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知识学习材料

更新时间:2024-01-30 21: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知识学习材料

内容提要

第一篇: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培训教材

第二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一号) 第三篇:甘肃省气象局自动气象站业务技术问题综合解答(一)

2007年3月

1

第一篇:CAWS600自动气象站维护维修培训教材

一、CAWS600系列自动气象站

(一)自动气象站基本原理

自动气象站一般是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实时控制和采集处理的。各个传感器的感应元件随着气象要素的变化,使得相应传感器输出的电量产生变化,这种变化由数据采集器所采集,并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通过预处理后得出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时值,可通过标准RS232通信口传送到主控微机中,并实时显示。在定时观测时刻,数据采集器中的观测数据通过标准RS232通信口传送到主控微机中进行计算处理后,并按统一的格式生成数据文件存储。同时可按规定生成各种气象报告电码,对观测数据资料进一步加工处理后,生成全月数据文件及全年数据文件,利用配备的打印机可打印出气象报表。

(二)传感器

1、传感器的定义:能感受被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

2、常用传感器:

? 振筒式气压传感器、膜盒式电容气压传感器 ?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 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 单翼风向传感器 ? 风杯风速传感器 ?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 超声测距蒸发量传感器 ? 热电堆式辐射传感器 ? 双金属片日照传感器

(三)采样与算法 1、采样

自动站的数据采样在采集器中完成,采样顺序: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压、地温、辐射、日照、蒸发。

气温、湿度、气压、地温、辐射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6次,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余下的4次采样值求算术平均。1分钟平均值为瞬时值。

风向、风速的采样速率为每秒钟1次,求3秒钟、2分钟、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3秒钟的平均值为瞬时值。

降水量的采样速率为每秒钟1次,1分钟值为累计值。 蒸发量和日照的采样速率为每分钟1次。

平均值在等时间间隔内取得,时间间隔不能超过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2、算法

? 平均值

气压、气温、湿度、地温均为1分钟内有效采样值的算术平均。

瞬时风速以1秒钟为步长,求3秒钟的滑动平均值;以1秒钟为步长,求1分钟和2分钟滑动平均风速;以1分钟为步长,求10分钟滑动平均风速。风向、风速采用滑动平均方法计算。

? 极值

最大风速从10分钟平均风速值中选取。其它要素的极值(含极大风速)均从瞬时值中选取。 ? 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辐射均计算累计值。 二、采集器的常规维护

数据采集器是自动气象站的核心。主要功能是数据采样、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及数据传输。

主要技术性能:数据采样速率及算法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采集器的电源能保证采集器至少七天正常工作,数据存储器至少能存储三天的每分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能够有效的实现数据下载;能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所需的数据;时钟误差不超过30秒/

2

月;可以使用交流或直流供电 。

(一)采集器日常维护

1、采集器一般情况下无须日常维护,可定期用毛刷清理采集器的灰尘。注意不要带电拔插各种接线端子,不要带电撤换或安装传感器。如果发生故障则对相应部分做单独维护。

2、定期检查里面的交流输入指示灯、直流输出指示灯、充电指示灯是否正常。

3、每月打开采集器机箱,清理机箱内的杂物、灰尘,检查底部进线孔是否密封完好;采集器上不得放置物品。

4、每年春季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接地电阻进行复测。

5、定期检查、维护的情况应记入值班日志中。对自动站数据有影响的摘入备注栏。 (二)数据采集器故障判断

数据采集器机箱内部右上角有一工作状态指示灯,可根据其状态判断故障:

1、正常工作状态下其红色指示灯为闪烁状态,闪烁间隔大概为3秒。闪烁间隔不对时有可能是采集程序走乱,这时采集数据也不正确,就需要重新启动数据采集器;

2、传感器有故障时,也可能影响采集程序的运行,这时可以先拔下采集器上所有传感器插头,只留供电端,重新开机,查看采集器工作是否正常。若正常,然后再依次插上传感器插头,判断是哪一个传感器引起的故障。

三、DY01电源常规维护

(一)采集器电源工作参数

1、采集器电源直接从2节蓄电池获取供电,可以使电源干扰大大降低。 开启电压12.3V--开始输出(工作) 关闭电压11.9V--关闭输出 开始充电12.7V 停止充电14.7V

通电时:先开直流开关,再开空气开关 断电时:先关空气开关,再关直流开关

在交流电断电的情况下,蓄电池可以给采集器供电2--3天。

2、DY01电源(CAWS-B型站)(见布局图)

D1为充电指示灯红色常亮, 表示给电瓶充电;不亮, 表示电瓶电已充满。 D2为直流输出: 绿色指示灯常亮为正常, 否则为不正常。

D3市电输入指示灯: 常亮有交流输入; 否则无交流输入(220v)。 3、DY03电源(CAWS-SE型站)(见布局图)

D1为绿色交流输入指示灯, 常亮为正常。

D2充电指示灯, 常亮表示给电瓶充电, 否则表示电瓶充满。 D3 绿色直流输出指示灯, 常亮为正常, 否则为不正常。

开关电源 限流电阻 接线柱 开关 D1 D2 D3 AWS-P23 电源避雷器 空气开关 DY01电源元件布局图

3

市电输入

油机输入 过欠

器 太阳能输入

(二)采集器电池维护

电源的输入、输出、充电、充满、欠电、报警显示 抗干扰装置 电源变换限流 充 电 蓄电池 直流输出 电池检测,充电控制,输出控制 1、定期对采集器电池进行放电,放电时要随时用万用表进行观察,当蓄电池电压低于12V时,应立即进行充电。

2、定期检查各电源线是否有破损,接线处是否有松动现象;定期检查电源是否工作在正常状态。 (三)采集器电源故障检查

1、电源输出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传感器或采集器工作异常。电源工作不正常,首先检查保险管。 2、若电源无输出,需要检查时,最好关闭开关、断开交流电源线,再顺序检查:输入、控制、输出等等。

3、若指示灯指示有输出,而采集器无电,则首先查看位于输出线上的输出保险管是否正常,然后查看连接线路情况;

4、交流指示灯不亮,则查看空气开关是否打开,电源变换器是否正常; 5、如果长期不使用电源系统,至少要半年给电池充电一次,充满为止。 四、串口隔离器(长线驱动器)

(一)串口隔离器的作用

串口隔离器在采集器与主控微机之间成对出现,它的作用: 1、防雷击和抗干扰信号。

2、提高传输信号的质量,加长传输距离(一般232口可传输距离≤100米)。

(二)串口隔离器的故障检查

它是一个光偶器件,检查损坏的方法是:同时去掉两个串口隔离器,两个口直接对接,若传输正常,说明串口隔离器损坏,应更换。 五、风速传感器常规维护

(一)风速传感器维护

1、风速传感器如果使用得当无须维护,若严重污染,将会堵塞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缝隙,要清除积聚的污垢。

2、仪器工作几年后,轴承会出现磨损情况。表现为较高的启动转矩或风杯不能长期连续转动,此时应更换轴承。

3、每月清洁风杆(近地面部分)。 (二)风速示值超差或缺测故障检查

1、用万用表20VDC电压档量取:防雷板标号15端与16端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12V左右,逐级量值至横臂接线盒处;

4

2、用万用表20VDC电压档量取:若风杯转动时,防雷板标号14端与16端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6V左右,逐级量值至横臂接线盒处; 六、风向传感器原理及维护

