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更新时间:2024-05-31 01: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THE RESEARCH ON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BASED ON SHANGHAI MINHAGN DISTRICT

学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院: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业: 公共管理(MPA)

者: 程燕玲

师: 吕守军

号: 1101302143

级: Z1013024

答辩日期:2012 年 6 月 3 日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摘 要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 发达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地区,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实施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股份合作制等理论,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产 权制度改革发展历程进行了总体介绍,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 合作制制度安排模式、改革的演进趋势、各地改革经验对闵行区改革 的借鉴作用以及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缺陷。本文重点对闵行区农村集体 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论述,并以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农村集体经 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实例进行个案剖析。本文介绍了闵行区改革的背 景、改革的过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认为改革的主要做法是因地 制宜选择改革模式、有效推行民主公开、注重把握改革关键环节;从 股权结构、股权流转机制、分配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四方面论述了改 革后股份合作制制度安排;改革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产权关系来 看基本实现了产权清晰、从分配机制来看建立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从治理结构来看确立了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从综合效益来看促进了 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从社会治理来看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认为,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下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研 I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究解决:第一,在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是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税收负 担重、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工商登记中存在一些 制约因素、改革中存在政策障碍;第二,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是对 改革认识上存在误区、改革后组织发展定位不明确、放弃入股的村民 难以再入股、改革后组织具有较强的封闭性。作为对策,作者认为: 第一,在政策层面应该出台针对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的税收减免政 策、明确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出台工商登记相关优惠 政策、加强政策研究;第二,在操作层面应该加大改革宣传力度、明 确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发展定位、设立入股观望期、努 力探索向开放式企业发展的路径。同时,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后发展与 分配的关系、改革后集体股、岗位股和个人股的关系、改革速度与质 量的关系。另外,对如何切实做好集体土地资产处置工作、采取恰当 的改革形式、理清集体资产的家底、准确界定成员资格和农龄统计、 解决公开、公平、公正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最后,作者得出三点 结论。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资产量化 II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THE RESEARCH ON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BASED ON SHANGHAI MINHAGN DISTRICT ABSTRACT Since 1980s, in some rural urbanization area of Guangdong, Beijing, Jiangsu, Zhejiang, Shanghai and other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s, som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with good economic foundation implemented the reform of the stock cooperation system,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for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used institutional Change,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theory, the article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economy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ur country rural property right system and analyses of China's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mode, reform and evolution trend,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area reform as reference to Minhang District and the defect of community share cooperation system.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reform of share of Minhang District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system, and makes the reform of Xinzhuang industrial district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cooperative shares system as an example to make a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Minhang District;

process and progress of the reform of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main way of reform is to III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choose reform mode by sui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ush the open of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democratic, master the key link of the reform;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after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arrangement in four respects of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wnership transfer mechanism, distribution system,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The reform made the property rights clear in the sight of the relationship, established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in the sight of allocated mechanism, established democratic management operational mechanism in the sight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promoted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ight of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promote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in the sight of social management. The author thinks there some problems appeared as following and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first, on the policy level, the problem is that tax burden of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s heavy after the reform ,and the legal status rural community share-holding cooperation is not clear,and there are some restricting factors In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and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existing policy obstacle; second, on the operational level, the problem is there

some mistak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reform, the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is not clear after the reform, the villagers which have given up shares have not chance to share, reform organization is strong closure. As a solution, the author thinks: first, on the policy level, the tax relief policy for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made after the reform, rural share economy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 legal IV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status should be made clear, Formulat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about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strengthen policy research; second, on the operational level, reform propaganda should be increased,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of the stock cooperation system reform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oning should be made more clear, the the wait-and-see period of investment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make efforts to ope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collective shares post shares and individual shares , speed and quality of reform should be well managed.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ollective land asset, take appropriate ways to reform, make it clear of collective property, accurately define membership and agricultural age statistics, solved the problem of open, fairness and justness. Finally, the author summarize three conclusions.

KEY WORDS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 The Reform of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 Quantification of Rural Collective Property V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I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 一、研究背景 ........................................................................................... 1 二、研究目的 ........................................................................................... 2 三、研究意义 ........................................................................................... 2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 一、研究思路 ........................................................................................... 3 二、研究方法 ........................................................................................... 4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一、制度变迁理论.................................................................................... 5 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6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相关理论 ............................... 9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 ....................................................................9 一、基本观点 ........................................................................................... 9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 9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理论......................................... 10 一、基本概念界定...................................................................................10 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12 三、股份合作制重点研究内容 ...............................................................14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相关实践 ............................. 17

第一节 改革发展历程 .................................................................. 17

1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二节 改革模式.......................................................................... 18 一、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 .......................................................................18 二、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18 三、组建村经济合作社 ...........................................................................18 四、开展公司制改造...............................................................................19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演进趋势 ...................................................... 19 一、股权结构逐渐摆脱封闭状态............................................................19 二、集体股比例逐步降低 .......................................................................20 三、从社区管理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20 四、从量化经营性资产发展到量化全部集体资产.................................20 五、从量化资产的改革逐步向明晰产权的改革推进.............................21 六、从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镇(乡)级改革 ....................................21 第四节 各地改革经验对闵行区的借鉴作用 ............................... 21

第五节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困境 ........................... 22 一、部分产权仍未明晰 ...........................................................................22 二、社区福利性过强...............................................................................23 三、决策机制低效...................................................................................23 第四章 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 ......................... 24

第一节 基本情况.......................................................................... 24 一、改革的背景 ......................................................................................24 二、改革的三个阶段...............................................................................26 三、改革进展情况...................................................................................27 第二节 改革主要做法 .................................................................. 27 一、因地制宜选择改革模式 ...................................................................28 二、有效推行民主公开 ...........................................................................28 三、注重把握改革关键环节 ...................................................................29 第三节 改革后股份合作制制度安排........................................... 31 一、股权结构 ..........................................................................................31 二、股权流转机制...................................................................................32 三、分配制度 ..........................................................................................32 四、法人治理机构...................................................................................33 第四节 改革后绩效分析 .............................................................. 33 一、从产权关系来看基本实现了产权清晰 ............................................33 二、从分配机制来看建立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33 2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三、从治理结构来看确立了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34 四、从综合效益来看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34 五、从社会治理来看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4 第五节 改革中存在问题 .............................................................. 35 一、政策层面 ..........................................................................................35 二、操作层面 ..........................................................................................36 第六节 改革个案剖析 .................................................................. 37 一、基本情况 ..........................................................................................37 二、改革的背景 ......................................................................................38 三、改革基本做法...................................................................................38 四、改革中制度创新...............................................................................39 五、改革后股份合作制制度安排............................................................40 六、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1 第五章 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思考及建议 ............. 42

