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课堂练习

更新时间:2023-09-13 14:56: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堂练习:

一、P87第7题(102班季蓉)

“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必须保证过硬的质量(1);一个产品,只有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保证过

硬的质量(2);而一个企业如果忽视技术投资,则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可能提高(3)。”以下哪项结论可以从题干的断定中推出?( )

①一个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不可能忽视技术投资。 ②一个缺少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可能创成名牌。 ③一个产品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一定忽视了技术投资。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只有①和② E.①、②和③ 解:

(一)由(2)得:(4)一个产品要保证过硬的质量,就得提高技术含量。(因为(2)与(4)等

值——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

(二)由(3)得:(5)一个企业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因为(3)与(5)

等值——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与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互换:前后件互换)

(三)由(1)(4)(5)得:(6)一个产品要创成名牌,就不能忽视技术投资。(充分条件假言连

锁推理——肯定(前件)式),而(6)即①。

(四)由(1)(4)得:(7)一个产品如果不能提高技术含量,那么就不能创成名牌。(充分条件

假言连锁推理——否定(后件)式),而(7)即②。

而由(4)(5)不能进行假言连锁推理,无法推出③;(1)也无法推出③。 因此,答案是D。

二、P87第7题(102班季蓉)

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菌类植物(1),没有一种无毒的蘑菇不是可以食用的(2),所以有的菌类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答:正确。

句(1)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菌类植物”;句(2)等于“所有无毒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存在“双否前提”的问题。

三、人大十套卷子

(一)第一套卷子第29、30题 29~30基于以下题干

以下是一份商用测谎器的广告:

员工诚实的个人品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一种新型的商用测谎器,可以有效地帮助公司聘用诚实的员工。著名的QQQ公司在一次招聘面试时试用了测谎器,结果完全有理由让人相信它的...........有效功能(分析:这是广告的中心论点)。有三分之一的应聘者在这次面试中撒谎(分析:这是分论点....

——非基本论据),当被问及他们是否知道法国经济学家道尔时,他们都回答知道,或至少回答听说过。但事实上这个经济学家是不存在的。

29、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广告所假设的?﹝ D ﹞

A、上述应聘者中的三分之二知道所谓的法国经济学家道尔是不存在的。(分析:无须有此假设。因为,它无助于非基本论据的成立)

B、上述面试的主持者是诚实的。(分析:可能有此假设,但不是最重要的) C、上述应聘者中的大多数是诚实的。(分析:可能有此假设,但不是最重要的)

D、上述应聘者在面试时并不知道使用了测谎器。(分析:最可能有此假设,这是最重要的前提)

E、该测谎器的性能价格比非常合理。(分析:此假设与非基本论据无关)

1

30、以下哪项最能说明上述广告存在漏洞?﹝ A﹞

A、上述广告只说明面试中有人撒谎,并未说明测谎器能有效测谎。(分析:这是中肯的!!!)

B、上述广告未说明为何员工诚实的个人品质,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分析:与广告的中心论点关系不大)

C、上述广告忽视了:一个应聘者即使如实地回答了某个问题,仍可能是一个不诚实的人。(分析:这与广告的意图)

D、上述广告依据的只有一个实例,难以论证一般性的结论。(分析:能够质疑广告的中心论点,但是不如A项富于针对性)

E、上述广告为对QQQ公司及其业务进行足够的介绍。(分析:这不是指出漏洞)

(二)第一套卷子综合题题2、3

2.构造命题变形直接推理,由“不搞阴谋诡计的人不是野心家”能否推出“有些非野心家不搞阴谋诡计”?

解:设P表示“搞阴谋诡计的人”,S表示“野心家”,则原推理式为:

EP├

A

I

OS

EP├

OS。

结论:能够推出。

3.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以下推理是否有效:

﹝如果我﹞没有调查研究,﹝那么我﹞就没有发言权;我调查研究了,所以,我当然有发言权。 解:

设p表示“(我)调查研究”, q表示“(我)有发言权”,则原推理式为: ﹝乛p→乛q﹞∧p├q。

p T T F F

推理无效

(三)第二套卷子第11题

11.已知“只有小王是大学生,小王才懂英语”为假,则(D)为真 A.如果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王不懂英语 B.小王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C.小王不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D.小王不是大学生或者小王懂英语 E.如果小王懂英语,那么小王是大学生

解(一):用p表示“小王是大学生”, q表示“小王才懂英语”,题干可表示为¬(p←q);则: A.¬p→¬q B.p∧¬q C.¬p∧¬q D.¬p∨q E.q→p

