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廉政测试

更新时间:2024-05-23 00: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廉政教育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D)。(见党的十五大报告)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在(D)。(见党的十七大报告)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C)。(见《党章》总纲) A.共同富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B)。(见《党章》总纲)

A.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下列哪一项是十七大修改《党章》的新增内容?(C)(见《党章》总纲)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

B.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6、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见《党章》总纲) A.共同富裕 B.发展

C.改革 D.建设社会主义 7、《党章》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B)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8、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见《党章》总纲) 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1

B.自尊自信、自强不息 C.互助和谐、共同建设 D.诚信友爱、公平正义

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D)为重点。(见《党章》总纲) A.安定有序

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D.改善民生

10、中国共产党坚持( )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 )道路,坚持( )的开放战略,统筹( ),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A)(见《党章》总纲)

A.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B.和平共处、自力更生、独立发展、国内外局势 C.独立自主、对外开放、开拓创新、国内外局势

D.平等团结、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一项基本要求,它要求(B)。(见《党章》总纲)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全党要用邓小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C.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12、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C)。(见《党章》总纲) A.党风廉政 B.民主集中制 C.密切联系群众

D.保障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3、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B)。(见《党章》第2条) A.其他利益 B.私利和特权 C.其他私利 D.其他职权 14、在特殊情况下,(A)可以直接接收党员。(见《党章》第5条) A.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 B.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 C.党的市、县、乡委员会

D.党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委员会 15、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党员以书面方式提出的批评意见应当按照规定送(B)。(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9条)

A.批评者或者有关党组织 B.被批评者或者有关党组织 C.上级党组织 D.党中央

16、每个正式党员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A)除外。(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

2

障条例》第10条)

A.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 B.警告处分的党员 C.严重警告处分的党员

D.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

17、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B)。 A.改进领导方式,增强协调能力 B.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 C.改进领导方式,增强领导能力 D.改进领导方式,增强驾驭能力

18、党员的下列哪些做法是不正确的?(B)(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10条)

A.无条件执行党的决定

B.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在党的会议上或向党的组织提出保留,并且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反映,且勇于公开发表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C.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 D.参加党组织开展的评议党员领导干部活动,发表意见

19、预备党员预备期满,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C)。(见《党章》第7条)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20、对于有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党员,(B)可以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责令赔礼道歉、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给予处理;情节较重的,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34条) A.其所在单位党组

B.其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党中央

21、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D)。(见《党章》第10条) A.首长负责制 B.个人负责制度 C.集体领导制度

D.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22、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A),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见《党章》第10条)

A.党务公开 B.党内民主 C.民主集中制 D.民主执政

23、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B)的原则。(见《党章》第16条) A.民主集中 B.少数服从多数 C.首长负责 D.全数通过

24、发现领导干部在述职述廉中隐瞒、回避重要问题,以及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认真改正,情节严重的,根据党委(党组)意见,给予(A)。 A.组织处理 B.纪律处分 C.批评教育 D.限期整改

25、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D)。(见《党章》第11条)

3

A.集体领导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巡视制度 D.任期制

2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C)决定。(见《党章》第18条)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委员会 D.国家主席

27、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C)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见《党章》第21条) A.中央政治局

B.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C.中央委员会 D.中央书记处

28、党委(党组)于本地区本单位的述职述廉工作结束后(B)内将述职述廉工作总结报上一级党委(党组),并分别抄送上一级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D.三个月

29、述职述廉后,结合当年的(A)考核组织民主评议或民主测评。 A.年度 B.半年

C.前三个季度 D.第四季度

30、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A)的报告。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B.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31、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D)年举行一次。(见《党章》第24条)

A.一 B.二 C.三 D.五 32、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A)年以上的党龄。(见《党章》第26条) A.三 B.五 C.八 D.十

33、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C)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见《党章》第27条)

A.当地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B.党的地区委员会 C.委员会全体会议

D.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 34、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和本地区的重要情况,根据需要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通报或向(A)党组织和党员通报。(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15条) A.本地区 B.上级 C.下级 D.同级

35、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对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意见由(B)反馈。 A.党委(党组)

