、刘长全从全方位的、综合的角度分析并总结了利用外资产生的负面效应;李文臣等(2010)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为了保持自己的技术垄断优势,会对我国的技术外溢产生收敛效应,并且会挤占我国国内的投资,再加上外商直接投资分布的地域不均以及行业不均,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我国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

4.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的对策研究角度来分析。比如:唐艳(2010)认为我国利用外资需要通过外商核心技术的转移,来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由引资规模向引资质量的方向性转变;王红梅(2007)认为严格控制利用外资规模,利用好内资,改变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实施市场一体化原则,保持合理的利用外资结构,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问题,继续拓展海外直接投资,才是改进利用外

3

资的对策;罗佳、石践(2011)认为应该在鼓励跨国公司扩大对华直接投资的同时,加快利用外资增长方式转变,更多广泛的吸引适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高素质人才。

总结以上查阅的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客观上外资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刺激、带动作用,但我国利用外资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压缩国内企业发展空间、加剧环境污染等方面,因此,根据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态势,总结我国利用外资存在问题和原因,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对策进行调整是至关重要的。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并对全文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二部分从外资规模、外资来源、外资产业构成、地域分布、外商投资方式和利用外资形式六个方面概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利用外资的发展现状;

第三部分总结归纳我国目前在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简单分析其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在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主要通过历年和最新的数据资料比较来分析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于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进行了定性分析。

创新之处:本文对我国在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有一定的新意,所提的对策建议不乏可操作性,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现状

(一)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利用外资规模连续19年领先于其他国家,并于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受资国,排名仅次于美国[1]。而且,我国利用外资的整体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一方面,从单项外商投资规模来看,根据2011年我国外商投资报告,2001年我国外商投资的平均项目金额为179万美元,2009年、2010年则增加到385万美元,而2011年仅一季度就达到511万美元,显示出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快速增长的趋势。

4

另一方面,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来看,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468.46亿美元,2010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而2011年则达到1160.11亿美元[2],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吸引外资金额一直保持着连续增长的态势。

图1 中国2001-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额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二)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

从外资来源地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外资来源日趋多元化。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从211个国家和地区吸收外资,而且我国除了从美、日等发达国家吸收外资外,还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特别是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外资来源地对我国的持续投资外, 其他国家和地区, 如约旦、尼日利亚等拉丁美洲国家对我国的投资热情也不断高涨[3]。据统计,2009年约旦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为87万美元,2010年增长到640万美元;尼日利亚2009年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3万美元,2010年增长到500万美元。

(三)外资产业投向往第三产业倾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资产业投向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其中以第二产业居多,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则微乎其微,呈现出明显的“ 重工重商轻农” 格局,农业利用外资尤其不足。据统计,1979年外商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直接投资金额分别占其全部投资总额的1.98%、74.10%、23.92%,形成了“二、三、一”的典型投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一直延续至今。

但是入世十年来,我国外资的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外资产业投向往第三产业倾斜,而且这种变化自2006年过渡期结束以后明显加快。从2003-2010年我国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依然维持在百分之二以下,第二产业比重虽然维持在50%以上,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重却逐年有所增加(见表2)。

5

表2 2003-2010年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

年份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7% 1.84% 1.19% 0.95% 1.2% 1.29% 1.59% 1.81%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73.26% 74.98% 74.09% 67.45% 57.3% 57.64% 55.62% 50.94% 24.87% 23.18% 24.72% 31.60% 41.5% 41.07% 42.79% 47.25%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国家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另外,根据2011年的利用外资统计数据,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例增速每月都超过制造业,最终在11月份首次超过制造业[4]。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现阶段外商投资结构仍然为“二、三、一”,但事实证明,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潜力巨大,外资的产业投向已往第三产业倾斜。

(四)外商投资区域从东部转向中西部

我国外商投资历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吸引外资能力欠佳,外资的地区分布不均,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外商投资区域开始从东部转向中西部。

从外资项目的地区分布来看,根据2011年我国外商投资报告,2001-2010年东部地区外资项目比重保持在86%的比例,中部地区2001年占8.2%,2010年增加到11.2%,而西部地区从5.8下降到5.0%;从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计算,东部地区2001年使用外资占比87.2%,2010年稍微降到85%,同期,中部地区从8.8%下降到6.5%,西部地区从4.1%上升到8.5%。

由上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东部吸引外资的势头依然强劲,但是中西部吸引外资能力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总体而言,我国外商投资区域已开始从东部转向中西部。

(五)外商投资方式从合资向独资转变

从历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形式来看,外商投资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过去,我国外资企业多以中外合资作为其经营方式,而现在则以外商独资为主。

