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
更新时间:2023-05-07 13: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1.1 项目地理位置 (3)
1.2 概述 (3)
1.2.1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
1.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执行情况 (4)
1.3 工程概况 (4)
1.4编制依据 (4)
1.5 主要经济指标 (5)
1.6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6)
1.7 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 (6)
第二章 (7)
2.1 区域概况 (7)
2.2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状况 (7)
2.3 交通发展规划 (7)
2.4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评价 (8)
2.5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8)
2.6 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8)
2.6.1 地形地貌 (8)
2.6.2 沿线岩土层特征 (8)
2.6.3 沿线水文地质特征 (9)
2.6.4 场地下水及地基土的腐蚀性 (9)
2.6.5 沿线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9)
2.6.5.4 岩土参数的选用 (10)
4.5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0)
2.6.6 结论及建议 (11)
第三章道路规划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13)
第四章工程设计 (16)
4.1 总体设计 (16)
4.1.1 项目概况及规划概况 (16)
4.1.2 规划分析 (16)
4.1.3 总体建设方案 (17)
4.1.4 采用的技术标准 (17)
4.2 道路工程设计 (17)
4.2.1 平面设计 (17)
4.2.2 纵断面设计 (17)
4.2.3 横断面设计 (18)
4.2.4 路面结构设计 (18)
4.2.5 路基设计 (20)
4.2.6 交叉口设计 (21)
4.2.7 公交停靠站设计 (21)
4.2.8 无障碍设计 (21)
4.3 桥涵工程设计 (21)
4.3.1 项目概况 (21)
4.3.2 设计规范 (22)
4.3.3技术标准 (22)
4.3.4 工程地质 (22)
4.3.5 水文地址、气象等自然条件 (22)
4.3.6 主要建筑材料 (23)
4.3.7 涵洞设计要点: (23)
4.3.8 施工注意事项: (23)
4.4 排水工程设计 (23)
4.4.1 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及范围 (23)
4.5照明工程设计 (34)
4.5.1 工程概况 (34)
4.5.2 设计内容 (34)
4.5.3 设计依据 (34)
4.5.4 道路照明设计 (35)
4.5.5 照明电源及控制方式 (35)
4.5.6功率因数补偿 (35)
4.5.7 电缆及电缆敷设 (35)
4.5.8计量 (35)
4.5.10节能 (36)
4.5.11其他 (36)
4.6交通工程设计 (36)
4.6.1 概述 (36)
4.6.2 采用的技术规范 (36)
4.6.3设计内容 (36)
4.7绿化工程设计 (39)
4.7.1设计概况 (39)
4.7.2设计依据 (39)
4.7.3 设计范围 (39)
4.7.4 设计原则 (39)
4.7.5 设计目标 (39)
4.7.6 绿化设计 (39)
4.7.7道路绿地率 (40)
4.7.8绿化施工 (40)
第五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43)
5.5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44)
5.6 营运期间环保措施 (44)
5.7 生态环境 (44)
第六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 (46)
6.1 设计主要依据 (46)
6.2 主要危害因素 (46)
6.3 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47)
第七章节能与节水 (48)
7.1 道路运输节能的概况 (48)
7.1.1 建设期节能 (48)
7.1.2 营运期节能 (48)
7.2 项目节能影响因素 (48)
7.3 项目节能措施 (48)
7.4 项目节能效益 (48)
7.4.1 燃油节约的计算 (48)
7.4.2 节能分析 (49)
7.5给排水节能 (50)
第九章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53)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地理位置
1.2 概述
1.2.1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采用或参考的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4)《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范》(GBJ08-89-94)
(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1-2001)
(8)《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9)《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0)《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J041-2000)
(1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1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9)《给排水制图规范》(GB/T50106-2001)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1)
(2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24)《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9-98)(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办法和参数》(第二版)
(29)《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30)其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及强制性条文。
2、采用的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道路红线宽度:40m