B.上一级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

4

C.本级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 D.指定的班子成员

36、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选举,应经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C)。(见《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第3条)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37、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B)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见《党章》第29条) A.两 B.三 C.四 D.五

38、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 )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 )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D)(见《党章》第32条) A.行政负责人、总支部委员会书记 B.总支部委员会书记、支部委员会书记 C.总支部委员会书记、行政负责人 D.行政负责人、行政负责人

39、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D)。(见《党章》第34条) A.教条主义 B.本位主义 C.宗派主义 D.形式主义

40、下列哪项不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任职制度?(D)(见《党章》第36条) A.任职前公示制度 B.试用期制度 C.聘任制度 D.终身制

41、党员领导干部对于应当报告的个人重大事项,应在事后(A)以书面形式报告。(见《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第4条) A.一个月内 B.两个月内 C.三个月内 D.即时 42、根据《党章》,对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如何处理?(B)(见《党章》第38条) A.可以开除党籍 B.必须开除党籍

C.应当开除党籍或留党察看 D.可以开除党籍或留党察看 43、留党察看最长(B)。(见《党章》第39条) A.三年 B.不超过两年 C.不低于两年 D.两年至三年 44、开除党籍是党内的( )。各级党组织在( )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材料和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C)(见《党章》第39条) A.最严重处分;决定 B.最严重处分;批准 C.最高处分;决定或批准

D.最高处分;决定、批准或执行

45、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后,应报哪个机构批准?(A)(见《党章》第40条)

A.党的基层委员会 B.总支部委员会

5

C.支部委员会 D.纪律检查委员会

46、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如何做?(D)(见《党章》第40条)

A.在上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后,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B.在上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后,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C.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但要报上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委员会备案 D.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47、严重触犯刑律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由哪个机构决定开除党籍?(A)(见《党章》第40条) A.中央政治局 B.党的中央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48、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的处理,正确的是:(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6条)

A.对有严重违纪行为,由于下落不明,可以不予处理

B.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可以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C.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D.没有严重违纪行为,下落不明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49、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它的上一级党组织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以设立(D)。(见《党章》第43条)

A.纪律检查委员会 B.纪律检查委员 C.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 D.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 50、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改变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案件所作的决定时,如果所要改变的该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已经得到它的同级党的委员会的批准,这种改变(C)。(见《党章》第45条)

A.必须经过它的同级党的代表大会批准

B.必须经过它的同级党的代表大会批准和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C.必须经过它的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D.不必经过它的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51、党组成员可以经过下列哪种方式产生?(C)(见《党章》第47条) A.党员民主选举产生

B.由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的委员会指定 C.批准成立党组的党组织决定

D.由党组书记提名,上级党组织决定 5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见《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用其他形式的组织取代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B.在党委会内,决定问题要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C.党委书记是党委领导,党委内部意见不统一时,以党委书记的意见为准

D.各个领导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善于合作。大家都要自觉地维护党委集体领导的威信

5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党旗和党徽的说法错误的是:(B)。(见《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

6

A.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B.升挂国旗的场所一般也应当悬挂党旗

C.在特定场所需要使用非通用规格党旗的,报县级以上党的委员会组织部批准 D.党旗党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

54、下列机关和人员不属于国务院监察机关监察对象的是(B)。(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15条)

A.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B.国务院各部门工勤人员

C.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55、监察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在适用法律和行政纪律上应当(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4条) A.人人平等

B.照顾弱势群体利益 C.尽量公平 D.功过抵消

56、监察机关之间对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C)确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17条) A.上级政府机关 B.相互之间协调

C.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 D.上级党委

57、监察机关对于(C)的案件,经调查认定不存在违反行政纪律事实的,或者不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应当予以撤销,并告知被调查单位及其上级部门或者被调查人员及其所在单位。(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1条) A.领导交办 B.公检法移交 C.立案调查 D.发现

58、监察机关立案调查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C)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并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2条)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59、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应当以(D)形式送达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5条) A.会议传达 B.电话通知 C.当面告知 D.书面

60、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收到监察决定或者监察建议之日起(D)日内将执行监察决定或者采纳监察建议的情况通报监察机关。(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6条) A.十 B.十五 C.二十 D.三十

61、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C)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7条)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三个月

7

62、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D)日内作出复查决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7条)