第一节 解决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42 一、政策层面 ..........................................................................................42 二、操作层面 ..........................................................................................43 第二节 处理好改革中各种关系 .................................................. 44 一、正确处理改革后发展与分配关系 ....................................................45 二、正确处理集体股、岗位股和村民股关系 ........................................45 三、正确处理改革速度与质量关系........................................................46 第三节 切实做好改革实践中有关工作....................................... 46 一、切实做好集体土地资产处置工作 ....................................................46 二、恰当选择改革形式 ...........................................................................46 三、理清集体资产的家底 .......................................................................47 四、准确界定成员资格和农龄统计........................................................47 五、解决公开、公平、公正问题............................................................48 第六章 结论 ....................................................................................... 49

参考文献 ............................................................................................... 50

致 谢 ..................................................................................................... 5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5 3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城郊农村依靠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集体经济得到了快 速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 不断加快,一方面许多资产被拆迁造成了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受限,另一方 面在集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第一是产权不明。集体资产在 理论上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拥有,实际是“玻璃的箱子,看得见摸不着”。 第二是家底不清。不少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盘亏资产未及时进行核销, 盘盈资产未及时登记入账;资源性资产及部分非经营性资产未及时进行统计, 村民对于集体家底心中不明。第三是管理不透明。由于集体资产管理中既缺 少法律法规的支撑,又缺少政府的规章制度,使得制度化管理较为薄弱,导 致集体资产管理中资产处置的随意性大。第四是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工作 非常滞后。上海市撤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全村人均耕地不满两分,二是 村下属村民小组建制已全部撤销。要满足以上条件,实现撤村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同时由于进行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需要大量的资金,受种种条件 的限制,在村及村民小组撤销建制后,往往不能及时开展集体资产处置工作, 有时村民小组已撤销建制数年,但资产处置工作仍未进行。 与此同时,许多农民在征地动迁过程中,纷纷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 地,成为失地农民,虽然他们与原有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并没有断绝,仍然 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实际上已无法从集体经济组织中获得收益,同 时,受自身技能等条件的制约,很难在人才市场中实现体面就业。因此,失 地农民要求及早进行撤村、撤组集体资产处置,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以便 于获得一份稳定而又长期的收益。随着集体资产的不断发展壮大,尚未进行 征地动迁的农民对农村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集体资产产权如何明晰、农 1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民利益如何保证等问题日益重视,其表达渠道以上访为主,造成了社会的不 稳定因素。 关于此,国内学术界多从制度经济学等视角出发,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傅晨(1999)认为: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外部利润的 内部化,村级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基础是强大的非农经济,也是构成外部利润 的渊源,村集体财产总量的不断扩张,进一步唤起村民分享集体经济收益的 要求,迫切需要有一种分配制度的创新1。许惠渊(2005)认为:产权主体不 能人格化,产权边界模糊的产权制度是剥夺农民权益,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 展,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的症结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 应朝着劳动者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的方向推进,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有 两个:一是农民个人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其产权主体如何实现?或者 说,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实现产权主体人格化;二是如何将模糊的集体产权明 晰到每个农民个人头上,就农村集体经济而言,实行股份合作制比较适宜3。 本文将在上述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以闵行区为例,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 制改革进行探讨。 二、研究目的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前,农村集体资产理论上归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但在实践中通常由集体经济组织代为管理,对于集 体经济组织成员而言,实质是“人人有份,人人不问”,任何个人都无法独自 拥有部分集体财产的所有权。本文通过对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 革的经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对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的新途径进行探索,尝试建立适合闵行实际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模式,并提出适合闵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建议,希望对闵行区 改革实践的总结,能为其他地区的改革提供参考。 三、研究意义 (一)为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的新问题提供参考 [1]傅晨.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J].中国农村观察,1999,2:6. [2]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6. [3]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

2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闵行区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集体资产管理 体制完善与创新、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引发矛盾、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未得 到充分落实等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及时解决。 (二)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通过积极探索适合于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变革的有效途径,加 强集体资产管理,提高集体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 大和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又能确保农民按 股分红的收益率,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三)为明晰集体产权提供思路 通过改革,解决闵行区集体经济中传统产权制度中产权虚置的弊端,集 体可量化的净资产按农龄量化,使“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实行按股分 红,改变了集体资产名义上人人所有而实际上人人没有的产权形态,集体所 有制从共同共有变革为按份共有。 (四)为提高村集体民主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通过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闵行区相关村集体经济组织建 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农民作为股份合作组织的股东,享有公平 投票的权利,对经营活动更加关注,监督更加到位,提高了村集体民主管理、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水平。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质是制度的变迁,本文从制度变迁理 论出发,运用股份合作制理论,分析股份合作制改革中集体股设置、股权流 转、分配机制、治理结构等内容,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与一般的 股份合作制改革及职工持股股份合作制进行比较。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股 份合作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模式、演进趋势、闵行区可借鉴的经验及股 份合作制制度缺陷等进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闵行区农村集体 3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市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 合作制改革现状、主要做法、制度安排、绩效分析及存在问题等,并以莘庄 工业区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进行个案分析。最后,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和改革途径。 二、研究方法 作为一名长期参与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工作人员,本 人参与了大量的调查、摸底、资料收集、相关改革推进等工作,同时参与了 闵行区相关政策的制定工作,有一定理论与实践经验。此次研究过程中拟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股份合作制理论等为指导,围绕农 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展开论述,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具体通过以下手段展开: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研究动 态,为自己的研究做好文献综述; (二)比较分析法 通过参与区政府组织赴各地的调研、查阅以往区农委到全国各地调研获 取的资料以及各类文献资料,对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模式进 行比较,找到闵行区可借鉴的模式。 (三)案例分析法 通过采取实地调研、会议座谈、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了解闵行 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例,掌握闵行区各镇改革中的具体做法、 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等,在此过程中注意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 理等手段,进行典型的个案剖析,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理 论概括。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一、制度变迁理论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改革,国外这 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但国外学者对于制度变迁的研究,对我国农村集体经济 股份合作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制度安排决定着经济效率,不同的制度 安排就会有不同的经济效率,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制度安排去代替另一种制 度安排。诺斯对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在《制度变迁 与经济增长》中认为经济发展的原因要到制度中寻找1;在《历史上经济组织 的分析框架》中他分析了市场交易、企业存在的原因,并对历史上的经济组 织进行了解释2;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他为欧洲经济史研究提出新的途径3; 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他用西方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经济史 进行了解释,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产 权制度的变迁才是历史演进的源泉4;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他 对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进行了区分,把文化习俗纳入非正式约束中5;他和 托马斯合著的《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一个理论模型》一文中,认为制度 结构分为基础型制度安排和次级制度安排,制度变迁是在两种制度安排的互 动中完成的6;总之,诺斯建立并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他的制度变迁理论包 含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等,具有丰富的内容。另外,拉蒙﹒ 迈耶斯在《晚清中华帝国的习惯法、市场和资源交易》中对中国的经济制度 进行了研究,用晚清政府的制度安排来评价当时的经济发展7。 20 世纪 80 年代,制度经济学逐渐传入中国,并在中国逐步兴起,中国的 许多学者对制度变迁也进行了研究,林毅夫(1989)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与