设计速度:40km/m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桥涵设计荷载标准:城—B级
防洪(潮)标准:1/100超微(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4.644m)道路横断面型式:三幅路
机动车道数:双向4车道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20年
抗震设防:本项目道路工程科不设防,桥梁等重要构造物仅考虑建议设防。
本工程采用@京坐标系,1985年黄海高程。
1.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执行情况
按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20110278号)文件执行。
1.建设规模
道路全长2269.733米,建设内容为道路、涵洞、排水、交通、照明及绿化工程,工程地点位于XX市工区南部,@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区@侧,路线起点为四号路路中,由@向南,终于经五路终点,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被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一致。XX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曲线半径为220米,不舍缓和曲线,不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要求,本次设计曲线半径300米,缓和曲线长50米,大于不设超高、不设价款的最小圆曲线半径。
2.建设标准
道路等级采用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40m,设计速度40km/h,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幅路,双向4车道,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与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一致。
3.项目投资
本次设计按两种模式分别计算了项目总投资。其中,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模式计列建设期利息,采用BT方案融资模式计列项目投资回报。工程铺底流动资金未列。工程设计分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1、推荐–贷款融资,建安费为:7562.9122万元,总投资为:10361.6994万元。2、推荐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7562.9122万元,总投资:1078.0294万元。3、
比较方案-贷款融资:建安费为:7775.8185万元,总投资为:1062.1808万元。4、比较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7775.8185万元,总投资:11053.3504万元。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总投资为9486.82万元,与可研相比相差:贷款融资:推荐方案
9.22%,比较方案11.96%;BT融资:推荐方案13.67%,比较方案16.51%。
1.3 工程概况
XX市XX地区XX路位于XX市工区南部,@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区西@侧,路线起点为已建四号路路中,由@向南,终于规划经五路终点,全长2269.733m。规划红线宽40m,横断面按三幅路形式布置,双向四车道。此次建设内容主要是道路、涵洞、交通、排水、绿化及照明工程。工程建设工期暂定12个月,同期建设完毕。
1.4编制依据
《中标通知书》
XX市发改委《关于XX市XX地区XX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被发改投(2011)278号文件);
XX市规划局XXX分局《关于要求再次审查XX市XX地区经五路、*七路及XX路工程方案设计的复函》(@规铁函【2011】80号);
《XXX工业区XX路规划道路及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图》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XX市城市izongti规划》
《XX市港城市总体规划》
《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
《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竖向规划图;
【2011】395号);
《关于XX市XX地区XX路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水水保【2011】41号);
《关于XXX区XX路项目用地预审的批复》(@国土预审【2011】37号);
业主提供的1:1000地形图及相关设计规范等。
1.5 主要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推荐方案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6 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本次设计按两种模式分别计算了项目总投资。其中,采用银行贷款融资模式计列建设期利息,采用BT方案融资模式计列项目投资回报。工程铺底流动资金未列。工程设计分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1、推荐方案-贷款融资,建安费为:7562.9122万元,总投资为:10361.6994万元。2、推荐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7562.9122万元,总投资:1078.0294万元。3、比较方案-贷款融资:建安费为:7775.8185万元,总投资为:1062.1808万元。4、比较方案-BT融资:建安费为:7775.8185万元,总投资:11053.3504万元。
1.7 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
该项目的建成,将能够显著改善临海工业区的交通状况,完善XXX工业区路网,方便驻地企业交通出行,对保障临海工业区企业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XXX临海工业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2.1 区域概况
XX市XX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XX市东部,东邻广东省湛江市,南邻@部湾,西部为XX市区,背部为灵山县、浦@县和博白县。XXX区距XX市近40公里,距合浦县城廉州镇40多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250公里,距广东省湛江市约150公里,距海南省首府海口市124海里。XXX区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是广西以及大西南连接广东、附件陆路经济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
