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与提高经济效益案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7 16: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控制与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

竞争。由于观念上的束缚, 这些年来, 成本控制对提高企业的效益见效甚微, 甚至制约了企业技术进步, 妨碍企业发展。因而我们有必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寻求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这也是一个更好的发展、壮大企业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成本 控制 降低 提高 效益 管理

一、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控制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成本控制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

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成本控制不仅指成本控制支出,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

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一部分,需要满足成本要求主要是指满足顾客、最高管理者、相关方以及法律法规等对组织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成本发生的过程,包括:设计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销售过程、物流

1

过程、售后服务过程、管理过程、后勤保障过程等所发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的成本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使成本控制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成本工程和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

二、 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先控制和过程方法的原则,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的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成本控制应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员参与和全过程控制。

降低企业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有效途径之一,成本控制措施得当,企业利润就有可能成倍增加。利润上去了, 企业就能大刀阔斧地利用资金进行再生产、再投资,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系统。在员工福利方面, 利润的增加也会使员工的福利待遇提高, 从而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1. 降低企业成本可以节约资源并增加收入

目前,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对现有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管理,准确测算生产加工定额,使物料消耗控制在定额以内, 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把剩余材料资源经过加工销售,增加企业收入。这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还遏制了资源的浪费。

2. 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在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成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将会因为成本的原因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出现亏损,甚至倒闭。因此,降低成本

2

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 也被多数企业用作击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

三、 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多数的管理者依赖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 只看重财务报表中的数字,以此来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虽然某些企业确实达到了一定的目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这种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观念。归根结底,成本核算还是不能代替成本控制。另外受我国传统的影响,很多企业局限于依靠节约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不能从长远利益来应用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员工成本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生产车间的员工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原材料,能源浪费严重。

2. 成本控制方法陈旧落后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时代,有些企业已进入了会计电算化阶段,会计软件也是飞速发展,但成本模块的应用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小企业依然手工做账,这就导致了整个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低下,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究其原因, 发现有些企业的表格来统计成本数据,表格设计不够合理、规范,在使用上造成很大的差异,产生歧义。

3. 成本控制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成本控制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也是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企业领导者往往忽略成本控制,为获得更多的盈利,千方百计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而功夫不是下在成本控制上,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靠涨价或变相涨价取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标准也越来越失真。遇到重要问题总是下不了决心和狠心,责任落实不到位,致使存在的问题成为成本控制不能进行的主要障碍。

4. 人力资源耗费严重

缺乏对人力资源成本耗费的重视也阻碍了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目前,很多企业都对人力资源的耗费缺乏重视,忽视人力资源成本存在的损失。企业忽视

3

对人力资源的培养,职工没有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没有对职工进行后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导致职工业务不熟练、思想松懈,工作效率低,造成了人工费用相对过高。人才管理不到位,听任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浪费,这些行为都致使人力资源这一无形但又十分重要的成本耗费巨大。

5. 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性

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也使企业耗费了大量的成本。企业与职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机构,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具体到成本计算上是少计或多计成本。如:随意的提高费用开支标准,扩大成本开支范围;不转或多转在产品成本,少转专项工程费用;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等。这些成本计算上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水平。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站在不同的角度,做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企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的经济价值的总和,它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因此,降低成本应着眼于全局,只有用客观的观点去看问题,才能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

四、 成本控制与提高经济效益

1. 强化成本意识

强化成本意识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强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在放眼市场,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同时, 还要对内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

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必须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并积极带头参与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活动中来。经营者、管理者应从实务出发,因地制宜,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经营模式,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自查漏洞,自找切入点,抓成本,抓效益,使整个企业生产链条的成本控制在合情、合理的开支范围内。对查出的问题要严肃对待、吸取教训、认真处理,找出解决的办法和处理意见,使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4

教育和引导生产者提高经济核算的理念,努力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企业的成本是渗透在企业全体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上的。也就是说,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态度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的变化。所以,要让我们每位职工都了解自己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从自我做起。

2. 强化管理工作

做到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同心协力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做到成本费用真实可靠,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详细真实的材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实情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并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财务监督人员和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财务并反馈信息,对违规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

3. 合理组织生产,有效控制各种费用支出

合理组织生产,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做到少投入多产出。生产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环节,是效益产生的基础,如何抓好生产环节,深挖生产潜力,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也就抓住了企业降低成本的关键。

控制人工费用可以减少成本的浪费。控制人工费用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劳动组织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并合理配置企业内部人员,使工作效率提到最高,经济效益做到最好。

不仅要控制好企业的人工费用还要控制好间接费用和一些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企业的生产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为日常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这一费用的控制应通过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层次和幅度,对管理部门的费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涉及管理部门的多个项目实行清晰分账,落实谁受益,谁负担;多收益,多负担;少收益,少负担;不受益,不负担的原则。其他直接费用是指一些生产所需专用工具等低值易耗品或包装物,这一费用的控制应本着合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b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