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标修改版

更新时间:2023-04-27 11:2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本章主要从施工准备、结构施工指导原则、施工总体部署、测量方案、

土方施工方案、基础结构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进行阐述。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在工程开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熟悉、审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的重要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程:

1、结合施工工艺和使用上的特点,作好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和特定的技术措施的准备。

2、核对本工程特殊材料要求以及品种、规格、数量,核对图纸说明有无矛盾,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主要尺寸、位置、标高有无错误。

3、检查土建和安装图纸有无矛盾,并考虑好施工时的衔接方法,并通过熟悉图纸明确需场外制备的工程项目,确定与专业分包单位工程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项目。

4、作好图纸会审准备工作,在认真学习图纸,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现场有关人员和技术员进行图纸预审。对图纸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的有关问题以书面形式提前送给有关单位,便于图纸正式会审。

5、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规范、规程、标准、并尽早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然后作好分级技术交底工作。

6、现场对进场钢筋,商品砼站对水泥、砂、石等材料进行取样,杜绝假冒伪劣建筑产品进入现场。

二、施工现场准备

1、对场地内杂物及土堆场进行必要的场地修整,作好施工道路及其它

1

硬地坪。

2、场地平整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沟坡度不小于1%。在施工现场四周砌筑施工围墙封闭,开设主入口供施工人员及施工车辆进出,以利于现场管理。

3、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修建好现场临时用房,并布置好用水用电管线,修好现场排水沟。现场临时排水与室外总平排水管网相结合,先施工部分永久管网以便于施工期间利用,有利于现场施工文明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一览表

2

3

第二节 结构施工的指导原则

1、必须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要求首先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严格控制钢筋、模板的质量和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控制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每一过程和程序。

2、必须保证结构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楼层标高和断面几何尺寸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要求通过严格的测量和放线,利用安全可靠的模板和支撑体系,将结构误差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范围以内,尤其是杜绝定位偏差、垂直度和标高偏差,模板涨模和错位等质量问题,为装修工程创造良好的条件。

3、必须确保结构工程砼内部密实,观感质量好,达到清水砼的效果。 要求重点控制好模板支撑,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和易性,混凝土振捣和养护。

4、必须确保重要部位混凝土的连续浇注,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要求科学高效地组织商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充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量,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

第三节施工总体部署

一、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结构工程施工采用流水段施工工艺。流水段的合理划分是保证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以及高效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通过合理的流水段划分,能够确保劳动力各工种(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架子工)的不间断流水作业、材料(钢筋、混凝土、模板、架料)的合理流水供应、机械设备(塔吊、钢筋加工设备等)的高效合理使用,从而便于现场组织、管理和调度,加快工程进度,有效控制质量。

(一)流水段划分的原则

1、根据楼层的特点和面积,进行流水段的合理划分,尽可能做到均匀流水。

2、每个流水段尽可能被塔吊所覆盖,便于材料垂直运输的组织、安排和调度;

3、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和结构施工进度安排,进行人员、机具、材料的合理投入和配置,以及施工场地的合理安排;

4、施工流水段的划分需经设计、监理同意后实施。

二、施工顺序

根据工程主体结构的特点,以结构工程为先导,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交叉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各阶段施工顺序如下:(一)基础施工

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为:定位放线→基坑开挖→垫层、砌筑砖胎模→筏板防水层→防水保护层→筏板扎筋、浇砼→负一层梁板支模、扎筋、浇砼→外墙防水层及保护层→回填土。

(二)主体施工

4

主体结构施工自下至上、分层施工,各层施工顺序如下:定位放线→柱墙扎筋、支模→梁板扎筋、支模→隐蔽验收→浇柱墙梁板砼。

(三)装饰装修

主体结构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即插入墙体砌筑、抹灰。紧接着全面插入室内装修及外墙装饰,装饰大面积完后开始室外施工,同时插入水电安装。

外装饰从上而下进行。

三、施工缝留设

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不留垂直施工缝,仅留水平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位置为:

底板以上地下室墙体500mm高的位置;基础顶面;各层现浇板顶面。

第四节测量施工方案

鉴于本工程结构的复杂性,施工中设专职测量技师协调技术负责人作好工程测量工作,作为工程施工重点之一。

一、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1、人员组织:安排1名测绘专业技师,2名取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

2、设备配置:

高程控制及精密

5

6

7

二、施工测量的工艺流程

三、测量施工方案及控制措施 (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与规划、勘测部门及业主办理测量控制点复测与交接工作,对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强制检验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利用经纬仪,依据提供的城市网点坐标或定位测量成果桩位进行角度、距离复测,符合要求后,再测设建筑物主轴线(至少纵横各两条),作为场区首级控制网。

