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学院思政评估观测点自评报告(整理)

更新时间:2023-11-19 06:51: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绥化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

观测点自评报告

1.组织领导 1.1工作定位与思路

绥化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校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品德优良,具有较好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坚持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加强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并就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具体分解。加强课堂德育教育,深化以“三论式”教学法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伦理学(尤其是应用型专业伦理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划定了劳动养成教育、军事训练和理论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学分结构和课程体系,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要求得到具体落实。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实效模式的构建,先后出台了《导师进宿舍全员育人工作实施意见》、《大学生实践教育纲要》等多个单独文件。全校党员干部和教师先后有1170余人次深入到学生寝室中担任导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思想引导、学习督导、就业辅导,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逐步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入学教育-实践教育-劳动养成教育-专业伦理教育-就业创业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等分年级、分层次,有针对、有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育紧密配合、互为补充的全过程育人格局。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联动配合,每年都由院系组织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参加家长会,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及时将学生学业成绩、道德表现、心理状况等情况向家长反馈,对一些家庭存在特殊情况或学习心理等波动较大的学生进行实地家访;另外,聘请绥化市关工委和下辖县市区关工委离退休的老同志担任我校校外兼职辅导员,通过在当地社会实践的过程或将老同志请进校园做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开展的帮助老同志写回忆录活动,让学生从老同志

1

的人生轨迹重温过程中,受到教育,很好地实现了全方位育人。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认真总结,对一些切实可行的“三全育人”活动进行了整合和规范,印发了《绥化学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施意见》,将在未来的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2领导体制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保证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学校大力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建设,建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顾建高和校长庄严为组长、其他学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研判和规划。

明确了由学校党委副书记董广芝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直接领导党委宣传统战部、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职能部门,明确了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责,做到了分工协作、配合紧密。

多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体系建设,在学校领导中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和工作分工,明确了具体职能部门的职责和使命,大力推进二级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建设,在院(系)设立了专门负责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协助党总支书记具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院(系)建立健全了团总支、学生党支部等组织架构,另外,进一步规范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及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育人职责、细化育人分工,做到了工作有的放矢。

1.3工作体制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尤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印发以来,将上级文件精神与学校实际紧密结合,制定了《绥化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绥化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意见》等多个落实文件,实现了指导思想清晰、执行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具体,保障了工作有序、科学推进。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党委和行政每年都专门召开会

2

议听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工作汇报或专题研究有关工作,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问题,学校党委书记顾建高、校长庄严等主要领导同志经常参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工作会议,做出具体指示,尤其是2007年以来,顾书记、庄校长牵头在全校范围内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模式创新探索,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每年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工作纳入整体规划,进行系统总结,尤其将育人能力和水平纳入了对干部、教师的考核之中,更加推动了全员育人工作、强化了育人使命。学校领导每年坚持深入到课堂听课制度,班子成员每年都要深入学生班级至少听课5课时,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等与教师进行沟通、向学生征求意见,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例会制度,每年初召开学生工作联席会议,专题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年任务,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就业中心、财务处、人事处、纪监审、资产处、保卫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图书馆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教师共同出席会议,年初就实现工作的协调、共通,保障了全年工作的顺畅开展、重点工作的实效推进。每月定期召开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或学习交流会议。几年来开展了学习“山哥”、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辅导员主题班会展示等多次交流活动,坚持外出培训、学习辅导员学成后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了全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共同提高。另外,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建立专门的通信员制度,专人负责收发上级工作文件,及时传达、转送,做到了保障工作实效、保证工作质量,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上实现了反馈及时、信息畅达、落实到位。

2.队伍建设

2.1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队伍

2-1-1对学校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组织、协调、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明确要求。

2-1-2对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深入学生、定期指导工作等有明确要求。 2-1-3每年学校对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履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职责有考核。

3

2-1-4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每年至少参加2次专门的培训、学习、实践活动、学生活动等。

2-1-5对党政干部及共青团干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党课团课等教学有具体管理措施。

2.2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队伍。2008年以来,我校辅导员队伍不断增强(详见表1),现有专职辅导员37人,生师比282:1,本着梯队建设、逐年配齐的原则,选聘了21名新毕业硕士研究生或优秀的本校本科生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每年新招聘2-4人1,计划在2015年前配齐专职辅导员人数,每年至少新聘3名专职辅导员,落实200:1政策要求。

表1:绥化学院2008-2013年辅导员队伍人员情况

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5 9339 374:1 28 9635 344:1 30 10140 338:1 34 10470 308:1 37 10450 282:1 辅导员数 20 在校生数 9397 生师比 470:1 2.合理规划专职辅导员队伍。为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学校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制度。2008年以来,6名专职辅导员通过干部交流转入机关或教学单位从事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或专业教师教学工作,其中,我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维稳办副主任等重要中层干部等均是2008年以来我校从专职辅导员中提拔干部。2010年以来,在内部采取了工作交流机制,对13名专职辅导员工作岗位进行了交流调整,从而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合理流动,另有7名专职辅导员提升为副处级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2,另外明确辅导员按照教学岗和管理岗“双肩挑”管理,教学系列单独设置,职称系数单独划分,工资待遇“就高不就低”,在落实教育部24号令基础上,明确院(系)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竞职必须有至少三年一线专职辅导员工作经历,专职辅导员享受全额工作津贴,同时对承担的就业指导课、军事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享受超课时工作量补贴,从而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岗位吸引力。3

12

近些年学校选留辅导员情况; 近三年学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情况; 3

辅导员在评定职级、职称方面有何政策?执行效果如何?