2.2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状况
XX市已建成自由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功能齐全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运输状况分述如下:
1、公路
XX市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以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中药县乡公路为支骨架的便捷的公路网网络。
2、铁路
钦州至@海铁路已于1995年7月建成通车,沿线设有@海、合浦、旺乡岭、那丽、钦州东和钦州等6个营运站,钦@铁路年吞吐能力近期为600万吨,远期为1200万吨,2004年,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75.2万吨。@海火车站为国家二级客货运站,现有货场面积38640平方米,4条货物装卸作业线,仓库面积2200平方米,起重能力36吨。
3、水运
XX市现有港埠码头23个,生产性泊位43个,与98个国家和地区的218个港口有货物贸易往来。@海现有石步岭、XXX区、涠洲岛深水中转港区、大风江港区、海角老港区、乔港客运旅游泊位港区、榄跟港区、沙田港区等八个港区共43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6个,设计年吞吐能力为710万吨。
4.航空
@海福成机场是广西三大主要机场之一,有3200米跑道一条、1800米滑行道一条,通信导航系统全部引进当今欧美最先进的设备设施,供电系统全场负荷为一级负荷;具备了4E级大型民用机场的规模。
5.XXX临海工业区公路情况
南宁至@海高速公路、合浦至山口高速公路贯通@海全境,@海至XXX区一级公路连接@海城市中心区与XXX工业区。@海至XXX一级公路进港路段、XXX区4号路已基本建成。随后这些道路及本项目的建设完成。随着这些道路及本项目的建设完成,XXX临海工业区将形成一个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具备良好的公路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2.3 交通发展规划
1)公路规划
XXX区规划的对外公路主要有四条,@铁一级公路,三塘至闸口的二级公路,连接着工业区和营盘的滨海公路及连接合浦—湛江高速公路的城市快速干道。其中@铁一级公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20米。三塘至闸口的二级公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70米。连接工业区和营盘的滨海公路的红线宽度为70米。规划区内各组团之间规划红线宽度70米和30米的区内主次干道。
2)铁路规划
规划XXX区对外铁路与国家规划正线铁路合浦至河唇线相接。港区规划为双向进线,主线沿合浦至XXX公路直通深水港区。铁路毗陵@薯工业区,在工业区@端设一货运站,便于工业区引入铁路专用线。@铁沿白沙头港南侧滨海进线,以满足白沙头工业、进港运输需求。
铁路双向进线减少了铁路对城市的干扰,使XXX宝贵的岸线得到充分利用。为满足将来港口货物编运需要,必要时在@铁一级公路以@规划铁路编组站。
3)航空规划
XX市现有机场一座,占地1.73平方公里,引进美国先进的全天候盲降系统,是一个具备全天候起降条件的中型机场。
规划将@海机场扩建为大型国际机场,由XX市与XXX共用。XXX区至机场距离25公里,进出机场方便。
4)城市路网规划
XXX区路网格局以方格网为主,分区规划分为四个等级;快速干道、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
为满足将来港口货物运输需要,连接合浦~湛江高速公路的城市次干道设置高架路。
5)规划区交通系统交叉口规划
规划区内用地以工业项目为主,因此区内规划道路以交通运输为主,在处理城市道路与铁路交叉口、城市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交叉时适当考虑立体交叉口外合理规划区内预留是一个立体交叉口。
2.4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及评价
本项目位于XX市港工业区内,工业区内现有交通设施比较落后,除一些乡村土路外,已建成的道路有兴港路、营闸公路、XXX四号路、XXX七号路基本建设完成。其余各规划道路均未建设,落后的交通设施已渐渐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因此,需实施关键性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
2.5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项目区沿线以林地、旱地为主,局部为荒地等。线路区域内人口密度较小,路线所经区域无河流、矿源、文物和旅游资源,对其无影响。
2.6 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2.6.1 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场地位于南康盆地的东南端,地貌上属滨海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现一半为农作物耕地,一半为村民宅地。场地大部分为丘陵地势较高,高程一般在13.50~22.5m左右。
2.6.2 沿线岩土层特征
根据本次转谈揭露,场地沿线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为七层,其中1耕表土层,1近期冲击粗砂层,2含中砂粘性土层、3含粘性土砾(粗)砂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海组冲洪积层,4粘土、4砾粗砂、5砾粗砂层为第四系更新统湛江组冲洪积层,现分述如下:
(1)耕表土:灰褐、灰黑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中粗砂组成,含有机质。分布于场地全线。层厚0.50~1.70m,平均厚度1.01m。
(2)粗砂1:灰白色,湿,松散,该层只分布于N9号孔(K0+750)中。石英质粗砂为主,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级配较差。该层厚1.01m。
(3)含中砂粘性土2:棕黄、棕红色,稍湿~湿,软塑~可塑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含有30~60%(局部为粗砂),颗粒呈次棱角状,作标贯试验12次,N=3~6击/30cm。层厚0.40~5.30m,平均厚度2.00m。除K0+750至K0+800外,全线均有分布。
(4)含粘性土砾(粗)砂3:褐黄,褐红杂灰白色等色,稍湿~湿,稍密为主。主要由石英砾粗砂组成。颗粒多呈次棱角状,偶见铁锰质结核,粉粘粒含量约20~40%。作标贯试验8
次,N=8~13击/30cm。该层厚0.4~0.450m,平均厚度1.89m.。该层分布于沿线大部分地段。
(5)粘土4:灰白、紫红相间,夹浅黄色,稍湿,可塑~硬塑。质纯,切面光滑,摇振反应无。该层厚0.80~6.50m,平均厚度2.56m。作标贯试验15次,N=9~14击/30cm。该层分布于沿线大部分地段,层位及厚度变化比较大。
