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土资发41号附件(正文)浙江省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技术规

更新时间:2024-03-22 1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浙江省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技术规定

(试行)

2015-9-1发布 2015-9-1实施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目 录

前 言 .................................................................................................................. III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2.1 法规性文件 ............................................................................................. 1 2.2 技术标准 ................................................................................................. 1 3 总则 .................................................................................................................. 2

3.1 3.2 3.3 3.4 3.5

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的定义 .................................................................... 2 方法可行性 ............................................................................................. 3 测量基准 ................................................................................................. 3 精度衡量指标 .......................................................................................... 3 基本要求 ................................................................................................. 3

4 平面控制测量 .................................................................................................... 3

4.1 一般规定 ................................................................................................. 3 4.2 卫星定位控制测量 ................................................................................... 4 4.3 RTK平面控制测量 .................................................................................. 7 5 高程控制测量 .................................................................................................... 8

5.1 5.2 5.3 5.4 5.5 5.6

一般规定 ................................................................................................. 8 水准路线布设要求 ................................................................................... 9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 10 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 10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 10 RTK高程控制测量 ................................................................................. 11

6 数字地形测量 .................................................................................................. 12

6.1 一般要求 ............................................................................................... 12 6.2 图根控制测量 ........................................................................................ 14 6.3 全野外地形要素数据采集 ...................................................................... 14 6.4 地形图表示的内容 ................................................................................. 15 7 要素调查 ......................................................................................................... 16

7.1 土地整治前的调查 ................................................................................. 16 7.2 土地整治竣工后的调查 .......................................................................... 17 8 要素测量 ......................................................................................................... 18

8.1 土地整治前的要素测量 .......................................................................... 18 8.2 土地整治中的施工检测 .......................................................................... 19 8.3 土地整治竣工后的要素测量 ................................................................... 19 9 面积测算 ......................................................................................................... 21

9.1 新增耕地面积认定 ............................................................................... 21 9.2 计算内容 ............................................................................................... 2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9.3 面积统计 ............................................................................................... 22 9.4 面积精度 ............................................................................................... 23 10 图件编制 ..................................................................................................... 23

10.1 一般规定 ............................................................................................. 23 10.2 项目位置示意图编制 ........................................................................... 23 10.3 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编制 ............................................................. 23 10.4 初始地形图编制 .................................................................................. 23 10.5 竣工图编制 .......................................................................................... 24 11 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 25

11.1 11.2 11.3 11.4 11.5

成果质量检查 ...................................................................................... 25 分项质量检查要求 ............................................................................... 25 质量评定标准 ...................................................................................... 27 成果错漏的扣分标准与分类 ................................................................. 30 成果核查验收 ...................................................................................... 30

12 文字报告的编写要求 ..................................................................................... 31

12.1 设计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 31 12.2 技术总结编写 ...................................................................................... 33 13 上交成果资料 ................................................................................................ 34 13.1 控制测量资料 ...................................................................................... 34 13.2 初始地形测量资料 ............................................................................... 34 13.3 施工放样测量资料 ............................................................................... 34 13.4 整治施工前要素调查资料 .................................................................... 34 13.5 土地整治竣工后测量与调查成果资料 .................................................. 34 13.6 文本资料 ............................................................................................. 35 13.7 电子数据 ............................................................................................. 35 附录1 (规范性附录)控制点标石规格 ............................................................. 36 附录2 (规范性附录)界址点标石规格及埋设剖面图 ........................................ 37 附录3 (规范性附录)界桩埋设位置示意图 ...................................................... 38 附录4 (资料性附录)土地权属调查表 ............................................................. 40 附录5 (资料性附录)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调查登记表 ........................................ 41 附录6 (资料性附录)项目面积汇总表 ............................................................. 42 附录7 (资料性附录)项目位置示意图 ............................................................. 43 附录8 (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 ............................................... 45 附录9 (资料性附录)初始地形图样图 ............................................................. 47 附录10 (资料性附录)竣工图 .......................................................................... 50 附录11 (规范性附录)图件字体、色块配置表 ................................................. 53 附录12 (规范性附录)质量评定表 ................................................................... 54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前 言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省土地整治的测量与调查工作,完善组织管理,提高成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制了《浙江省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浙江省土地整治的测量与调查严格按此执行。 起草单位:浙江省统一征地事务办公室。

