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

更新时间:2023-08-20 12:38: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麦克卢汉

一、生平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6月21日生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达省的埃德蒙顿小镇。童年在草原成长的经历让麦克卢汉有了一个认识文明的“反环境”,就是用一种整体的模式去把握观察的事物,这与他一直强调的关于媒介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媒介本身,还要考察媒介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麦克卢汉的母亲艾尔西接受过正规的“公众场合朗诵原理”的训练,并在加拿大所有大城市的教堂作过表演;同时她还传授讲演术,要求学生背诵莎士比亚和其他诗人的片段作品。可见,麦克卢汉非凡绝伦的演讲口才和满腹诗歌都得益于母亲的遗传和影响。他的父亲则是一个推销房地产的商人,生性随和。 1928年,麦克卢汉进入加拿大规模第三的大学——曼尼托巴大学学习。1933年,取得学士学位,并获得文理科金质奖章。同年夏天,他开始写题为《作为诗人和诗意小说家的梅瑞狄斯》的论文。1934年,曼尼托巴大学接受了他的硕士论文。金质奖章的获得和教授的推荐,使他取得剑桥大学的入学资格。

麦克卢汉在剑桥大学三一宫度过了两年的求学生涯,取得文学士荣誉学位。在剑桥大学,他结识了新批评教父I.A.里查兹及其学生燕卜荪,在两人的影响下,他把新批评应用于理解电子媒介;剑桥大学英语研究领域的另一位大师——利维斯与丹尼斯· 汤姆森合作的《文化与环境》使麦克卢汉意识到批评家的分析能力既可以用来批评文学,也可以用来批评社会环境;第三位影响麦克卢汉一生的教授是剑桥大学英语学院的创始人曼斯菲尔德·福比斯,其“大量是非而是的概括,从跨距很大的领域寻找可以杂交的参照,意义高度浓缩得使人笑破肚皮的双关语”风格成为麦克卢汉本人言谈及行文的鲜明标志。

1936年,麦克卢汉结束剑桥的学习,来到美国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担任英语系的助教。同年,他在年轻助教中组建了其教书生涯中的第一个评论俱乐部——“非正式的谈话”。1937年3月25日是圣星期四,麦克卢汉正式皈依天主教,天主教对麦克卢汉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年,他接受圣路易斯大学英语系主任威廉·麦卡比的聘任,成为该系教师。

1939年8月4日,麦克卢汉与科琳·剀勒·刘易斯举行了婚礼,接着重返剑桥大学读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研究生。其导师是专攻伊丽莎白时代的缪丽尔·布拉德布鲁克,指导他写关于托马斯·纳什的博士论文。麦克卢汉在研究纳什的过程中对语法、逻辑、修辞萌生出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语法。他认为整个西方文化史是语法、逻辑和修辞持续不断的、隐蔽的战争,如果改变了三者之间游移的关系,就不能理解西方文明。

1940年,麦克卢汉和科琳回到圣路易斯大学。这是他学术生涯中最枯燥的一段时期,不过他也收获不少。首先,他指导的两个研究生,其中一人的博士论文是论培根。培根认为格言警语言简意赅,具有无穷的寓意。麦克卢汉尤其擅于用格言警语,特别是他的那句“媒介即讯息”,非常著名。不用说,培根对他的影响不浅。另一个研究生专攻彼得·拉米斯1,写出了一部经典的作品《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衰减》。该书为麦克卢汉的《谷登堡星汉璀璨》奠定了一个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移:西方人从听觉为主转向视觉为主,这转变的载体就是印刷术。其次,他结识了美国社会批评家刘易斯·芒福德和瑞士建筑师西格弗里德·吉迪恩。前者的《技术与文明》明确区分了工业文明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蒸汽机为基础,其性质是高度机械化;第二阶段以电力为基础,其性质是有机的。后者的《机械化挂帅》考察了范围很广的人造物品,以此证明人类生活越来越机械化。很显然,二者的思想对麦克卢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再次,他开始写作《机器新娘》,该书1951年出版,这是他首次尝试对现代传播媒介和大众文化作全面分析的著作。[7]1943年他完成了博士论文《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中的地位》,并取得博士证书。

1944年,麦克卢汉受聘到温莎市的阿桑普星学院任英语系主任。1946年,麦克卢汉接受多伦多大学圣迈克学院的邀请,除了在纽约市的福德汉姆大学度过一年的时间之外,他的余生都是在多伦多度过的。1946年,麦克卢汉的一个圈子形成,主要包括天主教背景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乔伊斯和人类语言的复杂性感兴趣。1950年,他开始认真读乔伊斯的《芬尼根的觉醒》。他说此书让他得到媒介研究中最重要的发现:一切人工制造物都是人的延伸等等。同时,乔伊斯的作品加强了他对感知活动心理的认识,他的媒介研究往往强调感知效果。20世纪40年代,麦克卢汉与伊尼斯的交往也是值得一提的。伊尼斯在其1950年出版的著作《帝国与传播》中提到:“一种基本媒介对其所在文明的意义是难以评估的,因为评估的手段本身受到媒介的影响。实际上,评估本身似乎是某种类型的媒介的特征”,“媒介类型一变,评估类型随之改变,因此一种文明理解另一种文明并不容易”;1951年,伊尼斯出版了《传播的偏向》,在该书中,他把媒介区分为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和有利于空间上延续的媒介。毫无疑问,麦克卢汉的许多思想的灵光都可以在伊尼斯的书里找到源头。