4

3.加强专职辅导员的培训培养。学校制定了辅导员学习培训十年规划,对辅导员队伍优化、培训、培养等进行了明确规划,对辅导员年龄结构、学历、职级、职称、男女比例等进行了合理规划。尤其是对原有辅导员女性偏多的现实,学校从2012年开始将拟招聘的专职辅导员的性别转为以男性为主,经过两年的调整,一批能力和责任心都较强的男性辅导员充实到了队伍中来,现在辅导员的性别比例趋于合理。重视辅导员学历层次的提升,出台了辅导员攻读硕士学位的实施方案,制定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

表2-1:绥化学院2008年以来专职辅导员外部流动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1 2 3 4 5 6 7 原专职辅导员岗位 现任职岗位情况及任职时间 现岗位 任职时间 党委(校长)办公2008年 室副主任 学工部(处)资助2009年 (贷款)科长 学工部副部长、团2010年 委书记 学工部(处)公寓2010年 管理科长 党委(校长)办公2011年 室文秘科长 党委组织部部长 维稳办副主任 2012年 2012年 卢百胜 社科系辅导员 隋建华 地理与旅游系辅导员 关江宏 经济管理系辅导员 雷霆 杨贺 唐玉蛟 体育系辅导员 音乐系辅导员 外语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 数信学院党总支学生工孙伟洵 作专职副书记 表2-2:绥化学院2008年以来专职辅导员转任专业教师情况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姓名 胡雪 张磊 原专职辅导员岗位 外语学院辅导员 环境学院辅导员 现任职岗位情况及任职时间 现岗位 任职时间 学前教育教师 地理专业教师 电气专业教师 体育教育教师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2013年 孙宇轩 电气学院辅导员 张立波 体育系辅导员 表2-3:绥化学院2008年以来专职辅导员内部交流情况统计表

序号 姓名 1

原专职辅导员岗位 文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 崔建民 现任职岗位情况及任职时间 现专职辅导员岗位 任职时间 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2013年 书记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侯国峰 数学系辅导员 夏艳霞 文学院辅导员 文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 经管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0年 2011年 2011年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丁晓燕 地理与旅游系辅导员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 刘姬冰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 地理与旅游系辅导员 李明坤 数信学院辅导员 李重阳 经管学院辅导员 管淑波 基础学院辅导员 郑德志 体育系辅导员 王子鸣 文学院辅导员 食品学院辅导员 电气学院辅导员 经管学院辅导员 信息学院辅导员 信息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专职副书记 电气学院党总支学生刘冰南 数信学院辅导员 工作专职副书记 食品学院党总支学生马梁 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 工作专职副书记 姚娇娜 食品学院辅导员 李洋 外语学院辅导员 基础学院辅导员 基础学院辅导员 3.科学实施专职辅导员考核。学校明确专职辅导员为校、系二级管理,制定了《绥化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绥化学院辅导员工作考核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和专职辅导员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4项、省“十二五”规划项目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15项,获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主编或副主编著作13部、公开发表各级各类学术论文34篇。落实科研资金匹配政策,实现了1:1资助;推动科研工作量奖励,在项目经费资助的基础上,对项目组结题和发表著作或论文等单独予以奖励,科研工作量奖励金额高于项目资助经费和匹配经费的总金额。

2.3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

学校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目前,我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29人,师生比约为1:361。按

6

照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新任教师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的要求,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上岗前均按时参加省级岗前培训,并通过培训考试,获得岗前培训证书或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绝大多数教师参加过省教育厅、省委党校、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

积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创造条件。学校每学年安排7人参加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并赴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江西庐山、山东大学、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委党校、力诺瑞特科技园、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学校将思政部教师纳入到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非常重视对教师优秀行为和成绩的表彰。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仅2012年和2013年两年,思政部就有13个团体或个人获得校级以上荣誉表彰。

学校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相继出台了《教职工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暂行管理条例》、《关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人员严格执行报考审批程序的通知》、《关于在职教职工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补充规定》、《绥化学院教职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补充规定》等多个文件。学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提供学费和交通补助,并鼓励在学习期间回学校上课,把所学的知识贡献于学校。

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同等条件下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斜,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岗位所占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截止到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级职称教师为1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5%。根据《绥化学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规范条例》,学校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学校明确了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科学合理的评定依据和标准,将教师获得的教学成果类奖项、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被有关部门采纳并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调研报告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的重要依据,这一措施有效地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理论课 3.1组织管理

3-1-1学校的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测中心以及其他部门是否有专项督查,写上

7

内容

根据《关于部分机构调整的决定》(绥院发[2007]33号)的精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于2007年9月18与政法与经济管理系分离办公,成为我校十四个院系级教学单位之一。至2009年1月正式作为直属学校领导的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并对思政部全体教师进行统一管理。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现有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一人和副主任一人,主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全面工作。

刘晓霞,女,1973年10月生。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2002年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现任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现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间主编、参编教材5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立项6项,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等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论诚信的社会伦理价值》、《大学生协作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等10余篇。曾多次荣获绥化市、绥化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省级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省志愿服务金奖等荣誉称号。

