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意识

更新时间:2024-01-23 13: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纳兰性德诗词中的归隐心态

归隐是古代士人不肯苟合于世俗社会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途径。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

,这句话已经成为历代士人避世归隐的原则与

借口。中国古代有很多的隐士,他们或潜藏不露,或处山林,或在草野,或离朝市,俱以不求闻达、不入仕途为其特征。

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显然不是一个典型的隐士,他甚至不曾有过归隐的生活经历,但是,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却处处显露出强烈的归隐意识。与他同时代的韩菼说纳兰?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2)

,其评述

颇为真切。纳兰性德作为清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其研究的论文、论著颇丰,但学者们对纳兰性德的隐士心态却少有论及。本文试图对纳兰诗词中的归隐心态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纳兰性德是清初重臣纳兰明珠之子,他的家族属满清正黄旗,有着显赫的地位。明珠是康熙身边炙手可热、权倾一时的宰相,有家族的庇护,加之性德少而精进,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所以,很早就显露头角,十四岁通六艺,十五岁入太学,十七岁中举,康熙十五年(1676年),纳兰性德二十二岁,这一年,他参加殿试,一鸣惊人,名居二甲第一,赐

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从此,?上眷注异于他,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短短的时间,接连得到提升,可谓仕途顺利,春风得意。能够当上殿前侍卫,特别是当上一等侍卫,是接近皇帝的最佳途径,意味着很快就可以加爵晋升、飞黄腾达,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梦寐以求的美差,但是纳兰性德却恰恰相反,他不象常人那样欣喜若狂,倒处处流露出对侍卫生涯了无兴趣的情绪。

考察纳兰性德短短的一生,不难看出,当初他也是一个具有满腔政治热情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有着远大抱负和卓越见识的满族青年。他在《金缕曲》一词中这样写道:

未得长无谓!竞须将、银河亲挽,普天一洗。麟阁才教留粉本,大笑拂衣归矣。

[4]

[3]

词中洋溢着书生豪气和少年壮志,表明了他渴望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他也满以为凭自己出众的才华和高贵的门第,获取进土功名后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从而完成一个儒生政治家的人生之旅。可是在封建社会,理想愈高,愿望愈多,阻力也就愈大,实现也就愈难。按照纳兰性德的才能和他的理想抱负,如果让其在政治上施展才华,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民族团结大展宏图,也许正遂了纳兰的心愿,但康熙全然不顾纳兰的个性特点和理想愿望,仅凭自己兴致的?天子用嘉?,让纳兰充当了殿前侍卫,如此轻易地改变了纳兰的人生道路。他觉得理想

[5]

成空,身不由己,难以忍受又无法摆脱。所以,在许多作品中,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终老南山的想法。

一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艳羡。在古代诗人中,纳兰性德最为钟爱的首先要数?大隐?陶渊明,他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与自己十分相近,因此愿意以他为榜样。他这样抒发自己的情怀:

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何如但饮酒,邈然怀古人。南山有闲田,不治委荆榛。今年适种豆,枝叶何莘莘。豆实既可采,豆秸亦可薪。 [《拟古诗四十首之十》]

结庐倚深谷,花落长闭关。日出众鸟去,良久孤云还。 [《拟古诗四十首之三十二》]

诗句闲适恬淡,对田园生活向往之情溢于言表,颇有东篱风味。

其次纳兰性德对不肯向权贵折腰、豪侠飘逸的诗仙李白也是十分仰慕。他同李白一样,向往返朴归真,超逸脱群,率性清幽。“白日但静坐,坐对门前山” [《拟古诗四十首》],显然诗句中有着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的影子 。“请

君勿复言,此道弃如遗。闻道西山有瑶草,何不同君一采之。” [《长安行赠叶纫庵庶子》]又显然得到了李白诗歌超然飘逸的

精神。

二是表达了归隐向佛、修心养性的想法。康熙二十三年,纳兰性德扈驾南巡,十月抵无锡时,他给好友顾贞观写了一

封信,信的前半部分表达了对江南秀丽山水的喜爱,后半部分则表示了决意终老田园的愿望:

“倘异日者,脱屣宦途,拂衣委巷,渔庄蟹舍,足我生涯。药臼茶档,销兹岁月。皋桥作客,石屋称农。恒抱影于林泉,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然不敢必也。悠悠此心,惟子知之,故为子言之。”

归隐避世的意识非常明了。他的诗词作品中也处处流露出了这种意识。他在《山中》一诗中这样写道

?高树暗如山,倾崖石欲落。羁离悲夜猿,险峨伤病鹤。酒怀

万物清,此时欣有托。山中一声磬,禅灯破寥廓。”

他希望能够远离世俗,长伴古佛青灯,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身着蓑笠,乘一叶扁舟,臵身世外?看棋局?,他有词云:“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摹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如?曾染戒香消俗念?、?索性不还家?、?经声佛火两凄迷?。显然,诗人是想忘却现实中的是是非非,独自去消受那清风明月。

三是表达了对佛老生活的热爱。他为自己取号为楞伽山人,?楞伽?本是佛教经名,意为?宇宙万有皆是虚假不实,唯是自心所观而导归于不生不灭之涅磐。?他还为自己的词集命名为《饮水词》,?饮水?一词是源于道明禅师答卢行

者的一句话?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从名号,从作品集命名,不难看出他对佛教思想的热爱。而他的诗词作品中,更是处处充满着释氏禅意。“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莲花漏转,杨枝露滴,想鉴微诚。欲知奉倩神伤极,凭诉与秋擎。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灯。?[《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这是一首思念妻子的词,民间旧俗在七月十五日举行祭祀亡故亲人的活动,纳兰性德亲手写佛经,为的是乞求与亡故的爱妻再结来生。在《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一词里,诗人描绘了佛家的清静世界,?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他希望象画里入静的老僧一样,结庵于西山绝顶。他还写有一些寓意佛理的诗篇,如?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在他后期的词作中,金字经、莲花、杨枝、慈云等佛教词汇运用娴熟,代替他早期作品中满篇的?愁?、?泪?等字样。

四是表达了厌恶官场险恶、淡泊人生功名的思想。纳兰有着非常矛盾的性格,他曾经渴望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又深感世道的黑暗险恶,厌倦现实的蝇营狗苟和官场的反复无常,他无限感叹地说:“嗟哉华亭鹤,荣名反为辱。?他认为?世事看奕棋,劫尽昆池灰;长安罗冠盖,浮名良可哀。不如巢居子,遁迹从蒿莱?[《拟古四十首二十六》]。他十分恼悔青年时期那种追求功名利禄的孟浪行为,渴望寻求灵魂的安栖之所,并用冲淡的调子来表现他对人生的淡泊态

