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 - 学生卷

更新时间:2023-12-23 01: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一) 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篇目:《沁园春·长沙》《诗两首》《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包身工》《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

2、默写篇目:《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纪念刘和珍君》《荆轲刺秦王》。

【现代文部分】

沁园春·长沙

一、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 沁.园春( ) 百舸.( ) 坎坷.( ) 拜谒.

( ) 遏.

制( ) 竭.力( ) 挥斥.( ) 干坼.( ) 遒.劲( ) 酋.

长( ) 谩.

骂( ) 散漫.( ) 花蔓.( ) 惆.怅( ) 稠.密( ) 绸缪..( ) 寥.

廓( ) 峥.

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意动用法,把……当作(看作)粪土。

二、文学常识:

1、中国的诗歌可以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而古典诗歌又分为 体诗和 体诗,其中古体诗有以下一些形式: 、 、 、 、 ;而近体诗主要有 和 两种形式。律诗又分为五律和七律,绝句又分为五绝和七绝。律诗一般分为四联八句,即:首联、 、 、 ,其中 和 要对仗,偶句押韵。

2、词:又叫 、 、 、 ,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 之际,盛行于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 (58字以内)、 (59-90字)和 (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 ,也叫 。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3、《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写于1925年的豪放词,在内容上属于现代诗,在形式上属于旧体诗。其中“沁园春”是 名,“长沙”是 。全词上片(阙)写 ,情景交融,下片(阙) ,抒写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战士以天下为己任、激流勇进的战斗风貌、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三、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雨巷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 ) 彷徨..( ) 彳亍..( ) 颓圮.( ) 舷.梯( ) 娴.

熟( ) 悬.崖勒.

马( ) 弦.外之音( ) 按捺.( ) 刚毅木讷.( ) 方凿圆枘.( ) 静谧.

( )

猕.猴( ) 所向披靡.( ) 奢靡.( ) 矫.揉造作( ) 繁衍.( ) 挑衅.( ) 二、成语积累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三、文学常识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因而作者被称为“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种美好

理想的象征,她是美好的却又是迷蒙而不可及的,表现了诗人 的情绪。

再别康桥

一、给加点字注意

青荇.( ) 长篙.(. ) 蒿.里行( ) 枯槁.( ) 浮藻.( ) 缫.丝( ) 漫溯.( ) 晦朔.( ) 斑斓.( ) 阑.干( ) 波澜.( ) 笙箫..

( ) 二、文学常识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代表作《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新月派”诗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三、熟读并默写这首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一、给加点字注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 冰屑.( ) 凌.侮( ) 叱.骂( ) 团箕.( ) 给.予( ) 碾.了三番( ) 二、给下列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大堰河/( )旗息鼓 凌侮/( ) 人不倦 叱骂/( ) 异 红漆/( ) 盖 豆浆/船( ) ( ) 转/碾了三番 瓦菲\\( ) 声中外

三、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自传性抒情长诗《 》是艾青的成名作。

记念刘和珍君

一、给加点字注音

洗涤. 攒.射 尸骸. 杀戮. 黯.然 绯.红 不惮. 诧.异 踌躇.. 喋.血 寥.落 浸渍.. 桀骜.. 惩创.. 二、词语

不惮:不怕。 诧异:觉得奇怪。

1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踌躇:犹豫。 菲薄:这里意为微薄。 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的样子。 寥落:稀少。 浸渍:浸润,渗透。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惩创:惩罚,惩治。 长歌当哭: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三、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 、 ,是 的奠基人。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坟》,《而已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14部。诗句“ ”是其一生的写照。

四、背诵

1、“真的猛士……”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就在沉默中灭亡” 3、“苟活者将在淡红的……”三处地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注音

景仰 戊戌. 显宦. 叱咤..风云 莅.

校 迥.乎不同 短小精悍.

步履. 潇洒 顾盼 谦逊. 激亢. 箜篌.. 弥.

漫 博闻强记 酣畅 屏.息以待 涕泗..交流 二、文学常识 梁实秋,散文家、翻译家。

短新闻两篇

一、字音字形

凝.重 婆娑. 噩.梦 嬉笑 纳粹. 凋谢 窒.