P q ¬P ¬q ¬(p←q) ¬p→¬q p∧ ¬q ¬p∧ ¬q ¬p∨q q→p q T F T F ¬p F F T T ¬q F T F T ¬p→¬q T T F T (¬p→¬q﹞∧p T T F F (﹝¬p→¬q﹞∧p)→q T F T T 2

T T F F T F T F F F T T F T F T F F T F T T F T F T F F F F F T T F T T T T F T 从上表知¬(p←q)蕴涵¬p∨q 因此,选项应为D。

解(二)¬(p←q)?¬p∧q;而¬p∧q蕴涵¬p∨q(即¬p∧q├¬p∨q)。所以,¬(p←q)蕴涵¬p∨q

四、追加的练习

1.所有真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对论是真理,所以相对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下列推理哪个与上述推理的结构相同?

A.所有的名词都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 B.金属都是导电的,碳是金属,所以碳是导电的

C.鲸都是用肺呼吸的,海豹可能不是鲸,所以海豹可能不是用肺呼吸的

D.凡细粮都不是高产作物。因为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而所有的细粮都不是薯类 答案B:(三段论的结构式相同即可) 2.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 (1)班长通过了;

(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 (3)有些人通过了 (4)有些人没有通过。

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可见: 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 B.班长通过了 C.所有人都通过了 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 答案A 解:

因为(2)与(4)彼此矛盾,所以,二者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设(2)真,则(1)(3)均真;这就与已知条件(“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相矛盾,所以,(2)为假,(4)为真。

因为(2)为假,(4)为真,又因为“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所以,(1)(3)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设(1)真,则(3)也真;这与“(1)(3)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相矛盾,所以,(1)为假,(3)为真。

综上,选择A项。

3.下面是甲、乙、丙三位面试老师关于录取研究生的意见:

甲:如果不录取小方,那么不录取小王 乙:如果不录取小王,那么录取小方 丙:如果录取小方,那么不录取小王

应该选择何种录取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面试老师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 A.只录取小王 B. 只录取小方

3

C. 小王、小方都录取 D. 小王、小方都不录取

答案B(运用真值表法去做,非常容易)

4.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有的被告是无辜的,甚至是被诬陷的;并非所有的嫌疑人都是罪犯。

如果上述调查的情况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有很多嫌疑人是被诬陷的 B. 所有的嫌疑人都不是罪犯

C.有的嫌疑人不是罪犯 D. 大多数嫌疑人都是罪犯

答案:C(非常简单。运用性质命题对当关系六角图去做——“并非所有的嫌疑人都是罪犯”等值于“有的嫌疑人不是罪犯”。)

5.所有的读书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张目经常熬夜,所以,张目一定是读书人。

以下哪项充分揭示了上述推理形式的错误?

A. 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江郎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江郎很聪明 B. 所有的猪都是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 有的素数都是自然数,91是自然数,所以91是素数

D. 我是个笨蛋,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相当的好 答案A(找到结构相同即可,这是特殊的归谬法反驳)

6.小赵比小钱个子高;小孙比小李个子高;小李个子不如小周高;小钱和小周个子正好一样高。

由此可以判断( D)

A.小孙比小周个子高 B. 小钱比小孙个子矮 C.小孙比小赵个子高 D. 小赵比小李个子高

答案:D。(传递关系推理:因为“小赵比小钱个子高”;“ 小钱和小周个子正好一样高”;“ 小李

个子不如小周高”——高于关系是传递关系)

7.某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共有30名本科生,男女各一半,其中20人喜欢公理集合论,25人喜欢模型论。那么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除了:( B)

A.10个男生喜欢公理集合论而不喜欢模型论 B.10个喜欢模型论的男生不喜欢公理集合论 C.15个喜欢模型论的女生不喜欢公理集合论 D.15个喜欢公理集合论的男生只有5个喜欢模型论 答案B(简单——凑数即可)

8.某办公室共有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员1人。 (1)主任懂日语; (2)有人不懂日语; (3)有人懂日语。

在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由此可见:( B)

A. 副主任懂日语 B. 副主任不懂日语

C. 主任懂日语 D.主任不懂日语但办事员懂日语 答案:B

简单——运用归谬推理法做。 解:

设(1)真,则(2)必真,因为(1)与(2)之间是差等关系,这就与“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之条件相矛盾,所以,(1)为假。

