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更新时间:2023-06-02 08: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讲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

探索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 期的内政外交及经济政策,认识国民党政权 的阶级性质;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 局限性。 2.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 的结晶,毛泽东在其中做出了杰出的重大贡 献。

3.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抵制党内的教条主义 和共产国际那些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导,坚 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典范,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 经验、新结论。对我们今天借鉴这一思想,探 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有着重要 的指导作用。

一、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曲折历程

中 华 苏 维 埃 共 和 国 临 时 中 央 政 府 旧 址

(一)、近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道路和中国国 情的特殊性

1、近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 道路 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 无产阶级革命、1871年的 巴黎公社革命以及1917年 的俄国十月革命等大都发 生在大城市。

巴黎公社革命

即使是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 后的俄国,1913年城乡无产 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总数也达 到了全国总人口的64.4%,其 中产业工人350万,占无产阶 级总数的1/5。由于资本主义 工业的发达,工人阶级人数 的众多,无产阶级革命便必 然发生在工业集中的中心大 城市。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的莫斯科

2、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开始破坏,近 代资本主义经济生长。这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尤其明显。

但是在幅员辽阔的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

优势地位,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仍然在 农村。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0%。

由于外国资本和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又对民族资本实行压迫 限制政策,不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极其弱小,中国工人阶 级的力量也不强大。直至1919年,中国工人阶级总数仅有

200万,不到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五。

帝国主义、军阀和官僚买办势力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 因此,中国的革命若照搬 “城市中心论”的经验, 很难战胜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的。

中国的革命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如何才能使中国的革命到达胜利的彼岸?半殖民

地半封建中国的特殊国情对中国的革命者提出了

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z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