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二)

更新时间:2023-12-05 06: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读网络作家天下尘埃的《咸雪》和《囚心》,产生一种恍惚的感觉,它们究竟是所谓的“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它们本来是以网络的面目出现,但又都进入纸媒选稿的视野。作为纯文学作品,《囚心》被《人民文学》刊载;作为通俗小说,《成雪》则被<今古传奇》选中作为头条。这或许说明一个问题:“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文学本质上没有差别。

为什么文学中要分出“网络文学”这样一类来,不是按照文体的标准,也不是按照题材、长短等等的标准。但若说纯粹出于研究或者称呼的方便这样命名,又不能涵盖网络文学独有的特性。或者用“雅”或“俗”来概括传统和网络作品的文学品位,也有此一说,但亦不全面。网络文学是当下大众文学的重要构成,甚至在某种角度上网络是大众文学的主阵地,但是大众文学或者它的另一个称谓“通俗文学”就一定俗吗?怕不尽然,《咸雪>和《囚心》就突破了这种界限,它们是通俗文学,但又具有非常优雅的文韵,在这一类作品中显得有特色;同时也正是这种“雅”,让天下尘埃的写作具右了跨界的可能性一跨越网络和传统之间的鸿沟,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写作。

这样做是有风险的。网络文学被称为“快餐”文化之一种,快餐首先光速度要快,饥饿的读者每天等着吃;二要有重口味,以掩饰其粗糙的做法;三是不过分追求丰富的营养.能快速地填饱肚子才是王道。这样一来,精描细化、精雕细刻就显得没有用武之地了。

网络作品遭人诟病的重要缺陷是只提供娱乐、消遣的材料,缺乏正向的价值观。作为历史小说,《成雪》和《囚心》 -个有历史背景,一个则纯然虚构,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即通过人物的命运沉浮或者时乖命蹇,揭示出主宰其中的人性和道德力量,这也就与当下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了。

《咸雪》和《囚心》不是简单的消费文本,它们饱含着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想象,同时也表达着对侠义、慈悲、尚和、宽容、忍耐等传统价值观念的尊崇,雅化的叙事提升了文本的文学价值,但它们由此而丧失了网络文学的某种特质。夏烈最近在《文学报>上发文,指出将网络文学研究“学理化”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尊重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和商业精神。我也曾在“北京文艺论坛”上主张,评价网络文学要兼顾它的文学性和消费性。或许这样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事实是,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得到局面空前的发展,在受众方面,是因为它的娱乐性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可读性;在创作和传播方面,固然是因为注重了大众文学的创作技巧,但对隐含在网络中的消费和商业规则潜在的适应则是重要法则。

商业和文学是敌人吗?尽管有各种各样关于商业与文学关系的解释,但这不是一个凭“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通俗一点说,这个问题可以替换为“经济效益和文学价值哪个更重要”。只追求商业利益的作品必然有很多诱人的方式,而这些方式就有可能不都是在人性的正向上做工作;而只追求文学价值,社会效益增强,在可读性上会削弱,反倒失去了影响力。最好的作品不是偏重于哪一方面,而是二者兼得的作品,既有可读性,又有“正能量”。

作为网络文学作品,《成雪》和《囚心》固然还有不少的毛病,在叙事上事件与人物之间的粘合度还有待增强,同时留白过多、大跨度的转折、过分追求文字的雅化也给网络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作者追求网络与文学双重成功的意图很明显——并尽可能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文学写作方式,以获得作品在文学上的更大价值,这种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节选自桫椤《探索一种优雅的网络写作》,有删节)

1.下列对“网络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学的分类既不是按照文体的标准,也不是按照题材、长短的标准,纯粹是出于研究或者称呼的方便来命名。

B.网络文学是当下大众文学的重要构成,在某种角度上网络也是大众文学的主阵地,既是通俗文学,又具有优雅的文韵。

C.网络文学的特点是速度快、重口味,不过分追求丰富的营养,一般不讲究精描细化、精雕细刻式的创作技巧。

D.网络文学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只提供娱乐、消遣的材料,淡化正向的价值观,能够得到局面空前的发展。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囚心》被《人民文学》刊载,而《咸雪》则被《今古传奇》选中作为头条,这就说明“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在文学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B.《咸雪》和《囚心》契合当下的时代要求,通过人物的命运沉浮或者时乖命蹇,揭示出主宰其中的人性7和道德力量。

