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组备课《古诗词三首》

更新时间:2023-11-29 04: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组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1 古诗词三首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敬亭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步骤 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 字:亭、庭、潭、螺、谙 1、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词语:独去闲、厌、两相和、镜未磨、旧曾谙、红胜火、绿如蓝 联系上下文、品读诗句时加以理解 (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二题)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通过描写敬亭山的孤寂景象,抒发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之情。 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 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回忆曾经观光浏览江南春景所留下的印象,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逐句理解 作业:填空:1、《独坐敬亭山》通过描写( ),抒发了作者因( )而产生的( )之情。2、《望洞庭》表达了作者( )之情。3、《忆江南》通过( ),赞美了( )。 学习《独坐敬亭山》 1、 读题,理解题意,品味“独”; 读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想象画面,理解句子,感悟作者心情;3、读三四句诗句,联系上句,理解句子体会作者心情;4、读整首诗,总体理解诗词大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 学习《望洞庭》 1、 读题,理解题意; 2、 读一二句诗,理解句子,想象画面;3、读三四

个人调整 一、新课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2、汇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检查生字词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首诗 2、学习第二首诗 3、学习第三首诗 四、小结 五、拓展延伸

句诗,理解句子,想像画面,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4、读整首诗,总体理解诗词大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 学习《忆江南》 1、读题.,理解题意;2、读第一句诗,理解.句子大意;.3、读第二句诗,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感受画面之美;4、读最后一句,理解诗句,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整体读文,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尝试背诵诗词;3、小结全文;4、尝试默写。 一、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______和_______。作业设计 诗句中,能表现出“孤独”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忆江南》是_______牌名。诗人通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______的红和春天_______的绿。这样写对照 鲜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教学反思

2 桂林山水

一、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 字:屏 障 翡 翠 嶙峋 兀 滴 1、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个人调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2、汇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检查生字词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2、学习第二、三段 3、学习第四段 四、小结 五、拓展延伸 词语:波澜壮阔、翡翠、拔地而起、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奇峰罗列联系上下文、品读诗句时加以理解 (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P4第一二题)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通过反复诵读、填空来归纳。 作业:填空:这篇文章写出了( )和( )的特点,赞美了( )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一段: 注意理解“甲天下”的意思。 学习第二、三段 自由读二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水的?为什么要写大海西湖?找出概括水的特点的字。穿插修辞手法的教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第三段按照第二段的学习方法自学。 学习第四段 作者对桂林山水总的印象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 整体读文,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引导学生背诵;3、小结全文。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í jiāng bō lán zhuàng kuò kuò sàn guài shí lín xún wēi fēng wù lì fěi cuì ( )( )( )( )( )( ) Fēng luán xióng wěi zhú fá lián mián bú duàn shuǐ píng rú jìng pān dēng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 )里。 1.“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的意思是( )。2.“丢盔弃甲”中的“甲”的意思是( )。 A.天下的第一位。B.居第一位。C.某些动物身上的硬壳。D.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E.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二、组词。 峋( ) 赏( ) 瑕( ) 秦( ) 浆( ) 峦( ) 绚( ) 尝( ) 假( ) 泰( ) 桨( ) 恋( ) 峰( ) 绕( ) 绵( ) 漓( ) 彩( ) 栽( ) 锋( ) 烧( ) 棉( ) 璃( ) 采( ) 裁( ) 三、读课文,分类写词语。 作业设计

写出山的形状的词语: 教学反思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 字:浙、源、桐、浓、稍、额、蜿、蜒、乳、簇、擦、据 1、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词语:盘曲、突兀、蜿蜒、森郁、十来进、明艳联系上下文、品读词句时加以理解 (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P8第一二题) 一、新课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2、汇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检查生字词 三、讲读课文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个人调整 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 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 作业:填空: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时间是___________。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1、学习第一(1)段 后________,表达了作者( )的思2、学习第二(2~3) 想感情。 3、学习第三(4~7) 4、学习第四(8)学习第一(1)段,生读说说游览时间地点 段 学习第二(2~3)段 四、小结 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五、拓展延伸 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学习第三(4~7)段 感情读文,说说洞口和外洞的特点(找出有关字词) 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

说。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整体读文,小结 学习第四(8)段出洞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尝试背诵喜欢的段落; 3、小结全文。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面“√” 系(jì xì)绳子 稍(shāo sāo)微 蜿(wān wǎan) 蜒 漆(qī xī)黑 上源(yuán yán) 盘曲(qū qǎ)而上 浙(zha za )江 仿佛(fú fó ) 呈(ch?ng c?ng)粉红色 二、给下列句子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一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作业设计 地看 ⑥用手平正地拿着 1.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2.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 3.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 异:①不同的②分开③另外的,别的④特别的⑤奇怪 1.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 2.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 教学反思

4 *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步骤 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 字:缎、涡、皑、涧、鞍、泻、澜、限、幽、矫、萦、延 个人调整 一、新课导入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 2、汇报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检查生字词 三、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第一换偏旁、多读,自学为主 词语:飞泻、饮马、五彩斑斓、白皑皑、绵延、绚烂、矫健、戈壁滩、山涧、萦绕联系上下文、品读诗句时加以理解 (作业: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二三题)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天山的水美、树美和花美,抒发了作者对天山自然段)写了七月间的喜爱之情。 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作业:填空: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了天山的()()和(),抒发了作者( )之情。 骑马上天山。 2、学习第二段(第二~四点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 3、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天山的无边繁花胜过春天的花园。 四、小结 五、拓展延伸 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 读一读,想一想,你感觉到了什么? 学习第二段(第二~四点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请同学们自由地,放松地朗读课文。(等大部分同学基本读完时,要求学生划出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齐读,读完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骑在马背上,从进入天山,一直到到天山深处,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文。 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天山的无边繁花胜过春天的花园。 齐读,改写成陈述句。 整体读文,小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小结全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雪峰( )的白莲 ( )的雪水( )的溪水 作业设计 ( )的山涧( )的鳞光 ( )的日影( )的塔松 2、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两个字以上的词语,并记住它。雪白、五彩缤纷( )( )( ) 3、找出文中的两个打比方的句子,用“”划出,读一读并填空。

①第一句把( )比作( )。 ②第二句把( )比作( )。 4、在第2段中作者具体描写了( )( )( )等景物,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美。 5、把文中揭示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教学重点: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教学过程 要 内 容 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联想 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 个人调整与补充 主 引发的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重点:激发对写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一、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二、通过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一、积累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老师做适当

个人调整

补充指点) 二、尝试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评改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1、学生完成习作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符号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教学反思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1、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3、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教学方法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宽带网

个人调整与补充 ①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②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③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邀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④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一单元测试(两课时) 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考试总体情况 好的 方面 需要 改进 的地 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m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