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_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更新时间:2023-06-06 23: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

勘探和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在小屯东北地发掘了甲、乙、丙三组基址和YH127甲骨坑,确认了晚商宫殿宗庙区的位置〔1〕。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简称“考古所安阳队”)勘探并试掘了大灰沟,划出了晚商宫好墓和数座夯土基址〔4〕。1987年为复原甲十二基址,考古所安阳队重新勘探了甲组基址群,殿宗庙区的大致范围〔2〕。70年代,在小屯南地清理了数座甲骨坑〔3〕,于小屯西北地发掘了妇重新发掘了甲十一基址,在甲四基址东侧清理了属于殷墟一期的H1〔5〕;1989年在乙二十基址东南发掘了著名的“凹”字形基址〔6〕;1991年在花园庄东地清理了甲骨坑H3〔7〕;2000年在花园庄东地发掘了M54〔8〕;2002-2004年,配合修路工程沿小屯南路做东西450米长的解剖沟,发现近300片刻辞甲骨和数座夯土基址〔9〕;2003年配合安阳工作站内标本楼改建,发掘一内涵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学资料。10〕座两条墓道的大墓和数座夯土基址〔。以上考古发掘工作为研究殷墟宫殿宗庙区的布局和

2004年夏,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委派专家组前往殷墟检查申报准备工作,提出为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已有考古成果,真正展现商代宫殿的恢宏气势和严谨的建筑制度,建议组织力量对宫殿区进行勘探。经国家文物局同意,2004年秋至2005年秋,考古所安阳积发掘。现将勘探和发掘收获报道如下。队在小屯宫殿宗庙区范围内进行了重点勘探,并在甲组基址西南侧、乙组基址西北侧进行小面

〔1〕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台北南港,195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94-96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上册(二分册)、下册(三分册),中华书局,1980、1984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小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7年安阳小屯村东北地的发掘》,《考古》1989年10期。〔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殷墟大型建筑基址的发掘》,《考古》2001年5期。〔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商代墓葬》,科学出版社,2007年。

〔9〕资料尚在整理中。

〔10〕资料尚在整理中。

—217—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一 勘  探

勘探区域大致在目前殷墟博物苑围墙内,东、北部至洹河岸边,南到殷墟博物苑南围墙,西到妇好墓附近,西北以殷墟博物苑西墙(甲骨长廊)向北延长线为界。从1929年张蔚然所测小屯附近地形图上看,亦即大黄土坑以东、南的小屯村东北地范围内,大约30万平方米(图一;图版壹,1)。

勘探方法,以乙二十基址复原建筑西南角为基点,拉南北正方向基线,以100平方米为单位,拉线定桩。聘用20名熟练探工,以2米为间距,进行拉网式布孔,遇到重要遗迹现象(夯土建筑基址、水井、祭祀坑等)改“拉网式布孔法”为“地下遗迹导向法”,进一步加密孔距。遇到有可造成损坏的可能。能埋藏重要遗物的单位,一孔探到底,其余诸孔均以确定遗迹边线为主,尽量减少对埋藏遗物

记录方法,钻探过程中,采用“平面坐标定点记录法”,以坐标原点(0,0)为基点,分四个象限逐孔记录。记录内容不仅包括文化堆积层的深度,而且重点记录堆积土层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

本次勘探主要有六方面收获。

(一)大黄土坑

在甲组和乙组基址的西侧、丙组基址的西北侧发现一处大黄土坑(图一;图二)。据钻探,坑北与洹河相通,向南伸入宫殿区内,距丙组基址西北约40米向西延伸。壁斜陡,坑中部深达12米以上,坑内填土为黄沙土或淤土。黄土坑的平面形状似一倒靴形,向

据钻探,在水道区域发现三座战国墓,直接打破水道中淤积土层。由此推测,此坑至迟在战国时期已基本填平。

大黄土坑的所在区域与1929年张蔚然所测小屯村北及西北地地形图〔1〕中95等高线的区域完全重合(图一)。由此判断,大黄土坑的面积不少于4.5万平方米。

(二)夯土建筑基址

以前在小屯东北地发现并清理了54座建筑基址,其中53座为1930年代史语所发掘的甲、乙、丙三组基址,一座为20世纪80年代发掘的“凹”字形基址。本次钻探除对以前已发掘过的基址进行了位置及平面布局的确认外,更重要的是又发现了近百座规模不等的夯土建筑基址。这里择要简述如下(图二)。

1.甲一基址原为南北长的小型夯土基址,经钻探应是东西长的一座建筑基址,东西长约11米。整体平面布局与其南部的甲二基址对应,南北平行分布。甲一基址和甲五基址之间还新〔1〕李济:《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墟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第2期,1930年。

—21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219—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二 2004年钻探结果、2005年发掘区域示意图

 

发现一处小型夯土基址,面积约10平方米。

2.甲二基址北侧、87AXTH1东侧发现一座南北长的夯土基址,南北长约12米。整体平面—220—布局与其西侧的甲四基址对应,东西平行分布。1949年以前发掘的出土大量刻辞甲骨的“很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能的是‘三朝元老’的老坑”的E16〔1〕位于该基址的西南角处。

3.甲四基址和甲六基址之间偏南位置新发现一座夯土基址,规模较小,恰夹在甲四和甲似〔2〕。六基址之间,其布局形式与丙组基址南侧丙十六和丙十七基址之间的丙十一基址非常相

