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基本概念大全

更新时间:2024-02-02 22:4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际私法

1、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国际民事关系(涉外民事关系)。

2、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1]这种民事关系都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涉外因素,或称外 国成分;[2]这种民事关系是广义上的的民事法律关系;[3]涉外民事关系具有国际性。

3、法律冲突:亦称法律抵触,是指在涉外民事关系中,由于其涉外因素导致有关国家的不同法律在效力上的抵触。

4、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1)在同一个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个问题规定不同;(2)一个国家法律的于内效力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时出现在一个涉外民事关系时,便产生不同国家法律域内与域外效力的冲突;(3)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

5、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调整的方法:(一)冲突法调整:亦称间接调整,即在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中,制定法律适用原则,规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适用内国法,在什么情况下一步应该适用外国法以及何外国法,然后再按照所指定的那个国家的实体法。具体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利用冲突规范进行间接调整,这是国际私法中最主要的调整方法。(二)实体法调整:又称直接调整。即制定统一实体规范,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8、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包括以下三类问题:1、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2、外国人的民事地位规范。3、国际民事诉讼和商事仲裁程序规范。

9、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它是指出某种涉外民事关系应该适用何国法律来处理的规范。

10、冲突规范的主要特点:1、它仅仅指出该民事关系应该适用何国法律来处理,而不能具体地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2、它只有与其援用的某国实体法相结合,才能最终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最古老的规范,也是国际私法中最重要的规范。

11、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为前提,以解决法律冲突问题为核心,由法律适用规范、规定外国人民事地位规范所组成,并通过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规范进行司法保护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12、国际私法的渊源:是指赋予国际私法规范以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国内立法是国际私法渊源的最早表现形式。国际私法的渊源包括(1)国内立法;(2)国内判例(我国不承认判例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判例不能在我国作为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依据。但是判例可以供审判人员参考);(3)国际条约;(4)国际惯例

14、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2、平等互利原则。3、遵守国际条约和参照国际惯例原则。4、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15、国际私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学科,它是以国际私法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它的任务在于研究国际私法的理论,以完善国际私法的立法和指导国际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16、国际私法

的性质:它是一门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国内法。17、国际私法理论的法则区别说:14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律注释学家巴托鲁斯创立。主要内容:该学说主张适用法律时从分析法律关系的性质入手,关于人的法律关系适用人的住所地法,关于物的法律关系适用物之所在地法。国际礼让说的内容(胡伯三原则):任何国家法律得约束在其领域内的一切人,但也仅能在其领域内生效,在域外是不能发生作用的,单任何国家可以出于对别国的礼貌或好意,即国际礼让原则而允许别国法律在本国领域内得到适用。法律关系本座说内容:德国法学家萨维尼创立。该学说认为,任何一个法律关系都与某一特定的地域相联系,这种特定的地域称为该法律关系的本座,无论何种法律关系都有自己的本座,对于涉外民事关系,本座在国内的适用内国法,本座在国外的适用外国法。政府利益分析说的主要思想:50年代后期美国法学家柯里创立。学说认为:在适用法律时要考虑各州的利益,如果使用该州的法律对该州有利,使用他州法律对该州无利,就适用前州的法律。当使用各州的法律对各州都有利这种冲突主要适用法院地法来解决。

22、冲突规范的结构:冲突规范在结构上则由范围和系属两个部分组成。范围是不动产所有权法律关系。系属是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系属是把特定的民事关系或法律部下和某国法律连结起来的纽带或标志。称为连结点或连结因素。国际私法上比较厂家的一些链接点有:国籍、住所或居所、物之所在地、行为地、法院地、当事人的合意选择、与案件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等。

23、冲突规范的类型:1、单边冲突规范。其系数直接指明只适用内国法,或直接指明只适用外国法。2、双边冲突规范。以提供一个以某种标志(即连接点)为导向的法律适用原则。3、选择型冲突规范。4、重叠型冲突规范。