度,?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九》] ?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拟古四十首之二十五》]这样淡泊名利、格调冲淡的诗句在他的诗词中比比皆是。

纳兰性德诗词作品中,透出这么强烈的归隐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时代的原因,也有他个人生活的、性格气质的原因。

一是理想破灭使然。作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有志青年,殿试告捷后,既没有被派到军中去建功立业,也没有让他担任与其才能相称的文职官员,而是被安插到皇帝身边充当一名侍卫,其怀才不遇的悲哀可想而知。他曾经无限感慨地说:?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汝何事。浮名总如水。拼樽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又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对他却用非所长,时光的流逝使他焦急,年龄的增长而壮志未酬,内心的冲突致使心绪烦乱,他无可奈何地咏叹:?浮名总如水?“且随缘、去住无心?,看得出来,此时的纳兰,政治热情已经淡如白水。

二是人生际遇使然。当上了侍卫后,纳兰几乎年年都扈驾巡游,有时甚至一年数次。尤其是?康熙二十一年秋,奉

[5]

使觇梭龙。?( 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 纳兰性德.通志堂

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至二十二年四月方归,时

间长达十个月,颠沛的鞍马生活,对于满腹雄心壮志的他来说,无疑也是难以忍受的。而每天出入宫闱,亲眼目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朋党倾轧,仕途上的崎岖险恶,使年轻正直的纳兰性德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官场的可憎可怖。他在《渌水亭杂识》中写道:?白敏中以李赞皇荐,得入翰林。及为相,诋赞皇者甚力。吕惠卿以王荆公吸引,得预政,所以摧害荆公者无所不至。三代以还,似此者指不胜屈,是可叹也!??黄雀白龟蛇鱼之类,尤知衔恩图报,况人乎?彼怀私罔上,负恩篾礼者,曾虫鱼之不如矣。?两段记载,或缘史而发,或睹物兴感,均有所指。总之,他的心灵一直承受着难言的痛苦:厌倦侍卫生涯却又无法把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难怪顾贞观在祭文中这样说?吾哥所欲试之才,百不一展;所欲建之业,百不一副;所欲遂之愿,百不一酬;所欲言之情,百不一吐。?

三是感情创伤使然。政治上受到伤害的纳兰性德,无法排遣胸中的苦闷,只能让自己沉醉于温柔乡中,自我麻醉。?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这是多么无可奈何的选择!纳兰性德陷入温柔乡的第一个表现是对妻子卢氏的挚爱。他同卢氏恩爱有加,刚刚入仕时,每遇到烦扰,卢氏便极尽柔情蜜意,婉语相劝,让他不安的心灵得到了暂

[26]

[25]

时的宁静。然而,天不悯人,爱妻早逝,这给了纳兰致命的一击。他把自己的悲、苦、愁都写在悼亡词中,这些词作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挚爱,也是对自己理想破灭的感伤。纳兰性德葬身温柔乡的第二个表现是与沈宛的恋情。沈宛是一位出色才女,有名的词人,纳兰性德与沈宛的情感历程,已无法从史料中得知,但从二人的词作中可看到两人确实情深意笃,而且二人的分手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情非得已。情感生活的失败,又伴随着政治理想的破灭,两者刚好同步,联合起来将他驱进沉寂的深渊,使他深深体味到人生的苦涩。

四是个性气质使然。纳兰性德虽生于富贵之家,但他却具有不凡的气质,似乎生来就背负着人世间的愁与悲。他说:?予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天将愁味酿多情?。他是如此的柔弱、善良、敏感和多情,他的情极深,爱极真,可悲的是,这位天分极高的承平少年,虽淡泊名利,却生于一个炙手可热的富贵之家,性本高洁却臵身于翩翩浊世,纯任性灵却受到了封建制度上层贵族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构成了他的性格和现实环境的巨大反差,而这一切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他性格中纤柔的一面,产生?不如归去?渔樵情结。

他是这样的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不甘于让生命消融在尊荣而又庸碌的位臵上。平庸的侍卫生活与理想相去甚远,所处环境又充满了讥谗和危机,羁旅天涯,亲人分离,

种种的重压和折磨,长期在他的心头笼罩,冷却了纳兰性德的仕宦之心。虽然他的职位连连提升,皇帝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干,可他就是闷闷不乐,御座近在咫尺,但理想却远在天涯。他曾经把自己比作雪花,因为雪花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21]

从中可以看出他鄙薄繁华、格

调孤高的性格,也可窥见纳兰性德诗词作品中归隐意识内在的、深层的原因。

参考文献:(北京 燕山出版社 纳兰词上 2001.11)

1(《论语〃泰伯》)(2)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 纳

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徐乾学.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7)[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8)[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⑴ ⑷ [22] 徐乾学.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A].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⑵ 张玉书.进士纳兰君哀词.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⑶ ⑹ 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⑸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7)[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⑺ 纳兰性德.寄张纯修简[A].词人纳兰容若手简[Z].上海图书馆藏.

⑻ ⒅ [24]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8)[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⑼ 严绳孙. 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神道碑铭[A].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卷19)[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⑽ ⑿ ⒀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3)[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⑾ ⒆ 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⒁ [26] 顾贞观.祭纳兰君文[A].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78.

⒂ 黄鸿受.清史纪事本末(卷2)[M]上海:上海书店,1986.

⒃ [23] 韩菼.进士一等侍卫纳兰君神道碑[A].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⒄ 徐乾学.通志堂集序[A].康熙刻本通志堂集卷首. 通志堂集附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⒇ [21]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9)[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5]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16)[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7] 李雷.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兼论二人词作中的生命意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卷.第2期,2002.