(一)风向传感器原理

EL15-2/2A是低启动风速的光电风向传感器。风向的信号发生装置是由风标转轴连接一个由风标带动的6至8位格雷码光码盘组成,码盘由七个等分的同心圆组成,由内到外分别作0、2、22、23、24、25、(26 、27)等分,相邻每份作透光与不透光处理,通过位于码盘两侧同一半径上的6至8对光电耦合器件输出相应的6至8位格雷码,码盘的上面安装有一组(6-8个)红外发光二极管,下面有一组光电转换器(6-8个),都正对码盘的(7)个轨道。随风向标的转动,码盘下面的光电管接收到电码发生变化,每一个格雷码代表一个风向,分辨率为5.6至1.4度。每次只能变化一位,这种编码方法有助于消除乱码。

(二)风向传感器常规维护

1、风向传感器如果使用得当无须维护,若严重污染,将会堵塞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缝隙,要清除积聚的污垢。

2、仪器工作几年后,轴承会出现磨损情况。表现为风杯部分响应灵敏度降低。此时应更换轴承。 3、随时观察风向、风速传感器是否有卡滞现象,若有应及时检查并报知省局装备中心维修。 (三)风向示值超差或缺测故障检查

1、用万用表20VDC电压档量取:防雷板标号15端与16端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12V左右,逐级量值至横臂接线盒处;

2、用万用表20VDC电压档量取:防雷板标号17端与16端之间的电压值是否在0~2.5V之间,逐级量值至横臂接线盒处

七、温度传感器的常规维护

(一)空气温度示值超差或缺测检查

1、取下温度传感器在防雷板上的插头(防雷板1-4号线),用万用表电阻200Ω档量取:温度传感器标号1,2任一端与3,4任一端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80Ω-120Ω之间;

2、用万用表电阻200Ω档量取:温度传感器标号1,2端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1-8Ω之间,3,4端之间的电阻值是否也在1-8Ω之间;

3、若以上1、2项测量中,有一项指标超出范围,应在百叶箱内传感器与接线的接头处继续测量,且注意观察接头是否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以上测量均不能满足2、3项测量中的要求,则应更换温度传感器。

(二)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算 关于温度计算(见图示): 测V1、V2值即可求得Rt: ? HMP45D采用四线制,计算公式如下: Rt=R0*V1/V2 温度计算公式:T=A+B*Rt+C*Rt2 T = ( R – 100 )/0.39

注意:

1.使用可以测量四线制铂电阻的电表; 2.测量时要保证Pt100铂电阻表面及

Rt 管脚的清洁干燥。

(三)电容湿度传感器结构 V1 ? 上部电极

– 由传导材料做成

– 保护传感器的主要材料不受灰尘,污垢和导电粒子的影响. – 使水蒸汽通过

– 做为电容两极中的一极

? 活性材料

– 活性聚合物薄膜

– 吸收水蒸汽: 吸收量和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函数关系

? 下部电极

恒流源 A R0 V2 5

– 由传导材料做成

– 做为电容两极中的一极 – 玻璃基底-支撑传感器结构

(四)电容湿度传感器使用环境 ? 大部分相对湿度的测量 ? 温度在 -60...+180 °C

? 湿度在 0...100 %RH (某些高湿情况例外) ? 没有任何高浓度腐蚀气体或溶液的过程环境

? 同时高温和高湿 (e.g.100 ℃/95 %RH); 需要频繁校准 ? 不能在高浓度腐蚀气体和/或溶液的过程环境中使用 ? 传感器上的灰尘只是延长响应时间,并不影响读数 (五)湿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 水蒸汽穿过上部电极,到达活性聚合物薄膜

? 多少水蒸汽被薄膜吸收取决于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

? 因为传感器尺寸小和聚合物薄膜很薄,所以传感器可以对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 聚合物中吸收的水蒸汽改变了传感器的电介质特性?传感器的电容值改变. ? 传感器电容的改变通过测量电路测量 (六)湿度传感器的常规维护

1、定期对百叶箱内灰尘进行清扫。每月清洁百叶箱、温湿传感器防尘罩(用软毛刷轻刷)。 2、 不要用手及不清洁的物体接触温湿传感器的护罩。 3、定期更换湿传感器的护罩并注意有关薄表的备注。 (七)湿度示值超差或缺测处理方法

1、用万用表电压20VDC档测量:防雷板6,7脚之间电压应为12VDC左右。 2、取下湿度传感器在防雷板上的插头(防雷板5号线),注意该插头不要与其他插头短路。用万用表电压20VDC档测量:湿度传感器信号插头第5脚与防雷板第7脚之间的电压应为0~1V,相对应的相对湿度为100%RH。

3、若第2项测量中,指标超出范围,则应在百叶箱内传感器与接线的接头处继续测量,且注意观察接头是否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以上测量均不能满足第2项测量中的要求,则应更换湿度传感器。 八、气压传感器

(一)压力传感器特点 ? 工作范围

– 压力范围 50...1300 hPa – 温度范围 -55...+80 °C – 湿度范围 非凝结

– 过压范围 10 MPa = 100 bar

? 精度

– 迟滞 ± 0.02 hPa – 重复性 ± 0.02 hPa

– 温度系数 typ. ± 0.05 hPa/°C at 1000 hPa

max. ± 0.10 hPa/°C

– 长期稳定性 < ± 0.1 hPa/year

(二)气压传感器的维护

经常检查气压通气嘴,不得有异物和污染,注意检查气压传感器外孔有无堵塞(注意孔内有无小虫)。 九、SL2-1型雨量传感器

(一)原理

雨水由截面积为200平方厘米集水器汇集,通过装有小圆护网的小漏斗及其下端的引流管注入翻斗。当翻斗承积的水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值时,翻斗翻倒,另一半翻斗开始盛雨。计数翻斗中部装有一块小磁钢,

6

磁钢上端有干簧管。当计数翻斗翻动时,磁钢对干簧管扫描,使干簧接点因磁化而瞬间闭合一次,送出一个电路导通脉冲,相当于0.1 mm降雨量。

(二)雨量传感器的常规维护

1、定期检查漏斗通道中是否有碎片,入口和出口处是否有堵塞物。除去污物并清洁滤网(入口处的滤网可以取下来清洗)。如果必要,漏斗表面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但清洗后严禁用手触摸翻斗内部。

2、每月至少定期检查一次,清除灰土、砂石、草皮、虫窝等,以免堵塞管道、滤网。翻斗内壁若有脏物,可用水冲洗;维护时,应断开信号连接线,并保证没有误动作。每月清洁雨量筒,检查雨量桶身保证安装牢固,器口保持水平。

(三)雨量超差的处理方法

1、用量杯量取10毫升水缓慢注入雨量筒承水器,察看是否显示值为15.7mm降雨量;

2、直接用手翻动计数翻斗,用万用表电阻档直接量取输出信号,导通次数与翻动次数是否一致,否则更换干簧管;

3、当降水量偏大时,对支撑翻斗的两个螺钉应向下调整,具体尺度应根据误差大小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

4、当降水量偏小时,对支撑翻斗的两个螺钉应向上调整,具体尺度应根据误差大小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

十、地温变送器( BS01 )

(一)地温变送器工作原理

? 地温变送器是基于电子开关的多路分配器,可以把采集器的一路模拟端口扩展为N路端口,它接

受采集器发来的控制信号,通过计数、延时、选通等逻辑控制电路,准确的将12路地温端口依次连通到采集器。

V c c = D C 8 - 18 V 采 集 器 控 制 指 令 触 发 输 出 1– 2 路 选 通 12 4 第 一 路 第 二 路 第 三 路 逻 辑 控 制 单 元 第 十 二 路

