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更新时间:2023-12-16 19: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论《四世同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摘要】:《四世同堂》是出现在抗日战争后期,完成在解放战争后期的一部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巨著。由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特殊的文化需要,以及当时作家没有一个平稳的创作环境,在抗战的八年里,中国现代文学很少出现长篇小说。像《四世同堂》这样的以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以抒发被征服者的愤怒的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关键词】:四世同堂 老舍

一、 真实的反映了北平平民的生活

首先,《四世同堂》是以一个普通的生活在北平的家庭的眼光来叙说长达八年的抗战历史的,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触及人民生活的最底层,从而最真实的揭露侵华战争给中国、给日本带来的深重灾难。

这部小说并没有像当时潮流的抗战文学一般的大力的表现中国人民有声有势的反抗运动,也没有大篇幅的写双方军队的拼死交战,也没有表现地下工作者勇敢的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英雄形象,而是逼真细腻的刻画了北平老百姓在侵略者的控制之下,如何在生死的缝隙中挣扎,如何艰难而又缓慢的从麻木、顺从被逼的觉醒、反抗。小说大部分篇章都突出了北平普通群众的亡国之痛和他们灵魂上遭到的凌迟。如果按照某种“左”的文艺批评标准,很可能会认为这是《四世同堂》的重大缺陷。其实,小说所表现的北平普通群众灵魂受到的凌迟和曲折的觉醒过程正是小说对这段历史生活的独特的开掘和概括

不同于当时大部分的文学作品中或是完全正面,光辉正义,或是极其丑恶一无是处或是热心革命,全力奉献的人物形象,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的人民群众形象比较全面的、客观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性格心理。比如在文章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祁老爷”,“祁老爷”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是一个兼有善良,愚昧,老成持重又有点故意拿架子性格的老头。日本全面侵华发生在他的晚年,这

个时候的“祁老人”对于国事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

不了八十大寿。“他现在的重要工作是浇浇院中的盆花,说说老年间的故事,给笼

中的小黄鸟添食换水,和携着重孙子孙女极慢极慢的去逛大街和护国寺”。这也正代表着当时中国大部分国民“莫谈国事”的心理和避乱自保的心理,反映了当时中国一盘散沙的状态,这也在某一个层面上预示着北平必然会陷落。而“祁老爷”也认为,“自己祁家人没有招惹日本人,日本人是断不会来找他们麻烦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老百姓的善良:我不犯人,人不犯我。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原则是不会错的,这就是当善良遇上强暴的时候,善良显现出的幼稚和弱小。 “祁老人”的形象是个可爱的老头子,这部小说的幽默感很强,读者一点也没有预感到文章后来会发展到一个悲剧。祁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以及老人觉得自己的晚辈们都比自己有知识,自己在自尊上多多少少的受到了些打击,就通过在见晚辈的时候,让他们“多站一会”来表现自己的威严。这都很传神的表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可爱之处。而后来随着儿子、孙子、重孙女等人因为日本人的侵占而接连失去性命,老人终于在“妞子”得急性阑尾炎去世后彻底的愤怒了,可是在“妞子”去世的当天,甚至可以说是当时,日本人投降了,“祁老人”连找日本人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也揭示当时一个被掩饰起来的问题:为了纪律和国家形象,太多中国老百姓不得不咽下仇恨而去接受敌人的投降。其他的人,比如“小顺儿妈”,比如“钱默吟”,比如“孙七”,都是很有自己个性的人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当时已经形成潮流的文学形象极端化的现象,纠正了这个极端化的写作潮流。正是小说对这段历史生活的独特的开掘和概括。

小说以艺术形象的力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在国破家亡的严重时刻,北平人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精神侄桔的束缚,偷生、封闭自守、缺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弱点和负担。有许多象祁老者的老人,痛苦的是侵略者枪炮打碎了他们仅想在太平岁月中度过风烛残年的可怜希望。有许多象祁天佑的半老的人,只求靠安分守己的操劳,为自家的老人和儿孙挣衣食家业而不可得。有许多象祁瑞宣的壮年人,知书明理,有爱国心,愿意去奔赴国难,但是,家庭这个礼教的堡垒,把他们牢牢地拴在了屋柱上。有许多象祁瑞全这样的青年人,他们怒发冲冠,壮怀激烈,有新国民的气质,可以马上去与敌人厮杀, 可是谁给他们指引出路和方向?有许

多象李四爷、常二爷、小崔、孙七、刘师傅、程长顺、方六这样的劳动者,虽然亲身感受到冤屈和耻辱,但每日的吃喝是在无论什么样的统治者的管压下都无法摆脱的事,大家便在惶惑中偷生,谁也不知怎祥才好。诗人钱默吟的被打与被捕,钱孟石的惨死,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一部分亡国史。

