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6-08 06: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 食品071班

注:由于字数原因。具体分析及古文诗歌翻译请参见老师教案 一.大同 练习题

1.选择题

(1)《大同》一文选自是 ( )。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答案:C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答案:D 2.填空题

《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àn_ _。

3.翻译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4.论述题

(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 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这儿没有私产,人们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 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

1

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

(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你对“桃源”中社会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从渔人在村中受到热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么?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最好,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讲出来,不搞统一答案。 七、思考题

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

(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注:另附《墨子·尚同》由于字数太多,再次就不整理在内,大家可以去老师的教案中看。 二.七月 练习题

1.选择题

(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2

A.305篇 B.300篇 C.350篇 D.298篇 (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3)《七月》反映的是( C )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D )。 A.公鸡

B.蝉

C.蝗虫 D.纺织娘

(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A )。 A.内容

B.地区

C.音乐

D.作者

2.填空题

(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 春秋 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 风 、 雅 、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 大雅 和 小雅 。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 《七月》 。 (5)《七月》全诗以 时间 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

状况。

3.翻译题

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答案见译文) 4.简答题

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答:①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② 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③ 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七、思考题

1. 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曾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见《吕氏春秋》和《礼记》,是战国时期一部行政历法)。妇子入室,茅、绹、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汉书》中始设《五行志》,叙述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及其对人类历史和政治生活的影响)。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织、狩猎、

3

藏冰、祭、献、执功,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实为)天下之至文也。”试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

答: 正月:于耜、纳于凌阴

二月:举趾农作、其蚤,献羔祭韭、播百谷 三月:女子求柔桑、采蘩;条桑,伐远扬

四月: 五月:

六月:食郁及薁 七月:亨葵及菽、食瓜

八月:(采)萑苇、载绩、其获、剥枣、断壶 九月:授衣、叔苴、采荼薪樗、筑场圃

十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获稻、为春酒、纳禾稼、农夫入执宫功。昼尔于茅、

宵尔索绹,乘屋、涤场。飨酒、杀羔羊,跻彼公堂

十一月:于貉,取狐狸为裘 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凿冰 (注:均用夏历标示。)

2. 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答:(1)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2)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 (3)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 (4)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3. 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

4

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在没有充足理由否定时仍可采用。 三.萧萧 《萧萧》分析

沈从文中国二十世纪其中一位杰出而重要的作家。这位曾经表示自己“对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的作家,出生于湘西落后的穷乡僻壤,在其散文与小说总是流露出对湘西的人与物的关爱,对家乡的真朴感情有十分直接的流泄。代表作《萧萧》一著便着重于沈从文家乡童养媳的遭遇与悲剧性命运。 1.小说的三个主要线索 (1)萧萧嫁作童养媳

萧萧出嫁:别人哭,她不哭——原因从这家转那家。 童养媳:丈夫三岁。婚后任务:看丈夫。 日常休闲:晚饭后闲暇时光。议及女学生

“女学生”:从本地过身,打球、读书、花钱、坐车、自由结婚、男女平等---城里人的生活

对比:城里人与乡下,不可理解!(咬人) 城里人:软绸衣服、精美饮料、好事情 乡下人:得十多斤细麻 、二三十担瓜 萧萧:照料丈夫、绩细麻四斤 (2)萧萧被花狗诱奸

花狗大教萧萧弟弟唱山歌 挑逗萧萧:唱开心红脸的歌

萧萧怀孕 花狗逃走

(3)乡下人对萧萧失身的反应

处罚萧萧:沉潭、改嫁、生儿子

作品在赞美:生命的美、 人性的美、 人情的美 2.萧萧人物形象的意义

萧萧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浑然不觉的可悲状态加重了这篇小说的批判力量。小说谴责了旧中国农村种种违反人性的陈规陋习。能促使自我意识苏醒,进而激发人追问“自由”、“幸福”等重大人生命题的绝好契机就被萧萧在糊里糊涂中轻易放过了。这也注定了她难以成就一个“新我”,只能是无数童养媳中平凡的一个,这也是萧萧的可悲可叹之处。 作者对萧萧的命运的态度: 萧萧天真、善良的天然之美,在那种偏僻的山村吸引了人们的原始的爱美之心,但这种美经过人性糟蹋,被摧残,是萧萧不可对抗的命运。 3.“女学生”的意义:

不仅仅在于给小说一个时代的背景,她们暗示着一种对于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与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小说的前景中的人性的力量象是处于不同的系统之中,可是它们是否有可能相结合?在天性的自然发展中,同时以教育使人脱离蒙昧?从而人能够对不合情理的制度,有更大的对抗的能力。

5

4.《萧萧》的思想意义:

在小说中,沈从文着眼的不是人物性格的塑造,而是意在关注湘西乡民代代相承的生命形式。作者以既含热情又带惆怅的笔触,描绘了一种迥异于传统伦理规范的世俗性规范,一种庄严与悲凉互现,落后和优美同陈的湘西底层平凡民众的生存状态 。

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练习题

一、填空题

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由司马光主持修纂的 ,以 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

答案:1.北宋。2.《资治通鉴》,编年 (二)字词解释题

⒈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略:侵夺。

2.先时中山负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入鄗。 系累:用绳子捆绑,指俘虏。

3.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中国:中原之地。则效:效法。

4.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孰图:深思熟虑。 (三)简答题

简述赵武灵王的人物形象。 答:

①赵武灵王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个比较开明的君主。 ②他不因循守旧,能力排众意,锐意改革,推行“胡服骑射”。

③在进行改革时能讲究策略,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耐心说服,以理服人,最终使改革成功。

七、研习与思考

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6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国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1)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2)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3)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2.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变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然而历史却一次次地证明没有冲突的变革,便没有文明的前进与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异曲同工,一个是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一个是主张汉族向胡人学习,前后相映成趣,都遭到了巨大的困难,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资治通鉴》对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也有详细的记载,阅读下列文字,谈谈孝文帝是怎样让大臣们听从他的主张的。

(齐明帝建武元年[494]二月)壬寅,魏主北巡;癸卯,济河;三月,壬申,至平城。使群臣更论迁都利害,各言其志。燕州刺史穆罴曰:“今四方未定,未宜迁都。且征伐无马,将何以克?”帝曰:“厩牧在代,何患无马!今代在恒山之北,九州之外,非帝王之都也。”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地为胜伊、洛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平阳公丕曰:“迁都大事,当迅之卜筮。”帝曰:“昔周、邵圣贤,乃能卜宅。今无其人,卜之何益!且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黄帝卜而龟焦,天老曰‘吉’,黄帝从之。然则至人之知未然,审于龟矣。王者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道武皇帝迁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群臣不敢复言。

??

魏主欲变易旧风,(十一月)壬寅,诏禁士民胡服。国人多不悦。(卷一百三十九) (建武二年五月)甲午,魏太子冠于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谓曰:“卿等欲朕远追商、周,为欲不及汉、晋邪?”咸阳王禧对曰:“群臣愿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然则当变风易俗,当因循守故邪?”对曰:“愿圣政日新。”帝曰:“为止于一身,为欲传之子孙邪?”对曰:“愿传之百世!”帝曰:“然则必当改作,卿等不得违也。”对曰:“上令下从,其谁敢违!”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为然不?”对曰:“实如圣旨。”帝曰:“朕尝与李冲论此,冲曰:‘四方之语,竟知谁是;帝者言之,即为正矣。’冲之此言,其罪当死!”因顾冲曰:“卿负社稷,当令御史牵下!”冲免冠顿首谢。又责留守之官曰:“昨望见女犹服夹领小袖,卿等何为不遵前诏!”皆谢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当庭争。如何入则顺旨,退则不从乎!”六月,己亥,下诏:“不得为北俗之语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卷一百四十)

答:第一步,说服尚书于果和平阳公两位要臣,讲明治国不应墨守陈规,也不能诉诸迷

7

信。第二步,在朝廷上,当众问明群臣意见;采用严厉的措施,命令全国上下坚决执行,违者治罪。

孝文帝也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这是最主要的;其次,他能抓住主要官员进行劝说,讲明道理;对一般臣民,则采用严厉的惩罚制度,迫令执行。 五.晋公子重耳之王 练习题