A.十 B.十五 C.二十 D.三十

63、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D)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7条) A.十 B.十五 C.二十 D.三十

64、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C)日内作出复核决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7条)

A.二十 B.三十 C.六十 D.九十

65、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审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审决定;对复审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审决定之日起(D)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9条)

A.十五 B.二十 C.二十五 D.三十

66、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并由(D)反馈给本人。

A.本级党委(党组) B.本级纪律检查机关 C.组织(人事)部门 D.主要负责人

67、上一级监察机关的复核决定和国务院监察机关的复查决定或者复审决定为(D)决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41条) A.终审 B.有效 C.不能改变 D.最终

68、监察机关在办理监察事项中,发现所调查的事项不属于监察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应当移送有处理权的单位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接受移送的单位或者机关应当将(A)告知监察机关。(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43条) A.处理结果 B.调查情况 C.新的案件线索 D.违法事实 69、监察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聘请(D)。(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4条) A.监督员 B.检查员

C.工作人员 D.特邀监察员

70、监察机关建议暂停执行职务,应当制作监察通知书,并送达有关机关。有关机关应当在(A)日内作出是否暂停执行职务的决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14条)

A.3 B.5 C.10 D.15

71、行政监察的检查事项,由监察机关根据(A)确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条例》第28条)

A.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监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以及工作需要 B.年度工作计划 C.领导临时交办

D.出现的安全事故情况

72、因主要涉案人员出境、失踪,或者遇到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致使调查工作无法进行的,监察机关的调查可以(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第34条)

8

A.中止 B.终止 C.暂停 D.延期进行

73、述职述廉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C)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进行。 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年半

74、坚持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党员(A)。(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3条)

A.享有特权 B.凌驾纪律之上 C.不受约束 D.以功抵过 75、(A)负责本地区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的组织实施。 A.党委(党组) B.政府

C.组织(人事)部门 D.纪律检查机关

76、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参加关于党的(C),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7条) A.重大事项

B.人事任免决定

C.政策和理论问题的讨论 D.党规党纪制定

77、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以(B)方式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9条) A.当前谈话 B.口头或者书面 C.交换意见 D.个别谈话

78、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离休后(B)年内,不准在与原任职企业有业务关系的私营企业担任职务。

A.四 B.三 C.二 D.一

79、党员对于党组织给予本人的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者其他处理不服的,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B)。(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3条) A.辩解 B.申诉 C.控告 D.复查

80、党员认为党组织给予其他党员的处分、鉴定、审查结论或者其他处理不当的,有权逐级向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A)。(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3条) A.意见 B.申诉 C.控告 D.复查

81、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党组织或者其他党员侵害时,有权向本人所在党组织、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C)。(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3条) A.辩解 B.申诉 C.控告 D.复查

82、党员有权要求有关党组织对其提出的(C)给予负责的答复。(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3条) A.意见 B.建议

C.请求、申诉和控告 D.复查

83、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对于持有不同意见的党员,只要本人坚决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就不得对其(C)。(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8条) A.打击 B.报复

9

C.歧视或者进行追究 D.排挤

84、对参与赌博的领导干部一律予以(D)。 A.辞退 B.调离 C.责令辞退 D.免职

85、县市乡镇党政机关和单位凡拖欠职工工资的(B)购买小汽车。 A.暂缓 B.不准 C.视情况 D.可以 86、党组织对于署真实姓名的揭发、检举人,应以适当方式回访或者回函并告知其处理结果;对揭发、检举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D)。(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9条) A.提升

B.调整重要岗位任职 C.纳入后备干部使用 D.表扬或者奖励

87、党组织对于不负责地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的,给予(C)。(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9条) A.行政处罚 B.处分 C.批评教育 D.组织处理

88、行政监察机关对已经立案调查的重要、复杂案件的撤销,应当(D)。(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1条) A.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B.报上级监察机关批准

C.报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D.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备案

89、党组织对于受到错告或者诬告的党员,应当(B),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见《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9条) A.平反 B.澄清事实 C.给予适当补偿 D.说明理由

90、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离休和退离休后(B)年内,不准个人从事或代理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与原任职务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A.四 B.三 C. 二 D.一

