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

更新时间:2024-03-26 03: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寻根文学

摘要: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兴起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关键词:寻根文学 背景 兴起 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面临着一个急速吸收与转变的时期,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与“现代派文学”悉数出现之后,中国文坛进入了短期的沉寂,主要表现在引起读者与社会共鸣的作品减少,创作水平没有获得明显突破。直至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迎来了一般“文化寻根”的热潮,这种热潮带动了一批中青年作家通过文学作品以及论文等体现出了一种挖掘传统意识与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学观。寻根文学的产生与兴起有着多方面的文学发展原因与社会历史原因,对寻根文学兴起的分析与研究对任何时期文学的创作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应立足现实对现实进行超越,去解释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为“寻根派”。

20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飞速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西方现代文化思想同其他先进科学技术一起进入一切都在发展的中国。当然,思想的进入,引起的必然是与其他思想的碰撞。当时的知识分子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学习模仿要彻底,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效仿学习即可,这是一味的照搬主义;另一种则认为各个国家的基础情况不同,应视情况而定,各种文化的发展模式是不应该相同的。

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发展文化,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当时引起关注。历史的车辙在前进,留下的只是一行车轮印。而历史无论将如何前行,不能抹去的是那车轮印,因为那是一种传承,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既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主观上的要求。道理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一股规模不小的文化热。 寻根,顾名思义,寻求“根”,寻求“源”,对于别人我不知道“根”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想“根”意味着“土壤”,意味着一种“回归”,同时也有着一丝的发展。当然,思想并不纯熟的我,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寻根的定义,只能略微体味一下作家们的韵味。 正如,花开花落、叶落归根,“寻根”的意味深长,“花”、“叶”意味着成熟,可成熟之后为何还要叶落归根,花开而花落呢?这是一种凋零,一种鼎盛之后的萎靡?我想,这并不一定,相反,更可能的,是一种沉淀,一种为了更好辉煌的底蕴积淀,尽管再次盛开、再次鲜绿的将不再是自己,但至少,积淀是一种辉煌的过程。

文学的“寻根”也尽如是,花瓣盛开的显眼,叶由绿而黄的沉淀,是他们成熟的标志。在“寻根”的思潮中,知青作家们也寻找着这么一种“成熟”的标志,他们曾上山下乡,接触了土地解除了当时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气息。尽管大部分人之后回到了城市生活与工作,但那种经历已根植于他们心中,因为那是一种传统,一种“根”。当西方现代派文学来到中国之后,鉴于政治因素,他们不但不变相的接受来自西方的意识,即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的表达正在形成中现代意识。 细细想来,文化寻根分为两个阶段,正如花瓣与树叶一样,在成熟的过程中

汲取了来自根与外界的养分、阳光、空气、水分,成熟之后,反哺于根;文化也是一样的,在历史的主线上,保留了对历史的尊重,传承了源自历史的文化传统,同时汲取了现代意识这种养分,进一步完备了文化。“寻根”不是单纯的文化的归复,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这些“养分”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对于那些一味照搬西方现代文化的人们,我们不禁反思到,照搬、模仿的再好,那也只是别人的东西。总会觉着有些不足,因为他们却少了些许灵动,缺少了生命力,只会是一滩“死水”,并不能源源不绝;因为他们如“浮萍”一样,无根。没有底蕴的滋养,而只有当文化寻了根,他才能落地发芽,营养源源不断之时,“盛开”的才越茂盛。

文化寻根,寻着了根,也是寻着了历史,寻着了民族的文化,进一步发掘出了他的内核。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赋予历史文化一种厚重感,重新审视,领悟新生的能量源泉。同时,文化寻根也是对当代社会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 文化寻根,也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思潮,作家们在写作寻找着民族文化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寻找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种个性。 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 ,这些朴素纯真的作品,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入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把探寻的笔触伸进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去,宏观上说, 寻根文学是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寻根文学”提升了新时期的文学意识的高度、复苏了传统审美的意识、对当前的文学创作起指导作用。它是承上启下的,同时,很多寻根文学作家也在创作时吸收了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许多“寻根”作家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但是他们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那便是民族、民俗、习惯只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对于偌大一个中国而言,这些是重要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忽略对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矛盾的揭示,从而导致了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短短几年,“寻根文学”便日趋衰落,在历史面前,可谓是“昙花一现”,但毕竟,存在了,即便是过去式,即便连过去进行时都不太算的上,它还是有过属于它辉煌,如烟火升空,火光绽放,连气味都将消散于空气之中,至少它照亮过这个夜空。 参考文献:[1]赵冬梅.《寻根文学的研究理路》,《南都学坛》,2010年第二期. [2]张丽凤.《寻根文学思潮新论》,暨南大学硕士,2010年. [3]殷晓君.《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土著文学的联系》,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4]白姣.浅析“寻根文学”兴起与意义,2012年12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4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