[1]道格拉斯·C.诺思 .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9-293. [2]道格拉斯·C.诺思 .历史上经济组织的分析框架[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C].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94-302. [3]道格拉斯·C.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上海:华夏出版社,2006.1-224. [4]道格拉斯·C.诺思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51. [5]道格拉斯·C.诺思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8.1-209. [6]道格拉斯·C. 诺思,托马斯.庄园制度的兴起和衰落:一个理论模型[A]:盛洪.现代制度 经济学(上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03-321. [7]拉蒙﹒迈耶斯.晚清中华帝国的习惯法、市场和资源交易[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2-341. 5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强制性制度变迁》中提出了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的概念1;汪丁丁(1992) 在《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中对于制度在边际上演变进行了研究2;汪丁丁 (1993)在《再论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中提出,如果改变体制的权利与获 取体制变革产生的利润的权利分属两个独立的社会团体,那么这两个团体的 合作是制度创新的前提3;盛洪(1991)在《生产性努力的增长—论近现代经 济发展的一个原因》中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优化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 张曙光(1992)在《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中用均衡和非均衡的概念,对制 度变革进行了分析5。杨瑞龙(2000)、杨其静(2000)采取成本-收益法,利 用博弈论,分析了中国渐进式制度变迁路径的一些特征,证明地方政府的介 入使渐进式改革平稳推进6。 作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对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制度 变迁的基本理论观点,指出了制度变迁的方式,并分析认为产权、国家、意 识形态是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的三个 主要要素:一是报酬递增,二是政治市场和交易费用,三是制度最初选择的 差异源于意识形态及价值信仰的不同。这些理论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国内许多学者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并 充分运用制度经济学、股份合作制等相关理论,指出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 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国内各地区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进 行了分析。傅晨(1999)运用新古典经济学产品的“需求-供给”经典模式, 对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起源进行了论述,认为社区型股份合作

[1]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3-279. [2]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 5:69-80. [3]汪丁丁.再论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225. [4]盛洪.生产性努力的增长—论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 [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8-241. [5]张曙光.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6:30-36. [6]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 济研究,2000,(3):24-31 6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制是一个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1。傅晨(1999)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 对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分析2。傅晨(2003)运用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对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组织形态、制度变迁等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3;黄中廷、陈涛(2003)总结了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 革的政策法规及具体实践,将改革总结为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4;王 景新(2005)以无锡市和海南的改革实际出发,论述了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的 崛起过程5。孔有利(2005)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无锡市农村集体产权 制度变迁,指出变迁后制度绩效及作用,提出政策建议6;许惠渊(2005)从 产权经济学出发,论述农村社区集体产权处置和组织变革的方案7;陈天宝 (2007)以北京通州区宋庄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例阐述集体经 济组织制度创新模式、改制具体操作方式、改制中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案8;陈 天宝(2009)还对广州、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五省的社区股份合作制改 革情况和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内涵进行了探索9;陈志新、江胜蓝(2010) 以江苏无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和广东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改 革实践展开研究10。陈标金(2011)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广东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设计与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深化改革的建 议11。方志权通过对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湖北、江苏等省市股份合作制 的实践总结和比较分析,系统地梳理我国推进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 作制改革的主要瓶颈和对策建议12。学者们普遍认为股份化是明晰农村集体资

[1]傅晨.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J]中国农村观察,1999,2:6. [2]傅晨.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治理结构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透视[J]农业经济问题,1999,2: 17-20. [3]傅晨.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方法的阐释和运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3.1-200. [4]黄中廷,陈涛.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335. [5]王景新.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崛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50. [6]孔有利.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变迁[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7]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334. [8]陈天宝.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187. [9]陈天宝.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及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207. [10]陈志新,江胜蓝.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127. [11]陈标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广东的探索[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2:76-82. [12]方志权,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与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1,5: 66-76. 7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产产权的重要形式,在肯定现阶段股份合作制等选择之外,也对股份合作制 的制度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如邱俊杰 (2011)、李承政(2011)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特性决 定了其改革困难重重,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 的一个方向1。 作者认为,许多学者从各地的实践出发,对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 革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共识,学者们认为实行股份合作制是近阶 段农村集体经济选择借鉴的模式,但股份合作制还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从长 远发展来看,在股份合作制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应逐渐引入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逐步打破封闭性,走向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由于农村集 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学者们在研究时主要着眼于 对当地经验的总结与归纳,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1]邱俊杰,李承政.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化的方向[J]科技管理研 究,2011,24:213-216. 8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二章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相关理论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 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实践中通常称之为农村社区股份合 作制改革,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的变迁。盛洪(2003)认为,制度结 构以及制度变迁是影响经济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 一、基本观点 制度变迁理论提出:第一,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期望获得最大的潜 在利润,制度变迁收益应大于变迁成本。如诺思(2003)认为:随着从改革 基础制度环境中获得的利益的增加,次级的制度安排创新将以低于改变基础 制度安排的成本被诱发、刺激出来,他试图绕过基础决策原则的限制来获取 潜在的利润2。汪丁丁(1992)认为: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在于个人利益最大 化的动力,仍然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3。第二,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变迁 中起重要作用,是制度的供给者。如汪丁丁(1993)认为:改革的真正动力 —“制度创新者”—是政治家们,中央的,地方的和企业的,取决于改革的 层次4。许惠渊(2005)认为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是产权界 定清晰5。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 林毅夫(1989)认为:有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 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 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