C.只追求商业利益的网络作品中的诱人方式有可能不全在人性的正向上下功夫,而只追求文学价值的网络文学在可读性上也会削弱。

D.作为网络文学作品,《咸雪》和《囚心》尽可能探索一种优雅的写作方式,追求网络与文学双重成功,这种努力值得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像《咸雪》和《囚心》这类作品具有非常优雅的文韵,使得网络文学的写作具有了跨越网络和传统之间的鸿沟,探索出了一种网络写作的新模式。

B.雅化的叙事提升了《咸雪》和《囚心》这类文本的文学价值,无形之中却丧失了网络文学的某种特质,因此,商业价值大大降低。

C.网络文学的研究要尊重其文学性和消费性,最好的作品不是偏重于哪一个方面,而是既有可读性,又有“正能量”。

D.天下尘埃的《咸雪》和《囚心》本来是以网络的面目出现,但又都进入纸媒选稿的视野,这两部网络作品在创作和传播方面获得了文学上的更大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饮归亭记

曾 巩

金溪尉汪君名遘,为尉之三月,斥其四垣为射亭。既成,教士于其间,而名之日饮归之亭。以书走临川,请记于予。请数反不止。予之言何可取?汪君徒深望予也。既不得辞,乃记之曰:

射之用事已远,其先之以礼乐以辨德,《记》之所谓宾、燕、乡饮,大射之射是也;其贵力而尚技以立武,《记》之所谓四时教士贯革之射是也。古者海内洽和,则先礼射,而弓矢以立武,亦不废于有司。及三代衰,王政缺,礼乐之事相属而尽坏,揖让之射滋亦熄。至其后,天下尝集,国家尝闲暇矣。先王之礼,其节文皆在,其行之不难。然自秦汉以来千有余岁,衰微绌塞,空见于六艺之文,而莫有从事者,由世之苟简者胜也。争夺兴而战禽攻取之党奋,则强弓疾矢巧技之出不得而废,其不以势哉?

今尉之教射,不比乎礼乐而贵乎技力。其众虽小,然而旗旄镯鼓,五兵之器,便习之利,与夫行止步趋迟速之节,皆宜有法,则其所教亦非独射也。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其不幸杀越剽攻,骇惊闾巷,而并逐于大山长谷之间,则将犯晨夜,蒙雾

露,蹈厄驰危,不避矢石之患,汤火之难,出入千里,而与之有事,则士其可以不素教哉?今亭之作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汪君之志,与其职可谓协矣!

或谓汪君儒生,尉文吏,以礼义禁盗宜可止,顾乃习斗而喜胜,其是与?夫治国不可以不兼文武,而施泽于堂庑之上.服冕搢笏,使士民化、奸宄息者,固亦在彼而不在此也。然而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也。故汪君之汲汲于斯,不忽乎任小,其非所谓有志者邪!

(节选自《曾巩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斥其四垣为射亭 四垣:四周的围墙

B.古者海内洽和,则先礼射 洽和:和睦

C.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 填卫:镇守,守卫

D.故汪君之汲汲于斯 汲汲:匆匆往来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今亭之作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

B.今亭之作/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

C.今亭之作/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

D.今亭之作所以教士/汪君又谓古者师还/必饮至于庙以纪军实/今庙废不设/亦欲士胜而归则饮之于此/遂以名其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金溪县尉汪遘,拆除他家的四面墙建成习射之亭,在这里教导青年骑射,给我写信,请我作记命名,虽被我多次拒绝仍坚持不懈,最终只好写了这篇记。

B.习射的前身是用礼乐来分辨德行高低,《礼记》中也谈到了射技。古代的人希望国家安定和谐,就兴起了礼乐射技,以此来树立起习武的风尚。

C.汪县尉之所以用“饮归”来命名射亭,主要是希望青年人在这座亭子里学习射技,将来

出外作战凯旋归来在这里宴饮,他的志向和职位可以说是一致的。

D.有人质疑汪县尉的做法,认为他只需用礼仪道义禁止盗贼就可以了,他竟然教导青年人学习射技,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对此,作者给予了批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三代衰,王政缺,礼乐之事相属而尽坏,揖让之射滋亦熄。(5分)

