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05-04 19: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甘肃旅游交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76000103 2011级旅游管理一班陈小捷旅游交通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各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施及服务,实现从某个地点到达另外一个地点的空间转移过程。旅游交通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联系在一起,是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一般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新型交通(高铁、轻轨、地铁、城际公交)、水路、特种交通(索道)等形式。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交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旅游者抵达旅游目的地的手段,同时也成为旅游者观光游览的项目之一。关于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第一,从需求方面看,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技术条件。第二,从供给方面看,交通运输是旅游业的命脉。第三,交通运输业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重要部门之一,本身也是该目的地旅游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第四,在有些情况下,交通运输本身已演化为某些旅游项目的载体或开展方式,甚至演化为旅游项目本身。既然旅游交通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更应该加大强度支持旅游交通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这无疑会增加游客满意率。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部,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大漠戈壁、冰川雪峰、砂林丹霞、森林草原和峡谷溶洞等自然风光;有45个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有革命旅游圣地会宁等;同时,甘肃是丝路文化的中心,长达7000余米的丝绸之路向世人宣示着中华民族昔日的繁华与强大;并且这里石窟艺术丰富,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数不胜数,令人叹为观止……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甘肃省紧跟国家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旅游交通这一基础设施。目前甘肃旅游交通现状为:

省际交通

航空

兰州是西北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开通有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航线40条左右。主要飞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香港等近30个大中城市。

嘉峪关机场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方向9公里处的新城乡横沟村,海拔1556米。每周都有航班飞往北京、兰州、西安等地。

铁路

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每天有近60列客车经过该站往返于全国各城市之间。乘坐从兰州始发或经停兰州的列车,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南京、青岛、济南、长沙、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嘉峪关火车站位于市中心西南5千米的迎宾西路,有乌鲁木齐到兰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的往来列车经过。天水车站每天有客运列车十数对通过,可直达乌鲁木齐、西宁、敦煌、嘉峪关、兰州、西安、洛阳、郑州、济南、青岛、宝鸡、成都、石家庄、北京等地。武威有两个火车站,其中武威南站位于距离市区西南13公里的武南镇,是兰州以西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也是兰新线和武威中卫铁路的接点。而武威站就是一般的中间站,位于武威市内。从兰州、西安、银川、乌鲁木齐、北京西、上海等地出发的列车,都有经停武威南或武威的车次。

省内交通

航空

甘肃的空港目前有三个,即兰州、嘉峪关和敦煌。

兰州目前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南京、杭州、厦门、深圳、敦煌、嘉峪关等40条航线,可直飞国内30多个城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区到机场74.5公里,走高速公路1小时即可到达,机场大巴往来穿梭非常方便。

嘉峪关机场目前航班还比较少,主要开通了敦煌、兰州、和西安等地的往返航班,每周数次兰州至敦煌的飞机在嘉峪关机场中途停留。嘉峪关机场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3公里处,在市区、酒泉和玉门都设有售票处。

敦煌机场的利用率比嘉峪关机场要高,尤其是旅游旺季,航班会有所增加。敦煌机场位于敦煌市东13公里处,现开通有敦煌至兰州、西安、北京、嘉峪关、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固定航线,每周38个班次。从机场到市区,可乘坐出租车,费用在30~40元之间。

铁路

甘肃是中国铁路东西大动脉的重要地段,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铁路交通非常发达,每天有数十趟客车经过兰州站往返于全国各地。根据旅行目的地的不同,可以直接到达陇东天水,或者是河西走廊以及敦煌等地,而不必在兰州中转。

公路

甘南地区目前还没有开通铁路,所以从青海、四川进出甘肃比较方便的就是乘长途汽车。从青海格尔木到敦煌的215国道,以及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沿线的路况和风景都绝佳,是自驾车爱好者的好选择。