杨巍,男,1976年5月生。2007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讲师,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主任。现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研究方向为邓小平理论。工作期间主编、参编教材2部,主持地厅级立项5项,校级立项4项,多次获得省和市科学进步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所需的办公经费、教学经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和校内津贴比照专业院系全部由学校统一发放,保证满足独立教学、办公的需要。思政部现有办公用房6个,会议课件室1个、资料室1个。在学校的支持下配备台式计算机15台,以及与之配套的打印机和信息存储设备等,能够较好满足教学与办公需要,并对思想政治课理论教研部进行一定的倾斜投入。思政部近年来购买声像资料20余套,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阅兵》、《邓小平》等等影像资料。购买200多本图书资料,主要期刊20余种、共计400百多本。为

8

教师进行知识补充提供资料,为教师进行课件制作提供素材,为教师充实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保障体系,学校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项目,纳入学校预算并保证实施,主要用于每年教师的学术交流、考察和指导社会实践等专项经费,金额超过20万元。包括教师集体外出调研和学习交流考察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

3.2教学管理

为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有效控制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建立、健全各类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文件级别 学 校 思 政 部 教学管理文件名称 1.绥化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 2. 绥化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评估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 3.绥化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 4. 绥化学院教学单位实践教学工作评估方案 5. 绥化学院“教学管理年”活动方案 6. 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学管理制度 2.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考核办法 3.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课堂教学责任制暂行规定 4.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集体备课制度 5.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听课制度 6.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进课堂行为规范 7.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关于教师请假、串课的规定 8.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暂行办法 教学档案包括讲义、教学周历、教学任务书、点名册、听课记录。每学期按规定进行清点、收档,确保教学档案齐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涵盖教学活动的整个运行过程,同时对思政部的进一步发展提前做出规划,做到当前工作与未来发展的有机结合。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下发后,学校党委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确定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于2005年秋季开始在全校三个年级同时开出。教育部“05方案”公布以后,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从“98方案”向“05方案”的过渡工作,并在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最后完成了这一过渡。

9

自2006年以来,学校制定的总体教学计划当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完全按照教育部“05方案”规定的课程设置和学分编制落实。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本 科 课 程 名 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科 形势与政策 总学时 54 36 54 108 128 54 72 64 总学分 3 2 3 6 2 3 4 1 全校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严格执行规定的学分和学时,没有挪用或减少课时的情况,保证了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落实规定的课时和学分。(见上图)“形势与政策”课按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学要点并结合重大时事问题进行教学,每学期为学生讲授8个专题,内容分别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并兼顾国内与国际。教学中选用《时事报告》杂志社组织出版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和制作的课件开展教学,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通过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及配套课件、《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DVD对学生深入学习、理解和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很有帮助,学生对该课程非常喜爱。

为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变化,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的同时,还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6学时,2学分。该选修课的开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方案中,所有课程均使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并为全体教师每人配备一套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在使用统编教材的过程中,全体任课教师除了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新课程培

10

训外,还以教研室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集中学习和研讨,努力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保证教材使用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3-2-6有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校外专家学者、校级领导为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的制度。找宣传部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总学分中单独设立4学分为实践学分,纳入教学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实现知行合一,形成以实践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设立了操作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八个实践模块,即:爱国践履、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团活动、自定义项目,学生须获得实践学分方能取得毕业资格。我院成立了以院(系)为单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全体教师按照院(系)学生比例分别深入到各实践教育教研室,担任副主任,指导学生开展好实践活动。目前,我们建立的相对稳定的爱国践履实践教学基地有青冈县祯祥镇马玉祥纪念馆、望奎县林枫纪念馆等,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有绥化市气象局等152个,公益活动实践教学基地60个,实践教学形式多样,覆盖所有学生。

思政部制定并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新课程方案实施中,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集体研讨并鼓励教师大胆实践新教学方法,并积极申请教学改革立项。从2009年起我校就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探索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采用“二论”教学法,即辩论式和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辩论、研讨,使学生经过思考、争论、交流、体验等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 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是以生生间或师生间的讨论为中心,融启发式、活动式、研究式学习为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在教学手段应用上,我们将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均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

11

行授课,全体教师在参考优秀教学课件的基础上,自制富有特色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同时,我们组织教师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经验,以便不断提高使用效果。

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了变革,取消了闭卷考试。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成绩考核分为出勤及课堂表现(40%)、平时考核(30%)与期末考核(30%)三部分。平时考核以课堂上学生参与辩论和讨论的程度及完成相应的准备材料等为依据;期末考核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实践证明,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出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有利于促使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3.3学科建设(是否有完备的内容)

3-3-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首要任务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服务。

3-3-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不办本科专业、不招收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除外)。

3-3-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骨干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每一位导师至少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门课的教学任务。

3-3-4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创造条件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参评各种科研成果奖等。

4.管理育人 4.1规章制度

几年来,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先后出台了《学生处分(处理)工作程序》、《公寓安全管理办法》等11项规章制度,对《学生管理办法》、《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学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等10余项原有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推进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学校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保证学生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据《绥化

12

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试行),对学生的品行表现、学业表现、体育表现和职业技能表现四项内容进行定量科学考核。

学校注重打造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除设立能够经常听取群众呼声的校长信箱、网络邮箱和校领导固定接待日外,还在学生会中设立大学生维权部负责日常收集和反馈学生的意见,同时,还通过召开团代会和学代会等形式来畅通民主渠道,每年还定期召开意见反馈答疑会,现场来解答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成立由相关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的申诉。健全了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制度,畅通学生诉求反馈、提交机制,形成良性服务体系。

