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更新时间:2023-05-25 00: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填空。(10分)

(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3分)

(2) 《口技》一文中通过观众的反映烘托口技艺人表演的失火、救火场面逼真

的句子是---------------------------------------------------------------------------。(4分)

(3)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分)

2、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毛骨song( )然 lei( )弱 告qing( ) 吞shi( )

3、 运用关联词填空。(2分)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说盼望着回家,( )说更害怕回家。

(2)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 )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 )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4、 在下面的空格处用你最漂亮的字迹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4分)

5、下列各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 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望往上看,宛如一线天。

B、 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塔”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

6、 读下面一段话,并加上一句总结性的话。(2分)

油罐车装运的是油,在车子行驶过程中,油不停地晃动,和油壁发生冲撞摩擦,从而使油和油槽壁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由于不断摩擦,电荷渐渐累计起来,到了一定程度,大量的正负电荷就会形成放电现象,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事故,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把摩擦产生的电荷及时传入地下,使它积不起来。于是,人们就给油罐车安上了一条铁链“尾巴”,它是极好的导电体,通过它百油槽壁摩擦产生的电荷及时传入地下,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所以说,-------------------------------------------------。

7、 读下面一段话,并在横线处写出你对它的理解。(4分)

我怔怔地站着,十八年委屈的泪水冲决闸门,放肆地奔流着。父亲,我十八年来从未读懂的文章,我和姐才是你的鸽子!当我们一只一只地飞走,留给你的,只有一封封薄薄的信,一声声清脆的鸽哨

理解:---------------------------------------------------------------------------------------------------。

8、 请依照下列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4分)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句:-------------------------------------------------------------------------------------------。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9、 改病句。(3分)

通过叶塞妮亚和奥斯瓦尔多的爱情的曲折遭遇,颂扬了吉卜赛人的优秀品质。

第二部分:综合性学习(10分)

1.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

域文化风情。你能列举出两种戏曲的名称,并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出它的特征吗?(4分) ①戏曲名称: 特点:

②戏曲名称: 特点:

2. 马是人类无言的朋友,你能说出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吗?如果不能,你能说

出三个以上(包括三个)与马有关的成语吗?(3分)

3. 从古至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

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秘密。你知道哪些探险家或探险的故事呢?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探险的书籍呢?请列举。(3分)

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9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孔子不能决也。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故: 去: 决: 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3.你对“孔子不能决”有什么看法?(3分)

(二)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6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用“/”给第一段文字断句。(2分)

3. ,(1分)它们

都表示 的意思。(1分)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并回答问题(14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算在眼前了。

1.解释下列各词。(1.5分)

(1)依稀:

(2)宛转:

(3)自失:

2、概括选文的内容(1.5分)

3.用波浪线划出第1段中的比喻句,并加以理解。(2分)

4.第1段中加点词"似乎""也许"是表示猜测的副词,"我"猜得对不对?去掉这些副词行不行?为什么?(3分)

5.第2段写"我"在夜行途中的感受,哪些词集中体现了"我"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分)

6." 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的"他"指代什么?这里描写的心境与第1段的有什么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并回答问题(16分)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里,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的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来探望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磕好了。没有皮,白花花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多少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再在煤油灯下磕瓜子。磕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他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磕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的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磕着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了,他忏悔了。

一次,同龄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 、请从文章主旨的角度为本文确定一个题目(2分)

2、这篇文章讲述了几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几个故事的内容。(3分)

3、文章中的母亲们在表达母爱的方式上有什么共性?(2分)

4、几位儿子是如何理解感受母爱的?(2分)

5、文章多处描写细致感人,找出一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加以理解?(3分)

6、假如你就是作者的那位朋友,听完这两个故事后,你的内心想法是什么呢?写80字左右的心理活动。(4分)

第五部分:作文(60分)

美是个活泼可爱的精灵。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发现美,表现美。美术用色彩,舞蹈用肢体,音乐用旋律 美就这样被智慧无穷的人类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生活才会如此色彩缤纷,美丽多姿。选一个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约三五好友相伴踏青郊游,在美好的景致中感受美,描绘美,畅想美。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初一语文期末检测卷

答案:

一、1、2略

3、与其 毋宁 于是 而是

5、 A

6、 安装铁链“尾巴”是油罐车必不可少的安全措施

7、 围绕“歌颂父爱”即可

8、 答案不唯一

9、 删去“通过”

二.1.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梆子戏、高亢悲凉;越剧、轻柔婉转。

2.伯乐识马,秦琼卖马,老马识途,按图索骥等;汗马功劳、马革裹尸、马到成功、一马当先等。

3.探险家:外国--哥伦布、麦哲伦、斯科特等;中国—张骞、郑和、徐霞客等。 书籍:《徐霞客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

三.(一)1.原因。 距离。 判断。 通“智”,智慧。

2.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3.略。

(二)1.勤奋好学,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虚心好学。

四.(一)1.(1)隐隐约约。(2)这里形容笛声曲折飘荡。(3)(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2、月夜行船"我"的所闻、所感。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把"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充满了美妙的童趣和神奇的想象,将夜幕下的“连山”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用“跑”字写出了船行之快。“我却还以为船慢”与上句相映衬,表现了“我”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4.事实证明猜错了。去掉不行,因赵任只是依稀可见,听到的声音,看到的火光只能是猜测,而且猜测的都与看戏有关,这就更能表达出"我"看戏的急切心情。

5."沉静""自失"。"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愉快--马上就要看到社戏了,更主要的是途中的优美景致使"我"陶醉了。

6.指代宛转、悠扬的笛声。第1段表达"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第2段表达"我"被笛声、景色陶 醉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二)1、母爱无言

2、三个。一根腰带的故事,十斤瓜子的故事,两个故事背后的故事。

3、深沉的母爱都通过行动来表达,行动是爱的自然表现,是语言无法替代的 ,也给她们的儿女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4、 第一位儿子,多少年来,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第二位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忏悔。 第三位儿子,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5、略

6、 提示:通过自省来理解母亲,从而尊敬母亲,爱戴母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v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