[1]盛洪.前言[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2]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89-293. [3]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5:69-80. [4]汪丁丁.再论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221. [5]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0-41. 9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1。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是 自下而上,由局部到整体。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由政府来推动变迁过程。 作者认为,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 制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即按照变迁收益大于变迁成本原则,在基层自发 进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基础上,由政府的指导和推动来开展改革,改革中要尽 可能选择维护各方利益的改革模式,力争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使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的改革 实践来看,正是因为有了巨大收益的驱动,才使得各地政府在基层自发改革 的基础上,纷纷顺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 革。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改革中要处 置的对象主要是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中能享受农村集体资产的是农村集体经 济组织成员。下面对改革中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说明: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最初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农业合作化 运动,根据 195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农业 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 济组织,把社员私有的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组织集体劳动,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取酬2。1962 年 9 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明确:农村人民公社一般地分为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以生产大队 的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3。1982 年开始,按照《宪法》要求, [1]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EB/OL]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10/content_4304.htm [3]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24/content_2500797.htm

10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公社向乡镇一级转变,生产大队转变为自然村,生产队转变为村民小组,逐 步形成了现在的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级、村级、村民小组级),生产 资料三级所有,分级核算。 (二)农村集体资产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5]35 号)中 指出: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 属于该组集体所有的资产,仍归该组成员集体所有。集体资产包括:集体所 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 等自然资源;集体所有的各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集体资产所有权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八条集体资产范围集体所有的不动产 和动产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 涂;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 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集体所有的其它不动产和动产2。 作者认为,农村集体资产就是指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拥 有的资产,成员拥有集体资产的方式有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两种方式。集体 资产可分为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三类,在一定的条件下, 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可以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是指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生产或生活,与集体经济组织发生权利、义务关 系的人。根据《闵行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规则》,自 1956 年 1 月 1 日至召开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第一次成员代表会议并形成同意改 革决议日期间,户口在村、劳动在册的村民界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 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为基础。在实 施改革前,已征地转居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际上已无法享受集体经济组织 年终收益分配等权益,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主要由现有村民享受。已征地转 [1]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 [EB/OL] .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5/11240119950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EB/OL] .http://www.gov.cn/flfg/2007-03/19/content_554452.htm

11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居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能在政府批准撤销村建制或撤销村民小组建制后, 按农龄享受撤制村或村民小组量化的集体资产。在实施改革后,集体经济组 织成员入股后享有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 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一)基本概念界定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内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深化,早在 1990 年农业部第 14 号令就对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进行了规定,1992 年又发通知进行 了修正:股份合作企业是指两个以上的劳动者或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协议, 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 种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并留有 公共积累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1。陈天宝(2009)认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 制是将股份制的某些制度激励引入农村社区中,将原来的村社集体经济组织 改造成股份合作社,它把社区内集体资产部分或全部折股量化到社区每个成 员头上,并参照股份制的治理结构成立股份合作组织,保持统一经营,实行 民主管理,按股分红2。陈志新(2010)、江胜蓝(2010)认为:股份合作制是 股份制与合作制相互融合的产物,股份合作制将产权界定给劳动者3。 作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以合作制为基本原则,吸收了股份 制的适用规定,在农村集体组织资产量化到成员的基础上,由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普遍持股,以资金联合为主,劳动联合为辅的经济组织。 (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与改革前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区别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与改革前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有较大的差异,在 产权结构、股权流转、治理结构、收益分配、开放度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 详见下表:

[1]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 [EB/OL] .http://www.cnzgh.org/popmsgcn.asp?id=573&lm3=111 [2]陈天宝.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及规范[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 [3]陈志新,江胜蓝.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4. 12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表 2-1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与改革前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比较

类型 产权结构 股权流转 治理结构 收益分配 开放度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均衡持股,按份共有,股权比 较平均,且非常分散,每个股 东占有的股权比例很低 有严格的限制 股东(社员)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理事会)、总经理 按股分配与按劳分配 以封闭为主 改革前集体经济组织制度 集体共同共有 一般不能自由流转 领导决策 按劳分配 封闭 资料来源:根据阅读文献分析整理 (三)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与职工持股股份合作制区别 股份制与合作制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两种股份合作制,一种是农村集体经 济股份合作制,另一种是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改革中首先要将村及村民小组拥有的集体资产量化给集 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资产量化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通过清产核资、资产 评估、产权界定等环节,确定资产评估基准日村及村民小组拥有的净资产, 再从净资产中提取 5-10%的资产处置统筹基金,随后计算出村及村民小组两级 集体经济组织中可分配的净资产。与此同时,要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界定,在确定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范围后,对每个成员的农龄(即从事农村 劳动的时间)进行统计。用村可分配净资产除以全村总农龄,可得出每人每 年可分配村资产金额。用村民小组可分配净资产除以村民小组总农龄,可得 出每人每年可分配村民小组资产金额。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可以按农龄 进行两次分配,一次是所在村民小组集体净资产分配,另一次是所在村集体 净资产分配。村民小组一级的集体资产一般以现金形式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村一级集体资产以现金及股权形式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资产 处置完成后,再开展入股等工作。 除了集体资产是否量化在两种股份合作制中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成员资 格、财产所有权、产权结构等方面也有较大区别,具体见下表。 13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表 2-2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与职工持股股份合作制比较

类型 集体资产是否量化 成员资格 财产所有权 产权结构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职工持股股份合作制 量化给成员 不进行量化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企业职工及外部成员 以劳动者为主 以资本所有者为主 均衡持股,按份共有,股权比 按股份占有产权,主要反 较平均,且非常分散,每个股 映资本权益 东占有的股权比例很低 资料来源:根据阅读文献分析整理 三、股份合作制重点研究内容

在对股份合作制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股是否应当设立 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集体股的设立确保了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的公有制性 质,同时保证了社区公共开支,集体股的收益使改革后组织有效承担管理社 区及服务社区的职能,集体股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应取消。这种观点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有一定的拥护者,王一士(1993)认为:社会主义股份制应设立 集体股1;王乐锦(1998)认为:保留相当数量的乡村集体股是十分必要的2。 第二种观点认为集体股的存在使得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有很大一部 分仍然不清晰,导致股东代表大会中其他股东难以有效行使股东权利,另外, 在收益分配过程中,总是优先保障个人股,如果经济效益不佳,集体股的分 红只能挂帐或干脆退出分红,违反按股分红的原则。因此学者们认为应当取 消集体股,将集体股所对应的资产量化到人,建立明确的产权关系。傅晨 (2003)认为:集体股是产权明晰、机制转换最大的障碍,农村社区型股份 合作社应取消和不再设集体股,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从制度设计上削弱集 体股的影响力,最终使其完全退出历史舞台3。 第三种观点认为集体股的存在有一定的必要性,只是集体股的比例应按 [1]王一士,社会主义股份制应设立集体股[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3,(5):2-3. [2]王乐锦,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造如何设置集体股和个人股[J].财会通讯,1998,(3):50. [3]傅晨.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方法的阐释和运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3.1-293.