4.2学风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制定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学籍预警制度暂行办法》等学风建设相关文件。每年的6月定为学风建设活动月。实行班主任和寝室导师制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兴趣。组织开展学生优良学风创建活动。严抓学生课堂出勤率、自习出席率、考试及格率和外语过级。三年来共对21名旷课超过20学时学生进行了学业预警。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团日、主题党日、评优表彰、评选“优良学风班”等活动引导积极向上的学风;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报告、讲座以及学习经验交流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建设优良学风倡议书等形式,营造建设优良学风的浓厚氛围。重视考风考纪教育,坚持考前“三会”制度,考前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对18名考试违规学生进行了处理。发挥综合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国家奖学金的引领作用,强化单项奖学金的素质提升功能。以创新类社团建设为依托,推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升,重点扶持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写作社团、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协会等9个创新类社团;以寝室为基点,以专业为基础开展了寝室文化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公益课堂、普法宣讲班、义务维修家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奉献中提升道德素养和专业素质;激励学生“学、赶、超”,让学生在竞争中互动成长。

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和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及职业资格证书。升本以来,我们的考研比率、外语过级率和计算机过级率在逐年提升。

13

开展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逐步增强。学校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春之韵”系列文艺活动为依托,形成了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大赛、外语竞赛、中英文校园演讲赛等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课外系列学生科技文体活动为主体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并通过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等场所支持学生参与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各类课外科技文体活动百余项,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组织全校性技能大赛21次,获奖学生1819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211项,计500多人次。学生发表论文(作品)913篇(个),获得国家级专利2项。

4.3学生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立了学生管理、就业管理、学籍管理、公寓管理、心理咨询、资助育人等网络平台,由相关科室负责人专门进行日常管理、信息发布及系统维护。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维护学生权益,先后制定或重新修订《绥化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试行)、《绥化学院学生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绥化学院学生助、奖学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工作落实到位中未发生一起关于评奖评优的投诉事件。

对学生违纪事件处理,学生本人要写出违纪、违规的事实材料,各院(系)及相关部门在经办过程中要有详实记录,记录要有当事人及证人的签名,每次对违纪事件的处理都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将取得的人证、物证、旁证等材料形成详实的证据材料。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委托各院(系)听取违纪学生及其代理人的陈述申辩,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出具处分决定书。并由提出处分的职能部门送达到学生所在院(系)和其本人,若无法送达到学生本人将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达到两周视为有效送达。同时建立跟踪教育和管理制度,教育为主、管理为辅。近几年还尚未发生因学生申诉或上访改变学校对学生做出的处理结果。

对毕业生开展文明离校的“五个”教育,即理想信念教育、职前领航教育、创业就业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感恩学校、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活动,正确引导学生抒发情绪和情感,毕业生离校期间,

14

未发生一起学生违纪或群体性事件。

坚持开展公寓安全检查和应急疏散演练,不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绥化学院公寓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的建设。成立大学生联合会,其所属的“三会一站”(学生会、宿舍管理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广播站)有相对独立的工作职权;学生会学权部作为大学生自我服务的职能部门能够与相关部门沟通,充分反映学生的合理诉求;推行了“学生助理”聘用制,为学生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提供平台。

几年来,公寓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内部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了与来校服务的物业公司在公寓服务管理中的责权分工,不断优化物业值班员、卫生清扫员服务质量,坚持开展物业服务人员培训和岗位工作监督检查。进行了公寓安全用电的彻底改造,推行了限电购电制和投币自动洗衣制,在保证寝室用电安全的同时又树立了节约意识。建立公寓服务信息网,实行较为快捷的寝室设施网上报修制度。

实施导师进宿舍和班主任制。为每个新生寝室配备导师,不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要求每月都要深入一次学生寝室,每次由学工部门设立一个建议主题。三年来共发布建议主题34次,遴选导师1500余人次。为低年级学生班级配备班主任,为学生学业与学习提供帮助,协助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在公寓内设立了党员服务站,关工委老同志和部分学生党员在自己的工作区域内能够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能够有效地针对寝室情况展开思想教育活动。

4.4学籍管理

学校十分重视学籍管理工作,首先,依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绥化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绥化学院学籍异动管理规定》和《绥化学院全日制学生学业预警与援助计划实施办法》等校级学籍学历管理规定,确保学籍学历工作有章可依。其次,在2013年初我校建立集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为一体的学生中心,实行窗口化办公,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再次,规范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学生中心设置专职学籍学历管理人员,配发单独计算机,注册信息实现光纤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对平台密码、数字证书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严肃学籍注册及学历注册工作,

15

设置《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流程》,构建学籍学历管理新机制,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新生入学时严格审核新生入学资格,及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并提供相应的场地组织新生进行信息查询。毕业生毕业之前集中组织学生登陆学信网进行图像等基本信息校对,保证了学生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学籍异动实现透明化,建立学生自主申请逐级审批制度,杜绝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切实保证每个学生的权益。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学生及上级部门的好评。在2012年我校获得了省教育厅颁发的“黑龙江省学籍学历注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5.服务育人

