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决定未来:中国商业地产六大模式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14 17: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模式决定未来

中国商业地产六大模式报告

《地产》记者 孙洪刚 言娜 陈建波 王崴 秦小东/文 梁隽/统筹 摩西@地产智库 整理 学习交流

万达:老大之大 宁氏“大悦” 华润始燎原

鲁商的“地产商业” SOHO中国的“歧途” 学习凯德好榜样 综合体冲动

HOPSCA:中国式综合体

一夜之间,商业地产“众望所归”地热了起来。

它似乎是《哈利。波特》故事里的魔镜,所有人都能从中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地方政府看到政绩与税收的双重丰盈,地产企业看到低价圈地的良机,品牌商家看到“红旗插遍中国”的雄心,百姓看到“一站式”生活的魅力。

危机从此而来,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觉,将镜中幻影变成现实,道路漫长。

现实是:商业体量过剩,融资工具贫乏,开发速度大大高于消费力的增长。如果常规理性没有问题,在一轮热潮之后,必将迎来市场长时间的淘汰与整合。未来,许多现在意气风发的商业地产淘金客,也许会发现当初的冒失。

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是个机会”的时候,机会往往已经离去了。而在本文中的六家企业,其共同点是早了一步;不仅如此,他们并非仅仅看到机会,更看到自己把握机会的方式,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套路—或者说“模式”。

万达的“现金流滚资产”,中粮的产业链整合,华润的“集团孵化”、鲁商的“商业带动地产”,凯德的“地产开发加资本运作”,还有SOHO中国坚定的散售??所有的模式并非一蹴而就,也绝不是永远成功。可贵的是,他们一直试图在中国的商业地产规律与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通道。

未来,烽烟四起的群雄时代最终会变成少数霸主的战国,因为模式的力量。

万达:老大之大

老大的经验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则只有欣赏价值。但是,从老大身上,人们总能获得启示

再精彩的故事被讲了N遍之后也会让人昏昏欲睡。万达就有这样一个过于精彩的故事。

未曾上市的公司,往往让人看到的都是一个背影,但万达想低调都难,它的一举一动往往都被讲述了无数遍,成了公开的秘密。因为,万达已经是商业地产的老大,当然也是商业综合体开发的老大。如果IPO成功,也很可能是中国地产的老大。

7月9日,万达集团公布,上半年实现收入618.2亿元(万科同期销售额656.5亿元),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53%,同比增长69.7%,预计万达集团全年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如此,继万科之后,万达将成为国内第二家销售额过千亿的房地产企业。

2009年,8座万达广场。2010年,15座。2011年,计划开业16家。2012年,计划开业20家左右。今年9月下旬,第100座万达广场即将在大连高新区开工。

万达以一般商业地产开发商难以置信的速度,保持着一年十几个万达广场的扩张速度, 王健林的个人身家也已经被各个财富榜列到榜首。但是,万达并没有打算停下。对此,王健林最近公开表示:“万达的目标是取得规模优势,在行业内做到全球最大的规模。保守估计,再过4年就可在经营规模、租金收入等方面做到全球第一。”

从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万达帝国还在不可阻挡地壮大,它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焦点。“住宅地产学万科,商业地产学万达”,这不是悄悄的暗流,是大张旗鼓的运动。

其实,谈到学习,万达算是不错的样板。它拥有中国商业地产唯一行之有效的模式——相比之下,如万象城、大悦城等还仅是成功的个案。无怪乎在商业地产人才市场上,“万达系”炙手可热。

然而,挖几个万达中高层过来,就希望把企业做成万达,恐怕过于乐观。万达的帝国版图与商业模式,已经经历了12年的风雨打磨。

王健林说,“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让我用一句话概括万达成功的经验。我想了一下,要概括万达的成功,就是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模式”与“创新”本是对立面,但王健林并没有说错,万达广场三代产品线的更新,“订单地产”模式的演进??每一条的“军规”之后,都凝聚着痛苦的求索与革新。

老大的经验有些可以借鉴,有些则只有欣赏价值,因为有些事只有没有老大的那个年代才可以干,有些事只有成为了老大才可以干。但是,从老大身上,人们总能获得一点启示。这样再讲述一遍万达的故事,或许是得体的。