起草组成员:李家银、高卫贞、俞建康、王永乔、方立伟。

主要参与起草人:陈建弟、贺军、商红波、马小阔、鲍剑、裘智辉、王智锋、刘荣华、茅天敏、毛云华、陶鹰。

本《规定》由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浙江省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技术规定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成果的生产及质量评定等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定》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定》。 2.1 法规性文件

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 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1.5 《土地调查条例》 2.1.6 《土地复垦条例》 2.1.7 《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

2.1.8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995〕国土〔籍〕字第26号) 2.1.9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办法》 2.1.10 《浙江省水土保持条例》 2.1.11 《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

2.1.12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5〕252号) 2.2 技术标准

2.2.1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2.2.2 GB/T 21010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7.1.2.3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查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为依据进行核查,当权属界线发生变化时,按TD/T 1001要求进行调查,实测变化的界址点线并标绘在初始地形图上。

7.1.2.4 在土地整治地块范围内如有已核发土地使用权证的宗地,按《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2008)要求进行调查。

7.1.2.5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查以承包户为单位进行调查,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发证资料为依据进行核查,以图斑的形式构面并表示在初始地形图上。 7.1.3 地类调查

主要是利用现势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最新数据等基础数据,实地调查整治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地类调查应符合TD/T 1001的要求,地类划分应依照GB/T 21010执行。 7.1.4 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调查

青苗主要包括松、竹、苗圃及经济作物等,地上附着物包括建(构)筑物等,如房屋、水井、独立树、涵洞、蓄水池、水闸、桥梁、变电站、信号塔、中转站、发射塔、输电铁塔、电线杆等。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调查应按行政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填写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调查表(见附录5)。 7.2 土地整治竣工后的调查

土地整治后的调查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调查、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 7.2.1 基础设施调查

基础设施包含水利设施、交通设施。

7.2.1.1 水利设施包含水源地、蓄水池、设施房、排灌渠、水沟、引水渠、渡水槽等。

(1)应实测表示,另需调查标注其长度、宽度、深度、材质等基本信息。 (2)调查时应对水利设施使用的材料(水泥、石砌、预制、泥土等)、规格进行调查并标注于竣工图内。

(3)调查数据按表20要求进行统计汇总。

表20 ××××项目水利设施调查统计表 序地块名号 称 合计 沟、渠 长度 材质 - 性质 - 水源地引水渠 长度 材质 - 设施房 结构 - 材质 - 蓄水池 规格 (个) 材质 - 7.2.1.2 交通设施包含田间一级道一般宽度5.0-6.0米,田间二级道一般宽度3.0-4.0米,生产路宽度1.0-2.4米。

17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应实测表示,另需调查标注其长度、宽度、材质、名称等基本信息。 (2)调查时应按不同规格,不同路面材质标注竣工图上,并按表21要求进行统计汇总。

表21 ××××项目交通设施调查统计表 序号 地块名称 合计 田间一级道 长度 材质 - 田间二级道 长度 材质 - 生产路 长度 材质 - 7.2.2 权属调查

7.2.2.1 不涉及权属调整的整治项目应在竣工图上展绘整治前调查的权属界线。 7.2.2.2 涉及土地权属调整的整治项目竣工后,应根据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和有关调整协议以及其他合法用地批准文件核实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和权属状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依法确定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做到权属明确、位置清楚、面积准确,确保地籍信息系统的准确性、现势性和完整性。

7.2.2.3 依据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按照TD/T 1001进行调查和测量。 7.2.3 地类调查

依据项目立项、初步(变更)设计批准文件及实地现状认定其地类,如实地整治地类与批准文件地类不符时,按实际调查认定其地类。

8 要素测量

土地整治要素测量主要分为整治前、整治中和整治后三个阶段:整治前的施工范围放样、基础设施放样、权属要素测量以及地类要素测量;整治中要对施工过程中初步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的位置进行及时检测;整治后要对竣工范围的界址、新增耕地范围、权属要素等测量。 8.1 土地整治前的要素测量 8.1.1 施工放样

土地整治项目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须按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范围及基础设施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实地放样。

8.1.1.1 放样精度:放样点位平面位置中误差应小于等于±10cm,点位平面位置检测较差不得大于等于20cm;高程放样不得大于10cm,高程检测不得大于等于±10cm。 8.1.1.2 放样内容:放样内容主要包含土地整治范围及基础设施(蓄水池、水渠、水沟、田间一级道、田间二级道、生产道、设施房、挡土墙等)。