4

因为(1)为假,所以选择B项。

9.以下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这一真的判断是:( B) A.显卡坏了

B.主板坏了,那么内存条也一定出现了故障 C.主板或显卡坏了 D.主板坏了

答案:B(此题较难——需要运用归谬推理法做)

解:设A真,则C也真(因为相容选言推理的肯定肯定式),这与已知条件(“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相矛盾,所以A假,所以“显卡没坏”。

设C真,则可推出“主板坏了”(由“主板或显卡坏了”与“显卡没坏”这两个命题推得),即可推出D真。这又与已知条件(“关于A电脑故障的陈述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相矛盾,所以C假。C假即“既不是主板坏了,也不是显卡坏了”。

因为“既不是主板坏了,也不是显卡坏了”,所以D假。 综上,可得B项真。

10.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根据调查,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

下列陈述中的哪一项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D) A. 调查可能不准确 B. 调查的范围可能太小

C. 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中国古典文学素养是否缺乏不能只由是否喜欢元曲来判定 答案D(简单——涉及反驳知识)

因为D项是对题干论证中的论据(“大学生中喜欢元曲的只占到被调查的5%左右”)的直接否定(反驳)。A、B两项虽然也能削弱题干中的论据,从而削弱题干中的观点(“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古典文学的素养”),但不如D项有力。

11.如果我们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不通过车船等交通工具扩散传播(P1),确保交通流畅,不得以防治为由阻断交通(P2),确保防治禽流感的各种医疗设备、药品、疫苗等应急物资的及时、快速运输(P3);那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就能得到防治(Q)。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C) A.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防治禽流感的应急物资没有及时、快速运输 B.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禽流感通过交通工具扩散传播了 C.或者高致病性禽流感没有扩散,或者我们没有做到“三个确保” D.如果高致病性禽流感不能得到防治,那么说明我们没有确保交通流畅 答案C(难题)

解:题干的命题形式是:(P1 ? P2 ? P3)→Q

[(P1 ? P2 ? P3)→Q] ?[¬Q→¬(P1 ? P2 ? P3)] 而¬(P1 ? P2 ? P3)?(¬P1 ? ¬P2 ? ¬P3) 所以,¬Q推不出¬P1 (即B项)

¬Q推不出¬P2(即D项) ¬Q推不出¬P3 (即A项)

所以选C项——因为:[(P1 ? P2 ? P3)→Q)] ?[¬(P1 ? P2 ? P3)?¬Q] 而 C项即[¬(P1 ? P2 ? P3)?¬Q]。 12.有志去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想在基层干一番事业的。大学毕业生小王到某乡镇府工作,得到了重用。但是有些基层单位由于观念问题,为大学生安排岗位随便,甚至让大学毕业

5

生为自己“打杂”。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D) A.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得不到重视

B.大学毕业生想在基层干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 C.有些没有理想的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得不到重视 D.并非所有基层单位都不重视大学毕业生

答案D(简单。只有D项是对题干的恰当的概括)

13.某商务公司中,晓华、光子和龙生担任经理、副董事长和会计的职务(但不一定是上述顺序);已知(1)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钱挣得最少;(2)龙生和光子的姐姐结了婚,钱挣得比经理多。由此可见:( D)

A.晓华是经理,光子是副董事长 B. 光子是经理,龙生是副董事长 C.龙生是会计,晓华是经理 D. 晓华是副董事长,龙生是会计 答案D

由(1)(2)得:

(3)光子不是独生子,因而不是副董事长(因为“副董事长是个独生子”); (4)龙生不是副董事长(因为“副董事长钱挣得最少”); (5)龙生不是经理(“龙生??钱挣得比经理多”) 由(3)(4)(5)得:

(6)晓华是副董事长(因为“光子不是副董事长”、“龙生不是副董事长”),不是经理。(因为根据题干知道“一人不能兼二职”)。

由(5)(6)得: (7)光子是经理。 由(6)(7)得: (8)龙生是会计。 综上,选择D项。

14.有一段对话。

甲:“有的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乙:“如果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的话,该地环境就遭到破坏。” 丙:“不存在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丁:“凡鱼类资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

如果甲、乙、丙、丁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下面哪句话是真的:( D)

A.有的地方的鱼类资源枯竭了 B. 某地环境遭到破坏 C.某地领导不重视环境保护 D. 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

答案D(简单)

解:因为甲丁彼此矛盾,所以二者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所以乙、丙真(因为“甲、乙、丙、

丁只有一人说错”)。

由丙得(1)“也不存在环境遭到破坏的地方。”(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由乙和(1)得(2)某地领导重视环境保护。——所以选D项。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