1953年5月19日,麦克卢汉与美国人类学家卡彭特合作,向福特基金会申报“变化中的语言模式和新兴的传播媒介”的研究课题,获准并得到了44250美元的赞助。他们用这笔资金创办了《探索》,该杂志用于宣传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探索》为麦克卢汉开创了一个研究媒介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麦克卢汉崇拜的胚胎,许多人通过这个平台认识到他的思想,并开始关注和推崇他。

1958年,麦克卢汉参加了全美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学会,并在会上作主题讲演,他提出了“媒介即是讯息”的警语。

1963年,麦克卢汉获准创建一个名叫“文化与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所,其宗旨是研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究“一切技术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其次是让学校的各专业之间展开对话。

1964年至1967年,麦克卢汉的名声如日中天,他忙于各种学术会议和讲演,同时与人合作出了许多著作。

1967年秋天到1968年秋天,麦克卢汉在纽约市的福德汉姆大学讲学一年。

1968年至1979年,近十年的时间里,麦克卢汉都忙于教学和出书,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

1980年12月31日,麦克卢汉静静地在睡眠中去世,他的研究所也在不久关闭,第一次麦克卢汉热潮也在这个除夕的夜晚渐渐退却。

主要作品

《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The Mechanical Bride: The Folklore of Industrial 1951)、《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人的诞生》(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apographic Man 1962)、《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Extensions of Man 1964)《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An Inventory of Effects 与菲奥雷合著,1968)、《地球村里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global与菲奥雷合著,1968)、《透过消失点:诗画中的空间》(Through the Vanishing Point: Space in Poetry and Painting 与帕克合著,1968)、《从陈词到原型》(From Cliche to Arthetype 与华生合著,1970)、《把握今天:退出游戏的行政主管》(与内维特合著,1972)、《作为课堂的城市:理解语言合媒介》(City as classroom : Understanding Language and Media 与哈钦、埃里克·麦克卢汉合著,1977)、《媒介法则:新科学》(与埃里克·麦克卢汉合著,1988)、《地球村》(The Global Village 与布鲁斯·鲍威尔合著,1989)。

二、媒介环境学派:(不同于媒介生态学:媒介生态学”重点研究媒介(尤其是媒体)之间的生态关系,研究的视角是媒体的政治经济学)

1998年8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在纽约宣告成立。这一年离学会开始酝酿的1992年,已经过去6年,离麦克卢汉去世已经过去18年。学会继承了伊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和传播研究思想,其精神领袖是尼尔·波斯曼。

然而,麦克卢汉并不是媒介环境学的老祖宗,这个学派的思想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相对论原理,应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可以追溯到帕特里克·格迪斯 ,还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成名的刘易斯·芒福德 、本杰明·李·沃尔夫 和苏珊·朗格

如果兼顾生物学意义上的世代和学术思想传承的时代,我们可以说,媒介环境学每20年为一代,已经走完了3代人的生命历程。20世纪50年代以前成名的格迪斯、芒福德、沃尔夫、朗格等人是先驱,50年代成名的埃里克·哈弗洛克 、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是第一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詹姆斯·凯利等人是第二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兹、兰斯·斯特雷特、林文刚、埃里克·麦克卢汉、德里克·德克霍夫等人是非常活跃的第三代。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长期处在传播学边缘的媒介环境学已经成为和经验学派、批判学派三足鼎立的传播学派。

媒介环境学会章程的第一条对媒介环境学做了非常简明的界定:“媒介环境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那一套复杂的关系。

1971年,波斯曼在《软性的革命》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媒介环境学研究人的交往、人交往的讯息及讯息系统。具体地说,媒介环境学研究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感情、认识和价值,研究我们和媒介的互动如何促进或阻碍我们生存的机会 研究环境的结构、内容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

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是环境”,“环境即是媒介”,它有3个互相联系的理论命题。在《媒介环境学》里,林文刚对这3个理论命题做了简要的阐述:(1)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的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对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储存产生影响,对支撑这些传播过程的物质设备也产生影响。(2)传播媒介有偏向性:思想情感偏向,时空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偏向,内容偏向,认识论偏向等,读者对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和麦克卢汉的感知偏向论已经比较熟悉(3)传播技术对文化产生影响。

媒介环境学主张泛媒介论、泛技术论、泛环境论、泛文化论。媒介环境学所谓环境分为3个层次: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社会环境就是多重媒介的环境。