24、系属公式:由于双边冲突规范是最常用的一类冲突规范,于是,在长期的国际私法实践中,传统双边冲突规范的一些系属就逐渐固定来下,成为解决不同种类民事关系的法律冲突的公式,被称为系属公式。

25、系属公式的有以下几种:1、属人法。属人法是指以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居所作为连结点的生活费属公式主要用于解决有关人的能力、身份、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2、物之所在地法。3、行为地法。4、法院地法。5、旗国法。6、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7、最密切联系地法律。

26、属人法在传统上有两种不同的主要原则:1、本国法原则。2、是住所地法原则。采用本国法原则的多为大陆法系的国家,而采用住所地法原则的多为英、美法系的国家。

27、准据法:是国际私法特有的一个法律概念,它是指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定而援用来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具体的权利和义务的特定实体法。

28、准据法的特点:1、准据法是按照冲突规范的指一所援用的法律。2、准据法是能够确定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与义务的实体法。

29识别:是指将待决案件的事实情况或有关问题进行定性和分类,以反把它划归特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该对其适用哪一条冲突规范。30识别的依据:理论上和实践中提出了各种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依法院地法识别(二)依准据法识别(三)用

分析法学和比较法的方法识别(四)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依据进行识别

31反致:对某一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甲国法院按照其本国的冲突规范,应该适用乙国法律,而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该适用甲国的法律,如果甲国法院按此规定,最后就适用甲国的实体法,这种情况即称为反致。广义上的反致分为转致和间接反致。32、转致:对某一涉外关系的调整,甲国法院按照其本国的冲突规范,应该适用乙国的法律,而乙国的冲实规范规定,应适用丙国的法律,如果甲法院根据这一规定,最后就适用丙国的实体法,这情况称为转致。33、产生反致的原因:(1)对同一种涉外民事关系的调整,法院地国与有关国家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系属(2)法院把其冲突规范指向适用的外国法理解为该国的实体法和冲突法都包括在内,并且只适用其中的冲突法。然而,有了以上两点原因,还有一个条件必须具备,也才会出现反致。这个条件就是针对同一个具体案件,有关国家的法院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消极冲突,它们根据各自的冲突都不适用各自国家的法律。

34、公共秩序保留:是指本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应该适用外国法时,如果认为该外国法的适用将违反本国的公共秩序,就可以以此为理由而拒绝适用。我国国际私法界的立场和观点:1、公共秩序保留是各国承认和采用的国际私法制度,其作用在于排除或限制外国法的适用,以维护法院地国的根本利益。2、公共秩序保留是一个富于弹性的条款,何谓公共秩序,由各国根据其不同时期的政策和利益来解释,在什么场合下适用,由法院根据本国利益和具体案情来阅览室。3、公共秩序保留不能滥用,而应慎重适用,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涉外民事关系的稳定,会危害甚至否定国际私法。

36、法律规避:是指当事人为逃避原来应该适用的某一国法律,故意制造一些条件能够利用冲突规范,使对其有利的另一国法律得以适用。构成条件:1、当事人规避基本国法律是出于故意,即当事人的行为是以规避法律为目的的。2、规避的法律是本应对当事人适用的强制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3、当事人是通过故意改变或制造与连结点有关的具体事实,以便利用冲突规范不达到法律规避目的的。4、当事人为利用冲突规范而创造了条件以后,他与该冲突规范的所属国家或地区仍然存在某种联系。规避的效力:(1)法律规避的效力有绝对无效、相对无效、相对有效三种不同的观点;(2)处理法律规避行为的效力问题时,有 必要依据个案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不宜笼统地谈论它的效力问题;(3)在法律规避中,虽然一般认为规避内国法的行为是无效的,但如果规避的是外国强行法,是否也应认为无效,却并无一致的看法;(4)我国法律对法律规避的效力是这样规定的,当事人规避我国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范的行为,不发生适用外国法律的效力。

40、对于应适用的外国法律,可通过下列途径查明:1、由当事人提供。2、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3、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4、由该国驻我国使馆提供。5、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