18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8.1.1.3 放样方法:放样采用RTK技术或解析法进行。采用RTK放样时,主要技术要求和方法按图根RTK的要求进行。采用解析法放样时,放样距离不得大于150米,视野开阔、地形平坦地区可放宽至250米。 8.1.2 权属要素测量

8.1.2.1 土地整治前的权属要素主要是指土地权属之间的界址点、线。

8.1.2.2 实地测量界址点,一般要求采用全解析法或RTK技术测定,难以直接测定的界址点可用交会或勘丈法测定,但必须有多余观测数据校核,所有界址点信息必须提交坐标数据。

8.1.2.3 实测界址点时必须准确记录界址点号,同时要考虑界址线走向和宗地构面处理。 8.1.2.4 界址点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误差、界址点间距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间距误差,土地权属界址点按《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2008)二类界址点精度要求执行。 8.1.3 地类要素测量

8.1.3.1 采用全解析法测量地类图斑的界线,以面状对象界线坐标串作为地类界线坐标串。

8.1.3.2 地类图斑界线测量的精度要求按本《规定》表13中的二类地物点精度要求执行。

8.2 土地整治中的施工检测

8.2.1 土地整治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范围及基础设施位置等进行及时检测,确保施工与设计保持一致。

8.2.2 检测内容包含整治范围的界址点、基础设施放样点等。 8.2.3 检测后应及时提供施工与设计比较数据。 8.3 土地整治竣工后的要素测量

土地整治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范围、新增耕地地块范围、整治坡度等测量。 8.3.1 土地整治范围界址测量

8.3.1.1 土地整治竣工后,应进行整治范围实地埋设永久性界址桩,然后测定界址点。主要界址点(主要拐点及直线加密点)应埋设水泥界桩或直径为8cm-10cm钢管作为标石,次要界址点(曲线加密点)可埋设不小于5cm×5cm×70cm的木桩(见附录2)。 8.3.1.2 界桩设定位置应根据整治范围的新增耕地边缘合理选择,当界址在直线部位时原则上每30-50米设置一界址点,各拐点均需埋设,曲线部位按实际适当加密。水沟、道路、田埂等埋设在外沿;坎、斜坡应埋设在坎顶部;堤、坝等埋设在内侧坡脚(见附录3)。

19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8.3.1.3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等于5厘米。

8.3.1.4 界址点测量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或全站仪实地全解析法采集界址点的坐标数据。

8.3.2 土地整治范围内新增耕地地块界址点设定

8.3.2.1 原有耕地界址点设定,按整治前的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图上设定界址点、线。

8.3.2.2 基础设施界址点设定,水沟界址点应设置在沟沿的外侧,高于地面的水渠界址点应设置在外侧的坡脚,其他设施按实际用地范围设定界址点;道路界址点设定在路基边线,当道路高于地面时应设置在路基坡脚边线,低于地面时界址点设置在两侧的坡顶,路沟并列时界址点设置在水沟的外侧。

8.3.2.3 斜坡界址点设置在坡顶及坡脚,堤、坝界址点设置在坡脚。 8.3.2.4 未整治范围界址点设定,按实际未整治范围设定界址点。 8.3.3 坡度大于25°的耕地范围划定

8.3.3.1 根据《浙江省土地整治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中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发的要求,须对在山区、半山区的低丘缓坡整治项目进行坡度计算及范围划定。 8.3.3.2 坡度线选择与坡度测算,按竣工地块最低地坎顶部位置和最高地块下坎顶部位置做垂直于地坎的连线,但该连线不得跨越投影宽度大于2米的沟、渠、路、坡等,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利用反正切三角函数计算出该地块的坡度值。

α=arctan(h/s) (10) 式中 α—— 坡度值,单位为度(°)。

h —— 二点之间高差,单位为分米(dm)。 s —— 二点之间的平距,单位为分米(dm)。

8.3.3.3 每个地块坡度原则上不少于三组坡度计算数据,对地块面积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坡度数据。

8.3.3.4 当某地段坡度角超过25°时,应在图上标注其范围。 8.3.3.5 坡度统计

坡度统计按表19要求统计

表19 ××××项目××××地块坡度统计表

序号

地块名称 最大坡度 (° ′ ″) 20

最小坡度 (° ′ ″) 一般坡度 (° ′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8.3.4 土地整治后权属要素测量

土地整治后涉及权属调整的应进行权属要素测量,相关技术要求按本《规定》第8.1.2条要求。

9 面积测算

9.1 新增耕地面积认定

9.1.1 属于下列情况的不能作为新增耕地面积认定

9.1.1.1 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或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已确定为耕地和可调整地类的。