4.甲十三基址西侧新发现一片夯土,相互关系较为复杂。从所在位置看,该夯土基址的南部恰是1930年代发掘的甲十四、甲十五基址的位置,甲十四和甲十五基址很可能原就是一块夯土基址的不同局部。本次发掘布方就卡在该片夯土基址的西侧边缘处。从发掘结果来看,这块夯土原为南北三块夯土(F1-F3),其中F1和F2应是一座夯土基址,F3为另一座夯土基址(详见下文)。

5.甲十三基址的南侧、乙一基址的北侧新发现一处呈东西长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约7米。

6.甲组基址西北方向新发现四处夯土。从平面结构看,多呈东西长条状,一处为矩尺状。面积都不大,最小约10平方米,最大约40平方米。夯土基址均为黏土分层夯筑而成,周围地层均为沙土层。

7.乙五基址东侧新发现大面积夯土,将乙一至乙四和乙八基址北部连为一体。从钻探夯凭钻探无法区分。土的深度和土质结构判断,应不是一座夯土基址,可能是多座夯土基址相互叠压在一起,但仅

8.乙五基址西部略偏北处新发现一夯土基址,东距乙五基址35米左右,西侧邻大黄土坑东部边缘。该基址的方向与大黄土坑东边缘大体一致,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约23、东西宽约7米。

9.乙九基址的东北方向新发现一处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约18米。夯土似由黏土、料礓石和白灰混合夯打而成,极其坚硬。向东越靠近洹河冲积沙土层,夯土越厚,最厚可达6米左右。此夯土基址应为东邻洹河的亭台水榭类遗存。

10.乙九基址南侧新发现一处夯土基址,形状不甚规则,面积约120平方米。

11.乙十一基址东侧新发现大面积夯土。从布局看,应是乙十一基址向东的延伸部分。乙可能与乙十二、乙十三基址组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建筑〔3〕。十一基址面积较大,南北较宽,可能是由上、下多层夯土基址叠压的结果。乙十一基址的北部很

12.乙二十基址东、西、南各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夯土建筑基址,恰与乙二十基址组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建筑群。南庑向西延伸,似与丙组基址主体相连。在其西庑中部略偏北处发现〔1〕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32页,台北南港,1959年。

〔2〕同〔1〕,188页。

〔3〕杜金鹏:《殷墟宫殿区建筑布局和性质简论》,《中国文物报》2005年3月4日。

—221—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宽4米的门道,原乙十八基址应是西庑门道以北部分。乙十八、乙十九基址之间的空隙很可能也是通向乙二十基址北侧院落的门道。

13.乙二十基址南庑南侧新发现三块夯土,规模不大。这三块夯土基址很可能为乙二十的四合院基址群的组成部分。

14.丙组基址西北侧新发现一块夯土,面积约300平方米。该基址恰位于大黄土坑的东南角,呈倒“凹”形,但不知是被大黄土坑冲成如此状况,抑或原设计即为骑河沿而建的“骑河楼”。

15.妇好墓东侧新探出数十块夯土基址,规模大小不一,小的像乙六基址面积约10平方米,大的面积可达1000平方米以上。目前钻探资料尚在整理中。

(三)祭祀坑

2.2米。该坑周围均为洹河冲积的砂土堆积,坑内填土为夯土,坑底部满铺动物骨骼(图二)。平坦。坑底部有大量动物骨骼,骨骼下铺有朱砂。

(四)玉料坑

表2米深处普遍有一层玉料。随探铲带出的玉料多为绿色或浅绿色,偶有密度较大的小石块,1.甲一基址东南约30米处发现一座南北长方形竖穴土坑,南北长约4、东西宽约2.5、深约2.乙十二基址中部发现一座南北长方形竖穴土坑,南北长约5、东西宽约3、深约2米,底部甲五基址西北方向发现一处玉料坑(图二)。据钻探,大约在近20平方米的范围内距现地没有加工痕迹。据殷墟博物苑老员工反映,早年此处有一条排水沟,恰从该玉料坑上穿过,遇雨天冲刷过后,该处水沟底部大片的玉料暴露出来,晶莹透亮,孩童捡拾玩耍,不少玉料已经散失。

(五)灰土堆积区

米,深普遍在4米以上,最深处可达6米左右。应是甲组基址的废弃物堆积区域。

(六)沙土线的确认

以东位置,沙土线向西略有凸出(图二)。甲十五基址西侧、乙五基址北偏西区域发现大规模灰土堆积区(图二),面积约达700平方本次钻探,在甲组基址和乙组基址以东发现了明确的南北走向的沙土线,在乙组基址中部

1930年代史语所在此发掘时所确认的沙土线,实际上是晚近洹河涨水冲积形成的沙土覆盖线。本次钻探确认的沙土线,则是历史上洹河转弯回流长期冲刷西岸所形成的黏土和沙土的分界线。部分商代遗迹(如祭祀坑、夯土)就坐落在沙土线以东的淤沙土中。该沙土线早在小屯宫殿区废弃以前即已形成,甚至不排除局部沙土线早在商人在此建宫殿宗庙区以前就已形成年提出的对乙组基址进行对称复原的设想〔1〕还需慎重考虑。的可能。因此,该沙土线的确认对于认识甲组、乙组基址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李济先生早