41、外国法内容不能确定时的解决办法:1、以法院地法取代应该适用的外国法。2、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42、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几种制度:1、国民待遇。2、最惠国待遇。3、普遍优惠待遇。4、不歧视待遇。我国采上述制度。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最惠国待遇:是指施惠国承担条约义务,将它已经给予或将来给予第一国的公民或法人的优惠同样给予以缔约他方的自然人或法人。

普遍优惠待遇: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待遇制度,是发展中国家集体斗争的成果。

47、国籍的冲突表现为两种形式:1、国籍积极冲突。2、国籍的消极冲突。国籍的积极冲突: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籍—双重国籍或多重国籍。国籍的消极冲突:一个人不具有任何国家的国籍—无国籍。

50、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办法:1、当事人所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中有一个是内国国籍时,国际间通行的办法是内国国籍优先。2、当事人所具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籍都是外国国籍时,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准。(2)以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所地国家的国籍或以与当事人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国籍为准。(3)由法院确定。51、国籍消极冲突的解决办法:1、以当事人住所所地地国籍为准,如无住所或不能确定住所,则以居所所在地国籍为准。2、由法院确定。3、也有国家以最密切联系原则来确定无国籍人的属人法的。

52、我国关于国籍问题的立法: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人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却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3、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4、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而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5、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6、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53、我国关于住所问题的立法: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183条规定:当事人的住所不明或者不能确定的,以其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当事人有几个住所的,以与产生纠纷的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住所为住所。

54、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人生来具有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

55、权利能力冲突的解决。对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冲突,国际上一般以属人法解决。

56、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管辖和适用法律:1、如果失踪人是内国人,一般主张由内国法院管辖,适用内国的法律。2、如果失踪人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一般主张如果该失踪人在内国有住所或在内国有财产,内国法院有权管辖并适用内国的法律。

57、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依其属人法的原则在适用中形成了一些限制表现在:1、依属人法无行为能力而依行为地法有行为能力者,视为有行为能力。2、对不动产的行为能力,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

58、对外国人、无国籍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问题规定内容为:1、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而依我国法律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应当认定为有民事行为能力。3、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无定居的,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

59、法人国籍的确定:1、成立地。2、管理中心所在地。3、主要营业所所在地。4、实际控制标准。5、复合标准。我国关于法人国籍问题的规定: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中国法人资格。2、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61、对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原则是适用法人属人法。62、法人属人法除了适用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外,还通常适用于法人的设立与解散,法人的内部关系,法人代表的权限等法律事项。63、现今各国对外国法人的承认方式通常有:1、特别认许制。2、一般认许制。3、相互认许制。4、除上述几种方式外,有些国家还根据外国法人的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认许办法,对商业性的法人采用一般认许制,对非商业性的法人采取特别认许制,法国采用这种方式。64、外国企业需要在中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必须经过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这种作法属国际上的特别认许制。

65、国家参与国际民事活动,通常以下列形式出现:1、直接以国家的名义出现。2、以国家机构的名义出现。

66、涉外物权的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权的主体和客体[2]物权的种类和内容[3]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4]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5]物权的保护方法。 67、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只对涉外物权的法律冲突问题以标的物的所在地法为准据法的原则。是世界各国解决物权的法律冲突最普遍适应的原则。这一古老原则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意大利。

68、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范围:物之所在地法原则主要解决以下有关物权的法律冲突(1)动产和不动产的识别和区分;(2)物权客体的范围;(3)物权的种类和内容;(4)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5)物权的保护方法。

69、物之所在地法原则适用的例外:大多把以下几种情况作为例外,排除物之所在地法的适用,而适用其他的冲突原则。1、关于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2、关于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3、与人身关系密切的动产问题。4、外国法人财产清算的法律适用问题。5、无主土地上的物的问题。6、外国国家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70、我国法律关于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立法与实践:

1、关于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我国在立法中明确规定的为数不多,仅仅限于不动产的所有权,遗产的法定继承、船舶的所有权及船舶抵押权等方面。