(2)然而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

方千里①

黄鸡②晓唱玲珑曲。人生两鬓无重绿。官柳系行舟,相思独倚楼。来时花未发,去后纷如雪。春色不堪看,萧萧风雨寒。

注:①方千里:宋代词人,生卒年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②黄鸡:黄羽毛鸡。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8.上片第二句“人生两鬓无重绿”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5分)

答: 9.“官柳系行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尾一句“萧萧风雨寒”在写法上有何特色?(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 ,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

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二十世纪的爱情

牟喜文

魏丽娜倚着桥栏杆,眼睛湿湿的。

天上的云铅块一样从旗镇上空压下来。小雨是零星降落的,稀疏,纤细,一点一点,轻轻落在她的脸上、纱巾上。芬河泛着灰色的水花。

魏丽娜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老天爷太不公了!她和常宝江等待了三年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呀。

三年前,魏丽娜是公认的镇花,追她的小伙子排起队够一个加强连了。可魏丽娜一个也没看上,偏偏相中了父母被关进牛棚的“特务崽子”常宝江。常宝江的二舅是国民党高官,解放前从大陆逃到了台湾,又从台湾去了美国。

魏丽娜和常宝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同桌。后来又一起插队,魏丽娜返城进了纺织厂,常宝江一直留在农村接受教育。

魏丽娜的父母当然反对他们来往,可架不住魏丽娜一哭二闹三上吊,只好由着魏丽娜的性子折腾。

每个周日,魏丽娜偷偷把自己的午饭藏起来,晚上下班怀揣两个馒头骑行二十里到旗镇找常宝江,两个人在夕阳下守着汩汩的芬河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芬河里的鱼儿枕着他俩的窃窃私语沉沉入梦,梦里吧唧吧唧嘴,溢满甜密?

看着常宝江狼吞虎咽地吃着馒头,魏丽娜的心里别提多满足了

可常宝江每次只吃一个馒头,另一个悄悄藏起来,起初,魏丽娜没在意,时间久了,她看出了端倪,一再追问,常宝江红着脸说,俺的爸妈还没吃呢。

魏丽娜眼睛湿润了,多孝顺的常宝江啊。

一次魏丽娜多拿了两个馒头,见了一次常宝江的父母,看得出,老两口把魏丽娜当准儿媳了,眼里装满了掩饰不住的兴奋,端茶倒水,屋里屋外地忙活着,啥事也不让魏丽娜插手。

魏丽娜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偷偷为自己曾经有过动摇而感到惭愧。

三年后,一声令下,噩梦结束。平反,等待落实政策。一切看起来都透亮了,恁美好。

可常宝江咋突然得了绝症呢?

雨依旧不紧不慢,桥面上薄薄的一层湿。

魏丽娜揉了揉眼睛,长叹一声,这就是命啊!走下桥,迈腿骑上自行车,向医院蹬去。

在医院门口,她下了车,在门市部买了二斤苹果,用网兜盛了。刚要出门,她又踅回来,对着门市部的大镜子揉了两下自己苍白僵硬的脸颊,裂开嘴对着镜子呲了呲牙,直到终于找到了笑的感觉,她才向病房走去。

病房里常宝江躺在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电线,一溜叫不出名的仪器长枪短炮似的对着他。

常宝江的脸还是菜色。

看到魏丽娜,常宝江眼里倏地精光一闪,随即黯淡下来。

常宝江的妈妈坐在木凳子上,耷拉着眼皮,不知道是伤心过度还是咋地,霜打的茄子似的——蔫蔫的,看到魏丽娜进门一点反应也没有。

魏丽娜弱弱地叫了一声,阿姨。

常母睁开了眼睛,脸上木木地,冷冰冰地说,来了,坐吧。

嗯。魏丽娜手脚麻利地把苹果放在床头柜上,轻轻抚平常宝江床单上的褶子,握着常宝江的手说,宝江,我给你削个苹果吧?

不用了。常宝江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口吻。

常母把魏丽娜单独领到一间空病房,拉着魏丽娜的手说,小娜呀,你看宝江现在这个样子,说啥也不能再拖累你了,你看,你还年轻,你们?.