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计算),2001年合资企业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4%,然后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到21.3%,2011年为18.2%;2001年合作企业仅占13.4%,2011年则下降到1.5%;2001年独资企业占51.5%,2006年上升到73.8%,2011年达到77.5%。可以看出,我国外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的比重一直在上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已从合资向独资转变。

6

(六)外资并购趋势明显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是对外借款,以解决国内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形成了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对外借款、跨国并购、发行国际债券、中国企业在境外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境外投资等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

而在我国利用外资的多种形式中,数外资并购形式发展最为突出。过去中国利用外资,并购所占的比重比较低,2010年全球国际投资中27%是跨国并购,我国并购额只占到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3.1%,差距非常大,而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157起并购交易,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669.18亿美元,与2010年完成的622起案例相比,同比增长高达86.0%,并购金额同比增长92.3%。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在跨国并购方面的法规不断完善,并购环境持续优化,外资在中国的并购将活跃起来,而且这一趋势会不断增强,外资并购将逐步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5]。

三、我国当前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资质量不高

我国不断引进外资,外资项目金额、数量也随之高涨,但我国外资质量却不高。

利用外资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外资引进的技术水平是否有利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参照这个标准,我国外资质量低的主要表现为: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目的没有完全达到,技术进步反而受阻。

一方面,外商为了保持其技术垄断优势,将高端核心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或是向我国输出已经失去竞争力或正在普及和标准化的技术,即使转让了部分高精尖技术,往往要附加各种限制性条款,不利于我国技术提高[6]。

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只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问题。国际公认的技术引进费与消化费的比例是1:10,而我国仅为1:2.5[7],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脱节,无法有效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形成了外资垄断及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性等缺点。

其次,我国利用外资质量低还体现在:一方面,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忽视了评估外资质量的重要性,存在“不管好坏,先引进来再说”的思想,而且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大都以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数量多少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政绩指标之一,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就一味追求利用外资的规模,忽视了外资质量和效益[8];另一方面, 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引进外资的形式、投

7

向、配套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周详考虑,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对引进项目评估过于草率,往往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低水平外资重复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利用外资过程中高能耗与高污染产业加剧,加剧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国土资源流失,外资税收大幅度减少等等。

(二)外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外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1.从外资来源来看,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国际投资的主体,而从流入中国的外资看,我国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台湾等亚洲国家或地区,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我国的投资所占的比例不高。据统计,2011年对华投资最多的前七位国家依次为香港、台湾省、日本、新加坡、美国、韩国和英国,其中包括的五个亚洲国家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5.3%,而美国和英国投资额仅占3.97%。

虽然这一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外商投资来源过于集中在某些亚洲国家,不利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整体提升。

2.从外资的产业构成来看,我国急需发展的农业利用外资额最少,而工业中制造业利用外资比重最大,另外服务业中房地产利用外资的比重也很高。这种外资结构的倾斜加大了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偏差,使三次产业之间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距离扩大,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负面效应;

3.从外资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中、部地区相比较,无论在外资使用量方面,还是在外资规模和效益方面,三者都有很大差距。这样的区域失衡状况容易加剧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造成更大的不均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4.从外商投资形式来看,我国外商独资化趋势明显,合资企业比重下降,且在中外合资企业中,中外方控股比例失衡,从最早的75:25变成60:40或50:50,现在基本变成20:80或10:90,或由外方绝对控股或外商独资[9]。而外商独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必然对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而且外商可能会滥用优势垄断地位,损害公平竞争以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这将会削弱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5.从外资利用形式来看,外资并购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外资并购的领域多涉及制造业、流通业、高科技产业等,部分产业涉及国家安全,如果我国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被外商控制,则不利于我国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可能导致我国经济的动荡,并引发新的危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外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本身的现状。

首先,我国本身属于亚洲国家,与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的关系较为密切,虽

8

然存在竞争,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没有那么明显,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亚洲国家来华投资较为方便,对外资企业的管理较为便利,成本要相对低一些;

其次,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资源优势在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所以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自然资源使用较为广泛,成本较低,而且我国第二产业也发展也较为迅速,利于投资收益的增长;第一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收益见效慢的特点,并且容易被自然环境等因素所牵制,使得外商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发挥[10];第三产业虽然潜力巨大,但是我国对于一些产业的限制导致了外商投资的信心减弱,例如我国在房地产方面的外资投入限制,有利于防止房价非理性上涨,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降低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11]。因此,外商多投资于制造业这类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量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资的产业分布不均;

