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Microsoft Word 文档

更新时间:2024-03-29 1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C) A.都与世界观没有区别 B.都是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C.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都是科学的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否认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是(C)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二元论 D.形而上学

4.西方哲学家贝克莱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观点肯定了(B)A.存在是第一性的 B.人的主观感知是第一性的 C.存在与人的感知都是第一性的 D.存在与人的感知可以相互转化

5.“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这种观点属于(B)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C) A.一切有形物 B.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C.客观实在 D.一切自然存在物

7.把水.火等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1

A.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8.中国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B) A.肯定了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 B.夸大了主观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C.指出了宇宙与人的精神可以相互转化 D.否认了宇宙与人心都是世界的本原

9.下列观点中,属于一切唯心主义共有的观点是(C) A.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世界是神的创造物

10.物质区别于意识的根本特性是在于它的(B) A.变化性 B.客观实在性 C.多样性 D.可知性

11.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因为他们在科学实践过程中(D) A.完全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接受了宗教神学的指导 C.接受了唯心主义的指导

D.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 12.以下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D)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心外无物 D.理在气先

13.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2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14.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物质概念的区别在于(A)

A.前者研究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后者揭示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

B.前者具有科学性,后者不具有科学性 C.前者需要事实的证明,后者不需要事实的证明 D.前者不需要抽象思维,后者需要抽象思维 15.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关于(C)

A.世界万物有无统一性的问题 B.世界万物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16.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世界是物质的

D.世界是统一的

17.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一观点(B)A.肯定了事物与人心都是世界的本原 B.把一切都看成由人的主观精神所派生的

C.指出了事物与人的精神是相互依赖的 D.认为人心与事物无关

18.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观点是A A.一元论

B.可知论 C.唯心主义一元论 D.唯物主义一元论

19.把可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B)

A.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3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世界的本原问题 C.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发展的问题

21.根据对世界万物有没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一元论和二元论

2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具体性 D.可感知性

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D)

A.环境的改变 B.语言的产生 C.手脚分工 D.社会劳动

26.唯心主义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C)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B.承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D.强调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23.关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

24.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B)

4

27.先有计划,后做工作,这表明(D)

A.意识从根本上决定物质 B.物质从根本上依赖于意识 C.实践活动是完全被动的 D.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

28.以下关于意识的观点中,不正确的观点有(B)

A.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力量 B.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29.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C)

A.客观实际 B.必要的物质条件 C.人们的实践活动 D.人们的生理活动

30.人们在头脑中塑造出了神魔鬼怪的形象,这说明()A.意识纯粹是主观自生的东西 B.意识与客观对象无关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主观的色彩 D.观念的形成不受任何限制

31.先有设计方案和图纸,后建楼房,这表明()

A.意识是第一性的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实践活动是被动的 D.物质依赖于意识

3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指()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3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B.意识是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对象

5

D.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3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这个命题表明() A.改造了的物质就是意识 B.意识是人脑中的特有物质 C.意识来源于人脑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5.在意识的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不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过分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36.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

A.大脑的机能

B.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37.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受认识主体的影响 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8.以下关于意识的观点中,不正确的观点有()

A.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力量 B.意识是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9.下列关于意识作用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正确思想才具有能动作用 B.错误思想没有能动作用

C.越是发挥能动作用,工作成绩越大

D.任何意识都有能动作用 40.实践的科学含义是()

A.人类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6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4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规律是重复出现的客观现象 B.规律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实体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规律是不能被人所掌握的

42.唯物辩证法区别于形而上学的总特征是()

A.它坚持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 B.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它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D.它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的客观性 B.发展的永恒性 C.发展的动力是矛盾 D.发展的过程性

44.下列哪种倾向属于形而上学()

A.用运动的观点解释世界 B.主张运动与物质无关 C.用静止的观点解释世界 D.否认相对静止的状态

4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说明()

A.事物是相互渗透的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构成联系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4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形容人们看问题的方法()

A.缺乏整体性 B.缺乏动态性 C.缺乏客观性 D.缺乏矛盾性

47.“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说法表明了()

7

A.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C.万物是客观存在的 D.事物的联系是具有多样性的

48.“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的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的部分同整体相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事物内部矛盾性的观点

49.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

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 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50.“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须从严”。这一说法体现了

A.事物的联系 B.事物的发展 C.事物的规律 D.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51.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指()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位置的移动

C.宇宙中发生的一切运动和过程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D.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

53.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A.唯物论的观点 B.唯心论的观点

8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5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新陈代谢是物质世界的永恒规律 C.事物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D.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5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普遍的 B.事物的发展是暂时的 C.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 D.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所推动的