(二)地温变送器的维护

一般无需日常维护,定期打开变送器箱看是否有异物进入,并对其清理。 (三)地温传感器的维护

1、经常检查地表温度传感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是否因大风、下雨等原因使地表土壤发生变化,若有,应及时对其正确归位,并注意传感器电缆。

2、浅层支架是否与地面齐平;0厘米地温传感器是否半埋半露。

3、每月对地温场进行松土、除草、平整;深层、浅层地温有明显下陷时应按规定调整;表层地温应与土层良好接触、半埋半露。清洁地温变送器盒,检查外露电缆有无破损。 十一、主控机

(一)主控机的功能

主控机是有线自动气象站的中心控制设备,是有线自动气象站人机接口的主要媒介。它由微机、打印机、UPS等组成。主控机以WINDOWS作为操作平台,其控制软件为实时多任务工作方式。其完善的处理功能包含了目前台站的所有业务工作并实现了自动化。除此以外,还增加了许多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扩展功能及气象服务功能,微机完成实时采集控制,数据的最终计算处理,计算参数的修正,数据质量控制、报文编辑、

7

数据的存贮、数据的显示、月报表与年报表的编制、外部的数据通信,自动站的自检,故障的诊断等等。

打印机可打印出实时与非实时的显示数据、报文、报表等。 (二)微机系统的维护

1、每周对计算机、打印机、电源系统等做外部清洁,保持值班室及仪器设备整洁美观。

2、检查计算机及电源系统各接线是否可靠。每2——3天应选择时段(避开整点和极值可能出现时间,20分——40分之间)关闭、重新启动计算机一次。

(三)注意事项

1、清洁仪器、电源时谨防水滴入仪器内部造成短路。 2、时钟设置应避开整点,以免整点数据丢失。

3、市电断电后,如没有发电,不得使用打印机;采集、编、发报工作完成后应关闭计算机及显示器,并在下一整点前10分钟重新开机。

4、不得带电维护采集器、插拔电缆;不得带电撤换、安装传感器。 十二、软件维护

(一)实时监测部分

在系统工作状态正常时,下列菜单项建议台站人员不要操作: 1、“终端维护”(“采集器终端维护”、“前置机终端维护”)。

2、“系统”菜单下(“时钟设置”、“通信口设置”、“密码口令设置”、“调制器参数设置”、“系统工作模式”)。

3、“系统”菜单下的“本站参数设置”、“数据参数调整”、“发报种类设置”、“旬月历史数据”、“月报历史数据”、“降水量五分级”、“数据审核参数”等子菜单,允许台站人员操作,但建议不作胡乱改动,以免影响数据准确性。

4、其它菜单项鼓励台站人员大胆去尝试,尽快全面地熟悉该套自动站软件系统。 (二)测报业务部分

1、“系统设置”菜单下各子菜单里的数据设定以后,不要轻易对其改动。 2、其它各菜单项鼓励台站人员去摸索学习,具体内容参考自动站软件手册。 (三)日常巡视

为保障自动观测系统正常工作,减少故障产生,制订维护和巡视规定:

每日早班交接班时应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工作是否正常,并认真作好记录。

计算机检查具体要求如下:

1、检查计算机运行、显示是否正常。

2、检查计算机时钟与采集器时钟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根据标准时间设置时钟。

3、检查各观测项目显示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并在以下相关项目检查中特别注意。 4、检查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外设工作是否正常。 十三、传感器信号测量

在维修本仪器之前应该知道各传感器信号如何测量(即判断传感器是否损坏),下面一一介绍: (一)各种温度传感器信号(断电测量)

温度信号电阻计算方法:R+R0+0.3909×T+R线

(其中R0=100Ω T:为现在温度值 R线:为线电阻(10Ω左右) 1、气温传感器

打开室外信号转接箱,在线路板找到标有“HP”的接线端子: (1)判断信号是否断裂或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小于10Ω(在传感器内“-”端和“G”、“*”端和“+”端分别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测得的是两根线电阻之和,若大于10Ω或不通,则可能线断或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和标有“G”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小于10Ω(同前面一样,测得的是另两根线电阻之和,若大于10Ω或不通,则可能线断或损坏)。 (2)判断传感器是否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和“-”端子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电阻在80-120Ω为正常)。

8

测量线路板上7芯电缆接线端子7脚与8脚间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电阻在80-120Ω为正常)。

2、地温传感器

打开室外信号转接箱在线路板上找到相应的标志有传感器(在每支传感器5根线接线处标有标志,如D40表示40Cm地温)。

(1)判断信号是否断裂或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小于10Ω(在传感器内“-”端和“G”、“*”端和“+”端分别是连接在一起的,这样测得的是两根线电阻之和,若大于10Ω或不通,则可能线断或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和标有“G”端子之间的电阻值小于10Ω(同前面一样,测得的是另两根线电阻之和,若大于10Ω或不通,则可能线断或损坏)。

(2)判断传感器是否损坏

测量标有“+”端子和“-”端子之间的电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电阻在80-120Ω为正常)。

(二)温度测量(带电测量)

万用表测量标有“HP”标志“+”端子与“-”端子之间的电压应在0-1V之间,计算方法是V=Us×1000mV,其中Us是实际的相应湿度值(其实所测到的电压0-1V分别对应湿度0-100,也就是说所如果你测得的电压为560mV,那么实际湿度应为56)。

(三)风向传感器(带电测量)

风向传感器的测量必须两个人完成。一个人在风杆上慢慢转动风向传感器,另一个人打开外转接信号箱,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标有“WIND”端子,正表笔分别接测试点E0-E6,负表笔接“G”,看电压是否有高低变化(高电平大于7V,低电平时小于1V)。

(四)风速传感器(带电测量)

转动风杯,用万用表频率档(许多万用表没有频率档,此时可用电压档分别测试看有高低电平变化)测量标有“WIND”端子的“Fs”与“G”之间应有频率变化。

(五)雨量传感器(断电测量)

打开雨量传感器外罩,用万用表通断档(当然也可用电阻档)测量接线柱,同时转动记数翻斗,每翻一下,万用表应导通一次。

(六)气压传感器(带电测量)

关闭采集器开关,打开箱盖拆下上面数字板(上面一块为数字板,下面一块为模拟板)。打开采集器开关,找到下面模拟板上标有“FSP”的五芯自插件。测量“C+”和“C-”之间的电压值。计算方法是V=(P实-500)/600×5000mV,P实为实际气压值(hpa)。

注:一般涉及测量电压的都应带电测量,涉及测量电阻的必须断电测量。

9

第二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

(第1号)

1、国家基本站和一般站,在人工和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定时观测记录缺测时的处理方法是否可参照基准站的规定处理?

答:可以。即人工观测记录和自动气象站的同类观测记录可相互代替。 2、 自动气象站2分钟与10分钟平均风有缺测时,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答:不能。自动站记录用人工站记录代替时,也遵循此原则。

3、 人工观测站,湿度记录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如何用自动站记录代替?

答:当有人工观测的相对湿度和气温时,则用人工观测值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若相对湿度缺测,则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全部用自动站记录代替,若气温缺测,相对湿度不缺测,则水汽压和露点用自动站记录代替,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此时允许气温与相对湿度反查不一致的现象。 4、 自动气象站中,因时极值不正常,影响日极值挑取,如何进行处理?