而且,我国东部拥有我国所有的经济特区,政策环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且工业聚集程度较高,而我国中西部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利,工业产值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我国吸引来的外资多投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西部吸收外资较少,从而导致了我国外资的地区分布不均;

再者,我国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所以争取股权只能凭借我国的土地资源等优势,而外商则可以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大规模的外资来获取更多的股权,从而获得企业的支配地位,所以在外商企业中,中方控股比例要小于外方控股比例;

最后,我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并且技术装备落后,产业技术水平低下,缺乏具有很强业务能力的高技能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对于高端产业等的控制力不足,而且容易被外资并购。另外,外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会对于效益高,见效快的产业进行外资并购,从而导致外资并购成为外资的主要利用方式,使我国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三)超国民待遇问题仍然存在

为了吸引外资,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外商实行超国民待遇,但随着我国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超国民待遇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我国实行的外资优惠政策,其主要形式为税收优惠,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在贸易政策方面解除了贸易壁垒,税收费率大幅降低,这使得外商能以更低的成本占领中国市场,对内资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再加上外商大多掌握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相对较高,部分行业还逐步呈现出外资垄断的趋势,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9

其次,外资企业享有的超国民待遇对内资企业产生了不合理的引导,促使一部分内资企业外逃,然后以外资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享受优惠待遇。

另外,大力鼓励外资流入、鼓励外资出口创汇的政策,一方面使国际游资乘机而入,另一方面使一些实际盈利能力不佳的出口企业靠出口退税以及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生存,造成出口增长的虚假繁荣,既增大了贸易摩擦风险与外汇储备压力,也使得基础货币投放被动增加,给宏观调控带来难度[12]。

显然,超国民待遇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对外商实行的某些优惠政策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我国引资工作的需求。而且,一些原本不合理的政策,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外资政策的负面效应。

(四)利用外资影响到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利用外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我国民族企业容易受到利用外资情况的影响,增加了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首先,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外资企业领域多涉及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且中方控股比例小,对企业控制力弱,外商可能滥用其优势垄断地位,损害公平竞争,侵占市场份额,限制了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批发零售商业领域,入世之后,家乐福、沃尔玛和乐购等国际大型超市巨头纷纷大举进入我国,在一线、二线城市大规模布局,在大型超市中占有很高市场份额,获得较大利润。相比之下,我国本土超市尚未形成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超市,发展空间受到限制[13];

其次,存在外商试图争夺和垄断重要经济资源的现象,这使得我国民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另外,外商投资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多,但是对于高科技产业的控制力越来越强,而我国民资企业对其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技术进步反而受阻,民资企业发展速度降低。

我国民族企业发展之所以会受到威胁,这主要由于我国民族企业本身竞争力不足,而且外商进入中国投资的动机和中国自身发展战略通常是不一致的[14]。外商进入中国投资,重点关注投资企业的利润,想降低成本,充分利用外国资源等优势,同时打击竞争对手,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努力取得行业或市场的支配地位,最终形成垄断,获取超额利润。所以,外商通常投资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利用我国低廉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而我国本身这类产业就较多,民族企业的市场份额会随着外资企业的大幅增加而逐渐降低,有些企业还有可能被驱逐出市场,这影响到我国企业发展空间;外商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会争夺和垄断重要经济资源,使得我国民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

10

阻;外商为了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会将高端生产技术牢牢控制住,减少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民族企业技术进步受阻,发展速度降低。

四、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用外资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我们需要逐一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

(一)不断提高我国外资质量

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外资质量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我国外资发展的效率,所以,针对外资质量不高的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改进:

1. 消化吸收外资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外资的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搞活本国经济;引进技术的目的则是为了增强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实现快速发展。所以,引进技术以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则成为提升我国外资质量的关键步骤。这就要求我国鼓励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开展技术创新;促进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提高生产能力,积极拓展研究开发、现代流通等领域,充分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另外,我国企业应该加强与大型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外合作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等,从而在引资的同时把技术、管理和市场引进来的同时,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我国产业升级中的积极作用[15]。

2. 树立正确的外资观念。正确的思想才能正确指导行动,所以针对我国“重数量、轻质量”、“重引进、轻管理”的现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外资观念。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和机构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立正确的外资观念,建立外资质量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规范外资机构效益的评估标准。然后,从高层领导开始,通过各种培训来学习利用外资的方法、政策,通过讲座教育等方式来宣传正确的外资观念,改变某些政府及企业决策主体的传统引资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引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并加大外资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从而促进外资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

(二)调整优化外资结构

我国外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实现利用外资的均衡发展,所以我国应从外资来源、外资产业构成、地域分布、外商投资方式和外资利用方