5.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状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突出实践育人特色,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已建立和完善了“奖、贷、助、补、减、缓”六位一体的帮困助学政策体系。在学生工作部(处)设立学生资助(贷款)科,有专职工作人员1名,严格遵守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保证各项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近几年,学校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162人次,减免金额126.09万元。其他社会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伙食补贴)等16395人次,发放资金692.9732万元。基本覆盖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学生的生活压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按照国家、省厅的政策和文件精神的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工作。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及各种资助项目的评审实行四级组织、三级公示、学生民主、教师参与制度,以“自我认定—民主推荐—院(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审工作小组考核认定”的工作程序认定,逐级负责,全程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地落实党和国家各类助学资金,至今还未发生学生投诉事件。

为保证国家和学校各项资助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根据我校《绥化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特困学生、贫困学生档案数据库,建立健全学生困难档案12644人次。特困学生、贫困学生每学年九月份评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开学初认定更新。

为保证考取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

16

贫困而辍学,学校制定《绥化学院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实施办法》(试行)文件,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三年来,为746名学生办理了“绿色通道”,缓缴费用371.39万元。除了国家和省里拨付的资助资金,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事业单位洽谈,积极为困难学生筹措助学金,解决贫困生的在校生活问题。

我校制订了一整套助学贷款学生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制度,贷款学生建立微信、飞信、QQ群、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及时发布贷款信息,在毕业前进行诚信教育,宣讲贷款本息还款流程,组织贷款毕业生统一签订助学贷款还款承诺书,由于政策宣传到位、组织实施得力,近几年学生都能按时主动还款,还款违约率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我校依据《绥化学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暂行规定》,统一管理、指导、协调全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各有关单位、群众团体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参加有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设立大学生家教中心和大学生自助协会,三年来,为学生提供家教服务327人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391个。2007年以来,我们先后得到了儒林图书有限责任公司、龙广高校广播台、中国联通公司绥化分公司、中国移动公司绥化分公司和绥化市慈善总会等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募集到助学资金二十余万元、礼包百余份。

学校制定奖、助、勤、贷、补相关实施方案,保证资助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德育教育,还组织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五爱”实践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助人为乐的愉悦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回报社会。学校自筹资金设立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自强之星”等奖项,每年秋季学期开学初举行颁奖仪式集中表彰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5.2就业创业教育

学校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年度的重点工作,层层抓好落实。建立了就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与奖惩机制,实施“立足寒地黑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初步形成了以黑龙江省为主的就业市场。学院2007年9月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中心配备了1名专职主任,3名专职工作人员,另外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兼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近

17

40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与毕业生比例达1:280。定期选派专兼职工作人员参加各级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和进修,现已选派31人次参加全国或省级职业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师资培训。学校在年度预算中,严格按照当年全部在校生学费的1%划拨学生就业指导专项经费。学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达到?元,比预算超出?%。推行就业专项奖励?制度,确保就业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公共必修课,50学时,2学分,其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创业教育16学时,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与就业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结合学校的专业调整和现有专业学科特点,积极开拓就业基地。畅通就业信息发面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定期更新企业招聘、学生求职信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辅导员通过飞信、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快速的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学校每年邀请“三支一扶”、扎根基层和志愿服务西部等优秀典型回校做先进事迹报告,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引导毕业生面向“寒地黑土”就业;广泛动员毕业生积极投身于“西部计划”、“应征入伍”、“三支一扶”和“特岗计划”等基层项目就业。对于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采取了重点推荐实习见习、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和“奖、助、贷、补”等帮扶措施,引导和帮助他们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积极主动地就业。

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入伍预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征兵工作先进集体”。不断加强就业组织工作,构建起了以单位招聘专场、专业招聘专场、行业招聘专场和网络招聘相结合的校内就业市场体系。学校每年最少举办3次大型校园招聘会,随时召开小型招聘会,扶助院系举办专业为主的二级招聘会,及时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2011—2013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9.2、80.1,。

5.3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划拨专款建设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此举较好的破解了制约中心发展的瓶颈,新建中心建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治疗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发展训练室)等,实用面积约200平方米。中心设有心理测试系统和咨询热线,

18

并与2012年7月将原“绥化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更名为“绥化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拓展了中心工作职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功能,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在全校开设。

中心目前有专职心理老师2名,兼职心理老师16名,其中12名老师获得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为提升咨询中心专职、兼职心理老师及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指导能力,心理咨询中心聘请了省内的心理咨询专家在全校开展心理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同时心理咨询中心也不断拓宽对外交流学习的平台,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参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学校每年为每位学生划拨经费15元,并做到专款专用,用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担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每年来中心进行个体咨询学生近百人,每年根据学生需求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如“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关爱自我”、“就业压力”、“情绪管理”等。这些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参与踊跃。咨询中心每年10-11月份针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自2010年以来共有近万名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在每年春季心理疾病的多发期进行排查工作。针对在新生普查和春季排查过程中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咨询中心主动约请他们进行一对一面询。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建设,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时数为32学时,面向全体大一新生,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公共选修课程。在课外,重点抓好和推进“五个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制、早预防、早控制)和“五个一”(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危机干预机制,积极构建“教育、咨询、预防、救治”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院(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各个班级心理委员,并纳入班级班委,心理委员在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的双重领导下,在班级组织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并负责本班同学心理问题的记录、报告以及自身干预能力之内的疏导工作。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心理委员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充实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提高其心理服务能力。贯彻实施“学

19

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点、线、面结合。

为了使学生对心理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每年发行6期《随心报》,心理咨询中心在每年上半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 “5.25”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围绕“我爱我”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多变的形式及丰富的活动内容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包括:“心语心愿墙”、“心灵之旅”、“心灵面对面”、“心灵坐标”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用拓展的方式锻炼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悦纳自我,提高自我认同感;在下半年则开展优秀心理电影展播和心理健康知识板报等其他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此外,咨询中心还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针对全校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促进其心理健康全面协调发展。