(6)砾粗砂4:主要分布于场地@西段(K0+450~1+560)。呈灰白,浅黄色,湿,稍密~中密。石英质砾(粗)砂为主,含少量细砾石,颗粒呈次棱角~次圆状,级配良好。该层厚0.40~5.60m,平均2.51m。作标贯试验9次,N=15~18击/30cm。
以上各土层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性质详见附图表。
2.6.3 沿线水文地质特征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地下水一层,属孔隙潜水、局部承压。主要赋存于砾粗砂5层中。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6.0~11.40m,高程9.80~14.72m,水位低于管道埋深,水量中等,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向西部径流排泄入海。根据有关资料,地下水位在丰水期与枯水期间落差一般在2.5~4.0m左右。含水层透水性较强,渗透系数K=30~50m/d之间。
另沿线K1+080段与K0+780段各有一条水沟与线路相交,勘察期间K1+080段水量较小,K0+780段为干枯状态。
2.6.4 场地下水及地基土的腐蚀性
沿线地下水总体埋深较大,含水层及透水层埋深亦较大,一般低于管道以下。
根据本次土腐蚀性分析报告(详见附表8)及当地的建筑经验,本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为腐蚀性。
2.6.5 沿线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2.6.5.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勘察场地处于南康盆地冲洪积平原上,属于低丘陵地带,地基土层坡度不大,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拟建道路及排水管道的建设。
2.6.5.2 场地地震效应分析
拟建线路沿线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存在,距区域深大断裂较远。勘察区域内地震强度弱、频度低,属相对稳定区。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XX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广西炼油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堪)》(XX市勘察院,2005)中的波速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地基土中的耕表土、含砂粘性土2属软弱土类型,其他底层属中硬土类型。场地等效剪切波波速Vse=341.9~429.9m/s,按场地内覆盖层>50m考虑,场地类别可判定为II类,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平坦开阔,属对抗震一般地段。
2.6.5.3 沿线地基土评价
(1)耕表土该层全线均有分布,呈松散状态,性质不稳定,成份复杂,均匀性差,属软弱地基土层,宜作清除处理或作绿化用土。
(2)粗砂1该层只分布于N9号孔(K0+750)中,未经处理,不可直接用作路基及管基持力层。
(3)含中砂粘性土该层呈松散状态,厚度较大,承载力一般,可考虑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但该层孔隙比较大,遇水淹泡易较化软化,雨季施工要注意保护。
(4)含粘性土砾(粗砂)厚度较大,承载力较高,属中等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
(5)粘土4 承载力较高,属中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的持力层。
(6)砾粗砂只在钻孔S17(K1+450)、S18(K1+550)中分布,承载力较高,属中等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及道路的持力层。
(7)砾粗砂层厚较大,承载力较高,属中压缩性土,可用作拟建排水管道的持力层。 2.6.5.4 岩土参数的选用
根据现场勘查及室内试验结果,结合本地勘查经验,各岩土层的主要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如下表2:
各岩土层主要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 表2
4.5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沿线地表水均是临时性水体,水量小,分布局限,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雨季施工开好导流沟排水即可,冬季地表水一般已干涸,其对路基及两侧管道开挖施工影响有限。
沿线地下水总体埋深较大,含水层及透水层埋深亦较大,一般其对路基及两侧管道开挖施工影响不大。
但路基及两侧管道开挖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本线路上含中砂粘性土2广泛分布且厚度较
大,该层土孔隙较大,具遇水变软、强度变低的特点,在路基(床)及管道开挖时,要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基槽(床)淹泡地基土。二是在地势较低地段换填及管道沟槽开挖度较大的地段,在雨季施工时要准备必要的排(抽水)设备,保证管沟质量及安全。建议路基及两侧管道开挖
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
2.6.5.6 地基土工程分级及干湿类型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范》(JTGC20-20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1990)的相关规定,本线路路基土的工程分级及干湿类型见下表3:
路基土的工程分级及干湿类型 表3 2.6.5.7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1)挖方路基
主要分布于路线K0+000~K0+700,K0+810~K0+950,K1+180~K1+980段,该段边坡除表层约1m 耕表土和约1~3m 棕黄、棕红色含中砂粘性土外,其下为棕黄色含粘性土砾(粗)砂,挖方边坡可按1:1.5坡度值设计。根据挖方土石成份,该段分布于地表的图可分为II 类普通土,厚约1~3m ,结构松散,占100%。
(2)天方路基
全线天方路主要在K0+700~K0+810,K0+950~K1+150,K1+980~K2+287段上,路基地质条件较好,经过除表处理及局部挖除粗砂厚可直接筑填,边坡不大,天方高度最大约6m,一般4m左右,工程条件简单。若设计挡墙,根据具体的开挖高程,基础持力层可选择含中砂粘性土或含粘性土砾粗砂,道路设计参数可按表3取值。
(3)沿线挖方土石成份评价
K0+000~K0+700,K1+180~K1+980段挖方土石II类普通土为主,约占70%,厚度约0.5~3米不等。I类土为次,约占30%,厚度约0.7~1.3米。K0+810~K0+950段位I类土,占100%,厚度约0.5米。
2.6.5.8 拟建管道工程地质评价
根据勘察结果,沿线管道各地段的工程地质评价如下表4:
管道工程地质评价一览表表4
2.6.6 结论及建议
1. 勘察场地地貌为洪冲积平原,地面较平坦开阔,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在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暗滨、岩溶、滑坡体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道路沿线场地是稳定的,适宜拟建道路及排水管道工程建设。