息 绿树成阴 二、识记新闻常识

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是:(1)及时性,(2)简明扼要,(3)用事实说话(真实性)。新闻一般分五个部分: 。一篇新闻要包含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小狗包弟

一、字词

作揖.( ) 狗吠.( ) 叱.骂( ) 煎熬( ) 租赁.( ) 篱笆..( ) 揪.回来( ) 二、成语

绿草如茵:茵, 。 呕心沥血:形容 。

三、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 》《 》《 》;“激流三部曲”《 》《 》《 》;《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 》——“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包身工

一、字音字形

蠕.动( ) 褴褛..( ) 游说.( ) 水门汀.( ) 执拗..

( ) 籼.米( ) 莴苣..( ) 揩.地板( ) 怜悯.( ) 蹒跚..

( ) 殴.打( ) 谄.媚( ) 譬.如( ) 贿赂.( ) 骷髅..

( ) 噩.梦( ) 焦灼.( ) 胆怯.( ) 拎.着( ) 弄.堂( ) 搽.粉( ) 锭.子( ) 怔.

住( ) 二、掌握成语:

横七竖八:形容 。 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 。

三、文学常识:

夏衍,本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在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 文体,具有 性和 性的特点。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字词:

诞.生( ) 翌.年( ) 酝酿..( ) 苛.刻( ) 横亘.

( ) 二、掌握成语:

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 ;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 。

三、文学常识:

2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性、 性、 性。

【文言文部分】

《烛之武退秦师》

一、文学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 所作,又称为《 》或《 》。“传”是解释 的文字。“春秋三传”是解说《春秋》的三部史书:《 传》《 传》《 传》,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通“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 ”,供给) 3.秦伯说 ( ,通“ ”)

4.失其所与,不知 ( ,通“ ”,明智) 5、夫晋,何厌.之有( ,通“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 古义: 今义:尊称别人的妻子。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外出时随身携带的物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6、焉.用亡郑以陪.

邻 7、朝济.而夕设版焉 8、以乱易.

整,不武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失其所与.,不知 12、邻之厚.,君之薄.也 14、阙秦以利.

五、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既东封..郑 3.且贰.于楚也 4.越国以鄙远.. 5.烛之武退.秦师 6.共其乏困.. 7.与郑人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9、夜.缒而出,见秦伯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六、一词多义 封

既东封郑( ,动词) 肆其西封( ,名词) 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辞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停数日,辞去。( )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 ,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 ,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 ,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 ,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 ) ②夜缒而出 (表 ,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 ,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 ,连词)

3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 )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 )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 ) 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 )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 的标志) 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 )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 ) 将焉取之(代 ) 其

以其无利于晋(指代 ) 君知其难也( )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 ) 失其所与(指代 )

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 ”) 七、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佚之狐言于郑伯

4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5.(晋惠公)许君焦、瑕 6.敢以(之)烦执事 7.夜缒(烛之武)而出

8.(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9.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

一、文学常识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二、给加点字注音

荆轲. 拜谒. 督亢. 谬.误 偏袒. 扼腕.. 厄.

运 濡.染 怯懦.. 淬.火 猝.然 忤逆.. 铁杵. 创.

创.办 目眩. 鲰.生 箕踞.. 戮.没 拊.

心 三、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 ”,yuè,高兴。 2.日以尽矣 以,通“ ”,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 ”。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通 。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 ”,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 ”,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 ”,绕。

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 ”,仓促,突然。 四、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 。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 。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 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 今义:步行。 7.诸郎中..

执兵 古义: 今义:指中医。 8.左右..

既前,斩荆轲 古义: 。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9、终己不顾..

古义: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 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1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五、词类活用现象(找出活用的词并解释)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4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1.使使以闻大王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一)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二)

1.秦王购之金千斤 2.欲与俱 3.见燕使者咸阳宫 4.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三)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四)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五)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七、解释下列实词和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发尽上指冠 2、故 故遣将守关者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鲰生说我……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3、就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轲自知事不就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荆轲顾笑武阳 大行不顾细谨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为之奈何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八、固定用法,解释加点部分。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 ) 2.然则..将军之仇报 ( ) 3. 荆轲有所..待( ) 4.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 ) 6.以故..