9.1.1.2 竣工范围内尚未整治的地块。

9.1.1.3 生产道、田间道等交通设施大于2米的。

9.1.1.4 河流、水渠、堰、堤坝等水利配套设施宽度大于1米的。 9.1.1.5 田坎或梯田坎边坡、斜坡投影面宽度大于2米的。 9.1.1.6 其他应扣的田埂面积。 9.1.1.7 坡度大于25°的耕地部分。 9.1.1.8 整治范围外的施工道路。

9.1.1.9 竣工范围超出批准规划设计红线的部分。 9.1.1.10 竣工数据弄虚作假的。

9.1.2 属于下列情况的亦不能作为新增耕地面积认定

9.1.2.1 整治前属于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范围的部分。

9.1.2.2 整治前属于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批准公布的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范围内的耕地。

9.1.2.3 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的树冠覆盖范围内及冠缘起向外延伸15米范围内的耕地。 9.1.2.4 国省道公路、铁路、航道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耕地。

9.1.2.5 海拔500米以上或难以建设灌溉设施的山体顶部下降延伸1/6坡面长度范围内的耕地。

9.1.2.6 海拔500米以上的沿山脊线两侧下降延伸1/6坡面长度范围内的耕地;其中“山脊线”指山脉或山体的分水线或山岗线。

9.1.2.7 超出《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第6章中所规定的“灌溉与排水工程”相关技术参数的水利设施。 9.1.2.8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能认定的。

2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9.2 计算内容

9.2.1 竣工地块面积计算

竣工地块范围的总面积(S1),利用项目竣工地块范围界址点成果计算。 9.2.2 竣工地块原耕地面积计算

竣工地块范围内整治前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为耕地的面积(S2)。 9.2.3 竣工地块内未整治土地面积计算

利用项目竣工范围内未整治区块范围的界址测量成果计算(S3)。 9.2.4 交通设施面积计算

利用交通设施测量调查数据计算面积(S4)。 9.2.5 水利设施面积计算

利用水利设施测量调查计算面积(S5)。

9.2.6 投影宽度大于2米的田坎或梯田坎边坡、斜坡面积计算 利用竣工地形图上的地类界范围坐标计算面积(S6)。 9.2.7 坡度大于25°耕地部分面积计算

利用整治地块内坡度大于25°部分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7)。 9.2.8 涉及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范围部分面积计算

利用涉及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8)。 9.2.9 涉及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范围部分面积计算 利用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小区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9)。 9.2.10 涉及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部分面积计算

利用古树名木和珍贵树种的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10)。 9.2.11 涉及高山顶部面积计算

利用山体顶部下降延伸1/6坡面长度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11)。 9.2.12 涉及山脊线及其两侧范围面积计算

利用沿山脊线两侧下降延伸1/6坡面长度范围边界坐标计算面积(S12)。 9.2.13 田埂面积计算 田埂的面积=长×宽(S13)。 9.3 面积统计

9.3.1 整治项目总面积为所有整治地块面积之和。S总=∑Si。 9.3.2 整治地块新增耕地总面积为Si=S1-(S2+?+S12)-S13。 9.3.3 整治项目新增耕地为各地块新增耕地面积之和。S新=∑Si。

22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9.3.4 面积以公顷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9.3.5 面积统计表格(见附录6)。 9.4 面积精度

各类面积的中误差及限差按照《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执行。

10 图件编制

土地整治项目图件编制包括项目位置示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初始地形图、竣工图等。 10.1 一般规定

10.1.1 土地整治项目图件编制应以符号、色彩、注记等地图语言表达,准确表示其位置、权属、面积等要素;图件宜以彩色为主,颜色反差适中,色彩调配协调,专题要素突出。

10.1.2 图件的数据成果格式应为光栅数据或矢量数据。 10.2 项目位置示意图编制

10.2.1 图名以“×××土地整治(整理、垦造和开发)项目位置示意图”命名;编图单位全称放图廓外左下角(见附录7)。

10.2.2 比例尺和规格,项目位置示意图应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编制,规格按A4幅面。 10.2.3 底图可选择行政区域图或最新交通旅游图等,选择合适的范围编制示意图。 10.2.4 编制内容应包含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位置等信息。 10.3 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编制

10.3.1 图名以“×××土地整治(整理、垦造和开发)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命名。