91、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表决采用口头、举手、无记名或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应当(A)。(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13条)

A.记录在案

B.向全体党员公布 C.向社会公布

D.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92、中央各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地方各级党委、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党委)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届中和换届前(B)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20条)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93、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C)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一次。(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20条)

10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94、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要切实保证质量。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应当按照(D)确定。(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22条) A.阶段性工作任务 B.主要领导意见 C.领导班子成员意见

D.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95、上级党组织认为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不符合规定要求,可以(D)。(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24条) A.派专人调查情况 B.要求写出情况报告

C.个别谈话了解,查明原因 D.责令重新召开 96、凡向党组织检举党员或下级党组织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以及党员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行为的,党组织应当(C)。(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26条) A.马上责令停止侵害

B.立即对违纪党组织或党员进行责任追究 C.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调查处理 D.不予理会

97、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离休和退离休后(B)年内,不准接受原任职务管辖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聘任。 A.四 B.三 C.二 D.一

98、行政监察机关对有严重违反行政纪律嫌疑的人员,采取暂停执行职务措施,具有(C)。(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20条) A.执行权 B.决定权 C.建议权 D.参与权

99、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重要监察决定和提出的重要监察建议,应该报(D)同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4条) A.上一级人民政府

B.同级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

C.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监察机关 D.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 100、询问可口头提出,也可(D)提出。(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36条) A.录音资料 B.录像资料

C.以书面形式匿名

D.以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

101、罢免或撤换要求应当(B)提出,并有根据地陈述理由。(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39条) A.口头

B.以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 C.以座谈会形式 D.以听证会形式

102、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纪委常委会分别向委员会全体会议(C)报告工作一次。(见《中

11

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19条)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10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规定,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D)。 A.党的各级委员会 B.人大常委会 C.人民检察院

D.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104、公务员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时,应当(B)。 A.转任 B.降职 C.撤职 D.开除

105、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D)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A.原告户口 B.原告经常居住地 C.被告 D.不动产

106、某市政府所属甲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被撤销,其职能由市政府所属乙行政机关继续行使。受到行政处罚的公民不服,准备提起行政复议,此时他应以(B)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A.甲行政机关 B.乙行政机关 C.市政府 D.省政府

107、以下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条件是(D)。

A.国家赔偿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为前提 B.国家赔偿以法律规定为赔偿准则

C.国家赔偿以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为条件 D.国家赔偿以财政部门为赔偿义务机关 108、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处罚的是(D)。

A.某县土地管理局对下属某一土地管理所所长给予警告处分

B.某市人民政府对甲、乙两村委会就争议的土地所有权做出的裁决 C.某市税务局对涉嫌违法的某公司账户的查封

D.某县建委对县人民政府涉嫌违法的建筑作出限期拆除的决定

109、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体现了行政处罚程序中的(C)。 A.调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说明理由制度

110、小王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被某机关录用,在试用期内因违反公务员纪律被取消录用,小王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C)。 A.向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向公务员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D.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11、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所得的款项应(A)。 A.必须全部上缴国库

B.交处罚决定机关作为办公经费

C.交本级政府财务部门,列为财政收入

12

D.扣除行政处罚决定机关支付的费用后,剩余部分上缴国库 112、许可证一经(D),即获得法律效力。 A.公证机关公证 B.行政机关批准 C.申请人申请 D.行政机关颁发

113、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D)。 A.在7日内将申请转送有关行政机关 B.在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C.在3日内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

D.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114、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延续有效期申请,在(C)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A.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 B.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 C.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

D.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10日内

115、对于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复议案件,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对于这类案件,自复议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必须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最长时间是(D)。

A.30日 B.15日 C.60日 D.90日

116、下列几种形式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惩处种类的是(B)。 A.降级 B.降职 C.撤职 D.开除

117、行政诉讼的标的是(B)。

A.抽象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行政立法行为 D.行政处理决定

118、下列哪种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B) A.工商局工作人员刘某在市场检查时,发现个体摊贩王某售卖的食品不合格,便没收了王某的营业执照