4、场区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基础及地下室平面图采用极坐标、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放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5、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置于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上。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1、依据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0.3mm精度电子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依据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2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3、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00m,距离建筑物大于25米,距离挖土边线不小于15米。

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8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5、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三)±0.000米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采用测量精度2"级经伟仪,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

2、轴线投测方法:±0.000米以下的独立柱基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3、首先依据场区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平面图,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坑边线和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施工。

4、待基础垫层完成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基础垫层完成后,复核控制桩,将轴线投放到垫层上。

9

5、经校核无误后,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独立柱基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基础及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施工放线精度要求如下表:

6、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四)±0.000米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0.000米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外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10

(五)±0.000米以上轴线控制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在建筑物首层内侧设轴线控制网(内控法),±0.000米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法。

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在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5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50×150钢板,钢板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200)。

3、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多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六)±0.000米以上高程的传递

1、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已有标高点(通常是结构±0.000米以上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

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

11

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四、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

2、柱子垂直度检测:与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柱顶及楼板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4、结构完成以后在每一层使用红色油漆在柱墙上对轴线与建筑各楼层+1.00m标高线作出统一标识。

5、砌体抄平放线

框架结构砌砖前将水平标高引测到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楼面标高上500mm),与柱相连接的墙体相应位置应放出墙体的垂直边线、窗台、窗顶、门顶、洞底、沿顶等标高作为砌筑依据。

6、装饰施工放线

(1)室内装饰:根据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全部黑线包括脚线、顶棚顶高程线、装饰线及窗台、门洞顶、压顶、楼梯步级等的黑线。

(2)外墙装饰:按设计图放出凸凹线、门窗顶、窗台线、装饰线、女儿墙压顶线等控制线。

12

五、测量重点控制点

1、建筑物角点精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0米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墙体或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每层允许轴线偏差不超过2mm,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3条。

2、楼板标高控制

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2)浇砼时设板面+1m标高线复核;

(3)浇砼时采用钢十字控制浇砼厚度。

第五节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施工方案

一、土方开挖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当地实测地形图(包括测量成果)、原有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竣工图、土石方施工图以及工程地质、气象等技术资料,以便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应提供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测量和工程验收的依据。

2、进场后,应会同监理和建设单位一起作施工现场的平面高程方格网(间距5m-10m),并行施工现场的土方平衡计算,以便定现场的土方调配和外运。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3、开始进行挖土或回填工程前,将指定范围的表层耕土(指宜于种植的土壤)清理至所需的平均深度,除非另有指定,否则该等表土应贮存于现场内,以备日后再用。

13

4、在施工区域内,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树木等,应在施工前妥善处理。

5、施工前应事先了解当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措施。

6、开工前应作好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并开辟适当的工作面,以利施工。

(二)土方开挖方案

在土方开挖前,作好地下环境调查,摸清地下线路、管网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土壁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基坑(槽)挖土系采用机械和人力对基坑进行分层开挖。以达到基础或地下设施施工要求的尺寸和标高,并保证基土符合设计规定,施工作业安全。因无施工场地按预算多余土方和作为回填土方,应一次性运到卸土场,回填土方时再运回。

1、主要机具设备

1)、挖掘机、自卸式汽车、水泵等。

2)、主要工具:十字镐、铁锹、钢纤、手推车等。

2、作业条件

开挖前应清除或拆迁开挖区域内地上和地下障碍物。

1)水道

将挖方工程进行时所遇到的渠道、地面排水沟、或其它水道暂时改道,应先取得发包商及监理批准,并在竣工时恢复原状。

2)废置的排水沟、探孔等

处理和清除挖方工程进行时所遇到的废置排水沟,清理污泥,并按需要加以消毒及用混凝土封闭所有废弃的排水沟。捣毁及拆除废弃的探孔,并以受批准且经加固的适当材料回填。

3)旧墙、旧地基等

14

将挖土工程进行时所遇到的一切残根、埋在地底的朽木和残枝、旧墙、地基或其它的地下结构捣毁和清除,并以受批准且经加固的适当材料回填。

4)原有排水装置及供应系统

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损毁原有的排水装置及供应系统。如有发现该等排水装置及供应系统,则应在继续进行邻接的挖方工程前,通知发包商及其授权的顾问及有关当局、或有关的服务公司,并取得指示,以重新进一步配置该等排水装置或供应系统。

3、施工操作工艺

1)按图纸所示的宽度与深度,或发包商及其授权的顾问可能指定的宽度与深度进行挖掘。如果挖掘的宽度与深度超过图纸所示或发包商及其授权的顾问的指定,则需预先取得批准。挖坑的基底须经批准后方可在其上进行新工程。

2)基坑(槽)开挖程序是:测量放线→放线分层开挖→护壁→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