2、我国在处理涉外物权关系方面,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基于本上是遵循“物之所在地”这一原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4条首次明确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对动产所有权以及动产物权的法律适用问题,未作明确规定。 3、关于动产、不动产继承的法律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平共处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涉外继承,遗产为动产的,适

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即适用被继承人生前最后住所地国家的法律。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4、此外,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的法律适用也作了规定,该法第270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船旗国法律。第271条规定,船舶抵押权适用船旗国法律。船舶在光船租赁以前或者光船间,设立抵押权的,适用原船舶登记国的法律。 71、〈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和若干统一实体规范:1、民国待遇原则。2、优先权原则。3、强制许可原则。4、独立性原则。 72、〈专利合作条约〉主要内容是确立了“ 一项发明一次申请制度”。 73、《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基本原则有: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限度保护原则。 74、《世界版权公约》的主要原则有:1、双国籍国民待遇原则。2、有条件的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限度保护原则。 74、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的保护: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法享有著作权。

75、涉外合同之债: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称为合同之债。作为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合同之债是涉外合同之债,即具有涉外因素的合同之债。

76、涉外合同之债的特征:1、具有涉外因素。2、确定合同涉外因素的标志是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营业地。3、这种合同因为具有涉外因素而涉及外国法律的适用。 77、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分割论与同一论:是将合同关系的几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只适用一个法律,还是将上述几方面加以分割而适用不同的法律,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同一论“与”分割论“的对立。

78、涉外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原则:意思自治说、客观标志说和最密切联系说。

79、意思自治的范围:对此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主张意思自治是绝对的,无限制的。另一种则主张意思自治是相对的,有限制的,还价只能选择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法律。所谓有限的意思自治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限制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当事人对准据法的选择只能在特定国家的任意法法规范围内进行,这里的“特定国家“是指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国家,而不是特指法院地国家;2、当事人对法律的选择必须善意,不得存在规避法律的意图;3、当事人只能选择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法律。意思自治的方式:明示的意思表示与默示意思自治。80、意思自治的内容:1、当事人对准据法的选择只能在特定国家的任意法法规范围内进行。2、当事人对法律的选择必须善意,不得存在规避法律的意图。3、当事人只能选择与合同有实际联系的法律。

81、在各国的立法与实践中,常用的与合同有关的客观标志主要有:1、合同订立地。2、合

同履行地。3、当事人国籍或住所。4、物之所在地。5、法院地或仲裁地。 82、最密切联系说:是指就某一法律关系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或选择无效的情况下,由法院依据这一原则,在与法律关系有联系的国家中,选择一个与该法律关系本质上有重大联系,利害关系最密切的国家的法律予以适用。

83、我国关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1、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法律的原则。2、最密切联系原则。3、某些合同强制适用中国法的原则。4、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原则。 8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指营业所在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为进行进出口货物交易而订立的协议。 85、调整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两个:〈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 8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即货物买卖合同是否具有国际性。 87、〈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2条规定不适用于下列六种货物买卖关系:1、供私人和家庭使用的买卖合同。2、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3、根据法律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进行的买卖。4、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5、船舶或飞机的买卖。6、电力的买卖。

88、我国的保留声明:1、关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书面形式的保留。2、〈公约〉只适用于缔约国。 89、《公约确定的冲突法原则》:

1、适用合同当事人双方选择的法律。并且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以广泛的内容,所选择的法律可以适用合同的全部,也可以适用合同的一部分。可以变更已经选择的法律并且不受时间限制。

2、适用合同订立时卖方设有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3、适用买方订立合同时营业所所在地国家的法律。为了平衡买卖双方的利益,公约又规定在下列三种特殊情况下,买方营业地法将取代卖方营业地法作为合同准据法:(1)各当事人在买方营业地国家进行谈判并在该国订立合同。(2)合同明确规定卖方必须在买方营业地国家履行交货义务。(3)合同依主要由买方决定的条件订立和应买方发出的投标邀请而订立。4、适用与合同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