2. 场地处于抗震一般地段,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可不考虑沙土液化问题。场地土属软弱~中硬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3. 耕表土1,粗砂11属软弱土层,宜作清除处理或作绿化用土。
4. 拟建道路(或挡墙)根据路面设计标高情况可分别选用含中砂粘性土2、含粘性土砾粗砂3、粘土4为路基(或挡墙基础)的持力层。各土层主要设计参数建议案表2采用。
5.拟建管道建议根据管道埋深情况可分别选用含中砂粘性土2、含粘性土砾粗砂3、粘土4、砾粗砂41、砾粗砂5为短刀的持力层。各土层均可作路基填料土利用。
6.含中砂粘性土2、含粘性土砾粗砂3层均可作路基填料土利用。
7. 本线路上含中砂粘性土2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该层土孔隙比较大,具遇水变软、强度变低的特点,在路基(床)及管道开挖时,要防止地表雨水流入基槽(床)淹泡地基土。
8. 沿线地下水总体埋深较大,含水层及透水层埋深亦较大,一般其对路基影响不大,对两侧管道开挖施工稍有影响。当部分管道埋深较大且遇含透水砾粗砂层时,除放坡外,还需建议降水及支护。建议路基及两侧管道开挖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
9. 野外钻探过程中N7、N8、N16、N17、N18、N19、N20、、N22、S6、S14、S15、S20等较多钻孔因特征地尚未解决或无施工条件而改用人工钻进,K0+700至K0+810段南侧无施工条件,未能达到勘察深度和取足原状样,需待条件成熟再进行补充勘察。
第三章道路规划和交通量发展预测
四阶段模型交通需求预测流程图Array交通量分析预测工作是在分析醒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人口等因素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及特点的基础上,预测道路远景交通量,为合理选择技术标准建设规模提供依据。正确预测未
来研究区域道路网的交通流量和流向,才能使新建或改建、扩建的道路等级、技术标准、建设
规模及互通立交、平面交叉的布局、形式和规模的选择适应道路交通需求的发展,在同性能力
上能够与衔接道路相互协调,与道路自身的服务水平要求相协调。
本醒目的交通规律较为复杂,由于路线经过的区域大部分为未建成区,未来的交通发展不
确定因素较多,难以准确把握。
主要预测思路和方法:在分析XX市以及XX市XX地区道路网路现状、交通现状、和道
路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XXX(**)工业区市政工程
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等对XX市未来经济、人口、产业等相关方面的规划和发展目标
及预测,对项目影响区的近远期交通发生吸引量及大致流向进行预测,再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
规划划分交通小区进行OD统计,采用“四阶段模型法”进行预测,结合定性分析,并经过交
通OD的生成、分担和非配进行模型量化分析,预测本项目的交通量。
四阶段预测法可细化为以下5个步骤:
(1)社会经济、人口、交通现状等的调查和统计分析;
(2)OD交通发生、吸引量的分析预测;
(3)PD交通在各个分区域间的分布预测;
(4)OD交通在整个研究路网总的分配;
(5)研究路网各个路段预测交通量的合理性分析。
具体步骤见下图所示。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次干路的道路交通量大道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为15年。
本项目2011年开始前期工作,雨季2012年底开工建设,2014年初建成投入运营,因此预测特
征年:
2014、2017、2022以及2028年。
交通流量(各交通方式这算成小汽车)如下表所示: 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单位:(小客车,辆/日)表1-1
道路宽幅需求分析
理论上,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是按照汽车在设计车速下根据车辆尺寸、合理车头时距、汽车制动刹车安全距离、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进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一条机动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减修正。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第三章计算通行能力的方法,设计速度为40km/h 时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为1640pcu/h ,应按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机动车道分布校正系数进行车道通行能力的修正。
一条机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为: Nm=NP*ac*km *£
其中:ac 为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次干路取0.85。
Km 为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85。
本项目机动车道烦规划设计为双向4车道。计算交通量按机动车双向4车道计,则km=1.0+0.85+1.85。
£为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本醒目交叉口有2个,折减系数取0.75. 故单向通行能力=164030.8531.8530.75=1934 pcu/h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一条直行车道通行能力:
Ns=3600∮s (tg-tl )/(tis+1)=360030.93(45-2.3)/(1.2+1)=699 一条直左车道通行能力:
Ns=3600∮s (tg-tl )/(tis+1)=360030.93(45-2.3)/(1.2+1)=699 一条直右车道通行能力:
Ns=3600∮s (tg-tl )/(tis+1)=360030.93(45-2.3)/(1.2+1)=699 一条左转车道通行能力:
Nel= [∑Nsr/(1-β1)] β1=[(699+699)/(1-0.289)]30.289=568 交叉口总通行能力为4631 pcu/h 。 道路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分析
道路的负荷度(V/C )是指道路的实际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V/C 越大,说明道路越拥挤,车辆延误越大,服务水平越低。道路服务水平按下表划分:
路段服务水平划分采用值 各级服务水平的交通状况为: A ——畅行车流,基本无延误 B ——稳定车流,有少量延误
C——稳定车流,有少量延误,但司机可以忍受