人有迫求自由的天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全面实现人 的自由是那么的不易,社会中的各种外在因毅环境,制度, 理念输无不阻丹着自由的实现,限制着人的行动,因而人 们更游觉到个性自由,梢神解放的可贵,因而大多数人都存 育隐逸情练而文人士大夫犹甚.隐逸屠社会尤返朴

归真,眷恋热土和生命的表现,中国人的隐逸思想也是渊沮 流长,根深蒂固的.古代的许由,巢父,伯夷,叔齐,角里,绮

里,等隐士一直为人称道.迫溯中国的思

想史,找们不难发现,儒,道,释三教,在许多时代是处于比

肩地位的,佛老思想是中国社会与儒教抗衡的最主要力量 .先儒后道,入则为儒,治国平天下,出则为道,释,修 身养性齐家,成为中国般文人文化的思想传统,玄学化的 名士系统,哲学化的庄禅系统,人学化的原儒系统这三种文 化系统直支配着中国的文人士大夫.老庄创立了否定功 名富贵,任凭人性自然自由发展而遗世独立的出世哲学,庄 子提出了人应该有无任何条件限制,绝对自由的边遥 游卜这种哲学源于归隐思想.就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以救国济民为己任的孔盂,也迫墓隐士的品德和生活.孔 子一生赞叹伯夷,叔齐,为偶遇的隐者而情不自禁: ?,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论语.微子〉)也向往“浴乎

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超脱生活.孟子还以穷则独普其身,达则非普天下观点发展了孔子的?邦有 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作为中 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至贤先师的孔孟,实际上给后人由入世 参政到出世退归开了通行证.先贤们的思想精髓根植于中 国文化精神的骨子里,积淀成文人士大夫的潜愈识J月 找们再来体味隐逸情结的产生恨源与存在愈义,发现 其有多层:科,封建政体的弊端,官场政P.封建札法铁序对 人性的异化和振杀导致了隐逸《庄子〃绪性a云所渭隐 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

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

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可见 归隐山林田园是文人士大夫深味仕途的A[{难与危险后的u 难趋易,明哲保身之城是为自己找寻到的灵魂遥难所,粕 神之家园和妇宿.其梢神形态是对官场政治的破离和方 绝.仁,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中采取的迁回战术这种退隐 可能是他自觅行为,也可能是被他无法控制环境通成的,但 不管怎样,艾出是牲个运动实质,也是他的2终日 的尸‘卜抽,隐逸是为了复出,是种以退为进的平段,姿终南中国古代许多隐士在避开现实之后或逸情田园,吟赏烟霞,或遁入空门,但这并不是精

神的终极解脱,而是强烈的意愿与实现愿望的力量阙如之间难以消解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

了他们走上隐居道路之后,长歌当哭,变相地渲泄长期以来郁结在胸中的苦闷。以大隐著称

的陶渊明,隐逸后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借纯“侍在不能胜”(《亿江南》),“曾染戒香消俗念, 怎又多情?(《浪淘沙》)?“予本多情人,寸心聊自持”(《拟古四十

首陡十五)。他是一个被情所累,情不能胜的多情之人,斩断凡根

谈何容易!最后还是“有发未全僧”(《忆江南》),只是把内心的痛楚

倾泻于诗词,而并不陌依宗教,弃世出家。这是在当时纷杂的世态

中,一个自幼娇生惯养,缺少刚烈之气,但聪慧过人,博学多才而隐

忍克制,按棕怒火又不甘逆来顺受,饮恨吞声的儒生,以退让避祸

的方式达到暂时心理平衡的一条途径。然而,纳兰性德没有象许由和巢父那那样割断凡尘,隐居不仕。没有削发入山,遁入空门。跳出火宅需要勇气。?曾染戒香消俗念,怎又多情?”斩断情根谈何容易!

中国古代文人洁身自好、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敢于以高标独举的人格否定外在不合理

的权威的勇气,大都来源于儒家对人格价值的注重和激励。 “三军可夺帅也,匹大不可夺志

也。??匹夫?尚且如此,对?君子?就更不用说了。俞樾在《诸子评议》中解释?君子

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②(论语.雍也)对仁德的君子, “可得也摧折,然不可非理陷

害之?。对?生?尚且如此,那维系于?生?的政治、经济等外在价值何惜之有呢?所以,

?能以爵禄使之贵,则亦能夺之而使之贱矣。若良贵,则人安得而贱之哉?”(朱熹《孟子集注》卷11)在儒家思 想意识中,人格价值甚至高于君命。《孟子〃公孙母》记载,齐王召见孟子,孟子认为自己

是有德的长者,论道德,君主应该尊重他,应该亲自到他那里去,不能凭爵位轻视有德的长

者: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二、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

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公孙母下)所以,孟子在周游列国时,为了确保自己的人格尊严,对一些因 爵位高而慢士的诸侯、卿大夫常避而不见。孔子在积极主张入世的同时,也不排斥隐逸之

道。在《论语〃子路章》中对没有自我盲目附合的人斥之为?小人?,而对特立独行的狂狷

之士却怀有敬意: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还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认

为,身逢?无道?之时,归隐田园就无可厚非了。 朴和谐的世外桃源来寄托曲折幽

深的主体情感和执着渴望的理想追求,并在理想的殊遇中得到补偿。有时,企图以醉忘忘世

(“泛世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有时用道家顺应自然的态度麻醉自己(“纵情大化

中,不喜亦不惧?)。但是,在《读山海经》中大呼“明明天上鉴,为恶不可屉。”在阳

荆柯》中热情欲颂不借牺牲生命加勇于除暴的壮士荆闻: “其人虽已没,千裁有余情。”

《拟古》的?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云行游近?张掖至幽州。”当听到关中收复C

后,便在《昭长吏》诗中习道: “九城市己一,逝将淫舟舆。” “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达

忘和冷淡。?对现实的眷恋远远超过对山水田困的向往。 总之,对中国古代许多文人来说。“隐居”这个无奈的选择,并不意味使他们失去了人生意义,而是风波险恶的世界对人性的异化,对人格价值取向的再度构建和提升,是对生命的认真和对自我的珍爱。在遁迹山林,把联守真之时,他们把执着的人生迫求,忧国忧民,自尊自爱,独立不改的人格美沉淀在对大自然的欣赏和观照中。“岁寒而不凋”的高风型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正是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意义的具体体现。许多人丘没有屈原以身砌国那样悲壮,但与那些为名利尔虞我印,嫉监妒能,屈膝颓痔,鱼肉人民之徒相比,则有风弯与蛆虫之别。千百年来,正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做骨和光明峻洁的人格,滋溉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为后人所称颂。

个人的升沉起仇实际主要皆在于时势的推移和政局的变化并不完

全为自己的意志历决定。古时世乱则院士多,正是?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的反映。隐

居、隐土这两个词,先案古籍已多见之,其中的一些解释,和后

来隐士的动止有很大的关系。《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

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清刘宝楠《正义》云:?隐居求志,

行义达道,若伊尹耕莘,而乐尧舜之道,及汤三聘而行其君臣之义,

以达其所守之道者也。春秋之末,贤人多隐,故长沮、接舆丈

人皆洁已自高,不复求其所志。夫子未贝之叹,正缘于此。然夫子

处无道之世,周游诸侯,栖栖不已,而又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隐者,即此隐居求志之谓,非如隐而果于忘世也。?这段话把孔子