11

式五个方面,逐一解决其存在的问题。

首先,继续扩大利用亚洲国家的投资,将引资重点转向欧美国家,改善我国的外资来源结构。欧美地区在我国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而且欧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因此,将引资重点转向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也可以减少“假外资”现象的出现。另外,欧美跨国公司可凭借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华外资,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其次,加强对第一、第三产业的外资投入,均衡外资产业分布。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于第一产业,我国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提高农业的回报率,增强农业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制定政策措施,实行幅度较大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放宽农业方面的外资政策限制;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的投资,促进农业组织化、产业化[16]。同时,为了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应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的机遇,培育第三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外资向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流动;

然后,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推动各地区均衡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硬件设施明显改观,人力资源得以充实,投资环境趋于改善,中西部投资表现出巨大的投资潜力。我国应根据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把外资引向资源加工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在内陆少数基础设施较完善、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设立特殊经济区,并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对西部地区的政策优势,引导外商在此投资;继续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继续培养管理人才,减小与东部地区的落差[17]。

再者,鼓励外资以合资方式投资企业,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形式合理化。针对我国外资企业中中方控股较少,独资企业过多的现象,我国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以合资方式来华投资企业,加大对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力度,而在某些特定领域,可采取强制限制办法促进中外合资。比如说采掘业,我国目前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没有技术能力加以开发,对此我国就可以利用限制手段来巩固我国的资源优势,从而保证我方的股权比例不至于太低;

最后,加大对外资并购行为的监管。我国政府应该做好外资并购的行业导向,特别是对那些竞争力相对较差,但是对保障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行业,要适当限制外资参股比例,禁止外商以独资形式经营企业,避免外资形成垄断,实行外资结构多元化战略。

(三)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

外资优惠政策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市场经济的实质

12

是竞争经济,各参与主体应机会均等地参与公平竞争,而对外商的优惠政策等超国民待遇违背了市场公平竞争原则,使各参与主体不能均等地按统一市场价格取得生产要素和出售商品,并公平地承担各种税负。因此,我国应逐步取消对外商的优惠待遇,使外资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加成熟和合理,也使那些具备竞争能力的国内企业能够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维护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四)保护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不可否认,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保护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不受利用外资影响,我国政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1.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我国政府应该根据我国国情,同时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特别是要认真实施反垄断法,完善反倾销法律,为我国的经济主体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2.促进民族企业自身的发展。我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增强民资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大民资企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项目的投资力度,使得我国民族企业能通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减弱对于外资技术的依赖性,有效促进我国民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宏观政策调控。首先,要加大对外商投资行为的监管,通过修改外资准入政策等来控制外资产业规模,规范外商行为,减少外资企业对于我国经济资源争夺和垄断的现象;其次,要加大对我国民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使一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但是有发展前途的民族产业在安全的环境中参与国际竞争,待其产业逐渐成熟起来之后,再实行全面对外开放[18]。

结论

本文从提高外资质量、调整外资结构、逐步取消超国民待遇和保护我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的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在解决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上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只是对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了一些分析和解答,还不够全面,也并不能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所以,我国政府要根据国内外环境和本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制定有效的外资政策和措施,促进我国利用外资健康发展。

1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R].2010:16. [2]中国投资指南.2011年1-12月全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快讯[EB].

http://www.fdi.gov.cn/pub/FDI/wztj/wstztj/lywzkx/t20110117_130179.htm,2011.

[3]罗智波.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势与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09:39. [4]张君.利用外资比重-服务业首超制造业[J].中国外资,2012(1):12-13. [5]新浪财经.商务部:外资并购将成中国利用外资主要形式之一[EB].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10921/151610516942.shtml,2011-09-21.

[6]罗小明,王文爽.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与提高质量之策[J].现代财经,2009(2):90.

[7]郝凌飞.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2011:5.

[8]刘琦,李茜.中国利用外资30年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9):80.

[9]汪康懋.新资本论:中国经济发展忧思录[M].广东: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2010.

[10]代威宇.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变动及其影响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1:23. [11]王秀玲.限制外资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3). [12]罗小明,王文爽.近年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正负效应与提高质量之策[J].现代财经,2009(2):90.

[13]陈长缨.利用外资发生结构性变化[EB].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11205/014010932315.shtml,2011-12-05.

[14]毕冶,郭树华等. FDI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思想战线,2011(6):81. [15]网易新闻.加强研发合作共同拓展市场[EB].

http://news.163.com/10/0507/08/662MBMQ2000146BD.html,2010-05-07.

[16]郝瑶. 我国利用外资结构状况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9:56.

[17]司悦.新时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率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9:40. [18]李栋.跨国并购对我国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1):63.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