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风俗习惯
更新时间:2024-02-07 16:5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汉族的习俗
汉族习俗(汉族人必读)
传汉族习俗
姓氏及名字
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
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②以职业和技艺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
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如孟孙、叔孙、王孙、公孙等;
④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
⑤以原始崇拜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
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
⑦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
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成。
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复姓共76个。近代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常用姓氏不过200个左右,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而以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伍、郭、马为姓的人已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
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有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 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有的用“富、贵、财、禄”等字,希望发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寿”等字,希望健康长寿;有的用“栋、杰、俊、才”等字,希望发达成材。男子用动物命名时,多用“鹏、龙、虎、豹”,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则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征雄伟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应用“凤、莺、鸾、燕”等字和“兰、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温柔、贤惠。
称呼习俗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
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
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
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
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
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
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先生或职务为宜。
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文化心理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
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
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称谓,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而且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
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被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变为等级观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交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见、浅见。
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而强调群体。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相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中国人见面后常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
如见面问“吃了吗?”倒不是真正担心你会挨饿,仅仅是表示关心,表示亲热。
至于问你工资多少,多大年龄,有无对象,或有几个孩子一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来则似乎有了干涉别人“隐私权”的嫌疑。
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统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婚姻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 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丧葬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人死了,要先沐浴,然后入殓。“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和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要尽量做得好,有的富贵人家是用珍贵的木料(如楠木)做棺材,还要油漆彩画。办丧事要隆重,举行数日甚至十几日的吊唁祭奠活动,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为的是让死者的灵魂早日升天。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 ,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参考资料:http://club.cat898.com/newbbs/printpage.asp?BoardID=1&ID=441344