的原意闽发得非常透帆可见儒家所谓?隐居。,本非?忘世?,乃是

。养志?待时;遇到能施展抱负,以治国乎天下的机会,并不排斥出

仕。也可以说这时的?养志?,正是为将来的出仕作准备。《焚辞〃七谏.沈江)I“怀计谋而不见用久岩穴

处而隐藏。?不见用即将隐藏,虽未必真的身入岩穴,却显示了不肯苟

合取容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以儒学为主体,援佛入儒,儒道互补。儒学轻自然规律

的?道?而重人为的?德?.鼓励人们修、齐、平、治,?致君尧舜?,把立德立功立言视

为不朽之伟业,以仁、义、礼、智、信的纲常去维护封建统治而求长治久安。道家?道

法自然?,主张归真返朴,要求统治者勿以德累民,主张无为而治,佛家主张?恬谈寡

欲?,认为?恬淡无为,莫尚于佛?.它所宣扬的?德?是?断恶修善?、?消除诸漏,植

众德本?(《无量寿经上》).以此而达彼岸世界之“涅”.从治世上这一点而言.三家

有别,主张各有侧重,但从心性修养上,儒家的?正心诚意?与佛家的?空明心性?、

?断恶修善?以及道家的?归根复命?、?宁静恬淡,寂寞无为?是相通的。传统文化的这

种持有现象,也就孽生了中国文人的独持人格意识——归隐意识和感伤心态。一方面,人

们企图通过从政参政方式达到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把拯救社会,勤于王事作为唯一使

命。因此?虽九死犹未悔?的屈原,?进亦忧,退亦忧?的范仲淹,成为人们的楷模.但

是另一方面,文人天生的寄生性、依赖性,又使他们没有独立的地位,只能从属于君王.

即使贵为臣相.亦不过是高等奴仆。其寒碜正如袁宏道所体会的:?遇上官则奴,侯过客

则妓,治钱谷则仓老、谕百姓则保山婆。一日之间.乍暖乍寒,乍阴乍阳。人间恶处,令

一身尝尽矣.苦哉毒哉!作为康熙亲信的纳兰恐怕也感受到了这种?恶趣?.不然何来

那么多感伤与喟叹。可见,无论达与贫,在野与在朝,都面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都有

进退维谷的尴尬处境。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清静无为,得道成仙,释氏修福来世涅粱

彼岸的三世之说.自然被文人所认同。于是文人们入则为儒,出则为佛为道.从佛道中

寻找灵魂避难所,寻找精神的家园和归宿。因此除了屈子式的?伏清白以死直?外,人

们亦另外有些选择:或是象陶潜感愤于?为五斗米折腰?体面地慷慨地拂袖而去,或是

象阮籍那样为全身远祸.佯狂醉酒,以仕为隐,或是象巢父,许由、务光、楚狂、接舆、

严子陵那样.不与统治者合作,为洁身而隐,或是象王维那样.?退朝之后,焚香

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半官半隐??但是,无论哪种避世方式,文人从政参

政的内驱力使他们并没有忘记天下。因为儒学产生之初并不排除隐逸。《论语〃季氏》: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孔子就把?隐居?与包含出仕意义的?行义?对举。

《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得更明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述而》亦记载;

?子谓颜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孔子行藏用舍成为文人士大

夫人生道路的总体设计,经过无数文人的发挥,从而构成了中国文士阶层内儒外佛道,儒

道互补的主体精神人格,其意蕴一言以蔽之:?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象传统文人的心态一样,纳兰性德一只脚站在现实的北岸,一只脚踏上佛氏之彼

岸。?厌逢人世懒升天?(汤显祖语)。既渴望积极参与又厌倦现实的蝇营狗苟;既“于闲

然而,和许多文人一样,他的归隐意识和追求自我的人格精神是在以儒学为构架,佛

道为参补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产生的。这就规定了他不可能不眷念他所属的阶级和他所处

的现实社会,儒学的事功与参与精神使他拳拳于?政治沿革兴坏。?虽然他向往空门,宅

心黄老,也一度?心灰尽?、但他却?有发?而?未全僧?、他一只脚停在懦的天国,一

只脚伸向佛的乐土,但再没有勇气向前迈步,只能极其矛盾地逗留在?薄冰?之中,小

心谨慎地全身远祸。因此,尽管他在一些作品中把自己说成是?看棋局?的看客,似乎

很gB洒轻快,但潇洒背后隐藏着无可排遗的忧郁。透过他

那些充满禅意和老庄思想的诗

词,我们看到了一个心情凄苦的纳兰,一个感伤的纳兰。参与、失意、感伤、出世、恋

世是中国文人的共同心态,纳兰作品典型地体现出这种心态。如果他真的?心灰尽?,如果他是个地道佛教徒,又何来那么多?俗念???怎又多情??读纳兰作品,我们感受到了

他的感伤精神和归隐意识。感伤是归隐意识产生的前提.而又是对归隐意识的否定,唯

其感伤,才见出他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徘徊犹豫。这种感伤与归隐的矛盾统一.正体现 了古典文学的文化个性。

佛教认为人生就是苦难。人生苦的观念有三种含义:一般苦难的苦(亦叫苦);由变易而生

的苦(亦叫坏苦);由因缘和合而生的苦(叫行苦)。人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凡此种种身心苦楚全都包括在第一苦难中;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

相对于名士来说,隐士则要理性得多。隐士在起先可能也有用世之心,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遭到挫折和失败之后,不是

走向自我放纵,而是走向自我逃遁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社会里,他们心灰意冷,?苟全性命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他们的一种共同的意愿。他们隐遁避世,其实有儒、道两家处世思想的依据在。一般说来,儒家思想是强调积极入世,富于进取精神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与.泰伯)但当现实政治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背离时,在先儒思想中则有退隐避世的一面,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与.泰伯)?帮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孔子的这种思想,到了孟子那里,得到了高度的概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因此,?兼善?与?独善?,出仕与退隐也就成了先儒处世的两个方面,道家的处世思想中更是强调清静无为,高尚其志,主张和光同尘,退隐避世。隐士们隐遁退避,既有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多的可能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有些人原先是出仕的,在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不到实现,在现实社会中遭受挫折之后才退隐的,这些人可能受儒家独善与兼善的处世思想影响多些,而很多士人根本就没有出仕过,这些人中道家思想的影响可能更多些。当然也有的可能纯粹出于天性淡泊,因为在儒家和道家思想产生以前就存在隐士。