10.3.2 成图比例尺与规格。采用1∶1万比例尺,图幅大小原则上以A3幅面为宜,当项目或子项目分布范围较大时可适当放大幅面。

10.3.3 坐标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局部)图坐标系统按本《规定》第3.3.1条执行。 10.3.4 编制内容及要求。以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叠加项目整治范围线,标注项目名称、竣工面积、新增耕地面积、原耕地面积等。地类图斑颜色应符合TD/T 1014要求。

10.3.5 图廓整饰。图廓整饰式样(见附录8)。 10.4 初始地形图编制

10.4.1 图名以“×××土地整治(整理、垦造和开发)项目初始地形图”命名。

23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0.4.2 成图比例尺与规格。比例尺按本《规定》第6.1.2条执行。成图规格按本《规定》6.1.1条执行。

10.4.3 坐标系统。初始地形图坐标系统按本《规定》第3.3.1条执行,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

10.4.4 编制内容。在实测地形图的基础上叠加行政区划界线及名称、权属界线及权属单位名称、地类图斑及面积、规划设计红线等。 10.4.5 图廓整饰。图廓整饰式样(见附录9、11)。 10.5 竣工图编制 10.5.1 一般要求

10.5.1.1 图名以“×××土地整治(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竣工图”命名。 10.5.1.2 成图规格。原则上按本《规定》第6.1.2条执行,以项目为单位编制;也可采用任意分幅,当项目地块分散时可以按地块为单位成图。 10.5.1.3 比例尺按本《规定》6.1.2条执行。 10.5.1.4 坐标系统与初始地形图的坐标系统一致。 10.5.2 竣工图编制内容

竣工图编制要素按GB/T 20257.1规定表示外,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0.5.2.1 地籍要素编绘

(1)整治范围界址点、线按本《规定》第6.4.2.4条的规定表示; (2)权属界线、新增耕地范围界址点、线按TD/T 1001执行;

(3)竣工后新增耕地、原有耕地、未整治地块等地类图斑采用不同颜色表示(见附录10)。 10.5.2.2 面积注记

按整治范围外围界址点坐标成果数据计算的总面积和各地块、地类等新增耕地面积。 10.5.2.3 专业要素编绘

(1)基础设施标注。交通、水利设施采用分式表示。主要指道路属性、水利设施、性质、长(宽)度数据等;

(2)坡度(平整度)表注。坡度(平整度)线按两端点位置作连线,主要是指距离、高差、坡度等信息。 10.5.2.4 辅助要素编绘

辅助要素主要包括整治前后地类面积表、图例、情况说明、界址点成果表等。 (1)地类面积表。地类面积表包括整治前、后地类面积变化等情况数据。面积

24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单位用公顷,保留小数后4位。

(2)图例编制。图例应放置在图廓内右下方。

10.5.2.5 图廓整饰式样及各要素颜色代码、线性、字体、字号等属性(见附录10、11)。

11 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11.1 成果质量检查 11.1.1 一般要求

11.1.1.1 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项目成果应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抽检与验收。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测绘成果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测绘成果质量终身负责制。 11.1.1.2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与调查的成果质量检查分为作业人员的自检、互检,一级检查和二级检查。一级检查为作业单位作业部门的过程检查,二级检查为作业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最终检查。

11.1.1.3 项目通过自查、互查的成果才能进行过程检查,通过过程检查的成果才能进行最终检查。过程检查要对批成果中的单位成果进行全数检查,不作单位成果质量评定。最终检查要对单位成果进行详查,检查的内容按11.2条要求,最终检查完成后,应按11.3条要求对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并编写检查报告,随成果提交验收。 11.1.1.4 一级检查要内外业全面检查;二级检查内业成果100%检查,外业成果抽检比例不得少于15%。 11.2 分项质量检查要求

11.2.1 平面控制测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主要检查布网的合理性,选点埋石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点之记的内容是否齐全,仪器检定是否合格有效,各项观测条件、记录成果、平差方法、精度要求、上交资料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实地检测控制点之间的边长,角度或者直接检测控制点坐标,限差按表22要求执行。

表22 平面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边长校核 等级 测距中误差 边长较差的相mm 对误差 ≤±15 ≤±15 ≤±15 ≤±15 ≤1/56000 ≤1/30000 ≤1/14000 ≤1/7000 角度校核 测角中误差 (″) ≤±5 ≤±8 25

角度较差限差 (″) 14 20 坐标校核 坐标较差中误差cm ≤±5 ≤±5 ≤±5 ≤±5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1.2.2 高程控制测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检查路线高差不符值是否超限,闲合差是否超限,仪器检验资料的齐全性,原始观测记录计算的正确性,平差计算是否正确,上交资料是否齐全。