14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实际情况来确定,要控制好集体股的比例,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降低集 体股比例。钱忠好(2007)认为:在维护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保证集体资产 不受侵犯的前提下,随着条件成熟,要适当控制集体股的比例,股权结构从 改革初期的以集体股为主让位于以个人股为主1。 作者认为,集体股在理论上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持股,但实 践中多数由集体组织代为持股,这与改革中产权清晰的目标相悖。尽管目前 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时都保留了集体股,用 于解决公共事业开支和管理费用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社区集体公共事 业职能逐步减弱、管理费用逐步降低时,应逐步降低集体股的比例。 (二)股权流转 由于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社区性和福利性,为保证集体资产 权益不被外部人占有,股权流动中呈现出较强的凝固性和封闭性。潘光辉 (1998)、罗必良(1998)等学者认为: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应该取消 对个人股流动的限制,保证委托人有足够的能力来监督代理人,使代理合约 不至于偏向代理人一方2。 作者认为,在改革实践中,改革后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对象多数局限于本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只能在成员间继承或进行有条件转让,导致企业较难做 强做大,是否在设定改革方案的时候允许社会资本注资。 (三)分配制度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陈志新 (2010)认为:各地村级股份制改革的实践中,基本都设置了劳动贡献股, 且劳动贡献股有权参与剩余的分享,这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劳动力的产权,并 将劳动力资本化了,因此,改革是对村民过去劳动贡献的一种承认,股份合 作制的按股分红实际已经包含了按劳分配的形式3。 作者认为,改革后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承认资本的所有权,实行按股分红。 同时,企业优先招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企业职工,通过劳动获得合理报酬, [1]钱忠好,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J].江海学刊,2007,(1):89-93. [2]潘光辉,罗必良.社区型股份合作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3:21-24. [3]陈志新,江胜蓝.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27.

15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这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另外,在资产量化过程中,首先考虑劳动者的贡 献,实行现金或股权量化,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为提高企业 经营者的积极性,许多地方在改制时设置了岗位股,使得部分经营者获得的 分红报酬可能超出了其劳动成果,在股权设置中有必要对岗位股进行限制。 (四)法人治理结构 傅晨(1999)认为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委托代理链很短,因而其监督和决 策效率都明显提高,这是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效率较高的缘由之一1。任鸣 (1998)提出要完善股份合作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就要正确处理好职工代 表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职代会与董事会之间是权利 托管关系,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只有严格按这些规则运行, 股份合作制企业才会正常运转2。许惠渊(2005)认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治理 结构一般采用股份公司的做法。即权力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或叫理 事会,有的只设执行董事),执行机构经理层,监督机构监事会(或叫监事小 组)。四位一体,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3。 作者认为,各地改革后的股份合作制或社区股份合作制等企业,基本实 行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四位一体,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 构。但这一些组织中,如果实行撤村改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般分别 改任董事长、总经理,如果实行不撤村改革,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般分 别兼任董事长、总经理,这些组织具有较强的行政性。不过近几年来,农民 入股后股东意识不断加强,参与管理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公司章程也不断 完善,股民通过股东代表会议逐步对资产的运营全过程进行决策、管理及监 督。

[1]傅晨.农村社区型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治理结构[J].农业经济问题,1999,6:16-20. [2]任鸣.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需要正确面对十个主要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8,4:35-40. [3]许惠渊.产权理论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9-90. 16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相关实践