B.政府工作人员张某周日借用单位的车去商场买家具,途中将一小学生撞伤 C.某公安局认为李某是重大案件的嫌疑犯,便将其逮捕,后发现李某无罪 D.某乡政府以整修公路为由,从农民的公粮款中扣留了一笔款项 119、行政复议不适用(A)原则。 A.调解 B.便民 C.准确 D.一级复议

120、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C)。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者待遇不合理 D.需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121、国家公务员录用的首要原则是(B)原则。 A.平等 B.公开 C.竞争 D.择优录用

122、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哪个特定行政机关统一制作的罚款收据?(C)

13

A.县财政部门 B.市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 D.工商部门

123、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案件实行(B)。 A.合理性审查原则 B.合法性审查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但也有例外

D.合法性审查原则为主、合理性审查原则为辅的原则 124、行政处罚无效的原因是(C)。 A.行政违法性质不严重 B.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

C.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 D.当事人无财产

125、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A)。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26、下列哪个部门不属于公务员主管部门?(C) A.人事部 B.某县人事局

C.某省人事厅人事处 D.某市人事局

127、哪个职位属于国家规定的公务员录用范围?(B) A.副县长 B.副主任科员 C.处级调研员 D.副处长

128、对于民族自治地方录用公务员,公务员法规定对于少数民族报考者(D)。 A.按照公务员录用规定平等对待 B.由民族自治地方自行规定录用办法 C.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录用 D.予以适当照顾

129、广州海关拟招录4名公务员,请问下面哪个部门是这次录用工作的组织部门?( A.广州市委组织部 B.广州市人事局 C.广东省人事厅 D.国家人事部

130、以下情况不能录用为公务员的是:(C) A.曾被行政撤职处分的 B.受过行政拘留的 C.曾被开除公职的 D.大专学历

131、公务员法对领导成员职务的任免实行的是(D)。 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任期制

14

D) 132、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记过,一年

B.记大过,十六个月 C.降级,十八个月 D.撤职,十八个月

133、下列对行政复议机关处理行政复议申请,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应当在5日内审查是否受理

B.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 C.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 D.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将有关复议申请材料发送被申请人

134、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方式,不正确的是(D)。 A.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B.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D.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的临时性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135、在公务员的考核中,重点考核公务员的(B)。 A.工作能力 B.工作实绩 C.思想政治 D.工作作风

136、对公务员处分的解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机关只能是作出该处分决定的机关

B.在处分期内公务员调离作出处分的机关,解除处分仍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解除处分 C.在公务员的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机关可以解除处分 D.解除处分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137、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挂职锻炼的形式是(D)。 A.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下级机关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 B.在不同地区机关进行交流的方式

C.下级机关的公务员到上级机关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 D.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138、行政监察机关在对国家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申诉,进行复查期间,(B)原决定的执行。(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37条) A.停止 B.不停止 C.延期 D.中止

139、我国法律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C)行使。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警察

140、以下选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B)。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人民政府 C.市政协

D.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15

141、对党员的纪律处分为(B)种。(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0条) A.4 B.5 C.6 D.7

142、向领导干部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人相应的(B)。 A.批评教育 B.纪律处分 C.免职 D.辞职

143、党员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A)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2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半年

144、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D)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2条) A.10天 B.5天 C.2个月 D.一个月

145、对于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的党员,如果其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C)党纪处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条) 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 C.严重警告 D.记大过

146、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半年

147、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其在党内担任两个以上职务,如果决定撤销其某个职务,则必须从其担任的(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条) A.最高职务开始依次撤销 B.最低职务开始依次撤销 C.多个职务中任选其一撤销 D.所有职务都予以撤销

148、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期间,坚持不改或者又发现其他应受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的,应当(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4条) A.开除党籍 B.延长一年察看期 C.延长两年察看期 D.清除出党

149、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B)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4条)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50、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D)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5条)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151、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有价证券的,所接受的礼金和有价证券应当一律(D)。

A.上缴 B.扣缴 C.登记上缴 D.登记上交

152、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含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6条) A.自然免职 B.开除党籍

16

C.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D.免予处分

153、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8条) A.开除党籍 B.从重处分 C.加重处分 D.清除出党

154、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A)。 A.基本要求 B.基本方式 C.根本途径 D.重要方法

15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依据规定处理,用公款宴请的,宴请费用由(B)个人承担。 A.宴请者