荆轲逐秦王 ( ) 九、背诵 “太子及宾客……终已不顾”(P19侄数第三段)

5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

横江:(古义: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茫然:古义: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凌:古: 今:欺凌)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 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 今:儿子) 四、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如 纵一苇之所如. 如.

泣如诉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于.

是饮酒乐甚 然 其声呜呜然. 何为其然.也 之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凌万顷之.茫然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

所共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 而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盈虚者如彼,而.

卒莫消长也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 正襟危坐而.问客 侣鱼虾而.

友麋鹿 乎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

相与枕藉乎.

舟中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句: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句

2、(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3、(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4、(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倒装句

5、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句 6、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句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句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 后置:9、凌万顷之茫然 后置:10、渺渺兮予怀

前置:11、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句: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六、指出活用并解释

(1) 用作 :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 用作 :

2、歌.窈窕之章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下.江陵 5、顺流而东. (3)名词的 用法: 6、侣.鱼虾而友.糜鹿 (4) 动词的 用法: 7、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 用作 : 8、正.襟危坐/ /不知东方之既白. 9、渺.沧海之一粟 游褒禅山记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记”是一种文体。 二、解释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 ”,古代对 的美称。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 ;今:数词。)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 ;今:很,十分。) 3、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 ;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译为“ ”;“是”,代词,代 。今:合用为连词。)

5、而卒.葬之(古: 。今:士兵) 四、词类活用

(1) 做

11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1、有泉侧.出(侧:在一侧) (2) 做

2、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3、名之曰褒禅(名:意为 )

4、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意为 ) (3) 做

5、而其见愈奇(见:意为 )

6、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意为 )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传:意为 ) (4) 做

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意为 )

9、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意为 )(5) 做

10、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意为 ) 11、火尚足以明也(明:意为 ) 12、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意为 ) (6)形容词的 用法

13、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意为 ) 五、辨析并解释下列多义词。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然 至于颠覆,理固亦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其 以其.

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

孰能讥之乎? 乃 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良乃.人,具告沛公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 (其……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 (何……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这就是……的缘故。) (二)特殊句式 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 5、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三)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 句) 7、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句) 8、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句) 9、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句) 其它知识 一、掌握下列文学知识:

1、成语:(1)了解成语的五个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和外来文化;(2)了解成语的内部结构关系: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3)了解成语所保留的古汉语的语法特点: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互文;(4)掌握常见成语的读音、写法、意义和感情色彩,并恰当地熟练运用。

2、《家》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主要

线索,叙述了觉慧、觉新、觉民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主要表现了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年轻一代的叛逆和反抗。

3、《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的

第一部长篇小说。他的作品还有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巴黎圣母院》是一部叙说人的“命运“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原则。主要人物有敲钟人卡西莫多、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穷诗人甘果瓦、弓箭队长弗比斯、副主教弗罗洛。

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四)

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篇目:《窦娥冤》《雷雨》《苏轼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拿来主义》《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2、默写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廉颇蔺相如列传》。

12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现代文和诗歌部分】

一、掌握下列文学知识。 二、分课文复习

窦娥冤

一、字音:

亲眷.( ) 嗟.( )怨 杳.( )无音信 嘱咐..( ) 尸骸.( ) 负屈衔.( )冤 古陌.( )荒阡.( ) 应验.( ) 甘霖.( ) 二、词语释义:

① 亲眷: ; ② 嗟怨: ; ③ 杳无音信: ; ④ 尸骸: ; ⑤ 负屈衔冤: ;

⑥ 古陌荒阡: 。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⑦ :久旱后所下的雨。 ⑧ :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三、文学常识

戏剧是指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戏曲、歌剧、话剧的总称。戏剧包括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等,戏剧语言包括 (台词)和 。

戏剧的分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按剧情的繁简可分为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可分为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 。

