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委婉语英译模式研究——以霍译《红楼梦》为例

更新时间:2023-05-24 2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1 4年第 2期

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委婉语英译模式研究——

以霍译红楼梦为例李坤,张帆

( 1 .聊城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山东聊城 2 5 2 0 5 92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北京 1 0 0 1 0 2 )摘要:霍克斯在《红楼梦》的委婉语翻译过程中使用了多种策略,这些策略都可以在功能翻译理论中找到依据。

霍克斯的翻译诉求表现在尽责于作者、尽责于读者并尽责于文本的“译者三责”。为达意旨,霍克斯采用了化“它形为“己形”的策略对东西方文化意象迥异的委婉语,霍克斯使用零翻译或模糊替代的翻译策略;对具有“文化空白” 的委婉语,霍克斯采用了形象替代、扩展式注释、直译等翻译策略。霍克斯所采用的翻译策略着眼于缩短读者与译文在文化和语言上的距离,强化译文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使其更好地满足西方读者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红楼梦》的普及和传播。

关键词:《红楼梦》;委婉语;霍克斯;功能派翻译理论;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1 0 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1 2 1 7 ( 2 0 1 4 ) 0 2— 0 0 4 1— 0 7收稿日期:2 0 1 4 - 0 1— 1 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 ( 2 0 1 1 GG0 5 5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项目 ( S DYC1 2 0 1 2 ):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 学中跨文化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聊城大学科研项目 ( Y1 0 0 2 0 2 2 ):词汇学视角下的英语本土化研究。

作者简介:1 .李坤 ( 1 9 7 6一 ),女,山西太原人,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讲师,文学硕士。2 .张帆 ( 1 9 7 2一 ),男,山东冠县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讲师。

委婉语是人们出于避讳禁忌、避免失礼、礼貌求雅而使用的的词汇,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红楼梦》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苦心孤诣的沥血之作,描写了“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金陵贾府的兴衰沉

浮,

堪称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小说。尽读红楼,书中委婉语典雅优美,蕴含深意。言及人物言辞,谦恭有礼, 委婉得当,符合人物身份;言及宗法等级,依礼制而行,婉转客气、讲求言未至而意己及;言及风月不雅, 则婉转委曲、隐晦其辞,不因直露而失礼。书中的委婉语呈现两个特点,一则数量众多,- -N表达丰富, 为其英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红楼梦》委婉语的英译却是个难题,原因在于它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古代思想的言语体现,它与礼、德、仁、孝等传统思想直接关联,反映了封建伦常影响下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世风民情。本文选取英国翻译家戴卫 霍克斯 ( D a v i d H a w k e s )和约翰 敏福德 ( J o h n M i n f o r d ) 合译 (以下简称霍译 )的英译《红楼梦》委婉语为研究对象,兼对照我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 (以

下简称杨译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在《红楼梦》委婉语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意图怎样决定翻译过程的各种选择,研究霍译本委婉语翻译的翻译模式,进而探讨如何将婉约含蓄的民族文化心态传递到异域。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5v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