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单Microsoft_Word_文档

更新时间:2023-05-08 05: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

声音传播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实验步骤:

1、两个桌子分开,一个人在其中一个桌子上轻轻敲一下,另外一个人耳朵贴在另一个桌子上听。

2、两个桌子紧紧并在一起,一个人在其中一个桌子上轻轻敲一下,另外一个人耳朵贴在另一个桌子上听。

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桌子分开时,声音,桌子并一起的时候。

实验结论:声音通过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实验结论:。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

(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声音的。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人听到的声音。

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4、进行实验:

(1)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NO两侧的角i和角r,填入表中;

(5)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记录: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是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的,所得结论也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

声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进行实验与记录、收集证据

各组可以自由选择3-4样来进行实验。在做每一个实验时,全组成员要全员参与,组内一个同学(可轮流)使某个物体发出声音,其它同学要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及不发声时看到的现象并及时做好记录,最后得出结论。仔细观察时要注意什么?(听:有没有声音;观察:看、摸一摸等)

实验记录

实验器材发声的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发声时不发声时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

声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提出问题:

声音传播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实验步骤:

1、两个桌子分开,一个人在其中一个桌子上轻轻敲一下,另外一个人耳朵贴在另一个桌子上听。

2、两个桌子紧紧并在一起,一个人在其中一个桌子上轻轻敲一下,另外一个人耳朵贴在另一个桌子上听。

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桌子分开时,声音,桌子并一起的时候。

实验结论:声音通过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实验结论:。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

(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 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声音的。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人听到的声音。

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2、猜想或假设:

4、进行实验:

(1)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量出NO两侧的角i和角r,填入表中;

(5)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记录:

3、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是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的,所得结论也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我们将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颜料的三原色:三种颜色是颜料的三原色。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

(1)如何得到红、蓝两种单色光?如何实现色光的混合?

(2)如何得到红、蓝两种颜料?如何实现颜料的混合?

设计方案:

(1)得到单色光和实现单色光混合的方案:①分别用红色和蓝色的透明胶片挡在两只手电筒的前面,观察它们射出的红光和蓝光在白墙上重叠部分的颜色。②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板上的颜色。

(2)得到单色颜料和实现颜料的混合方案。

拿红、蓝两种水彩作单色颜料,拿毛笔将二者在白纸上混合以实现颜料的棍合。

同学们设计出实验方案,接着进行实验:

(1)色光的混合

①在白色圆形硬纸板的一面上用蜡笔分别涂上红蓝两种颜色,把它安装在陀螺上,使陀螺快速旋转,造成色光的混合,观察纸板上的颜色。

②改变两种颜色的深浅程度,当陀螺快速旋转的时候,观察纸板上颜色的变化。

③照①②的方法可实现绿蓝、红绿两种色光的混合。

(2)颜料的混合

①用两支毛笔分别蘸上红色水彩,蓝色水彩在白纸上混合时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②二者的比例不同时混合观察白纸上呈现的颜色。

③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绿蓝、红绿两种水彩在不同比例时混合的情况。

[结果]

通过探究活动,我们明确了以下两点:

①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原色不同

颜料的三原色为,而色光的三原色为。

②它们混合的原理不同

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了另一种颜色。

编号:8s-7-66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和实验,加深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收集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数据和资料

2、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具座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估测凸透镜焦距 f = cm

2、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实验数据(完成表格一、二)

3、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表格三)

注意事项

1、实验时,将有关器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应使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使蜡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怎样找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表格一:成实像时(f= cm)

表格二:成虚像时(f= cm)

表格三:结论(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编号:8s-8-82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或假设:

三、进行实验:

(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

渐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实验现象:

(1)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温度计示数逐渐

(2)在一定的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热,但温度计示数,海波处于态。

(3)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

实验结论:

编号:8s-9-87

水的沸腾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

①水温在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有少量气泡。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

④水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停止。

实验结论:

①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进行的现象。

②水在沸腾时,温度。

编号:8s-10-113

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实验报告

班级:实验人:组次:

实验目的:

器材:

实验步骤与记录:

测量串联电路中a、b、c,三处电流强度(图一)

(1)测量电路图中a处电流,如(图二)所示。

(2)测量电路图中b处电流,如(图三)所示。

(3)测量电路图中c处电流,如(图四)所示。记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42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