随着生命而发生的种种问题,随着因缘和合而形成的生命的新陈代谢,人的苦难真是出不穷、复杂万分。纳兰性德多病孱弱的身躯,敏感脆弱的神经承受着人生的苦难。就在他苦不堪言茫然四顾的时候,佛教的哲学思想俏俏走进他的心灵。曾经热心于儒家的纳兰性镕,思想意趣也开始向佛教转移。他为自己取号楞伽山人。楞伽是佛教的主要经典,是菩提达摩以此为?印心?的依据;是佛教唯识宗和早期禅宗的思想基础。纳兰性德以此为号,不难看出他对佛教思想的热爱和深情。同时,他还为自己的词集命名《饮水词》,饮水一词来源于佛教道明禅

纳兰性德一生追求心灵意志的自由抒张,羡慕闲云野鹤般的恬静生活。然而他身为康熙

侍卫经常入值官禁,经常扈从皇帝左右南巡北狩。他视这种人人羡慕的花迎剑佩、柳拂旌旗的

荣耀为雕花精巧的黄金笼,把他自己比做没办法到春风中自由歌唱、不能够高翔云天远征万里

的金笼里的苦黄莺。一种压抑、苦闷和对能自由安居自由选择环境的燕子的羡慕和自己那所求

不得之若都深刻地体现在这一首《咏笼莺》之中了。又如:?厄酒洒荒郊,缟衣泣少妇,金屏方宛

转转,一 夕向长幕。狐兔呼凄飙。 啸宿雾。”(《杂诗》)纳兰性德与前妻卢氏是一对年少夫妻,感

无情的命运给剥夺了。留下轻轻年纪的纳兰性德来承受这一残酷的打击。零落鸳鸯、自成追忆。

这一首杂诗就是他苦苦思念爱妻的悼亡绝唱。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忘

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阮郎归》)纳

兰性德是多情善感之人。他渴望友谊渴望爱情渴望与相亲相爱的人长相厮守永不离分。然而

现实是严酷的,有情人总是分离总是相思,总不能成为眷属。他只能仰天长叹,只能苦苦相思,

只能指问青天,到底为谁缔造幸福,然而没有回答。他饱尝爱情的甜蜜也饱尝分离的苦痛,并且

这种爱之甘甜和别离的苦痛难解难分,爱之愈深离之愈苦,在这一点上,具有诗人秉赋的纳兰

性德比一股人体验得更为深切。又厚又重的苦难沉积在他的心底;空虚、仿捏、苦闷迷恫的情绪

弥漫于他的心底。?愁似湘江日夜潮?是词人纳兰性德独具的心理机制。 他幼年师

从丁腹松,就曾涉猎佛、道两家著作。步入社会后,在现实生活中所

从事的武装侍从职务非其所愿,理想无法实现,又遭到来自上司和

同事的嘲笑、讥讽和谗毁。再加上爱妻早死,恋人离分等生活的折

磨,使他的生活长期笼窜在愁云惨雾之中,情绪也日渐消沉,自我

感伤的意绪愈来愈浓重地笼罩了他的心头,不能不回首前尘,重温

旧闻,产生对尘间世俗的厌倦.对人生和世界的虚无观和幻灭感。

著名的《金缕曲〃赠梁汾》中所说的?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

慧1莫更著、浮名相累?仕宦何妨如断棱,只那将、声影供群吠。天

欲问,且休矣?。就是这种无可奈何心境的最初表露,但在他头脑中

的避世思想,是与儒家传统思想相通而并不抵触的。 纳兰性德向往道家的清静无为,反朴归真,就和儒家的“穷则

独善其身?井非水火不相容a至于清初的佛教,则是早已被儒化了

的,特别是其中的掸宗,简直可以说是佛教的宗旨和儒家的原则调

和的产物,以程朱为代表的理学,又是儒学受到掸宗影响后的产

物。可见儒、佛、道三教的宗旨虽有不同,但并不是有我无你,是可

以和平共存于一个人的思想之中的。这就造成中国文人在知识上、

心理上?杂?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儒佛相济,在另外的条件下又儒

道互补,发展到清初,简直没有纯正的儒家知识分子;尊奉佛、道的

文人信徒,也没有不受儒家思想儒染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思

想感情的多层侧面,了解到他们复杂盘错,充满矛盾的心理状态。

纳兰性德也是这样,在他的作品中确有外道内儒或外彬内儒

的篇

章,构成其思想的复杂性,不对他的作为和作品进行总体性的审视,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透过佛道的词句和表面现象来看,

我们再将和纳兰性镕同样有山泽之思,脱身轩冕却不为江湖隐

沦的元朝儒士鲜于枢的?吏隐?生活与纳兰性镕在《茅斋》诗中表现

出来的生活情趣加以对照,更可以看出他的生活追求。鲜于枢是:

脱身轩星场,筑屋西湖滨,开轩弄玉琴,临池书练裙。 雷文柴周鼎,鹿呜娱嘉宾。图书左右列,花竹自清新。赋 诗凌鲍谢,往往绝埃尘。 纳兰性德是:

。闲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 吟。吟罢有余造,散瞩复披襟。时开玉杯卷(董仲舒《春秋 繁露》一4的篇名),或弹珠柱琴。柏树吐新花,枝头语鸣食。花发烧冶色,禽呜多妓肯。 —《茅斋》

这种生活是儒生昼思梦想,巴望不辕的,未必都出于佛、

道思

想。况丛纳兰性德向往的?隐居?,并个;是从此不问政事。他劝严绳

孙?凭君莫作烟波梦,曾是烟波梦旱朝?(《西苑杂咏和茹友韵》),要

求严绳孙不要作张大和式的?烟波钓徒?,归隐江湖,过闲散生活的

梦想;而要和范仲庭一样,?处汀湖之远,则忧其君?,作积极为国

家、民族尽心献身的准备。这种?隐居?,显然是儒家的避祸全身,而

不是佛、道的隐沦江湖,C/如古井之水。

其实,纳兰性德之所以烦恼苦闷,内心世界翻腾不停难以平 静,即由于他的际遇与自己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儒家的基本思想观