亲戚的称呼
不同地方不同叫法比如闽南话 啊吧 啊母 啊爹 啊娘 啊伯 啊姑 啊姆等等
汉族 叔叔 姐姐 阿姨 伯伯姥姥 老爷 舅舅 舅妈 姑姑 姑妈 表弟 妹妹 等等等
我们都是社会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对我们有不同的称呼。比如,一个男人,他的称谓一定有的是:他是他父亲或母亲的儿子;爷爷或奶奶的孙子;外公或外婆的外孙子。还可能有的称谓是他妻子的丈夫;他儿子或女儿的父亲;他哥哥或姐姐的弟弟;他弟弟或妹妹的哥哥;他哥哥孩子的叔叔或她弟弟孩子的伯父;他姐妹孩子的舅舅;他舅舅或姨妈的外甥;他叔叔伯父姑姑的侄子;他岳父母的女婿;他妻子兄弟姊妹的姐夫或妹夫,反正是七姑八大姨的都能给他一个称谓??
在我懂事以后,自家人的称谓是能分得清的,叫不乱,而有些亲戚邻居的称谓就很难分清了,不是我脑子太乱,而是在农村错综复杂联姻搞得让我分不清。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地理清了思路,但有时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才合适。结婚后,我的妻子也搞不明白我家一些亲戚的称呼法。每当有客人到我家时,她总是很有礼貌地先问人家该怎样称呼。
我家亲戚的称谓好多人都有两种叫法,但一般的都是先按血缘的远近决定怎么称呼,但有时还是按父系的称呼关系为主,母系的为辅,也就是俗话说的“各门各叫”,反正是怎么叫也有道理,乱不了,但外人听得确实如坠云雾,不知其所以然。下面我要举些例子,你可要听清楚了。 例一:我爸爸的本家二哥,可他是我妈妈的亲三姨的丈夫。我妈妈就叫他为姨夫,我称呼他为二大爷(二伯父),我却不能叫他姨姥爷。各门各叫的结果是二大爷家的儿子女儿叫我爸为叔叔,叫妈为四姐,我叫他们为哥哥,姐姐,二大爷家的孙子孙女称呼我妈为奶奶,叫我叔叔。其实我和二大爷家的孙子孙女的血缘关系还是比较近的,八分之一的血缘关系,按母系的称谓,我们是一个辈分上的,但按父系的叫法就是我比他们高出一辈了。
例二:我本家的二哥,可他是我妈妈的一个亲姨表姐的丈夫。我妈妈叫她亲姨姐为大姐,我却叫她为二嫂。因为按照父系的称呼,她是我本家二哥的妻子,她家的孩子叫我妈妈为奶奶,叫我为叔叔,其实按照母系,我们的血缘关系也是八分之一的平辈分。
例三:我姑姑家的表哥和我舅舅家的表哥的关系。从我的角度上是和我平辈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我姑姑家的表哥见了我舅舅家的表哥要叫舅舅。也许你又搞不明白了,原因是我二舅舅家
篇二: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名族文化之我见
汉族,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为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这个由约公元前5000年起就开始出现雏形的民族,其民族文化经历几千年历史的淘洗与沉淀,已然达到一种璀璨四射的程度。关于它的文化传统数不甚数,今天,我就针对它文化中的几点来浅谈我的一些见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认为不仅要在其衣食住行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其民族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与相互融合。只有其民族思想文化上的统一,才会有其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民族荣誉感。在先秦时期,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已经成为汉族人民的心中的民族存在感、归宿感与骄傲感,而三皇五帝,已经不仅仅是历史的伟大人物,而且抽象为我们的精神领袖,更是推崇到精神文化的高度。到了秦汉以后,儒家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由孔子创立,孟子进一步发扬,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推向繁盛。客观上讲,儒学是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与分拣宗法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强调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群体意识。主观上它对维持家庭与社会的稳定,规范社会行为与人才培养,起过有益的作用。然而它压抑个性自由,缺乏平等意识,缺乏科学、民主的人文精神与尚武、创新意识。儒家文化强调伦理道德,修齐治平仁义忠孝,少立大志,耀祖光宗,建功立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然而到了宋朝以后,儒学关于三纲五常的律令显过于苛刻,严重束缚人的思想的发展,创新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朵奇葩是道家文化,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与孔子孟子的儒家文化并存2000年,虽然历代统治者多数支持与利用儒学文化,达到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与帝王统治地位的目的,甚至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道家以其辩证思维,尊重个性,超脱风度(否定权威崇拜与等级依附)与道法自然的哲学,在百家争鸣之中独树一帜,如鹤立鸡群,与儒学正统既分庭抗礼,又相辅相成。道家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在解明此一原理性内涵,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型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而基于道学的思想而形成的道教,对后世也有很深的影响,其思想中的阴阳五行之说、太极八卦之论,对后世的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家思想对后世也是有其深刻的影响。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等。他们以在法律界及
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他们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
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对于现在的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不同的民族文化思想孕育出其不同的民族心理。而汉族在这么多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思想的影响与熏陶下,从而产生其独特的心理特征。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善隐心理