接下来谈谈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成员的影响。

1、英尼斯

在学术渊源上,麦克卢汉深受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思想的感染。所以,麦克卢汉曾谦逊地承认:“伊尼斯第一个在理论上处理了与技术形态本身有关的变化过程。和他的工作相比较, 我的工作只不过是在他的著作中的位于页面下方的注释。” 麦克卢汉不仅为《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作序,而且继承和发扬了英尼斯的理论学说,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就是英尼斯“传播偏向论”的发展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他不关心媒介的内容,他比较关心的是传播的形式可能会对传播的内容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就是他所说的“媒介偏向”。可见,英尼斯的“传播的偏向”是“媒介即讯息”的先驱,只是表达方式没有麦克卢汉那么华丽而已。在传播的偏向中,最重要的是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英尼斯认为,历史上的一切文明试图用各种方式控制时间和空间。同时,他又指出媒介本身加上传播的形式,使社会倾向于用特定的方式组织和控制知识。总的来说,英尼斯的思想遗产可以叫做传播理论。媒介理论或媒介环境学的早期版本。①在伊尼斯的思想基础上,麦克卢汉有了新的见解,他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即独特地把大众媒介发展的历史看做是整个文明史的发源点,在现在看来虽有些偏颇,但是其精神意义依旧存在,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造成了人的感受、思考、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变化, 最终造就了社会现存的形态及文明的发展。如果说伊尼斯更多地倾注于研究传播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那么麦克卢汉则更强调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麦克卢汉继承学者因尼斯的观点,继续探索传播新形式与人类时空感知之间的关系.

因尼斯认为媒介可以按照其倾向性分为时间倾向性媒介(难以在空间传递,却很容易穿越时间隧道保留下来,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和空间倾向性媒介(方便携带,可以跨越空间传递,但是却很难战胜时间的流逝,有效的保存下来,如报纸).因尼斯认为,传播媒介具有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时间倾向性还是空间倾向性是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制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具有时间倾向性的媒介帮助维护中央集权的传统宗教形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而空间倾向性的媒介让不同的传统和文化把拖了空间限制,跨越空间积累行政关系,因此使世俗和政治力量的分权更为容易.

麦克卢汉很同意因尼斯的说法,认为在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技术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和塑造力量.但是在电子媒介的论述中,麦克卢汉有自己的观点.

麦克卢汉认为,现代性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和空间中永不停息的信息重置.在电子媒介塑造的世界中,空间和时间消失了,由书本文化培育的具有个人主义意识的世界也被丢弃,人民迎接的是一个所有人都与其他人紧密相连的"地球村落时代".

詹姆斯凯瑞指明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差异:英尼斯认为,传播技术主要影响社会组织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传播技术主要影响感知系统的组织和人的思想。

2、波斯曼、莱文森

《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是波斯曼的成名之作,该书提倡媒介素养教育,并详细介绍了麦克卢汉及其思想理论。

波斯曼认为,一切媒介都是技术,一切技术也都是媒介,二者都是人的延伸,是人类和外部世界及其实物的中介;二者都是一种文化。具体来讲一切技术都强加在自然秩序上并使之变化。

莱文森因其出版《数字麦克卢汉》而被称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

波斯曼是莱文森的博士生导师,而他二人都称自己为麦克卢汉的私交弟子。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非常有趣,三围学者一条线,有传承,也有偏离;有“反叛”,更有超越。师徒三人虽然差别很大,但总体思想脉络十分清晰,具有很多共同点;首先,和大多数媒介环境学者一样,他们都是“泛”技术论,“泛”媒介论,“泛”文化论。三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一切“第二自然”,一切人工干预过的社会现象都是技术、环境和媒介。对他们而言,技术、文化、环境和节目是可以通约的,几乎可以划等号、其次他们都十分关注媒介对人类的影响,认为媒介的影响超乎常人的意识和想象。这也是媒介环境学理论的核心。

于此同时,三人在学术理论上的差异也很大,波斯曼偏离麦克卢汉,莱文森“反叛”波斯曼和麦克卢汉。虽然他们在媒介思想上分岔,但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上都有所建树。 波斯曼是印刷文化人的典范,坚守印刷文化,对电子技术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他对麦克卢汉一往情深,虽不是麦克卢汉的学生,却自称是其私交弟子,他在麦克卢汉的经典论断“媒介即讯息”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认为媒介特定分的形式会偏好特定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他不同意麦克卢汉在媒介批评上所持的中性立场,在《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的序文中,他自称是“麦克卢汉的孩子”,却又“不是很听话的孩子”,并对麦克卢汉提出谨慎适度的评价。