第一节 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试点阶段。股份合作制改革最初在 20 世纪 80 年代的深 圳、广州开展,1988 年,深圳龙岗区横岗镇推行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在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组织中实行股份合作制,被称为“横岗模式”,该 模式的特征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个人,社区成员 根据自然身份分享自身劳动积累的成果1;自 1987 年开始至 1991 年,广州市 天河区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将经 营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后按一定的依据折股到人,被称为“天河模式”。第一 阶段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实行征地动迁,农民进 厂工作并转变为居民,需要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处置问题。 第二阶段:逐步推广阶段。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北京市丰台区在 1993 年试点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试点成功后北京市迅速开展改革工作,同 时期广州南海开始推广以土地为中心的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江浙一带逐步 开展改革工作。横岗、天河等地也对原有模式进行了制度的完善, 横岗模式” “逐步发展为“龙岗模式”。 第三阶段:深化发展阶段。2000 年以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等 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迅速开展了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 湖北、山东、重庆、辽宁等地也开始大力推进。至 2010 年,全国有 23 个省、 市的 1.98 万个村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其中已完成改革的村 1.29 万个),占 全国总村数的 3.2%,量化集体资产总额 2528 亿元,当年分红 87.8 亿元。通 过改革,明晰产权,使农民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资产所有权、管理权、决策权、 [1]邱霞,林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概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125-127. 17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监督权、收益分配权等,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二节 改革模式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都是在清产核 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等基础上将集体部分资产或全部资产进行量化入股, 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的不同,采取的改革模式也有所不同, 比较典型的改革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设立股份合作制企业 在将村级存量资产以股权的形式量化给村民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制 为由村民持股的企业,取得法人资格。其制度安排主要为:一是在股权设置 多数设置村民股、集体股、岗位股等;二是股权流转比较严格,股权主要是 分红依据,不能转让、退股和抵押;三是决策机制采用一人一票原则;四是 治理结构上建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实现所有权、决策权、 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衡;五是改革后分配制度采用按股分红为主。 二、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做法是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 结合农业规模化经营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委托村委会发包给有经营 能力的企业经营合作社土地,农民根据承包土地面积获得租金收入。1992 年, 广东南海市进行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实验,将土地、鱼塘等集体资产折价 入股,设置集体积累股和个人股,按股分红。南海市的改革拉开了土地股份 合作制改革的序幕,此后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在全国遍地开花,如湖北省孝 感市龙岗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乃干屯村实施土地承 包经营权入股组建股份合作社、江苏省苏州市上林村“土地资本化”组建土 地股份合作社、江苏省徐州市潘庄村“土地与个人资本相结合”组建土地股 份合作社等。 三、组建村经济合作社 村经济合作社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采用 18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该改革模式主要做法是:在对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并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代表)会议讨论确认后,作为村经济合作社集体总资产。经统计确认的集 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龄作为个人在村经济合作社中所占股份。村经济合作社, 由政府发放登记证书,是非法人机构。组建村经济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明晰 产权,在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可以采用此方式进行改革,但由于这些地 区一般不会立即面临撤村撤队,农业人口的农龄每年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导 致股权结构也要经常随之调整。 四、开展公司制改造 公司制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将集体资产量化后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从严格 意义来讲,有限责任公司不是股份合作制的一种形式,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 改革过程中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内涵仍是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利用集体 经济组织量化的资金入股,实行资金联合与劳动群众合作相结合。受有限责 任公司只能登记 50 个股东的限制,全村入股的股东共同推选 50 名股东代表 进行工商登记,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建立股东持股名册,给每个股东发放 股权证,作为领取红利的凭证。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演进趋势 一、股权结构逐渐摆脱封闭状态 改革中,对已撤村或即将撤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设置时以静态管理 为主,股权结构还是比较封闭的状态;对于一段时间内不会撤村的集体经济 组织,股权设置时逐步趋向于动态管理。同时,视情况决定是否实行增配股。 如深圳市龙岗区按照“保留集体股、凝固合作股、增设募集股”的原则,设 置集体股、合作股及募集股,其比例一般为 3:6:1,对产权改革以后新增人 员预留募集股,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募集股比例,最高不能超过 20%。另 外,在一些地区的改革实践中还出现了吸引社会资本注资的现象,北京市顺 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实行个人投资入股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吸引村集体、 村民、企业员工、社会法人、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共同投资入股;北京市密 19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云县新城子镇花园村利用资源加资本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时鼓励村民个人入 股。 二、集体股比例逐步降低 为解决管理费用和公共支出等问题,大多数实施改革的地区都保留了集 体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集体股的存在使得有一大块 集体资产产权仍未清晰,对集体股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集体股的比例也在 逐步降低,甚至在一些撤村改革的地区已取消了集体股,只是提留一块统筹 基金用于解决社会遗留问题。如广东天河区在改革初期集体股占 60%以上,但 到了 1994 年,天河区委、区政府发文要求取消集体股。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 乡精图村整建制转居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时,不设集体股。苏州市改革中多数 不设置集体股,改为在分配时提取 10-20%的公益性基金,用于社会管理支出。 如苏州市双桥村组建的合作社从股权分配到资产量化都较为彻底,既不设干 部股,也不留集体股,所有股权全部固化,村民现有股份“生不增,死不减”。 三、从社区管理逐步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改革后企业逐步探索从封闭式的社区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基本 实行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四位一体,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 结构。同时有的地区开始探索政企分离,减轻改革后企业负担。如苏州市高 新区枫桥街道在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过程中,尝试由传统农村经济管理向现 代企业制度转变,街道将 24 个行政村的行政职能转交 7 个社区管理,经济职 能则由 7 个社区股份合作社承担,社会管理职责由街道及居委会负责,社区 行政开支由街道财政承担,合作社收益归社员所有。 四、从量化经营性资产发展到量化全部集体资产 改革初期,在资产量化过程中一般只量化经营性资产,随着撤村、撤组 等条件的不断成熟,从量化经营性资产,逐步发展到量化集体全部资产。如 宁波市江东区将集体资产全部折价量化,这些资产包括集体经济积累的资产、 历年已征土地的补偿金、自用土地及建筑物折价、未征用土地按征地标准价 格计算的折价等。苏州市沧浪区友新街道双桥村在资产量化过程中,把集体 全部资产(包括土地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等)统一折股量化到户。 20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五、从量化资产的改革逐步向明晰产权的改革推进 原有的改革基本集中在快速城市化地区,集体资产实力比较雄厚,同时 又面临撤村转居,具备了资产量化的条件,而一些经济相对薄弱但有发展前 景的地区,群众对于集体资产产权明晰的要求也非常强烈,以苏州市为代表 的许多地区已经从“量化资产、按股分配”的有条件改革,向“明晰产权、 界定成员”的全方位改革拓展。将有一定净资产和净收益,但当年收支相抵 后基本无结余的村也进行股权确定、量化股值,但暂不分红;将净资产极少 或资不抵债、收不抵支的村进行社员资格和股份确定,暂不量化股值和分红。 六、从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到镇(乡)级改革 随着村级改革的不断推进,镇(乡)级集体经济改革也在许多地区进行 了探索,北京市在镇级集体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起步早,成效显著。如丰台区 南苑乡将乡级集体净资产 30%量化给 15 个村集体经济组织,70%量化给乡办企 事业单位职工,随后乡村联动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各村用土地投资入股乡集 体经济组织,平均每村持有乡集体经济组织约 2%的股份。海淀区东升乡实行 镇级集体资产改革,成立乡经济合作总社及 10 个股份经济合作分社。朝阳区 崔各庄乡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15 个村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乡级资源资产 股份合作联社,由全乡整合土地资源进行经营。朝阳区奥运村乡撤村转居后, 在村级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乡级改革,再量化分配包括土地使用权在内的乡级 净资产,量化资产可兑现现金或全额入股,并预留 391 亩产业用地培育支撑 项目,使集体经济拥有可持续发展空间。上海市也在部分地区进行了镇级集 体经济改革,如松江区新桥镇将镇级集体资产份额化,按照个人的土地、农 龄及干龄,按 59.9%、39.4%、0.7%的权重加权得出个人的总份额,再按每人 所占份额进行分红,2010 年社员平均分红 1000 元。