D——接近不稳定车流,延误大,司机无法忍受;E——不稳定车流,延误大,司机无法忍受;F——强制车流,延误大,司机无法忍受;
交叉口交通流量分布如下:
经八路路口交通流量分析
经六路路口交通流量分析
设计末期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为5654pcu/h,交叉口饱和度为0.84。
按照单向二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各年高峰小时各路段重交通方向负荷度(V/C)以及服务水平如下表所示:
高峰小时重交通方向负荷度及服务水平分析
可见,到2028年本醒目道路服务水平为D级,能满足高峰小时交通增长需求。
第四章工程设计
4.1 总体设计
4.1.1 项目概况及规划概况
XX市XX地区XX路项目位于XX市XX地区南部,@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区@侧,其作用是连接XXX临海工业区中的主干路四号路、经四路及石化工业分区与其他工业、生活、仓储等分区,起疏导作用。
工业区内现有交通设施比较落后,除一些乡村道路外,已建成的道路有营闸公路、XXX 四号路、兴港路,XXX七号路基本建设完成,另外@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项目配套道路与七号路西段工程目前正进行施工中,经四路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经八路、*七路、XX路均为规划道路,其中*七路、XX路由我院进行设计,已做好对接,经八路未进行设计。*七路、XX路均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40米。
根据规划,XX市XX地区XX路@起于四号路中,自东@向西南途径规划经八路、经六路,终于规划经五路终点。
规划的XX市港工业区XX路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40米,设计速度40km/h,是连接工业区次干路*七路、主干路四号路的主要横向道路之一。建设中的经四路、四号路均是工业区的纵向路网中的主干路,经四路、四号路自@向南联通@铁一级路和营闸公路。规划的XX市港工业区*七路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40米。
根据规划,XX市XX地区XX路@起于四号路中,自东@向西南途经规划经八路、经六路,终于规划经五路终点。
规划的XX市XX地区XX路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40米,设计速度40km/h,是连接工业区次干路*七路、主干路四号路的主要横向路之一。建设中的经四路、四号路均是工业区中的纵向路网中的主干路,经四路、四号路自@向南连通@铁一级路和营闸公路。规划的XX市港工业区*七路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40米,设计行车速度40km/h,主要为连接XXX临海工业区中的石化工业分区与其他工业、生活、仓储等分区。经八路未城市支路,道路红线24米;经六路为城市次干路,红线宽度40米。
从《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的工业区用地规划来看,XX 市XX地区XX路项目周边主要为工业用地。已设计建设的项目主要有:@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四号路、兴港路、七号路。
《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正在审批,本项目已经做好对接工作。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场地标高为17.95~19.55米,本项目道路路面设计标高为16.83~18.68米。
4.1.2 规划分析
平面规划:
平面规划:
根据规划,本项目平面起点坐标为与四号路交点(x=2379739.940,y=502494.981),终点为规划经五路终点(x=2378342.456,y=500664.960),全线设计一处平曲线,曲线半径220米,不设计缓和曲线。
根据规划,本项目主要控制高程为
与已建四号路相交点控制高程:22.282米;
与经八路相交点控制高程:18.256米;
与经六路相交点控制高程:19.2369米
根据规划,本项目横断面布置形式采用以下横断面形式:
4.1.3 总体建设方案
XX市XX地区XX路位于XXX工业区西面,是XX市港工业区规划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规划区“四横六纵”干路路网骨架中“六纵”之一的一条次干路。本线路起于四号路,终于经五路,全长2269.733米。其作用是连接XXX临海工业区中的石化工业分区与其他工业、生活、仓储等分区。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XXX工业区交通路网,方便驻地企业交通出行,促进XXX工业区土地开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道路红线宽度40m,双向4车道设计,道路工程,路灯照明、排水管道、绿化、交通设施等均一次建设完成。
工程建设工期暂定12个月。建设进度安排:2012年12月底之前完成前期工作,包括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等,2013年01月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1年,2013年12月底建成成通车。
4.1.4 采用的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道路红线宽度:40m
设计速度:40km/h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KN
桥涵设计荷载标准:城-B级
防洪(潮)标准:1/100潮位(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4.644m)
道路横断面型式:三幅路
机动车道数:双向4车道
道路交通量大道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
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20年
抗震设防:本项目道路工程可不设防,桥梁等重要构造物仅考虑建议设防。
本工程采用@京坐标系,1985年黄海高程。
4.2 道路工程设计
4.2.1 平面设计
路线依据项目业主提供并经XX市城市规划局批准的规划路线走向进行布线。原规划曲线半径220米,不设缓和曲线,不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的要求。
本次设计项目道路线路终点处设置有一处平曲线,曲线半径为300m,缓和曲线长度50m。本线路起于四号路中,路线起点坐标:x=2379739.940,y=502494.981;终于经五路,终点坐标:x=2378342.456,y=500664.960。路线全长2269.733,红线宽度为40m,双向4车道设计,设计速度为40km/h。该方案曲线半径为300m,均大于等于不设超高、不设加宽的最小圆曲线半径值。
4.2.2 纵断面设计
4.2.2.1纵断面设计原则
(1)应尽量结合地形,减少土方。
(2)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形式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4)已建成道路标高和在建道路标高。