答:若某时时极值出现异常,而影响日极值挑取时,则将该时时值作缺测处理,如果能够判断该日极值不会出现在该时内,则该日日极值从其它正常时次记录中挑取;不能判断是否出现在该时内时,则改从已有的自动站时极值和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日极值挑取,若此时日极值为人工观测或从自记纸中挑取的值,则出现时间作缺测处理,若无人工观测记录,则从实有的自动站时极值中挑取日极值,这些情况需在备注栏中注明。时极值可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通过“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和“逐日辐射数据维护”处理。

5、 总辐射、净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的值相互之间出现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目前自动气象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若在日出第2个小时至日落前2个小时之间(当为阴天或地面有积雪反射辐射很强时除外)净辐射值出现负值,或日落后至日出前净辐射出现正值,当时曝辐量的绝对值>0.10时,可将该时的值作缺测处理,再用内插法求得该时值;若在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有总辐射、直接辐射、散辐辐射、反射辐射,则将其作0处理;日极值不正常时,按照第4条解答处理。

若记录之间有矛盾,但不是很突出或不能判断是何要素有明显错误,则维持原记录;若能判断某要素有明显错误时,则先将该要素的记录值按缺测处理,再按记录缺测时的处理规定对该记录进行处理,此时在备注栏中注明。当出现水平面直接辐射等于或大于垂直于太阳面的直接辐射时,维护原记录。若水平面直接辐射较大,应检查直接辐射表跟踪是否正常。 6、 内插是否可以跨日界?

答:可以。

7、 辐射记录的时曝辐量缺测时,若无正点辐照度值,如何处理?

答:可用内插法求得,此时对于跨日出、日落的时次(包括前后两时次),应按梯形法进行内插。 8、 对于风、湿度记录,如何进行内插?

答:《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23.2.1⑵②括号中的内容修改为“风、降水量除外”,即风向、风速缺测时不能用前、后时次数据内插求得。

对于湿度记录的内插,应考虑水汽压、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一致,按如下情况处理: ① 人工观测站湿球温度缺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时,此时湿球温度仍记为“-”,不必进行内插;

② 当湿度记录有缺测时,先用内插法求得相对湿度,再用气温(也可是内插值)与内插求得的相对湿度反查求得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9、 当时极值与正点值矛盾时,如何处理?

答:在Z、H、I文件中,由于厂家自动气象站采集软件对小时开始分钟的处理有偏差,容易出现有时极值出现时间与对应时次矛盾;极值时间出现在正点,而极值与该时正点的值不一致的现象。处理方法:

① 若极值出现时间出现在上一时次00分,则将极值出现时间改为上1次时01分。例如:3时极

10

大风速的出现时间为0200,则将0200改为0201;

② 若极值出现时间不在上一时次00分至该时次时间内时,如果该时极值正常,则该时出现时间按缺测处理,如果分析该时极值有明显偏差,则该时极值和出现时间均按缺测处理;

③ 若极值时间在正点,但极值与该时次相应值不一致,若极大(小)值高(低)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极值代替该时正点值,若极大(小)值低(高)正点的相应值,则用该时正点值代替该时极值。例如:6时最大风速为65,最大风速对应的风向为238,出现时间为0600,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4,对应风向为240,则将10分钟平均风速改为65,对应风向改为238,若此时10分钟平均风速为66,对应风向为240,则将该时最大风速改为66,对应风向改为240,若只是风向不一致,则以正点的风向为准修改极值的风向。

上述情况可不备注。时极值处理正常后,则不会出现日极值不正常的情况。 10、 自动气象站降水记录不正常时,分钟、小时降水量如何进行处理?

答:按如下情况处理:

① 若无降水现象,因其它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内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② 降水现象停止后,仍有降水量,若能判断为传感器翻斗滞后(其量一般为0.1、0.2、0.3mm,且滞后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将该量累加到降水停止的那分钟和小时时段内,否则将该量删除。夜间不守班的站,夜间(20~8时)混有滞后降水量时,因无法判断,按正常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③ 出现漏斗堵塞或固态降水随降随化,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的差值百分率与其它正常时相当,则按正常处理;若自动站记录的降水量明显偏小或滞后严重,则该时段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按缺测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④ 若自动站记录的过程总量与人工雨量筒观测的量存在明显偏差,如有雨量自记记录,则该时段的小时降水量用雨量自记记录值代替,分钟降水量作缺测处理,如雨量自记记录也没有,则对应降水现象时段内的分钟和小时降水量均作缺测处理。该情况在备注栏中说明。

⑤ 使用自动站降水量编发报的观测站,有关降水量组和天气现象组必须配合一致。若无降水现象,而从自动站Z文件读取有降水量时,在定时观测编报中,应人工将该量删除。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11、 A文件中,哪些站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

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6)的规定,只有编发02、08、14、20时4次天气报且报文中编发海平面气压的气象站才录入海平面气压。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A文件中需要录入海平面气压的站,需在台站参数中将“观测项目”中的“海平面气压”选上,其它台站该项则不必选中。天气报(或加密天气报)需要编发海平面气压组,只需在“定时编报参数”中,选中4PPPP组即可。 12、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风的记录会有差别,应以何记录来记录大风天气现象?

答:在平行观测期间,大风天气现象按人工站、自动站分别记录,自动站转入单轨运行后,则以自动站的极大风速判断记录。 13、 自动气象站“FJ.txt”文件中记录的大风数据与Z文件记录的极大风速及其时间不一致,应如何

处理?

答:在自动站采集正常时,可按FJ.txt记录的内容记录大风天气现象,FJ.txt的记录规定详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的相关内容。

由于现自动气象站采集器中无法存储大风记录,FJ.txt文件的数据是自动气象站采集监控软件(SAWSS)从每分钟采集的数据中判断写入的,若SAWSS因故关闭或采集不正常,都会造成FJ.txt记录不正常,所以FJ.txt文件不能作为大风天气现象的唯一依据。

① 若自动站日极大风速≥17.0m/s,FJ.txt中无大风记录,可从Z文件中的时极大风速尽可能的判断记录,或通过随OSSMO 2004一并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中的“大风现象查询”功能获取。

② 部分厂家的自动站,有时会出现从采集器读取的每分钟数据中的出现时间与实际时间有偏差,致使写入FJ.txt文件中的时间与正点写入Z文件中的出现时间有时相差1分钟,此时若开始时间还迟于Z文件中≥17.0m/s的极大风速出现时间,则以Z文件的极大风速时间为准。例如:3日FJ.txt记

11

录为“200501031557 113 174”,而该月Z文件中,16时的极大风速为174,其出现时间为1556,则此时大风天气现象的开始时间由15时57分改为15时56分。

在上述记录处理中,若影响重要天气报和航空天气报告,可不统计错情,但需在值班日记中详细说明。为尽量避免漏记大风天气现象和漏发大风危险天气、重要天气报,观测员必须随时注意实时监测大风数据。 14、 地温观测中遇最高温度示度超出刻度范围,如何观测、记录与订正?

答:新《规范》去掉了原规范中对温度表超出刻度的处理,这是因为不允许台站使用不在本站可能出现的温度范围的温度表。若确有此情况出现,可用外推法估计读数,并用该仪器检定证中的最高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此种情况在备注栏注明。 15、 自动站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且气温可能低于-10.0℃时,湿度记录如何人工补测?

答:当湿敏电容测得的相对湿度缺测或异常时:① 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则用毛发湿度表进行补测,水汽压、露点温度用自动站气温和经过订正后的毛发湿度表读数反查求得;②若自动站观测的气温≥-10.0℃,需同时观测干球和湿球温度,用以计算水汽压、相对湿度及露点温度。此时不用考虑干球温度是否<-10.0℃。 16、 因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的观测时间不一致,定时观测中是否允许相互之间不匹配?

