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更新时间:2023-07-19 05: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风格的形成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李允

新课改概览:

一、改革的大致进程

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教育部成立的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

2000年1-6月教育部成立了18个课程标准研制

2000年7-2001年1月形成课程标准初稿并内部征求意见。

2001年3月向9个地区的教研员、优秀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1年6月两院院士、文史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审议标准

2001年7月印发纲要及学科标准(试验)

试验阶段:

义务教育:

2001年9月,1%

2001年9月,15%

2003年9月,35%

2004年9月,70%

2005年9月,原则上进入新课程

高中阶段

2004年9月,4省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

2005年9月,8-10(原计划),实际江苏

2006年9月,15-18(原计划),实际福建、辽宁、安徽、浙江、天津) 2007年9月,原则上全部进入(原计划)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三维一体)

(二)课程结构(均衡、综合、选择)

(三)课程内容(基础、生活、时代)

(四)课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

(五)课程评价(多元、发展)

(六)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三、教师在改革中的地位及作用

毛泽东语录: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

国内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共识: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的依据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

(三)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教师本身的素质

(五)教学方法的特点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独立;合作;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一)讲授法

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

1.讲授法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

(1)有利于快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系统的教材知识

(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局限:

(1)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导致知识和能力脱节。

(2)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2.讲授法的主要方式及基本要求

讲述(叙述式、描述式);讲解(解说、解析、解答);讲演(专题讲座、系统复习);讲读(范读评点式、词句串讲式、讨论归纳式、比较对照式、辐射聚合式)

3.讲授法的完善

(1)打破讲授的垄断

(2)完善讲授的技巧

形象性:描人状物,有声有色,情景逼真;

感染性:情真辞切,平易流畅,真挚感人;

趣味性:借助手势,比喻新颖,生动有趣;

启发性;举一反三,弦外有音,循循善诱。

(二)合作学习法

1.合作学习及分类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 (同伴互助合作、小组合作、全员合作)

2.合作学习的要素:异质分组、积极互赖、个人责任、交往技能、小组自评。

3.促进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实施合作学习的监控@

注重合作学习的评价

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

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

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

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

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 技巧指导

1)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

2)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

3)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

4)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

5)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

6)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

7)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

8)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

9)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

学习困难指导

注意纠偏

消除误解

防止冷场

防止过度依赖

关注消极学生

(三)探究教学法

1. 探究教学及其基本结构

所谓探究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研究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科学操作能力、建构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过程。

科学探究程序: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 ∣ ∣ ∣

学生的活动:提出问题—→假设猜想→事实证据——→得出答案

↑↓ ↑↓ ↑↓ ↑↓ ↑↓

教师的活动 创设情景→ 指导帮助→ 参与探究 → 引导促进

2.探究教学实施的策略

确立探究主题的策略

1) 难易适度

2)有现实性

3)有科学性

4)有教育性

5)有可实施性

提出探究问题的策略

引导探究过程的策略

评价探究活动的策略

3.探究教学的实践反思

1)有形式无精神

2)有时间无空间

3)有独立无差异

4)有尝试无宽容

(四)多媒体教学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多媒体教学利弊纷争

利—— 形式新颖, 视听结合, 增强感知 效果;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弊—— 制约教学的创造性;加重学生 的信息负担;削弱学生的理解 能力;助长形式主义;削弱教师的基本功;淡化教学的亲和力等。

2.多媒体与传统媒体之比较

信息显示(信息显示形式、信息表现力、信息感染力);学生参与(参与形式、参与情绪、参与能力);媒体可控性(操作难度、匹配灵活性、显示持续性、 显示导控性)

3.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显性与隐性的关系

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概念

(一)风格

“风”是风采、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指人格、德性;合起来正好是对人之品貌的全面评价。

(二)教学风格

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 教学风格包括教学策略(手教学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同样也包括手教学段、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程序、教学结构)

二、教学风格的特点

(一)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1. 独特的内容处理

2. 独特的教学方法

3. 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书面语言、口头语言);非语言表达( 实物表

达、体态表达)

(二)教学风格的多样性

(三)教学风格的稳定性

(四)教学风格的发展性

三、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教学风格{适应性教学风格【学段性教学风格(小学教学风格、中学教学风格、大学教学风格)和学科性教学风格(文科教学风格、理科教学风格)】和主体性教学风格【单一性教学风格(理智型和情感型、表演型和导演型、 庄雅型和谐趣型、 谨严型和潇洒型、雄健型和秀婉型 、蕴味型和明畅型)综合性教学风格(中间型教学风格、混融型教学风格)】}

表演型与导演型

表演型:以教师为主,擅长讲授、操作、 演示和表演。

导演型:以学生为主,擅长讨论、对话、问答和座谈

庄雅型与谐趣型

庄雅型:态度庄严郑重,语言典雅纯正,内容深思熟虑

谐趣型:态度和蔼亲切,语言诙谐幽默,内容顺畅自然

四、教学风格的形成

(一)教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

(二)教学风格形成的阶段

模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有风格教学

(三)学习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

1. 拜师学艺法与自我研习法

2. 作品分析法与模仿感受法

3. 部分移植法与兼容并蓄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d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