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全集
更新时间:2023-12-31 08: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初中数学说课稿模板1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所选用的教材为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或加教学评价)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 第 章第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哎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 ,对 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右击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了解、理解、熟记、初步掌握、会运用 对 进行 等);
2. 通过 的学习,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探究 能力,加深对 函数与防城、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 等数学思想的认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 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 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 定义 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只是、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说课稿(初中数学)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各位评委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3节第2课时《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下面我将从4个方面对今天的说课内容作个汇报。 一 说教材 1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函数图象,逐步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2)感知不等式、函数、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作出函数图象,并能把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 通过自主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唱主角,老师任导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二 说教法 1. 学情分析
我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新的知识需要较长的理解过程,加上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的时期,对事物的认知停留在单一知识点上。他们可能会画一次函数的图像、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但是很难将数与形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归纳得出二者的内在联系。 2.教学方法
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我将采用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 说学法
1.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 。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本节课我通过游戏引入。
游戏规则:准备好写有各种有理数的卡片若干张,每人每次从中抽取一张,用卡片上的数字乘以2再减去4,最后结果大于零的得1分,等于零的不得分,小于零的扣1分。10次以后,计算每人的得分总和,得分最高者获胜。
教师提问:
你希望抽到写有哪些数字的卡片?你希望哪些卡片被对方抽走?
在以上游戏中,若用x表示卡片上的数字,y表示计算的结果,你能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吗?
得 分 y=2x-4 不得分 扣 分 y>0 y=0 y<0 2x-4>0 2x-4=0 2x-4<0 不等式 方程 不等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设计游戏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1)游戏的内容便于学生列出函数关系式y=2x-4;
(2)通过游戏中得分、不得分、扣分规则的确定来建立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既有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又为本节课的引入创设条件。 (二)探讨归纳,讲解新知 (1) (2)
解不等式 2x-4>0
观察函数y=2x-4图象,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值大于0?
y y=2x-4 x>2 o 2 x
-4
这一环节中,师生共同完成3个任务:教会学生看图、建立数形关系、归纳总结图像法解不等式的步骤。
所以,首先让学生画出引例中函数y=2x-4的图像。从y=0入手,然后分组讨论图像上y>0和y<0的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把图像上y>0的部分染色。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图像上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上方的部分。相应地,y<0的部分也就是x轴下方的部分。最后让学生找出y>0时相应的x的值。
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认识到解不等式2x-4>0也就是求函数y=2x-4图像上,当y>0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从而建立数形关系。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利用函数图像求不等式解集的步骤,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1) 把一元一次不等式转化为ax+b>0或ax+b<0的形式; (2) 画出一次函数图象;
(3) 一次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实质上是一次函数图像上x轴上方的点(或下方的
点)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应用新知
例2的设计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图像法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这也就是教材上的方法1,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方法2有一定难度,本节课不再重点讨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例2:用画函数图像的方法解不等式5x+4<2x+10。
方法1:原不等式化为3x-6﹤0, 画出直线y=3x-6。可以看出,当x<2时这条直线上的点在x轴的下方,即这时y=3x-6<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y y=3x-6 o 2 -6
方法2:将原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看作两个一次函数,画出直线y=5x+4与直线y=2x+10。可以看出,它们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当x<2时,对于同一个x,直线y=5x+4在直线y=2x+10上相应点的下方。这时5x+4<2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x
y y1 总结:以上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把解不等式转化为比较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高低。 从上面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虽然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不等式未必简单,但从函数角度看问题,能发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直观的看出怎样用图形来表示不等式的解。这种用函数观点认识问题的方法不是单纯解题,而是加强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用变化和对应的眼光分析问题,对于继续学习数学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随堂练习 1自变量x的取值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y=3x+8的值满足下列条件? (1)y=0; (2)y=-7; (3)y>0; (4)y<2. 设计意图:本题学生很容易想到代值求解,为了突出数与形的结合,要求学生利用图像解决问题。 2 利用函数图象解出x: (1)6x-4=3x-2; (2)6x-4<3x-2. 设计意图:(1)与(2)形式上虽然只是等式与不等式的区别,但反应在图像上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却不同。 (五)小结与作业 1. 归纳反思 任意一元一 次不等 式 ax+b>0 或ax+b<0 { 数: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小)于0 时, 求自变量x相应的取值范围. 形:求直线y=ax+b 在x轴的上方(下方)部分所有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利用一次函数图像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步骤 作业布置 必做题:习题14.3第3、4题 选做题:已知y1=-x+3, y2=3x-4,求x取得何值时y1>y2? 自我反思 应用新知中的方法2是初三数学中的重要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没有详细讲。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广延伸,尝试与中招考试衔接。这节课涉及到利用函数图像求解集的问题,采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的课堂效果会更好。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教师的教学角度上看:教师是进行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从学生的学习角度上看: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从师生的合作角度上看:数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即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教师作为数学教学主导,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培 16.3《分式方程解法》说课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2、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教师对教学目标,难点,重点把握要恰当、具体。 数的计算非常重要,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计算的作用。首先应当让学生理解的是面对具体的情境,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口算、笔算、估算、计算器和计算机都是供学生选择的方式,都可以达到算出结果的目的。 一、设计思想: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走进生活,生活也应走进数学,数学与生活 的结合,会使问题变得具体、生动,学生就会产生亲近感、探究欲,从而诱发内在学习潜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把生活作为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之趣、数学之用、数学之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 。根据新教材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的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参与探索,让学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绝对不能包办代替,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充分发挥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数学问题生活化,主导主体相结合,发挥媒体技术优势,探究练习相结合,符合《课标》精神。 网络环境下代数课的教学模式: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巩固练习-总结提高 二、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 学生是本校初二实验班的学生,参加北师大“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课题实验一年半,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具有一定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电脑使用水平较熟练,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已适应。 本节课实施网络环境下教学,采用自学导读式教学模式。学生喜欢上网络数学课,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 (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分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 行的,为后面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打下基础。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类比转化思想。 (三)教学方式:自学导读—同伴互助—精讲精练 (四)教学媒体:Midea---Class纯软多媒体教学网 几何画板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分式方程定义,理解解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探究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渗透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强化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配合,体验在数学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设计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应该是一节课或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它应该贯穿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每一堂课,它应该与具体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教师好把握,学生好掌握,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四、板书设计:a不是分式方程的解 (二)学习方法:类比与转化 教学思考:伴随教学过程的进行,不失时机的,恰到好处的书写板书,要比用多媒体呈现出来效果好,绝不能用媒体技术替代应有的板书,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完美的结合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列出方程 设计说明:教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励学生,寓德于教。体现了教学评价之美-激励启迪。 设计说明:通过经历实际问题→列分式方程,体会分式方程是一种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模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与学习热情,为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做准备。 活动2:总结定义,探究解法 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式、方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合作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利用类比转化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思考:再一次体现了对全章进行整体设计的好处,在学习16.1分式和16.2分式的运算时,几乎每一节课都运用类比的思想-分式与分数类比和进行算法多样化训练,所以才出现了这样好的效果。在利用媒体技术拓展学习内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拓展内容要与所学内容有有机联系。二、拓展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不要任意拔高。三、拓展内容要适量,不要信息过载。 活动3:讲练结合,分析增根 活动5:布置作业,深化巩固(略) 除法(说课稿) 下午好!(自我介绍略)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 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能力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2、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1、类比学习,探索法则。(约3分钟) 让学生认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个分数的乘除法的例子(2个乘法,2个除法) 242?4525?224252?552595?9 ???? ??,?,??,?,????353?5797?935343?479727?2复习: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抽一学生口答) 猜一猜: bdbd?? ;?? (a、b、c、d表示整数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acac子中a、c、d不等于零) 类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a、b、c、d表示整式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c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子中a、c、d不等于零,a、c中含有字母) 活动目的:让学生观察、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教学效果: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学生明白字母代表数、代表式,这样很顺利的得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2、理解法则:(约2分钟)(1)文字叙述: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2)符号表述: bdbdbdbcbc×=;÷=×=. acacacadad活动目的:两种形式巩固对法则的理解。 教学效果:理解法则,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应用:(约20分钟)(1)牛刀小试 教材74页到76页的例1、做一做、例2.我准备把例1和例2先学习了。再学习做一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a2y2a?21例1 计算(1)·2; (2)·2 4y3aa?2a?2a活动目的:抓住学生刚学习了法则,跃跃欲试的学习激情,抽2名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演 算。老师巡查,予以辅导,反复提醒学生像分数乘法一样来学习分式乘法(即类比)。 教学效果: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注意把结果化为最简分式,要提醒注意,有的学生可能一边计算一边就分解因式进行约分(化简)了的,说明已经很好地与分数的乘法进行类比学习了(分数是分解因数),应该予以表扬,让全班学生认真学习、领会。讲评时还应该让学生理解一步的算理。 6y2a2?1a?1例2.计算:(1)3xy÷;(2)2÷ xa?4a?4a2?42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类比的学习方法,分式的除法先转化为乘法。 教学效果:因式分解在分式约分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时,一般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 (2)“西瓜问题” 活动目的: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有条理的进行表达。 教学效果:通过以上例题帮助学生总结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当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和当分式的分子、分母中有多项式两种情况) 4、随堂练习。(约5分钟)76页第一题,共3个小题。 教学效果:在总结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步骤后,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但是还有些学生忘记运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形式,老师要及时提醒学生。 