念和道德准则相违。受儒家思想教育并真诚接受其政治思想、道德

观念和处世哲学的人。都有以道自任的强烈意识,认为投到孔孟门

下,读f儒家经书,就对君主、国家、社会以至人类有了责

任,奉行

的是孔孟?立志于道?(《论语·里仁》)、“任重而道远”(《论语·泰

伯》)、“天下无道,以身殉道”、“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

上》)的信条。自认为对“道”的实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满怀着关切

国家安危、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社会责任感,而又英族无用武之

地的人,才会有这种苦闷与烦恼。纳兰性德曾感慨地说:?马齿加长

矣J杆碌碌乾坤,问女何事?浮名总如水,拼尊前杯酒,一生长醉。

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且随缘,去住无心,冷眼花亭鹤映”

(《瑞鹤仙》)。对朝廷忠心耿耿又文武双全,却得不到重用,时光的

流逝使他焦急,年龄增长而建功立业的愿望难以实现,思想冲突和

心绪烦乱却又无可奈何。?浮名总如水?,含有多少酸辛?“且随缘,

去住无心?,又有几多悲凉?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难以深切

领会的。

与其说他想引退而遁入空门,毋宁说是出于受挫后对现状不满的

愤激和张俏。

和涉猎道教相比,纳兰性德涉猎佛学更多一些。他之所以涉猎

佛学,是因为他从现实生活的遭遇中发现,个人的力量无法使不合

理的现实变为合理,却又寻找不到解决的力娃。儒家?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达则兼济.穷则独善?,尽量使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调和

的思想,无法解脱他内心的苦恼。而道家悲观颓然、个人不作努力

而躲进道逼世界的旷达超脱,又与他的宏伟抱负差距太远,无法消

减他身不由己,身心矛盾的困厄带来的烦闷,求得内心的平衡。佛

教则把世界推向空无,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人生充满痛苦,特

别是《楞伽经》宣说世界万物为心所造,认识的对象不在外

界而在

办(/的主张,可以使他暂时求得精神的安慰和取得心理的平衡,既

然找不到人间下幸的真正原因和可行之路,就只好承认世界的?空

无?印泥灭是非爱憎,把希望寄托在沸教的?寂(熄)灭”一切烦恼,求得来生好运上。这就是他?佛说楞伽好,年来自署名,几曾忘凤

慧,早已悟他生?’?白号楞伽I15人的缘由。

”单看这些词句

的字面,简直可以认为他是个皮诚的佛教徒.但仔细体昧,就会发

现词中流露出的是浓重的无可余何的悲哀情思,而这种无可奈何

和悲哀,正说明他还没有?参透?一切和?彻悟?。?参透?一切和?彻

悟?的人,即抛却了人间的爱憎、喜怒、休戚之感,也抿灭了是非、得

失、荣辱之念,心灵上也就不会再有无可奈何和悲哀了。只有世俗

之人的思想复杂.才会有悲哀和欣喜,踌躇满志和无可奈何。纳兰

性德写出这样的同,只表明他对功名利禄采取了淡然的态度,并不

能说明他已经把人生世家看得很透,从而抛却儒家世界观,恬奉了

佛教。人的思想是干头万绪、纷繁危错的,但大致摆脱不出?贫者欲

富,富者欲贵,贵者欲不死叫的世态人情。纳兰性德是出于对尔虞

我诈的官场的不满和自己仕宙环境险恶的烦恼,对如同?槐安国?

里的荣华富贵极其厌倦憎恶仅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才将人世功业

视为过眼云烟,转而从佛教出世思想中寻找解脱,寄希望于来世

的,即?身后缘,恐结他生里?(《余缕曲·赠梁汾》)。但他说想“投

壁?<弃官)后“乘风归去”,到人境外去过布袜青衫的生活,只是内

心忧愤难抑时的忘情渲泄,是他寻求心理平衡和思想寄托的一种

方法,并不是真的要削发入山,遁入空门。他认为佛子生活?白日空

山,夜深清明,算来别是凄凉?1R已是不愿意去过“僧饭黄昏,松门

凉月拂衣裳?(《望海潮》)的清苦生活的。因此这种渲泄所取得的也只不过是心灵一时的满足和短暂的平静,并不能使他内心忧愤的

波澜真正持续的宁帖平静下来。 ”

“绣幡风定昼情倍,证取莲花不染心。佛法自来空色相,当年何

事苦吞针?(《龙泉寺书经岩叔扇》)。这是纳兰性德劝解信佛朋友的

诗句,对佛教徒苦其身心,自我折磨以求解脱的行为予以否定。佛

教各种戒律都有禁止饮酒的内容,他却自称?高阳徒?(能饮者厕食

其),一有机会就和朋友们畅饮不辕。怀有这种思想情趣的入,是不

可能写信佛教的。他在厌憎仕宦生活,希望离开险地,从而转向远

离尘世的佛教出世思想寻求解脱的同时,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对人

类炽热的爱,驱使他不能割断凡根,离开入宣和热土,尤其不能割

弃毁伤父母所给的身体肤发和情爱,始终没有忘怀?我亦忧时人,

志欲吞鲸织?(《长安行·赠叶韧寇庶子》)的抱负,乙里总是惦记着

?吁噬献纳者,淮上流民国?(《拟古四十首》之二十七),“百感都随

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忘不了?杏花天、红牙曲?,?尘土梦,蕉

中鹿?(《满江红》)。

侍卫的职责就是宿卫站岗和执事当差,简单乏味、循环反复,影响了他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这对于不愿默默无闻、枉活一世而又抱负宏远、清高白许的纳兰来说,极易从心理上产生压抑感甚至屈辱感。他给挚友张纯修写信说,自己?鄙性爱闲,近苦鹿鹿。东华软红尘,只应埋没慧男子锦心秀肠。仆本疏庸,那能堪此?。他甚至悲愤地高呼:?有酒唯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他也无可奈何地感叹:?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臵之而已?(《金缕曲·赠梁汾》),表露出无

[8]

[7]

法施展才华和实现理想的悲哀与痛苦。纳兰性德的朋友严绳孙记载有一次和纳兰相聚的情景:?坐无余人,相与叙平生聚散,究人事之始终,语有所及,怆然伤怀……?纳兰性德内心的矛盾以及人生理想不能得以实现的郁闷和愁苦由此可略见一斑。

就纳兰性德的个性气质来说,他虽然有着敏感柔弱的一面,但也并非天生的忧郁悲悯,这从他的自我评价及朋友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得出。他自己说?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安得从君去,心同流水清。??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九)

[13]

[12]

[9]

与纳兰有着忘年之交的顾贞观评价纳兰?其于世

味也甚淡,其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其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14]

这才是纳兰性德最本真

的一面。可悲的是,这位天分极高的承平少年,虽淡泊名利,却生于一个炙手可热的富贵之家,性本高洁却臵身于翩翩浊世,纯任性灵但却受到了封建制度上层贵族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的个性与所处现实环境的巨大矛盾。

二是个性与现实的矛盾。在纳兰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愁似湘江日夜潮?的情绪,他内心的煎熬,体现在他的词作中,处处言愁。他自己有一首《拟古》诗写道?予生未三

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

[10]

此外,象

?倚栏无绪不能愁??唱罢秋坟愁未歇??是一般心事,两样愁情。??一种烟波各自愁?之类的词句在纳兰词中俯拾皆是。有人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四十八首词里,用?愁?字共九十次,?泪?字六十五次,?恨?字三十九次,其余?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触目皆是。

[11]

所以,后人在评价纳兰词时,多用?哀感顽艳?