实地检测控制点之间的高差。检测水准测量的已测测段的高差之差时其限差按表7的规定执行。检测RTK施测的高差时其限差按表12的规定执行。 11.2.3 图根控制测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主要检查图根点布设的合理性,图根点密度是否满足要求,分析观测方法和审查观测成果的正确性;了解仪器检验情况;分析外业成果各项验算资料,如各项限差指标等。

11.2.4 地形图检查的主要内容

图件检查分为三项:一是图件、资料审阅;二是外业巡视校对;三是抽样检测。 11.2.4.1 图面检查,检查图面的表达是否完备,图面是否美观,数据承载是否合理,数据表达是否完备、客观的反映了测区现状。

11.2.4.2 要素代码检查,检查图形要素的代码是否为符合矢量地形图数据生产和采集标准的代码,代码在数据标准代码中是否有登记。

11.2.4.3 要素分层检查,要素所在图层是否为数据标准中的代码所对应的图层。 11.2.4.4 地形要素检查,主要检查地物系统之间的符号配置关系。地形要素关系是否清楚,建构筑物主次是否分明,道路层次是否清楚,水系表示是否合理,图式符号运用是否正确,各种注记、图幅接边、图廓内外整饰等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11.2.4.5 外业巡视、检测,地形图需到实地100%巡视检查,实地检查主要是对地形要素进行巡视检查。要求各类控制点标志埋设合格,图上地物形状和相关位置与实物一致,方位物表示突出,地物取舍恰当,注记正确齐全等。

检测要设站检测地物点的平面精度和地形点的高程精度。其中误差按表13、表15及本规定6.1.6.1条规定的相应中误差要求执行,最大误差不得大于2倍中误差。 11.2.5 界址测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界址点测量主要检查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各项误差与限差的符合情况,成果的可靠性,各项数据的准确、完整性,界址点测设的合理性,界址点编号的正确性,标志埋设的稳固与合理性。实地检测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 11.2.6 土地整治要素调查检查的主要内容

11.2.6.1 权属调查检查的内容有:界址点的正确性,权属界线的正确性,调查表格填写的正确性等;

11.2.6.2 地类调查检查的内容有:地类分类的正确性,地类块划分的正确性,地

26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类面积计算的正确性等;

11.2.6.3 基础设施调查检查的内容有: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等调查数据的正确性。 11.2.7 面积计算检查的主要内容

面积计算检查的主要内容有:项目总面积、地块面积、不为耕地的面积等各项面积计算的正确性,面积测算的合理性,坡度计算及范围划定的正确性,面积统计的正确性以及面积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11.2.8 图件编制检查的主要内容

图件编制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11.2.8.1 比例尺选择的合理性; 11.2.8.2 各类符号使用的正确性; 11.2.8.3 各类颜色配置的正确性; 11.2.8.4 各种注记的正确性; 11.2.8.5 图例编制的正确性; 11.2.8.6 图廓整饰的正确性。 11.3 质量评定标准

11.3.1 土地整治项目测量与调查项目的质量评定分为,土地整治前测量与调查计100分;土地整治竣工后测量与调查计100分。

11.3.2 土地整治前测量与调查质量元素及权的划分见表23

表23 土地整治前测量与调查质量元素及权的划分 质量元素 控制测量成果 初始地形测量成果 要素调查成果 文字报告 权 0.3 0.3 0.3 0.1 11.3.3 土地整治竣工后测量与调查质量质量元素及权的划分见表24

表24 土地整治竣工后测量与调查质量质量元素及权的划分 质量元素 竣工地形测量 界址测量 要素调查 面积计算 图件编制 文字报告

27

权 0.2 0.2 0.2 0.2 0.1 0.1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1.3.4 采用百分制表示成果质量水平,用质量错漏扣分法计算成果得分。质量评定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1.3.5 质量等级评价规定

11.3.5.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均视为不合格成果:

(1)伪造成果;

(2)单位成果中出现A类错漏;

(3)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数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任一粗差比例超过5%;