(5)百年一遇潮水位3.96m及安全超高0.5m,适当参考现状海堤高度7.3m。
(6)在村庄或其他重要建筑物附近不宜发生过大填挖,设计标高应尽量与现状一致。
4.2.2.2 纵断面设计
路线位于XX市东部XXX西岸,地势@高南低,向海倾斜。海拔高程一般在3.99~25.67米之间。路线走廊带内地形变化不大。主要为开阔平坦的冲、洪积平原,地势平缓,主要为种植
木茹、桉树的旱(林)地,大多现状地面海拔高程在12.0~25.0米之间。
路线所经地区地貌类型为冲、洪积平原中的剥蚀残丘及冲蚀洼地。地势平缓,地表植被一般发育,以林地、坡地为主。
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依据《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中有关的控制点高程,结合项目东侧的炼油异地改造项目场地平整标高及已设计或已建道路的标高,并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综合考虑沿线地形、相交道路、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合理选择边坡点,并按1/100防洪(潮)标准,对道路纵断面进行设计。各控制点高程完全符合《XXX(**)工业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规划》(2009-2025)中相应的竖向控制高程,满足1/100防洪(潮)的要求(1/100潮位为1985年国家基准4.644m)。纵断面比较一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全线设置边坡点3个(不含起终点),最小坡长(米):184.613,最大坡长(米):734.920米,最小纵坡(%):0.355,最大纵坡(%):0..502,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米):5000,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米):6000,最小竖曲线长度(米):45.594。
方案二:全线设置边坡点3个(不含起终点),最小坡长(米):184.613,最大坡长(米):798.02米,最小纵坡(%):0.405,最大纵坡(%):0.897,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米):4000,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米):4000,最小竖曲线长度(米):55.984。
方案必选:
方案一全线设置3个边坡点,个点前后坡差也较小,对行车影响不大,排水管道埋深较浅,设计高程与规划符合较好,该方案挖土方18.3万方,填方6.6万方,排水工程挖方15.16万方、填方9.03万方,同时项目处于XXX工业区,园区临海,填方缺口较大,道路挖方量大能解决一部分园区填方缺口,同时道路填土方向较少,外购土方少,工程较为经济;方案二全线设置3个边坡点,前后坡差较大,且涉及高程与规划符合情况较差,排水管道埋深较大,该方案挖土12.0万方,填土7.8万方,排水工程挖方20.17万方、填方13.55万方,填方量较大。
两方案布置均合理,但方案二排水管道埋深较大,所以本设计推荐方案一位纵断面推荐方案。
4.2.3 横断面设计
根据40m规划红线宽度,提出两种标准横断面方案:
方案一:道路横断面形式采用三幅路像是:6.5米人行道+4米非机动车道+1.5米两侧分隔带+16.0米机动车道+1.5米两侧分隔带+4米菲机动车道+6.5米人行道(双向四车道)。如下图所示:
方案二:道路横断面形式采用四幅路像是:4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2.0米两侧分隔带+8.0米机动车道+3.0米两侧分隔带+8.0米非机动车道+2.0米两侧分隔带+4.5米非机动车道+4.0米人行道(双向四车道)。如下图所示:
方案必选:方案一采用三幅路的形式,同样设置了双向四车道,采用了较宽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满足城市次干路的服务功能,较宽的人行道,亦有利于道路美化设计,且在公交站台处可以利用人行道空间设置港湾式公交站,有利于形成安全;方案二全线采用四幅路的形式,双向四车道,有利于行车安全,采用了较宽的分隔带,道路绿化率较高,有利于道路美化设计,提到道路的景观水平;但人行道较窄,在不拓宽红线的情况下,对公交站设置不利,且未留有远期增加机动车道的空间。
通过对道路交通量的预测、通行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及XX市规划局XXX分局2011年47号函(@规铁函【2011】47号)的要求,本设计横断面推荐采用方案一。
4.2.4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结合当地的气候、图纸、材料供应条件、工程实践经验、施工和养护条件等,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通过综合比较,先出符合交通要求、经济合理的路面结构类型。本设计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个方案。
1.水泥混凝土路面
优点:造价低,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次干路重交通等级的水泥砼路面造价约20万元/千平方、刚度大、承载力强、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日常养护费用少。
缺点:接缝多、平整度稍差、行车舒适性较差、噪音大,对周围环境干扰较大,对路面基层的抗冲刷性能要求高,对路基变形适应性较差,破坏后修复困难。
2.沥青混凝土路面
优点:无接缝、平整度好、行车舒适性好、噪音小,对周围环境干扰小,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铺后即可通车,能较好的适应路基变形,养护和维修工作较简单,破坏后易于修复,可再生利用,利于环保。
缺点:造价较高,根据以往项目经验,次干路重交通等级的沥青砼路面造价约28万元/千平方,热稳定性稍差,使用寿命短(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明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刚度大、承载力强、热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且造价较沥青砼方案低近45%。本项目道路位于工业区内,通行的重型车辆比例较大,对道路的稳定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综合考虑两路面结构的优缺点及道路特点,本项目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
路面结构如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抗滑指标如下:
路面抗滑构造深度应满足1.0mm的要求。
人行道结构:人行道结构提出普通面砖和透水砖两个铺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地面硬化的范围也随着增大。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即地下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透水砖铺装方案面砖采用哪透水材料制作,垫层也相应采用透水材料,如砂垫层。这种结构能使雨水及时渗入路基,使地下水得到补充。本着环保、实用的原则,推荐次奥运透
