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年度大学语文教学计划书

更新时间:2024-05-02 09: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2010年度大学语文教学计划书

一、课程简介

“大学语文”为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对外交流的形式下,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与影响。无论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之精华还是中国近代文化中的中西合璧、追求真理、追求科学、民主、艺术之精髓在人们思想交流、人际沟通、感知体认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榜样作用,无比的推动力,“根深而叶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在人文精神传承、思想道德、科学文学素养提高,都责无旁贷。

“大学语文”是面向全校一年级非中文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它涵盖了从《诗经》到现当代中国主要作家、主要文学流派,包括诗、词、曲、赋、散文、小说、戏曲各大文体。古代部分每单元以某一题材系连相关作家作品,并附列中学已学篇目,温故知新,点面结合,力求全方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外国作品虽选入少,也可扩大视野。

二、理论教学内容

(一)散文部分:

1、先秦至中国近代:二十四篇 2、外国翻译:三篇 (二)诗歌部分:

1、先秦到宋代:十三篇 2、中国现代:四篇 3、外国翻译:一篇. (三)小说部分: 1、魏晋至清代:二篇 2、中国现代:三篇 3、外国翻译:二篇 (四)文学常识:三篇

三、实践教学内容

1、朗读、背诵:

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 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2、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3、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四、学时分配

1

教学内容 寡人之于国等 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容忍与自由等 我的世界观等 冯谖客孟尝君等 种树郭橐驼传等 马伶传等 秋夜等 爱尔克的灯光 哭小弟等 我与地坛等 蒹葭等 长恨歌等 八声甘州等 摸鱼儿等 雨巷等 断魂枪等 苦恼等 复习 测验及考试 总学时 学时数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62 实践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8 五、 本课程基本要求:

1、对优秀文化传承

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接受 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提高兴趣,培养能力

通过历代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授,培养学生对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进而逐 步培养学生具有教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能顺利准确阅读一般文章、学术论著、文学作品,能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 3、奠定基础,欣赏分析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和文学分析能力,具有在教师指导下对有关文学 作品的分析、阅读、欣赏、评价的能力。 4、学以致用,相得益彰

学用结合、结合实际,让学生从文学到文章逐步养成规范习惯,具有一定的 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六、 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1、散文部分:

论说文方面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具体而精炼的表达能力。

记叙文方面要求学生懂得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在记叙文文中的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2

2、诗歌部分:

使学生了解诗词曲赋的各自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音乐美之感悟,提高审美品味,净化、陶冶心灵。 3、小说部分:

通过课文小说选文的学习,了解了解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特点,了解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产生成长,尤其是“五四”以后的创作丰收,以反封建为其基调。

七、 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1、教学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

论说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必需掌握。论点须准确精炼概括;论据须具体,有理有据不空洞;论证即观点与论据之间严密的组合、推演的过程,须符合逻辑而富有个性。

学习记叙文的详略得当,波澜变化,描写的生动形象,抒情的真实动人,议论的深刻贴切。

理清诗歌发展线索,各时代诗歌的样式。诗歌流派、内容风格、诗歌主要的创作方法。结合课文,提高阅读,赏析能力。

小说创作的三要素须掌握。选文的写作背景、主旨、思想内容、结构线索及表现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 实践教学内容

朗读、背诵: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2、教学重点:

(1) 散文部分重点篇目:

《寡人之于国也》、《秋水》、《论毅力》、《容忍与自由》、《吃饭》、《垓下之围》、《张中承传后序》、《前赤壁赋》、《马伶传》、《秋夜》、《纪念傅雷》、《哭小弟》、《蚂蚁大战》

(2) 诗歌部分重点篇目:

《湘夫人》、《饮酒》、《行路难》、《长恨歌》、《虞美人》、《八声甘州》、《一句话》、《雨巷》、《再别康桥》、《我愿是一条急流》、 (3) 小说部分重点篇目:

《婴宁》、《断魂枪》、《苦恼》、《麦琪的礼物》 3、教学难点:

(1) 理解重点篇目的结构特点及修辞手法。 (2) 理解不同诗体的特征、句式、风格。

(3) 重点篇目小说了解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八、 具体教学要求:

3

1、散文部分:识记每篇文章作者、时代、课文所属文体类别。理解重点篇目的结构特点。理清思路,正确划分层次及概括大意。理解重点篇目的语言特色及修辞手法,能联系课文作简要分析。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熟记课文中关键句和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词句,理解其含义。

2、诗歌部分:识记每篇诗词曲赋的作者、时代及所属文体类别。理解重点诗篇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理解、鉴别不同诗体的特征、句式、风格、押韵方式、语言特色。掌握诗歌的韵律美、诗歌中的典故。进一步巩固文言实词、虚词。

