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战守策导学案高品质版 -

更新时间:2023-11-29 10: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战守策》导学案

江苏省盱眙中学 李淞

教学目标

1.梳理并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大致翻译课文。

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以及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3.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作者的主张,认识其的进步意义。 2.把握文章要旨,学习从多角度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导入新课

二、解题

策-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 古代的策文分类:

1、制策(策问):朝廷选进士时所出的考题 2、对策:士子根据所问而陈述的政见 3、奏策(进策):臣子主动上陈的奏文 补充:古代常见奏章 战国时多称“书”

奏: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 议: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

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谏太宗十思疏》 表:多用于臣向君陈情祝贺,《陈情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上台展示学案。

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 补充:写作背景

北宋王朝到了仁宗赵祯时期,在承平的帷幕背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迅速地深刻化、

尖锐化。内部的农民起义;外边夏、辽气焰嚣张,不时内犯。统治阶级当中一些较能正视现实、深谋远虑的人,便不断提出革新政治以自救的主张与要求。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产物。年轻的苏轼,很快地也投身于这个浪潮中了。仁宗嘉祐六年(1061),二十五岁的苏轼应“制科”考试时所作的《进策》二十五篇,就集中地表现了苏轼的这种政治思想。

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

2.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全文七段,可分为五部分 (一)(1)开门见山,表明观点:居安知危 (二)(2—3)援引史实,正反论证,说明“兵之不可去” (三)(4)浅近设喻,正反论述,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 (四)(5)分析形势,说明“教战守”的重要 (五)(6-7)具体陈述“教战守”的主张和建议

四、通读课文

1.解决学案第三题。

初读课文,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豢 ( ) 钝眊( ) 浸渍( ) 狎 ( ) .....重屋( ) 痿蹶( ) 斩刈( ) 乘舆( )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五、通读课文,文意疏通。

全文六个自然段,本节课疏通1-4段,课堂随机抽查4个小组,其他小组随即质疑、辩论,老师点评、补充。疏通文意,口头讲述文言现象。 第1段: 重点词句: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患:祸患 果:究竟

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安:安逸 劳:辛劳,吃苦 今不为之计

为:替 计:想办法 第2段: 重点词:

1.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兵:兵备 去:放弃 2.秋冬之隙,

隙:农闲,间隙 3.致民田猎以讲武,

致:召集 以:来,目的

4.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 习:习惯

5.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斩刈:斩杀 慑:恐惧 6.是以虽有盗贼之变, 虽:即使 第3段: 重点词:

1.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以……为:把解除兵备作为 盛节:好的法度。仁政德治 2.甲兵顿弊

甲兵:武器装备 顿弊:败坏不锋利 3.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日以:一天天地。 日:名作状

以,表修饰 佚乐:安逸享乐 4.卒有盗贼之警

卒:同“猝” 一旦,突然 警:警报 5.则相与恐惧讹言

相与:互相 讹言:散布流言 6.销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 销耗钝眊:(心智)被消磨而迟钝昏聩 7.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是以:因此 区区:小小 乘:趁机 8. 而唐室固以微矣。

固:当然 以:因此 微:衰弱 第4段 重点词:

1.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 所以:用来 2.肌肤之所浸渍 渍:浸泡

3.今者治平之日久 治平:太平 4.骄惰脆弱

骄惰脆弱:骄纵懒惰脆弱 5.则缩颈而股栗 股栗:大腿发抖

6.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生事:滋生事端 扰:干扰 渐不可长:不能让(事端)露出苗头并发展下去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熟读1-4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提问上节课所学1-4段内容。

二、继续文意疏通。

本节课疏通5-7段,课堂随机抽查两个小组,其他小组随即质疑、辩论,老师点评、补充。 疏通文意,口头讲述文言现象。 第5段 重点词

1.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

无自而有:不会意外的发生 2.岁以百万计 岁:每年,名作状 3.而求之者无厌 无厌:不会满足 4.此其势必至于战 至于:导致

5.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迟速远近:或早或晚或远或近 要以:总之 第6段: 重点词:

1.而用之不以渐

用之不以渐:用兵不凭借逐步训练 2.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一旦:突然 出身:投身(战场) 蹈:踏 3.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尊尚:推崇

4.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以为:认为 故:原因 动:扰动 第7段: 重点词

1.骄豪而多怨,

骄豪而多怨:骄横有多怨言 2.而邀其上者, 邀:求取

3.以为天下之知战者, 知:懂得

4.则固以破其奸谋,

固:一定 以:来 破:破坏 5.而折其骄气。 折:压制

6.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利害之际:利和害的界限

三、阅读与探讨

1.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 为何教?

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乡里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 “教民战守”之策:

“使” 士大夫 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教” 庶人之在官者 以行阵之节 “授” 役民之可盗者 以击刺之术 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做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

3. 本文是一篇对策,目的在于让君王接受自己的“进策”,而最关键的还得看作者怎么写。苏轼是怎样行文布局说服君王的?

明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第一段: 作者明确指出知安忘危、逸而不劳是当今大患。(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第二、三段:作者广征史事,借古见今,使读者悟得道理,产生共鸣。(援引史实,正反论证)

第四段: 借“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说明“养之太过的危害。(浅近设喻,正反论述) 第五段: 联系当今,说明“教战守“的重要。(分析形势,重申观点) 解决问题——第六、七段:陈述“教战守”的具体主张和建议。

四、总结

1.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 第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

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在这几个段落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也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

五、布置作业

完成巩固检测案

第三课时

一、课前讨论

学生起立,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对照完善巩固检测案的课内文段练习,准备展示。

二、复习检查

检查上节课内容

三、课堂展示

文言知识点整理。 1.通假字:

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畋”,打猎)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钝”,不锋利) .

卒有盗贼之警(“猝”,突然)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餍”,满足) .

2.古今异义:

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逃跑)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dj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