水砖结构。
人行道结构如下:
4.2.5 路基设计
(
1)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设计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有关规定进行,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科学、必要的排水、防护手段,经济、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防治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危害,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土基回弹模量 E0≥30Mpa 。
设计标高: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标高。
填方路基边坡:填方高度H<8米,边坡采用1:1.5。
挖方路基:H ≤8米时,边坡坡度1:1;8 (2)特殊路基设计 根据场地内其他类似工程的地质勘察情况,本项目的不良地质主要为耕表土、人工填土等,路段内软土地基普遍力学强度较低,高压缩性等特点。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路堤地基持力层。 根据一些经验数据,一般认为距离15m 以上时,采用强夯法处理软土低级不会危及场地周边建筑的安全。但在施工过程中,震动波的范围是根据夯锤重量及起落高度的不同而变化的,周边建筑的安全与否还与周边建筑的基础埋深、形式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强夯法在施工中产生的巨大噪音会严重扰民,不适合市区中使用。 碎石桩在施工中,桩的长度不易控制,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桩;对水泥土桩的龄期有严格要求。 由于不良土层分布厚度较小,本设计考虑采用换填法进行处理,对不良土进行清除后,分层碾压至原地面标高,方可填筑路基。 (3)路基填料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和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4)路基压实度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 填土的压实度应不低于路基一般地段的填方要求,压实度要求如下: (5)路基防护 路基发那个湖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设计中,考虑到项目周边地块要进行开发,边坡支护采用简单的植草护坡形式。 (6)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弃土可弃在项目区低洼处,用于项目区的场地凭证,以减少徒弟资源的浪费。本工程取土及弃土场运距按5km 计。 项目填方较多。路线基本沿海边前进,填方存在较大缺口。本着经济、环保的原则,缺方在取土场借土处理。弃表土可置于远离居住区的低洼处,施工完成后须在弃土堆表面种植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4.2.6 交叉口设计 全线共有两处与其他道路相交,本次设计均按平面交叉考虑。 根据规划,交叉路口采用平交形式,交叉路口展宽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固话与设计规程》(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进行渠化设计。 色戒时各平面交叉路口均应进行路口竖向设计。路口排水及路口竖向设计,都应满足设计 规范要求。 4.2.7 公交停靠站设计 本项目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出口道及路段间距400~600m 处设置公交车停靠站,本项目设置2对公交停靠站。 4.2.8 无障碍设计 在人行道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以便轮椅、视力残疾人、婴儿车通行。 4.3 桥涵工程设计 4.3.1 项目概况 本道路两侧大部分为未建成区,为满足区域内排水设施没有完成之前道路两侧水系的连通、排洪以及道路两侧农田的灌溉,综合考虑区域内现状地势情况以及汇水面积等因素,在设计道路桩号K0+760、K1+080、K2+100处设置过路涵洞,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1、 桩号K0+760处采用2-?1500钢筋混凝土Ⅲ级圆管,单根长度2米。过路圆管涵与
正在阅读:
某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05-07
槽钢、C型钢、工字钢、H型钢、角钢、方钢、鱼尾板等的区别 - 图03-29
汽轮机组润滑油压低分析及处理03-15
学习第7个国家扶贫日重要指示精神心得体会08-23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0册)04-18
晒晒我的微幸福作文550字06-19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05-11
基层干部述职述廉报告(精选多篇)09-26
书中的爱国情怀作文800字07-08
十四岁的遐想作文450字07-12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市政
- 初步
- 文本
- 道路
- 工程
- 设计
- 七年级下册地理学案
- 【精品】农村道路交通事故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精练(含解析)
- 教育督导工作个人先进事迹优秀教育督导的先进事迹
- 2021年吉林体育学院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学校体育学论述题精编
- 2012年初中化学复习导学案(配近年中考真题)
- Impact of UV-C light on storage quality of fresh-cut pineapple in two different packages
- 铁路工务员工先进事迹材料
- 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5第2单元练习英语试卷(带解析)
- 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 中山大学教育学A2012年考研真题 考研参考书目 考研资料 考研辅导 考研重点
- 港股通业务知识测试问卷
- QBTHG05XXX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
- 2020院感知识考试试题(精华版含答案)10
- 地学SCI-国内EI及核心期刊汇总
- 教科版小学级科学3-6年级总复习资料【知识点】.docx
-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 七年级历史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鲁教版
- 【幼儿园小班评语】小班幼儿一周表现简单评语
- 创新设计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