B.宴请者和受请者 C.受宴请者 D.参与宴请者 15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党员干部基于一个违纪故意或者过失,其行为触犯本条例分则中两个以上(含两个)条款,依照(D)条款定性处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6条) A.两个 B.任意一个

C.处分较轻的 D.处分较重的 15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一个条款规定的违纪构成要件全部包含在另一个条款规定的违纪构成要件中,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6条) A.一般规定 B.特别规定

C.处分较轻的规定 D.处分较重的规定

158、提高理论修养,增强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A)。 A.重要方面 B.基本要求 C.根本前提 D.关键环节 15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外,从重处分;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C),分别给予党纪处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7条) A.所起作用大小 B.职务的高低

C.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D.所起的作用和所得数额 16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对于本条例没有规定但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9条) A.比照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 B.不予处理

C.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D.给予警告处分 16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除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另有规定的以外,依法被劳动教养的,应当给予(B)处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1条)

17

A.党内严重警告 B.开除党籍 C.撤销党内职务 D.清除出党

162、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重的,(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5条) A.党内严重警告 B.开除党籍

C.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D.自动丧失预备党员资格 163、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D)联系起来,正确看待个人利益,正确看待个人得失,正确把握利益关系。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个人利益 D.人民利益

164、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开除其党籍;对于应当给予留党察看以下(含留党察看)处分的,(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7条)

A.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B.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C.宣布除名

D.不做任何处理 16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在案件的初核、立案调查过程中,涉嫌违纪的党员能够配合调查工作,如实坦白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的,(A)从轻处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9条) A.可以 B.应当 C.必须 D.不予 16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违纪案件计算经济损失主要是指计算(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0条) A.间接经济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 C.间接和直接经济损失 D.所有损失

167、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纪违法知情不管的,责令其辞职或者对其作(C)处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停职 B.撤职 C.免职 D.离职

168、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D)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3条) A.一个月 B.二个月 C.180天 D.六个月

169、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是对办案人员、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B)处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警告 B.严重警告或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70、对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党员,一般应当(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0条) 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 C.开除党籍 D.严重警告

171、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提拔任用明显有违纪违法行为的人的,情节严重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D)处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18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72、授意、指使、强令、纵容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法规,弄虚作假,情节较重的,给予(B)处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73、对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的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党员,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0条) A.报请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B.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C.经党员所在党组织领导批准 D.应当给予留党察看处分

174、某党员因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反对党的基本理论的游行活动,经组织批评教育后也确实有悔改表现的,如何处理?(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5条) A.应当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 B.可以免予处分或不予处分

C.应当给予处分 D.应当免予处分 175、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4条) A.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没有表决权、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有表决权,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三种权利都有

176、是否实施党纪处分,一般的决定程序是(A)。(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6条)

A.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 B.一把手决定 C.主要负责人讨论决定 D.都不对 17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用于(D)。(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8条) A.所有党员 B.所有党组织 C.所有党员和党组织

D.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组织和党员

178、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拒不办理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B)处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党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179、直接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严重影响的,责令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辞职或者对其(B)。(《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辞退 B.免职

C.通报批评 D.批评教育

180、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应当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针对(B)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 A.党风党纪 B.党性党风

19

C.执行党纪 D.执行政纪

181、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6条) A.应当执行 B.有意见可暂不执行 C.必须执行 D.有意见可变通执行

182、对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查处的,给予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主管人员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A)处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一年 C.留党察看二年 D.开除党籍

183、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是(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批评教育,民主集中制,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实事求是,批评教育,民主集中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惩防并举、教育为主

184、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C)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2条)

A.两个月 B.30天 C.一个月 D.三个月

185、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称为(B)。(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A、直接责任者 B.主要领导责任者 C.重要领导责任者 D.直接领导责任者

186、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B)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43条)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个月 D.五个月 187、(C)负责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党委 B.政府

C.纪检监察机关 D.组织人事部门

188、党和国家机关违反有关规定,在对内对外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上交而不上交,将收受的礼品集体私分的,以(A)论。(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18条) A.私分国有资产 B.侵占 C.贪污 D.挪用

189、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时间不足三个月,但数额较大的,(C)。(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A.给予组织处理