(一)填空题

⒈《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 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2.春秋五霸:齐桓公、 、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答案:⒈ 编年。2.晋文公。 (二)字词解释

⒈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就木:进棺,指老死。

2.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保:依仗、依靠。 3.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六、研习与思考

1.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的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的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的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的忠贞。重耳对妻子的信任不够坚定,然而自己说话又言不由衷。 2.在流亡途中重耳是怎样与各国君主交往的?在这一过程中重耳的性格和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答:突出描写的有详有略。重耳的性格不断成熟。

3.晋文公重耳得以成就霸业,《左传》连续记述了他从出亡到通过城濮之战取得霸业的全过程。课外选读《左传》有关晋公子重耳的其他几则故事,以“晋文公称霸”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短文。

答:此可用《左传选》或其他,扩展学生课外阅读。 六.长恨歌

8

校:抵抗。 4.子盍蚤自贰焉? 贰:不专心,有二心。 5.乃馈盘飨寘璧焉? 寘:放置、安置。

6.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 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 )。

A.香山居士 B.醉吟先生 C.白乐天 D.白微之 2.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 A.贞观之治 B.安史之乱 C.宦官当权 D.玄武门之变 答案:1.D 2.B (二)填空题

1.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3.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玲肠断声)。 4.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6.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三)简答题

1.《长恨歌》以“长恨”命题,你怎样理解诗篇的结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答: 恨,就是遗憾,遗恨。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相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思念的情人,遭遇到这样的不幸,是一个令人哀怜的悲剧,这对于这对情侣来说,以至对于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悲叹莫置。

2.《长恨歌》在叙事中插入多处景物描写,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试作具体分析。 答: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

9

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又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七、研习和思考

1.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持何种态度?这首诗深深打动你的是哪几句?

答:见思想分析部分。诗人以宣扬至情至性与美感为主旨,其他理解诸如“丽色误国”等均是次要的,更多后人渲染的成分。这首诗打动人,能够千古流传的原因也在此。

2.试结合诗中第三段对景物的描写,分析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情感结合起来的。

答:文中极力铺写美景与萧条相映衬,通过两者穿插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以烘托极度的悲伤。如“春风桃季”与“秋风梧桐”。另外,通过当下的孤零的回忆昔日的欢愉,同样形成强烈的反差,如“池苑依旧”、“落叶不扫”。第三,通过孤景的直接抒发与联想,如“萤飞”、“孤灯”。突出一点:一切景语皆情语。

3.课外阅读清人洪升的《长生殿》,比较该剧本与白居易诗歌中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答:

(1)由单线描摹到宏大的历史剧; (2)由重景物描写到以人物演唱为主; (3)更加大了对李、杨爱情的同情与抒写;

10

(4)后半出有长段的唐明皇个人内心独白。 可观赏昆曲《长生段·惊变》、《迎像·哭像》两折。 七.老子五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⒈道可道, ;名可名, 。(非常道 非常名) 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 ⒊大直若屈,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⒋老子,姓 ,名 ,字 ,春秋末期楚国人。是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称《 》,是道家思想的经典。(李 耳 聃 道家 道德经)

(二)词语解释题

⒈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边,尽头。 .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与:和人相处。 .⒊夫唯不争,故无尤。尤:过失。 .⒋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弊:破败。 .⒌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空虚。 .

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讷:拙于言辞。 .⒎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奉:供给。 .

⒏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见:显露。 .(三)翻译题

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答: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⒉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答: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盈实在的东西好像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四)简答题。

⒈《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11

生万物。”请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

(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 (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

(4)“道”(“无”) “一” “二” “三” 万物 “有”

⒉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之间的不同。

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

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⒊理解并背诵课文所选篇目。 答:略。 五、研习与思考

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 答:

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 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 与第八章相似。 八.秋水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出自《秋水》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2.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相对)

3.先秦诸子散文中,想象最丰富,最富浪漫色彩的是_________ 。 (《庄子》)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B )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D.和乃...