6.日常思想教政治教育 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为引领,不断提高大学生掌握并运用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创新理论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引导个人理想的正确定位。

通过各种重大活动日、纪念日、志愿日,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诗歌朗诵大赛和实践感悟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理念信念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每年3月为我校文明素质养成活动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每年9月份为孝道感恩活动月,不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有劳动学分,使大学生逐渐养成劳动习惯;通过举办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作品展、音乐会、校园歌曲大赛、校园冰雕设计大赛、手抄报展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氛围。升本以来,学校共举办10届“校园文化艺术节”、5届寝室文化艺术节、举办了DV大学生摄影大赛、“春之韵”经典话剧汇演等活动。由学生自主创作的大型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完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20

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网络虚拟运营大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211项,计500多人次。学生发表论文(作品)913篇(个),获得专利2项。

7.条件保障 7.1经费投入

学校设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2013年总额为571.62万元;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专项经费、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实践教育几个方面,另外每生每年划拨给院系20元学生活动费。生均每年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为600元以上。

学校近三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学校2012年财政拨付的事业费用以及收缴的学生培养和学杂费用是??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占全校总收入比例的??,≥2%,并逐年增长。

为调动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广大教师投入到学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学校对于辅导员、班主任每人每月有200元工作补贴,同时按照行政级别或教学职称享有正常的全额工作津贴 。

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工作津贴、补助学校落实到位,按时发放。制定了《绥化学院津贴分配暂行办法》,对于工作津贴的发放在制度上予以确认。

资助省(部)级及以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经费达到1:1及以上的配套比例。上一年度,学校共申请省部级以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个,国家拨款专项经费??元,学校资助金额??元。学校出台了《绥化学院科研工作量与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条例》,规定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工作量为400-500积分,省部级重大项目奖励每项目5-10万元,国家级重大项目奖励每项目10-20万元。学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的投入是高额度的,是非常重视的。

7.2设施保障

学校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体育馆、音乐厅等学生活动场所,并于去年将老图书馆楼改建为学生中心,将信息服务、教育管理、自我管理和社团活动等相关机构和部门融于一体,实行一站式服务,总面积达到1.1万平米,以方便学生开展各

26

项活动,而且制订了《绥化学院音乐厅使用管理办法》等科学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活动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

学生宿舍楼设有专门的党员服务站,聘请退休老同志及关工委的人员担任督导,现有督导5人,指导并带领学生党员积极开展活动,截至到目前,学校已经连续10年成功举办了5届校园寝室文化艺术节,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7.3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注重辅导员“双师型”培养,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和教改课题。注重工作与科研相结合,获批省教育厅学生工作专项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一类项目1项、二类项目5项、辅导员专项9项,

学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工作本着“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原则,对于研究成果转化注重实效性,及时应用于学生工作实践,如???的???对于??学院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所提高,效果显著。

学校组建学生工作研究团队,校党委副书记董广芝教授亲自带队,机制健全,要求每位辅导员每年至少要发表一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并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鼓励辅导员积极投身科研工作,截止到目前,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共发表核心级论文??篇,省级论文??篇,获国家级科研奖项??,省级科研奖项??,于每年的??月份开展学术成果展示。

学校于每年的??月份召开学生工作论坛,选取学校年度考核的前三名辅导员做报告,与大家分享工作经验,每月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董广芝教授牵头,举行一次全校辅导员工作例会,全校学生工作人员在一起进行学生工作学术交流,互相学习,形成了良好的竞争促进氛围。

8.育人环境 8.1学校环境

学校设有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单独隶属于学校党委的维稳办,党委书记顾建高、校长庄严为组长,相关部门和院系作为小组成员,职能分工明确,职能运行到位。保卫处和维稳办作为

27

主要执行机构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校园维护稳定的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制度体系,运行到位。在校领导的统筹下,相关部门平均每半个月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会议纪录),对前端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维稳工作进行总结,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相关工作。重点查找当前阶段综合治理工作和维稳工作的重点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针对校园现有的实际情况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学校投入150余万元在各个校门及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安装了即时监控设备和连接市公安局110的即时报警设备。在物防上,完善校园交通设施,保证校园交通安全,三年来,校园内建设停车场4处,装减速带100米,铁路障20个,石路障12个,禁鸣限速标志5个,安全提示牌4个,人员密集地区实行车辆绕行制度,校园通道畅通无阻,相关部门定期对安全通道进行检查,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可以满足对学生的疏散引导。

学校建立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综合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各部门明确工作分工,各司其职。每学期与绥化市公安消防支队和市公安局密切合作,至少开展一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消防逃生自救演练、突发事件疏散演练。

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学工部、保卫处、总务处、后勤服务公司、公寓管理中心及各院系党总支深入学生公寓、教学楼和校园各处进行排查,设立义务消防安全协查员,使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便于职能部门及时排除隐患并消除化解各种矛盾。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警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宣传、专题讲座以及社团演出的形式,向学生传播关于宗教以及当前一些热点事件的正面消息,宣传当前国家的积极形势,并且组织各院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合理引导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不被敌对势力和利用宗教有不良企图的分子所蒙蔽和误导,同时对于校园周围有传播宗教及散播不良消息的人员予以清理,能够有效抵御和防范境内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对学校进行渗透。