不,阿姨,魏丽娜打断了常母的话,说您说的哪的话,越是这种时候,宝江越是离不开我呀。 哎,你再好好想一想,你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别在一棵树上吊死??阿姨,求求您别说了??

常母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魏丽娜在床上烙了一夜饼,天蒙蒙亮才眯瞪了一小觉儿。

第二天,她早早地来到工厂,请了三天假,着急忙慌地来到医院。

阿姨,伯父,魏丽娜气喘吁吁地对常宝江的父母说,我决定了,无论宝江咋样,我都要陪在他身边,如果你们不相信,我现在就和他去登记,你们看,我家的户口本我都带来了。

说着,魏丽娜从背包里掏出了户口本。

常父颤抖着手接过来,对常母说,你看,我说小魏不是那样的人吧,咋样?

常母也笑着说,还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儿啊,你眼光不错。

常宝江嘿嘿笑了两声。

咋回事呀?魏丽娜如在云里雾里。

我们是在考验你呢?常母呵呵笑着说。

考验我?

对啊,宝江舅舅的律师来信了,他舅舅走了,无儿无女,让宝江继承他的遗产,几辈子都花不完呢,所以,我们??

所以你们就拿宝江得了绝症来考验我?亏你们想得出来!

魏丽娜劈手夺过常父手里的户口本,泪流满面,头也不回地走了。

(节选自《小说月刊》,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沉闷、灰暗和压抑的气氛,暗示了主人公魏丽娜悲伤、苦闷和痛苦不安的内心世界。 B.“魏丽娜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敢相信”的主要是指常宝江的二舅突然,离世,将一

笔巨额财产留给了常宝江,而常家竞因此来考验自己。

C.魏丽娜去医院看望身患“绝症”的常宝江,到医院门口还要装扮自己,“找到了笑的感觉”才进病房,其目的在于博得常家人的欢心。

D.作品的结尾进行了巧妙处理,急剧陡转,写出了常宝江及其父母对魏丽娜进行严峻考验后所产生的结果,出入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E.这篇小说主要借助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常宝江这一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形象突出。

?(2)作品中的魏丽娜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结尾告诉读者,常宝江得了绝症这件事是假的。对于这一点,小说在前文埋下了哪些伏笔?(6分)

答: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写出了复杂的人性,结合作品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

这几天,院士李小文颇有些苦恼。被强推到聚光灯下的不自在,源自他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4月18日,这张照片被贴到人人网上,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李小文传奇的经历一层层被剥开,网络上充满了排山倒海的惊叹之声。有网友说,照片里的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而在照片的“背后”,熟悉李小文的人却觉得莫名其妙,作为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在学术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技术宅”和“优质叔”。,

“扫地僧”的修为

貌不惊人,盖世神功。这是网友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但第

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当时,学院里一名老教师即将退休,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在学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老师,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至裤腿也会挽起来,和网上流传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她纳闷,为什么这一次老师会出名,“这些都是我们见惯了的”。

“扫地僧”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学术上的修炼和勤勉。2005年,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当时有个口号是“要把北师大办成国际一流大学”,他问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开会,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后来,李小文接连承担两个大的国家项目,作为其中的首席科学家,忙到2011年,累得生病住进了医院。对于这次住院,谢云觉得是李小文太不关心自己。他的两个女儿在国外读书,妻子也在国外,独自在家,没有严格的作’息规律,一天到晚吃点米粥、咸菜就行。在谢云印象里,李小文此前还住过一次院,医生诊断结果是营养不良,“这个年代了,院士还能得营养不良?”

爱打赌的教书匠

李小文做的是遥感基础研究。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黛皤文教授肴证硷,李小文是这一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除了很多被广泛引用的研忽论变~彝瞪文薨rK ,d噌学生。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i有教毒攀蓼‘f史翼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学生胡荣海说,李小文在讲解遥感知识时,特别擅长比喻,遥感观测力学中有“尺度”效应,李小文是这样解释的:观测就和看美女一样,太远了什么都看不清,太近了看到她的毛孔又不美了,只有不远不近时,才是最美的。

他善于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到遥感的大气纠正,他引用“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的诗:“夕阳方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他从来不反对学生的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f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