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4 03: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似火的热情,坎坷的命运

从小学开始便接触梵高,当时只知道他是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但是最终觉自杀了。最近看了电影《梵高》、《梵高之眼》和查阅一些资料后,对于他的人生与作品渐渐有了更深的了解。

梵高全名叫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Zundert一个牧师家庭。。4年后,梵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与崇拜者。后来1874年他进入布鲁塞尔福音传教士学校学习,由于在向信徒讲圣经时离不开手稿而无法拿到证书,并由于学校老师的话语,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梵高与矿中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将他开除出牧师的行列。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并坚持在矿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诠释上帝的意义。不久他便累到了。不久他便在弟弟提奥的劝说下回了故乡埃登。回到埃登后,他开始了艺术的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可是此时,梵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在埃登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但被拒绝了。凯回到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梵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梵高的请求,梵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梵高还是遗憾的离开了。又一次遭到打击的梵高来到海牙,在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家学画。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与莫夫绝交,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他只能靠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靠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梵高自杀。

梵高生性善良,热爱生活,但在生活和情感上屡遭挫折。他追求艺术、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吸收了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

《麦田》

这是梵高在巴黎与高更谈话后离开巴黎,到达普罗旺斯的阿尔后创作的一副作品。整幅画以金黄色为主色,展现的是一种丰收在望,充满着喜悦满足的气氛。在看到这一幅画时首先关注的当然是那金灿灿的麦子,密密麻麻却棱角分明,一簇簇紧挨着,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远处是一些房子,房子的颜色是偏橘黄色,有高有矮,与金黄色的麦田融为一体,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和谐美好。在房子的后面是一排远山,有略略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感。我感觉这幅画应该描绘的是早晨的景色,那种天蒙蒙亮的感觉让人充满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与祝愿。在刚到阿尔期间,梵高体会到了乡间景色的美好,农民的淳朴与勤劳。他日以继夜的作画,使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正如他在写给提奥的信中所说“多美的乡间景色啊,他让我陶醉到信马由缰的境界,不理会一切规则,我不在有疑虑,不再受束缚,我就像蒸汽机一样不停地工作,让画布在我笔下熊熊燃烧,我心中有了一种色彩的力量,那是从来没有过的......”

《十二朵向日葵》

这幅画还是作于阿尔期间。梵高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特地画的向日葵的其中的一副。这是一副静物画,以暗黄色与青蓝色为主色,描绘的是十二朵向日葵的姿态。十二朵向日葵姿态各异,有的高昂着花朵面向天空,像是一个挺直腰杆面对任何艰难困苦的勇士,有的花朵往回望,像是在感叹过去的时光,有的低着头,好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有的花瓣撑得很开,好像是发现了什么而欣喜若狂。我们都说读中国的诗词能看出诗人或词人的心情,同样,看画家的画作也能看出画家的内心世界。我们很多人都以为梵高是一个脾气暴躁,很难相处的一个人,但是他同样有的常人的情感,他也怕寂寞孤独。也正因如此,他让弟弟请来高更与自己作伴交流绘画的心得体会。当他得知高更要来时心情可想而知是怎样得激动,他的内心在画布上表露无疑。正如弟弟提奥说的“对于文特森喜欢与自己搏斗的

人为他付出多少才算足够,我知道他粗鲁,喜欢争吵,容易激动,当在他苦苦挣扎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出类拔萃的东西”

《乌鸦群飞的麦田》

这幅画是梵高从精神病医院出来以后做的最后一幅作品。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狂暴跳动的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这样的画面流露出紧张和不详的预兆,好像是一幅色彩和线条组成的无言绝命书。就在画完这幅画后他对自己开了一枪。我们谁也无法体会到他当时内心的绝望,他就这样带着他对艺术的狂热追求永远的离我们而去。在他神秘的生命的尽头留给她的唯有绝望,正如他在写给提奥的遗书中说的“我已经彻底绝望了,我看不到出路”。

梵高作为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体现了后印象主义的特点时凸显了其独有的一些特色。这源自他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可以说梵高的艺术特点就是大胆运用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烘托一种夸张但又震撼人心的热情;梵高注重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正如他曾说:“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以及他的作品中都透露着对生活的激情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后期印象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梵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激动和狂热的情绪,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

人心的力量。在梵高死后多年,他的艺术才华才被世人认可。但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比如梵高在作画时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比如梵高即使生活困顿以及精神世界支离破碎也仍然保持着对绘画的热爱;比如梵高从来没有放弃过的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

梵高虽然脾气方面有缺陷,在与人相处方面也是有明显的不足,但这都不足以掩盖他的光辉。看完《梵高》与《梵高之眼》,我对他的一生也有了一些了解,他对追求艺术的热情深深地让我折服,他曲折坎坷的命运让我惋惜。我想今后无论到哪个时代,他都会是最耀眼的一颗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245.html

Top