答:不允许。在定时观测45-60分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必须匹配。例如:雾7时48分结束,某站观测能见度的时间为50~55分,尽管两者时间不同步,但此时能见度必须记录为小于1.0的值。 17、 如何理解A文件规定中“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的情况?

答: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2.2(4)的规定处理,即对于连续一天或几天的一次积冰过程,也只抄录一次最大的直径、厚度和重量。因此,现行规定不能出现“电线积冰记录中有现象无直径、厚度和重量”。 18、 由于降水现象影响能见度小于1.0千米,是否必须加记视程障碍现象?

答:不必。但应按照各天气现象的特征综合判断记录。 19、 自动气象站的记录有时出现海平面气压、水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应如何处理?

答:在A文件格检审核中,有时会出现海平面气压、水汽压、露点温度等与计算值不一致的现象,这是由于自动气象站采集形成的数据不正确造成,即厂家使用的计算公式的精度所致。若海平面气压、水汽压差值在0.2hPa,露点温度差值在0.3℃或以内,则不必进行处理,否则应重新计算正确值。 在现行软件中,已对上述问题进行处理,即写入Z文件的水汽压、露点温度是重新计算后的值,海平面气压在定时观测编报或“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形成。 20、 自动气象站本站气压缺测,若水银气压表和气压传感器高度不一致,用人工补测时,本站气压和

海平面气压应如何处理?

答:应将人工观测的本站气压订正到自动站气压传感器的高度上来,再以此计算海平面气压。软件处理方法是:输入气压表读数值时,在其后加“H”,即所计算得到的本站气压即是经过两个感应器高度差订正后的值。 21、 在夏季时,冻土器、电线积冰架等收后,或积雪不出现, A文件中冻土、电线积冰、雪深雪压的

方式位应为何值?

答:在A文件中,用A0=、G0=、Z0=表示观测未出现。只有台站无该项观测任务,才直接在要素标识符后加“=”。

在OSSMO中,台站参数的“观测项目”中的相应项仍应选上。 22、 某日24次平均没有缺测,4次平均缺测时是否可用24次平均值代替?

答:可以。 23、 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如何处理?

答: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正点数据有误可用正点时该的分钟数据代替,或确认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正点值代替。 24、 自动气象站正点数据缺测,可否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来代替?

答:若能获取非正点的分钟数据,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在作不正常记录处理中,优先考虑用正点前后10分钟接近正点的记录来代替。具体作法是:若正点前10分钟内有数据,则用正点前10分钟接

12

近正点的记录代替;若正点前10分钟内的分钟数据也缺测,则用正点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的记录(除极值项和时累积值外)代替。

该情况可以通过随OSSMO 2004下发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软件的有关功能进行处理。 25、 在自动气象站分钟数据文件中,风是何时间的平均值?

答:若台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不具备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文件(WIIiiiMM.YYY)中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若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能够存储分钟数据,则风的分钟数据文件(WIIiiiMM.YYY)中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分钟平均风向风速。 26、 若日极值出现时间恰为24时,应如何记录?

答:对于辐射极值,一律记录为24时00分,其它要素记录24时00分和00时00分均可。 27、 在质量控制段中,若某记录缺测,台站进行质量控制后,其对应的质量控制码应为何值?

答:应为8。 28、 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的时值有缺测时,日总量值应该如何处理?

答:自动站或自记雨量观测的降水量、自记日照时值有缺测,自动站观测的蒸发量、辐射曝辐量和日照时数的时值缺测连续两小时或以上时,日总量按缺测处理。当自动站观测的蒸发量时值有缺测,使日总量值缺测时,可用人工观测的日蒸发量代替,此时人工观测的日蒸发量记录在19~20时,在A文件中,其它时次用“---”代替。此条规定是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关内容的修改,业务软件将升级为OSSMO 2004 3.0.2。若台站没有及时更新业务软件,在对A文件或Y文件处理时,以现使用软件处理为准。 29、 如何填写“年报”中“现用仪器”栏?

答:应按照“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格式”6.6.5“现用仪器”要求,对年内作正式观测记录使用的主要观测仪器逐项完整规范填写。例如: 水银气压表(传感器):规格型号为“动槽式DYM1”,号码为“880238”,厂名“长春气象仪器厂”,检定日期“有合格证”。 湿度计(传感器):规格型号为“湿敏电容HMP45D”,号码为“x2010186”,厂名“芬兰VAISALA公司”,检定日期“20040831”。

13

第三篇:甘肃省气象局自动气象站业务技术问题

综合解答(一)

1、能否用正点前后10分钟内的1分钟风向、风速求取2分钟的风向、风速?

答:由于自动气象站在计算1分钟和2分钟的风向、风速时计算方法有差别,所以其值不能用来求取2分钟的风向、风速,更不能互代。

2、单轨运行后,在 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自动站正点2分钟风向风速(或其中一项)缺测时,记录如何处理?

答:用人工补测的2分钟风向、风速(或其中一项)代替。缺测一项,补测一项。 3、(1)采集器不能存储分钟数据的自动站(我省2005年以前所建站),某时的时极大风速(时极值)缺测。当分钟数据正常时, 该时的极大风速可否从分钟数据中挑取?(2)时最大风速能否从10分钟数据中挑取?

答:(1)由于采集器无存储分钟数据功能的自动站,其分钟数据文件(WIIiiiMM.YYY)中保存的是每分钟的10分钟平均风向风速,所以时极值不能从分钟资料中挑取。

(2)时最大风速可以从分钟资料中挑取。但需分情况处理:若分钟数据全,时最大风速直接挑取;若分钟数据部分缺测,时最大风速按缺测处理。

4、自动气象站某要素的时极值有缺测时,能否直接从分钟数据文件中挑取?

答: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瞬时值是1分钟内有效样本的平均值,其时极值挑自该瞬时值。当时极值有缺测时可从分钟数据中挑取。若分钟数据全,时极值直接挑取;若分钟数据部分缺测,时极值按缺测处理。

风的瞬时值是3秒钟的平均值、时极大风速是3秒钟的滑动平均值、时最大风速是10分钟的滑动平均值。由于WIIiiiMM.YYY文件中保存的是1分钟的平均值,所以当风的时极大风速和时最大风速缺测时,不能从WIIiiiMM.YYY文件的分钟数据中挑取,应按缺测处理(第3条的情况除外)。 5、编报时如何处理滞后降水量?

答:当发报时次出现微量降水但自动气象站尚未反应(例08时前有毛毛雨,到自动站正点观测时降水量不足0.1mm)或无降水但因滞后自动气象站有降水记录影响到报文编发时,应进行人工干预按微量降水或无降水处理,但Z文件中的数据不必修改;无降水但因雾、露、霜等造成自动站有降水记录时应进行人工干预,按无降水处理,并修改A文件和J文件中的数据。所有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必须在观测簿的备注栏中注明。 6、自动站雨量计在进行人工注水精度对比时,对人工注水形成的数据如何处理?

答:在A文件和J文件中删除该记录。人工注水精度对比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7、三次站并轨运行期间,某日夜间自动站记有大风,该日人工站夜间栏是否也要记大风?

答:若人工站无法确定或判定夜间出现大风,人工站夜间栏不记大风符号。

8、若自动站的大风记录出现野值或出现(终止)时间因故无法确定,记录如何处理?

答:要对实有记录进行认真分析和综合判断(结合Z文件中“时极值”的出现时间及FJ.TXT等记录)。若能判定为野值(或异常值),应进行维护;若大风出现(终止)时间无法确定,则出现(终止)时间按缺测处理。

9、自动气象站某时蒸发量因故缺测,能否用内插法计算求取?