56.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

A.相互排斥的关系 B.相互分离的趋势 C.相互贯通的关系 D.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5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A.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 B.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C.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D.相互包含、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58.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矛盾的同一性()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倾向 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的倾向 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倾向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倾向

59.“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表明矛盾的双方()

A.是绝对互相排斥的 B.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C.是可以互相利用的 D.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0.俗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一说法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

A.相互依存

9

B.相互转化 C.绝对对立 D.绝对同一

61.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哲学依据是()

A.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B.世界的永恒发展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 62.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是()

A.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B.不受对立所制约的同一 C.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D.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

63.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

A.相互排斥的 B.相互渗透的 C.相互依存的 D.相互转化的

64.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A.事物普遍联系原理 B.世界永恒发展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原理

65.从哲学上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表明了()

A.个性与共性没有区别 B.个性先于共性而存在

C.个性完全包含于共性之中 D.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

66.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一命题的哲学含义是()

A.个性与共性没有区别 B.任何个性都包含共性 C.没有共性就没有个性

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

10

D.共性完全包含个性

67.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

现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A.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的问题 C.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D.物质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的问题 E.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2.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主要是() A.朴素性 B.机械性 C.形而上学性 D.不彻底性

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5.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

A.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的可知性 C.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 D.物质世界的普遍和发展

6.以下关于意识的观点中,正确的观点有()

11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客观制约性 7.人的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

A.意识创造世界的随意性 B.意识反映外部世界的主动选择性 C.意识勾划未来世界的创见性 D.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 8.“拔苗助长”这一成语所包含的哲学寓意是()

A.客观规律是无法认识的 B.认识客观规律的是必要的 C.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9.造成意识差异性的原因有()

A.人的先天素质的差异 B.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 C.人的世界观的差异 D.意识对象的复杂性

10.下列各种情形,那些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人化自然 B.按图施工 C.市场预测 D.社会改革

1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里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

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的指导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

C.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影响感觉活动 D.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客观性 B.能动性 C.主观随意性

12

D.社会历史性

13.下列体现事物之间联系的说法有()

A.风吹草动

B.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C.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D.牵一发而动全身 14.联系是客观的,这是说()

A.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D.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15.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具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主观性 D.多样性

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六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D.信息是万物普遍联系的唯一形式

17.下列表述中,体现了全面性看问题要求的有()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统筹兼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因地制宜

18.下列各项中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的有()

A.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B.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

C.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冲突 D.学术争鸣

19.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3

A.它在事物质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它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C.它使对立面在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中而得到发展 D.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0.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对症下药 B.量体裁衣 C.因材施教 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1.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是指

A.人们总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从事实践活动 B.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C.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D.人的实践活动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随意进行。 2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

23.实现意识能动性的前提和途径是

A.从客观实际出发 B.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C.通过实践活动 D.遵循客观规律

24.某些地区短期内经济发展了,但因不注意环境保护,从而破坏了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和后劲。从哲学上讲,这说明某些人没有真正懂得()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自然与社会的对立性 D.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性

25.和谐社会的内涵,从哲学上说是指

A.没有矛盾与冲突的社会 B.能够有效地化解矛盾冲突的社会

C.拥有化解矛盾冲突机制的社会

14

D.在各种因素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社会 26.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客观普遍性思想要求人们

A.应把事物当作矛盾一体来看待 B.要有敢于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精神

C.要注意培养和锻炼发现、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能力 D.不要主观臆想矛盾

27.“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说明,

A.难和易是没有区别的 B.难和易是对立统一的

C.难和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难和易转化的条件在于实践

三、辨析题:

1.所有唯心主义者都主张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 2.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承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就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4.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5.“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意识决定物质。 6.人们通过实践人类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了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东

西,这表明人类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7.鬼神观念是人们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8.在人们在头脑中构建出五彩缤纷的理想世界蓝图,这表明意识完全是主观自 生的东西。

9.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反映结果。因此意识的内容与被反映的对象的无关。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

11.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形容一些人看问题的方法缺乏动态性。 12.矛盾就是指相互排斥的关系。

13.矛盾的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唯一力量。 14.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15.事物的联系就是规律。

四、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5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4.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起源? 5.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

6.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实践的基本特征。 8.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9.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主要内容。 10.唯物辩证法如何理解发展? 11.简述规律及其特点。

12.简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3.如何正确理解矛盾? 14.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 15.如何理解矛盾的斗争性?