第四节 各地改革经验对闵行区的借鉴作用 我国各地的改革都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中形成的,这些经验和做法 给闵行区的改革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一是按照各地改革的普遍做法,闵行区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在清产核 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集体资产(现阶段以经营性资产为主) 以现金或股权的方式量化到个人,设立村民股;同时,有的村提取一部分集 体资产作为集体股。 二是不少地区推行改革时,吸引村民或社会资本入股,打破了股份合作 制企业股权设置的封闭性,对闵行区在今后改革过程中如何进行股权设置起 到一定借鉴作用。 三是各地在改革的过程中,集体股占的比例逐步降低。闵行区借鉴各地 做法,在实行撤村改革的不少地区未设置集体股,并规定设置集体股的地区 比例控制在 20%左右。相对而言,闵行区集体股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 四是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将 24 个行政村的行政职能转交 7 个社区管理 的做法,闵行区已在撤村改革的部分地区借鉴实施,如梅陇镇社区通过协议 形式,接收了原朱行老镇及村宅行政区域管理工作,使朱行村企业在改革后 实现轻装上阵。 五是闵行区在 2012 年以前的改革中,主要是将经营性资产纳入改革范围, 少数地区如华二村、朱行村将土地纳入改革范围,而目前北京、苏州等地改 革实践中,将非经营性资产纳入改革的范围,大大拓展了改革的范围,这也 是闵行区在改革实践中下一步要做的。 六是各地改革由量化资产发展到明晰产权的做法,为闵行区的改革指明 了方向,下一步,闵行区在经济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也要推行以明晰产权的 目的的改革模式。 七是北京市在镇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中进行的探索,为闵行区接 下来要开展的镇级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

第五节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困境 一、部分产权仍未明晰 由于集体股的大量存在,使得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仍有一部分 22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产权没有明晰,这一部分集体股的产权状态并未得到改善,产权主体仍然发 生错位。在改革实践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设置集体股,要减少集体 股却相当困难,村领导以维护集体经济及社会管理需要为名,竭尽全力来保 留集体股。有的地方即使减少或取消了集体股,仍会在改革后企业的收益中 提留大量资金,用于集体开支。 二、社区福利性过强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实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具有浓厚的福利 色彩,使得股东过于追求分红,分红过程中出现了刚性增长需求,长期如此, 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受影响。同时,由于福利色 彩浓厚,股权在企业内部也难以流转,股东更加排斥外部人的进入,导致企 业难以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也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 展。另外,由于连年的分红以及房屋征地拆迁的收益,出现了一批无所事事 的农民,有时还无事生非,扰乱社会治安。 三、决策机制低效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企业中股权非常平均,在决策机制上一般 实行一人一票原则,较好的体现了民主管理的原则,但是,这种决策机制是 比较低效的,在对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决策时,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可能难以 达成一致,决策时间过长,造成决策成本上升,延误企业的发展。同时,由 于股权的平均化,使得股东对于资本的关注度大大降低,出现“大锅饭”、 搭 便车”等现象。这一缺陷也导致股份合作制一般只能适用于中小企业,随着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决策机制的低效将大大影响企业的发展。 23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第四章 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

第一节 基本情况 闵行区于 1992 年 9 月 26 日与上海县合并为新的闵行区,区域面积近 372 平方公里,2010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242.9 万人,全区现有 9 个镇、3 个街道, 1 个市级工业区,共有 156 个村民委员会和 361 个居民委员会1。闵行区在农 村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在坚持维护农民利益、实行民主决策、坚持因地制宜、 发展集体经济四项原则指导下,积极探索开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 革工作。 一、改革的背景 (一)闵行区初步具备了改革的基础 1、有一定经济基础 近年来,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长较快, 2010 年底净资产达到 177.23 亿元。集体资产中经营性资产稳步增长,使闵行区初步具备了改革的 经济基础。 4-1 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净资产情况表