B.责令退还公款,可免予处分 C.依照挪用公款行为处理 D.追究刑事责任

20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 247、《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对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员给予处分,由(D)决定。(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6条)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

C.同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 24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拟给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撤职、开除处分的,也可以向(A)提出撤销职务的建议。(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6条)

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上级人民政府 D.同级人民政府 24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任免机关有关部门经初步调查认为该公务员涉嫌违纪违法,需要进一步查证的,报(D)批准后立案。(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39条)

A.司法机关负责人 B.任免机关 C.上级人民政府 D.任免机关负责人

250、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B)。(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8条)

A.职务 B.级别 C.工资 D.工资档次

251、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纪违法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A)。(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4条) A.减轻处分 B.从轻处分 C.免予处分 D.给予处分

252、负有领导责任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9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53、行政机关公务员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污染环境、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0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54、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1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55、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情节较重的,给予(B)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1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26

D.撤职或者开除

256、行政机关公务员包养情人的,给予(D)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9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57、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与其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B)相适应。(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4条) A.严重程度 B.危害程度 C.认错态度 D.认识水平

258、行政机关公务员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8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59、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9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60、行政机关公务员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9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1、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行政机关公务员不按规定报告、处理,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0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62、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情节较重的,给予(B)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1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3、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财政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给予(A)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4条)

A.警告 B.记过 C.记大过 D.降级

264、行政机关公务员拒不承担赡养、抚养、扶养义务,情节较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9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5、行政机关公务员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8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66、行政机关公务员旷工或者因工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 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9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7、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1条)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27

268、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设定或者实施行政处罚,情节较重的,给予(B)处分。(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21条)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269、某公务员在特定的情形之下,由于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拒不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他并没有造成任何的负面后果,对其处理意见正确的是(D)。(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A.可以不予处分 B.可以从轻处理 C.看其态度进行处理

D.必须处理,因为他破坏了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秩序 27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处分的种类的是(C)。(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6条)

A.警告 B.撤职 C.降职 D.开除

271、对于撤职处分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D)。(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7、8、9条)

A.处分影响期为24个月

B.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C.处分解除前不得晋升级别和工资档次 D.期满解除后,视为恢复原职务

272、监察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D)决定。(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43条) A.同级党委 B.上一级党委组织部 C.上一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D.所在人民政府主管监察工作负责人或上一级监察机关负责人 27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党员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67条)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274、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有两种以上需要给予处分的行为,应当分别确定其处分。应当给予的处分种类不同,如何处理?(A)(见《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0条) A.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 B.执行其中最轻的处分 C.同时执行两种处分

D.在最重的处分档次基础上再加一个档次处理 275、从实践看,(C)仍然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6页)

A.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B.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现象

C.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 D.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276、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围绕(C),服务大局,研究解决妨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6页)

28

A.中心 B.实际 C.发展 D.进步 277、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7页) A.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 D.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278、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7页) A.增强党员的纪律观念 B.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C.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79、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相适应。(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9页) A.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市场体制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廉洁社会 280、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C)相结合。(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0页)

A.改革与发展 B.理论与实践 C.继承与创新 D.改革与创新

281、反腐倡廉教育要把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教育与(C)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程》第61页) A.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社会美德 B.民族精神、社会美德、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D.社会公道、社会美德、家庭美德

282、落实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和任职制度、(A)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5页) A.交流 B.试用 C.推荐 D.考察

283、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D),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2页) A.根本政治制度 B.组织生活原则 C.组织纪律规定 D.根本组织制度

284、全面实行纪检监察机关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C)监督。(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20页) A.直接 B.定期 C.经常性 D.间接

285、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表(B)的试点。(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程》第83页)

A.选任制 B.常任制 C.聘任制 D.委任制

286、规范和全面推行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D)制度。(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5页)

29

A.选任人选 B.考察人选 C.后备人选 D.推荐人选

287、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抓紧制定纪委(D)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5页) A.监督 B.指导 C.调度 D.协助

288、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C)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发[1998]16号文件)

A.领域 B.政府 C.部门 D.机关

289、对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落实情况要定期督促检查,加强(D),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19页) A.跟踪考核 B.跟踪问效 C.责任分解 D.责任追究