5、拍卖适用拍卖举行地国家的法律。6、商品交易所或其他交易所的货物买卖,适用交易所所在地国家的法律。 90、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经反复使用可以确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习惯性行为规则。它即不是国家间缔结的条约,也不是某个国家的国内法,而是民间交易中的一些通例。只有合同当事人自愿采用我国司法、仲裁机构认可,才具有拘束力。

94、〈海商法〉第269条关于海上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94、提单的三个法律职能:1、提单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凭证。2、提单是承运人收到托运人交付承运货物的收据。3、提单是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9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我国的这一规定,与国际上的作法是一致的。

96、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法律适用的原则:1、依许可人住所地法。2、依被许可人住所地法。3、意思自治原则。我国关于确定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法律适用的原则:1、合同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2、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97、侵权行为之债的含义:因不法侵犯他人人身或财产并致损害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所构成的债,为侵权行为之债。国际系法中所讲的侵权行为之债,是含有涉外因素的侵权行为之债。 98、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过去一般是以过失责任为基础的。近几年推定过失制和无过失责任制逐步发展起来。

99、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适用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则:1、侵权行为地法。2、法院地法。3、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重叠适用。4、最密切联系原则。

100、我国关于侵权行为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立法:1、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2、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不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行为是侵权行为的,不作为侵权行为处理。

101、关于船舶碰撞的法律适用,大致有碰撞地的法律、法院地的法律、船旗国的法律。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在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法律。同一国籍的船舶不论碰撞发生在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使用船旗国的法律。我国海商法273条规定船碰撞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撞的损害赔偿,使用受李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

102、对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一般适用船旗国法。

103、婚姻实质要件:是指结婚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必须排除的条件。对婚姻实质要件的法律冲突,各国采取以下冲突规则加以解决:1、依婚姻举行地法。婚姻实质要件适用婚姻举行地法的基本含义是指婚姻举行地法律确认为有效的婚姻,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均应视为有效,婚姻举行地法律确认无效的婚姻,则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均应视为无效,婚姻实质要件适用婚姻举行地法的法律渊源可以追溯到法则区别说。2、依属人法。3、混合制。混合制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以婚姻举行地法为主,兼采当事人属人法。(2)以当事人属人法为主兼采取婚姻举行地法。104、婚姻形式要件:是指结婚必须具备的形式或必须经过的程序,对婚姻形式要件,各国法律规定是不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民事登记方式。2、宗教方式。3、民事登记方式和宗教仪式方式均为合法婚姻方式。4、民俗方式。解决婚姻形式方面的法律冲突,各国通常采取以下冲突规则:(1)婚姻举行地法。(2)当事人本国法。(3)依婚姻举行地法为原则。(4)依当事人属人法为原则,婚姻举行地法为例外。(5)当事人本国法或婚姻举行地法。(6)领事婚姻。领事婚姻:是指本国公民在外国结婚时,经驻在国明示或默示许可,可以在本国驻在国的外交机关或领事机关办理手续,或举行仪式。105、在我国境内的涉外婚姻:1、中国公民在我国境内与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举行地法律,不区分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一般适用中国法律,我国禁止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国家机关机要人员以及其他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正在接受劳动教养的服刑人员同外国人结婚,除上述人员外,均可与外国人结婚。2、我国境内外国人之间的婚姻。只要他们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持有《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中所要求的证件,即可办理婚姻登记。在我国申请登记结婚的外国人如果信仰宗教,可按所属宗教的教规举行宗教结婚仪式。

106、在我国境外的涉外婚姻:1我国公民在我国境外的涉外婚姻。我国公民在我国境外的婚姻包括:中国公民同外国人之间的婚姻和中国公民之间的婚姻。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外国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婚姻双方均为中国公民在外国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亦可适用属人法,还要以按中国法律规定到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举行领事婚姻。2、外国人之间在我国境外的婚姻。

107、我国承认领事婚姻,承认依据条约、按照国际惯例和在互惠条件下本国使领馆为国外的本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举行婚姻仪式的法律效力。对不实行领事婚姻罐的国家、我国实行对等原则,我国驻该国使领馆不得举办领事婚姻,亦不准该国使领馆在我国举办领事婚姻。