舍得:养商重于收租

英雄不问出处,但故事总要从头讲起,万达与沃尔玛的结缘是万达故事的一个合理的起点。

1999年,沃尔玛准备进军东北。那一年,万达也开始放弃足球,转向商业地产。作为一个苦心的追求者,万达发现商机,与沃尔玛艰苦地谈了一年,获得的不是合同,而只是对方的“兴趣函”。

2001年,万达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万达广场诞生。同年,沃尔玛在苛刻的监工和验收完项目后才与万达签订了同样苛刻的合同。 2002年,万达试水“沃尔玛入驻+底铺销售”的模式,逐步走向订单地产模式。

2004年,万达与家乐福开始眉来眼去,沃尔玛开始主动向万达发合作函。 2006年,沃尔玛和万达的合作出现裂缝,沃尔玛开始与其他地产商接触。 第二年,万达在上海召开主力店招商会。沃尔玛评价万达“现在会打牌了”。

等到2009年,北京第二届“万商会”召开时,包括沃尔玛在内的2000名来自全球品牌商总裁、副总裁参会,万达的“订单地产”声名达到顶峰。

这是个类似穷小子和富家女的桥段,鲜明表现了白手起家时的屈辱困顿,以及当上老大后扬眉吐气的快感。

沃尔玛是万达的初恋,是“订单商业”的起源,也是万达的商业启蒙者,不过,不厚道地翻出这场恋爱最初的委屈求全,那才更像万达故事的关键。

沃尔玛最初和万达签订合同,合同都是美国总部发来的合同,万达无缘置喙,合同一字未易。这样的合同租金当然低至可怜,所以,万达一面带着这位珠光宝气的小姐四处出游,一面一直对沃尔玛的租金讳莫如深。

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沃尔玛的租金是每月每平米50元。不过,一位业界人士笑着对记者说:“怎么我听说的版本最低是20元呢?”

在2007年,有人帮万达计算的日平均租金收益在1.5元左右。2011年,万达上半年租金13.6亿,根据最新消息,2012年总共将开业70个万达广场,持有收租物业面积1300万平方米。万达预计的租金收入是70个亿。如果拿计算器算一下,租金仍然是1.5元。

这样计算当然不准确,万达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的租金也不算低,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万达的整体租金绝不算高。

第三代万达广场中,主力店及次主力店店铺10-12家,占租赁面积70%,其余30%为招商的小店铺150家左右。在王健林看来,主力店和次主力店面积大,可以很好地充实项目,而且抗风险能力强,而中小店铺则是“可以同甘不能共苦”。

招主力店、品牌店,这无疑降低了万达广场的租金收入。商业项目的“租金”其实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租金,一部分是商家的品牌价值,“任何商家的品牌价值加上商家的

租金,都几乎是接近的。”易铺中国首席执行官陈建明如此评价。

坚持多元业态,也必然导致租金低。零售业的租金非常高,但是,万达的规则是:零售业态不超过50%.

电影院、溜冰场、电玩、健身中心、酒楼等这些业态都是低租金。这被视为万达广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万达广场绝大多数都是属于区域购物中心,“从超市、百货到院线到餐饮,这四大组合内容是成功的区域购物中心必不可少的内容。”

餐饮业是明显的低租金业态。但是,王健林说,购物中心不是卖出来的,是吃出来的。所以坚持在每个万达广场餐饮至少占 25%,以带动广场人气。据说,除了全国性的品牌外,每到一处,万达都要先做调查,为当地的餐饮品牌排出前十名,并争取将其中的一半拉进来。

让万达租金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钟爱紧俏品牌,比如Zara、H&M等。“这些流行的快速时尚消费品牌,特点是快速放货,价格不是很高,款式很多,年轻人就喜欢这样的。现在受网购影响,零售这块就是这些品牌来吸引,所以它把这些招过去,肯定租金会比较低”。华高莱斯高级项目经理黄辉说。