分解因式的知识没掌握好,将会影响到分式的运算,所以有的学生有必要复习和巩固一下分解因式的知识。 5、数学理解(约5分钟)教材77页的数学理解,学生很容易出现像小明那样的错误。但是也很容易找出错误的原因。 x2-2xy+y2x-y补充例3 计算(xy-x)÷? 2xyx2 教学效果:巩固分式乘除法法则,掌握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醒学生,负号要提到分式前面去。 6、课堂小结(约3分钟)先学生分组小结,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总结。 7、作业布置,凝固新知。(约2分钟)教材77页到78页,习题3.1,1、2、4.并补充一题(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的) 五.说板书设计:主板书采用纲要式,一目了然。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1、文字叙述2、符号表述 二、应用 最后,谈谈我的体会。课堂上平等对话,让学生自主掌握数学,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教学是让学生丰富认识。 《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分式的意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情分析:我任教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不够高.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3)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与除法的关系;(2)难点: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下面这样几个环节 1.设问激疑,以旧探新,类比联想,形成概念:教师先问学生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分数。 思考:请各位同学将下列各题用一个恰当的分数来表示: 1.一段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则每份长是多少?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7小时,从甲地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然后教师再请学生看以下两个问题。 思考:1.一段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份,则每份长是多少?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x小时,从甲地到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3180、是一种新的代数式。教师介绍这种新的代数式,我们称它为“分式”,从而引xx出课题“分式的意义”。接着,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联想,给出分式的概念。即两个数a,b相除可以用“a?b” bA或“”来表示,如果两个代数式A,B相除我们也可以用“A÷B” 或“”来表示。 aBA分式的概念:两个整式A,B相除时,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么叫做分式。如:分母中都 B学生通过运算、比较,可以发现 含有字母,都是分式。(这样的安排可以刺激学生复习和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能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的旧知识,将新知识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以组织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的同时,也学到了新的知识。通过比较概括,是新旧知识相联系,通过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对分式的概念先有一个粗略的总体认识,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对反映新知识内容的文字、符号先有一个表层的认识。)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得到分式的概念后,紧接着教师给出: 例1:现有以下各式:2,x,x?y,ab, 1,x,n,请同学们任取两个进行组合,使组合后的代数式为分式。 3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并不唯一,通过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展开想象的翅膀,组合成的代数式将一个个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教师通过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加以分析,指出类似 ab这种形式的,虽然也有分母,但分母中不含有字母,所以不是分式,而是整式。指出判断一2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不是决定于这个式子里是否含分数线,关键要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最后指出“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根据分式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看到分数线具有双重意义:(1)表示括号;(2)表示除号。所以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教师给出: 例2:用分式表示下列各式: (1)?x?2??y; (2)?1?7x??3xy; (3)?2x?1??x2?1; (4) 2x:?y?1?; 2.观察感知,启发引导,指导运用,巩固概念 在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以后,教师通过“要分数有意义,只要使分母不为零”让学生很自然得过渡到“要分式有意义,也只要使分母不为零”即可的思想。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给出: 例3: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 ??x?1有意义? 4x?11时,这个分式有意义。 4学生根据之前的结论,得出只要分母4x?1?0,即x?教师顺水推舟,再给出以下分式,让学生讨论,这时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有意义? x?12xx?1x2?x(1); (2)2; (3); (4) x?1x?22x?5x?1讲到这里,教师又乘胜追击,问学生: 例4:那么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无意义? 那么我们说只要分母为零时,这个分式就无意义。请学生给出每一题的正确结论。 3、变式训练,讨论辨析,揭示内涵,深化概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在掌握了如何求当未知数取什么值时,分式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以后,教师将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对学生来讲思维又将象每个跳动的音符一样活跃起来了。 教师问学生:例5:同样的,以上各分式,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零? 由于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在本质方面还是肤浅的,很多学生只会考虑满足分子为零即可,所以教师给学生几分钟的讨论时间,这时就有考虑问题较周到的学生通过(3)(4)两个题发现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找出了症结。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得对症下药,指出“分式的值为零必须在分式有意义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4.反思小结,自主评价,培养能力,激励奋进 一节课已进入尾声,教师指导学生反思:我们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进一步揭示了分式意义的本质?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你的收获有哪些?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归纳小结:(1)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2)分式的概念:两个整式A,B相除时,可以表示为 A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么叫做分式。(3)要分式有意义,也只要使分母不为零(4)当分母为零时,分B式就无意义(5)分式的值为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分子的值为零;(2)同时分母的值不等于零。 (6)?是圆周率,它代表的是一个常数。(7)在开放题中,强调根据整式、分式的定义进行编制。 5. 分层作业(1)练习册15.1 (2)x取何值时,分式 x?2的值为负数? 3?2x四.评价分析:1.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时,新的信息对学生来讲基本上是陌生的,零碎的和彼此孤立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现、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就是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利用旧知探索新知,逐步深入,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将学生带入发现概念的最近发展区。2.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误认为由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后,对新知识的理解就已经到位了,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探求新旧知识间的深层联系和实质区别,去揭示这种内在的或隐藏的联系与区别,纠正其对概念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的理解,在头脑中获得新的痕迹。3.小结部分通过师生共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旧知识建立逻辑性的稳固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体现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实施、调整等方面,从整体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反思,不仅可以梳理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评价自己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闪烁出的思维火花,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7.2反比例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学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掌握图象的特征以及由函数图象得到的函数性质。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及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堂课的重点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象特征以及函数的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抓住特征准确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讨论——交流——总结” 的学习活动过程,同时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让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五、学法指导: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六、教学过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 复习引入——反函数解析式 练习1:写出下列各题的关系式: (1) 正方形的周长C和它的一边的长a之间的关系 (2) 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运动员小王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他所跑过的路程s和所用时间t之间的关系 (3) 矩形的面积为10时,它的长x和宽y之间的关系 (4) 王师傅要生产100个零件,他的工作效率x和工作时间t之间的关系 问题1:请大家判断一下,在我们写出来的这些关系式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问题1主要是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为后面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打下基础。 问题2:那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其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吗? 通过问题2来引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k?0),请学生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来给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这不x仅有助于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对比和探究能力。 例题1:已知变量y与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9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当x=3.5时,求y的值(3)当y=5时,求x的值 通过对例1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在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时用到的“待定系数法”,先设反比例函数为y?k(k?0),再把相应的x,y值代入求出k,k值的x确定,函数解析式也就确定了。 课堂练习:已知x与y成反比例,根据以下条件,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x=2,y=3 (2)x= 1,y=?4 2通过此题,对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的学习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反馈。 (二)探究学习1——函数图象的画法 问题3:如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通过问题3来复习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主要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画法打下基础。 问题4: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应该怎样去画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的画法。 设想的教学设计是:(1)引导学生运用在画正比例函数图象中所学到的方法,分小组讨论尝试,采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函数y?88和y??的图象;(2)老师边巡视,边指导,用实物投影仪反映一些学生在函数图象中出现的xx典型错误,和学生一起找出错误的地方,分析原因;(3)随后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好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步骤,展示正确 的函数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其图象特征(双曲线有两个分支)。 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到双曲线这种比较特殊函数图象,设想学生可能会在下面几个环节中出错: (1) 在“列表”这一环节 在取点时学生可能会取零,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代数的方法得出x不能为零。也可能由于在取点时的不恰当,导致函数图象的不完整、不对称。在这里应该要指导学生在列表时,自变量x的取值可以选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数,相应的就得到绝对相等而符号相反的对应的函数值,这样可以简化计算的手续,又便于在坐标平面内找到点。 (2) 在“连线”这一环节 学生画的点与点之间连线可能会有端点,未能用光滑的线条连接。因而在这里要特别要强调在将所选取的点连结时,应该是“光滑曲线”,为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打下基础。为了使函数图象清晰明显,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尽量选取较多的自变量x的值和对应的函数值y,以便在坐标平面内得到较多的“点”,画出曲线。 从而引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函数图象。 (3) 图象与x轴或y轴相交 在这里我认为可以埋下一个伏笔,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为后面学习函数的性质打下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不过,尽管多媒体的演示既快又准确,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学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老师还是应该在黑板上认真示范画出图象的每一个步骤,毕竟多媒体还是不能替代我们平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巩固练习:画出函数y?66和y??的图象 xx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再次动手画出函数图象,改正在初次画图象时出现在一些问题。老师使用函数图象的课件,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屏幕显示的函数图象验证学生画出的函数图象的准确性。 (三) 探究学习2——函数图象性质 1、图象的分布情况 问题5:请大家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5主要是起到巩固复习,为引导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情况打下基础。 问题6:观察刚才所画的图象我们发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那么它的分布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这一环节中的设计: (1)引导学生对比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启发他们主动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分布情况,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 (2)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使用函数图象的课件试着任意输入几个k的值,观察函数图象的不同分布,观察函数图象的动态演变过程。把不同的函数图象集中到一个屏幕中,便于学生对比和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及对比,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与k的关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组织小组讨论来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一条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 2、 图象的变化情况 问题7:正比例函数y?kx(k?0)图象的变化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提出问题7主要是起到巩固复习,为引导学生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打下基础。 问题8: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是: (1)回顾反比例函数y?88和y??的图象,通过实际观察; xx(2)根据解析式对x进行取值,比较x在取不同值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3)电脑演示及学生小组讨论,请学生给出结论。即这个问题必须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即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则随着逐渐减小;当k<0时,自变量x逐渐增大时,y的值也随着逐渐增大。 (4)对于学生做出的结论,老师应该要给予肯定,同时可以提出:有没有同学需要补充的呢?若没有,则可以举例:当k>0,分别比较在第三象限x=-2,第一象限x=2时的y的值的大小,则以上性质是否依然成立?学生的回答应该是:不成立。这时老师再请学生做小结:必须限定在每一个象限内,才有以上性质成立。 问题9:当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它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结合刚才学生所画的错误图象,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分析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k(k?0),由分母不能为零,得x不能为零。由k≠0,得y必不为零,从而验证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当两个分x支无限延伸时,可以无限地逼近x轴、y轴,但永远不会与两轴相交。随即强调画图时要注意准确性。 (四) 备用思考题 1、反比例函数y?a?3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x2m?3y?(m?1)x2、 (1)当m为何值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2)当m为何值时,y是x的反比例函数 (五) 小结: 1、 通过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名称 解析式 图像 图象分布 k>0 正比例函数 ) y=kx(k?0是一条经一过原点和(1,k)、三 的直线 象限 双曲线 一、三 0 二、四 象限 二、四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函数变化情况 k>0 k<0 反比例函数 y?k(k?0)x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限 象限 象2、请学生小结一下我们在画图象的过程中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1)在列表过程中,x的值不能取0;取值可以由原点向两侧取相反数;可以适当的多取一些点,方便连线 (2)反比例函数图象是光滑曲线 (3函数图象只能是无限逼近y轴和x轴,永远不会和两轴相交 (六) 作业:基础题:A册习题21.5提高题:同步72页第14,15,16题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说课稿 一、 数学本质与教学目标定位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三课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的课题,是在前面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体现反比例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数学模型,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对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建立函数模型,运用已学过的反比例函数知识加以解决,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学以致用的数学理念。 2、能力训练目标: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进一步运用函数的图像、性质挖掘杠杆原理中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利用函数探索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再通过自己所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训练学生能把思考的结果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要让学生很好地交流和合作. 二、 学习内容的基础以及其作用 在17.1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基础上,《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这一节重点介绍反比例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性,以及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探究的例题和练习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反映了数学与实际的关系,即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发过来服务实际,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涉及了物理学力学的实际问题,运用到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理”,其本质体现的是力与力臂两个量的发比例关系,最后落实到运用数学来解决。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和理解,更深层次体会建立反比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诊断分析:本节课容易了解的地方是:杠杆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物理模型,利用杠杆定理容易建立函数关系式。而我认为本节课有两个问题学生比较难理解:(1)是注意在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课时注意提醒学生关注实际问题的意义;(2)从函数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变量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建立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实现从静到动的转变。授课时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我设计的问题的提示下来进行探究,学生若能发现其他的规律,教师应表扬,并让同学自己来讲解。 四、 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教法特点:1、在研究性学习中应以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为驱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应以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同时,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中的发现者. 2、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敏锐性和思辨性结合的培养 ,优化观察的对象,透过现象看本质,迅速从繁杂无序问题中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此能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3、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代社会中,几乎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许多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如上述众多结论的获得) ,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合作,已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创设一切为学生合作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4、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目的.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作为主体去面对解决的问题,主动去探索、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用数学的方法和技术来处理实际模型,最终得出结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数学审美能力的培养.数学是“真”的典范 ,同时又是“美”的科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开发、情操得到陶冶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它是鼓舞学生奋发向上,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的重要因素. 预期效果分析: (1)教学难点的突破:本节的难点在于“把实际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课前预设通过“师生共分析——分析错处——再独立解题”的三个环节,以达到学生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 (2)教学重点的落实:在探索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时,教学活动设计了学生通过“现观察——后归纳——再比较——后小结”的循环上升的思维进程进行引导,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发现并归纳,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和系统化。总之 ,学生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协作性和实践性.本节课是学生对科学探索与研究的初步尝试,但是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15.1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教材《上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七年级第二册》P51-P5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分数知识为基础,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 2.学情分析:我校初二年级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但通过预初年级分数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几组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二、目标分析: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完善自我的精神品格。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①理解分式的概念.②能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过程性目标①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②学生通过类比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 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二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仅用整式来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如类比分数的概念形成分式的概念)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设计理念.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本)》中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基础上,创设情景,产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特点、类比归纳、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类比思想、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式的概念.难点:理解和掌握分式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 突破点:由于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的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1、教学流程图2、流程说明: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 从实际问题引入,提出表示数量关系仅用整式是不够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2、形成概念 类比分数知识,得到分式概念. 由分式的概念,类比分数得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反馈训练 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分式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了2个由浅入深的例题.例1是熟悉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其变式是训练学生掌握分式无意义的条件;例2是如何求分式的值为0.同时配有三个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巩固性练习,体现渐进性原则,希望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4、归纳小结 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8.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感受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让学生体验自己努力得到结论的成就感,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数学. (三)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拼图法)发现勾股定理。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办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巩固”的模式, 选择引导探索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身观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 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3.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4.知识拓展,巩固深化5.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图片欣赏 勾股定理数形图 1955年希腊发行 美丽的勾股树 2002年国际数学的一枚纪念邮票 大会会标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 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 二、实验操作模型构建 1.等腰直角三角形(数格子) 2.一般直角三角形(割补) 问题一: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有何关系? 设计意图:这样做利于学生参与探索,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问题二: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正方形Ⅰ、Ⅱ、Ⅲ的面积也有这个关系吗?(割补法是本节的难点,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不仅有利于突破难点,而且为归纳结论打下基础,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总结勾股定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勾股定理的雏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了从特殊—— 一般的认知规律. 三.回归生活应用新知 让学生解决开头情景中的问题,前呼后应,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增加学以致用的乐趣和信心. 四、知识拓展巩固深化 基础题,情境题,探索题. 设计意图:给出一组题目,分三个梯度,由浅入深层层练习,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 基础题: 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为5,另一直角边长为X,你可以根据条件提出多少个数学问题?你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这道题立足于双基.通过学生自己创设情境 ,锻炼了发散思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情境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生活常识,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探索题: 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30厘米的木箱,一根长为70厘米的木棒能否放入,为什么?试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说明。 设计意图:探索题的难度相对大了些,但教师利用教学模型和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五、感悟收获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作业:1、课本习题2.1 2、搜集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资料. 板书设计 探索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设计说明::1.探索定理采用面积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一是学生在活动中的投入程度;二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表达水平. 18.1勾股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五、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以古引新 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初步感知 理解教材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三)质疑解难 讨论归纳:1、教师设疑或学生提疑。如:怎样证明勾股定理?学生通过自学,中等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这时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1)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2)你能写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吗? (3)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是否还有其他形式? 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 (四)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 1、出示练习,学生分组解答,并由学生总结解题规律。课堂教学中动静结合,以免引起学生的疲劳。 2、出示例1学生试解,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五)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分发自我反馈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感说、感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勾股定理说课稿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勾股定理》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版),八年级第十九章第二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便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⒈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⒉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成因】对于勾股定理的得出,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数学结论,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从而形成困难。 【突破措施】:⒈创设情景,激发思维:创设生动、启发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冲突,让学生在感到“有趣”、“有意思”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过程; ⒉自主探索,敢于猜想:充分让自己动手操作,大胆猜想数学问题的结论,老师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更是一位参入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从而形成生动的课堂环境; ⒊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实行“小组合作制”,各小组中自己推荐一人担任“发言人”,一人担任“书记员”,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可上台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台”展示本组的优秀作品,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这样既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基本的教学程序是“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方面。 【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问题的设计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问题。学生会感到一些困难,从而老师指出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也反映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是为更好“服务于生活”。 (二)动手操作 ⒈课件出示课本P99图19.2.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观察图中用阴影画出的三个正方形,你从中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老师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发现SP+SQ=SR(此时让小组“发言人”发言),从而让学生通过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当∠C=90°,AC=BC时,则AC2+BC2=AB2。