290、为严格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要综合运用法律、纪律、经济处罚、组织处理、限制从业资格等方式和手段,增强办案的(A)效果,切实提高执纪执法水平。(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26页) A.政治、经济和社会 B.实际、威慑和间接 C.直接、间接和震慑 D.政治、经济和文化

291、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要建立(C)。(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27-28页)

A.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 B.协作机制、督办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 C.责任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测评机制、保障机制 D.协作机制、督办机制、奖励机制、测评机制、保障机制

292、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以(A)为主题,以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目标,坚持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27页) A.艰苦奋斗、廉洁奉公 B.理想信念、从政道德 C.党纪条规、法律法规

D.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93、(C)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担负着全面领导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政治责任。(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程》第199页) A.各级政府 B.地方政府 C.各级党委 D.地方党委

294、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A)的重要体现。(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程》第182页)

A.执政能力 B.执政水平 C.执政地位 D.执政基础

295、党中央提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其中(B)是基础。(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9页) A.制度 B.教育 C.监督 D.保障

296、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D)作出决定。(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第20页)

30

A.主要领导 B.支部大会讨论 C.领导集体 D.领导班子集体

297、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B)。(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18条)

A.写出推荐材料不必署名 B.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C.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D.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298、党委、政府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A)。 A.负全面领导责任 B.负次要领导责任 C.直接领导责任 D.重要领导责任

299、部门与地方双重管理干部的考察工作,(A)。(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20条)

A.由主管方负责,会同协管方进行 B.完全由主管方进行考察

C.由协管方负责,会同主管方进行 D.主管方和协管方共同负责

300、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C)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32条) A.人事部门负责人协商 B.组织部门负责人协商 C.党委(党组)集体讨论 D.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 301、民主推荐的方式包括(A)。(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10条) A.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B.群众测评推荐 C.领导成员讨论推荐 D.领导成员圈阅推荐 302、《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酝酿工作部门领导成员人选,应当征求(B)的意见。(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30条) A.下属单位主要领导人员 B.上级分管领导成员 C.部门中同级领导成员 D.下属单位领导成员

303、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B)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10条)

A.不可 B.必须 C.不必 D.可以

304、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其组织实施部门是(C)。(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1条) A.干部教育部门 B.党委宣传部门 C.组织(人事)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

305、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公示期一般为(B)。(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38条)

A.5~7天 B.7~15天

31

C.10~30天 D.15~40天

306、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为(A)。(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39条)

A.一年 B.二年 C.半年 D.三个月

307、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B)。(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3条)

A.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两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B.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C.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四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D.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五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308、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立足教育,(A)。 A.着眼防范 B.着眼惩处 C.着眼管理 D.着眼监督 309、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C)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7条) A.四 B.三 C.两 D.一 310、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A)年以上。(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7条) A.三 B.两 C.一 D.四 311、提拔担任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干部一般应当具有(C)以上文化程度。(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7条) A.中专 B.大专 C.大学本科 D.研究生

312、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B)以上的培训。(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7条) A.两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半年

313、越级提拔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报经(B)同意。(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8条)

A.本级党委

B.上级组织(人事)部门 C.上级党委

D.本级组织(人事)部门

314、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讨论干部任免,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C)。(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4条) A.旁听 B.参加 C.回避 D.讨论

315、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中,民主测评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核认定为不称职的,一般应当(B)。(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5条) A.责令辞职 B免去现职 C.撤销现职 D.引咎辞职

316、凡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应当追究(C)主要领导成员和分管领导成员的责任。(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68条) A.组织部门 B.人事部门

C.党委(党组) D.纪检监察部门 317、(C)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

32

任用工作条例》的组织实施。(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条) A.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B.党委(党组)及其干部教育部门 C.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 D.党委(党组)及其纪检监察部门

318、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当从(A)中选拔。(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9条)

A.后备干部 B.年轻干部

C.有实践经验的女干部 D.中年干部

319、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结果的有效期为(B)。(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10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320、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B)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20条)

A.党委(党组) B.组织(人事)部门 C.干部教育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

321、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A)标准执行。(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61条)

A.按照新任职务的 B.按照原职务的 C.可以适当提高 D.应当适当提高

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8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