16.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8.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 19.如何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20.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五、论述题:

1.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内容及其意义。

2、试述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3.试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试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这一原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

1.对于什么是物质,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 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

16

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中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材料2]伽桑狄说:?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材料3]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材料4]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其各自的局限性何在? (2)材料1和材料2中的合理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3和材料4,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深刻内涵。

2.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 料摘录如下:

[材料1]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2]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 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遇,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材料3]斯塞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 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局限。

(4)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3.运用所学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原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

17

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摘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 [材料2]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

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来源同材料1)

[材料3]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忿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摘自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4]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5]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同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来源同材料4) 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4、材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5同材料1、材料3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4.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 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材料2]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请回答:

(1)从哲学角度看,材料1鲁迅的这段话中涉及到的是什么问题? (2)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是什么?

(3)人的意识与客观存在的正确关系应该怎样理解?

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诗人.一位哲学家和一位植物学家一同去游春。诗人吟道:风 和日丽,鸟语花香,潺潺的流水,蜿蜒的小路。大自然真美!哲学家发出感慨:

18

枯木逢春,蛰虫复苏,感慨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运动中保持着和谐的秩序。植物学家则介绍说:路边栽的是柳树,河边发芽的是蒲公草,枝头开的是迎春花。

请回答:

(1)材料中三个人的不同感受体现了意识的什么特性? (2)试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6.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运用所学的有关哲学原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2005年,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

请分析:

(1)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

(2)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 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 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

请说明: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陆九渊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便是宇宙。?

王守仁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材料2]朱熹认为?理在气先?。?未有天地之前,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

19

便有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请回答:

(1)材料1、2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并指出材料1、2的观点分别属于唯心主义的哪种形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D 3.C 4.B 5.B 6.C 7.A 8.B 9.C 10.B 11.D 12.D 13.A 14.A 15.C 16.C 17.B 18.A 19.B 20.A 21.D 22.C 23.C 24.B 25.D 26.C 27.D 28.B 29.C 30.C 31.B 32.B 33.C 34.D 35.C 36.B 37.B 38.B 39.D 40.D 41.C 42.D 43.C 44.C 45.B 46.A 47.B 48.B 49.B 50.A 51.D 52.C 53.D 54.B 55.C 56.D 57.B 58.D 59.D 60.A 61.C 62.A 63.C 64.C 65.D 66.B 67.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D 2.ABD 3.BCD 4. CD 5.ABC 6.ABCD 7.BCD 8.BCD 9.ABCD 10.ABCD 11.B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BD 16.AB 17.ABC 18.ABCD 19.BCD 20.ABCD 21.AC 22.BCD 23.ABCD 24.ABD 25.BCD 26.ABCD 27.BCD

三、【辨析题答案要点】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客观唯心主义者主张把世界看成某种在物质世界和人之外、之先独立存在的精神的产物,只有主观唯心主义者才把世界看成个人主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该命题没有看到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在形式上的差别,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2.该观点不正确。意识有能动性,承认意识的能动性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

20

根本错误并不在于承认了意识的能动性,而在于无限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认为意识(精神)是独立存在的、创造世界的本原,因而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本原性,否认了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3.这种观点不正确。在物质世界中,既有看得见、摸得着得的事物和现象,也有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地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具有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就是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而不是指某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它的产生依赖于人脑。但意识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它本身并不是物质或特殊物质。把意识看成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混淆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意识具有能动性,表明人在实践活动之前能形成实践观念,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计划方案指导下进行的。但这并不表明能意识决定物质,计划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从根本上说都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6.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了自然界中原 本没有的东西,表明了人类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性。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从客观规律、必须通过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认为人类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对于意识的决定性,是任意夸大了意识的作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本末关系。

7.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神魔鬼怪的观念并不是主观自生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对象的,任何意识在客观世界中都有其原型,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会有鬼神观念.认为神魔鬼怪观念是主观自生的,是唯心主义的看法。

8.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观念中的理想世界蓝图表明了人类在反映世界时具 有创造性,但理想世界蓝图的内容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生活的世界去塑造想象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的。任何意识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客观基础。认为理想世界蓝图完全是主观自生的,否认了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看法。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反映结果, 这的确与反映者的实践需要、、主观倾向和要求、动机和目的有关。但不能因此断言意识的内容完全与由被反映的对象无关。意识是反映者对于客观存在反映,

21

意识的内容是来源于客观对象的,意识内容的差异性与对象自身特点的多样复杂性有关,没有客观对象就不可能形成意识。

10.这种观点不正确。矛盾是客观的,也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无矛盾状态,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差异性、矛盾性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不是没有差别、没有矛盾的社会。认为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1.这种观点不正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形容一些人看问题方法的 片面性、孤立性,割裂了部分与整体,夸大了事物的相对独立性,缺乏全面性、联系性和整体性。这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表现。

