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教学设计——陆开军

更新时间:2023-04-11 04:0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三次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培养目标: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成就;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③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影响及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能力与过程目标: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处理相关相关历史教材,分析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念,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20世纪的100年是风云变幻的100年。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三新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层出不穷。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涉及面非常广。三次科技革命也是历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教学重点】:

①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②复习一、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

③三次科技革命的中考回顾与展望

【教学难点】:

对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2014年本专题中考命题解析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整体建构法、分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史料教学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理念【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多媒体播放关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视频)问:这段视频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第三次)本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近三年中考的回顾

1.近三年安徽中考“三次科技革命”考查知识点、题型与分值。

2.近三年安徽中考“三次科技革命”的命题规律总结。

3.2014年“三次科技革命”的新考纲解读

【讲授新课】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参与本次活动,现在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进行PK。今天表现最好的将是哪一组呢?我们拭目以待,各小组可要加油呦!)

“阅读、思考、抢答”:阅读教材P102--104面的内容,并概括归纳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背景(原因)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分小组PK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1 -

2.时间:

3.地点:

4.开始的标志(内容):

5.核心:

6.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7.生物工程的核心?

(学生结合教材 P102--104内容,分小组进行回答,而后教师总结归纳)

1.背景(原因)①推动力:二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

②理论前提: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③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④国家保障:国家是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3.地点美国

4.开始标志在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5.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6.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

7.进入时代信息化时代

8.生物工程

的核心

克隆技术

创设情境:中学生都喜欢上网。有人说:上网有利于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也有人说: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不良东西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总结)

(多媒体显示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的表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复习巩固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瓦特改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典型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

交通工具汽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

想一想:汽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 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通过分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 2 -

- 3 -

4.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 动力 改良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核能 ……

新兴工业 交通运输业

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力工业 信息产业、核工

业、航空航天工业

思考: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的过量开采带来了能源危机,也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能源观? 1).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

2).树立正确的能源观,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3).实行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说错了不要紧,可以相互补充回答)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并概括归纳)

材料一: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70年代后只需要3至5年。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特点①: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至出现的众多新技术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如生物工程技术可运用到医学,电子计算机可用于工农业\科研\教育\国防建设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特点②: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材料三: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特点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材料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0

40

60

80

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特点1、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

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

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2、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

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

相对缓慢。

3、主要在轻工业部门。

1、有坚实的科学基础,

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

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

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

迅速;

3、一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

命交叉进行

4、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

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

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

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

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

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

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多媒体出示文字材料)

材料一: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生产力内在结构发生变化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初级技术型转变为高技术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化.迎来知识经济时代!!

材料二: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划”等,世界经济多走向多极化

问题:从上面材料可以概括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得出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2.引起世界经济格构和国际经济结构的变化

3.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复习与巩固):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①军事:1840年,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签订了

(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政治:出现“自强”“求富”的(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③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④思想: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①军事: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年列强发动

,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政治:掀起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孙中山领导了。③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发展。④思想: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

第三次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70年代末实行政策,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思考:面对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生头脑中建构整体认识。

- 4 -

- 5 - 1.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

2.感受科技革命对我们生活学习的

影响

(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配有背景音乐进行播放,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并从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通讯手段、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等方面,畅谈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感受)

1765年哈格里夫斯

发明珍妮纺纱机,标

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并首先应用于棉纺织

业。大大提高了纺纱

的效率。

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

汽机,成为生产劳动中的主

要动力,使人类进入了“蒸

汽时代”。推动了火车和汽

船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类

生产和生活的面貌。

汽船:1807年、美国、富尔顿。

是人类在水路交通发明取得突

破性进展。

火车: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

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

活动范围;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

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发电机

使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

爱迪生:美国科学家,主要发明有电灯泡(1879年)、留声机、油印机、

蜡纸等2000多项发明,被

誉为“发明大王”。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

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汗水。

汽车:1885年、德

国、卡尔·本茨、

被誉为“汽车之父”

飞机:1903年、美国、

莱特兄弟。被誉为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影响:1.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

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

3.便捷的交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与传播。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爱因斯坦

相对论的创立:

①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的革命。

②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

的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通过滚动展示图片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历史中考试卷每年都有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个环节通过阅读大量图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根据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再认识。 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1946年第一台电脑在美国诞生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

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

向。随着计算机网络(国

际互联网)的发展,人类

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

代”。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

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

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

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生物工程的核心是克隆技术

积极影响: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

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消极影响:克隆技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

各国要制定法律严禁用克隆技术复制人。

结合所学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知识和上面的图片,谈谈科技

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感受?

范围可涉及----------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通讯手段、

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等方方面面。

(学生结合所学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知识和上面的图片,从网络信息、交通运输、家用电器、通讯手段、衣着饮食、医疗的变化等方面,畅谈科技进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感受.而后教师总结.)