12

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

2.下列各句中“乃”可译为“方”、“才”的是 ( A )

A.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B.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C.左,乃陷大泽中。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C ) A.神州 B.中国 C.中原 D.九州

4.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D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三)字词解释题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秋水》)旋: (改变)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时: (按季节) (四)简答题:

1.本文是怎样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的?

答:首先,在整体构思上,庄子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对话的方式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其中河神代表了庄子思想的对立面,海神则是作者的化身。

其次,在文章展开说理之前,先设置了一段对河水和北海的描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河水暴涨的景象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的北海浩瀚的景象构成对比,以诗画般的景象引出河伯与海若情趣盎然的对话,直观地说明了天外有天、楼外有楼的道理,而且为下文即将展开的由于环境等的不同而造成认识上的差异做了铺垫。

2.在先秦散文中,《庄子》采用寓言形式最多,最富浪漫色彩。结合本文,谈谈表现。 答:(1)本文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河神与海神都具人性,通人情,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2)善用连类比喻以及夸张、对比的修辞手法。 八、研习与思考

1.《秋水》中共设了多少譬喻来说明人类的无知?

答:(1)河伯与海若(第一段);(2)海若所举的部分包含若干则(第二段)。 2.《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

13

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秋水》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推衍。请从《庄子》一书中再找出一些反映“小大之辩”的譬喻或寓言。

答:这在《庄子》中随处可见,因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大”、“小”正是最基本的一组相对概念。

3.清人林云铭评论《秋水》:“是篇大意,自内篇《齐物论》脱化出来,立解创辟,既踞绝顶山巅,运词变化,复擅天然神斧,此千古有数文字,开后人无数法门。”(见《庄子因》)请结合阅读《庄子·齐物论》谈谈你对林云铭评论的理解。

答:《齐物论》是《庄子》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此篇认为客观事物本来就不分彼此,是齐同的,而人们关于是非、然否的争论都是出于私心成见所致,故万物应该齐同。 九.湖光水色 练习

1.选择题

(1)梭罗深受美国著名作家 的影响。(A) A.爱默生 B.佐拉 C.杰克·伦敦 D.海明威 (2)梭罗的家乡是美国 的首义之城。(B) A.内战 B.独立战争 C.农奴起义 D.西进运动 (3)《瓦尔登湖》出版于 。(B)

A.1830年 B.1854年 C.1860年 D.1861年

2.填空题

(1)梭罗对于当时美国奴隶制度的态度是 。(反对)

(2)《瓦尔登湖》最著名的中文译者是我国的著名散文家 。(徐迟) 3.简答题

瓦尔登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书中的词来概括。 答:深邃,清澈。 研习与思考

1.请阅读《瓦尔登湖》中的《冬天的湖》,试比较该文与《湖光水色》在叙述描写艺术上的异同?

答:(1)相同点:对象相同,都是写瓦尔登湖;哲学旨趣相同。(2)不同点:《冬天的湖》有更鲜明的季节特点,以“议论”说理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得更频繁,强化了散文的哲理性特征。

2.梭罗善用摹状、比喻等修辞方式,请从文中选出两到三个运用这些修辞方式的句子,说明梭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答:摹状,是对叙述描写对象的形状、颜色、声音、情态、气味等进行描摹状写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描写的基本手段。它通常以抓住这几个方面的恒定的静态特征为目的,意在达到“真知”,梭罗却以此写出对象的瞬间变幻,从静中写出动来,这是由他的超验哲学旨趣决定的。比喻的修辞方式,也可以从求“变”这一角度分析。课文中的例句很多,这里从略。

14

十.回答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河、杨炼等。(北岛、舒婷、顾城)

2.“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出自诗人______ 的笔下,诗题名为______ 。(北岛 《回答》)

(二)选择题

(1)北岛的诗作《回答》首先发表于 ( B )

A、《北岛顾城诗选》 B、《今天》 C、《诗刊》 D、《北岛诗歌集》 (2)北岛离开祖国的时间是( B )

A、1989年11月 B、1987年10月 C、1988年3月 D、1989年4月 (三)判断题:

1.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一代人》、《远和近》是他的代表诗作。

2.《致橡树》是女诗人舒婷的代表诗作,表现了女性独立、自尊、自强的品质。 (四)简答题

1.《回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悲壮的历史情怀和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对于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反思,并以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战士一般勇敢不屈的挑战者状态,提出了对历史与现实充满愤激的质疑与指控,在此基础上,又以豪迈激越的感情表示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以《回答》为例,谈谈北岛对于意象的运用。

答:《回答》是一首杰出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在表现时,没有像传统的政治抒情诗那样去直抒胸臆,也没有肤浅地演绎心中的主题概念。在概括现实表现怀疑精神和英雄气慨的时候,诗人借助的是几组新异奇特的意象:如诗的第一段用通行证展现卑鄙者的畅通无阻;墓志铭表明高尚者被摧残被葬送;镀金暗示粉饰的虚假,弯曲的倒影暗指无数死者的冤屈。这些经过变形处理的意象,充分表现了诗人奇异的联想。意象化的表现手法把直说明言变为象征暗示,赋予这首主旨相当明确的政治抒情诗几分朦胧色彩,从而加大了诗句的张力,扩展了作品的艺术容量。无论是对十年动乱现实的高度概括,对现存秩序的怀疑否定的彻底,还是作为挑战反叛英雄的悲壮程度,抑或对这一切的崭新艺术的表现,在同派诗人的同类作品

15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受人欺骗;只冥思苦想而不认真读书学习,就会有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先生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先生说:“君子在一切的人文上博学,又能归纳到一己当前的实践上,该可于大道没有背离了!”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先生说:“求学如像来不及般,还是怕失去了。”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6.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1

译文:

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一无亿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本章乃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而能直探其心以为说,非其知足以知圣人,而又经长期之详审而默识者,不易知。“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先生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鄙夫来问于我,他心空空,一无所知,只诚悫地来问,我亦只就他所问,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就是了。”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8.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先生说:“古之学者,是为己而学的。今之学者,是为人而学的。”

这一章主要阐述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价值,提高自我修养。学习的目的是“成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

9.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译文:

先生说:“赐呀!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子贡对道:“是呀。(随又说)不是吗?”先生说:“不是的。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22

先生说:“我曾竟天不吃,竟夜不睡,尽自思量,总是无益,不如向人学问的好。”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道:“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训吗?”伯鱼对道:“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立在堂上,我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曾学过诗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诗,便不懂如何讲话。’我退后便学诗。又一次,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我又在中庭趋过,我父亲说:‘你学过礼吗?’我对道:‘没有。’我父亲说:‘不学礼,便不懂如何立身。’我退后便学礼。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训。”

陈亢退下大喜,说:“我这次问一事,听得了三事。其一是该学诗,其二是该学礼,其三便是君子不对自己儿子有私厚。”

此章通过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子私下教育自己孩子之事,表现了孔子的不私己子,一视同仁的君子之风,同时也表现了孔子对“诗”和“礼”的无比重视。他人为学“诗”可以陶冶人,熏陶人,可以使人言谈举止得体;学“礼”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修养,可以使人懂得立身之道。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先生说:“小子们,为何没有人学诗呀!学了诗,可以兴起你自己,可以懂得如何博观于天地,可以懂得在群中如何处,可以懂得处群不得意时如何怨。近处讲,懂得如何奉事父母。远处讲,懂得如何奉事君上。小言之,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之名。”

23

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作品有感染力量,能“感发意志”,这就是兴。读者从文章作品中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这就是观。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以促使政治改善。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文学的艺术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而他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论述比较全面。在孔子以前,人们对文学作用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认识,然而讲得比较零碎,孔子在概括前人成果的同时,对诗的社会作用作了较有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理论上比前人发展了一步。当然,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归根结底是为了“事父”“事君”,为统治者服务。 四、研习与思考

1. 结合选文,并阅读《论语》,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略)

2.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1。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

3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5。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6。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7。学莫便乎近其人8。《礼》、《乐》法而不说9,《诗》、《书》故而不切10,《春秋》约而不速11。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劝学》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3. 阅读《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其弟子之间教学相长的言论和事迹,并阅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写一篇题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文章。

答:(略)

12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