甘肃的跨省干线公路主要有:109国道从北京到拉萨,经银川、白银、兰州往西宁方向;312国道从上海至伊宁,经西安、平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安西、柳园往吐鲁番方向;316国道从兰州至福州,从兰州经临洮、陇西、天水往汉中和安康方向;212国道从兰州至重庆,从兰州经临洮、武都往广元方向;213国道从从兰州经临夏、合作、朗木寺往红原和成都方向等;215国道从青海格尔木到敦煌。

随着经济的发展甘肃交通运输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旅游交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是本省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许多景区都存在可进入性差的问题。具体来说甘肃省旅游交通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交通信息系统不完善。现在社会是信息化时代, 人们做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获取, 旅游也不例外。人们一旦决定旅游目的地, 出游前都会查询网络交通信息, 坐火车或是汽车确定旅游路线。而甘肃的交通信息系统建立并不完善, 在互联网上发布也很少, 航空、铁路、公路之间信息连接不畅,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不足。二、景区间没有形成便捷的交通体系,这是甘肃景区的一个普遍问题。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甘肃省旅游景区内交通道路少且质量不高, 大部分景区的可进入性差, 游客进出旅游目的地受到限制。尤其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 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进不去、出不来等交通难题。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 自驾游的比例越来越高, 省内各景区的停车场明显不能满足需求, 如不妥善解决交通路线及设施滞后现象会严重制约甘肃旅游的

发展。四、甘肃旅游交通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敦煌、酒泉等市区,地形开阔,交通相对便利,而陇南地区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严重不便,纵使有4A级景区人

间仙境——文县天池,旅游者也甚少甚至是不为人知。五、旅游交通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一直是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旅游交通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如火车硬座车厢卫生条件差、环境嘈杂, 公路客车存在欺诈旅游者, 出租车行业存在宰客、拒载等违规行为, 严重损害了甘肃形象。六、甘肃由于东西狭长的地理特征,给东西线上的交通增加了更大的负担,经常造成堵车现象,既污染大气、损害环境,又浪费游客的时间,影响游客对甘肃景区的满意度。七、交通的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景区内的交通通常由索道、缆车、汽车来完成。索道和缆车的修建会带来对景观自然原貌的破坏, 形成视觉污染。汽车运输中所排放的尾气, 影响到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大气污染等。

甘肃旅游交通发展对策:第一, 建立健全旅游交通信息咨询系统。对于信息化时代而言, 网络信息能提供的服务更合理且省时便捷, 所以建立健全甘肃旅游交通信息咨询系统对于甘肃旅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 增加旅游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的旅游功能。随着科技发展, 有必要增加舒适高效的旅游通工具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交通工具除了做到舒适、方便、安全之外, 更要展示其旅游功能, 比如车内的布置更显本地特色, 影视传媒播放本地的旅游信息、风景名胜区的介绍等。第三,完善景区间的交通网络。景区之间的交通有效的连接可以产生联动效应。一个景区可以带动周围景区发展, 给旅游者创造景区间来往的便利, 节省时间, 提高旅游者的兴致, 从而带动当地旅游的发展。第四,提升旅游交通从业人员素质,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交通从业人员素质决定着旅游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 交通业应以游客为中心, 把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 不断改善经营, 提高人员素质, 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为甘肃旅游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第四,中央政府及甘肃政府应加大力度发展甘肃旅游交通,并有所侧重,大力发展甘肃交通不便地区的旅游交通业。第五,发展特种旅游交通, 打造和谐旅游。景区内交通通常由索道、缆车和汽车完成, 这样会给景区的美观和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所以索道或缆车的建设选址一定要注重合理、安全、隐蔽。用环保无污染的交通设备来代替汽车交通, 像电瓶车或出租给游客自行车, 使旅游活动和景区的环境更和谐。第六, 增加南北车道,缓解东西主道交通的压力,减轻堵车

现象。第七, 推进旅游交通管理运营的现代化。目前, 甘肃省的旅游交通管理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客流量预测、车辆调度控制统计分析等方面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 大力推行无线电通讯技术, 加快引入旅游交通自动化管理, 高效的管理能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甘肃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b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