单位:亿元 按所属层次分 2008 2009 2010 按经营性非经营性分 2008 2009 2010 镇级 77.61 86.43 92.92 经营性 95.12 136.57 138.84 村级 64.04 81.57 80.82 村民小组 5.28 4.32 3.49 非经营性 51.81 35.75 38.39 合计 146.93 172.32 177.23 合计 146.93 172.32 177.23 资料来源:闵行区国资委有关统计数据 [1] 闵行概况.[EB/OL] .http://www.shmh.gov.cn/mhgl_jrmh.aspx?ID=203#a2 24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2、有一定舆论基础 闵行区已经作为上海市推荐单位成功申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 区改革的内容就是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国家有关部门、上 海市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闵行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亲自部署工作;市农 委专家及区农委领导多次进行政策解读,宣传改制政策;九个镇及莘庄工业 区也全力以赴做好改革工作,拟定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改革计划;区主管部门 经常召开各镇经发办主任参加的例会,及时沟通改革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各 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主动提供服务,合力支持改革,如工商部门协调解决登 记问题、财政部门及时下拨奖励资金;区镇层面对改革的重要性有了较深刻 的认识,为改革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 (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依靠所处区位交通便捷、土地资源丰 富等优势,发展楼宇经济、厂房出租、仓储服务,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群众 要求共享发展成果的呼声强烈。随着征地动迁速度的加快,土地及经营性资 产不断被拆迁,盈利能力及发展空间逐渐削弱,但社会保障水平却在逐步提 高,各村承担的社会事业成本却在不断上升。要进一步提高村级经济效益, 提升村级公共服务能力,就要通过改革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与创新 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运营等,在现有的管理体制框架下,还存 在着权责不清、监管缺位等现象,造成一些资产运营能级较低、收益率不高, 需要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与创新。 3、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引发矛盾突出 由于 1996 年 9 月 1 日前后,撤制村组的集体资产处置政策出现重大转变, 由原来的不能分配变为按农龄量化到人,引发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另外, 受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工作非常滞后。如果不进行改 革,一方面,不能及时进行撤制村组集体资产处置,另一方面,撤村、撤组 过程中容易出现“一撤就分、一分就光”现象,无法保障农民长效增收。 25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4、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未得到充分落实 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未全部到位,村集体经济一些重大财务活动 和财务事项,村民参与决策不够;村务公开过程中,部分村走过场,公开内 容比较笼统;民主理财制度存在缺位现象,有些村民主理财小组小组成员文 化水平低,财务知识缺乏,又怕得罪干部,审账水平不高或审账流于形式,发 现问题不敢要求纠正。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行以“资产量化”为主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 合作制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 监管有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共同发展、共同 参与、共担风险、共享成果。 二、改革的三个阶段 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改革阶段(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 2003 年)。在闵行 区一些近郊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许多村民小组撤销建制,原有的以 现有村民分配为主的年终收益分配制度引起征地农民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一 些矛盾。虹桥镇虹光村、虹五村、先锋村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始探索农 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试行将集体资产以现金或股权形式进行量化, 对入股股东实行分红制度,提高村民收入。 第二阶段:政府引导推进阶段(自 2003 年开始至 2011 年底)。闵行区委、 区政府自 2003 年开始,相继出台四个改革政策及相关配套文件,引导各镇、 村规范进行改革。此阶段闵行区在 14 个具有较强经济基础、较好舆论基础的 村开展了试点改革工作,镇级集体经济改革也在探索之中,改革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第三阶段:全面推进阶段(自 2012 年年初至今)。在此阶段中,改革分 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全区现有 155 个村要完成村级社区股份合作制改 革,第二个层次是全区九个镇与莘庄工业区要实行镇级改革。按照推进要求 的时间节点,2015 年要全面完成。 26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三、改革进展情况 (一)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截止 2011 年底,闵行区已有 29 个村完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占全市 完成改革数量的一半以上,10 个村正在进行改革。2012 年 60 个村要启动新 一轮改革工作,预计 2012 年底 30 个村要完成改革工作。在 29 个完成改革的 村中,有 19 个村实施撤村改革,有 10 个村实行不撤村改革;共设立各类企 业 25 家。 通过改革,29 个完成改革的村累计量化农村集体资产 20 亿元,改革后成 立 25 家企业注册资本达到 10 亿元;25 家企业中共有 3 万多农民股东,人均 持股约 3.2 万元。2010 年底已完成改革的 23 个村,累计股金分红已经达到 4.5 亿元,人均累计分红高达 1.8 万元,年均分红率达到 15%左右,可以说改 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初步建立。 (二)镇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闵行区镇级相关改革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在莘庄镇、颛桥镇、虹桥镇进 行了探索。莘庄镇和征地农民分别以部分镇级优质集体资产和现金入股,共 同组建农村社区经济实体,让征地农民共同参与,共享全镇改革发展成果。 入股条件为每人 1-5 股,每股 1000 元,共吸引莘庄镇 14922 名征地农民入股, 入股率占全部征地农民的 98.27%,入股资金 7371.4 万元,公司组建后前五年 村民股按 8%分红,集体股暂不分红,收益用于开展物业回购等项目。颛桥镇 由镇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出资 3000 万元,14 个村每个村出资 500 万元,总 投资 1 亿元,镇村联合组建了上海颛桥村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业 务是回购商业用房并开展经营活动。虹桥镇也在积极探索镇级改革,现已做 好清产核资及虹田公司股权清理等前期基础性工作,同时拟定了镇级改革方 案。

第二节 改革主要做法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闵行 27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区从实际出发,形成了具有闵行特色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选择改革模式 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沿革等实际情况,闵行区从各村具体情况 出发,因地制宜,设计适合各村的改革模式,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 形式,29 个村在改革后共成立企业 25 家,采取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 社区股份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四种改革模式。具体来说,每一家企业的改 革模式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过程中,莘庄工业区采取 村村联合、撤村改革方式,七宝镇九星村由于资产量巨大,采取稳妥分步改 革方式,先对 20%经营性资产进行改革试点,试点成功后再对 80%经营性资产 进行改革,九星村的改革是在保留村建制条件下进行改革;组建有限责任公 司过程中,虹桥镇红春村和马桥镇金星村在保留村建制条件下,实行股东授 权制度,梅陇镇朱家行村改革中实行土地资本化,将土地资产列入量化范围 等。这些改革模式都是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是改革成 功的重要基础。 4-2 闵行区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选择改革模式情况表

改革模式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合作制 有限责任公司 社区股份合作社 合计 企业数 1 7 9 8 25 备注 由于九星村改革后成立了两家企业,莘庄 工业区 6 个村改革后仅成立了一家社区股 份合作社,因此改革后企业共有 25 家。 资料来源:闵行区农委有关统计数据 二、有效推行民主公开 在改革的过程中,改革政策宣传的力度、政策解读以及尊重民意的程度 决定了改革的成败,改革过程群众参与度高,才会让群众有满意度。闵行区 在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全程推行民主公开,改革中一切重 大事项,都必须经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在清产核资过程 中,清产核资结果报镇主管部门审核,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 确认,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在资产评估过程中,评估机构和评估方法 的选定、评估结果的表决,都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决定;产权界定 28

上海交通大学 MPA 学位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研究 结果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确认;农龄统计结果须在村务公开栏三榜 公布,无异议后由本人签字认可;资产量化方案和改革方案由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代表会议确认。正是因为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民主公开,改革才有了广泛 的群众基础,改革方案才能得到各方一致认可。 三、注重把握改革关键环节 (一)做好资产处置工作 在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之前,要先做好资产处置工作。资产处置过程中 涉及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成员身份界定、农龄统计、资产量化 等诸多环节:清产核资中要将村所属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 产分类造册,对于资产清理中出现的盘盈或盘亏,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才能 入账或核销。只要存在现金量化,一般要进行资产评估(若进行现金量化的 资产全部经征地变成了货币资金,则不需要评估),资产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 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量化的金额大小。经评估的资产经产权界定后可明确哪 些资产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经过成员身份界定、农龄统计后,确定 村和村民小组两级集体经济组织中总农龄,再对资产进行量化。在资产处置 过程中,反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确定各环节的具体做法和方案,并按照政 策规范操作,确保资产处置工作顺利完成。 (二)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 资产处置工作结束后,对原有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改 革过程中,区主管部门、各镇会同相关村领导及村民代表,反复切磋改革方 案,改革方案形成后,召开户代表会议,宣传改革的政策,并做好向集体经 济组织成员招股的工作。集体经济成员入股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集 体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先对集体资产进行现金量化,再由成员选择是否入 股,若选择入股,再按招股条件将部分量化的现金作为入股金投资至改革后 企业中。九星村、莘庄工业区、华二村等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村都是采取此方 式入股。第二种是在集体经济实力稍弱的村,将集体资产进行股权量化,直 接将集体量化的资产变为农民的股权。如果村民在反复考虑后放弃股权,则 允许将这部分股权按合法程序(如到公证处公证)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中内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5z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