答:用内插法计算求取该时蒸发量。 10、“1号解答”第28条关于“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的时值有缺测时日总量值的统计”规定如何理解和执行?

答:(1)当自动站观测的降水量、自记雨量观测的降水量、自记日照时数(人工站)时值有1小时缺测时,日总量值就按缺测处理。

自记日照时数(人工站)全天缺测,若全天为阴雨天气,日照时数的日合计值记0.0;否则,日合计值按缺测处理记“—”(各时日照时数栏空白)。

(2)当自动站观测的蒸发量、辐射曝辐量和日照时数的时值缺测连续两小时或以上时,日总量按缺测处理。

14

11、(1)“1号解答”13条是仅指“FJ.TXT中的出现时间迟于Z文件1分钟”的情形吗?(2)当出现时间以Z文件为准时,终止时间如何记录?

答:(1)对该条的理解和执行应掌握以下原则:当FJ.TXT中的出现时间与Z文件中的出现时间不一致时,就以Z文件的时间为准。

(2)当出现时间以Z文件为准时,终止时间也以Z文件为准。

12、自动站正点降水资料缺测,但该时的分钟资料正常,该时的时降水量可否用分钟资料之和求取?

答:可以。

13、如下记录,在气簿-1中如何记录大风? 200505280843 292 109 200505280827 290 173 200505280728 276 84 200505280657 273 178 200505280651 276 74 200505280635 283 174 200505141833 305 84 200505141817 290 174 200505141753 298 139 200505141737 285 173

答:从FJ.TXT文件中整理大风记录时,按下述方法进行:风速小于17.0m/s对应的时间减15分钟,即为一次大风现象的结束时间,以此记录的时间向前推,风速大于或等于17.0m/s的第一次出现时间即为本次大风现象的开始时间。依此,上述大风应记为:

5月14日:15 1737-1738 1817-1818

5月28日:15 0635-0636 0657-0713 0827-0828 14、“规范”关于“降水自记记录(或自动观测每分钟降水量)有缺测时,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降水量记录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的挑取(23.3.3.(4)条)”的规定如何理解和执行?

答:对该条应作如下理解:某时段(年最大降水量需挑时段)的自记记录缺测,从实有自记记录中挑取的年最大降水量不及用“自记记录缺测时段”对应的定时降水量代替值大时,该时段的年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用气簿-1对应时段的定时降水量及降水开始时间代替。 15、(1)使用EN型风仪的站,当EN型风2、5、8、11、14、17、20、23时8个时次2分钟风缺测时,是否应将自动站相应时次的记录四舍五入后代替?(2)若自动站上述8个时次2分钟的风记录缺测,但EN型风仪的记录正常,此时应用正点后人工补测的记录代替,还是用EN型风仪记录的正点2分钟记录代替?

答: (1)按照“中国气象局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规定的解释”关于人工站观测记录“定时风”缺测时的代替规定,风速应四舍五入取整后小数位补0记录。

(2)用EN型风仪记录的正点2分钟记录代替。 16、因固态降水自动站雨量计加盖(冰雹不加盖),加盖期间或承水器内已有固态降水溶化前的各时雨量数据缺测,各时栏划“—”线。A文件中的相应记录如何处理?

答:当缺测时段的累计量能够求取,维护A文件时在缺测的起始时次输入“A”,中间时段录入“-”,终止时段输入累计量。

17、自动站单轨运行后,用毛发表测湿的台站如何观测、记录、点绘毛发订正图?

答: 自动站单轨运行后,点绘订正图所需的毛发表读数通过在各定时或规定观测时次观测毛发表获得。需明确的是:

(1)观测时次及点绘要求按原人工站规定执行,切忌“集中观测、突击点绘”(特殊情况除外)。 (2)观测的记录基本(一般)站记入自动站观测簿,基准站记入人工站观测簿; 无相应观测簿时可在当日天气现象栏划分栏(靠近备注栏)记录,并注明时次。

(3)在气温低于-10.0℃时,若湿敏电容工作正常(即测值准确),其值可用于点绘订正图。 (4)在低湿区,可通过增加人工点子对订正线进行矫正。

15

(5)基本(一般)站用毛发表读数配合湿敏电容测得的相对湿度值点绘订正图;基准站用人工观测的记录点绘。

(6)该观测项目列入质量考核。

(7)自动站单轨运行后,冬季基本站和一般站每月只制作自动站毛发订正图。若20时人工对比观测遇湿球不稳定或-10.0℃以下记录时,用自动站毛发订正图订正湿度记录。 18、夜间不守班的站如何观测、记录最小能见度?

答:最小能见度的观测和记录方法是:“逐班观测、逐班交代,现象结束后(或转日界)整理记载”。漏交代视为漏观测。

夜间不守班的站在睡觉前和起床后观测到沙尘暴、雾等《规范》6.3.2(8)条规定要记最小能见度的现象时,要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以便和白天时段的最小能见度比较确定该日的最小能见度。夜间的记录方法为:直接在现象符号后记最小能见度。如≡[50]。

某现象的最小能见度缺测时记为[—];A文件维护时在间隔符“;”后录入“///”。

19、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人工站均有大风,但自动站记录的出现时间有疑误,按规定可用人工站记录代替。若人工站大风已结束,而自动站仍出现大风,应如何记录?

答:对实有记录进行认真分析(严禁盲目、随意否定实有记录)。经综合分析认为记录正确时,在自动站气簿-1中正常记录。 20、(1)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因雨凇冻结,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是否应启用人工站设备(EL型、EN型风向风速仪)进行观测?(2)相应时次的2分钟、10分钟风向风速和最大风向风速是否可用人工站记录代替?(3)电线积冰观测的风要素,是否可用人工观测的风向风速(人工站不正常时可用目测)记录代替?

答:(1)启用人工站设备(EL型、EN型风向风速仪)进行观测。 (2)用人工站记录代替。

(3)用人工观测的风向风速(人工站不正常时可用目测)记录代替。

21、自动气象站地温传感器被积雪全部或部分(1支、2支或3支)掩埋时,在气簿-1中如何备注?

答:基本原则是:“连续观测,时段备注”。按掩埋的实际数量(有4支表的站)和掩埋时段进行备注。 三次观测站夜间地温传感器被积雪掩埋时,若能确定时间,照实备注;否则,只备注守班时间内的情况。

22、单轨运行后,发报时次遇自动站故障且湿球溶冰不当时,如何求取相对湿度发报?

答:(1)使用毛发表期间,用毛发表读数反查求取湿度;

(2)毛发表停用期间,相对湿度用 “该时湿度计读数(有记号读记号处的读数,无记号读正点时间线或靠近正点时间线处的读数)加前一时次器差(自动站值减去正点时间线处的读数)”的方法求取,再配合气温反查求取e和Td。

(3)该时记录的处理方法详见气业函?2006?8号文第四条。 例如:08时遇自动站故障且湿球溶冰不当时,08时的相对湿度用湿度计读数加07时的器差计算而得,再配合气温反查求取e和Td用于发报。

23、自动站记录缺测,造成3小时变压、24小时变温、24小时变压无法计算,如何编报?

答:自动气象站出现故障,造成数据无法卸载或不采集,要及时按规定处理(按照规定用正点前后10分钟内接近正点时刻的分钟数据代替、进行人工补测、相邻正点数据内插)。

若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后,前3小时气压、前24小时气压、前24小时气温仍缺测,则3小时变压用气压自记记录的相应变量代替;如果气压自记记录也不明时,3小时变压按缺测处理编报。24小时变压、变温按缺测处理编报。

24、观测大风或拍发大风危险(重要)报时,风速可否用“五入”法(小数位大于五时进位)记录、发报?