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⒉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上述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情况,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的直角三角形中,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于是再利用多媒体投影出P100图19.2.2(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同样求出正方形P和Q的面积,只是求正方形R的面积有一些困难,这时可让学生在预先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再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学生就能够发现:对于一般的以整数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也存在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这样设计有利于突破难点,也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再问:当边长不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存在这一结论呢?投影例题:一个边长分别为1.5,3.6,3.9这种含有小数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计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情形,这样归纳的结论更具有一般性。 (三)归纳验证 【归纳】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索边长为整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再到边长为小数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各小组“发言人”的积极表现,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验证】先后三次验证“勾股定理”这一结论,期间学生动手进行了画图、剪图、拼图,还有测量、计算等活动,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而且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四)问题解决 ⒈让学生解决开始上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前后呼应,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⒉自学课本P101例1,然后完成P102练习。 (五)课堂小结1.小组成员从内容、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进行小结,后由“发言人”汇报,小组间要互相比一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表现最佳。 2.教师用多媒体介绍“勾股定理史话” ①《周髀算径》:西周的商高(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 ②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其独创。 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六)布置作业:课本P104习题19.2中的第1.2.3题。目的一方面是巩固“勾股定理”,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定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上来说明这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也阐述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次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18.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这样如何添辅助线就是解决它的关键,这样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关键:辅助线的添法探索 二、教学过程: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通过巧妙而自然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几何知识结构之间筑了一个信息流通渠道,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的目的。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一开课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提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如图那样的三角形,便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激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待研究知识的认识冲突,引起了学生的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造了我要学的气氛,同时也说明了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包括难点突破):因为几何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开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在具体的实践中观察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直观感觉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验证猜想。这样设计是因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是不容易想到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动手裁出了一个两直角边与所折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操作验证两三角形全等,从而不仅显示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孕育了辅助线的添法,为后面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模型。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从动手操作到证明,学生自然地联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顺利作出了辅助直角三角形,整个证明过程自然、无神秘感,实现了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同时学生亲身体会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探索——论证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学生确实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快乐。在同学们完成证明之后,可让他们对照课本把证明过程严格的阅读一遍,充分发挥教课书的作用,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变式训练: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了三个题目。(演示)第一题比较简单,让学生口答,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第二题则进了一层,字母代替了数字,绕了一个弯,既可以检查本课知识,又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以往知识的能力。第三题则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推出可能的结论,这些作法培养了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利用率。在变式训练中我还采用讲、说、练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反馈,调节教法,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 (五)、归纳小结,纳入知识体系:本节课小结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注意总结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比如辅助线的添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告诉同学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发现并证明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好方法,希望同学在课外练习时注意用这种方法,这都是教给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由于学生的思维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我安排了两组作业。A组是基本的思维训练项目,全体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B组题适当加大难度,拓宽知识,供有能力又有兴趣的学生做,日积月累,对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积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19.1《平行四边形》的说课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 说教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测量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并掌握 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的高。 说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与以往的不同,是采用两条等宽色带进行交叠后产生的四边形来引入平行四边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的形象,然后再到“边”(面的边缘)。 教学分两两个环节。第一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两条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带交叠出的四边形,进而观察这些四边形的特点。学生通过操作、比较、思考后发现:这些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然后引导学生小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给出数学记号。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认识。 第二步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条边都可以为底边,那么从底边的对边上的一点出发做底边的垂线,该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该底边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不容易建立,以为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树高、塔高等,指的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对象的高度,隐含着垂直的定义。因此教材中,我从垂线这一概念引入,再通过垂线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时进行操作观察,这些高的位置与关系。从中得出:同一底边上可以画出无数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相等,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作一条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样操作高等,从而拓宽了学生对平面图形中“高”的认识。 19.1平行四边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 2、掌握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并初步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 [过程与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高。【教学难点】:会画出平行四边形底上对应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几何图形?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出示 发现什么? ------出现了一个新的四边形 这个四边形有什么特殊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新课探究 1、师:根据你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请你选择小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 指名学生用实投展示,组织学生评价。 2、师:打开学具袋,从中找到平行四边形。3、问:请你们将学习小组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观察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提出要求:四人一组,充分利用学具,开动脑筋,想办法,共同探讨。 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问: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出示图片图上的物体都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推拉铁门、栏杆、标志、花窗。 这些物体中都隐藏着平行四边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5、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1、学生在作业纸上自己试画平行四边形的高。2、教师指导板书画高的方法。 问:通过画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1)平行四边形有4条底,每一条边都可以作为底。(2)同一条底上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都相等。 3、识别、提高。 (1)投影出示:画在平行四边形外边的高,让学生识别认识。 小结:平行四边形的高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里边,有的可以画在平行四边形的外边,不管画在哪儿都要注意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和高的对应关系. 4、画高练习 19.1认识平行四边形说课稿 【说教材】一、说课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通过这节课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行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中第一个例题,首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一些常见物体上的平行四边形,再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举例,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接着让学生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相互交流,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第二个例题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揭示高和底的意义。“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测量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及相应的底,进一步感受高与底的意义。 三、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利用材料做平行四边形并发现其特征;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体会其特征。 五、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小黑板等。 学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量角器。 【说学情】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 【说教法和学法】这节课教师要注重以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为主线,通过教师提问、演示、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新知。我们认为在本课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学时应先让学生从生活场景图中找平行四边形,再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到生活世界。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做平行四边形、相互交流,从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中通过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本课教学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之前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样在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思维才能碰撞。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介绍七巧板 师:你们玩过七巧板吗?你知道七巧板是由哪些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七巧板是由七块图形组成的,它可以拼出丰富的图案来。外国人管它叫“中国魔板”,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种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 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的“七巧板”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尝试探索 建立模型 (一)认一认 形成表象 师:老师这儿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改变方向后问: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不管平行四边形的方向怎样变化,它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图贴在黑板上) (二)找一找 感知特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在例题图中找平行四边形 师:老师这有几幅图,你能在这上面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2、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平行四边形,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可相机出示:活动衣架) (三)做一做 探究特征 1、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平行四边形,现在你能利用手边的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么做的并选代表在班级里汇报。 3、刚才同学们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做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吗?你是怎样发现的?(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师小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度。)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形和做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四)练一练 巩固表象: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五)画一画 认识高、底 1、出示例题,你能量出平行四边形两条红线间的距离吗?(学生在自制的图上画)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2、师:刚才你们画的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3、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书上是怎么说的呢?(学生看书) 4、这样的高能画多少条呢?为什么?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机动) 5、教学“试一试”。(学生各自量,交流时强调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6、画高(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画上直角标记) 三、动手操作 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第3题:拼一拼、移一移,说说怎样移的? 