3、小说部分:识记每篇小说的作者、篇名及所属文体。重点篇目小说了解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主要人物性格及写作特色。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评析能力,抒发自己独到之见。

九、 其他教学环节的必要说明:

1、朗读、背诵:

对学生记忆、语感的培养之重要环节。一则改变一味以教师讲授的状况,二 则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由单纯灌输到教学同参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是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本领的方法之一。 2、适当的课堂提问讨论:

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设计提问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教学,教学相长的好途径,提高听课效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参与,从不知到知到独立思的方法之一。 3、联系实际,写简单的赏析习作:

能够对所学课文内容、艺术特点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增强学生对作品阅读、理解、赏析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十、课程考核方法

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分值,平

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期中考查赋分,兼顾平时测验、独立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作业次数一般为2~3次。凡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者,即确认该课程为不及格,并不再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计算总成绩。

十一、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1、认真预习;2、严格出勤;3、遵守课堂纪律;4、按要求完成作业; 5、按时复习;6、参加考核。

十二、使用教材

1.《大学语文》主编:徐中玉 陶型传2006年新编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大学语文》同步训练主编:张涛 2006年10月第1版 人民日报出版社

附:教案

4

一、《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

5

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a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者

6

龟玉毁于犊(dú)中 .

孝悌(dì)之.

然而不王(wánɡ).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

数罟(ɡǔ) .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食

B.庠序(学校) ..

斧斤(砍伐树木) ..C.饿莩(死人) ..

谷(稻谷)不可胜(尽)..

孝悌(孝顺父母) ..

洿(浊水不流)池 .

王无罪岁(年岁) ..鸡豚(养猪) .

涂(通“途”,道路)有.

狗彘(母狗) .

D.勿夺(抢夺)其时 .

移粟(泛指谷物) .

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 C.数cù;污—洿;王wànɡ 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

7

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8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走 ③或百步而后.之 ②弃甲曳兵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22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习5、6、7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适当作朗读指导。背诵5、6、7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研习第5、6段

(1)学生齐读第5、6段(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9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板书: (Ⅰ)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用也。 王道之始

(Ⅱ)措施效果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 王

七十者衣帛食肉,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道

黎民不饥不寒,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填充空缺处,尝试背诵5、6段。 (3)朗读指导

第5段兼用排比和连环两种句法,全段三大句,每句为一层,语势逐层上升,要突出最后一层,这是孟子的主要意图所在。“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轻读,后者重读。

第6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表陈述语气,气势充沛,要读出层次。最后用双重否定句式总结,要读得坚定有力,其中应有劝勉之意。

选一男生朗读5、6段,其余同学点评。 学生齐读5、6段,背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数罟 ②数之以桑 ③衣帛 ④养生丧死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研习第7段

(1)学生齐读第7段

10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呢?

明确:孟子采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此外,孟子还用了比喻,否定了梁惠王的自我辩护,劝勉梁惠王施仁政,除虐政。

板书:

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尝试背诵第7段。 (3)朗读指导 “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检 ②发 ③王无罪岁 ...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四。 六、课堂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1998年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极其强大的金融风波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WTO的胜利加入,无不证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向着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行进。

●板书设计

11

二、秋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

4、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 (学生回答)

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 引入课文 二、简介《庄子》并解题

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 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12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三、课文分析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的知识卡片

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名学生的卡片。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 (1)通假字 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 (2)古今异义词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 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 (3)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名词“时(季节)”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美”,作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美景)

(4)一词多义

(5)句式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

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己”作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助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用“见??于??”表示被动)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固定形式,可译为“认为??是??”“觉得??是??”)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是副词“非”和连词“则”的配合格式,可译为“(要)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头,可译为“再说”“况且”,表示意思推进一层) (6)出自本文的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贻笑大方:留下笑柄给内行人,让内行的人笑话。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谦词

13

4.学生齐读课文,研读讨论

(1)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组内讨论,分组承担问题,班级交流) ①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

这篇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全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

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

③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们什么? 点拨: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④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

⑤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点拨: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⑥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四、小结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神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14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 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 虽然 (由于)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和 他 天下的原因 就 这个道理

其:代庄宗之:代天下 所以:??的原因 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 世人说 死的时候 拿 箭 梁王是 仇人

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 为 兄弟⑺,而 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 是我立他做王的 订盟约结为 可是(他们) 而 归顺 个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人 都是 一定 心愿 宗庙里面

其后 用兵, 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 告 庙⑾, 请 其矢⑿,盛(之)以锦 他以后带兵打仗的时候 部下 用一头猪一头羊祭告宗庙 请出那 三枝箭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74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