莱文森对偶像麦克卢汉和恩师波斯曼充满敬佩感激之情,却也显示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辩论精神。他既有继承,也有“反叛”。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学术地位,莱文森持肯定的态度。他在著作《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知识》中声称自己的研究范围和主体都受到麦克卢汉思想激励,在此后的多部著作中不断阐述和发展麦克卢汉的思想,但对英尼斯马来文森却吝啬笔墨,由此可见,他认为麦克卢汉在英尼斯之上。莱文森的100多篇媒介论文中,跟麦克卢汉相关的论文是最多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莱文森的每一篇论文和著作,几乎多有麦克卢汉的思想。莱文森虽然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持否定态度,但是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他仍然高度评价了麦克卢汉的学术地位。“麦克卢汉是对的。至少他提供的框架是对的。这个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和技术的关系,和世界的关系,和宇宙的关系。这个框架是重要的。它和理解人的心理和技术的关系、生活和物质宇宙的框架一样重要。””如今用时候诸葛亮的眼光来看问题——在后视镜里回顾他,回顾我最初对他的研究——我可以清楚的看见,用“媒介决定论”来描述他未必是妥当的,虽然我依然认为,那些观点把人放在面对技术时较低的位置。至今,有一个问题我依然与他意见相左:他强调技术,贬低人对技术的控制力。这是他那些观点必然的内涵。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要反对“媒介决定论”的帽子。他的抵制和他置身事外、不愿意预告未来有关系”在《数字麦克卢汉》里这两个经典的评价,体现了莱文森相对“柔和”的辩证批判,既有肯定又有否定,肯定是莱文森对麦克卢汉理论媒介的乐观主义,否定便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

3、梅洛维茨

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这本书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分析手法融合,提出情景理论,成为媒介环境学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梅洛维茨认为媒介与人的社会角色联系联系起来可理解为社会角色的延伸。

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本 马歇尔麦克卢汉 何道宽译 译林出版社

(与之前版的区别:编者编制了人名索引、主题索引,假如了一些编者注释。也算是一个增订本。附录一: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附录二:是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评注本体现在1、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学界和业界对《理解媒介》的批判。2、在“特伦斯戈登序”里,编者用21世纪的眼光介绍麦克卢汉十点最重要的思想3、在《理解媒介》三十三章的每一章篇首、两篇附录的首篇,一律加上编者按语,这些文字是理解麦克卢汉思想的最佳钥匙和指南4、在《理解媒介》的正文里提供了少数的编者注,在两个附录里加上了大量的编者注。)

初看此书的感受,引用何道宽说的,他说理解《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这本书的颇难的。难在何处?“不外乎四难:新的信息太浓缩,观察角度太奇特,涉及学科太宽广,语言里充满太多奇特的隐喻。”

麦克卢汉方法论

麦克卢汉曾说过一句话:我不解释,我只探索。这是对他方法论最好的概括。意为他只提出新思想,不负责解释、检验和讨论的工作。假如有人对他的思想提出质疑,他会用另一种新思想(新说法)去回应。他不注重逻辑推理,而是采用艺术创造式的方法来提出观点。 最钟爱的提出思想的方法是类比或暗语。

麦克卢汉最推崇法国象征派诗人、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马拉梅的名句就是“定义就是杀戮,暗示就是创造”意为过早地限定边界会损害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理解,暗语的目的就是要引发充分的讨论,显然麦克卢汉提出观点的方法与传统的学术的期待背道而驰。 《理解媒介》的应用篇中,麦克卢汉分析了人类从古至今的26中媒介。这些篇章各自独立,篇章之间的顺序并无逻辑联系,但是主体相互参照、相互勾连,犹如一幅“马赛克拼图”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时代背景与写作背景

1.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大众文化日益成熟的时代

20世纪60年的时代特色最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众媒介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二是大众文化的盛行,三是消费社会的普及

2.写作背景——《理解媒介》的写作与同时代的美国教育改革有密切的联系

《理解媒介》的初衷是一个为11年级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的研究项目,在1960年6月末,他完成了《理解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该报告分段论述了各种媒介:语言、文字、印刷术、报纸、摄影术、电报、电话等等。每一节都包含几个部分:导语、课堂练习、参考书、评论和问题,还有一个评论的图表等等。他在报告的前言中阐明了一个前提:媒介可以将“自己的预设”“强加”到使用者的身上。这个前提可以说就是后来《理解媒介》一书的主题。

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总共33章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

马歇尔·麦克卢汉

目录

中译者第三版序 ............................................................................................................................... 1

中译者第二版序:麦克卢汉的遗产 ............................................................................................. 10

中文译本第一版序 ......................................................................................................................... 15

特伦斯·戈登序 ............................................................................................................................... 1

作者第一版序 ........................................................................................................................... 3 作者第二版序 8

1. 媒介即是讯息 ................................................................................................................. 16

2. 热媒介和冷媒介 ............................................................................................................. 35

3. 过热媒介的逆转 ............................................................................................................. 48

4. 小玩意爱好者——麻木性自恋 ..................................................................................... 57

5. 杂交能量——危险的关系 ............................................................................................. 65

6. 作为转换器的媒介 ......................................................................................................... 76

7. 挑战与崩溃——创造力的报复 ..................................................................................... 82 第二部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8. 口语词——邪恶之花? ................................................................................................. 97

9. 书面词——以眼睛代替耳朵 ....................................................................................... 102