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一次性开挖完成,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1m左右修边一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1.5cm。在已有建筑物侧挖基坑(槽)应间隔分段进行,每段不超过2m,相邻段开挖应待已挖好的槽段基础完成并回填夯实后进行。

3)基坑(槽)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基坑用人工挖土,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4)在基坑(槽)边缘上侧堆土或堆放材料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 以上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堆土或材料应距挖方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并在已完基础一侧不应过

15

高堆土,以免使基础、墙、柱产生歪斜裂缝。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柱基、基坑(槽)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人工挖土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人工挖土工程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5、成品保护

1)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是否移位、下沉;平面位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坑(槽)开挖设置的支撑或支护,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损坏或拆除。

3)基坑(槽)、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要防止扰动或被雨水冲刷,造成失稳。

16

4)基坑(槽)在施工下道工序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5)基坑(槽)开挖时,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妥善保护,立即报有关文物部门处理;如发现永久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以及地下管网、电缆等,应加以保护,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6)土方基坑开挖和降低地下水位过程中,应定期对邻近建(构)筑物、道路、管线以及支护系统进行观察和测试,是否发生变形、下沉或移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防护措施。

6、安全措施

1)采用人工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3.0m,不得对头挖土;挖土面积较大时,每人工作面不应小6m2。挖土应由上而下、分层分段按顺序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或采用底部掏空塌土方法挖土。

2)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规定放坡,操作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缝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支撑或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当采取不放坡开挖,应设置临时支护。冬季不设支撑的挖土作业,只许在土体冻结深度内进行。

3)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陷,必要时加以保护;在柱基周围,墙基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4)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堆土高不超过1.5m。

5)当基坑较深或晾槽时间很长时,为防止边坡失水松散或地面水冲刷、浸润影响边坡稳定,应采用边坡保护方法。

7、基坑支护采用喷锚护壁支护方法,我公司中标后,再编制专项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8、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槽)开挖,应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标桩间距应不大于3.0m,并加强检查,以防止超挖;如发现局部超挖,应采用低压缩性材料,

17

C10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

2)土方开挖应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完成最低的挖方,形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并且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3)雨期施工措施。

密切留意天气预测,防备浩雨的损毁,以及在雨势连续不断的期问,恒常视察现场,确保一切挖凿和填充的斜坡安全稳定,足以抵御暴雨的冲刷。

确保现场内原有的排水系统畅通无阻,务使山上下流至现场的地面雨水得以拦截,以及可以安全排出现场外。

如果平整原有现场时排水系统受到建筑工程的阻碍,则需在现场内设置临时的排水设备,使雨水能安全排离现场。

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使所需的现场内尽可能减少底层泥土外露的范围,并立刻为保护表层进行土方工程和排水工程。

如果底层泥土暂时外露的情况无法避免,应采用可靠的防风挡板加以保护。如果该等土面暂时外露的时期超过两星期,则须进行临时水泥沙浆(Chunam)刷面、及装置临时水泥砂浆(Chunam)外围排水系统,在圆石砾四周尤需设置该等装置。

将所有填料充份夯实成密致的不透水薄夹层,防止水份内渗。

将所有填充区造成斜水,以便雨水外排,防止雨水贮积。

4)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当有粉细砂层时,就采用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将水位降低至开挖底层以下0.5m,防止发生流砂。

9、隐蔽验收,土基挖到基底设计标高上20cm时,请质监站、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等有关人员共同签证认可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二、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本工程回填量较大,为保证回填质量,保证工期,回填土采用蛙式打

18

夯机夯填和压路机压实。回填应分层铺填夯实。使用机械不同,每层铺连砂石及回填料厚度和压实遍数也不同,见下表:

1、回填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压实机具,并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所有回填土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

2、填土在机械碾压之前,先推平,使其表面平实。

3、打夯机进行填方碾压,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夯锤每次重叠宽度约为15~25cm。辗压时,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压实密实度以夯锤每次夯压后下沉量不超过1~2cm为准,回填时,如遇管道,先在管道两侧人工填土,手夯夯实,至管顶500以上时,方可用打夯机夯实。

4、分段填土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夯(碾)迹重迭0.5~1m。上、下层接缝错开不小于1m;

5、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若设计无要求时,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

6、填土压实后应作试验测定其密实度,基坑回填每50m3取样一组;室内回填每层按100~500 m2取样一组;室外回填每层按400~900m2取样一组。

19

20

第六节独立柱基础结构施工方案

一、施工顺序

基础垫层→轴线引测→支独立基础模板和基础梁模板→绑底板钢筋→绑基础梁钢筋及柱子插筋→支基础梁侧模及模板紧固校正→检查、办理隐蔽手续→浇筑基础、基础梁混凝土。

二、基础施工方法

(一)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4p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