1、《窦娥冤》: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伟大的戏剧家。现存剧本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15种。他与 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残酷、社会的混乱和官府的黑暗,表现了窦娥不屈的反抗精神。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 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位。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杂剧剧本由 (元杂剧的主体)、 (剧中人物的对话)、 (主要指演员的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三部分构成。杂剧角色分 (男角)、 (女角)、 (刚强、凶恶或滑稽的人物)、 (末、旦、净以外的杂角)等。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雷雨

一、加点字注音

烦燥. 曹禺. 汗涔.涔 亲戚. 半晌. 二、词语补释:

: 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 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 : 仔细地听。谛: 仔细。 : 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 见解。

: 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吃惊而发愣。 : 违背良心。昧: m èi 昏,糊涂,不明白。 : 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 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 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 : 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恨愤怒。 三、文学常识

《雷雨》:经典 剧,作者 ,原名万家宝,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雷雨》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深刻地揭露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及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

哈姆雷特

一、给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匍匐..( ) 意旨.( ) 暴虐.( ) 祈祷.( ) 轻蔑.( ) 难堪.( ) 怪诞.( ) 忏.悔( ) 踌躇..( ) 迷惘.

( ) 延宕.( ) 虔.敬( ) 紊.乱( ) 劝诱.( ) 嫁奁.( ) 陨.落( ) 横.暴( ) 二、解释下列词语:

(1) :【注音】:shén hún diān dǎo【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人或事入迷着魔。

13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2) :【注音】:wěn luàn【释义】:杂乱;纷乱:秩序紊乱|言语紊乱。

(3) :【注音】:tú zhī mǒ fěn【释义】:脂:胭脂。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打扮。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4) :【注音】:biān tà【释义】:鞭打。比喻抨击:这部作品对旧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

(5) :【注音】:dāng jī lì duàn【释义】: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6) :【注音】:bì xià【释义】:对君主的尊称。

(7) :【注音】:diàn xià【释义】:对太子或亲王的尊称。现用于外交场合。 (8) :【注音】:chuànɡ shānɡ【释义】:1.伤害。 2.被刀剑﹑火器等所损伤。 3.指伤口。 4.比喻战乱或自然灾害等给国计民生带来的破坏。

(9) :【注音】:yān shì mèi xíng【释义】: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三、文学常识

《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 》《 》《 》,四大喜剧《 》《 》《 》《 》,是英国戏剧之父。《哈姆莱特》通过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词,原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抒情诗,到了晚唐五代,它逐渐摆脱按乐谱谱词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诗体。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大致有 和 两派。 派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 派代表词人以柳永、秦观、李清照为主。

柳永词两首

一、字音

堤.沙( ) 天堑.( ) 珠玑.( ) 罗绮.( ) 叠巘.( ) 羌.管( ) 钓叟.( ) 骤.雨( ) 都.门( ) 都.是( ) 凝噎..( ) 暮霭.( ) 二、重点词语

: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

: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 ”。 :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词中代指朝廷。 :秋季。

: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 :鸣叫声凄凉哀切。

:驿站上供人休息的地方。古时一般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人们常在此送别。 :因悲伤而喉咙梗塞得说不出话来。 :傍晚的云气。 :年复一年。 三、文学常识

柳永:字 ,原名三变,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著有《 集》。

苏轼词两首

一、字音

故垒.( ) 公瑾.( ) 纶.巾( ) 樯橹..( ) 酹.( )江月 料峭.( ) 吟.啸( ) 一蓑.烟雨( ) 二、重点词语

:文中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像灰烟那样消失。

: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 :姿容雄伟,英气勃发。 :同“樽”,酒杯。 :不久,过一会儿。 :草鞋。 :吟咏长啸。 :形容微寒。 三、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诗风豪放,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 ”。14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辛弃疾词两首

一、字音

遥岑远目 玉簪 搵英雄泪 螺髻 鲈鱼 堪脍 .......舞榭歌台 封狼居胥 寻常巷陌 佛狸 ......