108、对夫妻人身关系方面的法律冲突,国际条约和各国立法确立了以下冲突原则加以解决:1、属人法。2、行为地法。3、多元化准据法。

109、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冲突,各国主要采用以下冲突规则:1、意思自治原则。2、属人法。3、最密切联系的法律。4、准据法适用时的不变原则和可变原则。

110、收养形式要件的准据法,依“场所支配行为”原则,各国大都主张适用收养成立地法。对收养实质要件的准据法,各国主要规定如下:1、法院地法。2、收养人属人法。3、被收养人属人法。4、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各自属人法。

111、对离婚案件的管辖权的原则:1、以住所或居所为标志的管辖原则。2、以国籍为主,住所或居所为辅确定管辖权原则。112、对离婚法律冲突,各国通常采取以下冲突原则:1、法院地法。2、属人法。3、选择或重叠适用属人法和法院地法。

113、我国涉外离婚诉讼管辖权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华要求离婚的,中国公民住所地人民法院享有管辖权;外国人在本国法院起诉,中国公民向人民法院起诉,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2、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要法语离婚,均应向国内一方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3、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言要求离婚的,应向原告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4、配偶双方均为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在中国要求离婚,人民法院认定当事人一方的住所或居所在中国,人民法院有权管辖。5、华侨之间的离婚诉讼,以其共同住所地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但下述情况例:(1)在国内结婚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或国籍国法院管辖不予受理,双方回国要求人民法院处理的,可以由原结婚登记地或被告原户籍地人民法院管辖。(2)双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当事人的国籍为由拒绝受理离婚诉讼,双方回国要求人民法院处理的,由被告原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114、中国公民同外国人的离婚案件: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的规定,对离婚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均适用我国法律。

115、我国涉外离婚的法律制度:1、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2、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3、领事离婚制度。

116、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冲突原则:1、同一制。同一制又称单一制,是指全部遗产不分动产和不动产,也不论其所处何地,其继承都适用一个统一

的冲突规范,从而导致适用同一准据法,由于各国法律对属人法的不同规定,在适用被继承人的属人法时又分两种情况: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和被继承人的住所地法。2、区别制。区别制又称分割制:是指将遗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冲突规范,从而导致适用不同的准据法,采用区别制的国家一般对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动产适用被继承人属人法。3、遗产所在地法。这是一个古老的冲突规则。这人规则除极少数国家如乌拉圭等国外,其他国家都不采用。117、我国关于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1、中国公民继承在国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2、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3、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4、〈民法通则〉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118、遗嘱形式要件的法律适用:1、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分别确定准据法,也就是在确定遗嘱方式准据法时采用区别制。2、不分动产与不动产统一适用有关的法律适用原则即确定遗嘱方式准据法时采用单一制,多数采用单一制的国家在确定遗嘱方式准据法时,不分动产与不动产,统一适用立遗嘱人本国法或立遗嘱地法。119、遗嘱实质要件的准据法的确定,各国采用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1、遗嘱实质要件依立遗嘱人的本国法。2、遗嘱实质要件依立遗嘱人住所地法。3、区分动产与不动产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4、立遗嘱人在一定范围内指定所适用的法律。中国法律对涉外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未作出明确的规定。适用可参照法定继承的法律适用原则。

120、无人继承财产的归属问题,各国法律都规定归国家所有,但是,国家以什么名义取得无人继承财产,各国的法律规定都是不同的。1、国家法定继承主义。2、国家先占取得主义。

121、我国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在我国境内死亡的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财产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依照我国法律处理,两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的除外。这就是说,外国人遗留在我国境内的无人继承财产归中国国家所有,但是,如果中国与被继承人本国缔结有双边条约或者双方共同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对于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无人继承财产有不同规定的,需要承担条约义务的,才会将该项财产交归被继承人的所属国。

122、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把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遵守的专门程序称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把规定涉外民事

诉讼程序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称为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