餐饮租金往往只有两块多钱,让它们在广场占30%,很多老板有时候算算账都舍不得。商场开业之后第一年要投入两千万的推广费,租金多少先不管,这更让老板们肉疼。

“现在商业地产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作为老板对租金的预期和下面达不到一致,预期过高。但是,王健林做了这么多,他对这方面很明白。”戴德梁行中国商业地产服务董事张家鹏说。

“王健林首先对租金不要求高,第二赚不赚钱头两年都要推广,都是为了先保证商业能存活。”张家鹏说。没有低租金,招商不会这么顺利,没有多业态,不会有熙攘的人流,王健林在这一点上“是明白的”。

租售:地产和商业的两把算盘

谁都知道,商业地产是靠钱养出来的,在中国,商业地产项目很难取得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因此,散售商铺一直是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无可奈何的主流。

万达也同样经历了这个阶段。和沃尔玛合作的第一个项目长春万达广场便是如此,在沃尔玛顺利成为主力店之后,一层店铺被迅速售罄,最高售价达到了6.8万元/平方米。

2002年在长春,这样的楼价毫无疑问是天文数字。但是,高价买得店铺的业主都期望自己的投资能够马上获得丰厚的回报,租金坐地飞涨,租户被高昂的租金压倒,几个月不盈利纷纷关店,继而围坐在商城一层,阻挠客人进入其他楼层。

这是万达的第一代商业。利用沃尔玛作为商业号召力,然后将黄金铺位高价分零出售, 结果是红火开场,一地鸡毛。第二代产品,吸取了第一代的经验,将若干个没有散售的购物中心整体出售,溢价变现,结果仍然不行。

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两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客户较少的情况下,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这使万达不得不反思运营模式的问题所在,认识到分割小产权出售的模式绝不是商业地产的出路。

“商铺再也不卖了。”2005年年底,王健林和他的高管团队闭门开了3天会,得出了这个结论。这是王健林用5年时间、9亿元现金、12个项目换到的商业地产真经。

散售会给商业的后期运营带来致命的隐患,后期的运营也往往容易失控。但是,没有几个做商业地产的能够扛得住商铺销售的诱惑,特别是多年以前。

万达的壮士断腕,最终让它走上了综合体开发的道路。并最能通过“售”与“租”的灵活取舍平衡,获得商业模式的成功。

其实,在开发所谓第二代产品之时,万达已经意识到住宅带来的巨大效益,开始有意识拿更大地块,增加住宅和可售面积的比重。

2004年和2005年成为万达商业广场的一个分水岭,2006年底开业的项目看,大多属于大型的综合体,万达商业广场已经实现从第二代产品到第三代产品的过渡。

相比前两代产品,第三代万达城市广场在面积上增长最为显著。万达的第一代“单店”建筑面积在5万平米左右;第二代“组合店”上升到15万—20万平米;而第三代万达城市综合体的总建面达到40万—80万平米,可销售面积部分显著提升。

公寓、写字楼、酒店这些物业能提升商业的人流和档次。但是万达除核心商业只租不售外,只要不对核心商业产生冲击,这些物业都可以销售。

据万达内部人士称,仅仅从建安成本上看,从第一代产品到第二代产品,就增加了50%,而从第二代到第三代产品,更是增加了100%。但是在销售物业的给力支持下,万达资金充沛,足以支撑其扩张。

有心人会注意到,万达今年上半年比肩万科的恰恰是“销售收入”。且不论商业可售部分的销售,万达的业态配比中,商业的比例并不高。有人研究,大概平均只有30%左右。而且,各个万达广场的比重并不相同,一线城市偏高,越往下,比例越低。

例如,上海周浦万达广场,比例在60%以上,西安碑林区万达广场 为37%,而太原、重庆、成都等地的项目只有20%左右。

一个号称“只售不租”的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居然盖的大部分房子是住宅或类住宅,不止一个业界大佬私下对万达的做法表示过不以为然。

万达是做住宅顺便做了商业,还是做商业时顺便做了住宅?无论答案如何,人们应该看到,随着万达产品的演进,其身份正由单纯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转换为“城市运营商”。 第一、二代产品选址都要求是城市的核心商圈,而第三代产品的典型位置是城市副中心和新区。以“城市副中心+都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带活一个商圈,由此,整体物业的升值水平会比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9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