二、重点词语

:失群的孤雁。

:光景,状况。 :枯萎,凋零殆尽。 :悲愁,哀伤的样子。

三、文学常识

李清照:号 ,宋代女词人。词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作品则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作品集有《 》。

: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擦拭。

:眺望远处的山岭。岑,小而高的山。

:购买田地和房舍。这里是指那些只知道谋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代指女子。

:本意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词中是草率马虎的意思。 :回头向北望。 :哪堪,不堪。

三、文学常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主义诗人,一生主张收复中原,但壮志未酬。诗风豪放,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李清照词两首

一、字音

纱橱. 盈.袖 瑞.脑 憔悴.. 堪.摘 戚.戚 乍.暖还.寒 兼. 二、重点词语

:一种香料,又称龙脑。 :漫长的白天。 :兽形的铜香炉。

: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调养,保养。

:乐意摘取。堪,所欲,想要。 :怎么,怎样。

派代表词人。

拿来主义

一、字音

冠冕. 脑髓. 吝啬.. 自诩. 蹩.进 国粹. 孱.头 孱.弱 针灸. 残羹. 冷炙. 譬.

如 二、字形词义

:怯弱无能的人。

:社会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 :自我夸耀。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冠冕堂皇”的省略语,意识是很体面、有气派。 :蹑手蹑脚的进去。

: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这里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原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文中是反语。

三、文学常识

《拿来主义》:作者鲁迅,选自《 》。本文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一、字音

烫.人( ) 罪孽.( ) 惩.罚( ) 刹.那( ) 给.

予( ) 专横.( ) 刹.车( ) 给.以( ) 纵横.( ) 二、字形

15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相比之下,就显出了不足。形,对照;绌,不够、不足。 :笨拙而低劣。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惊慌害怕。

短文三篇

一、字音

稍纵.即逝( ) 群众.( ) 弥.补( ) 泾.渭分明( ) 茎.叶( ) 痉.挛( ) 弭.除陈见( ) 不胫.而走( ) 推衍.( ) 耕畜.( ) 挨饿.( ) 赋予.( ) 畜.养( ) 紧挨.( ) 予.取予求 ( ) 枯燥.( ) 躁.动( ) 培养皿.( ) 二、重点词语

: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容易失去。 :欣赏玩味。

:因急躁而坐立不安。 :丰厚的赐予。

:语出《圣经》。其内容是要求人们像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

【文言文部分】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可与不. 2、臣愿奉.璧往使 3、拜送书于庭. 4、召有司案.

图 5、秦自缪.公以来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赵宦.者 缪.贤 使人遗.赵王书 肉袒.伏质 璧有瑕. 城邑. 礼节甚倨. 诈佯.为予赵城 舍.相如广成传 使其从者衣褐..

从径道亡

臣请就汤镬. 渑.池 饮酒酣. 与王诀. 左右皆靡. 盆缶. 秦王不怿. 相发引车避匿. 廷叱.之 臣等不肖. 相如虽驽.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2、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 古义: 今义:限制。 3、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 4、廉颇宣言..

曰 古义: 今义:宣告、声明。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和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的成员。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

于大王 古义: 今义:冒犯 4、明年..复攻赵 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 今义:鄙卑下贱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宁许以负.秦曲 2、臣请完.璧归赵 3、乃前.曰 4、舍.相如广成传舍 5、间.至赵矣 6、卒廷.见相如 7、毕.礼而归.之 8、左右欲刃.相如 9、相如奉璧西.入秦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大王必欲急.臣 12、乃使其从者衣.褐 13、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4、秦王恐其破.璧 15、为刎颈之交. 16、不知将军宽.

之至此也 16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17、秦王使.使者告赵王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窃.计欲亡走燕 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均之..二策 4、相如因.持璧却.立 5、宁许以负.秦曲. 6、左右皆靡.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8、独.畏廉将军哉 9、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使: 使.人遗赵王书 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乃使.其从者衣褐以: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

十五城请易璧 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于: 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拜送书于.庭 会于.

西河外渑池 幸: 而君幸.于赵王 而君幸.

赦臣 徒: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负: 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决负.

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见: 徒见.欺 大王见.臣列观 因: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②顾.吾念之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5、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6、何以知之?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蔺相如者,赵人也。 3、求人可使报秦者。 4、君幸于赵王。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9、得罪于大王。 11、使不辱于诸侯。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苏武传

一、文学常识

《苏武传》:班固,我国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 二、给加点字注音 字词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 )监; ②数.(shuò )通使相窥.( )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 )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 )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归汉; ⑦置煴.