学校与绥化市委、市政府、绥化市公安消防支队及相关部门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沟通制度,与市公安局国保支队、胜利派出所、北林区交警大队、北林区刑警大队、市行政执法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订了安全联动机制共建协议书,并聘请相关单位领导为我校法治顾问。通过联动机制的建立,使我校在校园安全

28

上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与稳定,我校实行在敏感节点和重大节假日实行校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在周末和重大节假日及诸如“世界人权日”等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如省领导访校、国庆、校庆时,校领导亲自带队,在校值班,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和校园情况,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及时处理。并且认真制定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方案》。实行安全稳定信息零报告制度,各院系加大对班级和寝室的安全管理,要求各班级对本班学生的安全管理及学生人身安全等情况每天向院系领导进行报告,如遇特殊情况需第一时间电话向辅导员老师报告。对出现事故不报告者,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安全责任人的有关责任。

确保校园及学生安全的根源在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成立了党委副书记董广芝任组长,各院系书记、辅导员为成员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室,并根据省厅文件要求,制定计划,按照计划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新生入学伊始,学校的入学教育安排中就设立了安全教育活动,每年“11.9”宣传日,邀请公安消防支队的同志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并于每年5月、10月举办消防安全疏散、灭火演习并向师生讲解火场逃生和灭火知识,开展防震防洪的专项知识宣传活动,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看录像、听讲座、开大会等形式进行教育,学生易于接受,反响良好。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消防知识竞赛、广播等形式,来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效果。

我校加大了校园及周边秩序的管理力度,三年来,按照省市的部署,经常性的对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了清理整顿,并多次提请当地政府的支持对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网吧、影碟出租部等进行集中清理整顿。通过几次整治和清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明显改善,师生员工安全感明显增强,从而净化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在我校的不懈努力下,我校校园环境及校园安全稳定情况得到了绥化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家长对于我校的维稳和安全工作普遍表示满意,我校近三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和食物中毒、安全生产事故、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8.2家庭与社会参与

学校建立并落实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制度,新生入学伊始,各院系首先召集家

29

长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求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辅导员每学期至少和学生家长电话沟通一次,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成绩、奖惩、日常表现等学生在校情况。

为了让家长增进对学校以及学生的学习环境的了解,学校每年定期以院系为单位召开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通过座谈会,学校和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对彼此关心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交换了看法,让家长对于学校的认可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特殊学生群体是学生群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校对于特殊学生群体的成长与发展一直非常关注,每年都对特殊学生群体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和政策照顾,对于特殊学生群体中的重点学生,实行家访制度,辅导员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并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告知家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与社区、企业、文化场馆、教育基地等建立起了合作育人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合作育人活动。学校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将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各类实践基地300余个,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环保志愿服务、就业实践等“五个关爱”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在各项社会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认知,同时取得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也提升了社会对投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意识。

9.工作效果

9.1学校社会声誉及先进人物 10.特色工作 10.1加分项目

30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和“五个关爱”的主动融入社会履行责任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确定了到社会上去“做一个好人”的人生道德目标,促进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知耻明辱、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达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6.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环境育人功能。校宣传部负责总体规划,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总体规划,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和人文景观的建造等凝练成特有校园文化内涵。学校确立了“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并确定了自己的校歌、校标、校徽,设有展示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的校史馆。校内公共区域建有忠孝廊、重阳山、九思湖、孔子塑像、孔子壁画和体现校地共建特色的联通广场等物化环境载体体现了学校特定的推行“孝道”和“和合”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

自XX年公开发行校报?期、学报?期、设有大学生有线广播、?处宣传栏、?处阅报栏,校园媒体使用规范,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于XXX年出台了校园建设与管理办法,有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论坛等审批制度,有内部出版物登记管理制度。共举行阳光讲坛XX期,邀请国内外专家XX位做报告。

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大自然、关爱残障人士、关爱自己活动为切入点,形成“五个关爱”的特色校园文化,同时确定每年10月为“孝道感恩月”,开展寝室文化节、内务整理大赛、寝室篮球赛等活动,有效的丰富了寝室文化生活。以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助力地方文化发展,四年来,参与地方各级部门各类活动达?项,2013年绥化市6.5环境日宣传活动、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顶岗支教活动、关爱残障人士、送文化下乡等活动,参与学生达?人次。积极推进导师进宿舍、党员服务站工作,发挥关工委在寝室管理中的作用,开展卫生检查和评比,营造出良好的寝室氛围。

6.3实践教育

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设置学分,突出了社会实践在知识内化、素质养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设置了4学分的

21

社会实践教育学分、2学分的劳动教育学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伦理理论。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实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实践教育教研室。设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专项资金20万元。列入学校财务预算,专款拨付,固定用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同时注重政策支持和理论研究,先后出台了《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意见》、《绥化学院大学生实践教育纲要》等文件,组织编写出版了20多部教材和文集。

学校推进了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了各类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活动基地300余个,取得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同时也提升了社会对投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和责任意识。

积极探索以社会实践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社会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出台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纲要(试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推进实践教育项目化建设,完善考核机制。确立了社会实践教育体系的八大模块(爱国践履、专业实习、志愿服务、公益课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社团活动、自选项目),学生结合实际根据模块要求选定确立自己的社会实践项目,打造精品教育活动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增强高尚道德品质。