10. 道路与纸张 ............................................................................................................... 110

11. 数字——集群的侧面像 ........................................................................................... 127

12. 服装——延伸的皮肤 ............................................................................................... 140

13. 住宅——新的外貌和新的观念 ............................................................................... 144

14. 货币——穷人的信用卡 ........................................................................................... 153

15. 时钟——时间的气味 ............................................................................................... 167

16. 印刷品——如何理解它? ....................................................................................... 181

17. 滑稽漫画——《疯狂》漫画通向电视图像 ........................................................... 189

18. 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 196

19. 轮子、自行车和飞机 ............................................................................................... 207

20. 照片——没有围墙的妓院 ....................................................................................... 216

21. 报纸——靠透露消息的政治 ................................................................................... 232

22. 汽车——机器新娘 ................................................................................................... 247

23. 广告——使消费者神魂颠倒 ................................................................................... 257

24. 游戏——人的延伸 ................................................................................................... 265

25. 电报——社会激素 ................................................................................................... 278

26. 打字机——进入钢铁奇想的时代 ........................................................................... 291

27. 电话——是发声的铜器还是丁玲作响的符号? ................................................... 300

28. 唱机——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具 ........................................................................... 312

29. 电影——拷贝盘上的世界 ....................................................................................... 323

30. 广播电台——部落鼓 ............................................................................................... 338

31. 电视——羞怯的巨人 ............................................................................................... 351

32. 武器——形象之战 ................................................................................................... 385

33. 自动化——学会生存 ............................................................................................... 394 附录一 理解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

编者前言

赖尔森媒介实验

理解新媒介教学大纲:大纲样本

编者后记:将《报告书》改写为《理解媒介》

附录二 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

关键词

参考文献

麦克卢汉著作一览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中译者第一版后记

中译者第二版后记

中译者第三版后记

在《理解媒介》这本书里,作者鞭辟入里地阐述了自己的几个观点,是麦克卢汉的“思想精髓”: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第一,地球村 重新部落化

1、“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

麦克卢汉认为在拼音文字发明之前,人生活在感官和同步的世界之中。这是一个具有部落深度和共鸣的封闭社会。这是一个受听觉生活支配的,由听觉生活决定结构的口头文化的社会。相反,行动而不必回应,不必卷入的能力是拉开距离的书面文化的人独特的东西。但是,在文字出现以后,以及印刷技术的发展使这种部落化的形式开始走向崩溃,出现了所谓的“部落化—非部落化”发展过程。我们通过1969年麦克卢汉答《花花公子》的一段话来加强对此的理解“部落世界的人过的是一种复杂的、万花筒式的生活,因为眼睛和耳朵不同,它无法聚焦,他只能是通感的,而不是分析的、线性的。听觉场是同步的,而视觉场是连绵的。听觉-触觉的部落人参与集体无意识,生活在魔幻的,不可分割的世界之中。这是由神话、仪式模式化了的世界,其价值是神圣的,没有受到任何挑战的。与此相反,文字人或视觉人创造的一个环境是强烈分割的、个人主义的、显豁的、逻辑的、专门化的、疏离的。”了解了“部落”与“非部落”两种显豁的特性,我们还会有一个疑问。何以会出现“部落化—非部落化”“ 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发展过程呢?是哪种力量在这其间起到了核心作用呢?麦克卢汉认为:“拼音文字的机械社会在空间上把个体与集体分开,因而产生了隐私;在思想上把人分开,因而产生了观点;在工作上把人分开,又因而产生了专门化——因而产生了与个人自由相联系的各种价值。” 这说明拼音文字是造成“部落化—非部落化”的核心力量,而后来更高层次上的印刷等媒介只是加强了这种转化的过程。“相反,电力媒介使人集合在一个全球村里 这里实际上有更多的余地,让人们发挥富有创造力的多样性。”显然,电力媒介使人从连绵的视觉场走向同步的听觉场,实现了“重归部落化”。这条洞见也是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直接相吻合的,所有的发展趋势都是从异化、分割向完善、整合人转化。

2、地球村

在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的主要含义不是指发达的媒介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

(1962年在《古登堡星汉》提出,概念“由于电力使地球缩小,我们这个地球不过是小小的村落。。。。。电力可能会使人的意识放大到全球的规模。。。。。电力媒介将会使许多人推出原来那种分隔的社会——条条块块割裂的、分析功能的社会,产生一夜人人参与的,新型的、整合的地球村”)