〔1〕李济:《安阳》,164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二 发  掘

发掘地点位于甲十三、甲十四和甲十五基址的西侧、乙五基址北侧新探出的夯土区域(图探结果。版壹,2)。发掘目的既为申报殷墟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现场参观,同时也为局部证实本次的钻

发掘原则是完全保留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利用晚期遗迹或20世纪30年代发掘的探沟剖面分清各遗迹间的相互关系。具体方法是清理到商代夯土基址面即停止,分清各基址间的布局和早晚关系,然后在不损坏基址的前提下进一步清理叠压、打破基址或与基址无直接关系的晚期坑和其他商代遗存。

185平方米(图三;图版贰)。

(一)地层关系

史语所发掘过的探沟(暂编探沟1-探沟12)〔1〕,我们清理了其中10条,

不仅获得了一批陶器本次共布25平方米探方7个(2005AXTT1-T7),其中T1向南扩方2×5米,总发掘面积由于两层扰土层下即暴露出商代夯土,整个层位关系非常简单,所幸在探方内发现12条

图三 甲组基址西侧发掘平面图(WK.晚期坑)

〔1〕原计划根据各探沟的平面位置关系与史语所公布材料相对照,来确定各探沟原来的编号,以便与以前发掘的资料进

行对接。遗憾的是,石璋如先生后来公布的资料中没有该区域探沟平面图,故本文无法套用探沟原来的编号。

—223—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四 探沟2北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8.黄褐色黏土和灰色土相间层

图五 探沟4北壁剖面图1.耕土层 4-7.黄褐色黏土和灰色土相间层

口沿标本,更重要的是收集了10条探沟剖面资料。兹择要介绍。

1.探沟2北壁剖面(图四)。

面。第1层:耕土层,厚0.35米。黄灰色土,较松软。该层下局部有扰土层,大部分暴露F1夯土

第2-8层:黄褐色黏土和灰色土相间层,厚20-45厘米。似为有意铺垫而成。第8层下有黄褐色黏土坑H30。

2.探沟4北壁剖面(图五)。

第1层:耕土层,厚0.35-0.4米。黄灰色土,较松软。该层下局部有扰土层,部分暴露F1夯土面。F1打破H20,H20打破F4和第4-7层,F4叠压H21。

相对应,应为有意铺垫而成。

3.探沟6北壁剖面(图六)。

第1层:耕土层,厚0.35-0.4米。黄灰色土,较松软。

商代陶片和少量龙山时期陶片。

该层下暴露F2和F4,F2打破F4。F4下叠压H21,H21叠压H33。

4.探沟7北壁剖面(图七)。

第1层:耕土层,厚0.35-0.4米。黄灰色土,较松软。第4-7层:黄褐色黏土和灰色土相间层,厚20-45厘米。土层与探沟2北壁剖面中的土层第2层:扰土层,厚0.1-0.15米。灰褐色土,较松软,包含有战国时期陶豆柄、布纹瓦残片、

第2层:扰土层,厚0.15-0.3米。灰褐色土,较松软,扰土从南向北扰动越来越深,包含大量商代陶片和部分龙山时期陶片。

—224—该层下暴露的遗迹有F2-F4,其中F2的部分向北伸出的一个台阶,F2的台阶打破F3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图七 探沟7北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扰土层

 图六 探沟6北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扰土层

 南边缘,F3打破F4。F3叠压H31,F4叠压H32,H31和H32又打破H33。

5.探沟10南壁剖面(图八)。

第1层:耕土层,厚0.35-0.4米。黄灰色土,较松软。

第2层:扰土层,厚0.4-0.53米。灰褐色土,较松软,包含大量商代陶片和部分龙山时期陶片。

把H11掏掉一部分,然后再夯打起来。这种建筑方式在殷墟很常见。

6.探沟3东壁剖面(图九)。

第1层:耕土层,厚0.3-0.35米。黄灰色土,较松软。

该层下直接暴露F4,F4叠压J1,J1打破H21,H21又叠压H33。

(二)遗迹

1.夯土基址 4座(F1-F4)。该层下暴露的遗迹有F3和H28。其中F3叠压H11,H11打破H28。从剖面看,建F3时曾

F1 探方内暴露部分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9.25、东西宽2.75米。从F1、F2和F4剖面平面已不见柱网结构,仅有1个柱础石(ZH1)。

ZH3柱心间距0.9米,ZH3与ZH4柱心间距0.55米。此柱洞或柱石可能与F1有关(图三)。

F1的层位关系简单,被F1打破或叠压的遗迹有F2、F4、H2、H4、H5、H8-H10、H20、H22由此判断,F1的始建时代应不早于殷墟一期。

F2 探方内暴露部分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10.4、东西宽2.3米。在其北侧延伸一块夯土,

—225—看,F1的夯土层较厚且不均匀,厚8-15厘米。上部扰动严重,仅余基槽部分(图版叁,1)。基址在基址西边缘发现3个柱洞或柱石(ZH2-ZH4),南北成排,距F1西仅0.15米,ZH2与和H34。其中H5、H8-H10为殷墟一期,H34为龙山时期,其余灰坑仅见于探沟剖面,未发掘。南北长1.4、揭露部分东西宽0.56米,推测可能是F2北侧的台阶。基址上部扰动严重,仅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九 探沟3东壁剖面图

1.耕土层

 

