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题

更新时间:2024-01-03 15: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20、21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20.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景象: 原因: 21.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3分) 20.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2分,写出三个得满分);原因:“无侣”或“单栖”(1分)

21.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10.(1)这句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2)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点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1)这首词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主人公的离别之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两句极富神韵,请结合全词主旨作赏析。(4分)

10.(1)深夜听见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到其中充满怨恨;(2分)想在梦中寻找远离的亲人,偏偏梦难成而灯又熄。(2分)

(2)这两句可谓情景交融,其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竹秋韵,那万叶千声在主人公听来都是怨恨之声,引发了无限离愁别恨。(答出“情景交融”和“拟人手法”各得1分,分析恰当得2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浣溪沙 (苏 轼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这首词写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4分) (2)、具体说说这首词在写景上的特色?(6分) 9、(1)这首词写初夏时的乡村生活情景。表现出主人公久旱雨后丰收有盼的淡淡喜悦之情。(写出季节和情景各1分,写对心情得2分,总4分)

(2)这首词一改他诗以视觉形象为主的常见写法,而是别出心裁地将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各种声响搬入词中,于平易中见神奇。村头枣花掉落衣巾声、农家缲(sāo)车抽茧出丝声、农人粗服柳下卖瓜声,声声入耳。使乡村的季节色彩、田家的农事活动、农村的生活情态融为一体。(在基本符合思路前题下,只写特点得3分;具体说特点得6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5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10. (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像,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本题5分。答出表达技巧2分,结合诗句解说2分,答出表达效果1分)

(2)①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②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③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本题5分。说明看法,1分;答对理由,4分。要求结合每一联具体分析,意思对即可)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古剑 清·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1)咏古剑,但诗中却并未出现“剑”字,试问作者是怎样咏出古剑的意象的?(4分)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14.(1)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格,将古剑比作“秋水”和“老龙”,分别写出了古剑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有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4分,”秋水”、“老龙”各2分)

(2)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字则表明“烈士心”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2分);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进一步的描写,以“龙吟”写剑声,写出诗人跃跃欲试、急于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1分)。(4分)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15.(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春残”概括或总写 1分; 三景写全1分)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2分)

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用众芳的调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诗人写此诗时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好友黄几复时知四会县(今属广东)。

②治病不蕲三折肱:《左传说》:“三折肱,知为良医。”《国语·晋语》有“上医医国,其次救人”的说法。蕲:祈求。

(1)宋代诗人张耒认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真奇语”,此联奇在何处?

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后四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好友黄几复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14.(1)①运用对比手法,把“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进行对

照,将相聚之乐与别后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②叠加“桃李”、“春风”、“酒”、“江

湖”、“夜雨”、“灯”等典型意象(选用一些名词物象),创造了相聚之乐与别后相思之苦的独特意境,令人回味无穷。(4分。答出一点即可)

(2)①从持家、治病(治国)、读书三个方面。②表达了对黄几复清正廉洁、长于治国、

好学不倦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其不被朝廷重用表达了婉惜。(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陕西省宝鸡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作简明解说。

(2)此诗颔联是写景佳句,写景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3)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1(1)五言律诗。特点: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颔联、劲联对仗;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2)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山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生机活泼。涧水在奔流,树林有点染,是活的景,一派活泼,一片生机。③强烈对比。涧是碧色,却流红叶;树是青的,却映白云。④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⑤俯仰相衬。“碧涧??”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之间何等空阔自然。

(3)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山东省烟台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写作本词时,作者刚调任密州,年仅四十。密州不比杭州,贫穷粗陋,连年蝗灾,民不聊生。

(1)词的上阕专写钱塘上元,有什么作用?试作分析。

(2)下阕中山城的“寂寞”更是人的寂寞,寂寞中抒发了作者情感,试作赏析。

2.(1)上阕写钱塘上元的繁华与热闹,为下阕写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铺垫(衬托、对比)。 (2)密州的上元,火冷灯稀,天空阴云密布,将要下雪。人们击鼓吹箫,举行社祭,祈求丰年。作者此时感到年老而又寂寞难耐,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 (1)分析首联中的“争”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2)诗中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5分) 3.(1)(3分)“争”字给人以时间的紧迫感,说明了行程安排得紧凑,(1分)充分表露了旅外游子急切的盼归之情。(2分) (2)(5分)三、四句意在表达诗人如期归家的希望落空带来的失落苦闷之情,(1分)却并没有从正面表述,而是采取了委婉含蓄的手法,将秋风人格化,(2分)借秋风的“先到”说明自己未能成行,(1分)以秋风的无情突出了自己未能如期归家的失落苦闷心情。(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8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即闲居之意。

(1) 诗歌首句的“悠悠”二字用的巧妙,含义丰富。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12.参考答案:(1)“悠悠”就是悠远,悠长的意思,(1分)这二字既形象地写出远书、归

梦的杳邈难期,也巧妙地暗示了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更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在希..

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和难遣的寥落之情。 (3分)

(2)在抒情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3分)(答“拟人”、“对比”或“反衬|,

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o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