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

更新时间:2023-09-09 18: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沈阳 故宫

位于山海关外的“关东第一重镇”沈阳,清代称为“盛京”。在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中心,坐落着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清盛京故宫。

许多人都知道,在北京辉煌的紫禁城里有一座故宫,通常称之为“北京故宫”,而按照比较正规的叫法应是“明清故宫”。那么,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简单地说,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全国性政权的皇帝宫殿,而沈阳故宫则是清统一全国之前在东北建立的地方政权宫殿,也是清入关后的“陪都宫殿”。北京故宫建于明朝初年而沈阳故宫建于明朝末年,就明朝说沈阳故宫要晚于北京故宫;但沈阳故宫的皇帝是清朝北京故宫皇帝的祖先,就清朝而论沈阳故宫又要早于北京故宫。

当然,两座故宫在建筑规模、宫殿样式、装饰艺术、使用制度、典藏文物等方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沈阳故宫绝不是北京故宫的简化或缩小,而是在不同地域条件、不同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体系,在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中具有自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下面,就让我们穿过三百多年的历史烟云,仔细地领略这座“关东汗王宫”的独特风采。 一、 沈阳故宫的创立和发展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至今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其间有清朝开基创业的金戈铁马、康乾盛世的太平笙歌、清末民初的风云动荡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重获新生,透过这里的红墙绿瓦,可以找寻到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1、 满族的崛起和建国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生活着一个以精于骑射狩猎著称的古老民族,从远古到明代,他们先后以肃慎、挹娄、勿吉、末曷、女真为本民族的名称。建立沈阳故宫的满族就是由明代末年女真人为主体的发展而成的。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原本处于“各部蜂起、互争雄长”分裂衰落状态的女真人,在本民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领导下,逐渐走向统一,在明朝辽东地区重新崛起。当时的女真人分作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分,都置于明朝政府的管辖之下。其中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分别居住在今辽宁省东北部和吉林省东南部山区,除传统的渔猎、采集外,由于受临近的汉人和朝鲜人先进文化影响,农耕经济也相当发达:而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的“野人女真”,则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社会状态。努尔哈赤的家族属于建州女真宁古塔部,往在今新宾永陵镇一带。公元1583年,25岁的他因父亲和祖父被明朝军队误杀,起兵攻打帮助明军的苏克苏浒河部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在

后来的征战中势力由小变大、从弱到强,逐渐使复仇战争演变为兼并、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在30多年中,先是征服了建州各部,然后又征服海西女真的哈达、辉发、乌拉、叶赫四部和野人女真的一部分,成为统辖各部的最高首领。

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在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顺利进展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以辽宁新宾赫图阿拉(今老城)为都城,建立“大金”地方政权,即位称“汗王”,建年号“天命”,成为以辽东山区为中心的女真族地方政权。因公元十二世纪──十三世纪中国北方曾有过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创立的“大金”政权,所以历史上称努尔哈赤建立的这个政权为“后金”。

三年后,努尔哈赤指挥后金军队以少胜多,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打败明朝二十余万大军的进攻,取得在辽东地区的战略优势。1621年,后金大军进入辽东汉人居住区,数日内连克沈阳、辽阳、海城等七十余座大小城池堡寨,此后不久便将统治重心西移,把国都迁到明朝辽东首府辽阳城,又在距旧城不远之处另建新城,名为“东京城”,做为经营新的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形成与明朝对峙的新态势,伺机进取。 2、 沈阳城肇建新宫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一日,努尔哈赤经过深思熟虑,向属下的诸贝勒大臣宣布,要将国都迁至位于辽阳以北二百里的沈阳。当时辽阳东京城和城内宫殿刚刚建成不久,诸将对放弃这座新都城而另迁他处都很不理解,努尔哈赤向他们解释了迁都的三个理由:第一,沈阳处于四通八达的“形胜之地”,西征明朝由都而鼻(在今彰武境内)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即可到达,又可取道清河(今本溪县境内)南通朝鲜,军事进取十分方便。第二,沈阳城紧靠浑河北岸,在河的上游有茂密的树林,伐木顺河道水运即可得到大量木材,用以盖造宫殿十分便利。第三,沈阳靠近辽东山区,出城狩猎山近兽多,而且又可以从浑河中捕鱼,很适合具有渔猎生活习惯的女真人居住。其实,据历史学家们分析,当时努尔哈赤决定迁都,除上述理由外,还应有更深一层的原因。辽阳是明辽东都司衙门所在地,汉族人口众多,对于刚刚进入这一地区的后金国来讲,以此做都城将面临着尖锐的民族矛盾,而沈阳只是明朝的一个中卫城,方圆百里内无汉人较多的城池,在这方面面临的困难则要小得多。同时,沈阳东距抚顺仅数十里,骑马当日即可到达新宾,既利于进攻,又便于退守,确实具有比辽阳优越的战略地位。