1968年麦克卢汉在他出版的《地球村里的战争》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地球村这个概念,后来又在《地球村》等论著中阐述了他的地球村的思想。他认为由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诞生,以及通信卫星、喷气飞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改变了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仿佛变成一个村落。地球上居住相距遥远的人们如同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看到另一端的现象,了解那里发生的事情。麦克卢汉在1969年回答《花花公子》的记者时说:“电视和喷气飞机就是这样的,他们压缩时空,使全世界成为一个村落,摧毁原来的都市——乡村二元结构 ”,从前后两句话的对应参照而言,以电视与喷气飞机为代表的电力媒介压缩了虚拟与现实的空间,说明“地球村”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瞬时传播导致的虚拟距离回归;二是交通技术的突飞猛进产生的瞬时到达。作为麦克卢汉研究专家的保罗*莱文森在分析此基础上将“地球村”一分为二:传统的地球村和网络空间的地球村,然后又把传统地球村一分为二:广播地球村和电视地球村。广播地球村是单向传播的地球村,电视地球村是互动传播的地球村。显然保罗·莱文森是通过传播者与受众的特质和相互关系来解构“地球村”的,如果按照这条思路延伸下去,那么网络地球村将是对麦克卢汉“地球村”现实证明版。地球村的思想还包括了麦克卢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汉对人类社会未来的乌托邦的想象,他构想媒介技术的发展可以把人类大家庭结为一体,开创永恒的和谐与和平。所以地球村这个概念后来也成为未来学中引用与预见世界发展趋势的一个用语。由于麦克卢汉认为分散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借助于电子媒介迅速地交流信息,使各种文化进一步相互融合与渗透,人类文化正在被传播技术转换为一种新的共同体,所以麦克卢汉还被后人认为是最早具有全球化思想的学者。麦克卢汉是把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先驱,尽管他的理论蕴含有技术决定论色彩。20世纪末,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等信息传播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在一定意义上验证了麦克卢汉地球村思想的前瞻性。

第二,媒介即讯息。十年之前,人们对此半信半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工具、武器和媒介作为形式是不主要的,重要的是工具为谁服务、武器由谁使用和怎么使用,主要的是媒介承载的内容。他们认为媒介是静态的、消极的、空洞的,只不过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罢了。但麦克卢汉则反驳道:大众媒介对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媒介不仅不是消极、静态的,反而有着积极、能动的成分,它们对信息有重大影响,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及组成方式。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提醒人们关注媒介自身,媒介形式的变迁对人类的认知、思维、表述、以致宏观的社会结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人们过于关注媒介中所承载的内容,认为是媒介的内容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忽略了媒介形式本身。同时人们还把媒介形式当作可被人影响的技术,而非能够影响人的技术。但是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本身的形式就是在传递着一种讯息,他认为人类每引入或发明一种媒介,必然会为人类的社会或生活带来某种新的尺度和形态。在口语时代,语言作为传播媒介,塑造了人丰富而互动的感知。由于信息的传递依赖于耳传口授,决定了人们必须生活在小空 间的群体部落中,相互保持着近距离的密切联系。所以在口语作为媒介的时代,整个社会结构是团体部落式的,产生了由少数人构成的等级专家文化。文字媒介出现以后,使人类对于所有感官的使用化约为单一的视觉。同时文字和印刷媒介产生后,文字内化到人自身,阅读便成了一种视觉注意力集中的实践,共享的集体文化变成了依赖于个人形式的表达,个体的人也从部落中分离出来。电子社会来临后,它强大的信息搜集和传输能力,使得人们能够及时的了解世界上各个地方的人们的情形,产生一种亲密性,重回口语时代的共享文化,整个世界成为一个部落,形成了“地球村”。这种人类认知方式乃至社会结构的变迁源于媒介形式的变迁,而非媒介内容。再比如麦克卢汉以后兴起的新兴媒介VCD、DVD、Internet不是已经并继续在改变世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吗?

媒介即讯息是《理解媒介》的第一章。

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单看这一句话,我们真的无法彻底理解,但我们可以从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来辅助理解,他说:“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盗贼用它来涣散思想看门狗的注意力。看门狗只是被滋味鲜美的肉夺去了注意力,而忽略了一旁的盗贼。他形象的把媒介的形式比喻为“撬门贼”,把媒介内容比喻为“滋味鲜美的肉”,把受众比喻为“看门狗”,旨在唤起我们对“撬门贼”加强警惕,这也是我们理解这条理论的一个参考。这个比方唯一不足的是:这个内容必须比我们现在通用的媒介早一点产生。

麦克卢汉在进一步解释时说,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文字的内容是语言,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一样。(语言是内容是实际思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维过程,而这一过程本身又是非语言现象),关于媒介和媒介内容的关系,麦克卢汉如是说“一种媒介充当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媒介的威力与媒介的内容及媒介中的媒介没有多大关系,“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媒介即是信息”的“媒介”时,它是一种包含着内容的媒介,有了“内容”必然传递相应的信息。“没有节目的电视作为媒介对我们是没有影响的,就像没有独特程序的电脑一样,它只不过是有趣的垃圾而已 内容对‘媒介资格’是必备的条件” 按照莱文森的这种理解方式,我们就能很好的把握麦克卢汉的“媒介即是信息”的含义了。当然,莱文森的这句话本身就值得商榷。没有电视节目的电视,可能在特殊的年代里,也有相应的“信息”,只是从对社会和人的心理影响而言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过,他至少给我们增加了一种理解麦克卢汉的方法。