来评价其的风格。然而,就纳兰性德的个性气质来说,他虽然有着敏感柔弱的一面,但也并非天生的忧郁悲悯,这从他的自我评价及朋友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得出。他自己说 ?仆亦本狂士,富贵鸿毛轻……安得从君去,心同流水清。?

[12]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拟古四十首》之三十九)与纳兰有着忘年之交的顾贞观评价纳兰?其于世味也甚淡,其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其于道义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14]

[13]

这才是纳兰性德最本真的一面。可悲的是,这位天分极高的承平少年,虽淡泊名利,却生于一个炙手可热的富贵之家,性本高洁却臵身于翩翩浊世,纯任性灵但却受到了封建制度上层贵族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的个性与所处现实环境的巨大矛盾。

三是身世与现实的矛盾。据史载,纳兰先世为扈伦四国

之一的叶赫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在辽东大地建立王业,叶赫氏是爱新觉罗氏最强悍的对手,曾多次联合其他部族进攻努尔哈赤,即便是几乎每次必败也毫不屈服,对努尔哈赤的态度极为桀骜不驯。努尔哈赤将叶赫氏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曾先后多次大举入侵叶赫氏,时间分别在万历三十二年春正月和万历四十年八月,?满洲主侵叶赫,围其东西二城,东城溃,金台什被执,不屈,死。布杨古以西城降,叶赫国亡?之后,努尔哈赤为消融两族矛盾,又采取?和亲?政策,纳金台什之妹为妻,生清太宗皇太极。纳兰性德即为金台什的曾孙。从此,叶赫氏与爱新觉罗氏之间有了一种亦仇亦亲的十分复杂微妙的关系。康熙把纳兰留在身边充当侍卫,与其说是重用,还不如说是对叶赫后人的监护和牵制。这一点,生性敏感聪慧的纳兰不会体察不到。他?性周防,不与外庭一事。?

[16]

[15]

?惴惴有临履之忧。?应该说,与其

[17]

身世和处境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情绪,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有流露?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复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满庭芳》)

[18]

,词中提到的混同江,

就是叶赫部曾经经营的地盘,?蛮触?一词,出自《庄子 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来,人们常以它比喻同室操戈,自相鱼肉。纳兰性德在词里使用这样的典故,其用意

不难猜度 。祖先们的遭遇,无疑在纳兰性德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

四是政治环境险恶的隐忧。纳兰性德身为侍卫,臵身于官场上层,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尔虞我诈和贪婪腐朽十分了解,封建肌体斑斑驳驳的溃疡面,纳兰性德看得十分清楚,面对不合理的现实,他不能不忧心忡忡,愤愤不平。?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忆王孙》)屈原放逐,乃作《离骚》,纳兰性德从《离骚》里得到共鸣,说明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对黑暗现实悲观失望,也说明了他的苦恼是政治上的苦恼。纳兰性德的父亲身居高位,既给纳兰本人及其家族带来不少的好处,但同时也给纳兰增添了很多烦恼。在封建专制政体统治下,皇帝视臣子为棋盘上任意取舍的棋子,群臣之间为私利而借皇帝之手除掉政敌的事例层出不穷。纳兰性德也深知其父的处境险象环生。在他当侍卫期间,索额图升任领侍卫内大臣,为纳兰性德的上司。而索额图与其父命明珠是政治上的对头,纳兰性德聪颖而敏感,在索额图兄弟及其党羽手下作事,使他感到有—种莫名的恐惧和不祥的预兆,觉得他们的眼睛时时盯着自己,他的一言行都在他们的监督之下,整日如芒在背,痛苦难耐。耿直方正的性格又使他缺乏应变能力,只有谨小慎微,言必三思,行必三省,如

[20]

[19]

临深渊,如履薄冰,时时小心,处处提防,?四顾何茫茫,凝思失昏晓?的情形正是他所处环境充满着敌意和险象环生所造成的。

五是鄙薄仕宦与保家亢宗的矛盾。平庸的侍卫生活与理想相去甚远,而所处环境又充满了讥谗和危机,加之羁旅天涯,亲人分离的凄苦,种种重压和折磨,长期在他的心头笼罩,冷却了纳兰性德的仕宦之心。虽然他的职位连连提升,皇帝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干,可他就是闷闷不乐,御座近在咫尺,但理想却远在天涯,他不甘于让生命消磨在尊荣而又庸碌的位臵上。他曾经把自己比作雪花,因为雪花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从中可见他鄙薄繁华,格调孤高的性格,也可窥见纳兰性德的灵魂,他是翩翩俗世公子,臵身于名利的樊篱之中,超然脱俗。然而,纳兰性德虽然鄙视富贵荣华,实际上又不可能摆脱红尘。生长在?乌衣门第?的他,又不得不迫使自己去适应这种生活。儒家思想给了他太深的影响,在他的脑中,不可避免地充满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观念。他厌恶自己的差事,却又不得不忠于职守,悠悠十载的仕宦生涯,他?从久不懈?,?其在上前,进返曲折有常度,性耐劳苦,严寒执热,直庐顿次,不敢乞休沐自逸。?

[22]

[21]

他对父亲的结党营私、贪污腐化十分

反感,但他又是一个孝子,徐乾学和韩菼都说他?性至孝?,

?其志尤在于守家不辱,保家亢宗。?

