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四边形圆研说稿 2

更新时间:2024-07-09 0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岛版数学研说教材---三角形、四边形、圆专题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龙岗镇上林初中 宗宪香,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七年级下册。

演说流程

说课标 1、课程目标 2本册内容标准

说教材 1、编写特点2、编写体例 3、内容结构 4、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说建议 1、教学建议 2、评价建议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说课标

一、 课程目标:对课标的解读首先是课程目标的确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达到四个方面的目标,具体阐述如下:

1、知识与技能(要求“经历三种过程,参与一个活动。)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经历三种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达到四个具体目标,培养七种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

这是对学生个性品质方面的要求: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内容标准:三角形这一部分,要求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了解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条件,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它们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条件。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四边形要求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

1

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条件。圆这一部分要求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说教材

编写特点: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指导思想

四、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套教材由章、节、练习组成。章有章前图、情景导航、内容提要、回顾与总结。情景导航提出各章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内容提要勾勒出整章的知识结构,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全章的学习内容;每节中的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通过真实情境、鲜活的实例,用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本册教材还增加了许多的阅读材料,主要有加油站、小资料、广角镜、智趣园、史海漫游等栏目;这套教材的练习系统分为“练习”、“习题”、“综合练习”三个梯度。练习供课堂内使用,习题为课后作业,综合练习为全章的复习题,作为全章内容的巩固和提高。习题与综合练习均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基本题,B组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用。

五、教材知识结构

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在教材中是交叉编排,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在七年级下册第15章第1节三角形中主要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分类,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等内容,其它内容主要安排在八年级,八上第1章第4节中主要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画等腰三角形。八下第八章第2节至第5节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判定三角形相似。八下第9章解直角三角形主要学习锐角三角比,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八下 第11章第4节研究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5节的几何证明举例,主要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三角形的全等及相似的运用。

四边形的内容主要编排在九年级上册第1章,按照图形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安排内容,首先是平行四边形,主要学习平行四边形定义、性质、

2

判定,再是特殊四边形,分别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在图形的中心对称中主要学习定义、性质、作图、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然后是梯形,学习有关概念、分类,重点学习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作辅助线是这一部分的难点。最后是探究中位线的性质,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运用。

圆的内容在教材中分两部分编排,七上第15章圆的初步认识,主要介绍了圆的有关概念,有圆的两个定义,弧、弦 、半圆、优弧、劣弧、等圆、等弧的定义等等,九上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则深入学习圆的知识,包括圆的对称性,确定圆的条件,圆周角,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内切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及扇形面积计算等。

数学知识是相互衔接的,但是教材是分段编排的,体现了知识的整体与分割的关系,也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重要的知识点以及其它有关知识点有如下整合: 直线 、射线、 线段、相交线 、平行线 、角等知识的学习为学习三角形打好了基础,正因为这些基础知识,学习三角形的边、角才顺理成章,而学习三角形时,也能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线和角的知识,比如线段的中点与三角形的中线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进行整合。对于三角形与四边形来说,应用三角形全等知识证明特殊四边形性质,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又能得到梯形中位线定理,由矩形的性质得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环环相扣,融为一体。多边形又与三角形关系密切,正多边形的计算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能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因此,在学习多边形时,必与三角形进行整合。三角形的外接圆与三角形的内切圆充分体现了圆中有三角形,三角形中有圆,三角形与圆紧密相连,在学习圆时,所学三角形所有的知识都能整合进来,比如,垂径定理的计算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利用圆周角定理、切线长定理可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部分知识整合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紧密衔接。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些知识衔接点,引导学生及时回顾相关的旧知识,以复习旧知识,引入学习新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纵向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加强概念的教学,在教学概念时可采用类比的方法,比如,学四边形时,类比三角形,学正方形时类比矩形、菱形等;在探究图形性质或判定的教学中,创设好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学习;重视知识的运用,在解决问题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注重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结合与运用;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例如,在做和图形有关的计

3

算题时,引导学生先根据条件画出图形,然后结合图形求解;分类讨论思想,比如在探究圆周角定理时,让学生分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圆心在圆周角外部讨论;其中也用到了转化思想,把后两种情况转化为第一种情况来推理证明;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可进行双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观察、实验、操作、想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评价建议: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应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应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对运算的评价不能过分要求技巧。避免单纯地套用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评价: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可以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应该多种多样,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等方式。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但不能根据分数排列名次;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的形式,在评语中应使用鼓励性语言客观、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

十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挖掘教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教材是课程资源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源,教师要吃透教材,善于理清和利用教材中纵向的联系,另一方面应该扩大眼界,横向联系,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善于也敢于进行教材的重组与整合。

2、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各种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视机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从而生动地学习。(2)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3)开发活动中的数学课程资源,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深入挖掘校外课程资源:与各方面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开课、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

4

可以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国家推行的系列惠农政策、学生生活以及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挖掘、提炼,加以利用,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