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他举例说铁路的作用,并不是把运动。运输、轮子或道路引入人类社会,而是加速并扩大人们过去的功能,创造新型的城市、新型的工作和新型的闲暇。无论铁路是在热带还是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运转,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与铁路媒介所运输的货物或者内容是毫无关系的。另一方面,由于飞机加速了运输的速度,它又使铁路所塑造的城市、政治和社团的形态趋于瓦解,这个功能与飞机所运载的东西是毫无关系的。

第三,媒介即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重新界定了“媒介”的概念,并把对媒介的理解推广到所有的人工制造物和技术物。按照常人的理解“媒介”即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视,电话,电报,杂志,广播,报纸等大众传播工具,其实在麦克卢汉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定义;相反他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延伸,照此来说,媒介就是无处不在,因为在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打交道的地方必然存在着包含了人的感官在内的各种关系或联系,它包括了一切的人工制造物和各种技术。他把人类任何技术进步、任何工具的发展都看作媒介的成长,看作人体的延伸。按照他的观点,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同时的延伸,电子技术则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虽然这种理解方式受到很多学者的诟病,意大利著名学者艾柯就认为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混淆了传播通道、符码和信息之间的关系。美国人芒福德在《技术和文明》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就是传播技艺是“人的延伸”和技术变化文明史的核心,“这也是后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感官的延伸’的思想的直接起源。” 其实理解麦克卢汉的这条洞见从他举的例子当中我们就可窥出其奥秘。他说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的延伸,电影是视觉的延伸,电视是触觉的延伸。“与电影和照片不同,它(电视)首先是触觉的延伸,而不是视觉的延伸。触觉需要一切感官的最大限度的互动,电视触觉力量的秘密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媒介它都放大了人的某一部分器官的功能,改变了原来的整合的特征。这是对人的一种异化。人的局部功能的放大和加强只能是把人肢解和分裂。例如,他说“拼音文字是视觉功能的强化和放大,他削弱了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作用,渗透到部落人非连续性的文化中,整合的人变成了分割的人”他又说,电子媒介是人的中枢神经的延伸。这是和机械媒介不同意义的延伸,凭借电子媒介造成的中枢神经的延伸,人是整体的,改变了机械媒介对人的异化,是人的完整性的回归。

第四,热媒介和冷媒介。

(书本内容)如何区分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类的冷媒介,电影之类的热媒介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和电视之类的冷媒介?这里有一条基本的原理。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从视觉上看,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却只有“低清晰度”。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非常少。电话是一种冷媒介,或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媒介,因为它为耳朵提供的信息相当匮乏。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的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的人去填补。于此相反,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的空白让接受者去补充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热媒介:照片、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等是“热媒介”。他们作用于一种感官,都使人们一看或一听就明白,不需要更多的联想。而漫画、电话、有声电影、电视等就是“冷媒介”。人们看漫画时,也需要琢磨和联想才能充分理解,电话沟通时看不见人的眼睛、脸部表情,需要人用想象去补充。电影,特别是电视也属于冷媒介,因为电影银幕发出大量的细小光点,需依靠人们的感官和中央神经系统来把这些光点组织成实体的图像,要求观众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在书中,麦克卢汉并没有对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含义进行界定,但是从他的表述可以推断,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时不必进行“热身运动”。电视、漫画是冷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无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冷媒介”是相对于“热媒介”而言的,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争议:一种解释是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受众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的这类媒介,比如手稿、漫画、电影、电话、电视、口语等属于冷媒介,模糊的信息提供了机会,调动了人们再创造的可能性。另一种解释则是提供相对较少信息,需要信息接受者耗费较多热情,才能达致理解的媒介。比如报纸等传统出版物就是“冷媒介”,因为读者在面对冷冰冰的文字,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构成新的意义,“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麦的分类常常没有一贯的标准,存在不少前后逻辑矛盾的地方,后人的推测也常常不一致。比如,无声电影应该比有声电影更需要推测和联想,但麦把无声电影归纳为热媒介;广播有时需要调动比电视更多想象力,但麦将其归为热媒介......主要是忽略了“冷”“热”的相对性和历史的局限性。所谓的相对性是指麦克卢汉举出的例子相对。例如,我们把收音机和电话进行类比就相对容易理解,我们在听收音机的时候就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要求我们参与的程度低,是相对与电话来说的高清晰度的,而电话是要我们深度卷入,去填补这种冷媒介造成的低清晰度状态。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我把“热媒介”叫做“死媒介”;而把“冷(COOL)媒介”叫做“酷媒介”。这样从名称上我们也比较容易进入到麦克卢汉的语境中去,理解他的划分思维。从历史局限性说,《理解媒介》出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的创造这种划分方式则更早,所以我们在理解时比喻把历史的局限性考虑在内。“也许,高清晰度的电视问世之后,我们有必要修正他对电视性质的界定:老一代的电视是‘冷的’,新一代的是‘热的’”。当然这种相对性和历史局限性不是我们模糊该理论的托词。麦克卢汉在1969年回答《花花公子》的记者时作了更加清晰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些须端倪。“电视图像是一个马赛克网络。他的组成不仅包含横向的扫描线,而且包括数以万计的小点。从生理上来说,观者只能从中抓住五六十条线来形成图像。因此,它要求我们填充模糊的形象,深度卷入荧屏画面,不断与图像进行创造性对话。卡通式图像的轮廓线要在观者的想象中不断的加上血肉。这就迫使观者要积极的卷入和参与。实际上看电视的人成了屏幕,看电影的人却是摄影机。”这段解释以及后来提出的“光透射”与“光照射”都得益于法国象征派画家修拉。“修拉的点画法给麦克卢汉这样一种印象:这种画法也是画家对电视形象的预期。点画法创造的形象中,光线似乎也是从画布背后透射而来” [11] 阐述到这里,理解就显得轻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而易举了,电视属于“光透射”媒介,数以万计的光线构成了画面的传输,不管是多么人为的改进技术本身,仍然是类同与修拉的点画法,需要我们积极的参与,去用思维填补光线之间的缝隙,所以只是无限的接近整体画面而已。而电影由于是“光照射”媒介,直达的光线却是个完整的面,所以它是高清晰度的,是完整意义上的 “酷媒介”。