图八 探沟10南壁剖面图

1.耕土层 2.扰土层

 余基槽部分。基槽内夯土质量较好,坚硬平整,夯层厚8-10厘米。从总的平面布局来看,不排除F1和F2为同一建筑基址的可能,F2向内收缩0.2米的现象与甲四基址完全相同。但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暂按两个单独的基址处理。

F3、F4。因此,F2的年代应界于F1和F3之间。

仅为基槽部分。夯土质量较好,夯层厚5-15厘米。目前除F1打破F2外尚未发现其他打破或叠压F2的商代遗存,被F2打破或叠压的遗迹有F3 探方内揭露部分呈南北长方形,南北长10.5、东西宽3.3米。基址上部均遭破坏,所余

F3的层位关系也较简单。F2打破F3,F3打破或叠压的遗迹有F4、H11、H13、H16、H17、H28、H31。其中H11、H28属殷墟一期,H13、H17属龙山时期遗存,H16、H31仅见于探沟剖面,未做清理。因此,F3应早于F2,其始建年代应早不过殷墟一期。

年探沟发掘的破坏,该基址的边缘几乎被破坏殆尽。F4 从平面布局看,F4规模较大,但由于本次发掘面积较小,再加上F1-F3的扰动和早

F4呈南北长方形,北部超不过探沟8,南边应不过探沟4,东边缘在F2和F3之间尚保留一段。其南北总长不小于19.1、东西宽不小于3米。

2.25米。应是F4基址东排的部分柱础。该基址上部被破坏严重,仅在中部偏东发现3个柱础(ZH5-ZH7),南北成排,柱心距均为

F4被F1-F3、H18、H20和H31打破,F4又打破或叠压H14、H15、H17、H21、H32、H33、属殷墟一期。

—226—J1。其中H18、H21、H33和J1属殷墟一期,H15和H17属龙山时期遗存。因此判断,F4基址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2.水井 1座(T3J1)。开口呈东西长方形,长1.6、宽0.98、钻探深度

12.6米,清理至9.5米因塌方而停止。井壁陡直稍内收,两长边井壁置对

称脚窝,已清理出24对,脚窝上下间距0.4米(图一○)。

井内填灰色土,质地松软。包含大量陶片和兽骨。可辨陶器有鬲、簋、

豆、罐、瓮、、大口尊、甑、折沿盆、圜底盆、盂、器盖等。时代为殷墟一期。

3.窖穴和灰坑 34座。其中清理或部分清理的灰坑有15座,其余19

座均编号建档,未做清理〔1〕。择要介绍如下。

H34 坑口和坑底均呈椭圆形,口长轴2.97、短轴2.3、底长轴2.4、短

轴2.1米。直壁略内收,平底。底部似经处理,坑底南部有一生土平台,高

0.7米,可供踩踏上下(图一一;图版叁,2)。

坑内填浅灰色土,草木灰含量较大,土质松软。出土一批龙山文化陶

片。陶片以灰陶为主,少量磨光黑陶,夹砂陶占60%左右,纹饰以细绳纹为

主,其次为素面陶,再次为篮纹,另外还有少量附加堆纹、菱形纹、方格纹

和弦纹(图一二)。可辨器形有罐、、豆、器盖、、圈足盘、敛口钵、碗、黑

陶蛋壳杯残片。

H8 坑口和坑底平面呈椭圆形,坑壁斜直,平底。口长轴2.8、短轴

2.16、底长轴1.99、短轴1.78、深1.13米(图一三)。

坑内填浅灰色土,松软。包含陶片不多,可辨器形有鬲、、簋、豆、圈

足盘、盆、各类罐、大口尊、器盖、瓮,另有数件厚胎泥制圆角方形器。此坑

为殷墟一期。

(三)遗物

由于本次发掘多数灰坑没有清理,所获标本较少,加上小屯宫殿宗庙

区在殷墟遗址中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尽可能多选标本发表,以便于学术

研究。另外,从早年发掘过的数十条探沟回填土中和小屯宫殿宗庙区域内

勘察过程中分别采集的商代和战国时期陶器标本,也择要介绍,以供参

考。图一○ T3J1平、剖视图

1.龙山时期遗物 出自4座灰坑(H13、骨角器、蚌器和石H15、H17、H34)。主要有陶器、

器。

(1)陶器 主要出自H34。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另有少量泥质磨光黑陶、黑皮陶和泥质或夹砂橙褐色陶。纹饰以素面为主,细绳纹也较多,比例仅次于素面陶,另外还有部分篮〔1〕为了保留夯土基址,叠压其下的灰坑均未清理,只是通过早年发掘过的探沟剖面分清其相互关系,并编号建档;有些

