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评课

更新时间:2024-03-31 16: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雷雨评课

《雷雨》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描写,给人以如临之感。 莫老师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的作用来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充分朗读,理解课文

通过初读、再读、反复读课文,使学生的理解、感悟建立在充分、自由的朗读基础上,因而使学生对雷雨前、中、后的自然现象及景物变化体会得真切、深入;由此,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概括能力。

二、抓拟声词,展个性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翁老师抓住课文细节, “哗,哗,哗”三个拟声词。要求学生在朗读上,要读得急而短。然后在第六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加入的感受去朗读,学生读出了越来越大的雷雨、越来越急的雷雨,充分展示了个性化的体验。 三、让学生真正地“活”。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老师让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划出描写景象的句子。除此外,莫老师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各种景物在雷雨前、后不同阶

段自然景物的变化。如:雷雨前天空,蜘蛛、蝉是怎样的;雷雨后又是怎样的变化。通过指导学生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地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赞赏之余我们对莫老师也提一些小小的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 一、引导学生细细地“品”。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莫老师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上处理得还不够好,对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的品读还不够透。在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方面使用较为传统的做法,使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文中最后一段的教学文中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上。应该是引导学生读出雨后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例如在教学时,老师能通过学生画出的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挂,坐,叫等进行动作朗读,学生就能以肢体语言展示出生机的美。或是:学生回答说,这彩虹是五颜六色的。老师可以趁机引导:雨后,这样一条五颜六色的彩虹挂在天空,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呢?让学生自己领悟出雨后的美,有感而读。

二.激励学生的语言评价过少,朗读形式单一。 三,比较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做得不透,不实。 品词品句:蜘蛛又坐在网上。

莫老师提问:蜘蛛又坐在网上可以换成什么词呢?趴,躺···主要是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坐字用得妙,美,体现出蜘蛛的悠闲,自在。但是教学目的没达到,如果换成展示出俩句对比句式,蜘蛛又坐在网上。蜘蛛又趴在网上。让学生通过朗读,师引导,哪句用得好呀?好在哪呀?也许这样教学效果会好些。 提出点小小的疑问: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老师忽视写字教学。这样,可以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8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