无论理由如何,努尔哈赤的迁都旨意当天就已付诸实施,三月初三日,他已经率领着贝勒大臣和八旗官兵,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新都沈阳。

既然是都城,就要有供汗王居住的宫殿。沈阳在历朝历代从未做过任何政权的都城,并无现成宫殿可供使用,因此必须重新盖造。从当时的文献记载中得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居住在靠近城北门的“汗宫”里,这座“汗宫”规模很小,只有前后两进院落,几座建筑,很可能是临时性的。至于用来举行国家大典的殿,则是选择城中心的地方另行建造,这就是后来沈阳故宫最早的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宫殿尚未最后完工,努尔哈赤便于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病逝,由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一日,皇太极御殿举行新春典礼,则成为见于记载的沈阳故宫建筑的首次正式使用。因此现在通常认为,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兴建的,至于其建筑规模的完备,则是清太宗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的事了。 3、大清开国帝王宫

沈阳故宫建筑分为清入关前和入关后两个部分。其中入关前宫殿的建成和使用基本上都是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

自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承汗位后,皇太极便继续修建努尔哈赤时期没有完成的宫殿。除原有的大政殿、十王亭外,又在其西侧另建供汗王日常临朝理政和饮食起居的宫殿主体部分──大内宫阙。至天聪六年(1632年)宫殿基本建成,因尚未正式命名,只按其位置和用途称为大殿、内殿、中宫、东宫、西宫、内楼等,但各宫殿的使用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制度。在此前一年,皇太极命将沈阳原有城池按都城规制加以改建,改四座城门为八座城门,城内主要街道也随之由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故宫则正好处于城中心的区域。天聪八年(1634年),又命名沈阳为“天眷盛京”,所以沈阳宫殿也被称为“盛京皇宫”。

1636年、皇太极在经过一系列改革,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都进一步封建化的基础上,参照中原汉族封建王朝制度,举行隆重的登基称帝典礼,把国号“大金”改为“大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在此前一年(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已将“女真”族名改称“满洲”,即后来所称的满族。从“大金汗国”到“大清帝国”不仅只是名称的变化,而且标志着清入关前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开始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进而争夺天下。在皇太极改元称帝的这一年,吸收中原文化重新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其中之一就是对宫殿的正式命名并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当时确定的各宫殿名称如下: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

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大殿为笃恭殿;这些名称,除笃恭殿后来改称为大政殿,翔凤楼、飞龙阁位置有所变化外,其他都一直沿用未改,建筑至今犹存,由此即可以知道当年宫殿的基本面貌,而且正式命名之后,史书和档案中有关宫殿的各项记载都十分明确,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相关的使用情况和建筑的变化,我们对沈阳故宫准确、具体的了解实际上是从这时开始的。

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大清门前两侧的文德坊、武功坊竣工,清入关前沈阳故宫主要建筑就此全部完成,一座建筑和名称都自成完备体系的帝王宫阙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3、 陪都城的开国胜迹

沈阳故宫自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兴建,皇太极即位后续建完成,直至顺治元年(1644年)清入主中原之前,始终是后金(清)政权的统治中心。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病逝于清宁宫,其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因他时年仅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辅政。次年四月,明镇守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十月,顺治皇帝正式迁都北京,定鼎中原,开始了清王朝对全中国的统治。