( )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 )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 ”,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 ”,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 (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 ”,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 ”,显现。 6、法令亡常 亡:通“ ”,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 ”,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 ”,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 ”,衣襟。决:通“ ”,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 ”,已经。

17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今义:业绩。 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 今义:岳父。 3、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4、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5、武等实在.. 古义: 今义:诚实、老实。 6、兄弟亲近.. 古义: 今义:动词,靠近。 7.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今义:稍微。 9.以货物与常 古义: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四、词类活用 ① 用法

1、单于壮其节 壮:以……为壮。 2、诚甘乐之 乐:以……为乐。 ② 用法

3、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投降。 4、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肥沃。 5、反欲斗两主 斗:使……争斗。 6、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投降。 7、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受苦。 8、王必欲降武 降: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9、天雨雪 雨:名词做 ,下。 10、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 ,生子。 11、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 ,拄着。

1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 ,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13、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 ,用车子。 1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 ,向上。 15、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 ,给他吃的、喝的。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乃: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羝乳乃.得归 当: 汉亦留之以相当. 副有罪,当.相坐 以: 汉亦留之以.相当 以.货物与常 何以.复加 为: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与君为.兄弟 兄弟并为.郎 因: 君因.我降 因.厚赂单于 欲因.

此时降武 使 数通使.相窥观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单于使.使晓武 语 以状语.武 如惠语.以让匈奴 引 虞常果引.张胜 引.

佩刀自刺 发 方欲发.使送武等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恐前语发.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①倒装句

2、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3、为降虏于蛮夷。 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4、何以汝为见。 句和 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5、子卿尚复谁为乎。 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6、何以复加。 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 句

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8、非汉所望也。 ③ 句 9、见犯乃死,重负国 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1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张衡传

一、文学常识

18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张衡传》: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所著。《后汉书》是 体东汉史,与司马迁的《 》、班固的《 》、陈寿的《 》合称“四史”。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2、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5、员.

径八尺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从容淡静 古: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 今: 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覆盖周密无际 古: 今:周到细致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衡下车,治威严 古: 今:从车上下来 四、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 ,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 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 ,多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时.天下承平日久 2、衡少善.属文 3、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4、妙尽.璇机之正 5、皆共目.之 6、再迁..为太史令 7、衡下车,治威严.. 8、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2、讽议左右。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6、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六、解释多义词

观 观太学 大王见臣列观

因 因入京师,观太学 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乃 精思傅会三年乃成。 遂乃研核阴阳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善: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013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必修五

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建筑的特征》《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2、默写篇目:《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

【现代文和诗歌部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给加点字注音

庇.祐 玷.辱 央浼. 酒馔. 尴尬.. 絮.烦 仓廒. 赍.发 不省得 掇. 搠.倒 剜. 恶.了高太尉 恁.地 毡笠.子 呐.出 解腕.尖刀 迤逦..

二、解释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1、少刻..便知。 古义: 今义:此词已消亡。 2、只顾将来..

。 古义: 今义:将要。 3、不见消耗..

。 古义: 今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 4、好歹结果..他性命。 古义: 今义:长出果实或事物发展到最后状态。 5、这两人来得不尴尬..。 古义: 今义: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这个差使又好似..

天王堂。 古义: 今义:好像。 7、我因恶.

了高太尉,生事陷害。 古义: 今义:讨厌;惹事。 19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8、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古义: 今义:转折连词。 9、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

林冲吃。 古义: 今义:此词已消亡;和。 三、解释词语(加点的字需另外解释)

将.出 彤云..密布 乱琼碎玉 端的 央浼 可怜见

四、文学常识

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 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 ”,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给加点字注音

规矩. 祈祷.. 谗.言 怂.恿. 讥诮. 周济. 陶冶. 辖.制 难堪. 漆.黑 通宵. 做噩.梦 吃荤. 憎恶. 涨.