二、 全面的反映了日本人的形象

《四世同堂》是老舍文学作品中日本形象最丰富,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作品。老舍对日本的了解途径比较特殊,他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以一个被损害者的眼睛观察以侵略者面目出现的日本人的。老舍对日本的印象,不仅仅有深刻的童年记忆(老舍的父亲是被日军活活烧死的),还有实地调查,这其中既有实物见证,也有听来的叙述,还有自己亲身经历的血与火,目光所能到达的都是毁灭后的城镇,屠杀后的村庄,随时可能发生的敌机的轰炸、熊熊燃烧的城市,遍地满是献血的尸首,撼天动地的哭声,流离失所的难民。日本对于中国的侵略已经不仅仅是两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较量,而是成为了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的灭绝行为,这本能的激起了作者对侵略者深深的民族仇恨。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完全的对立,自然也就决定了《四世同堂》中日本形象“恶”的一面。可是同时,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形势和战场上的失败也使得老舍冷静的注意到日本形象可资学习的一面。

同时老舍笔下的日本侵略者的形象是精细而诡诈的,他们以为只要贿赂了北平的一两条狗,便能偷到大宅子中值钱的东西,妄图以极小的损失换取极大的收益。他们没有想到平津陷落后,中国竟开始了全面的抗战。他们一面杀人放火,一面又想用纸把血迹与火场盖上,其结果是武士变成了小丑,武士道精神变成了自欺欺人的把戏。小说通过保定、太原、南京、广州的陷落和武汉的撤退,通过北平一次次送丧似的庆祝大游行”,反映了表面上在 “节节深入”的侵略者,实际一步步丧失了主动权。他们提出只要华北作为 “和平条件”,但中国并没有投降,他们只得加紧利用汉奸,控制华北,用华北的资源和粮草继续作战,使华北陷入了更深的灾难。侵略者一方面委派自己的经济学家研究战时经济,抢劫华北,但不论他们怎样从北平的每一住户按月抢刮两斤铁,或是在一夜间偷去全市住家的铜门环,仍然达不到点石成金,以战

养战的目的。战争狂人不仅施一切暴虐于被征服者,将杀人当成一种与喝茶、插瓶花一样有讲究的艺术,同时,他们也驱使自己公民中的男子变成炮灰,女子充当营妓,直到无条件投降的前夕,他们还不忘弹奏 “圣战”的滥调。

综合当时的情况,可以相信,老舍是希望创作一部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巨著,这决定了他能不仅仅以中国读者为期待视野,不单纯局限于中国人的认识情感、认识,不局限于中日战争,而是以一种宽阔的世界胸怀,终极的人道关怀去面对全世界人写作。可见,这部小说中的日本形象是十分全面客观的。

三、 深刻的触及了侵略者的大脑深处

“形象学研究的重点不应该在于追求形象塑造本身是否真实,而在于是否能寻觅出异质形象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心理倾向、价值评判等”(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色彩还突出的体现在了它在全面细致客观的描绘当时社会各色人物的形象的同时还深深地触及到了他们的内心精神。从而使得人物形象在饱满的同时,具有了特别的真实感。

在《四世同堂》中对日本军人的描写,不仅仅是从表面上描写,表现日本军人的某些行为,而是从背后挖掘其思想的基础:日本军人的行为是日本文化、宗教、教育的共同结果,他们所受的教育使得他们不仅要凶狠残暴,更是要喜欢、消化毒狠的滋味,使得残暴像爱花爱鸟那样成为一种趣味。日本人将血腥、邪恶、丑陋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的对象,在杀戮、虐待、奸淫的过程中细细的品味其中的美妙滋味,犹如在欣赏一幅艺术品,这种怪异的心理是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在努力用文明的科学的外衣来包裹他的侵略行径,日本文化的本质是毒恶的,他们的艺术、科学都是用来伪装其邪恶心灵的外衣而已。他们不仅仅是个别的军国主义的狂热追求分子,也不是短期现象,而是由日本社会长期以来的历史文化认识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所决定的。

结语

老舍是在“吃着平价米,忍着头昏”(1945年12月23日老舍《致友人》)“经济条件窘迫,政治环境艰难,敌机狂轰滥炸、随时可能面临死亡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从鲁迅到老舍》魏少华、李红玲、刘洪涛著2010年10月版第217页)创作了这一部反应日本侵华战争的长篇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揭露了侵略者的疯狂心理,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它的客观写实全面的写作风格,也对于中国当时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部小说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在此不再赘述了,另当别论。

参考文献:

《四世同堂》1995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鲁迅到老舍——兼及东亚的视野》魏韶华、李红玲、刘洪涛著2010年10月第一版

《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老舍自述》徐德明编 湖北常见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老舍研究(下)》吴小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老舍文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