由于皇帝住进了北京的紫禁城,原有的盛京宫殿就变成了“故宫”。但是,东北地区是清朝的“根本重地”,而盛京(沈阳)又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清朝入关后仍然十分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顺治初年,封盛京为国家的“陪都”,又陆续设盛京户、礼、兵、刑、工五部和盛京将军、奉天府、承德县等各衙门于城内,负责管理这一地区的相关事务。盛京宫殿做为清朝的“开国圣迹”,自然更受到特殊保护。

清入关后,沈阳故宫仍像以前一样,是外人不得擅自靠近的皇家禁地,其日常的管理、守卫和修缮由盛京内务府和盛京工部负责。从康熙年间开始,这座本已无人居往的“旧宫”又有了新的用途,即做为皇帝回东北祭祀新宾永陵和沈阳福陵、昭陵三座祖陵期间瞻仰和驻跸之处。康熙十年、二十一年、三十七年,清圣祖玄烨(即康熙皇帝)三次祭陵都曾来到这里,顶礼膜拜其祖先肇基创业的开国宫殿。既入崇政殿、清宁宫追思太祖、太宗时的丰功伟绩,又在大政殿前宴赏盛京的文武官员和八旗父老,在大清门前检阅官兵射箭比武,并以祖先宫殿的俭朴规模教育自己的皇子不可贪图奢靡。由于这处昔日的皇宫仍要供当朝皇帝东巡祭陵时所用,就更加促进了对沈阳故宫建筑的保护和维

修,所以直到乾隆初年,这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宫殿仍基本完好地保持着清朝入关前的原貌。

4、 乾隆盛世的增修和扩建

公元1743年(清乾隆八年),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第一次回到故乡盛京祭祀祖陵,驾临沈阳故宫。在观瞻开国宫殿,缅怀先皇创业历史之余,乾隆皇帝很想凭借当时国家充裕的财力,把这座祖先宫殿再变得整齐美观一些,在对原有主要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还要通过改建和新建,使这里增加供皇帝东巡期间驻跸和贮藏宫廷文物的功能。经过一番筹划,一年多后正式传旨动工,开始了对盛京宫殿的增修扩建工程。

这项工程从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共用了二年多时间,修缮和新建房屋二百三十五间、垣墙二百九十丈。竣工后沈阳故宫“大内宫阙”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除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处于建筑中轴线上的主要宫殿仍保持清入关前旧貌外,其两侧的原有附属建筑都被新建或改建的宫殿所取代。崇政殿前两侧成为东西对称的飞龙阁、翔凤阁的东西七间楼,殿后左右则为协中斋、师善斋、日华楼、霞绮楼,也是两两对称地均衡排布。这些建筑都是在旧有附属建筑的基址上按照式样、位置统一对称的原则改建而成的。凤凰楼高台宫区的两侧,则各新建一组狭长的院落,东侧是供东巡祭陵时皇太后使用的行宫,俗称“东所”,包括颐和殿、介祉宫等主要建筑;西侧是供东巡祭陵期间皇帝后妃驻跸使用的行宫,称为“西所”,包括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等主要建筑。东、西所最北边的院落里还各建一座二层楼阁,分别称为敬典阁、崇谟阁,是专供存放《玉牒》(清皇室族谱)和《实录》、《圣训》等国史秘籍所用。此外,还新修了大清门前的五龙影壁,宫内的井亭等一些配套建筑。经过这样一番改造,沈阳故宫在保留原有主体建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供皇帝东巡时居住的宫殿和日常收贮宫廷文物的楼阁,具有明显的现实使用功能。所以,此后它既称为陪都宫殿,也称为盛京行宫,地位更加重要。

乾隆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和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又先后三次东巡祭陵,在盛京期间都住在新建的行宫之内,并在崇政殿、大政殿、清宁宫等处举行庆典、筵宴和祭祀活动,还将其列入国家典制之中,成为东巡期间的固定礼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n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