(4)质量子元素得分小于60分。

11.3.5.2 不合格成果经返工合格后,无论其质量如何,该成果只能评为合格。 11.4 成果错漏的扣分标准与分类 11.4.1 扣分标准按表25

表25 成果质量错漏扣分标准 差错类型 A类 B类 C类 D类 扣分值 42分 12/T分 3/T分 1/T分 注:T为错漏值调整系数,根据成果的复杂程度(地形类别)而定,一般取值范围为0.8~1.2。设单位成果由简单至复杂分别为三级、四级或五级,则T可分别取为0.8、1.0、1.2或0.8、0.9、1.0、1.1或0.8、0.9、1.0、1.1、1.2。错漏值保留一位小数后第二位数字4舍5入,一般情况下T设定为1。 11.4.2 质量错漏的分类

11.4.2.1 控制测量错漏分类见表26

表26 控制测量质量错漏分类表 A类 1.伪造成果 2.标石质量及其埋设不符合要求 3.使用的仪器不符合要求 4.主要精度指标中任一项超限 5.未绘点之记 6.天线高量取错误 7.控制网布设不合理 8.仪器设备未鉴定或不合要求 B类 1.点位选择不当,点之记绘制错漏较大 2.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不全 3.成果重测、补测以及数据删除不合理 4.电子记录输出格式不符合要求 5.记录计算错误,对结果影响大 6.验算项目不全 7.上交资料不完整 28

C类 1.记录和注记字体潦草不规整 2.数字或小数点错漏,对结果影响轻微 3.各种注记错漏,成果装订及编号错漏 4.其它轻微的差、错、漏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1.4.2.2 整治前初始地形测量质量错漏分类

表27 整治前初始地形测量质量错漏分类表 质量 元素 数学基础 平面 精度 高程 精度 数据及结构正确性 A类 B类 C类 1.坐标或高程系统采用错误、独立坐标系统投影计算或改算错误 2.平面或高程起算点使用错误 3.图根控制测量精度超限 1.地物点平面绝对位置中误差超限 2.相对位置中误差超限 1.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超限 2.等高线高程插求点高程中误差超限 1.数据无法读取或不全 1.数据组织不正确 2.文件命名数据格式错 2.部分属性代码不3.属性代码普遍不接边 接边 4.漏有内容的层或数据层名称错 3.其他较重的错漏 5.其他严重的错漏 1.一般注记普遍1.双线河、道路,乡镇级居民地名称错漏 错漏达到20%以2.行政村及以上行政名称错漏 上 3.图根点密度、埋石点数量不符合设计或规2.县及以上境界范要求 错漏达图上15cm 4.一般注记错漏达10%~20% 3.错漏比高在25.有方位意义的重要独立地物错漏 倍等高距以上,6.管线(¢30cm以上)类别转折点错漏 图上长度超过7.高程注记点密度与规定不符 15cm的陡坎 8.地物地貌要素主次不分明,线条不清晰,4.漏绘面积超过位置不准确,交待不清楚,造成判读困难 2图上4cm的二层9.重要地物、地貌符号用错 及以上房屋,10.多数特征位置漏注高程注记 26cm 的一层房11.比高在2倍等高距以上,图上长度超过屋 10cm的陡坎错漏 5.图幅普遍不接12.自然及人工水体其主要附属物错漏 2边,或等级河流、13.较高经济价值植被图15cm 错漏 22道路和县级及县14.漏绘面积图上2 cm二层及以上房屋,4 cm级以上境界等要的一层房屋 素不接边 15.乡及以上境界错漏达图上10cm 6.存在普遍的综16.主要地物、地貌不接边 合取舍不合理 17.漏绘高压线、通讯线超过图上5cm 7.地貌表示严重18.漏绘垣栅超过图上5cm 失真 19.标石完好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图上标注错8.漏绘一组等高漏 线 20.漏绘双线道路或水系超过图上10cm 9.其他严重的错21.主要地物地貌明显的综合取舍不合理 漏 22.其他较重的错漏 1.图名、图号同1.图廓整饰明显不符合图示规定 时错漏 2.图名或图号错漏 2.符号、线划、3.部分符号、线划、注记规格不符合图示规注记规格与图示定,或压盖普遍 严重不符 4.其他较重的错漏 3.其他严重错漏 1.缺成果附件资料 2.缺技术总结或检查报告 3.上交资料缺项 4.其他较重的错漏 29