答:在达到标准之前不能用“五入”法(小数位大于五时进位)记录;达到标准后按“五入”法编报。如自动站记录的极大风速为21.5m/s,风速应编报为22。

25、一日中某天气现象最小能见度在“夜间”和“白天”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应如何记录?

答:记录最早时刻出现的。

26、拍发省定3-5月重要天气报的台站,若2月最后一天(按规定不发重要报)恶劣能见度延续到20时后(即3月1日),重要天气报如何编发?

16

答:在2月最后一天20时后的10分钟内发出重要报,时间编2001。

27、如何整理和记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作业(包括降雨、防霜、防雹、消雾)情况?

答:凡在本县(区)范围内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作业(包括降雨、防霜、防雹、消雾)时,要对该月的作业情况进行汇总归纳。在主观测簿纪要栏注明作业时间、地点等(抄入气表—1纪要栏)。该项内容可以补注,但责任人是本月的报表制作人员。

28、某站某日第一次对高山积雪的描述为“测站XXX方XXX山1/2以上有积雪”,其后因降雪积雪覆盖满山。该日高山积雪应如何记载?

答:应记载该日最严重的情形。将原记载更改为:“测站XXX方XXX山满山有积雪”。更改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29、台站能否直接使用2004版测报业务软件的“工具”功能制作本站气压简表?

答:OSSMO—2004版地面测报业务软件是中国气象局正式颁布的应用软件。其“工具”栏中的诸功能已经过测试检验,计算值的精度符合业务要求,所以各站可直接通过该项功能计算打印本站气压简表。但需说明的是:

(1)计算打印时,各项参数的设定必须正确;冬夏半年的气压、附温初值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对某站而言,各初值应基本确定)。

(2)市局业务管理部门要对各站制作的气压简表进行审核,特别要对各初值重点把关。 (3)由于程序计算时未考虑气压表和附温表的订正值,所以各站要将现用气压表、附温表的仪器号码、器差、启用时间、超检时间标注在该表的小表处(每换表必须更正,但小表不必更换),以便订正。 30、在气表-1备注栏如何描述“台站周围环境变化”?

答:各站要在每年1月份的报表中对台站周围环境状况进行详细描述,以次作为年内比较的基础。当月内台站周围环境有变化,则对新增加(或消失)的建筑物、道路、河流、湖泊、树木、绿化情况注明方位、高度和距离(距离观测场最近距离)等;若土地被荒废或重新耕作、或原种植结构发生变化时,对变化情况进行简述。

31、安装自动站的台站,虹吸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是否不作精度对比?

答:必须进行正常的精度对比和维护。虹吸式雨量计在使用期间每月将盛水器内的自然排水量进行1-2次测量,只要是因降水导致的自然虹吸(包括虹吸前有人工加水或降水),就应测量自然排水量;遥测雨量计的精度对比,必须在自记纸背面(自动站在值班日记中)列式计算。 32、自动站数据(如缺测一分钟)有缺测时如何备注?

答:不影响正点数据或日极值时,只在值班日记中交待;影响正点数据或日极值时,在气簿-1(或气表-1)中备注。

33、J文件是否需台站维护?

答:J文件必须经台站维护后上报省局。

34、E-601B型蒸发器安装传感器后,使用和维护需注意什么?

答:E-601B型蒸发器安装蒸发传感器后,使用和维护按原规定进行。需特别强调的是:

(1)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不能低于溢流孔;加(汲)水后及时调整水面高度(以正点刚过调整为宜)。 (2)每年在开始使用大型蒸发前,要提前试用几天。若蒸发桶未更新或更换,则将汲(加)水的上下限值和溢流值(此值可由业务管理部门审核确定)记入E-601B型蒸发器启用月的值班日记中;若更新或更换了蒸发桶,在正式使用前要重新测定汲(加)水的上下限值和溢流值(记法同上)。

(3)溢流孔不得堵塞,溢流管和溢流桶要正确安装。

(4)溢流量记入当日备注栏,计算蒸发时(人工观测)从蒸发量中减去。

(5)一般每月换水一次;按规范进行日常维护,经常保持器内和水圈内的水足量、清洁。 35、交接班时,是否需打开自动气象站的采集箱和地温变送箱对自动站的工作状况进行当面交接?

答:在交接班时必须打开采集箱、地温变送箱对自动站的工作状况进行当面交接;重点检查各指示灯有无异常、有无掉线、清洁状况等。

36、如何计算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精度差值?

答: 计算精度差值的公式是:

(1)精度差值(%)=(人工站测定的降水量-自动站雨量示值)/人工站测定的降水量*100%。

17

(2)精度差值(%)=(注水量-自动站雨量示值)/注水量*100%。 37、自动站主控微机连续运行多长时间后重新启动,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答:至少一周重启一次,但台站可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增加重启次数。重启时要避免对数据卸载和文件上传造成影响。 38、“台站周围环境变化”描述是否在气簿-1中备注?

答、不在气簿-1备注,而要在气表-1中备注。

39、如何理解和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压、温、湿自记仪器器差超过标准后应及时调整笔位的规定?

答:当压、温、湿自记仪器的4次(3次)定时平均器差(以单张自记纸统计)超过《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标准时,在当日20时调整笔位,每周只调1次。

单轨运行后,计算器差或调整自记笔位时均以自动站值为准(基准站以人工站记录为准)。 湿度计的器差由各市州局业务管理部门根据各站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忌频繁调整。

40、单轨运行后,更换、停用、启用人工观测仪器或更换自动站的传感器时是否在自动站气簿-1和气表-1备注?

答:应在自动站气簿-1和气表-1中备注。

41、台站观测业务项目有增加、调整或变更时,是否备注?

答:必须在相应表簿中备注。备注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调整(变更)要求、依据文号等。 42、压、温、湿自记纸迹线超界或不正常时如何备注?

答: (1)各种自记仪器迹线中断或不正常,要在自记纸背面注明原因。 (2)调整笔位的情况只在自记纸背面注明。

(3)湿度计笔尖超界:定时记录按“规范”8.9.2条的规定执行;日最小相对湿度只在自记纸背面备注。

(4)若迹线的中断或不正常影响了观测簿或气表记录,将备注内容抄入相关表簿。 43、冻土出现三个或以上冻结层时,第三冻结层是否记入气簿—1纪要栏?

答:在气簿—1纪要栏记载,抄入气表—1纪要栏。

44(1)更换最低气温表后(或月初1—5日)的酒精柱读数,记入人工站还是自动站气簿?(2)进行逐日差值计算时,用人工观测值还是自动站观测值?

答:(1)连续5日的酒精柱读数记入人工站气簿。 (2)用人工观测的干球记录计算差值。

45、制作毛发订正图的原始数据无法打印,是否要手工抄录?

答:不作统一要求;但初算、校对、预审等环节要各负其责,确保数据准确。

46、自动站风向风速传感器被冻住,在现有条件下台站修复有困难。是否必须放倒风杆进行排除?

答:因台站条件所限,不要求放倒风杆进行排除;但要启用人工观测仪器观测记录。 47、一天降雹数次,是否每次都要观测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

答:每次都要观测;当需测量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时,还应测量最大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 48、我省气候评价使用的天气和气候标准在人工站和自动站气表-1中的描述是否允许不一致?