三、矛盾人格的成因探析

探寻纳兰性德的心路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精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悖论,他的灵魂承载着双重的压力,循规蹈矩的理性和诗人本真的天性不断地抗争,他在这种抗争中周旋着、搏斗着,被分裂、被撕扯,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矛盾分裂人格。这种矛盾分裂人格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现实的桎梏和重压。作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有志青年,殿试告捷后,既没有被派到军中去建功立业,也没有让他担任与其才能相称的文职官员,而是被安插到皇帝身边充当一名侍卫,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哀可想而知。纳兰性德曾感慨地说:?马齿加长矣,枉碌碌乾坤,问女何事。浮名总如水。拼尊前杯酒,一生长醉。残阳影里,问归鸿、归来也未。又随缘、去住无心,冷眼华亭鹤唳。”

[24]

[23]

。对朝

廷忠心耿耿,却得不到重用,时光的流逝使他焦急,年龄增长而建功立业的愿望难以实现,思想冲突和心绪烦乱却又无可奈何。?浮名总如水?,含有多少酸辛?“且随缘,去住无心?,又有几多悲凉?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难以深切领会的。当上了侍卫后,纳兰还几乎年年都扈驾巡游,有时甚至

心,因苦惆怅、憔悴、凄凉……。?长漂泊,多愁多病心情恶。心情恶、模糊一片、强分哀乐。似

将欢笑强离索。镜中无奈颜非昨。颜非昨,才华尚浅,因何福薄。?这首《亿秦娥》就是词人悲苦

心情的高度概括。至于求不得苦,爱别离苦,生老病死苦……种种人生苦难的深切体验都通过

他的心他的声孕含在他的所有的诗所有的词所有的文章之中了。如:?何处金衣客,栖栖翠暮

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咏笼 莺》)。

入类要存在就面对着一个苦与乐生与死的根本问题。佛教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

究竟人生的真谛。这里只谈谈苦与乐。佛陀说过.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能见到苦的生起,也

必能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能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其实息苦之道并非叫入剃光头发、穿上袈裟

走进寺庙去守青灯黄卷。那实在只是一种形式。人生苦的生起和苦的止息并非依赖外力.全

由自己内心。苦从心生,亦由心主宰。苦因为贪爱而生,苦因为般若而灭。自觉根断自心的贪

爱,自觉地突破自心的障碍而获得一种心的自由便有了般若,于是苦也就止息了。佛教主张熄

灭自心的贪、嗔、痴是唯一的息苦之道。主张坚忍、睿智,正视人生苦难又自觉地断除人生苦难,

最后能达到欢心鼓舞、诸根怡悦、无所忧怖、宁静平和地去享受精神的快乐。纳兰性德的苦就是

来自于他内心的不能战胜的痴情和不能自断的渴爱。他的情太浓他的苦太重,他终于体验了人

生的苦难而没有熬过这巨大的苦难就逝去了。假如命运再结他一些时日,纳兰性德得其佛之真

理,自断心苦,自断心苦,树立人之正觉正念,定会抛弃人生之苦果而修成正果的。

纳兰性德对人生的看法是深受佛教和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的,是消极避世的。他在《金

缕曲〃慰西溟》中说: “何事添哽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

几人称屈,须知道福因才折。?表现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个人又无能为力的感

慨。他认为人生无常,哀愁多,欢乐少: “吾生未三十,忧愁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

已断。? (《拟古诗四十首》)他又认为人间世事都是“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

断褐残碑。?是?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满庭芳》)他也深深感慨于“霸业

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邱。? (《南乡子》)既然

把人生看得如此谈泊消极,认为?碌碌乾坤?, “浮名总如水” (《瑞鹤仙》),因此他对个

人处境深感苦闷,想要解脱: “生事多苦辛,何如日闲闲。” (《拟古诗四十首》) “长安罗

冠盖,浮名良可哀。不如巢居子,遁世从蒿莱。? (同上)他把逃离尘世,抛却浮名,过隐

逸生活,当成最大的愿望。他幻想能象海鸥那样无事逍遥, “闲飞闲宿”,他要“翻覆手、

看棋局,且耽闲捞酒,消他薄福。?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他又说“贵贱本自我、荣辱

随飞鸿。? (《拟古诗四十首》)对富贵浮名早已全然臵之度外了。

在古人当中.他找到了陶潜和李白,认为这二人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与自己是相近

的,因此愿以他们为榜样: “天地忽如寄,人生多苦辛。

何如但饮酒,邈然怀古人。南山有

闲田。不治委荆榛。今年适种豆,枝叶何莘莘。豆实既可采,豆秸亦可薪。? [《拟古诗四十

首》)“结庐倚深谷,花落长闭关。日出众鸟去,良久孤云还。” (同上)这些诗句都是明显向

陶潜学习的。而?白日但静坐,坐对门前山?.(上同) “请君勿复言,此道弃如遗。闻道西

山有瑶草.何不同君一采之。? (《长安行赠叶纫庵庶子》)又很象是李白的诗句了。

在纳兰的作品中,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的也不少,这与他对人生的消极看法也是紧紧

相连的。如他说: “平生紫霞心,翻然向凌烟。双吹凤笙歇,宛转辞群仙。” (《拟古诗四十

邰)想做弄玉和箫史,骑鹤成仙,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而“心如秋潭水。夕阳照已空”

和?静中生虚白,念虑自然寡。忽悟形与器,万物尽虚假。因之叹尘世,我心聊以写。?(同

上)又反映了明显的四大皆空的佛家思想。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 似曾相识只孤儆,情在不能醒。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这首词是写他在扈驾途中,住宿在寺庙里,面对现实,

产生的感慨:对尘世的一切,本

来已是心灰意冷,是在不如意的生离死别中度日的,应该出家为僧,摆脱烦恼;但他却不能

做到,而是?有发未全僧?。可是又觉得佛法与自己深为有缘,对佛前的?孤儆? (灯)也

感到似曾相识;最后慨叹自己终于还是为浮名和尘世所缚,不能皈依空门,因为是?情在不

能醒。?表示了感慨,也写出了矛盾的心情。 纳兰自号“楞伽山人”。? (《辞海》)这是佛 家认识世界一切的本源。纳兰自号?楞伽山人?,证明他的处世态度与佛家说教是颇为合拍的。

关于纳兰的消极避世思想,在他写给顾贞观的一封信中表白得尤为明确。这封信是他三

十岁时(康熙二十三年)扈驾南巡,十月分抵达无锡时写的;写这封信时距他逝世只有大半

年的时间了。信中前半部表述了对江南秀丽山水的喜爱,末段便表示了决意终老田园的愿

望: ‘倘异日者,脱屣宦途,拂衣委巷,渔庄蟹舍,足我生涯。药臼茶档,销兹岁月。皋桥

作客,石屋称农。恒抱影子林泉,遂忘情于轩冕。是吾愿也,然而不敢必也。悠悠此心,惟

子知之,故为子言之。?这一段话,也是他消极避世思想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f6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