124、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渊源主要有国内立法和国际条约。

125、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指依内国法和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外国人在内国能否成为民事诉讼的主体,在民事诉讼中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在何等程度上受到司法保护的状况。关于外国人的民事诉讼地位目前形成以下为各国普遍承认的制度:1、国民待遇制度:一国境内的外国人在民事诉讼方面享有与本国公民同等的权利。2、诉讼费用担保制度。外国人作为原告在内国法院起诉时,为了防止其滥用权利,以及在败诉时逃避其缴纳诉讼费用的义务。应被告的请求或依内国法院的规定,内国法院责令原告提供的财物作为担保。3、外国人的诉讼能力。包括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两方面的内容。4、诉讼代理:外国当事人委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时,必须委托法院地国家的律师,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原则。

127、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是指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明确同意不得在另一国家的法院被诉,其财产不得被另一国家法院扣押或用于强制执行。128、司法管辖的豁免权的内容包括:1、司法管辖的豁免。2、诉讼程序的豁免。3、强制执行的豁免。129、在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权下上形成了绝对豁免和限制豁免两大陈营:1、绝对豁免原则。2、限制豁免原则。

130、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原则:1、属人管辖原则。2、属地管辖原则。3、协议管辖原则。4、平行管辖原则。5、专属管辖原则。6、几种具体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1)船舶案件的管辖权。(2)海难救助案件。(3)继承案件。

131、造成管辖权积极冲突的原因有:1、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的冲突。2、平行管辖与专属管辖的冲突。3、一事两诉在涉外民事诉讼中经常发生,有的当事人就同一案件分别或先后在几个国家法院起诉,而一些国家也承认和采用一事两诉,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4、择地行诉。132、解决国际民事诉讼案件管辖权冲突的途径有:1、通过缔结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防止管辖冲突。2、通过国内立法解决管辖权冲突。133、我国有关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的规定:1、我国签订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有关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定。2、我国国内立法关于国际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定。[1]、属地管辖原则。[2]、专属管辖原则。[3]、协议管辖原则。402——405页

135、司法协助:是指根据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一国法院接受另一国法院的请法语,代为履行某些诉讼行为,如送达诉讼文书,传询证人,收集证据,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和仲裁机构的裁决等。136、两国之间进行司法协助是以条约和互惠为依据的。137、我国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1、送达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2、调查取证。3、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4、相互提供民商事诉讼所需的有关立法或判例的情报等其他诉讼程序方面的合作。

138、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制度:中国法院的判决裁定在国外的承认与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或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到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裁定需要中国法院承认与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中国有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或由外国法院依据该国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人民法院执行。139、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条件是:1、在对外国法院判决进行审查的基础上,认为该国与我国存在条约关系,或者有到惠关系。2、该判决在请求国已发生法律效力。3、该外国法院判决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上述条件的,以裁定方式承认其效力。

140、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同意据他们之间将来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的书面协议。仲裁协议的种类:1、合同中的仲裁条款。2、仲裁协议书。3、能证明仲裁协议订立的有关文件。仲裁协议应具备以下内容:1、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2、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3、仲裁规则。4、仲裁裁决的效力。

143、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独立性:是指合同无效或终止时,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否有效。

144、仲裁程序一般由双方当事人选择的仲裁规则加以规定,主要包括:1、仲裁申请的提出和受理。2、仲裁员的选定。3、仲裁庭组成。4、案件的审理。5、仲裁中的调解。6、仲裁裁决的作出和执行。7、仲裁费用的分担和给付等内容。

145、我国关于承认与执行国外仲裁裁决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69条规定:国外仲裁机构的裁决,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和执行的,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被执行人所在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按照互惠原则办理。据此规定,外国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存在两种情

况:1、与我国有条约关系国家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按条约规定办理。我国在加入《纽约公约》时作了互惠保留和商事保留。2、与我国无条约关系国家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由申请人向我国法院提出申请,按互惠原则办理。我国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我国涉外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与执行。我国的仲裁裁决如需在与我国无条约关系的国家得到承认与执行,只能按执行地国家国内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av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