答:并轨期间,人工站和自动站气表-1分别统计、分别描述;单轨期间应一致。 寒潮、强降温的日平均气温按4次定时记录计算。

49、不定时降水重要报的编报降水量是从虹吸雨量计的自记纸上读取还是用自动站的分钟数据相加而得?

答:在业务软件尚未完善前,为便于观测员操作,从虹吸雨量计的自记纸上读取编报降水量。 50、下小雨时能见度小于10.0千米,湿度小于70%,天空昏黄,是否可并记浮尘?

答:按实际观测到的现象记录。 51、数据内插是否可跨月跨年?

答:可以。

52、编发气象电报时,若计算机对云码、天气现象等要素编报有误,是否需人工改正?

答:必须更正。

53、三次站02时的各自动站记录是否抄入气簿-1?

18

答:抄入气簿。

54、日照时数的日合计值是否抄入气簿-1?

答:不抄。

55、单轨运行后曲管地温是否继续安装?

答:曲管地温的安装时段同过去。

56、蒸发传感器启用后,自动站气簿-1蒸发栏如何填写?

答:只填蒸发量。

57、风向风速不能进行内插计算,具体是指10分钟还是2分钟?

答:2分钟、10分钟的风向风速均不能内插计算。 58、辐射站遇雷暴天气时,是否加盖?

答:不加盖。

59、因停电等原因,造成自动站非正点分钟数据缺测,记录如何处理?

答:按缺测处理。

60、当出现浮尘、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0.5KM时,不定时重要报“要素输入选项”中无能见度项,是否用手工编发?

答:软件未升级前用手工编发。

61、现用地面测报业务软件在个别要素的输入和日数据维护方面存在缺陷,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问题?

答:软件未升级前,在A数据中进行维护。

62、三次站的夜间最小能见度不能输入,如何解决? 答:软件未升级前,在A文件中修改。

63、单轨运行后,20时人工对比观测遇地面温度表球部或曲管地温表被雪掩埋,在何处备注?

答:在人工站气簿-1中备注。

64、温湿度传感器过滤罩的更换周期多长?

答:一般为1年,但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半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均要在气簿-1中备注。 65、基准站自动站气簿-1的各层云状是否应记云量?

答:不必记录,发报直接使用人工站气簿-1中的记录。

66、因雾、雪暴使天空不明,总、低云量、云状和云高如何输入计算机?

答:总、低云量输“10”,云状输现象代码,云码输“xxx”,云高输“X”。

67、因烟幕、霾、浮尘、沙尘暴、扬沙等视程障碍现象使天空全部或部分不明,总、低云量、云状和云高如何输入?

答:总、低云量输“-”,云状输现象代码或同时记录可辨明部分的云状,云码输“xxx”,云高输“X”。 68、有视程障碍现象时,气簿-1总、低云量栏记“—/—”,日平均云量栏记“—”,日合计栏如何记录?

答: 气簿-1日合计栏按实有记录统计(全部缺测时划“-”线)。 69、省局对报表审核出的问题如何统计错情?

答:(1)A文件封面、封底内容多输、漏输、错输一项统计0.1条错情,其余每错一处统计1.0条错情。

(2)J文件(本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按项统计,每错一项统计1.0条错情。 70、(1)自动站单轨运行后,自记记录中断如何进行质量考核?(2)各种自记纸漏做正点观测时间记号是否统计错情?

答:(1)按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测报质量考核办法(1998年5月)》的有关规定统计错情。 (2)统计1.0条错。

71、大清洁仪器后因雨量传感器安装不当对降水测量造成影响,如何考核质量?

答:对该类错情的考核按中国气象局《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三、(三).3.(2)的规定执行。 大清洁仪器虽为集体行为,但对大清洁后仪器安装是否正确、运行是否正常等直接负责的是当时的值班员;若其后仪器一直带病运行,其他班次未纠正,对涉及的诸班均要进行质量考核。 72、质量考核办法中规定:“自动站缺测个数以A文件中的记录为统计依据,每缺测1个,统计0.1条错”。如因相对湿度缺测,影响水汽压,露点温度缺测,是否可不统计错情?

19

答:若值班期间未按规定巡视和检查自动气象站(有责任性和人为因素),造成部分项目的数据错、漏或异常,统计错情时,以A文件中该时次缺测数据的多少(采取补救措施前的实际缺测个数)为依据,不考虑影响因素。

73、当压、温、湿自记仪器的实测值与自记值的平均差值(以单张自记纸统计)超过标准,未按规定调整笔位。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考核时,应统计个人错还是出站错?

答:统计出站错。

74、对处于热备份状态的各类仪器设备,未按要求进行相应的观测和维护,是否统计错情?

答:各类仪器设备未停止观测时,值班员均要按要求进行维护和观测;否则统计出站错。 75、自动气象站对工作室的交流供电有何要求?

答:自动气象站工作室的交流供电要按照业务用电与其它用电分开的原则进行改造。

(1)值班室供电系统按照自动站设备、辅助设备、照明三个独立的部分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各台站选用电源线的标准,应满足最大负荷要求并留有余量。

(2)自动站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专用电源、自动站微机、观测发报微机、网络服务器、打印机、交流UPS电源)的交流电,必须从进户配电盘单独使用一相专线供电,不得与其它用电器混用;功率负荷>1.0KVA,对交流电的要求为220V+10%至-15%,50Hz。

(3)辅助设备包括空调机、饮水机、非自动站设备的电源、照明(包括值班室内照明和观测场照明)、观测场维修用电等,其功率负荷应满足工作需要,且留有余量。

(4)各种电力电源的插座应当固定在墙面上,并靠近各个工作台;活动插座应当坚固。电力、电话、信号等缆线的布设应当隐蔽、无暴露、美观和检修方便。

(5)室内线路的安装应符合供电部门的要求。

76、自动气象站对防雷防静电地网的接地电阻有无具体要求?

答:自动气象站防雷防静电地网的建设分观测场和值班室两部分,两地网必须连为一体。观测场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小于4Ω;值班室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小于3Ω。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规范》。

77、对自动站防雷防静电工程检测、业务用电检查有何要求?

答:(1)对人工风塔、自动气象站防雷防静电工程(室内、室外)进行检测和业务用电检查是各单位每年必须做的常规性工作。

(2)自动站防雷防静电工程检测和业务用电检查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进行。定期检测每年一次,不定期检测视情况临时确定。

(3)自动站防雷防静电工程的检测必须由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业务用电的检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4)对自动站防雷防静电工程检测后,检测单位必须出具正规的检测证(有检测单位公章)。检测证中必须填写各测点的检测值、检测结论、整改要求和建议等内容。原件留台站,复印件报市州局业务管理部门备案。

(5)对检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不留死角。 78、自动气象站如何实现加密观测及资料上传?

答:当接到“加密观测指令”时,台站需对自动站主控微机内的有关参数进行重臵。具体步骤是: (1)在SAWSS中,选择“系统参数”→“选项”→“其它设臵”。在该页中,选中“加密观测”,再选取加密观测的间隔时间即可。设臵相应加密观测的间隔时间后,系统则会以每小时正点为开始时间标准,在选定的时间间隔形成规定的自动气象站上传数据,文件名格式为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

(2)在SAWSS或CNIS中,选择“自动站组网设臵” →“高级设臵”,在主通道,将最大延时改为“59”;加密观测指令结束后,将最大延时重新设臵为“10”。

(3)因省局中心站的组网软件还不能对加密上传的数据文件进行处理,所以在软件未升级前,省局信息中心要将收到的加密上传数据文件转到其它文件夹,以便应用和处理。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m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