“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历史的典故”告诫人们在对待显与隐这类矛盾时,只能隐,不能显。汉族人时时在提醒自己:“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自有强中手”。善隐心理使汉族人办事一向稳重,但同时又使汉族人缺乏昌险、创新精神:“宁绕十里远,不走一步险”,“稳扎稳打”,“宁可守株待兔,不可缘木求鱼”。
二,忍耐心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汉不吃眼前亏,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的思想揭示出汉族人的忍耐心理。忍耐心理使得汉族人谦虚谨慎,办事沉着稳重,善于协调,善于分工合作。但另一方面又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必须“路遥识马力,日久知人心。”同时,一味的忍耐又滋养了汉族人的奴性,一味的知道顺从,缺少血性。
三,知足心理
道家的思想教导我们要知足,古语说的好,知足者常乐。“知足”成为汉族人的普遍心理,知足的心理有利于汉族人乐观地眺望未来,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能够正好的面对对未来的种种,更好的应对自
己生活的处境,能够更好地活出自己。然而,一味的知足心理,容易使汉族人停留在自己的光环中不能自拔,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思进取,磨灭了拼搏的雄心壮志。
四、重男轻女心理
儒家的三纲五常,君臣之纲都在为我们阐述汉族封建的重男轻女思想。汉族的姓氏,血脉等的传承更加加重了这种思想,“男孩子落地,一家欢天喜地;女孩子落地,一家人鼓嘴憋气”,形象的表现了这种思想的程度。现今的社会,这种思想得到了改善,但在相对落后的地区,重男轻女还是相对比较严重的。
五,中和思想
谚语曰:“不严不能成器,过严则性不虞”,“不可不饮,不可大饮;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严”与“过严”,“不饮”与“大饮”,“不信”与“全信”,等等极端含义的排列,构成了两极思维,然而,这两极又皆被否定,旨在突出两极之间,其实也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凡事不能不做,也不能做过,在度的把握上,可以体现一件事情的好坏,对于度把握好的,就构成了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思想,共同建构了汉民族这一重要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和思想在其做事情上保守、缺乏创新,但它处事不激进,可以协调群体,帮助人们追求安宁。
以上只是我对于汉族民族文化的民族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心理的简要见解,汉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等待我们的进一步学习,必能使得我们受益匪浅
篇三: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二、尊祖敬老。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有的累世同居长达几百年,真是“长幼济济,风礼著闻”。这种世代同居共财的宗族,俗称“义居”或“义门”。明代
时浙江省浦江县郑氏甚至九世同居,明太祖就曾诏旨特敕建造郑义门给予旌表。如今家庭形式虽趋向小型,但三代同堂的家庭乃较普遍。 从尊祖延伸而来的敬老习俗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诗经·大雅·既醉》云:“孝不匮,永赐尔类。”意即孝子敬老的孝意无穷无尽,势必经常感化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汉族民间敬老习俗,相沿至今,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三、姓氏及名字。最初,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了。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以官职为姓,如司马、上官、侯、帅、尉等; ②以职业和技艺为姓,如做陶器的姓“陶”,管仓库的姓“仓”,做买卖的姓“贾”;③以祖先的名字、爵位为姓,如孟孙、叔孙、王孙、公孙等; ④以封国、封地为姓,如齐、鲁、吴、楚等⑤以原始崇拜物为姓,如马、牛、羊、龙等;⑥以居住地方的特征为姓,如东郭、西门、杨、柳,李等;⑦以数字为姓,如伍、陆、万等。此外还有些复姓如长孙、贺兰、呼延,则是由少数民族语音译而成。宋朝人编写的《百家姓》内收入单姓共408个,复姓共76个。近代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已收入单复姓共4129个。常用姓氏不过200个左右,最常见的单姓只有100个,而以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伍、郭、马为姓的人已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号放翁。 现代人命名没有古代人那么讲究,除少数人有字、号外,普通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 并且多为一字或两字。名
反映了汉族文化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有的用“富、贵、财、禄”等字,希望发家致富;有的用“康、健、松、寿”等字,希望健康长寿;有的用“栋、杰、俊、才”等字,希望发达成材。男子用动物命名时,多用“鹏、龙、虎、豹”,象征勇猛、威武、吉祥,以植物命名则用“松、槐、桐、柏”等字,象征雄伟挺拔、富有生命力;女子相应用“凤、莺、鸾、燕”等字和“兰、菊、梅、杏”等字,希望貌美、温柔、贤惠。 四、称呼习惯。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这里仅选其中的一部分,以显示其层次关系。 第一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长二辈),第二层: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父、婶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岳父、岳母(长一辈),第三层:(本身)哥哥、嫂嫂、姐姐、姐夫、妹妹、妹夫、堂兄、堂嫂、表兄、表嫂、内兄、妻妹、襟兄(同辈),第四层:儿子、女儿、侄儿、外甥、内侄、侄婿(晚一辈)第五层: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侄孙、侄孙女、孙媳、外孙媳(晚二辈)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哥哥比弟弟大几岁,哥哥的孩子又比弟弟的孩子大几岁,几代之后,大门的后代与小门的后代相比,同辈人可能差上几十岁,并不因此而影响辈分关系,常常会有长胡子的孙子或怀抱着的爷爷。所以,汉族常“大门转小辈”之说。亲属称呼也用于社会上邻里之间或素不相识的人之间,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例如:邻里间同龄人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年轻人称父辈同龄人为大伯(大爷)、叔叔、大妈(大娘)、婶婶、姑姑、姨等,称祖父辈的同龄人为爷爷、奶奶、姥姥、老爷等。一般地说,注意层次,掌握角度,在称谓的运用中十分重要,年龄层次不同,称谓也不同,特别是信封上的称谓。如儿子给爸爸、妈妈写信,信内应称“父母亲大人”或“爸爸妈妈”,而在信封上的称谓则有角度问题了。称Ⅹ