郭庆光教授认为“冷”“热”媒介划分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清华大学李彬教授也谈到“他的媒介冷热论则显得信口开河,似是而非,有标新立异之意,无寻幽探奇之实,只要稍加追问就会漏洞百出。

四、麦克卢汉的影响及评价

理论评价

意义:

1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2.他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有启迪作用。 3,他关于地球村的天才预见,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

极端性和片面性:

1. 把媒介技术看做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 在他的理论中,我们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成了自己所发明的技术和工具所主宰的对象。

3. 此理论的全部依据是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人物影响

40年前,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别若天壤。

褒之者

褒之者宣告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先知”。11964年12月28日的《国家》杂志,把麦克卢汉列为风云人物;1965年的《读者指南》列出四篇有关他的文章,分别刊载于《评论》、《纽约客》和《哈泼斯》。一时间“麦克卢汉热”风靡美国,他的著作也成为畅销书。1966年至1967年,这“热”潮达到顶峰,美国最著名的几十种报刊如《幸福》、《新闻周刊》、《生活》、《老爷》、《全国评论》、《党派评论》、《纽约客》、《新墨西哥季刊》、《周末评论》、《花花公子》等,都刊登了有关麦氏的文章。他还不时应邀在电视上演讲,出尽了风头。他太有名

生平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个人影响和评价

了,欧洲语言里居然出现了几个以他命名的词汇:Mcluhanism,mcluhanist居然产生了“麦克卢汉学”。

贬之者

贬之者骂他是“通俗文化的江湖术士”、“电视机上的教师爷”、“攻击理性的暴君”、“走火入魔的形而上巫师”、“波普思想的高级祭司,在历史决定论的祭坛前为半拉子艺术家做黑弥撒的教士”。攻击他“出尽风头,自我陶醉,赶时髦,追风潮,迎合新潮。可是他错了”。宣判他的文字“刻意反逻辑、巡回论证、同义反复、绝对、滥用格言、荒谬绝伦”。 麦克卢汉热

世界范围的麦克卢汉热,一共有两次。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时间不长。目前的麦克卢汉热,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到冷落的麦克卢汉,终于在数字时代复活了(可惜,我们无缘再聆听他的滔滔雄辩,他去世于1980年)。这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是公正的,在学术殿堂里给他留下了神圣的一席。学界是清醒的,纠正了过去对他的误读。

预言家

这一次热潮,不仅范围广、势头猛、评著多,而且已然经过历史的考验和汰洗。信息高速公路崛起,知识经济到来,虚拟现实的出现,才使人们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对的!他所谓的意识延伸就是赛博空间,他所谓的地球村已然到来!他的确是电子时代的先驱和预言家!60年代读不懂的天书,看上去胡说八道的东西,等到如今,都明白如话了。

历史地评价麦克卢汉

我们对麦克卢汉的学说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虽然麦克卢汉学说中有些理论有机械化、片面化之处,有些观点偏于模糊,但他的思想、他的研究方法依然给人以启迪。

首先,麦克卢汉是媒介技术的倡导者,是西方全面研究传播媒介的第一个重要的学者,他对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其观点有力的证明了媒介技术对传播发展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展示了媒介技术在整个传播媒介中的重要地位,其观点具有创新性,打破了传播媒介研究史旧有的格局。

其次,历史证明,麦克卢汉是信息社会、电子时代的先知,他的”地球村“、”部落化“、”人体的延伸“等论述一个个都实现了。这些论述在当年不被人理解,被视为奇谈怪论,而在当今社会又倍受传媒界的重视,正好证明其观点的价值所在,具有前瞻性。

后现代:就是超越现代思维的局限,就是超越分析的,线性的,机械的思维,走向整合的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53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