第4题引入:木匠张师傅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成两部分,拼成一张长方形桌面,假如你是张师傅,该怎么锯呢?想试试吗?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试一试 。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课前做好,课上活动。) (1)师拿出自做的长方形,捏住对角相反方向拉一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师做生观察,互相交流。 (2)判断:长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小组交流然后再说理由,此时老师可问学生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平行四边形?(特殊)特殊在哪了? (3)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师再捏住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向里推。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觉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呢?(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4)特性的应用 师: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些例子吗?(学生举例后阅读教科书P45“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 四、畅谈收获 拓展延伸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2、用你手中的七巧板拼我们学过的图形。3、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 19.2.2菱形(1)定义与性质说课稿 我从四个方面介绍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教材分析 1、 在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又学习了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从教材编写角度看:教材从学生年龄特征、文化知识的实际水平出发,先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菱形的性质及判定,这样的安排使抽象的定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能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我选择的是初二(1)班,该班级是年段的普通班,学生的情况是中等学生较多,尖子生只有个别,还有8至10名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习上落后的学生。因此长期以来我都坚持做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工作。 3、基于对教材和班级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有几个方面需要把握好的: ⑴本节课的课题是:探索菱形的重要性质;⑵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并理解菱形的性质; ⑶重点是:菱形的定义与性质;⑷教学难点是: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4、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菱形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2)熟记菱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体会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会菱形的图形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教法分析 1、 教学设计思想: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继课要学的正方形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这节课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让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首先由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发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设计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形成共识。讲解例题时根据学生特点帮助他们分析题意,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解题。 2、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 “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 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合作、交流的气氛下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解决教学难点。 三、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性质后创设教学情景。如:出示我国古代文物越王勾践剑的图片,指出菱形花纹,再展示生活中的菱形图案的应用图片。由此引出课题,可以吸引同学的注意,使其产生学习菱形的兴趣。之后,我安排了由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动态演示,得出菱形的定义。随后又展示了一组生活中的有关菱形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菱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欣赏到菱形的图形美。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首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菱形性质的探索:菱形性质的探索分成两方面,一是菱形的特殊性(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二是菱形的对称性。对于这个地方,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巡视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组织组与组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每组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形的性质。 设计理念: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为了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接受知识到探索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三)题目训练: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1. 请你当裁判与定义、性质等相关的一些判断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此题直接运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议一议 性质的简单运用。 设计意图:稍微加深,进一步巩固菱形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 3. 练一练 菱形与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并由此总结菱形的面积公式。即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设计意图:这组练习包含了例题。要求学生不但可以顺利完成简单的基础填空练习,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例题的解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过程。教师及时查漏补缺,规范解题格式。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4. 学以致用 设计花坛,修建小路,求路长与花坛面积。这是一道实际应用问题。 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历经困难探索结果而轻松用于实际的快乐感觉。 (四)小结、布置作业 菱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由学生进行小结。布置书上课后习题,体会本节课你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写好数学日记,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数学日记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矩形(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矩形》第一课时。下面我分设计理念与思路、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说一下这节课。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故此本课从生活中的数学(做窗框)入手,充分展示“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学习说理,体现直观与简单推理的融合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作业(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第一课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点。同时,矩形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几何图形,使学生体会到几何知识来源于实际又作用于实际的辨证关系。在研究几个图形之间的从属关系时也涉及了辨证思维和认识论的一些观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学生在小学学习过长方形的简单知识,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他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借助老师恰当的点拨,来学好矩形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成功的喜悦。面对问题,让学生大胆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知,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加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3、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性质等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引入,使学生加深对矩形概念的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的灵活运用、学生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做窗框)入手,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从而进一步研究矩形的性质进入学习情境。 2、探索活动:活动一操作-观察-探索 活动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了解做窗框的过程,即从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次:引导学生探索四边形ABCD的特点。学生通过进一步探究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ABCD中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样就为引入矩形的概念做好铺垫。 第三层次:概括得出矩形概念。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得出矩形概念,同时,要启发学生注意:矩形的概念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矩形的一条性质,又是矩形的一种判定方法。 活动二探索矩形的性质 活动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矩形,使学生直观初步认识矩形,及矩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层次:让学生通过量课堂课本封面来了解矩形的性质,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使学生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矩形具备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而让学生叙述矩形具备的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理解,由于矩形比一般平行四边形多一个特殊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矩形具有一些特殊性质,探索它的特殊性质要从它的特殊处有一个角是直角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改变平行四边形形状,它的边、角、对角线有怎样的变化?当一个角为直角时,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两条对角线有怎样的特殊关系?这一层次旨在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借助直观,引导学生通过合情推理去探索、发现结论。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知识发生的过程,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第四层次: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矩形的角、对角线的性质进行说理,同时发展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例题讲解: 讲解课本例1。本例设计的目的直接应用矩形的有关性质;同时为总结矩形中具有的一些特殊图形(四个等腰三角形)做铺垫。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4、课堂练习:例题讲解完毕后,通过问题链来归纳总结矩形的相关特点:由OA=OB=OC=OD可知图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全等吗?面积相等吗?几个直角三角形?研究矩形的轴对称性。有关矩形的问题往往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问题解决。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升华:矩形的性质 6、知识拓展 1、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和积极思考的习惯,同时为下一节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中问题中另一种解决办法) 2、通过生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门框窗框为什么要做成矩形的?) 7、布置作业:课本P134T1、2、3、4;作业本(2)P33 六、板书设计:矩形的性质(一)、定义:(二)、矩形的性质(三)、例题 七、反思:本节课的容量决定学生板书时间太少。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说课稿 各位领导、 老师们,大家好,我是福清市姚世雄中学教师唐孝强。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第一课时。 下面谈一下本节课的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紧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纵观整个初中平面几何教材,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讲授的。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及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条件的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数学思考: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掌握证明与举反例是判断一个数学命题是否成立的基本方法。 解决问题:通过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与体验,感受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以及严谨的书写表达,体会几何思维的真正内涵.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边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时它又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联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本节的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较多,综合性较强,能灵活的运用判定定理证明平行四边形,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例题讲解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题目中具体条件结合图形引导学生根据分析法解题程序从条件或结论出发,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灵活掌握熟练应用各种判定定理会有帮助. 二、教法学法分析:鉴于教材特点及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坚持二主方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的气氛,探索进取的气氛,而教师在其中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创造者和参与者。同时借助实物教具进行演示,以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让学生经历发现,说明,完善的过程,培养其操作说理、观察归纳的能力。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采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法组织教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体验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回顾交流,逆向思索 在复习了平行四边形定义和性质,提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从旧知识问题引入新课, 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下面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 (二)探索方法,发现新知 ⒈ 提出问题后我安排了如下两组探索题 探索一、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或用硬纸片),用小钉铰合在一起,做成四边形,如果等长的木条成对边,那么无论如何转动这四边形,它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这种方法的道理吗?并与同伴交流。 探索二、?若将两根细木条中点用钉子钉合在一起,用像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两根木条,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这种方法的道理吗?与同伴交流。 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此时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鼓励学生用度量、旋转、证三角形全等等多种方方法来证明所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可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这样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然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师和大家一起总结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确保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究知识,从个人学习到合作交流。这样的活动教学将会真正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一种新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三)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懂学会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我安排了坡度适中,题型多样的系列题组: 例1、 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AEOBFCD 设计意图:此题作为本课的例题,要求学生不仅找出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教师要及时查缺补漏,规范解题格式,让学生着重讲清判断的理由,起到及时巩固判别方法的作用。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机动)演练题: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 设计意图:此题作为本课的机动题,时间允许就在课堂完成。