在早年发掘的探沟底部没有被全部清理的灰坑,本次进行了补充清理。

—227—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少量的刮抹纹和刻划

纹。可辨器形有罐、、、圈足盘、敛口钵、杯、瓮、

盆、器盖,另有子母口器(残失严重,不知其完整器

形)和陶环。

罐 29件。依口沿的不同,可分七型。

A型:8件。宽折沿,鼓腹。素面。T1H34∶9,泥

质浅灰陶。圆唇稍外翻。口径18、残高6.3厘米(图一

四,1)。T1H34∶11,泥质灰陶。圆唇。口径26、残高

5厘米(图一四,2)。T6H13∶2,夹砂黄褐陶。尖圆唇

稍内勾。口径24、残高3.6厘米(图一四,3)。T6H13∶

3,夹砂深灰陶。圆唇。口径20、残高3.2厘米(图一四,

4)。

B型:5件。折沿,束颈,鼓腹。方格纹。T1H34∶

5,夹砂黄褐陶。圆唇。口径12、残高5.5厘米(图一四,

5)。T1H34∶23,夹砂深灰陶。方唇,沿

面有凹槽。图一一 H34平、剖面图

图一二 陶器纹饰拓本

1.细绳纹(T1H34∶47) 2、3.篮纹(T1H34∶48、T1H34∶49) 4.中绳纹(T1H34∶44) 5.篮纹

(T1H34∶41) 6.小方格纹(T1H34∶43) 7.菱形纹(T1H34∶42) 8.中绳纹(T1H34∶45)

 

口径18、残高10.2厘米(图一四,6)。

C型:4件。高领,广肩。T1H34∶3,泥质深灰陶。圆唇稍外侈,高直领。口径16、残高5.8—22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厘米(图一四,7)。

D型:6件。泥质灰陶。侈口,短颈内束,鼓腹。细绳纹。

沿面有一周凹槽。口径17、残高8厘米(图T1H34∶35,尖唇。

一四,9)。T1H34∶33,方唇,颈腹分界明显。口径15、残高4.4

厘米(图一四,8)。T1H34∶19,双唇沿,沿内多重折线。口径

18、残高5.6厘米(图一四,10)。

E型:2件。折沿,敛口。T1H34∶30,泥质灰陶。圆唇,小

折沿,鼓腹,最大腹径在中部。中腹部以下饰麦粒状中细绳

纹。口径14、残高12.7厘米(图一四,11)。

F型:3件。尖圆唇,折沿。T1H34∶12,泥质灰陶。上腹

部置对称纵鸡冠口径14.6、残。腹部素面,刮抹痕迹明显。

 图一三 H8平、剖面图高6.5厘米(图一四,12)。鼓腹。颈T6H17∶1,夹砂黑灰陶。

饰一周附加堆纹。口径10、残高6.5厘米(图一四,13)。

G型:1件(T1H34∶18)。夹细砂深灰陶。束颈,尖唇,平沿内倾,鼓腹。上、下腹各饰一周凹弦纹,两弦纹之间有刻划“之”字纹。口径12.2、残高7.4厘米(图一四,14)。

横穿 2件。泥质灰陶。T6H17∶3,陶罐的上腹部。残高7.6厘米(图一四,16)。T1H34∶24,饰凹弦纹和篮纹。残高12厘米(图一四,15)。

 9件。多数标本仅余袋足部分,袋足上常黏有红烧土,腹内壁留有较厚的白色水垢。T1H34∶1,夹细砂深灰陶。敛口,折腹,圜底,三肥硕袋足。整体饰细绳纹。折腹处腹径21.2、腹拼合黏接的痕迹。袋足上部饰短线篮纹。残高11.5厘米(图一四,18)。

 2件。夹细砂浅灰陶。为残高22厘米(图一四,17;图版肆,1)。T1H34∶27,夹细砂红褐陶。袋足,瘦高,顶部有明显与腰部分。腰隔外壁附加三个等距堆饰,起加固作用。T1H34∶16,腰隔上下均饰中绳纹。腰径12、残高5.1厘米(图一四,19)。T1H34∶21,腰隔以下饰中绳纹,刮抹痕迹明显。腰径14.4、残高8厘米(图一四,20)。

豆盘 5件。圆唇。依豆盘口、深浅差异,可分二型。

一四,23)。T1H34∶17,泥质黑皮红褐陶。口径17、残高2.9厘米(图一四,21)。

B型:2件。浅盘。T1H34∶29,泥质灰褐陶。口径15、残高3.1厘米(图一四,22)。

豆柄 7件。喇叭形豆柄。依柄部粗细、高矮不同,可分二型。A型:3件。宽折沿内倾。T1H34∶14,泥质灰陶。内外均磨光。口径28、残高3.4厘米(图

残高6.5厘米(图一A型:4件。粗矮。T1H34∶25,泥质灰陶。饰多周凹弦纹。底径8.5、

五,1)。T1H34∶8,泥质黑皮褐陶。整体磨光。底径12、残高3.9厘米(图一五,2)。

(图一五,3)。T1H34∶26,泥质黑皮红褐陶。整体磨光。底径10、残高5厘米(图一五,4)。

—229—B型:3件。细高。T1H34∶31,泥质灰皮褐陶。整体磨光。最小柄径仅4.4、残高6.7厘米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一四 出土龙山时期陶器

1-4.A型罐(T1H34∶9、6.B型罐(T1H34∶5、T1H34∶11、T6H13∶2、T6H13∶3) 5、T1H34∶23) 7.C型罐(T1H34∶3) 8-10.D型罐(T1H34∶33、T1H34∶35、T1H34∶19) 11.E型罐(T1H34∶30) 12、13.F型罐(T1H34∶12、T6H17∶1) 14.G型罐(T1H34∶18) 15、16.横穿

1、20.T1H34∶27) 19、(T1H34∶24、T6H17∶3) 17、18.(T1H34∶腰(T1H34∶16、T1H34∶21) 21.A型豆盘(T1H34∶17) 22.B型豆盘(T1H34∶29)

