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论文大赛

更新时间:2023-10-29 14: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郭春燕

[摘

要]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应当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

的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突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动静交替的原则,减少各个活动环节的隐性浪费,提高其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四大类活动,它内容的设计与活动的组织实施,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寓教育于保育管理、健康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等之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从而达到一日生活皆教育的效果。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应科学、合理,并且在教师直接指导下展开集体活动,减少时间的隐性浪费,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从而提高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四大活动 隐性浪费 有效性 游戏化 一、一日活动的内容分析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一天中在幼儿在园里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活动性质相对划分为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四大类活动。各类活动在幼儿发展中都具有特殊的价值,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成为真正的教育整体。 二、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

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是指要减少一日活动过程中的隐性浪费,

促进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开展的有效统一,突出幼儿一日活动安排的整体性,突出幼儿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园的生活过得丰富、充实而富有价值,如何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性呢? 三、提高一日活动有效性的途径 一)、突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一日活动游戏化是最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在游戏活动化设计中,游戏情景的设计是关键,其主要的组织方式有教师组织的游戏、幼儿自由游戏两类。现在,我从学习活动游戏化、户外活动游戏化、生活活动游戏化、等方面说说游戏化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在幼儿们的学习活动中,我平时注重以游戏化的形式来开展设计与实施,从而提高了学习活动过程的有效性。如:《我是个小小建设家》的教学中,我把它设计为竞赛活动的情景,先把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比赛用各种几何形体去搭建出更多地像金字塔、高楼、小桥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最后小组展示,让幼儿在激烈的活跃的氛围里动手操作中合作学习和感知几何形体。在《小兔吃白菜》的数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比较5、6两数关系,我特地设计了“小兔吃白菜”的游戏情景。当我出示了“菜地”,又把5颗“白菜”放入“菜地”,然后出示6只“小兔”后小朋友立即进入了小兔要吃白菜的游戏情景中。此时,我提出问题:小兔有几只,白菜有几颗,它们一样多吗?怎么办?幼儿立刻议论开了。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

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轻松获得知识。

我也注意优化幼儿的健康和生活活动中的游戏化设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给小汽车加点油了》的教学中,在老师的提议下大多数幼儿能主动喝水,可有部分幼儿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喝水。我在喝水环节中,我们就会说“给汽车加点油了,加了油汽车才跑的快”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喝水的习惯明显进步了。又如在盥洗环节中,幼儿都喜欢去洗手,可是他们洗手马虎,就是用水冲几下就好了,于是我们组织了一个游戏,游戏中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边洗手边念儿歌“先湿手,再擦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再用水来洗一洗,一、二、三,甩三下。”幼儿很快的记住了洗手方法,我们把儿歌内容用图片形式剪贴在盥洗处。 二)、突出活动的动静交替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努力突出活动的动静交替。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在活动的动静交替提高活动的效率。例如:画画活动结束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画、评画,然后教师说:“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上厕所、喝水和做户外活动的准备了,请女孩子先帮老师把这些画贴在作品栏中,然后再去上厕所、喝水。请男孩子先去上厕所、喝水,然后帮老师准备皮球。全部做好了的小朋友就请到我这人集合。”教师分头组织、照顾幼儿贴画、入厕、喝水和准备皮球,待幼儿基本到齐后,请他们每人各抱一球排队下楼,进行户外拍球活动。在活动的动静交替中和老师的科学安排之下,所

有的活动环节流畅、协调和有序。

三)、突出幼儿集体活动的有效性

集体活动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个有效形式,但它同时受到幼儿自主选择的影响。因此,在集体活动环节与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中,要协调好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和集体活动的开展的有效统一。那么,如何促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主动活动、充分活动,更加有效地展开集体活动设计呢?

1、

做好充分课前准备

这个环节包括物质材料和知识经验的准备。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准备。如果教师不精心做好这个准备,必将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教师的教具、幼儿的学具,都应充分的考虑如何合理摆放,便于教师取放和幼儿的收放。同时教师在活动前应做好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准备,同时还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活动内容的设计要适合大多数幼儿的水平,突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其主动的活动情绪是受需要兴趣驱使的。幼儿有求知的兴趣才能主动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导入阶段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是必要的,在活动导入环节可以设置生动的“生活情景”,如“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猜猜里面放着什么”“玩具”“不对”“糖果”“不对”??只有挖掘幼儿真实贴切的兴趣才能将学习活动步步深入,取得活动的最大效益。

3、塑造生动有效的语言环境

教师教学语言的启发性、生动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问题情景的创设来提高集体活动的有效性。要减少教师在活动中提问的暗示性导致“懂的要问,不懂的也要问”的现象,或学生看教师的表情就能读出答案,这些无疑是在隐形浪费时间。我们的提问应紧扣主题,减少不必要的废话,多问一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等开放性的问题。尽可能减少“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不需要幼儿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教师在组织语言时也要简洁少说废话,把握内容的主线,使幼儿得到有效的学习。

四)、突出生活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一日中的生活活动主要包括了入园、盥洗、餐点、饮水、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这些都零星的散落在各个时间段里。但其实它们却占据了幼儿一日生活的大半时间,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合理、有效的安排或利用,就能提高生活活动的有效性。否则生活时间的浪费,常常使我们教师在下一活动的安排或组织上处于被动的状态,经常使教师下一环节集体活动的安排无法如期、有效的进行,而且生活活动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那么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的生活活动中提高其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革新教师的保育观念

首先,我们的幼儿保育理念要开始转变。在幼儿生活的保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c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