1.个别属性代码不接边 2.其他一般的错漏 地理精度 1.错漏比高在2倍等高距以上,图上长度超过5cm陡坎 2.双线道路路面材料错漏 3.水系流向错漏 4.错漏小片明显特征地貌 5.漏绘双线道路或水系超过图上5cm、双线桥梁及其附属建筑物 6.错漏较高经济价值2的植被图上10 cm 7.漏绘面积达图上1 2cm二层及以上房屋,2 2cm的一层房屋 8.漏绘垣栅超过图上2cm 9.自然村及以下地名错漏 10.楼房层次错 11.其他一般的错漏 整饰质量 1.图廓整饰不符合图示规定 2.符号、线划、注记规格不符合图示规定,或压盖较多 3.漏绘注记、符号 1.无成果资料清单或成果资料清单不完整 2.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内容不全 3.其他一般的错漏 1.缺主要成果资附件料 质量 2.其他严重的错漏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1.4.2.3 整治前初始调查要素质量错漏分类

表28 整治前初始调查要素质量错漏分类表 A类 1.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在资料上表示不清楚的 2.权属要素调查权属关系错漏 3.权属要素调查表中内容错漏 4.界址点(线)情况不清 5.行政区域界错漏 6.界址点、线地理精度不符合要求 7.面积计算误差超限 B类 C类 1.调查要素中一般内容错漏 不属于前二类2.地块编号错漏 的错漏为C类3.一级土地利用类别错漏 错漏 4.地理名称注记错漏 5.地面附着物调查名称的错漏 6.其它严重的差、错、漏 11.4.2.4 整治竣工后竣工地形测量质量错漏分类

表29 整治竣工后竣工地形测量质量错漏分类表 A类 表27中的各项 B类 1.表27中的各项 2.基础设施的测量数据误差超限 C类 表27中的各项 11.4.2.5 竣工地块范围界址测量错漏分类

表30 竣工地块范围界址测量错漏分类表 A类 1.伪造成果 2.界址点误差超限 3.仪器未经检定或以检定不符合要求 B类 C类 1.仪器检验项目不全,检验结果有轻微超限 不属于前二类2.测量中个别指标超限,对测绘成果影响轻微 的错漏为C类3.测量点编号错漏 错漏 4.其它严重的差、错、漏 11.4.2.5 面积计算错漏分类

表31 面积计算错漏分类表 A类 1.伪造成果 2.面积测算错漏 3.面积计算误差超限 B类 1.面积计算方法不正确 2.坡度计算错漏 3.面积统计有误 4.其它严重的差、错、漏 C类 不属于前二类的错漏为C类错漏 11.5 成果核查验收 11.5.1 一般要求

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的成果资料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对全部项目进行100%核查验收。市级国土部门核查验收比例不少于全部项目的40%,省级国土部门核查验收率不低于15%。

11.5.2 核查验收方法

11.5.2.1 土地整治测量与调查项目验收分为内业检查与外业核查,内业检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0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http://www.zjdlr.gov.cn/art/2015/9/2/art_921_16441.html

(1)文字报告资料的齐全和内容的完整性;

(2)控制资料各项限差的符合情况,平差方法、平差结果及精度情况; (3)地形图数据的分层正确性及完整性,地形要素的完整性,注记和符号的正确及完整性;

(4)界址测量与放样方法的正确性,面积认定与计算的准确性; (5)权属调查、地类调查、基础设施要素调查资料的完整性。 11.5.2.2 外业核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点及界址点埋设是否稳固,设置是否合理;点之记填写是否正确; (2)实地检测控制点间边长及高差,统计边长相对误差及高差误差是否超限; (3)实地检测界址点平面中误差;

(4)外业巡视地形图要素表示的合理与正确性; (5)实地检测地物点平面及高程中误差;

(6)外业检查专业要素调查的正确性,检测专业要素图上标注尺寸是否正确。 11.5.3 核查验收成果质量评定

11.5.3.1 核查验收时对成果质量的检查内容和分数评定按(附录12)的相关表格要求填写。

11.5.3.2 批成果质量判定通过合格判定条件(见表32)确定批成果的质量等级,质量等级划分为批合格,批不合格两级。

表32 批成果质量判定 质量等级 批合格 判定条件 样本中未发现不合格的单位成果,且概查时未发现不合格的单位成果 样本中发现不合格单位成果,或概查中发现不合批不合格 格单位成果,或不能提交批成果的技术性文档(如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和资料性文档(如接合表、图幅清单等) 作业单位对批成果全面查改合格后,重新提交验收 后续处理 作业单位对验收中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均应修改 12 文字报告的编写要求

12.1 设计书编写的基本要求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目的是为土地整治项目测量与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作技术保障。因此,每一个项目作业前必须编写技术设计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编写内容要求如下。

12.1.1 设计书格式及内容要求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e8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