本题要求学生不仅找出平行四边形判定,而且能有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让学生反复认识,学会分析,此题完成后,学生已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1.课本P97“练习” 1. 设计意图:题1的综合性,灵活性比较强,学生能够顺利解决,对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大有好处。 (五) 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P100 习题19.1 4,5, 2.选做 :P100 习题19.1 10,12 证明: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预习:探究: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精神,“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作业时给出有梯度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且通过题2的探究,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更多的判定方法。为下节课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其他判定法方法奠定基础。 (六).评价分析: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设置,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反馈评价及时,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教师的期盼控制中。 “形的判定”(菱形)说课稿(第2课时)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课稿:(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八年级的数学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菱形的判定,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菱形的判别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方面经历菱形判定方法探究过程,掌握菱形三种判别方法。能力培养方面:1、经历利用菱形定义探究菱形其他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根据菱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目标方面:在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4)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教法:(1)创设问题情境,恰当设疑,引发学生兴趣。(2)采用直观操作和几何论证相结合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分散难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三、说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 “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五节 大家好!我叫孙晋芝,来自枣庄市峄城区坛山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梯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我是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梯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几何图形之一,在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梯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再次将学生带入梯形的殿堂,进一步探究梯形的相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是四边形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⑴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性质. ⑵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使学生经历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等腰梯形性质的过程.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⑵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 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梯形有关计算和推理中的常用策略. 二、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数学课程标准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的快乐,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和剪刀,只剪一刀,保证留下的纸片是是四边形,那么留下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我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及时搜集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容易发现,当所剪的边与相对的边平行时,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那么不平行时,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呢?由此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刚刚研究过的的平行四边形入手,让学生既复习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又有利于加强对比,顺利过渡到梯形的研究.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探究一、梯形的相关概念 由剪纸的体验,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梯形的定义,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梯形的相关概念.强调:上下底的区分是根据长度,而不是根据其位置. 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梯形的实例,学生的举例可能会拘泥于校园,教室,家里的物品,这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墨西哥的金字塔,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会馆的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梯形,感受梯形的美.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梯形.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了加深学生学生对梯形高的意义的理解,我设计了“画一画”:在一张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梯形ABCD,使AD∥BC,并作出它的一条高.待学生画好后,分别指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梯形高的作法,理解梯形高的意义以及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学生知道了什么是梯形,那么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加以强调.并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 1.梯形是平行四边形吗2.一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属于四边形的两个不同分支, 探究二、特殊梯形 为得到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定义,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剪一剪: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后,用剪刀沿斜线剪开,然后将其展开,可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让学生从学具中拿出矩形纸片,按大屏幕的要求完成剪纸,并向大家展示,所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剪下的是什么图形?这时我鼓励学生由剪纸过程说说什么样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结合课件的动画效果给出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定义. (四)总结反思,纳入系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新知识?2.解答关于等腰梯形的问题后,你获得了哪些方法?设计意图:这是一次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拓展思维学生经过以上四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但学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业布置为:⒈基础性作业:课本121面习题4.8节1.2.3题⒉拓展性作业:在下图所给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1)等腰梯形(2)直角梯形. 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会学数学,用数学的理念.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多媒体展示、学生画图、探究,使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潜能,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来探索新问题. 20.2《数据的波动》说课稿(第一课时)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4节《数据的波动》(第一课时)。现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序、板书五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探究数据的离散程度及认识“极差”“方差”“标准差”三个量度及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运用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相近时,而实际问题中具体意义却千差万别,因而必须研究数据的波动状况,分析数据的差异,逐步抽象出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的三个量度,并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2.地位作用:纵观本章的教材安排体系,以数据“收集—表示—处理—评判”的顺序展开。数据的波动是对一组数据变化的趋势进行评判,通过结果评判形成决策的教学,是数据处理解决现实情景问题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本章学习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现实情境的数据问题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依据课标对本节知识的提出的“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要求,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方差”“标准差”三........ 个量度。b、会动手和利用计算器计算“方差”“标准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a.经历感受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的探索过程(“极差”“方差”“标准差)。b.通过数据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极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一组数据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c.突出关键环节,判断两组数据稳定性就是抓住计算其方差进行比较。d.在具体实例中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通过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4.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会计算方差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 难点:理解极差、方差的含义及方差的计算公式,并准确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一原则和本节教学目标,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引导发现法。数据分析的三个量度,是十分抽象的概念,要引出三个概念,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我设计了一个连接奥运会中韩射箭运动员的场景,并用表格记录环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评判,通过学习分析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发现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相近,无法用平均数来刻画时,引入一种新的量度,逐步抽象出“极差”“方差”“标准差”。以此,打开教学突出教学难点的缺口,充分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比较法。在极差和方差的应用中,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用已有的知识还是难以准确的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引入新的量度。 3.练习巩固法。通过练习,强化巩固概念,熟练计算器的操作。进一步理解本节知识对于实际问题的意义。这样更能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在运算中深刻理解“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内涵。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到进一步的提高。 4.选用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背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的导入和比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直观地估测甲、乙两名选手的成绩,回顾有关数据的另一个量度 “平均水平”,同时让学生初步体会“平均水平”相近,但两者的离散程度未必相同,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量度—极差;然后,设计了一个“做一做”,因承上面场景的情境,增加了一名选手丙,旨在通过丙与甲、乙的对比,发现有时平均水平相近,极差也相同,但数据的离散程度仍然存在差异,仅用极差还难以精确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引入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另外两个量度—标准差和方差。指导学生动手计算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并依次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问题。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主要设计的学法指导是: (1)引导观察分析法:链接运动员设计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把环(用眼),关注收集的数据,积极思考,分析两名运动员设计的稳定程度(动脑),指导学生动手计算(动手)。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引导比较鉴别法:在教学过程中,每出现一个新概念或一个新公式,采取的方法是:一是引导学生读,二是解释关键词语,三是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概念的内涵,四是回头看实际情形,认识数据的变化规律,在实际背景中比较形成正确的决策。(3)引导练习巩固:注重“做一做”的练习中强化、观察、切入公式特点、计算、分析、判断的方法的巩固,通过强化加深学生对三个量度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和知识。(4)引导自学法:学生自学掌握计数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的操作功能。 四、说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情景(链接奥运会中韩运动员设计的情景)。<2>、学生观察阅读分析(描述运动员射箭的平均水平)。<3>、分析思考寻求解决方案(观察表格数据求平均数)。<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关注数据的“平均水平”以外,还要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引出课题——数据的波动) 2、新课: (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 <1>、概念介绍: a、数据的离散程度(是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b、极差(极差是刻画数据的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是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c、练习巩固计算极差; <2>、展示丙运动员加入的情景,让学生在乙丙两人中挑选,计算中发现平均数极差相同,让学生产生新的困惑。引入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方差和标准差。 22 <3>、引进概念:a、概念“方差”(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给出计算公式: S= 1/n [(x1-x)+ (x2 .................-x) +…+ (xn-x)]b、给出“标准差”的概念(方差的算术平方根)。c、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操作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4>、引导学生理解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的内涵(通过数据与图比较说明,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5>、计算引例中的方差和标准差。(作用:一是巩固“方差”的计算方法;二是用方差来刻画引例中的数据离散程度,加深学生对方差意义的理解。三是会用运“方差”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巩固练习: <1>、样本4、7、5、2、3、8、5、6的平均数是 ,众数是 ,极差是 ,方差是 ,标准差是 。(通过这组练习强化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运用) <2>、P—235随堂练习(1)(通过这道习题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结谈体会:教师引导回顾所学概念;让学生谈学习、运用的体会。 5、布置作业:P—199(1)(2)(3-选作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比较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2 梯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的第三节《梯形》.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中考考纲中规定的必考内容,它对整章节教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梯形会有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是梯形的判定及应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和五种基本辅助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使学生在探究梯形相关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 ⑵在解决等腰梯形的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们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愉悦; (四)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成三个层次1、掌握梯形的定义,认识梯形的其他相关概念;2、熟练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3、通过实际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辅助线作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灵活添加辅助线,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决梯形问题往往要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来处理,经常需要添加辅助线,对于刚刚接触梯形的学生难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往往会有题目一讲就明白但自己不会分析解答的情况发生。 