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公考试《申论》真题

更新时间:2023-12-08 11: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真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一)根据背景资料2~6,概括造成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1.客观原因:人口过剩、资源匮乏导致社会粗俗化。

2.主观原因:(1)城市发展,人口高度集中,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社会冲突。(2)公民滥用权利,缺乏公共文明素养、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对公共利益的妥协。(3)政府管理制度不完善,教育、监管不力。

3.历史原因:历史优秀的礼仪文化断层、缺失,使社会社会粗俗化,不认原则,认人情。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二)背景资料1提到某知名学者的观点“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娱乐扭曲了意义”,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15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这一观点是恰当的,符合事实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年轻人面对精致文学,经典戏剧,对经典缺乏尊重和敬畏,嘲讽传统文化,消解了文化韵味,扭曲了文化意义。 2.原因主要有:年轻人缺乏文化知识修养;我国文化氛围稀薄;学校、家庭教育不足;文化经典语境失衡,表演僵化,文化审美扭曲。

3.娱乐应有边界,学会敬畏、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政府与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青少年艺术品位和修养。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三)针对城市中越来越突出的噪音扰民问题,F市环保局拟于近期集中开展一次噪音污染集中整顿行动,假如你是F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请你结合背景资料6~7,就如何避免噪音扰民问题,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供领导参考。(20分) 要求:内容合理、针对性强,条理清晰,字数在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关于F市噪音污染整顿工作的设想

近年来,我市噪音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群众反应强烈。主要原因有:部分群众缺乏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法律知识淡薄,制造噪音;政府监管不到位,缺少工作预见性;公共设施陈旧,规划缺乏科学性等。

针对我市实际,对噪音污染整顿工作的设想如下:

1.加强管理,强化监督。(1)加强部门协作,联合执法,简化工作流程,提高预见性;(2)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对特殊时段、重点地区噪音监管力度;(3)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开设举报电话等,利用新闻媒体曝光噪音问题,提高解决效率。

2.注重宣传,提高认识。(1)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等渠道宣传噪音管理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规则意识;(2)宣传噪音污染的危害,提高群众公共意识,呼唤理解与包容。 3.科学规划,统筹兼顾。(1)政府应对新建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对现有公共设施进行功能区域重新划分,使群众文化娱乐需求与噪音污染控制协调兼顾。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四)背景资料4中提到“人人相善其群”才能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请你从背景资料出发,联系实际,以“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为题,写一篇议论文。(45分) 要求:(1)角度新颖,主题正确、集中; (2)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准确、流畅; (3)字数在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范文一: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

1872年,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来到中国,他走访了中国各个阶层人士,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不懂得什么叫“公共”。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却遭遇国民公共意识危机。正如梁启超所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涵养公共意识,提高国民素养,关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谓国民素养,并不仅是会英语、会电脑的现代技能,更不会是会穿衣、会玩乐的现代生活,而是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规则“观念现代化”。而目前中国社会中却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不得的“乱象”。不仅是生活方面公共意识的缺失,而且政治公共意识的缺失严重。涵养公共意识,提高国民素养,关乎个人、社会、国家的公共利益,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涵养公共意识需要“人人相善其群”,需要个人、政府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涵养公共意识,政府是主导。

中国的社会管理制度和中国社会结构决定了政府在社会事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面占了主导地位。尤其是目前中国社会中出现的缺乏公共意识的乱象,比如小区狗狗们的“大合唱”,比如广场舞引发的噪音扰民等都折射出了政府管理中的不足。政府监管不力,城市规划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使得公共意识缺失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政府更应该担当责任,提高宣传力度,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和功能区划分,加强监督管理,更好地引导民众提高公共意识,践行公共行为。

——涵养公共意识,社会教育是主体。

“破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意义重大。要想清除旧观念,迎来民众心中公共意识新观念,就需要发挥社会教育的主体作用。公共意识的缺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补的,涵养公共意识需要从培养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开始。在这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经典话剧《雷雨》在北京人艺演出,遇到学生们“哄堂大笑贯彻全剧”,折射出青年人传统文化缺失,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新闻报道的“中国好考生”、“提前的满分作文”、“向致歉女孩致敬”告诉我们两位考生的选择,也为我们未来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成才之外,还有成人;成功之外,还有教养。所以涵养公共意识,还需要从教育入手,不仅是传输知识,还要提高文化素养。 ——涵养公共意识,个人是主人。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所以每个人公共意识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决定着社会公共意识的水平。近来社会中频繁出现为了追求自我个性,而导致社会恐慌的事件。如把西方的“万圣节”搬到中国的公共场所表演,引起市民的恐慌。我们不反对个性的发展,个人创新生活方式,但是不得妨碍其他群体的正当利益。再比如中国人“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大嗓门”等生活习惯,使中国人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所以个人在涵养公共意识中,需要有充分的个人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要从自身的约束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的公共意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相信通过个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国家的文明复兴指日可待。 范文二: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你我他”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在《人的社会化》中说: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国民的现代化。当我们用令人瞠目的速度“走过了欧美国家300年的路”,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后,如何解决困扰百年的国民素质难题,培养国民的公共意识,成了重要的现实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装钞票的口袋越来越鼓,代表文明的脑袋越来越空,这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极不相符。人人相善其群,培育文明素质,涵养公共意识,关乎国家形象、社会秩序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国家形象。近年来,我国出境游人数连年增长,年均近亿人次,但伴随国人走出国门,“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文标语也频现在世界各地,拷问着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现代文明。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人类发展的贡献彪炳史册。但如果我们现在留给世界的,只是排队加塞的混乱,只是公共场所的喧哗,只是钱多人傻的粗俗,何谈国家形象的塑造,又何谈民族的复兴?涵养公共意识,培育现代化的价值尺度、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才能实现国民的“现代性”,重塑一个文明古国的时代尊严。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社会秩序。在路上开车,你想开得快些,我想开得更快些,不守秩序拼速度,结果只能是堵成一团。工作就业,你想找到好工作,我想找到好工作,不靠能力靠关系,结果只能是选拔机制瘫痪,社会公平受损。滥用权力,以关系代替规则,或许可以满足个人的一时之快,但损害的恰恰是整个社会的文明和秩序。涵养公共意识,就是要明确公共空间的行为规则,学会约束自身行为,尊重他人权益,向公共利益妥协,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

涵养公共意识,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两个人的争执,可能影响整个航班旅客的行程;不给救护车让路,可能导致一个生命的逝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与其他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坚持“我的地盘我做主”没有错,但不应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在公共场合,每个人的权利都要有边界,在享受个人自由、行使个人权利的同时,不应干涉其他人作为“我”的正当权利。只有认识到权利不是“我可以”,更是作为“我”的他人也可以时,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塑造真正的公共文明。

1872年,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说,中国人的生活里没有“公共”二字。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在经受着现代文明的拷问。历史不应如此重复,是时候把“公共”这两个字写进我们生活的字典里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b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