23.A型豆盘(T1H34∶14)

 

盘 1件(T1H34∶22)。泥质灰陶。仅存圈足部分,圈足有圆形穿孔。最大径16、残高4.7厘米(图一五,8)。

钵 1件(T1H34∶13)。泥质灰陶。圆唇,敛口,斜腹内收。中腹以上磨光。口径12、残高—23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6厘米(图一五,7)。

杯 3件。依器形特征的差

异,可分二型。

A型:2件。敞口,斜腹,平底。

T1H34∶7,夹细砂灰陶。圆唇。厚

胎,素面。口径7.7、底径5、高2.6

厘米(图一五,5)。

B型:1件(T1H34∶20)。泥

质蛋壳黑陶。口沿残,曲腹,平底,

腹壁最薄处仅0.2厘米。整体磨

光。底径5.1、残高2.2厘米(图一

五,6)。

瓮 10件。束颈,鼓腹。依口

沿及颈部的差异,可分三型。

A型:4件。卷沿。T1H34∶

2,夹细砂深灰陶。小方唇。腹饰细

口径30、残高6.3厘米(图一六,2)。图一五 出土龙山时期陶器1、2.A型豆柄(T1H34∶25、4.B型豆柄(T1H34∶31、T1H34∶8) 3、T1H34∶26) 5.A型杯(T1H34∶7) 6.B型杯(T1H34∶20) 7.钵(T1H34∶13) 8.盘(T1H34∶22)篮纹。口径32、残高7.2厘米(图一六,1)。T6H13∶1,夹砂红褐陶。小方唇。偶见刮抹痕迹。

B型:4件。高领。磨光。T1H34∶36,泥质黑皮褐陶。圆唇,沿面内凹出台,肩置对称贯耳一圆穿。口径28、残高5.3厘米(图一六,5)。。口径30、残高12.5厘米(图一六,3)。T1H34∶10,泥质灰陶。小圆唇,沿面有凹槽,颈部有

C型:2件。高领。腹饰绳纹。T1H34∶32,夹细砂灰陶。圆唇,沿面内凹成槽。口径20、残(图一六,7)。

32、残高7.8厘米(图一六,4)。

(图一六,12)。T1H34∶6,泥质灰陶。厚圆唇,平顶。素面。沿口径12.8、高6.1厘米(图一六,六,9)。高4.4厘米(图一六,6)。T1H34∶4,泥质灰陶。方唇,沿内凹呈母口。口径22、残高7.3厘米盆 1件(T1H34∶15)。泥质灰陶。方唇,敞口。内腹有数周凹弦纹,外腹饰凸弦纹。口径器盖 6件。覆钵形。T1H34∶34,泥质黄褐陶。沿略呈子母口。口沿径18、残高5.4厘米11)。T1H34∶37,泥质灰陶。圆唇,窄平沿,斜腹,小平底。素面。口径18、底径7.2厘米(图一

子母口器 1件(T6H17∶2)。泥质灰陶。通体磨光,制作精致。偶见凹弦纹。最大径21.3、残高10厘米(图一六,8)。

环 1件(T1H34∶38)。泥质灰陶。磨制光滑。直径0.6厘米(图一六,10)。

—231—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一六 出土龙山时期陶器

1、2.A型瓮(T1H34∶2、T6H13∶1) 3.B型瓮(T1H34∶36) 4.盆(T1H34∶15) 5.B型瓮(T1H34∶

10) 6、7.C型瓮(T1H34∶32、T1H34∶4) 8.子母口器(T6H17∶2) 9.器盖(T1H34∶37) 10.环

(T1H34∶38) 11、12.器盖(T1H34∶6、T1H34∶34) (1-9、11、12.1/5,10.2/5)

 

(2)鹿角锥 1件(T1H34∶39)。锥尖光滑,显系长期使用磨损所致。长39.3厘米(图一七,

4)。

(3)蚌器 有蚌镰和蚌铲。

镰 3件。T1H34∶40,弧背弧刃,前端刃部稍残。长16、宽4厘米(图一七,1)。

七,3)。

对钻圆穿。残长9.5、宽4.6厘米(图一七,2;图版肆,2)。铲 2件。T6探沟8采∶7,一端残断,中部有长方形穿孔。残长12.5、宽10.4厘米(图一(4)石双孔刀 1件(T3WK10采∶5)。磨制。弓背,刃部因长期使用磨损而呈内弧形,一双

2.殷墟时期遗物 主要出自11座灰坑和1眼水井。部分为早年发掘的探沟回填土中以及钻探和地面踏查时所获。有陶器、刻辞甲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四类。

盖和方形器等。

鬲 88件。依口沿及腹部特征,可分五型。

—232—(1)陶器 主要器类有鬲、、甑、大口尊、簋、豆、圈足盘、盆、罐、盔形器、瓮、盂、圈足壶、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A型:67件。方唇,折沿,外沿向上突起呈

盘口,短颈,呈正方体略偏高。饰粗绳纹。

高实足尖,裆线较高。口T3J1∶5,夹砂黑灰陶。

径18.6、高18.2厘米(图一八,1;图版肆,3)。

T3J1∶11,夹砂黑灰陶。矮实足尖。口径18、高

17厘米(图一八,2;图版肆,4)。T1H8∶4,夹

砂黑灰陶。口径17、残高8厘米(图一八,3)。

T3J1∶10,夹砂深灰褐陶。分裆明显,实足尖

残。口径18.2、残高17.4厘米(图版肆,5)。

B型:12件。形体较小。腹饰圜络纹,细绳

纹。T3J1∶31,夹砂灰陶。圆唇,沿面内凹。口

径12、残高4.1厘米(图一八,4)。T3H18∶4,夹

砂黑灰陶。方唇,折沿,沿面有一周凹槽。口径

11、残高6厘米(图一八,5)。图一七 出土龙山时期遗物1.蚌镰(T1H34∶40) 2.石双孔刀(T3WK10采∶5) 3.蚌铲(T6探沟8采∶7) 4.鹿角锥(T1H34∶39) (1-3.