为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努力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突破——以学生主体观念突破教师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突破课堂中心、以学生主体参与突破讲解中心、以学生主体经验突破书本中心、以学生主体能力发展突破考试中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 二、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采用“引、动、导、探”教学法,实施“二、四、六”教学模式,即两个探究层次、四个教学环节、六步教学程序。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在方法上应该是“行”为先,“知”为后。 三、学习方法:初二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新课标》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间观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做、思、问、辩、议”的五步学习法.正如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剪纸工具,矩形纸片,平行四边形纸片,信纸 五、教学程序:共有六步(一)情境引发(二)活动探索、研究发现(三)深化建构 (四)迁移运用(五)系统概括(六)布置作业,拓展思维 这六步教学程序在教案中都详细介绍了,我只把教学的主线和总的设计意图说一说 在前三个环节我都是以剪纸为主线: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先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梯形,然后是利用矩形纸片剪特殊梯形,再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研究发现等腰梯形的性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完成教学目标,并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如《新课标》中所说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没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们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升华,借助于优美的课件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在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这里我设计了“练一练,议一议,试一试,想一想”四个环节。 由学生独立完成, 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解答过程,集体评价、完善,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并着重解决梯形的辅助线问题,由学生归纳、补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板面——中间位置逐一列出。 设计意图:解决梯形问题的策略很多,在这里我没有单纯的就辅助线来研究辅助线而是把知识点蕴含在习题中,再归纳总结。华应龙老师说:最好的课堂,本质上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我就想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上,这样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解决一类问题.顺利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在第五个环节系统概括里我没有采用传统的学生或老师小结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课题的方式出现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探究课题: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3、解决梯形的常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将探究结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现。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这三个题目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无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在浏览、思考、准备、生成的过程中即达到了概括的目的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在第六个环节在作业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了传统的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单一的作业形式,留的两项作业都是考察学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业:在平行四边形(矩形)纸片上画一条裁剪直线,将该纸片裁剪成两部分,并把这两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图形:(1)等腰梯形(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图形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 2、发挥想象,以梯形为基础图案设计通钢三中第九届运动会的会徽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即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又突出体现实践性、探究性、发展性,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在设计会徽时还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六、四点说明 :1、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左)梯形定义和性质;(中)梯形五种辅助线的作法及图形;(右)大屏幕。这堂课的板书力求做到形象直观,适当运用彩粉笔,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2、时间的大体安排 :情境引发大约3分钟,活动探索、研究发现,大约15分钟,深化建构约8分钟,迁移运用大约13分钟,系统概括及布置作业6分钟。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教学反思需要课后填写4、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学生能说的我不说,学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为需要教” 七、教学预测:本节课内容较多尤其是辅助线的几种作法在一课时内完成,有部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会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于《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作出的教学设计,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梯形(一)》说 课 稿 各位专家评委,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四边形》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梯形(一)》.下面我就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手段及方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这五个方面把我的理解和认识作一个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分析: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版人教教材,本章的内容分为四节: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课题学习:重心.梯形这一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的主要内容是梯形的相关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应用;第二课时介绍的主要内容是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在本节学习过程中渗透了数学转化思想和数学建模思想.本节课通过对梯形相关概念及性质的学习,尤其重点研究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应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还帮助学生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四边形知识点及研究方法系统化,还为继续学习等腰梯形的判定等知识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日坛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校,学生的基础较好,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八年级的学生能够较为有条理的思考.学生在小学时初步学习了梯形的定义,认识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会求梯形面积.通过本章前面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于研究四边形的基本思路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间的内在联系认识还需提高,因此这也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⑴探索并掌握梯形的相关概念⑵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⑶能够运用梯形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⑷探索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何正确添加辅助线 2.思维与方法:⑴在探索相关概念、性质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觉⑵通过梯形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动态转化,使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⑴在探索、应用过程中感受数学美⑵在证明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以及不畏困难的钻研精神⑶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富有趣味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设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在课堂上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多角度的教学评价设计,都将为明确体现本节课重点、突破难点服务.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一)教学媒体设计:本节课注重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特别是几何画板的运用,更加直观的展示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数学实验的平台,使学生清晰的感受数学之美,几何之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愿意和老师一起探究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方法,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引领关注下,学生能够适时适量的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体结构上力求突出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论证、小结等环节,这也正是数学发现的过程,并且把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培养结合起来.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堂结构设计 生活实例引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创设情景引入阶段 静态观察梯形定义 动态观察梯形生成过程 探究等腰梯形性质 学生动手操作 等腰梯形的性质 性质的证明 性质的应用 练习巩固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探究新知阶段 例题与练习 归纳小结回顾反思 课后巩固练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创设情景引入阶段:为了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其全情投入,同时说明梯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展示跳箱、梯子、鼠标垫的图片作为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包含的几何图形,归纳出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使学生体会研究梯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在了解了什么样的图形叫做梯形后,我们动手画一个任意梯形(教师板演),其中互相平行的一组边叫做上底和下底,一般的我们把较短的边称为上底,较长的边为下底,而与位置 无关;不平行的两边叫做腰;过上底任意一点,作下底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下面我给大家一个三角形,你能将三角形变成一个梯形吗?学生可能会说切掉一个角,这时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如图),并询问“这样切行不行?”,学生会说不行,“那应该怎样切?”必须使上下底平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下面我们一起看屏幕,(用几何画板演示)平移一般三角形一边得到的是一个梯形;如果给一个等腰三角形,用同样方法平移一腰得到什么图形?等腰梯形.它的特点是什么,两腰相等,从而得到等腰梯形定义;如果给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又会得到什么图形呢?直角梯形,它的特点是有一个角是直角,从而得到直角梯形定义.上述探究过程,即动态演示了梯形的形成过程,还使学生明确梯形可由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构成,从而为后面学习添加辅助线解决相关问题埋下伏笔. 第二阶段:探究新知阶段 1.观察与实验:在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下面我们主要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让学生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提出问题:你能用一剪刀剪出一个等腰梯形吗?通过探究学生将这样折叠,剪裁.学生在剪裁的过程中会发现: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同时还会发现等腰梯形边、角之间的一些数量关系.将猜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通过对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研究四边形性质的程序较为熟悉,知道从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几方面入手.通过观察等腰梯形,猜想其对角线间的数量关系,学生会说相等,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发现刚刚的猜想是正确的.将猜想结论用文字语言表述,即得到命题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在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时,学生容易遗漏其对称性,在这里要着重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 .探索与证明:命题1、2是我们经过实验归纳的猜想结果,为了使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对两个性质进行论证.虽然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命题证明,但掌握得并不熟练,因此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AD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A=∠D. 下面是学生活动,刚才经过三角形边的平移生成了梯形,那么反过来也可以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解决.由学生总结出证明等腰梯形的命题1的添加辅助线 BC的2种方法:平移腰、作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这个命题的证明过程,从而得到等腰梯形性质1. AD 证:方法一(平移腰) 过点D作DE∥AB交BC于E, ∵AD∥BC, ∴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DE=AB,∠B=∠DEC. ∵AB=DC,∴DE=DC.∴∠C=∠DEC. ∴∠B=∠C.∴∠A=∠D. BCE方法二(作高)过点A作AE⊥BC于E,过点D作DF⊥BC于F, DA ∵AD∥BC,∴AE=DF,∵AB=DC, ∴Rt△ABE≌Rt△DFC(HL). ∴∠B=∠C. ∴∠A=∠D. 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作为结论直接应用. ECBF其应用格式为:∵AD∥BC,AB=CD,∴∠B=∠C;∠A=∠D. 在应用性质1解题时,学生容易在理解上出现偏颇,认为它就是指下底与两腰夹角相等,若想得出上底与两腰夹角相等的结论,要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重新证明.在这里要向学生说明,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指的是两对角分别相等 DA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连接AC、BD.求证:AC=BD. 在证明了性质1后,可以直接将其作为结论应用于命题2的证明,只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证明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得到等腰梯形性质2. BC 证:∵AD∥BC,AB=CD,∴∠ABC=∠DCB.在△ABC和△DBC中 AB=CD, ∠ABC=∠DCB, BC=BC, ∴△ABC≌△DBC(SAS). ∴AC=BD. AD等腰梯形性质2: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 其应用格式为:∵AD∥BC,AB=CD,∴AC=BD. 等腰梯形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方法. BC第三阶段:例题与练习 (一)例题 例1、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D=4,BC=12, ∠C=60°,求AB的长. 本道例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解决梯形问题的方法,并练习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题,从而进一步掌握本节课新知,体会其简洁性. 首先让学生仔细审题,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求AB的长要把它放在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解决,再结合已知中∠C=60°的条件,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结论解题.下面是学生活动,由学生自行写出解 AD题过程,再请学生代表进行展示,教师规范格式. 解:方法一(平移腰)过点D作DE∥AB交BC于E,∵AD∥BC,∴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AD=BE=4.∴EC=BC-BE=8.∵AB=CD,∴DE=DC.∴∠C=60°.∴EC=DE=DE=8.∴AB=8. 方法二(延腰)延长BA、CD交于点E,∵AD∥BC,AB=CD,∠C=60°,∴∠B=∠C=60° BCE ∠EAD=∠EDA=60°. ∴△EBC和△EAD都是等边三角形.∵AD=4,BC=1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EA=4,EB=12.∴AB=EB-EA=12-4=8. 方法三(作高)过点A作AE⊥BC于E,过点D作DF⊥BC于F, ∵AD∥BC,∴AE=DF,四边形AEFD是矩形.∴AD=EF=4.∵AB=DC, ∴Rt△ABE≌Rt△DFC(HL).∴BE=FC.∴2CF=BC-EF=12-4=8. DA∴CF=4.∵∠C=60°,∴∠CDF=30°.在Rt△DFC中,DC=2CF=8.∴AB=8. (二)练习 1.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B=50o,∠C=80o,AD=5cm,BC=8cm,则DC= . 2.直角梯形的高是6cm,有一个角是30o,则这个梯形的两腰分别是 和 . ECBF在例题之后我配备了两道填空题作为课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其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的能力.通过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使学生体会梯形辅助线的添加不仅局限于等腰梯形,还适用于任意梯形,进一步熟练梯形性质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 第四阶段:归纳小结、回顾反思例题和练习之后,师生共同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总结. 