红了脸 二、文学常识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 ,十九世纪 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他和法国的 、美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短篇小说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凡卡》等,作品大多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沙皇的专制制度。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

边城

一、给加点字注音

蘸.水( ) 悖.时( ) 氽.水( ) 泅.水( ) 踹.水( ) 喧阗.( ) 蚱蜢..( ) 泱泱.( ) 角隅.( ) 睥睨..( ) 歇憩.( ) 眺.望( ) 傩.神( ) 棕榈.( ) 汆.

汤( ) 二、文学常识

《边城》:作者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作品大多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关爱,他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景画于一炉,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展示民性的粗犷强悍,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小说主人公——翠翠。

咬文嚼字

一、给加点字注音

锱铢..( ) 没镞.( ) 岑.( )寂 尺牍.( ) 付梓.( ) 剥啄.( ) 垂涎.

( ) 二、解释词语

锱铢必较 岑寂 援例 学富五车

下乘 杀青

三、文学常识

《咬文嚼字》: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

说“木叶”

一、给加点字注音

砧( ) 筌( ) 皋( ) 褒( ) 袅( ) 恽( ) 浦( ) 锭( ) 灼( ) 王褒

橘徕.服兮( ) 柳恽.( ) 袅.袅兮( ) 冉.冉( ) 歧.

路( ) 二、文学常识

林庚,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林庚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此后陆续出版《春野与窗》《林庚诗选》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

20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谈中国诗

一、给加点字注音

咻.咻( ) 轻鸢.( ) 譬.如( ) 颦蹙..( ) 叫嚣.( ) 睿.智( ) 梵.文( ) 一蹴.而就( ) 槛.外长江( ) 纯粹.诗( ) 叫嚣.( ) 呐.喊( ) 吞言咽.理( ) 凑泊.( ) 精髓.

( ) 二、文学常识

作者钱钟书(1910—1998),文学史家、作家。著有文论《谈艺录》、《管锥编》、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一、给加点字注音

厢房( ) 墁.地( ) 檩.条( ) 榫.子( ) 缅甸 穹.隆( ) 轩.( ) 柁墩..( ) 抱厦.( ) 砖石墁 额枋.( ) 正脊.( ) 戗.兽( ) 水榭.( ) 点缀 提炼 遵循 轮廓.( ) 朝鲜.( ) 发掘.( ) 轴.线( ) 作为生物的社会

一、给加点字注音

衔.起 蚁冢. 鳟.鱼 鲱.鱼 毗.邻 梭.子 筹.划 拱券. 蜂窠. 编辑. 梗.节 鲱.鱼 胚.细胞 黏菌.. 衔.起 木屑. 迄.今 宇宙的未来

一、给加点字注音

坍.缩 诅.咒 逾.越 倚.重 崩溃. 迄.今 耶稣. 恍.惚 关隘. 溢.出 沮.丧 逾越 辐射 暴涨 诘.问 混沌.. 倚.重 螺旋星系 模棱.两可 臭名昭著 捍.卫 不可逾越

【文言文部分】 归去来兮辞

一、文学常识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辞的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兮”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曷不委心任去留

2、乃瞻衡宇(衡,通“横”)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2、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3、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4、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5、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6、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7、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8、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8、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词

21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倒装句

2、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3、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5、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6、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7、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省略句

8、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9、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10、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被动句

1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12、以心为形役(为,被)

六、指出下列多义词的意义

以 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 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 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 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 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 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 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 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 几点规律:

1、“以”作介词时,后边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且它常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这个介宾短语又常常作后置的状语。

2、“以”作连词时,表关联作用,也就是说,它有连接前后项的作用,而前后项或者是动词,或者是形容词,很少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即便是,也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作连词时,作用相当于“而”。也就是说,用作连词的“以”可以用“而”替换。

3、判定“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 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 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 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七、阅读理解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对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

① 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 诸侯以惠爱为德

22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③ 家叔以余贫苦 ④ 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2、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滕王阁序

一、文学常识

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初唐四杰”。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云销.

雨霁 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三、词类活用

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 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 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 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四、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 时维.九月 古义: ,今义:维护、维持。 2. 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 ,今义:走上路程。 3. 穷.且益坚 古义: ,今义:没有钱,穷困。 4. 所赖君子见机.. 古义: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5. 盛筵难再.

