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三单元 教案

更新时间:2023-11-10 11: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过程

第13课时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flash古诗背景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看事情不单要看它的内部,还应看它的外部,不仅要看局部,还应看全局。)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生背诵《观书有感》

师: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 生:能!

师: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吗? 生:翻开课本,看字词。

师:谈一谈有没有要注意的字词?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以“渠”字为例:师:这是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在书写上突出“上下结构”呢?生:将“木”的一横写长些。 生默写并自查

师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 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一剑开”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可这儿用了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

生:老师“鉴”是镜子的意思。

师:噢,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

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 师:你不仅能联系句子还能图文结合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可“开”字你们理解吗?

生:当“打开“讲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试说

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 生:天光和云影

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 生:来回移动

师:能否说成“晃动”?

生: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 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 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 师:噢!这就叫联系上文呀! 师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 生:这句中说池塘水很清 师:“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

生: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的呀,显然“渠”指的就是方塘 师:诗人问什么呀?

生: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

师:问得好,看来诗人挺会动脑筋的,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呦?那么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呢?

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齐读

师: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的。 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生1: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 生2: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出示《观塘有感》于前面依次呈现的四句诗前。 众生: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提问: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师: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观看插图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很爱学习。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出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 生思考填空

生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众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教学反思:

第15课时

1.看拼音,写汉字。

良cè( ) huò( )者 zhǎ( ) 巴 2.辨词组词。

吟( ) 策( ) 禁( ) 或( ) 令( ) 束( ) 森( ) 惑( ) 3.选词填空。 慈爱 慈祥

1.外婆()地抚摸着我。

2.外婆()的面容印在我的脑海中。 4.词语模仿秀。

笑吟吟

打扫打扫 5.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更正填在括号里。 (1)我幻小的心里带着几分悲哀。( ) (2)老师说会告诉我们背书的密决。( )

(3)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外婆,想得到留住太阳的良筞。( ) (4)要是妈妈能即时叫醒我,我就不会迟到了。( ) 6.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只……而且…… 如果……就…… 尽管……但是…… 只有……才…… (1)( )人要活得充实和有价值,( )必须学会留住今天的太阳。 (2)( )刻苦努力学习,( )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幼小的心里( )是着急,( )带着几分悲哀。 7.我找到了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

(1)一寸光阴一寸金, 。 (2) ,日月如梭。

(3) (4)

6. 古文两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4.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16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介绍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1.认真地读原文,要读正确,读通顺。 2.对照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朗读训练 司马光

司马光/幼时,与/群儿游戏。一儿/忽堕缸中。缸水深,儿/不得出。群儿/皆逃。光/独取巨石/击缸。缸破/水泄,儿/乃得救。 1.教师领读。 2.学生自读。 四、理解课文

1.学生说说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哪些不懂。 2.说说全文的意思。

五、学生朗读课文,交流读后感受 1.司马光救小伙伴的办法好不好?

2.如果你在场,你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 3.你认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起因:一儿堕缸中 司马光 经过:独取巨石击缸 结果:儿乃得救 作业 布置背诵课文

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 2.熟读并背诵课文。

3.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悟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 感悟曹冲称象方法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司马光》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试读,正音。

3.借助注释,读通课文。 四、指导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5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