12.这种观点不正确。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 统一关系,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所以相互排斥的关系只是矛盾属性的一个方面的表现,不能全面反映矛盾的本质属性。

13.这种观点不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任何矛盾都有同一性和斗争 性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推动的。认为斗争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唯一力量,是夸大了斗争性作用,不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表现。

14.这种观点不正确。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而不是人们给与它的。在人们发现自然规律以前,它就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起着作用。这种观点把自然规律看成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否认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是主观唯心主义者鼓观点。

15.这种观点不正确。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而规律则是事物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确定不移的联系,而不是现象的、偶然的、多变易逝的联系。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 个方面:其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是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

22

义;凡是主张精神第一性、精神是本原,主张物质是由精神所派生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此外再无其他标准。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多方面的意义:第一,揭示了物质即客观实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驳了唯心主义。第二,肯定了客观实在可以被反映,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反映论,批驳了不可知论。第三,概括了一切物质形态的最大共性,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5.(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对象,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6.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和选择性。(2)意识活动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3)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4)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性。

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9.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其联系观点的主要内容有: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10.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形式、整体趋势和总的方向上看,发展是前进性运动,是上升性变化;从内容和实质上看,发展是新陈代谢,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1.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规律不是任何主观意志给予事物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无论人们是否认识了它,是否喜欢它,规律都存在着,都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

1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并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基础和关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

23

件。

13.作为哲学范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斗 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任何矛盾都同时包含这两种属性,只有对立或只有统一都构不成现实的矛盾。

14.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它体现的是矛盾双方互相吸引、彼此接近、融合的趋势。同一性主要指两种基本的情形:其一,矛盾双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结,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其二,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即相互包含由此达彼、相互转化的趋势。在矛盾的每一方中都渗透着对方的一定因素和属性,都体现着对方的影响,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和矛盾双方之间由此达彼、相互贯通的桥梁,使对立面之间有了我能变你、你能变我这种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性。

15.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否定的性质,它体现的是矛盾双方互相分离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范畴,一切不同性质、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或关系都包含于这个范畴之中。

16.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7.(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

24

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3)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18.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19.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0.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喷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蚀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贡的更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毛另一种本原。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

25

的唯物辩证法。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2)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一—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

26

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3.(1)作为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本质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4.(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7

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③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2)正确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哲学基础和依据,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以这一原理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将理性思维用于实践的过程,就是以和谐的观念、和谐的思维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开阔,方法更加科学,行为更加自觉。①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运用和谐思维,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根本目标。③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有利于我们根据实践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5.(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矛盾 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②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③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8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它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把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研究共性。要研究和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普遍真理,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的一般本质和基本特征,要研究和遵循世界现代化进程和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研究中国的个性,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探索和确立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反对割裂共性和个性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

六、【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材料1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种物质观具有朴素直观性。材料2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或物体的某些特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把具体的物质结构和具体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攻击,不能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不能科学地说明物质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2)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的合理因素是,都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立场,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反对了把物质看成是精神或神所创造的唯心主义。

(3)材料3、4中,恩格斯和列宁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第一,揭示出物质是客观实在,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揭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反对和驳斥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第二,肯定了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具有可知性。从哲学基本问题的高度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映论,反对和驳斥了不可知论。第三,概括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是客观实在性,从共性和个性关系高度阐明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与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2.(1)材料1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贝克莱是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元论,两者都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本原和派生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29

(2)材料2属于典型的二元论。错误在于否认世界的统一性,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对立起来,最后必然导致唯心论。

(3)材料3是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但只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并没有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4)材料4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1)材料1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材料2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不同点是:前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

(2)材料4的观点是模棱两可的,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材料5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材料1、3、5都是唯物主义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4.(1)鲁迅的这段话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有关系。(2)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在于,都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3)人的意识与客观存在的正确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具体说,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或虚幻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的反映。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正是说明了虚幻的意识,其根源是来自于客观存在。

5.(1)材料中三个人物的不同感受,体现了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具 有选择性和差异性。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

30

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精神即是一种意识。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人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但并不是所有的意识指导下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意识指导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既说明不能盲目夸大意识的作用,又说明了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尤其是对于实践的重要性,正确说明了意识与实践的关系。

7.(1)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总之,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促进事物发展、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2)强调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就不是强调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这一解决矛盾的方法,而是强调用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甚至搁置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兼顾各方利益,以达到互利共赢。

8.(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惠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做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

31

9.(1)材料1、2的共同点在于,三位古人都把精神看作是第一性的。(2)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看成个人主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客观唯心主义者主张把世界看成某种在物质世界和人之外、之先独立存在的精神的产物。材料1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2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n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