范围可涉及----------

1.近三年安徽中考命题规律总结

2.2014年中考时事热点链接

3.2014年中考命题解析

4.中考真题回顾

5.思维拓展训练

工业革命考查知识点年份题型分值

对蒸汽机作用的认识2011年活动探究1分

蒸汽时代到来作用的理解2012年辨析改错2分

培养学生

的识图能

力和根据

图片提取

有效信息

的能力。

及对以前

学过的知

识的再认

识。

学生通过

分小组合

作学习体

会三次科

技革命各

项科学技

术成果的

迅猛发展

及对学生

学习、生

活的影

响,使学

生感受到

科技进步

对人类社

会进步的

推动作用

使学生能

够抓住考

纲,掌握

本专题的

重要考

点。了解

中考考什

么的问

- 6 -

工业革命完成影响的理解2013年单项选择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的发明时间2011年活动探究1分对重大发明的识记能力2012年选择题2分交通工具、通讯工具2013年组合列举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利用核能2011年活动探究4分互联网2012年单项选择2分

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大众传

媒的影响

2013年材料解析5分

(选取十件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发生的与本专题重要知识点有关的时事热点内容,并要求学生根据时事热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命题,小组之间相互命题考查,然后教师总结点评。会做题说明掌握了知识点,而会命题给别人做才真正吃透了知识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节奏,学以致用。)

如:时事5.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

(教师指导学生可以“火箭”“嫦娥三号”探测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属于这次科技革命的哪个领域?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等角度进行命题)

(预测题)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为我国探月工程开启新的征程。嫦娥探月工程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海洋技术

1.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标志、表现、特点、影响以及与之伴随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考查频率最高的。

2. 以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为切入点,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如该成就的发明者、时间、特点、作用)。

3.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近三年几乎未考,而今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一战内容要重视。要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的关系;战争与科技;资源、能源与环保问题。

4.三次科技革命可以结合的时事热点有“神十”与“天宫”交会对接;嫦娥三号奔月;科技与环保

5.从计算机的发展来考查中、美、英、俄等大国在科技革命中的表现。题。使学生认识到本专题知识点的重要性

相互命题考查有利于学生真正吃透知识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利于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的节奏,学以致用。)

有利于指导学生把握2014年中考本单元历史命题的趋向,使学生知道中考考什么和怎么

- 7 -

6.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7.从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得出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1.(2013?湖北咸宁)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突破首先是在()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2.(2013?荆门)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游轮在撞上冰山后发出求救信号时所使用的通讯手段是( )

A.电子邮件B.移动电话C.有线电话 D.无线电报

3.(2013·湖南常德)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点是( )

A.从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2013·齐齐哈尔)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二百多年前,曾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

材料三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飞机赶赴地震震中灾区,现场指导救灾工作。(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2)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使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3)材料三中提到的“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体现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一个标志性领域。

(4)材料三中提到“李克强总理乘飞机赶赴地震震中灾区”,你知道飞机是谁发明的吗?

(5)怎样理解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谈谈你的想法。

1. 1857年,美国人约翰逊·沃克从纽约出发到英国伦敦,他乘坐的交通工具应为()

A.飞机

B.汽车C.汽船D.火车

2.有3个著名的苹果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被乔布斯(美国苹果电脑创始人)咬了一口。和后两个苹果有关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工业革命 B.万有引力定律、第三次科技革命 C.相对论、第三次科技革命D.进化论、第二次科技革命

3.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

C.电子计算机

D.原子能

4.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次

D、史蒂芬孙考。复习时有的放矢,提高历史复习的效果。

通过真题回顾让学生感受中考命题的特点,消除学生的畏考心理。并指导学生掌握做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技巧。

选择几道经典中考模拟题由学生独立自主完

- 8 -

5.(2013·辽阳)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高科技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本身也成为或将成为历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引自广告词

(1)材料一中的“吸引了世界”、“转动了世界”、“点燃了世界”分别指这三位历史人物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

材料二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许多清朝大员亲眼目睹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力,深感震惊。他们在1865年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这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什么运动?为了实现强兵富国,他们提出了什么鲜明的口号?

材料三: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个重要特点。

材料四: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4)材料四中的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你再列举两项我国与这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科技成果。

6.思考: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的感想、启示、认识?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重视教育、重视科技,实行科技兴国战略。③青少年要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具有创新精神,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课堂小结】:

带领学生对三个环节的相关内容再次进行一个回顾。

【教学反思】:

1.本堂课由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学生较熟悉的,通过情境导入、牛刀小试、拓展迁移、参观科技展厅等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素材相互配合,使本课教学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强化和复习了历史基础知识,也构建了新颖多样、开放交流的历史课堂。

3.本课既要上新课又要复习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知识点较多,较散。由于课时的限制对于有些问题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代表性的事件来讲解,因此,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由点及面的把握相关知识点。成。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情况。

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充足,则把本块内容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

- 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8r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