知识与能力: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等腰梯形的性质:⑴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两腰相等⑵角: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⑶对角线: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⑷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 3.解决梯形问题中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认识辅助线添加的作用): ⑴平移腰:作梯形一腰的平行线,可以把梯形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⑵延长两腰交于一点:延长两腰可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⑶作高:作底边的两条高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这几种辅助线只是解决梯形问题方法中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陆续介绍其他的添加方法. 思维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体验数学建模思想、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提高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几何直觉.通过对本节课学习的回顾小结,可以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日后学习. 第五阶段:课后巩固练习最后从不同层次布置了3项作业:1.看书:P117——118.(目的:让学生养成复习的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是多角度的,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素养、克服困难的钻研精神等多方面对其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课后通过作业练习将这种评价延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发现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与指导和帮助,从而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手段.同伴间的互动可以使学生虚心求学、互相促进.以上是我对《梯形(一)》这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正方形》 一、教材分析:《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 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 :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 : 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 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设计的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归纳概括能力,并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然后进行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 二、通过一道拓展延伸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鼓励其他同学进行互帮互助,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功的体验,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成功体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叫陈媛媛,是新疆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正方形,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逐一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正方形》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本节课制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 、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3、通过感受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 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说教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 2学法(说学法)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本节课重点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 教学过程(一)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复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 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二)新课讲解 通过之前学生们的发现引出今天的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由课件演示)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由课件演示)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 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 一组对角。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由课件显示)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探讨,共同研究此题 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通过完成例题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 设计目的 (1)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2)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举例,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 :此环节通过图表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完美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教材课后习题19.2的7,13,15, 17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设计是以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并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然后进行引导交流形成规范语言。 2、通过拓展延伸练习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鼓励其他同学互帮互助,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作交流,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我对正方形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五、板书设计 关于 《矩形的判定》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矩形的判定》,根据新课标理念,对应本节,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册,第19章《四边形》的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不等式组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不等式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我认为本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和交流使学生逐步得出矩形的判定方法,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2、通过探究中的猜想、分析、类比、测量、交流、展示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体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学习感知,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展示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3、使学生经历探究矩形判定的过程,体会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及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矩形判定方法的证明以及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小组交流,培养学生的的逻辑推理、动手实践等能力。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通过探索与交流,逐渐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并会运用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开放式命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对矩形的学习,谁能告诉我矩形是怎样定义的?(通过对矩形定义的回顾,引出判定矩形除了定义外,还有哪些方法,导入新课。) 回顾: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2、矩形的性质:对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平行四边形判定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或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环节二:尝试发现,探索新知:活动一: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限定仅用手中量角器尝试判定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纸板是否为矩形纸板,并说明理由。(此问题的解决以分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定义,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一。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小组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探究进程并适当给予点拨。)活动结束,由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并可适当板书进行推证、讲解。在此过程中,全体同学可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推理能力。 活动二: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限定仅用直尺尝试判定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板是否为矩形纸板,并说明理由。(此问题的解决仍以分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矩形的判定定理一,得出矩形的判定定理二。)通过此种互动过程,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 定理一、定理二得出后,总结矩形的三种判定方法,并对题设进行比较、区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定理应用的条件。(学生比较,归纳。) 环节三:应用辨析,巩固定理 总结:矩形判定方法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矩形判定方法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定理,应用定理,练习如下: 一、判断题:1、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一组对角互补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二、填空题: 1、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等,且互相平分于O,则四边形ABCD是_形,若∠AOB=60,那么AB:AC=_,若AB=4cm,BC=_cm,矩形ABCD的面积为_。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四边形是_形。习题设置原则及解决方法说明: 判断题的设计加强学生对所学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使学生能将给出的条件转化为应用定理所需的条件,辨析判定定理的题设,以便更好地应用定理。填空题第一题是对教材例2的改编,第二题是对教材习题的改编,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分别应用所学定理,使学生能够学习致用。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是先采用独立完成形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求助老师或同学,学生互助完成,派学生代表板书讲解。 环节四:开放训练,发散思维 变式训练 如图,△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 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 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EO=EF (2)当点O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训练的设置,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而移动、旋转等问题也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学生思考、讨论完成,教师适当点拨,加以讲解。 环节五:反思小结,体验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再现知识,教师点评,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合作,大胆思考给与肯定,提出希望。 环节六:布置作业,反馈回授 通过作业反馈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效果,并进一步巩固定理,应用定理。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正方形的判定》说课稿 陵水县 本号初级中学 王明广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正方形的判定》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类比,注重图形的分析、判别;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距形、菱形的判定之后,接触正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引入了正方形的判定,这一节课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判定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判定方法。2、运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逻辑推理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2、灵活应用正方形的判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平行四边形、距形、菱形等判定方法的类比,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难点:正方形判定方法的应用。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锻,并把课件设置为比较生动、有趣容、易懂的动画,设置问题、探究讨论、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直到布置作业,突出主线,层层深入,逐一突破重难点。) [说学生]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两年的几何学习,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但我教了几年的数学中发现一些很严重的问题,也就是我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很怕做几何题,特别是证明题,具体有两种情况:“不会看也不会写”、“会看但写不出来”,即文字表述无法用几何语言来表示,逻辑推理过程混乱。 [说教学法]三、教法选择: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前三节课内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判定进行综合,对学生的逆向思维与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针对本班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了“情境引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引导提问、归纳论证、深化巩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出假设——操作验证——推理论证”的过程,充分感受教学思维的特点,进一步提高逻辑推理的能力,增强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四、学法指导: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新课标精神,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采取“假设、操作、观察、思考、讨论、论证、类比、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大胆猜想、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提高操作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 [说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中“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是我前几天刚上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我依据教材、《课标》及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运用了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组织考虑了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人格发展的统一,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上已掌握,但过几天后就忘记了,这些学生都存在很多问题,如少练、厌学的现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努力改进。
正在阅读:
八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说课稿全集12-31
市委书记王忠林同志在2011年全市目标考核、民营经济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1-18
14、献给妈妈的诗08-11
数字音频技术期末考试试卷10-26
-编程题汇总11-30
动物寓言故事作文350字07-14
2015年南京班知识产权工程师考试A试题--90分12-20
试论如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05-01
褥垫层施工作业指导书07-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下册
- 人教
- 全集
- 年级
- 数学
- 我的语文老师作文400字
- LTC2145-14:低功耗125Msps14位模数转换方案
-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六练习题库
- 项目论证与评估
- Access上机操作题库
- 送电线路中级工
-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及专项方案
- 衡水市重点中学2018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 与经销商谈判技巧
- 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26例临床观察
-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究
- 钢套筒在人工挖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练习题及答案(1-8单元) - 图文
- 2016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校园招聘考试试题(三)
- 党的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16年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满分答案
- 智能化别墅设计方案 - 图文
- 人美版美术五下第8课《奇思妙想》教案 - 图文
- 形容男子美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