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版语文七年级七上文言文复习扩展练习

更新时间:2024-06-23 12: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孙叔敖杀蛇

孙叔敖为儿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还家而哭。母问其故.。曰:“见两头蛇,恐死。”母曰:“蛇安.在?”曰:“闻见两头蛇者死,恐人复见,已杀而埋之矣。”母曰:“( )毋忧,汝.不死矣。吾闻有阴德者,天必报以福。”

7、在文中括号内填上省略成分。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为( ) 故( ) 安( ) 汝( ) 9、孙叔敖为什么杀了两头蛇?(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孙叔敖具有怎样的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矛与盾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这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③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ù):卖。②陷:穿透。③夫:句首发语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誉.之曰(赞美) B 吾矛之利.(锐利)

C 其人弗.能应也(不) D 不可同世而立.(站立)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为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9、解释文中加点词。

恐已暮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11、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⑴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⑵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13、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

(四)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④之人!”解马而与之。

【注释】①逸:跑。 ②野人:农夫。 ③鄙人:仆人。 ④向:从前。 阅读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解马而与之

A.泉香而酒例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乃记之而去

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并解释。 ①子贡请往说之 说:___ ___ ②其野人大说 说:___ 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说往说之

译文 ② 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译文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孔子在路上休息时马吃了人家的庄稼,农夫将马捉住。 B.子贡自告奋勇地去要马但到底也没有说服农夫。

C.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方法要适合情境、对象的道理。 5.填空。

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经典《 》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 ③ 请将下面横线的内容补充完整。 子曰:“三人行, ; , 。”

《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 解释句中加线的词。

(1)引酒且饮之 引:___________ 且: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 固:___________

(3)终亡其酒 终:___________ 亡:___________ 9. 下面句中的“之”字指代的内容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数人饮之不足 B. 引酒且饮之 C. 子安能为之足 D. 一人饮之有余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 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

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军固壁不战 壁: 军营 营垒

B、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合变: 兵法 C、妾得无随坐乎 随坐 引别人犯法而被牵连获罪 D、 悉更约束 约束 规章制度

2、下面各项完全表现赵括纸上谈兵,自以为是的一组是( ) ①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②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③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④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⑤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⑥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A ②③④ B ①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奢死,蔺相如病重,赵王派廉颇攻打秦国,秦国几次打败赵军后来秦国几次挑战,廉颇都采取坚守不出的战略,使秦军几次挑战都无效。

B、秦军采取离间计使赵王怀疑廉颇,因而撤换了廉颇而用赵括为将。

C、赵括执掌军中大权后,不像他的父亲平时与军中士兵同甘共苦,关心士兵,而是高高在上,自私贪财说明赵奢早就认为他是这种不可救药的人。

D、赵括替代廉颇为将,就立即改变军中的规章制度,撤换了许多军吏,动摇了军心,作战时粮道又被秦军切断,军

队被切分,最后自己也被杀,全军覆没,应了他父亲的话。 4、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2)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3)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

《虽有佳肴》同步练习

农夫耕田

农夫耕于田,数息(1)而后一锄。行者(2)见而哂(3)之,曰:“甚矣,农夫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5)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6),气竭(7)汗雨,喘喘(8)焉,不能作声,且仆(9)于田。谓(10)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16)误矣!人之处事(11)亦(12)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13)服而(14)退(15)。矣

词语解释:

1.息:呼吸。 2.行者:过路的人 3.哂:嘲笑;讥笑。 4.竟:满;竟月即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5.术:方法。 6.移时:不多时。 7.竭:完;尽。 8.喘喘:气喘吁吁的样子。 9.仆:倒。 10.谓:对?说。 11.亦:也(是)。 12.然:这样。

13.服:心服口服。 14.退:离开。 15焉:?的样子 特殊句式:甚矣,农之 惰 也 (倒装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农夫耕于田 耕:

(2)欲速则不达 速: 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未 及 移 时 气 竭 汗 雨 喘 喘 焉 不 能 作 声 且 仆 于 田 谓 农 夫 曰 今 而 后 知 耕 田 之 难 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农夫之惰也!

(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长善而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①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后能救③其失也。教也者,长善④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

注释①则:相当于“在于” ②心之莫同也:心里没有完全相同的 ③救:补救 ④长善:发扬优点

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或( ) 寡( ) 失( ) 知( ) 二、解释“之”的含义:

教者必知之( ) 人之学也( ) 心之莫同也( ) 三、翻译划线句:

四、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长善而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①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②。知其心,然后能救③其失也。教也者,长善④而救其失者也。 选自《礼记》

注释①则:相当于“在于” ②心之莫同也:心里没有完全相同的 ③救:补救 ④长善:发扬优点

一、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或( ) 寡( ) 失( ) 知( ) 二、解释“之”的含义:

教者必知之( ) 人之学也( ) 心之莫同也( ) 三、翻译划线句:

四、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8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