先生或职务为宜。生活中,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也有不注意层次的特殊现象。如:某家有一位受尊敬的长者,家里晚辈称之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等,街坊邻里不分男女老幼,可能都称其为爷爷、奶奶、老爷、姥姥,不过称谓前常常冠以姓名。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有时在称谓前加上“他(她)”字,如:他大伯、她二婶、他姥姥、她李二哥等。类似的称呼,在今天还广泛使用。 五、文化心理 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虽然近百年来各种现代文化思潮的输入,使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可是它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这就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形成了汉语所特有的语用特点。首先,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统治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封建的宗法社会,在民族心理上造就了两个特点:一是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二是对等级差异的强调。因此在言语交际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亲属称谓的使用,长幼辈分的严格区别。在西方可以看到晚辈对长辈直呼其名的情况,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不允许的,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都必须使用称谓,这是有礼貌、有教养的表现。而且亲属称谓还作为一种尊称,大量用于非亲属的交谈者身上,如称叔叔、伯伯、奶奶、阿姨,被认为是对对方的尊敬,表示关系的亲密。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被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就变为等级观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提倡长幼有序、尊卑有序。所以人们对有官职的谈话对象历来有以职务相称的习惯,在古代这就被认为是敬称。在交际中为了抬高对方的地位,往往就压低自己,于是有了一批与敬称相对的谦称,如贵姓--敝姓、府上--寒舍、贤弟--愚弟、大作--拙作、高见--愚见、浅见。其次,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与个性,而强调群体。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相连的,它与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为了强调人际关系的亲密,常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非亲属的谈话者;中国人见面
后常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问候的内容,如见面问“吃了吗?”倒不是真正担心你会挨饿,仅仅是表示关心,表示亲热。至于问你工资多少,多大年龄,有无对象,或有几个孩子一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看来也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而在西方人看来则似乎有了干涉别人“隐私权”的嫌疑。汉民族对性和性别问题上的保守传统也造成了男女性别在言语交际中的用语差异。一般说来,男性用语比较直率、随便,女性用语比较含蓄、庄重。用与性有关的字眼骂人,在男性中的出现率远远超过女性。因为传统观念虽然也认为男性使用这些字眼并不文明,但似乎能得到普遍的谅解,而女性使用了就非常不成体统,似乎理所当然应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 六、婚姻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纳彩”即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后人叫“说媒”;“问名”即双方变换年庚,近代称之为“换龙凤帖”,然后卜卦“合婚”;“纳吉”即为“订婚”;“纳征”为男家向女家下聘礼,俗称“彩礼”;“请期”就是选择好婚期吉日征求女方意见;“亲迎”即为迎娶新娘。从古至今,婚俗虽因时代变化,或贫富相异而有繁简之别,但基本仪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现代,自由恋爱兴起,仪程更趋简化,不过媒人(介绍人)通言、相亲、定亲和迎娶等习俗仍有一定保留。“六礼”中以“亲迎”内容最为丰富多彩,主要习俗有铺房、哭嫁、撒谷豆、“举火”、“泼水”、障面、穿红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轿、“跨马鞍”、拜堂、撒帐、交杯、闹房等。两千多年来,这些“亲迎”习俗经久不衰,近代随着社会的进步虽有所革新和演变,但基本方面变异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汉族虽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纳妾现象较为普遍,近代俗称“讨小老婆”或“娶姨太太”,而寡妇一般不准改嫁,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兴起,规矩甚严,有的基本要终身穿素服守寡。在婚姻形式方面,旧时除明媒正娶外,还有买卖婚、表亲婚、换亲
正在阅读:
汉族的风俗习惯02-07
国家军用标准立项论证报告模板08-06
最新七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培优题经典104-13
华坪县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感恩教育语文教学论文选题题目04-09
机关针对突出问题边学边查、立行立改情况04-01
服装材料学教案12-08
《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1-03
鼎晟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流程06-08
twain资料10-10
倾听孩子共同成长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