约1/3,4.约1/7)

卷沿,沿面内勾,束颈。中绳纹。 C型:3件。

13、残高5.2厘米(图一八,6)。

绳纹。口径21、高22厘米(图一八,11;图版肆,6)。

一周附加堆纹,通体饰中细绳纹。口径15、残高8.2厘米(图一八,8)。T4H21∶1,夹砂黑灰陶。口径14、残高7.4厘米(图一八,7)。T7H28¾∶5,夹砂黑灰陶。口径圆唇,直口,稍束颈,整体呈正方体略偏高。粗D型:5件。T1H10∶2,矮实足尖,分裆较高。E型:1件(T1H8∶19)。夹砂黑灰陶。敞口,高领,肥袋足,裆线高达颈腹分界处。沿下饰

鬲足 57件。分可两类:一类形体较大,实足尖稍高。饰粗绳纹。T1H8∶5,夹砂灰陶。残残高5.6厘米(图一八,10)。

 5件。夹砂灰陶。仅见腰部残片。高8.6厘米(图一八,9)。一类形体较小,实足尖。饰细绳纹和圜络纹。T1H8∶20,夹砂黑灰陶。

甑 9件。依口部的不同,可分二型。

饰凹弦纹。口径29、残高4厘米(图一A型:3件。盘口。T3J1∶23,泥质黄褐陶。尖圆唇。

八,12)。

饰中绳纹和二周凹弦纹。口径26、残高7.4厘米(图一八,13)。B型:6件。榫口。T3H18∶5,泥质灰陶。双唇沿,沿面有一周凹槽以承盖,直腹。口沿下

大口尊 29件。形制单一,惟体量大小差别较大。T1H10∶1,泥质灰陶。尖唇外翻缘,敞口,折肩明显,深直腹,圜底。器内壁肩部以下密布大麻点,肩部饰二周附加堆纹和三组等距简

—233—化兽面纹,口沿以下至上腹部饰八周凹弦纹,以下部位饰五周弦断中粗绳纹。口径60.8、肩径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图一八 出土殷墟时期陶器

1-3.A型鬲(T3J1∶5、T3J1∶11、T1H8∶4) 4、5.B型鬲(T3J1∶31、T3H18∶4) 6、7.C型鬲(T7H28¾∶5、T4H21∶1) 8.E型鬲(T1H8∶19) 9、10.鬲足(T1H8∶5、T1H8∶20) 11.D型鬲(T1H10∶2) 12.A型甑

(T3J1∶23) 13.B型甑(T3H18∶5) 14.大口尊(T1H10∶1) (1、2、14.1/10,3-13.1/5)

 

43.2、高102厘米(图一八,14;图版伍,1)。T1H5∶1,泥质黑灰陶。肩部稍外突。口径38.2、肩而稀疏,外腹凹弦纹制作规整。口径35.4、肩径25.7、残高30厘米(图一九,2)。

簋 48件。依口沿的特征,可分五型。径26.8、高63厘米(图一九,1;图版伍,2)。T1H5∶2,泥质灰陶。唇部圆厚外翻,腹内壁麻点小

A型:11件。器形较大,口沿断面大致呈三角形,折沿,直腹,器壁较厚,口径通常在35厘米以上,目前所见巨者可达55厘米。T1H8∶7,泥质灰陶。腹部饰三周凹弦纹。口径55、残高9.4、器壁厚1.5厘米(图一九,3)。T2探沟4采∶7,泥质灰陶。内腹密布大麻点,饰数周凹弦—2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图一九 出土殷墟时期陶器

1、2.大口尊(T1H5∶1、7.B型簋(T3J1∶T1H5∶2) 3-5.A型簋(T1H8∶7、T2探沟4采∶7、T2探沟2采∶10) 6、

19、T7H28¾∶3) 8.D型簋(T7H28½∶6) 9.B型簋(T1H8∶28) 10.C型簋(T3J1∶17) 11.E型簋(T2探沟4

采∶13) (1.约1/10,2-11.约1/5)

 

纹。口径46、残高10厘米(图一九,4)。T2探沟2采∶10,泥质灰陶。沿面稍显凹槽,口沿下置对称贯耳。口径36、残高10.3厘米(图一九,5)。

B型:31件。口沿断面呈“T”字形,尖圆唇,斜腹,器壁较薄。T3J1∶19,泥质灰陶。上腹部饰三周凹弦纹。口径24、残高11厘米(图一九,6)。T7H28¾∶3,泥质浅灰陶。上、下腹分别饰纹,下腹饰一周凹弦纹。口径25.3、底径12.8、高17.8厘米(图一九,9;图版陆,1)。