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教学,每年以下发文件的形式部署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在“五·四”和“一二·九”时集中召开学生先、优表彰奖励大会,对一批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典型进行表彰。

学校每年结合新生军事训练,召开军训动员大会,组织新生军训,以新生军事训练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宣传国防教育相关知识,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并将军事训练作为学生必修课纳入学校教学大纲,设置军事理论课2学分,军事训练1学分,军事训练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要求列入培养方案,学生的创新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制定了《学生创新学分实施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学科及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参与人数、获奖数量明显提高。近三年,组织

22

全校性技能大赛21次,获奖学生1819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211项,计500多人次。学生发表论文(作品)913篇(个),获得专利2项。

6.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学校建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网站,同时开设顶岗支教、关爱留守儿童、军训专题网、孝道感恩网,共4个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站教育内容丰富、实效性强,从社会实践到爱国主义教育,从专业实习到感恩教育。全校?名辅导员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新浪、百度、腾讯等媒体平台开通个人博客,同时通过飞信、微薄、微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校重视校园网络的管理,设有网络信息中心,有?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对校园网络进行专门管理。别外,学校配有2名专门的学生管理员对网络贴吧进行吧务管理。出台了?机制和方案,建立了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体系。校园网站管理规范,配有详细登记,备案制度。所有教师实行实名注册。

6.5党团组织建设

学校按照“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有党员,高年级学生有党支部”的目标,积极考察并发展学生党员,每学期组织75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结业考试通过率达到95.2%,并且下半学年对于大一新生中符合入党条件的学生予以发展入党。截至目前,全校共有学生党支部45个,拥有学生党员848名,平均每学期新发展学生党员208名。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学生党员作用突出。学校对于学生党员的发展非常重视,严格把关,要求拟发展对象必须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在年级的前30%,而且表现优异,无挂科情况。发展过程严格规范,做到公开、透明,无异议。在这种条件下发展的学生党员综合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良好,能够有效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促进同学的积极进步和形成良好的学风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和理论水平,学校要求学生党员按时开展组织生活,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各院系学生党支部每周三开展一次党活,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当前中央最新的方针政策,平均每学期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在

23

十八大开幕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时,各院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进行收看并集中对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和决定进行学习和讨论。

大学生党校,承担着对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任务,每学期开展两期党课培训,截止到目前,我校已经开展了29期党校培训,培训了10090名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学生党员每年也定期组织8-10次培训,每次两课时。校领导十分重视党校的发展,校党委副书记董广芝教授连续三年为学生党校上开班第一课,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和团委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也承担着为学生上党课的任务。

学校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推选工作,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开展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对于政治立场坚定、入党动机纯正、在校表现优异的团员,按照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经基层团组织推荐,党支部讨论批准,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在校入党积极分子7315人,占全体在校学生数的66.72%。

校团委作为副处级单位,与学工部(处)合署办公,负责校学生会、社团及各院系团总支工作的业务指导。院(系)设有团总支,一名专职辅导员任团总支书记,负责院系的共青团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院系建立二级团校,对骨干团干进行集中培训。校团委定期开办团校和学生骨干培训班。注重发挥网络和广播的正面宣传作用,积极采集并宣传校园活动和学生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形成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2012年我校团委荣获全省“五四红旗团委”。

在学校领导的顶层设计并重点指导下,各院系团总支组织开展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打造了实践教育的“五个关爱”校园文化品牌,并将之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将“五个关爱”教育校园文化品牌赋予新的内涵,打造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品牌,关爱留守儿童的仁爱的教育;关爱空巢老人的孝道教育;关爱残疾人的善行教育;关爱大自然的和合教育;关爱自我的修身教育。

大力开展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持人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创新设计大赛、小汽车模型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话剧演出、数学建模大赛等,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如《黑龙江日报》、《绥化日报》等均对我校各团总支组织的活动有过专题报道,提升了我校的知名

24

度。在活动中注重完善大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品质养成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注重发挥青年典型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近三年,我校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57人次,有4名学生荣获省级道德模范和大学生年度人物,124名同学获得全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9名同学荣获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共青团组织建设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有效。

学校设立大学生联合会,实行“三会一站”独立运行机制,分别行使着学生会、舍务委员会、社团联合会和广播站的职能,由校团委领导。各院系学生会主席为校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定期召开主席团会议,就相关的工作情况进行沟通。校团委定期与院系沟通,把各院系在大学生联合会工作的学生的情况反馈给院系。学生会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学校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严格依照《大学生联合会章程》及《大学生联合会主席团选举办法》,成员及志愿者实行招募制,学生干部实行公开选拔制,学生会主要成员实行竞聘上岗制。每学期组织学生干部开展专项培训,至今已举办4期,对全校的学生干部进行指导,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处、团委、就业中心及心理健康中心等单位和个人都要亲自为学生干部进行专业培训,内容涉及国情、校情、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思路、紧急事件处理、大学生就业创业等诸多方面。

学校重视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制订了严格的《绥化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大学生联合负责监督、指导,积极开展专业社团活动,学校现有社团61个。日常工作开展由院系负责,校团委及社团联合会进行指导。学校和院系为社团配备了专业性比较强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同时,又注意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增强学生管理社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社团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的小型汽车模型大赛、冰雕雪雕大赛、剪纸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网络虚拟运营大赛、外语口语大赛等专业社团活动,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近三年,组织全校性技能大赛21次,获奖学生1819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黑龙江省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ex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