古义: ,今义:又一次。 五、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川泽纡其骇.瞩 3、四美.具,二难.

并 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 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 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 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 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 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 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 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 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 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 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 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 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 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序)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

六、一词多义

属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故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23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七、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物(有)华天(有)宝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 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 4、所赖君子安(于)贫 2.被动句

5、怀帝阍而不见 6、纤歌凝而白云遏 3.倒装句

7、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八、成语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萍水相逢 兴尽悲来 高朋满座 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 天高地迥 人杰地灵 老当益壮

逍遥游

一、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三餐而反. 2、小知.

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 4、而.征一国者 5、旬有.五日而后反 6、而御六气之辩. 7、北冥.有鱼 8、汤之问棘也是已.

三、重点词语解释

1、怒而飞(振翅奋飞)

2、风斯在下矣:(风就在下面了) 3、莫之天阏(没有阻碍) 4、枪榆枋而止(碰到树木就 停下来) 5、控于地而已矣(落在地上罢了) 6、知效一官(才能胜任一官之职) 7、行比一乡(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 8、乘天地之正(顺应天地万物之性)

9、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春天山林沼泽间游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的马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古义:旋风 今义:羊的犄角 8、神人无功 古义:无功利 今义:没有功劳

五、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4、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5、鲲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6、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

24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2.倒装句

3、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4、彼且恶乎待哉?(宾语前置) 5、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6、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7、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8、去以六月息者也 3、固定句式 奚以……为

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怒而飞 化而为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水浅而舟大也 而御六气之辩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之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则芥为之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翱翔蓬蒿之间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以 去以六月息者也(凭、乘)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用)

其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是……还是……”)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冀若垂天之云 奚以知其然也

且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再说) 且适南冥也(将要;到、往;海) 数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拼命追求)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几)

陈情表

一、文学常识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本文选自南朝萧统编的《文选》,作者李密。

二、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患) 2、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蓐,通“褥”,草褥子,草席) 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至于成立.. 古义: ,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2、九岁不行.. 古义: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 3、则告诉..不许 古义: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4、臣之辛苦..

古义: ,今义:身心劳苦。 5、至于..

成立 古义: ,今义: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6、秀才: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躬亲..抚养 2、则刘病日.笃 3、夙遭闵凶.. 4、猥以微贱.. 5、愿陛下矜悯愚诚. 6、无以终.余年 7、保卒.余年 8、谨拜表以闻.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0、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1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12、慈父见背.. 13、晚有儿息.. 14、除.臣洗马 15、岂敢盘桓.. 16、听.

臣微志 五、词类活用

1、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4、保卒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5、则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躬亲抚养(名词作状语,亲自) 8、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外面。) 10、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11、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25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13、愿陛下矜悯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

15、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16、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矜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

闵愚诚 是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 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于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亲 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拜 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当 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薄 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七、指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特点。

1.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今臣亡国贱俘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2.介词结构后置: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5、急于星火 3.省略句:

6、谨拜表以闻(陛下) 7、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8、则告诉(陛下)不许 9、少仕(于)伪朝 4.被动句:

10、告诉不许(我申诉苦衷,请求暂 缓赴任,而没有被允许。) 11、而刘夙婴疾病(被疾病纠缠) 八、积累下列成语。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乌鸟私情 皇天后土 九、阅读理解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除.臣洗马 除:革除 B.以刘日薄.西山 薄:迫近 C.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到了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叙述了朝廷屡次征召催逼,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处境,提出了“ 愿乞终养”的要求。

B.“逮奉圣朝..实为狼狈”一段分别以“逮”“寻”两个时间副词领起,连续两次征召,一次“辞不赴命”,一次“辞不就职”,原因都是祖母“供养无主”,与全文首段呼应。

26

金岸中学高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

C.本段连用“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到“责臣”“催臣”,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皇恩浩荡,后申诉委屈矛盾的心理层次。

D.在本段末,作者以两个年龄数字的对比,说明报国日长,尽孝日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有力地证明自己只好舍忠而取孝的抉择的正确性,以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2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dg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