—235—三、二周凹弦纹。口径25、残高12.6厘米(图一九,7)。T1H8∶28,泥质灰陶。上腹饰三周瓦棱

 考古学报2009年第2期

C型:2件。折沿,沿面较平。T3J1∶17,泥质灰陶。器壁较厚。上腹饰三周凹弦纹。口径

28、残高12.4厘米(图一九,10)。

径20、残高7厘米(图一九,8)。

径31、残高7.3厘米(图一九,11)。

簋圈足 39件。依圈足形体的大小,可分二型。

A型:17件。器形较大,矮圈足,圜底几近触地。T1H6∶1,泥质灰陶。内壁密布中小麻点,米(图二○,2)。D型:3件。尖圆唇,沿面内凹出台,直腹。T7H28½∶6,泥质灰陶。腹饰多周凹弦纹。口E型:1件(T2探沟4采∶13)。泥质灰陶。方唇,卷沿,敞口,斜腹。上腹饰三周凹弦纹。口圈足饰凸弦纹。底径32、残高16厘米(图二○,1)。T1H10∶5,泥质灰陶。底径29、残高5.6厘

B型:22件。器形较小,圈足较矮。T3J1∶20,泥质灰陶。壁较厚。底径14、残高7厘米(图○,7)。

豆 21件。依口沿特征,可分三型。二○,6)。T1H5∶6,泥质灰陶。腹近底饰中绳纹,圈足饰凹弦纹。底径14.6、残高6厘米(图二

A型:17件。尖圆唇内勾,敛口,沿面外倾,浅腹,喇叭形圈足较矮。T3J1∶6,泥质浅灰陶。器腹内底较平。腹饰凹弦纹。口径17、底径14.5、高9.9厘米(图二○,8;图版陆,2)。T3J1∶2,泥质浅灰陶。口径11.6、底径9.2、高8.4厘米(图二○,9;图版陆,3)。T3J1∶13,泥质灰陶。整体形态与前两件相同,惟圈足残断后磨制平整继续使用。口径14.8、残高5.7厘米(图版陆,4)。

灰陶。口径18、残高8.8厘米(图二○,10)。B型:3件。圆唇稍内敛,腹略深,圜底,豆柄上部较粗,与器底充分连接。T3º采∶2,泥质

C型:1件(T1H8∶27)。泥质灰陶。尖圆唇,沿面外倾,深直腹。素面。口径10、残高4.8厘米(图二○,13)。

圈足盘 5件。形制与A型豆相似,只是口径较大,圈足更矮。T4F4垫土层∶4,泥质灰陶。口径24、底径16.4、高6.7厘米(图二○,12)。

盘圈足 3件。T1H8∶23,泥质灰陶。底径14、残高3.8厘米(图二○,11)。

盆 76件。依器形的不同,可分六型。

A型:33件。器形较大,方唇,宽折沿,平底。口径通常在30厘米以上。T3J1∶7,泥质灰陶。饰中绳纹和一周凹弦纹。口径31。底径13.5、高25.3厘米(图二○,4;图版陆,6)。T1H10∶3,泥质灰陶。口沿以下饰凹弦纹和弦断中绳纹。口径42、残高12.1厘米(图二○,5)。腹饰中绳纹。口径33.2、底径15.5、高26.5厘米(图二○,3;图版陆,5)。T3J1∶8,泥质灰陶。腹

B型:24件。器形略小,方唇,窄折沿,平底。口径通常在30厘米以下。T3J1∶9,泥质黄褐—236—陶。腹部饰二周凹弦纹。口径22、底径12、高15.6厘米(图二○,15;图版柒,1)。T1H8∶24,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 

图二○ 出土殷墟时期陶器

1、2.A型簋圈足(T1H6∶1、T1H10∶5) 3-5.A型盆(T3J1∶7、T3J1∶8、T1H10∶3) 6.7.B型簋圈足(T3J1∶20、T1H5∶6) 8、9.A型豆(T3J1∶6、T3J1∶2) 10.B型豆(T3º采∶2) 11.盘圈足(T1H8∶23) 12.圈足盘(T4F4垫土层∶4) 13.C型豆(T1H8∶27) 14、15.B型盆(T1H8∶24、T3J1∶9) 16.C型盆(T7H28¿∶1) 17.E型盆(T7H28½∶3) 18.D型盆(T7H28¿∶4) 19、20.Fa型盆(T1H5∶12、T7H11∶3) (1-5、14-20.1/8,6-13.1/4) 

质灰陶。沿面饰二周凹槽,腹饰凹弦纹和弦断中绳纹。口径25、残高6.4厘米(图二○,14)。

C型:2件。泥质红陶。尖圆唇,沿面圆折,束颈,微鼓腹。T7H28¿∶1,沿下绳纹被抹去,凹弦纹以下饰拍压中绳纹。口径32、残高17.8厘米(图二○,16)。

D型:1件(T7H28¿∶4)。泥质浅灰陶。器形大,直腹桶形。尖圆唇,折沿,口微侈,直腹。沿下饰二周凹弦纹,以下饰弦断绳纹。口径42、残高8.8厘米(图二○,18)。

—237—E型:1件(T7H28½∶3)。泥质深灰陶。卷沿。尖圆唇,腹微鼓。腹饰数周凹弦纹。口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5j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